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ivatte皮肤异色病1例
1
作者 周蓉颖 文翔 +1 位作者 李咏 李利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6-106,共1页
患者女,54岁。因颈部网状褐色斑7年余,加重2年余,于2014年8月5日来我院门诊就诊。7年余前患者颈部出现网状淡褐色斑,无明显自觉症状,自诉季节变化褐色斑无明显加重.未予任何诊治。2年余前色素斑颜色逐渐加深,遂到我院就诊。患者... 患者女,54岁。因颈部网状褐色斑7年余,加重2年余,于2014年8月5日来我院门诊就诊。7年余前患者颈部出现网状淡褐色斑,无明显自觉症状,自诉季节变化褐色斑无明显加重.未予任何诊治。2年余前色素斑颜色逐渐加深,遂到我院就诊。患者系农民,家住四川甘孜州,地处光照强烈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vatte皮肤异色病
原文传递
种痘样水疱病伴甲损害1例
2
作者 杨倩怡 汪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0-231,共2页
1 病历摘要患儿女,9岁。因面部、耳廓及双手背反复出现红斑和水疱6年,于2017年4月16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6年前患儿面部、耳廓及手背等部位于日晒后反复出现红斑、丘疹及水疱,偶见血疱,疱液干涸后结痂,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皮损春夏重,... 1 病历摘要患儿女,9岁。因面部、耳廓及双手背反复出现红斑和水疱6年,于2017年4月16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6年前患儿面部、耳廓及手背等部位于日晒后反复出现红斑、丘疹及水疱,偶见血疱,疱液干涸后结痂,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皮损春夏重,秋冬轻。近半年来,双眼畏光,右眼逐渐出现视物模糊。2个月前于我院眼科门诊就诊,诊断为角膜炎。1个月前患儿双手多个指甲出现甲下瘀斑。病程中无发热、咳嗽等。既往体健,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痘样水疱病
原文传递
化学剥脱剂对皮肤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肖月 郝丹 +1 位作者 辛月 蒋献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0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皮肤是人体重要的屏障,角质层是维系皮肤屏障功能的主要结构,能防止水分流失,当皮肤屏障被破坏时经皮水分丢失明显增加.化学剥脱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皮肤美容技术,研究表明,化学剥脱对皮肤屏障是一个先损伤后修复的过程.它可剥脱角质层,同... 皮肤是人体重要的屏障,角质层是维系皮肤屏障功能的主要结构,能防止水分流失,当皮肤屏障被破坏时经皮水分丢失明显增加.化学剥脱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皮肤美容技术,研究表明,化学剥脱对皮肤屏障是一个先损伤后修复的过程.它可剥脱角质层,同时刺激表皮组织和真皮纤维组织增生.临床工作中常根据治疗需求选择不同种类、浓度的化学剥脱剂,了解化学剥脱剂对皮肤屏障的影响有利于制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屏障功能 化学剥脱 Α-羟基酸 乙醇酸 水杨酸
原文传递
丛状血管瘤7例及文献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肖月 刘宏杰 +2 位作者 李晓雪 郝丹 蒋献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32-637,共6页
目的了解丛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探讨丛状血管瘤的治疗进展。方法总结近5年本科室诊断的7例丛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在中国知网检索2000-2020年发表的"丛状血管瘤"相关中文文献,纳入资料完整的病例63例,分析其... 目的了解丛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探讨丛状血管瘤的治疗进展。方法总结近5年本科室诊断的7例丛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在中国知网检索2000-2020年发表的"丛状血管瘤"相关中文文献,纳入资料完整的病例63例,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共纳入70例丛状血管瘤,其中男29例,女41例,年龄2个月~64岁,皮损分布于躯干22例、四肢36例。其中2例使用他克莫司软膏成功治疗了丛状血管瘤,其他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系统性糖皮质激素、脉冲激光以及随访观察等。结论诊断丛状血管瘤需结合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局限性皮损首选手术切除。丛状血管瘤的药物治疗较困难,外用他克莫司软膏疗效明显,可进一步扩大治疗样本量,探究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状血管瘤 回顾性分析 他克莫司软膏
原文传递
中国痤疮患者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杨舒云 涂颖 +29 位作者 杨建婷 金嵘 郭燕妮 林新瑜 邱莹 刘红霞 解瑶 栗玉珍 项蕾红 于波 曾宪玉 许昌春 卢凤艳 李兴 杜华 林向飞 邱岳东 朱飞飞 方玉甫 吕明芬 张蕊娜 胡信林 焦林君 冯红霞 毕晓东 张敏 林碧雯 刘巧 路永红 何黎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9年第5期403-410,共8页
目的明确中国痤疮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现状和影响因素以及患者的认知对其就医和护肤品选择的影响,为痤疮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5月至7月,通过自制问卷调查对中国112家医院皮肤科就诊的16156例痤疮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其... 目的明确中国痤疮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现状和影响因素以及患者的认知对其就医和护肤品选择的影响,为痤疮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5月至7月,通过自制问卷调查对中国112家医院皮肤科就诊的16156例痤疮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其对痤疮发生、发展和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患病后是否首选就医和皮肤护理情况。分析影响患者认知的因素,认知对患者就医行为和皮肤护理的影响以及医师和患者对痤疮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一致性。结果受调查痤疮患者对"痤疮是一种皮肤病""并非只发生在青春期""该病可以防治"认知最好,分别占总调查人数80.65%、69.16%、65.49%。但对遗传、高糖及乳制品是痤疮发生的危险因素认知不足,其知晓率分别为48.72%、42.40%、18.25%。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病情、受健康教育情况是影响患者对以上3个痤疮发生危险因素主要认知,其中男性、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职业为务工/务农、健康教育缺乏者对遗传、饮食是痤疮危险因素认知差;年龄>36岁、病情为轻度者对饮食危险因素认知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情况对就医行为及皮肤护理的影响分析显示:认知越好的患者首选就医概率及选择功能性护肤品概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患对痤疮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一致性差(Kappa值<0.4),患者对重度痤疮的评估重于医师评估。结论患者认知水平可影响其就医行为及皮肤护理,同时还存在患者对自身病情评估较重的情况。临床需加强对痤疮患者疾病影响因素方面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对痤疮的认知程度,有效防治痤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 问卷调查 认知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托法替布治疗顽固性瘙痒的斑块状银屑病1例 被引量:3
6
作者 肖月 李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80-1383,共4页
患者女,59岁,全身散在红色丘疹、斑块、鳞屑伴剧烈瘙痒4年余,既往接受甲氨蝶呤等治疗,效果欠佳。皮肤科情况:双侧小腿伸侧、肘部及骶尾部见散在红色丘疹、斑块,其上附着鳞屑、痂壳。瘙痒严重程度评分:9.50分。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 患者女,59岁,全身散在红色丘疹、斑块、鳞屑伴剧烈瘙痒4年余,既往接受甲氨蝶呤等治疗,效果欠佳。皮肤科情况:双侧小腿伸侧、肘部及骶尾部见散在红色丘疹、斑块,其上附着鳞屑、痂壳。瘙痒严重程度评分:9.50分。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增生,真皮浅中层淋巴细胞浸润。诊断:斑块状银屑病。治疗方案:托法替布5 mg, 2次/d。随访12周瘙痒明显减轻,皮损清除,无不良事件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斑块状 瘙痒 托法替布
原文传递
尼洛替尼致毛周角化病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肖月 郝丹 +2 位作者 李焰梅 辛月 蒋献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2-443,458,共3页
患者男,26岁,四肢、躯干密集分布针尖至粟粒大小以毛囊为中心的褐色丘疹6个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史1年,尼洛替尼规律治疗。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轻度角化过度,毛囊口扩大,可见毛囊角栓,真皮浅中层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关键词 毛周角化病 尼洛替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