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8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腺癌的多学科全程治疗--华西医院典型病例分享 被引量:3
1
作者 杨耀景 魏强 +11 位作者 李响 刘继彦 李志平 王辛 姚晋 陈铌 黄蕤 蔡迪明 沈朋飞 刘振华 龚静 曾浩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48-53,共6页
2病案讨论 2.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8岁,因“尿频、尿急半年”至泌尿科门诊就诊。既往无特殊病史。直肠指检提示,前列腺体积稍增大,右侧叶质地较硬,未及明显结节及压痛。在排除可能干扰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 2病案讨论 2.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8岁,因“尿频、尿急半年”至泌尿科门诊就诊。既往无特殊病史。直肠指检提示,前列腺体积稍增大,右侧叶质地较硬,未及明显结节及压痛。在排除可能干扰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后,重复两次PSA检查发现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分别是87.5ng/mL和93.7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内分泌治疗 辅助治疗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MRI 多学科诊疗(MDT) 全程管理
下载PDF
设立超声科专职教学岗,协助超声医师分级培养 被引量:8
2
作者 陈杨 陈红艳 +3 位作者 张梅 周琛云 彭玉兰 罗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7期82-85,共4页
随着超声医学的飞速发展,临床医生及患者对超声的不同需求急剧增加,超声教学多种层次的不同要求日益增加,因此为了更好开展和落实超声医师分级教育和培训,设立超声科专职教学岗。超声科实践教学专职教学岗医师需经过遴选,满足学校、医... 随着超声医学的飞速发展,临床医生及患者对超声的不同需求急剧增加,超声教学多种层次的不同要求日益增加,因此为了更好开展和落实超声医师分级教育和培训,设立超声科专职教学岗。超声科实践教学专职教学岗医师需经过遴选,满足学校、医院及科室制定的入选条件;在这期间必须遵循学校、医院及科室制定的要求,面向实习生、住院医师、研究生及进修生四类学员开展工作。实现医学生入科有人管、过程有人教、出科有考核的培养体系。切实促进了超声分层教学落实、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各级学员的满意程度,实现了以年轻超声医师为中心的超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专职教学岗 分层教学 培养体系 教学效率 医学人才
下载PDF
基于ROC理论定量评价超声科医师诊断乳腺甲状腺结节水平的构想 被引量:2
3
作者 鲁晓 李昕 +2 位作者 任海 宋微微 马步云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2期44-46,50,共4页
目的探讨ROC理论定量评价超声科医师诊断水平的价值。方法选择笔者医院的乳腺肿块患者9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60例,让甲、乙超声医师分别进行检查。以穿刺或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两位医师的诊断结果绘制ROC曲线,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 目的探讨ROC理论定量评价超声科医师诊断水平的价值。方法选择笔者医院的乳腺肿块患者9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60例,让甲、乙超声医师分别进行检查。以穿刺或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两位医师的诊断结果绘制ROC曲线,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对于乳腺肿块,乙医师的AUC为0.846,较甲医师的0.732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696,P=0.045)。对于甲状腺结节,甲医师(AUC=0.798)和乙医师(AUC=0.767)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97,P=0.383)。结论利用ROC分析方法进行超声科医师的诊断效能的比较,可真实的反映医师对于某一疾病的诊断鉴别能力。本方法为医院对医师鉴别诊断水平的评价提供了客观可靠的、指标和依据,并据此对医师的工作配置等,更能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理论 超声科医师 诊断水平
下载PDF
介入性超声在妇产科手术中的监护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太珠 郭文琪 +1 位作者 罗红 扬帆 《华西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456-457,共2页
关键词 介入性超声 妇产科手术 羊膜腔穿刺 超声引导 清宫术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误诊肝脏淋巴管瘤1例
5
作者 张鹏 罗燕 +1 位作者 杨丹 马琳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7期584-585,共2页
患者女,52岁,因“左上腹疼痛20+d”来院就诊。自述2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持续性疼痛,无恶心、呕吐、乏力、纳差等。3+年前于外院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左叶占位性病变,考虑肝血管瘤可能,未予特殊处理,后每年常规体检未发现该病变明显变... 患者女,52岁,因“左上腹疼痛20+d”来院就诊。自述2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持续性疼痛,无恶心、呕吐、乏力、纳差等。3+年前于外院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左叶占位性病变,考虑肝血管瘤可能,未予特殊处理,后每年常规体检未发现该病变明显变化。既往无手术史,否认肝炎、结核及其他传染病史,无相关家族病史。体格检查: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外形正常,全腹柔软,左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腹部未触及包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瘤 传染病史 常规体检 家族病史 占位性病变 左叶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下载PDF
基于经直肠超声造影参数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廖中凡 罗源 +4 位作者 敬基刚 杨音 闫静文 彭玉兰 庄华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384-389,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经直肠超声造影参数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新辅助放化疗(NCRT)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NCRT后并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LARC患者96例,根据病理肿瘤退缩分级(pTRG)将其分为反应良好组(pTRG ... 目的探讨基于经直肠超声造影参数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新辅助放化疗(NCRT)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NCRT后并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LARC患者96例,根据病理肿瘤退缩分级(pTRG)将其分为反应良好组(pTRG 0、1级)34例和反应不佳组(pTRG 2、3级)62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长径、厚径、肿瘤内主要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和阻力指数(RI)、超声造影不均匀增强程度分级(CEUS-IG_(治疗前)和CEUS-IG_(治疗后)),以及治疗后长径变化率、厚径变化率、PSV变化率、RI变化率、CEUS-IG降级占比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LARC患者NCRT反应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该模型及单一参数预测LARC患者NCRT反应良好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CEUS-IG_(治疗后)、肿瘤长径变化率、PSV变化率、CEUS-IG降级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SV变化率、CEUS-IG_(治疗后)、CEUS-IG降级均为预测LARC患者NCRT反应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OR=6.95、15.69、4.62,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LARC患者NCRT反应良好的特异度、准确率和AUC均最高,分别为94.10%、84.4%、0.917,且其AUC与单一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经直肠超声造影参数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评估LARC患者NCRT疗效中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经直肠 造影剂 直肠癌 局部进展期 肿瘤退缩分级 新辅助放化疗
下载PDF
超声诊断会阴Paget’s病1例
7
作者 谭知芝 李加伍 杨裕佳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304-304,309,共2页
患者男,72岁,因发现会阴部新生物1+年,自觉增大1+个月就诊。患者自述近1年来会阴部出现反复溃烂、瘙痒、局部渗液及结痂,无压痛、局部发热等不适,于外院诊断为“湿疹”并多次进行治疗,未见好转。体格检查:左侧阴囊背侧与阴茎根部可见一... 患者男,72岁,因发现会阴部新生物1+年,自觉增大1+个月就诊。患者自述近1年来会阴部出现反复溃烂、瘙痒、局部渗液及结痂,无压痛、局部发热等不适,于外院诊断为“湿疹”并多次进行治疗,未见好转。体格检查:左侧阴囊背侧与阴茎根部可见一范围约20 mm×10 mm新生物,右侧阴囊背侧可见一范围约10 mm×10 mm新生物,均突出皮肤表面,边界欠清晰,色红,质硬;新生物周围皮肤红肿,范围约50 mm×50 mm,累及部分阴茎,局部表面皮肤破溃,可见淡黄色渗液。会阴部病变处皮肤分泌物涂片检查提示真菌(-)。超声检查:左侧阴茎根部皮肤层见一大小约23.0 mm×4.5 mm×22.0 mm团块状低回声,边界较清晰,形态较规则,向皮肤表面隆起,其浅面表皮层连续,内可见较丰富的点线状血流信号,并探及低阻动脉频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片检查 阴茎根部 皮肤破溃 患者自述 右侧阴囊 会阴部 超声检查 局部发热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8
作者 凌文武 全杰荣 +3 位作者 卢强 文晓蓉 林玲 罗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247-3250,共4页
背景: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是引起移植后移植肝失功的重要原因,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目前公认的肝移植后患者随访首选简便的检查方法,可以为临床上对肝移植后并发症的诊治提供较可靠的证据。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诊断... 背景: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是引起移植后移植肝失功的重要原因,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目前公认的肝移植后患者随访首选简便的检查方法,可以为临床上对肝移植后并发症的诊治提供较可靠的证据。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肝移植后常规超声检查时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以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或超声造影或穿刺引流或临床诊断性治疗等诊断胆道并发症为标准,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肝移植后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是否有胆漏、狭窄、扩张、胆泥及结石形成。结果与结论:126例中超声诊断胆道并发症的共33例,其中胆漏4例(3.2%),胆道狭窄11例(8.7%),胆道结石或(和)胆泥18例(14.3%)。提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肝移植 胆道并发症 超声检查 器官移植
下载PDF
超声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滑膜病变的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邱逦 罗燕 彭玉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32-1734,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人膝关节滑膜的病变。方法通过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RA病例组(40例)与正常对照组(45例)的滑膜厚度进行对比观察,对RA组治疗前后滑膜厚度、滑膜彩色血流分级、阻力指数(RI)进行对比观察,并选... 目的应用超声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人膝关节滑膜的病变。方法通过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RA病例组(40例)与正常对照组(45例)的滑膜厚度进行对比观察,对RA组治疗前后滑膜厚度、滑膜彩色血流分级、阻力指数(RI)进行对比观察,并选取实验室资料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与滑膜厚度、滑膜彩色血流分级做相关分析。结果RA组治疗前较对照组滑膜增厚[(5.25±2.36)mm vs(0.68±0.01)mm],RA组治疗后髌上囊液体及滑膜厚度较治疗前变薄[(2.17±0.92)mm vs(5.25±2.36)mm],滑膜动脉血流信号减少,RI增高[(0.92±0.09)vs(0.60±0.05)]。对于RA病人,其CRP及ESR与滑膜厚度、滑膜彩色血流分级间均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超声能较好地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滑膜的病变,帮助评价治疗效果及判断病变活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类风湿性关节炎 滑膜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征象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时莹瑜 马步云 +2 位作者 彭玉兰 罗燕 李永忠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0-562,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MC)的超声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75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包括94例TMC患者和8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前经过超声检查评价甲状腺疾病。结合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病变的超声征象进行分析,评价的内容包括...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MC)的超声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75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包括94例TMC患者和8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前经过超声检查评价甲状腺疾病。结合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病变的超声征象进行分析,评价的内容包括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钙化灶和血流。结果两组患者结节的大小、患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节征象显示结节的形态不规则、钙化灶和血流丰富是TMC的危险因素。结节形态不规则者发生TMC的危险是形态规则者的36.54倍,结节有微小钙化灶者发生TMC的危险是无钙化灶者的8.77倍,结节有粗大钙化灶者发生TMC的危险是无钙化灶者的18.25倍,结节血流丰富者发生TMC的危险是稀疏者的14.91倍。超声对TMC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78%、82.00%、83.33%和92.31%。结论超声检查能够早期发现和诊断TMC,结节的形态不规则、钙化灶和血流丰富是预测TMC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甲状腺 微小癌 结节性甲状腺肿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超声及临床病理特征与侵袭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于波洋 周洁宏 +1 位作者 马步云 彭玉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3-547,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术前超声及临床病理特征与侵袭性的相关性,为PTC患者手术方式选择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11例PTC患者的临床特点,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PTC的术前超声图像特点、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术前超声及临床病理特征与侵袭性的相关性,为PTC患者手术方式选择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11例PTC患者的临床特点,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PTC的术前超声图像特点、临床病理特征与侵袭性表现的相关性。结果术前超声诊断颈侧区淋巴结同术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κ=0.554, P <0.001);术前超声诊断中央区淋巴结同术后病理结果一致性差(κ=0.006 6, P =0.863)。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灶数量、病灶大小、BRAF基因突变与甲状腺被膜侵犯相关( P <0.05);患者性别、年龄、病灶数量、病灶大小、血流、钙化、边界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 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灶数量、病灶大小、BRAF基因突变与被膜侵犯相关( P <0.05);患者性别、病灶大小、边界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PTC中病灶数量、病灶大小、BRAF基因突变与被膜侵犯相关,患者性别、病灶大小、边界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可以为诊断提供参考。术前超声诊断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准确性差,PTC应常规清扫中央区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术前超声表现 临床病理特征 被膜侵犯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乳腺粘液腺癌的超声诊断及误诊 被引量:30
12
作者 彭玉兰 魏兵 +4 位作者 吕青 马步云 周琛云 卢强 李宏江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254-255,共2页
目的研究乳腺粘液癌的病理学特性和超声声像图表现,解释其病理学特性是超声诊断敏感性低的客观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2006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粘液腺癌56例68个病变的声像图表现和病理资料。结果56例乳腺粘液腺癌中,术前... 目的研究乳腺粘液癌的病理学特性和超声声像图表现,解释其病理学特性是超声诊断敏感性低的客观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2006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粘液腺癌56例68个病变的声像图表现和病理资料。结果56例乳腺粘液腺癌中,术前超声检出乳腺病变的敏感性为98.5%(1/68个包块漏检),但术前超声提示乳腺癌的敏感性仅33例(59%),漏诊病例23例(41%)。病理学上,乳腺粘液腺癌属于特殊性的浸润性乳腺癌,包块生长缓慢,约半数呈膨胀性生长,境界清楚,甚至假包膜形成,肿瘤富含粘液,质地较软,容易被误诊为富含粘液的纤维腺瘤。结论乳腺粘液癌特殊的病理学特性是超声容易误诊的客观原因,影像学医师在推断引起影像学改变的病因或病理时应该使用较为客观的诊断术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粘液癌 超声 病理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卢强 钟晓绯 +2 位作者 凌文武 马琳 罗燕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4年第2期79-84,共6页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HA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4年1月至2012年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移植中心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810例。患者术后均接受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其中有58例怀疑HAT,从而继续接受超声造影检...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HA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4年1月至2012年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移植中心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810例。患者术后均接受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其中有58例怀疑HAT,从而继续接受超声造影检查。以肝动脉血管造影、手术结果和临床随访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造影诊断HA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超声造影诊断16例HAT,正确诊断15例,误诊1例,无漏诊病例。超声造影诊断HA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77、0.983、0.938和1.0。本组患者HAT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9%和53%。结论肝移植术后彩超检查怀疑HAT时应立即行超声造影检查,超声造影诊断肝动脉通畅的患者可避免肝动脉血管造影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超声 造影剂 肝动脉血栓 诊断
下载PDF
乳腺黏液癌的超声、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彭玉兰 魏兵 +3 位作者 吕青 马步云 李朝霞 谢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7-530,共4页
目的基于乳腺黏液癌的病理,探讨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影像特征和肿瘤细胞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6年5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癌56例的超声影像特征、病理表现及肿瘤分子生物学特性,用统计学方法比较黏液癌... 目的基于乳腺黏液癌的病理,探讨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影像特征和肿瘤细胞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6年5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癌56例的超声影像特征、病理表现及肿瘤分子生物学特性,用统计学方法比较黏液癌单纯型和混合型两组的超声影像特征和肿瘤分子生物学指标。结果乳腺黏液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近半数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富含黏液,肿瘤细胞异型性不明显,镜下分单纯型和混合型。以超声检查术前提示乳腺癌为正确诊断,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59%,单纯型和混合型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46%和71%(P=0.057)。本组11%的肿瘤超声误诊为纤维腺瘤。混合型的肿块不均匀、肿块后方声衰减和肿块内砂砾样钙化均高于单纯型(P<0.05)。混合型肿瘤分子生物学指标ER、PR和Ki67阳性率高于单纯型(P<0.05)。结论乳腺黏液癌有特殊的组织学表现,导致部分肿瘤的声像图表现容易误诊为纤维腺瘤或因无明显的恶性征象而漏诊或误诊。混合型较单纯型具有更多的恶性肿瘤的超声图像特征,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黏液腺癌 超声检查 病理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漏诊和误诊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马步云 彭玉兰 +5 位作者 罗燕 林玲 文晓蓉 邱逦 卢强 周琛云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漏诊和误诊原因,以提高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将582例乳腺癌患者的超声、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对超声漏诊和误诊原因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超声检查的发现病变562例(96.56%)。漏诊20例(3.44%),...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漏诊和误诊原因,以提高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将582例乳腺癌患者的超声、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对超声漏诊和误诊原因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超声检查的发现病变562例(96.56%)。漏诊20例(3.44%),其中导管内癌10例,浸润性导管癌6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Paget病1例。误诊26例(4.47%),其中误诊为纤维腺瘤14例,囊性增生9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叶状肿瘤1例。结论超声诊断乳腺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掌握正确的检查方法、合理的调节仪器和分析声像图,有助于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癌 漏诊 误诊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附1376例报告) 被引量:57
16
作者 刘续宝 蒋俊明 +9 位作者 黄宗文 田伯乐 胡伟明 夏庆 陈光远 李全生 袁朝新 罗传新 严律南 张肇达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4-208,共5页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新治疗方案和有效方法。方法 对不同研究阶段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案、方法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将历时 2 4年的临床治疗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 阶段(1980~ 1990年 ) ,以早期手术治...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新治疗方案和有效方法。方法 对不同研究阶段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案、方法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将历时 2 4年的临床治疗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 阶段(1980~ 1990年 ) ,以早期手术治疗为主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为辅 ;第 阶段 (1991~ 1993年 )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的基础上 ,强调并发症的中转手术治疗 ;第 阶段 (1994~ 2 0 0 3年 )以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主要针对病程后期的感染和局部并发症的治疗。结果 随着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的不断完善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下降。三个阶段的手术率分别为 77.5 9%、5 4 .5 4 %和 19.38% ,而病死率则分别为 4 0 .5 2 %、17.17%和 10 .77%。结论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是继发感染的主要治疗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手术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17
作者 于波洋 于雷 周洁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96-1197,共2页
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原因仍不清楚,目前认为病毒性肝炎、黄曲霉毒素感染和肝硬化等是诱发肝癌发生的原因。而我国流行病学统计发现,肝癌的死亡率已经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临床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此外还包括化疗、放疗... 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原因仍不清楚,目前认为病毒性肝炎、黄曲霉毒素感染和肝硬化等是诱发肝癌发生的原因。而我国流行病学统计发现,肝癌的死亡率已经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临床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此外还包括化疗、放疗、射频消融等方法。如何有效地判断患者的治疗效果也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文拟研究超声造影在肝癌射频消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肝癌 射频消融 疗效
下载PDF
痛风性关节炎的高频超声表现 被引量:25
18
作者 王磊 邱逦 张凌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6-379,共4页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超声表现特征。方法分析22例临床确诊的痛风性关节炎且曾有急性痛风发作的32个受累关节的超声表现。结果受累关节共32个:第一跖趾关节28个(28/32,87.50%),膝关节2个(2/32,6.25%),踝关节1个(1/32,3.13%),肘关节1个...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超声表现特征。方法分析22例临床确诊的痛风性关节炎且曾有急性痛风发作的32个受累关节的超声表现。结果受累关节共32个:第一跖趾关节28个(28/32,87.50%),膝关节2个(2/32,6.25%),踝关节1个(1/32,3.13%),肘关节1个(1/32,3.13%)。所有受累关节均有超声阳性表现。超声表现:关节积液30个(30/32,93.75%),滑膜增生16个(16/32,50.00%),骨侵蚀10个(10/32,31.25%),关节软骨"双边征"25个(25/32,78.13%),关节液内"暴雪样"回声10个(10/32,31.25%),关节内点状强回声8个(8/32,25.00%),关节内片状强回声团伴声影15个(15/32,46.88%),关节旁肌腱周围强回声8个(8/32,25.00%),关节周围滑囊积液4个(4/32,12.50%)。结论痛风性关节炎在高频超声下有多种表现,且部分超声表现具有特异性。高频超声可作为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关节炎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超声诊断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被引量:22
19
作者 敬基刚 彭玉兰 +1 位作者 罗燕 李永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30-1832,共3页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分布、超声图像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特点。结果12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中,11例(91.67%)为单发,直径0.9~8.0cm;分布在躯...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分布、超声图像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特点。结果12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中,11例(91.67%)为单发,直径0.9~8.0cm;分布在躯干66.67(8/12)、四肢近端16.67%(2/12)、头颈部16.67%(2/12);83.33%(10/12)肿瘤出现在躯干及四肢近端的皮肤与皮肤下层。91.67%(11/12)肿瘤呈不均匀弱回声,66.67%(8/12)边界清楚,形态规则,肿瘤内部无液化或钙化且不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91.67%(11/12)肿瘤内彩色多普勒显示有丰富彩色血流信号。结论患者躯干及四肢近端的皮肤与皮下层肿块,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部呈不均匀弱回声、内部血流较丰富、无局部淋巴结肿大是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超声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超声检查 病理
下载PDF
淋巴管瘤的特征及其超声诊断 被引量:5
20
作者 邱逦 罗燕 +2 位作者 张梅 彭玉兰 马文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4期477-478,共2页
目的 探讨淋巴管瘤的特征及其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 5 4例淋巴管瘤 ,术前均做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其超声表现 ,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根据淋巴管瘤的发生部位将其分为 3组 :疏松间隙组 (2 7例 ) ,体表软组织... 目的 探讨淋巴管瘤的特征及其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 5 4例淋巴管瘤 ,术前均做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其超声表现 ,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根据淋巴管瘤的发生部位将其分为 3组 :疏松间隙组 (2 7例 ) ,体表软组织组 (2 0例 ) ,内脏组 (7例 )。按其病理分型分为 :囊性淋巴管瘤 (3 2例 ) ,海绵状淋巴管瘤 (2 2例 ) ,毛细管型淋巴管瘤(0例 ) ,分析其超声表现。结论 不同病理分型的淋巴管瘤 ,其发生部位及超声表现有一定差异。超声检查对大多数淋巴管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均具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瘤 超声 诊断 手术 病理 海绵状 囊性 毛细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