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卒中患者对针灸医疗使用需求情况的调查研究——以华西医院神经内科患者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宁 王成伟 吕建琴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09-1012,共4页
通过问卷调查20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探讨影响患者选择针灸医疗的可能因素。被访者平均年龄63.14岁,被访前仅有66例曾体验过针灸医疗,136例表示生病时不考虑选择针灸医疗。被访后选择针灸医疗的意愿较被访前上升(P<0.05)。患者对针灸... 通过问卷调查20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探讨影响患者选择针灸医疗的可能因素。被访者平均年龄63.14岁,被访前仅有66例曾体验过针灸医疗,136例表示生病时不考虑选择针灸医疗。被访后选择针灸医疗的意愿较被访前上升(P<0.05)。患者对针灸医疗的认识主要有3种:不了解针灸医疗;针灸就是扎银针,能止痛;针灸是传统医学,疗效慢。患者对针灸医疗认识模糊,对针灸文化缺乏认同感。因此,尽快建立发展针灸品牌文化,通过对针灸文化的认同发展针灸医学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中风 文化
原文传递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拒绝使用针灸的因素分析——以华西医院康复与针灸中心病房患者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宁 王成伟 吕建琴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65-67,共3页
目的:本研究以人员配合问卷调查对国家级区域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与针灸病房内拒绝针灸疗法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1位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拒绝针灸疗法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针灸疗法的认同状况。结果:本次研究的患者中51例... 目的:本研究以人员配合问卷调查对国家级区域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与针灸病房内拒绝针灸疗法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1位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拒绝针灸疗法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针灸疗法的认同状况。结果:本次研究的患者中51例既往对针灸有所认知,但仅有25例表示如果生病会考虑选择针灸治疗;42例曾因腰痛选择针灸治疗过,并有34例认为针灸治疗有效;拒绝针灸疗法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针灸过程中的疼痛因素23例,不知道针灸疗法10例,医生不推荐12例,自认为病情不合适14例;通过调查宣传有35例表示愿意尝试接受针灸治疗,其中25例表示需要管床医生明确推荐使用,15例表示需要针灸有明确疗效,无人因费用贵而拒绝针灸治疗。目前患者主要对针灸疗法尚不能正确认识,21例明确回答不了解针灸,10例认为针灸就是扎银针,21例认为针灸就是治疗风湿疼痛。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接受现代康复医学治疗前,仍有超过半数以上的患者曾采用过针灸疗法治疗,这值得我们针灸学界正视此问题。医者应提供规范化针灸治疗方案,研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稳定性,并且对目标人群——患者与医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使其进一步了解与认同针灸,从而占据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灸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针灸治疗失眠症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0
3
作者 李宁 吴滨 +2 位作者 王成伟 康杰 李红果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 :评价针灸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对针灸治疗失眠症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进行系统评价。统计方法数据用专用软件RevMan4 1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篇RCT共 5 85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 6篇均为低质量试验 ,均未使用盲法 ;Meta 分... 目的 :评价针灸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对针灸治疗失眠症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进行系统评价。统计方法数据用专用软件RevMan4 1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篇RCT共 5 85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 6篇均为低质量试验 ,均未使用盲法 ;Meta 分析的结果 ,针刺组和药物组比较 ,比值比 (OR)为 3 5 5 ,95 %的可信区间 [2 5 0 ,5 0 5 ],P <0 0 0 0 1。结论 :针灸治疗失眠症可能有效 ,但由于试验方法学质量较低 ,尚不能充分肯定 ,需高质量的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对照试验 针灸治疗 系统评价 失眠症 META-分析 方法学质量 统计分析 统计方法 纳入标准 质量试验 可信区间 RCT 比值比
下载PDF
针灸治疗Bell's面瘫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9
4
作者 何俐 周沐科 +2 位作者 周东 李宁 吴滨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06-109,129,共5页
目的 系统评价针灸促进Bell s面瘫康复和减少其远期发病率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 LINE、EMBASE、LILA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Cochrane肌肉疾病组注册组资料库 ,检索时间截止至 2 0 0 2年 12月 ;同时检索其它相关灰色文献 ,... 目的 系统评价针灸促进Bell s面瘫康复和减少其远期发病率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 LINE、EMBASE、LILA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Cochrane肌肉疾病组注册组资料库 ,检索时间截止至 2 0 0 2年 12月 ;同时检索其它相关灰色文献 ,获取所有涉及针灸治疗Bell s面瘫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而后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试验 ,评价其方法学质量 ,并从中提取患者基本情况、干预措施、终点指标和结果等相关资料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共有 3个小规模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合计 2 88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 ,但因其在试验设计、报道上存在明显缺陷 ,以及试验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不符合Meta分析条件 ,因而只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显示 ,针灸治疗Bell s面瘫有一定疗效 (P均 <0.0 1)。结论 针灸治疗Bell s面瘫有效 ,但入选的 3个随机对照试验规模小 ,质量不高 ,降低了这一结论的可靠性。开展高质量、内在真实性好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Bell’s面瘫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下载PDF
针灸对急性期Bells面瘫疗效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吴滨 李宁 +2 位作者 刘屹 黄长琼 张永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针灸治疗是否对Bell s面瘫预后产生不良影响以及最佳针灸治疗方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RCT)的研究设计方案,将患者分为早期针灸组(A组)、早期针刺配合远红外线组(B组)与7天后针灸组(C组),分别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发... 目的:探讨急性期针灸治疗是否对Bell s面瘫预后产生不良影响以及最佳针灸治疗方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RCT)的研究设计方案,将患者分为早期针灸组(A组)、早期针刺配合远红外线组(B组)与7天后针灸组(C组),分别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发病7天及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分级,6个月随访临床治愈率、平均治愈时间及完全性面瘫的治愈时间。结果:3组在发病7天时面神经功能分级、6个月的临床治愈率、平均治愈时间无明显差别,但A组及B组在完全性面瘫患者的治愈时间上较C组达到痊愈时间短(P<0·05)。结论:建议在面瘫急性期可以采用患侧面部针灸治疗,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可替代传统灸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 急性病
下载PDF
针灸疗法治疗术后呃逆症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宁 吴滨 张永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02-704,共3页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术后呃逆症的有效率 ,是否可以作为一线镇吐药的替代治疗方法。方法 :将手术后出现呃逆症状的 80例患者采用半随机方法分成针灸治疗组 (40例 )与药物治疗组 (40例)进行对照研究。针灸组采用艾条悬灸中脘、神阙穴 ,配...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术后呃逆症的有效率 ,是否可以作为一线镇吐药的替代治疗方法。方法 :将手术后出现呃逆症状的 80例患者采用半随机方法分成针灸治疗组 (40例 )与药物治疗组 (40例)进行对照研究。针灸组采用艾条悬灸中脘、神阙穴 ,配合针刺足三里 (或上巨虚 )、内关治疗 ;对照组采用药物对症处理。经积极治疗后 ,对两组疗效有效率、有效平均时间、主要伴随症状分值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别 ,但有效平均时间、主要伴随症状分值比较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 5)。结论 :推荐针灸疗法作为一线镇吐药的替代治疗 ,特别是当已知药物对病人有副作用或病人希望减少用药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呃逆 术后 针灸疗法 伴随症状 随机对照研究 对照组 差别
下载PDF
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文献质量评价和思考 被引量:6
7
作者 何竟 黄长琼 刘屹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04-706,共3页
目的 :评价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试验状况 ,为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系统评价收集原始资料。方法 :通过机检和手检收集所有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文献 ,按照中国循证医学中心 /Cochrane手册推荐的标准 ,分析评价每一篇文献。... 目的 :评价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试验状况 ,为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系统评价收集原始资料。方法 :通过机检和手检收集所有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文献 ,按照中国循证医学中心 /Cochrane手册推荐的标准 ,分析评价每一篇文献。规定具有随机化方法、正确对照、合适的样本量、全国性诊断标准、客观疗效判定标准、明确统计方法的文献为符合条件的文献。结果和结论 :只有 1篇文章基本符合要求 ,其数量及所占比例都非常少。要开展系统评价必须要先具有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所以 ,在条件较好的单位进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是开展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系统评价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质量评价 脑性瘫痪 针灸疗法 中医药学文献
下载PDF
影响针灸或针药合并治疗面神经炎患者疗效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宁 吴滨 +1 位作者 王成伟 田韦伟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45-747,共3页
目的:寻找简单、经济、有效的并能客观地量化影响本病预后的重要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通过对155例面神经炎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面部功能分级变化观察,分析年龄、性别、面神经炎侧别、治疗前与期间是否充分休息、... 目的:寻找简单、经济、有效的并能客观地量化影响本病预后的重要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通过对155例面神经炎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面部功能分级变化观察,分析年龄、性别、面神经炎侧别、治疗前与期间是否充分休息、发病前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前是否有吹冷风史、耳廓疱疹、耳周疼痛、发病10天时House-Brackmann面部功能分级、发病10天内是否有流泪、眼裂闭合情况、舌前2/3味觉是否存在、面部是否感觉疼痛、额纹皮皱是否能出现、能否鼓颊、食物塞在患侧面颊内是否需要借外力清除等16个因素对疾病预后的影响。结果:采用多元逐步回归统计得出“最优方程”:y=0.2504+0.0109x_1+0.2698x_2+0.4789x_3+0.1396x_4+0.4210x_5+1.3938x_6。结论:临床预后较差可能与年龄、发病前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是否充分休息、耳周疼痛程度、耳廓疱疹出现、眼裂闭合情况等6个因素有正相关关系,即年龄越大、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不能充分休息、耳周疼痛程度越高、有耳廓疱疹及眼裂越大者恢复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前 面神经炎 眼裂 治疗 面部 耳廓 患者 情况 方程 结论
下载PDF
关于针灸医学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宁 王丹琳 +1 位作者 王成伟 吴滨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29-532,共4页
通过对目前针灸医学临床循证试验文献研究,在充分剖析目前针灸临床研究证据不足原因基础上,结合笔者自身的临床研究实践体会,分析针灸医学临床试验的特色,提出未来针灸医学临床研究要积极寻找新的研究方法,既要强调坚持循证医学研究,又... 通过对目前针灸医学临床循证试验文献研究,在充分剖析目前针灸临床研究证据不足原因基础上,结合笔者自身的临床研究实践体会,分析针灸医学临床试验的特色,提出未来针灸医学临床研究要积极寻找新的研究方法,既要强调坚持循证医学研究,又要注意保留针灸医学自身特色,积累经验,逐渐建立和完善符合针灸医学临床特色的研究方法评估体系,提高针灸医学地位,发展针灸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对照试验 针灸学
下载PDF
针灸临床防治性研究中对照组设立的探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吴滨 刘屹 +1 位作者 何竟 陈名金 《中国循证医学》 CSCD 2002年第2期127-128,共2页
1 我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对照组设立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在我国的引入和发展,针灸临床防治性研究的质量日趋受到重视。
关键词 针灸 临床防治性研究 对照组设立 循证医学
下载PDF
循证医学与针灸临床研究现状及启示 被引量:13
11
作者 吴滨 刘屹 何竟 《针灸临床杂志》 2002年第10期1-2,共2页
关键词 循证医学 针灸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针灸促醒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循证治疗 被引量:9
12
作者 何竟 吴滨 刘屹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10-112,共3页
目的: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向临床医生介绍如何确立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的针灸促醒循证治疗方案。方法:以一例具体的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的患者为例,介绍如何提出临床问题,怎样检索相关文献,如何对所检索的文献进行评价,最后,如何结合本病例... 目的: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向临床医生介绍如何确立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的针灸促醒循证治疗方案。方法:以一例具体的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的患者为例,介绍如何提出临床问题,怎样检索相关文献,如何对所检索的文献进行评价,最后,如何结合本病例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个人经验,运用所检索的证据拟定治疗方案。结果:采用按照循证医学方法确立的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的针灸促醒治疗方案对该患者治疗10次后,患者苏醒。结论:通过临床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析证据、循证决策、循证实践过程,不但患者可达到满意疗效,主管医生也提高了理论水平和临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针灸疗法 昏迷 证据医学
下载PDF
肩关节周围炎的循证针灸治疗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竟 刘屹 吴滨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向临床医生介绍肩关节周围炎的循证针灸治疗方案的确立方法。方法:以一位具体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为例,介绍如何提出临床问题,怎样检索相关文献,如何对所检索的文献进行评价,如何结合本病例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个... 目的: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向临床医生介绍肩关节周围炎的循证针灸治疗方案的确立方法。方法:以一位具体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为例,介绍如何提出临床问题,怎样检索相关文献,如何对所检索的文献进行评价,如何结合本病例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个人经验,运用所检索的证据拟定治疗方案。结果:采用按照循证医学方法确立的肩关节周围炎的针灸治疗方案治疗15次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好转。结论:通过临床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析证据、循证决策、循证实践过程,不但患者可达到满意疗效,主管医生也提高了理论水平和临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周围炎 针灸治疗 循证医学方法 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方案 临床医生 临床问题 方案治疗 寻找证据 循证决策 循证实践 临床能力 理论水平 主管医生 检索 文献
下载PDF
循证医学对针灸临床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滨 刘屹 +5 位作者 王明碧 何竟 黄长琼 张琪蓉 高仲伦 熊水清 《中国循证医学》 CSCD 2001年第3期177-178,共2页
1 循证医学简介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已经在全球医学界兴起,影响着医疗实践、卫生决策、医疗保险、医学教育、临床科研和新药开发等各个方面,推动着经验医学模式向循证医学模式的转变.... 1 循证医学简介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已经在全球医学界兴起,影响着医疗实践、卫生决策、医疗保险、医学教育、临床科研和新药开发等各个方面,推动着经验医学模式向循证医学模式的转变.其很重视民族医学的发展,包括中医、针灸在内的各国民族医学都划归补充医学(Complementary Medicine)的范畴,这给我国传统医学工作者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1999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循证医学与中医药研究研讨会上,呼吁要尽快在中医药领域引进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针灸 临床研究 中医
下载PDF
针灸与物理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背疼痛的效应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宁 吴滨 王成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6-187,共2页
目的:通过比较针灸治疗方案与物理治疗方案治疗非特异性下腰背疼痛患者的有效率、治疗次数、治疗前后Oswestry下腰背疼痛功能障碍问卷评分,探讨经济、有效的下腰疼痛的治疗方案。方法:将2000-06/2003-0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针灸科门诊收治... 目的:通过比较针灸治疗方案与物理治疗方案治疗非特异性下腰背疼痛患者的有效率、治疗次数、治疗前后Oswestry下腰背疼痛功能障碍问卷评分,探讨经济、有效的下腰疼痛的治疗方案。方法:将2000-06/2003-0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非特异性下腰背疼痛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成针灸组(31例)与对照组(29例)进行对照研究,针灸组采用针刺双肾俞、双大肠俞、阿是穴、双委中或承山)、双昆仑、双复溜等7对穴,配合艾条悬灸命门穴、腰阳关(穴治疗;对照组采用物理因子疗法(包括光、电、热等)处理。经4个疗程治疗后,对两组疗效有效率,Oswestry下腰背疼痛功能障碍问卷评分变化,治疗有效患者治疗次数及6个月随访后的复发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别,但Oswestry下腰背疼痛功能障碍问卷评分变化犤治疗前、后针灸组分别为(38.58±5.00),(11.55±3.24)分;对照组分别为(40.24±5.80),(18.83±5.24)分犦,治疗有效患者治疗次数(针灸组为13.8±5.3,对照组为17.0±4.3),及6个月随访后的复发率(针灸组为14%,对照组为42%)比较,针灸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非特异性下腰背疼痛的治疗中,就物理经皮神经电刺激配合热、光治疗与针灸治疗,推荐选取针灸治疗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LBP 物理疗法
下载PDF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莎莎 吴滨 周荣兴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26,共4页
目的 :旨在体现近 2 4年来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概貌 ,反映这一专题研究的最新水平和进展 ,为以后的临床科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对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的机检 ,获中文文献 5 8篇。结果 :分别对各针刺法、穴位注射、针灸配合其他... 目的 :旨在体现近 2 4年来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概貌 ,反映这一专题研究的最新水平和进展 ,为以后的临床科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对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的机检 ,获中文文献 5 8篇。结果 :分别对各针刺法、穴位注射、针灸配合其他疗法综合治疗面肌痉挛进行分析 ,肯定针灸治疗的有效性及存在的局限。结论 :尚缺乏证据表明哪一种疗效最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针灸治疗 研究进展 针刺治疗 穴位注射疗法 耳穴贴压法 氦-氖激光仪
下载PDF
针灸合用超激光疼痛仪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永玲 《华西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128-129,共2页
关键词 照射治疗 临床观察 带状疱疹 超激光 疼痛 针灸 疗效 单纯
下载PDF
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翼 罗婷 +1 位作者 冯宾 李宁 《华西医学》 CAS 2002年第3期291-292,共2页
目的 :评价国内针灸治疗中风的临床试验状况 ,为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系统评价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机检和手检获得发表的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对照治疗试验 (RCT)文献 ,并按循证医学原则和针灸临床研究规范对文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 目的 :评价国内针灸治疗中风的临床试验状况 ,为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系统评价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机检和手检获得发表的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对照治疗试验 (RCT)文献 ,并按循证医学原则和针灸临床研究规范对文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论文发表数量逐年增加 ,尤以 1995年后为甚。 6 6篇论文中 ,明确诊断标准的占 87 9% ,正确使用随机方法的占 4 5 % ,明确疗效评价标准的占 48 5 % ,33 3%的文献未提及组间可比性。结论 :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RCT)质量需待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病 针灸治疗 循证医学 随机对照方法学 评价研究
下载PDF
针灸学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19
作者 莫芳萍 吴滨 张永玲 《针灸临床杂志》 2004年第12期52-53,共2页
目的 :对目前针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对针灸发展的现状及展望作一综述。背景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 ,是与心理学、生理学、社会自然科学相适应的整体医学模式 ,在发展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结... 目的 :对目前针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对针灸发展的现状及展望作一综述。背景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 ,是与心理学、生理学、社会自然科学相适应的整体医学模式 ,在发展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结论 :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中 ,针灸的研究出现了质的飞跃 ,面对新的世纪 ,针灸学将抓住机遇、寻找突破口 ,向全方位、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现状 展望
下载PDF
艾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65
20
作者 李宁 吴滨 张永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29-731,共3页
目的 :探讨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案 ,对治疗疗效 ,疼痛、关节屈伸度、关节稳定度与上下楼梯分值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疼痛、关节屈伸... 目的 :探讨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案 ,对治疗疗效 ,疼痛、关节屈伸度、关节稳定度与上下楼梯分值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疼痛、关节屈伸度、关节稳定度与上下楼梯分值进行比较 ,疼痛与关节稳定度两组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艾灸配合肌肉锻炼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案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改善关节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疗效 艾条灸 运动疗法 针灸疗法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