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湿免疫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1
作者 张丽帆 马亚楠 +19 位作者 邹小青 张月秋 张奉春 曾小峰 赵岩 刘升云 左晓霞 吴华香 武丽君 李鸿斌 张志毅 陈盛 朱平 张缪佳 齐文成 刘毅 刘花香 侍效春 刘晓清 中国风湿免疫病人群活动性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治疗效果及预后研究课题组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9,共11页
目的:以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作为筛查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的工具,调查我国风湿免疫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并分析影响T-SPOT.TB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自2014年9... 目的:以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作为筛查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的工具,调查我国风湿免疫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并分析影响T-SPOT.TB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自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我国东、中、西部1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接诊的风湿免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3715例。应用T-SPOT.TB对研究对象进行LTBI筛查。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地区、体质量指数、病程、吸烟史、基础疾病、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史、结核病既往史,以及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的使用情况,实验室化验结果,风湿免疫病诊断结果等。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T-SPOT.TB检测结果的因素。结果:3715例研究对象T-SPOT.TB检测阳性者有672例(18.1%,95%CI:16.9%~19.3%)。不同风湿免疫病病种患者T-SPOT.TB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003,P<0.001),白塞综合征患者检测阳性率最高(44.4%,32/72),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检测阳性率最低(8.9%,4/45)。男性风湿免疫病患者T-SPOT.TB检测阳性率为23.6%(168/711),明显高于女性(16.8%,504/3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13,P<0.001)。不同年龄组风湿免疫病患者T-SPOT.TB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189,P<0.001),51~60岁组检测阳性率最高(24.8%,143/577),16~20岁组检测阳性率最低(8.1%,13/1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1岁(aOR=1.81,95%CI:1.48~2.23),吸烟≥21支/d(aOR=1.66,95%CI:1.15~2.40),有结核病既往史(aOR=3.88,95%CI:2.71~5.57),患白塞综合征(aOR=3.00,95%CI:1.70~5.28)是T-SPOT.TB检测阳性结果的独立相关因素;使用大剂量激素(aOR=0.67,95%CI:0.47~0.96)或生物制剂(aOR=0.55,95%CI:0.36~0.84),淋巴细胞计数偏低(aOR=0.39,95%CI:0.25~0.62),低蛋白血症(aOR=0.72,95%CI:0.52~0.99),以及患多发性肌炎/皮肌炎(aOR=0.54,95%CI:0.29~0.99)、系统性红斑狼疮(aOR=0.75,95%CI:0.57~0.99)是T-SPOT.TB检测阴性结果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风湿免疫病患者总体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为18.1%,各病种T-SPOT.TB检测阳性率差异明显。当患者有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的使用,淋巴细胞计数偏低,低蛋白血症,以及罹患系统性红斑狼疮时警惕假阴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分枝杆菌 结核 感染 免疫学技术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甲氨蝶呤联合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免疫功能及血清ESR、CPR、CCP、R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郭欣 谭淳予 +2 位作者 马玲 周爱萍 潘璐 《西部医学》 2020年第12期1759-1762,共4页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免疫功能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抗环胍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1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利...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免疫功能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抗环胍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1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美洛昔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免疫功能及血清ESR、CPR、CCP、RF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少于对照组,关节疼痛度轻于对照组,DAS28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分化簇8(CD8+)水平高于治疗前,分化簇4(CD4+)、CD4+/CD8+、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ESR、CRP、CCP抗体、R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洛昔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对于缓解关节的疼痛、肿胀具有积极作用,能有效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降低免疫球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美洛昔康 甲氨蝶呤 红细胞沉降率
下载PDF
风湿免疫病慢病管理的价值体现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毅 杨航 《西部医学》 2019年第11期1641-1642,1645,共3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从事风湿病学研究的学者投入到风湿免疫病慢病管理工作中。我科作为国内该领域的拓荒者和先行者,进行风湿免疫病慢病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已逾十年,累计为数千患者提供"延伸型"医疗服务和"积木式"患者教... 近年来,越来越多从事风湿病学研究的学者投入到风湿免疫病慢病管理工作中。我科作为国内该领域的拓荒者和先行者,进行风湿免疫病慢病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已逾十年,累计为数千患者提供"延伸型"医疗服务和"积木式"患者教育,使患者依从性显著提高、预后显著改善。我们认为,坚持做好风湿免疫病慢病管理工作能逐步使患者、医护人员和政府的"价值"都得到体现和满足,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因此,本文对风湿免疫病慢病管理中患者、医护人员,以及政府的价值体现进行述评,以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就医感受和满意度,降低社会整体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免疫病 慢病管理 价值体现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自身免疫性风湿病患者的慢病管理策略
4
作者 陈妍伶 刘毅 +2 位作者 陈红 梁燕 王英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7期1247-1251,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重症患者中大多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相对更差。自身免疫性风湿性疾病(autoimmune rheumatic diseases, AIRD)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紊乱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重症患者中大多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相对更差。自身免疫性风湿性疾病(autoimmune rheumatic diseases, AIRD)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紊乱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是COVID-19感染的潜在高危人群。此外,在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AIRD患者的就医也受到明显限制。因此,COVID-19疫情期间AIRD患者的慢病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慢病管理的角度出发,以慢病管理经验为基础,结合健康促进理论,对AIRD患者的照护进行概述,为COVID-19疫情期间AIRD患者的慢病管理提供参考,以期望改善AIRD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自身免疫性风湿病 慢病管理
下载PDF
新冠疫苗与风湿病患者病情复发的关联
5
作者 谢艳 罗雄燕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94-96,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一种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所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自疫情爆发以来,COVID-19已导致大量的死亡,给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一种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所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自疫情爆发以来,COVID-19已导致大量的死亡,给全球带来极大的健康及经济负担。目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而新冠疫苗被认为是阻止疫情进一步进展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传染病 风湿病患者 疫情爆发 冠状病毒 疫苗
下载PDF
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人群肠道菌群对造血和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胡丹 罗玉斌 +1 位作者 赵毅 刘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77-981,986,共6页
目的:探讨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人群(抗CCP抗体阳性健康人群)肠道菌群对小鼠肠道屏障、黏膜免疫及造血和免疫系统影响。方法:提取抗CCP抗体阳性健康人群(Pre-RA)、RA和抗CCP抗体阴性健康人群的粪便菌液,分别用以上三组人群的菌液灌胃小鼠... 目的:探讨临床前类风湿关节炎人群(抗CCP抗体阳性健康人群)肠道菌群对小鼠肠道屏障、黏膜免疫及造血和免疫系统影响。方法:提取抗CCP抗体阳性健康人群(Pre-RA)、RA和抗CCP抗体阴性健康人群的粪便菌液,分别用以上三组人群的菌液灌胃小鼠,通过FITC-conjugated dextran在血清中的荧光强度检测肠道通透性,HE染色观察小鼠小肠中炎症浸润及通透性改变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骨髓造血干细胞、前体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在骨髓及外周血中的比例;小鼠脾脏、骨髓、派氏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的B淋巴细胞表达情况;检测肠内容物中SIgA包裹细菌的比例。结果:①与移植健康人群菌液组比较,移植Pre-RA和RA人群菌液能显著增加小鼠肠道通透性。②移植Pre-RA和RA人群菌液可导致小鼠小肠结构发生变化,小肠发育不良,绒毛粗短稀疏。③与移植健康人群菌液组比较,移植Pre-RA和RA人群菌液组小鼠肠内容物中SIgA包裹细菌阳性表达明显增加。④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移植Pre-RA和RA人群菌液组小鼠髓系祖细胞(CMP)和小鼠骨髓中粒单核细胞系祖细胞(GMP)在骨髓中的比例均增加,移植RA人群菌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移植RA人群菌液组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加。⑤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移植Pre-RA和RA人群菌液组小鼠脾脏中B淋巴细胞表达明显增加,Pre-RA和RA组小鼠派氏淋巴结部位B淋巴细胞表达增加。结论:肠道菌群紊乱可出现于RA临床症状之前,且Pre-RA人群的肠道菌群可通过破坏小鼠肠道黏膜屏障,引起肠道通透性增加,菌群穿透黏膜移位,造成机体局部肠黏膜免疫反应以及全身免疫系统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抗CCP抗体阳性 类风湿关节炎 Pre-RA 菌群移植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T细胞免疫组库的临床价值
7
作者 鲁晨阳 刘毅 罗雄燕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91-93,共3页
T淋巴细胞是人体适应性免疫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相互作用,T细胞受体(T-cell receptor,TCR)在激活T细胞方面发挥关键作用[1]。TCR中α链和β链的第三互补决定区(third 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 T淋巴细胞是人体适应性免疫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相互作用,T细胞受体(T-cell receptor,TCR)在激活T细胞方面发挥关键作用[1]。TCR中α链和β链的第三互补决定区(third 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CDR3)负责结合抗原,是肽链中最多变的部分,由V、D、J 3个区域进行排列组合以及回文序列和随机核苷酸插入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结合抗原 互补决定区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α链 CDR3 Β链 排列组合
下载PDF
狼疮活跃度与临床表现和免疫血清学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刘锐 谢其冰 +3 位作者 刘怡欣 李昕怡 刘毅 刘钢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93-798,共6页
目的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活跃度,肾脏损害与临床表现和免疫血清学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患者按有无狼疮性肾炎分为两组;用BILAG量表对病情评分,将患者分为狼疮活跃组和稳定组。结果狼疮活跃组发生贫血、发热(... 目的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活跃度,肾脏损害与临床表现和免疫血清学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患者按有无狼疮性肾炎分为两组;用BILAG量表对病情评分,将患者分为狼疮活跃组和稳定组。结果狼疮活跃组发生贫血、发热(排除感染)、血管炎的概率增高(P<0.05)。狼疮肾炎组的水肿发生率增高。狼疮活跃组C3水平降低,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抗nRNP抗体、抗RIB抗体滴度增高,(P=0.010,P=0.039,P=0.025,P=0.020,P=0.010)。狼疮肾炎组中C3水平降低和抗dsDNA抗体滴度增高,(P=0.010,P=0.017)。结论狼疮活跃组发生贫血、发热(排除感染)、血管炎的概率增高(P<0.05)。狼疮肾炎组的水肿发生率增高。低滴度C3、高滴度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抗nRNP、抗Rib抗体是反映狼疮活跃的重要免疫学指标。低滴度C3、高滴度抗dsDNA抗体是反映狼疮肾炎的重要免疫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DSDNA抗体 C3 C4 抗ENA抗体
原文传递
肌骨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唐鸿鹄 王英 +3 位作者 刘毅 奉丽丽 刘艺 林辉 《西部医学》 2016年第11期1522-1525,共4页
目的通过肌骨超声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受累情况,探讨肌骨超声半定量评价与类风湿关节炎自身抗体、实验室指标、临床评估的相关性,探索类风湿关节炎新的评价体系,完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模式。方法纳入2014年2月至201... 目的通过肌骨超声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受累情况,探讨肌骨超声半定量评价与类风湿关节炎自身抗体、实验室指标、临床评估的相关性,探索类风湿关节炎新的评价体系,完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模式。方法纳入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病房住院的RA患者共30例,用肌骨超声对患者的双手、双腕、双膝的关节分别从关节积液、滑膜增生、腱鞘炎、骨侵蚀四个方面进行扫查和评估,记录超声半定量评价分数。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30例RA患者中,合并关节痛20名(66.7%),不伴关节痛的患者有10名(33.3%)。统计结果显示RA患者受累关节的频率从大到小分别是腕关节、掌指关节(MCP)[MCP2>MCP5>MCP1>MCP3>MCP4]、近端指间关节(PIP)[PIP2>PIP3>PIP1>PIP5>PIP4]、膝关节。RA患者的肌骨超声评分与炎性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自身抗体(RF、CCP)、DAS28评分以及IL-6水平相关(P<0.01)。结论肌骨超声作为评估和预测患者关节和肌腱受累的有力工具,具有安全、无创、廉价、接受度高等优点,是风湿性疾病的重要诊疗手段之一。肌骨超声对于评估RA患者的亚临床滑膜炎的敏感度高,其评分与RA患者的自身抗体、血白介素6水平、DAS28评分呈正相关。以肌骨超声做为基础,我们的研究离探索出新的关节炎的评价体系更近了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受累 肌骨超声 白介素6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无助感及其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妍伶 陈红 +1 位作者 梁燕 王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6-100,共5页
无助感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对患者的症状管理、躯体功能、疾病控制、疾病预后等方面均有不利影响,是RA慢病管理中不应忽视的重要内容。RA无助感的测量工具包括疾病认知问卷、关节炎无助感... 无助感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对患者的症状管理、躯体功能、疾病控制、疾病预后等方面均有不利影响,是RA慢病管理中不应忽视的重要内容。RA无助感的测量工具包括疾病认知问卷、关节炎无助感指数、风湿病态度指数、改良风湿病态度指数、数字评价量表,影响因素包括年龄、社会经济地位、症状、疾病活动度、心理社会因素;可以改善无助感的干预措施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运动疗法与职业治疗等,可为未来RA患者无助感的研究、筛查和干预提供参考,以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无助感 习得性无助 综述文献
下载PDF
三种自身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关节侵蚀预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20
11
作者 谢其冰 尹耕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8-512,共5页
目的比较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及关节侵蚀预测中的价值,筛选RA关节侵蚀的危险因素。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间接免疫荧光法、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抗CCP抗体、AKA... 目的比较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及关节侵蚀预测中的价值,筛选RA关节侵蚀的危险因素。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间接免疫荧光法、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抗CCP抗体、AKA、RF,比较三者单独或联合诊断RA的价值。用Larsen关节评分法将RA患者分为无(轻微)关节侵蚀组和严重关节侵蚀组,分析3种抗体在两组中的分布及与RA关节侵蚀相关的因素。结果3种抗体诊断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抗CCP抗体(49%,94%)、AKA(50%,93%)、RF(79%,67%);3种抗体两两组合后诊断RA的特异性增高;3种抗体在严重关节侵蚀组的检测值或阳性率高于轻微关节侵蚀组(P<0.05);抗CCP抗体阳性患者更易出现关节侵蚀(OR=6.7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CCP抗体、AKA、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结节与RA的关节侵蚀有关,其中类风湿结节权重最大(OR=12.07)。结论抗CCP抗体在诊断RA中的价值优于AKA和RF;抗CCP抗体与AKA、RF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抗CCP抗体、AKA与RA关节侵蚀密切相关;综合评价RA关节侵蚀的多种危险因素有助于判断RA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抗角蛋白抗体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白芍总苷胶囊联合正清风痛宁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2
作者 余静 谢其冰 +1 位作者 鲍晓 马玲 《西部医学》 2015年第7期992-995,共4页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正清风痛宁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类风湿关节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正清风...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正清风痛宁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类风湿关节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正清风痛宁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在总有效率、各项症状积分、TNF-α值、IL-6值、红细胞CR1以及CD59水平等方面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TNF-α(20.77±8.35)pg/ml、IL-6(72.77±3.12)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TNF-α(58.15±22.64)pg/ml、IL-6(126.03±4.4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双手平均握力(28.74±8.83)mmHg高于对照组(21.54±8.2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15m步行时间(14.82±2.15)s短于对照组(20.72±3.63)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红细胞CR1与CD59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白芍总苷胶囊联合正清风痛宁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及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减轻患者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白芍总苷胶囊 正清风痛宁片 炎症反应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风湿性疾病贫血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佳 刘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842-3843,共2页
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一类多系统、多脏器受累的疾病,血液系统异常是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在疾病初期即可出现,易误诊为单纯血液疾病.如贫血、白细胞异常及血小板异常等,其中又以贫血为血液系统最常见的改变,且贫血程度与疾病的活... 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一类多系统、多脏器受累的疾病,血液系统异常是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在疾病初期即可出现,易误诊为单纯血液疾病.如贫血、白细胞异常及血小板异常等,其中又以贫血为血液系统最常见的改变,且贫血程度与疾病的活动度密切相关。故深入了解风湿免疫性疾病贫血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对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发病机制 贫血 风湿免疫性疾病 血液系统异常 血液系统损害 多脏器受累 血小板异常
下载PDF
疾病活动性指标对评估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疗效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辉 魏翾娣 +4 位作者 马玲 周益 周燕莉 张国栋 刘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疾病活动性指标对评估英夫利昔单抗(IFX)治疗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早期疗效的作用。方法 14例中重度活动性RA患者初次接受IFX 200 mg滴注,分别于0 h(基线),滴注后3 h、6 h、24 h、3 d、7 d和14 d进行疾病活动性指... 目的探讨疾病活动性指标对评估英夫利昔单抗(IFX)治疗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早期疗效的作用。方法 14例中重度活动性RA患者初次接受IFX 200 mg滴注,分别于0 h(基线),滴注后3 h、6 h、24 h、3 d、7 d和14 d进行疾病活动性指标评估。主要指标:肿胀关节数目(SJC)、触痛关节数目(TJC)、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疾病活动指数(DAS)28-CRP、健康评估问卷(HAQ)和类风湿因子(RF)。结果 SJC、TJC、CRP、ESR、DAS28-CRP、HAQ及RF等指标均在治疗第14天时明显改善,其中TJC在治疗3 d后开始减少,SJC和HAQ在治疗7 d后改善,CRP和DAS28-CRP于滴注后6 h即开始下降。CRP在3 d时达到低谷,7 d后逐渐回升,14 d时仍低于基线水平。结论 CRP和DAS28-CRP是反映IFX治疗RA早期疗效的最敏感指标,可作为IFX早期疗效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英夫利昔单抗 C反应蛋白 疾病活动指数(DAS)28-CRP
下载PDF
白芍总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尹耕 谢其冰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3791-3792,3794,共3页
[目的]评价白芍总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盲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试验组给予甲氨蝶呤(10 mg静脉推注,每周1次)和白芍总甙(600 mg/次,每日2次)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10 mg静脉推注,每周1次)治疗。[结... [目的]评价白芍总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盲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试验组给予甲氨蝶呤(10 mg静脉推注,每周1次)和白芍总甙(600 mg/次,每日2次)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10 mg静脉推注,每周1次)治疗。[结果]试验组在晨僵时间评分、关节肿胀指数、血沉、C反应蛋白缓解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类风湿因子、关节压痛指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总甙与甲氨蝶呤合用,与单用甲氨蝶呤相比,能够加快类风湿关节炎的缓解,有效阻断类风湿关节炎自然病程,而毒副作用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甙 甲氨蝶呤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尘肺病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胸部CT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2
16
作者 崔贝贝 周丁子 +3 位作者 林辉 蔡娅菲 薛丽佳 刘毅 《西部医学》 2016年第11期1518-1521,共4页
目的分析尘肺病合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临床表现及胸部CT特点,探讨尘肺病在RA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收集在四川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住院的尘肺病患者中符合2009年ACR诊断分类标准的RA患者12例,研究受试者的尘肺病相关资料、RA表现... 目的分析尘肺病合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临床表现及胸部CT特点,探讨尘肺病在RA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收集在四川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住院的尘肺病患者中符合2009年ACR诊断分类标准的RA患者12例,研究受试者的尘肺病相关资料、RA表现及胸部CT影像学特点等指标。结果研究纳入RA合并尘肺病患者平均年龄(50.41±10.56)岁;工种主要为凿石或掘进,粉尘接触年限平均为7.36年;RA病程平均病程为(6.03±4.09)年,88.8%的患者类风湿因子水平升高。RA合并尘肺病患者的胸部CT表现以0.1~0.3cm小结节(100%)为主,还可出现肺大疱(16%)、空洞(25%)、胸膜增厚(33.3%)、肺气肿(41.6%)等改变。结论尘肺病与RA存在密切联系,应结合RA合并尘肺病患者血清学及胸部CT特点,重视该类患者的筛查和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病 类风湿关节炎 胸部CT 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欣 谭淳予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301-303,共3页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RA患者按入院顺序单双编号分为单一组(甲氨蝶呤片治疗,n=43)与联合组(白芍总苷胶囊联合甲氨蝶呤片,n=43),比较两组临床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RA患者按入院顺序单双编号分为单一组(甲氨蝶呤片治疗,n=43)与联合组(白芍总苷胶囊联合甲氨蝶呤片,n=43),比较两组临床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单一组相比较,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 <0.05);治疗后两组ACCP、RF、CRP、ESR、IL-6、IL-1β、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单一组(P <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单一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可提高RA的治疗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或与联合方案能够有效调节患者ACCP、RF水平、减轻炎性反应等有关,但应密切监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必要时调整给药剂量,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关节炎 白芍总苷 甲氨蝶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从CD4^+CD25^-Foxp3^+ T细胞变化看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免疫耐受失衡 被引量:1
18
作者 严冰 刘毅 +1 位作者 谢其冰 刘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95-698,共4页
目的:检测CD4+CD25-Foxp3+T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该细胞亚群在SLE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5例SLE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分析其表型;利用免疫磁珠细胞... 目的:检测CD4+CD25-Foxp3+T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该细胞亚群在SLE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5例SLE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分析其表型;利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法(MACS)分选出CD4+CD25-T细胞,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FOXP3基因表达。结果:活动期和稳定期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分别是:(9.89±0.85)%和(7.11±0.86)%,与健康对照组(3.35±0.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患者CD4+CD25-Foxp3+T细胞表达频率与SLEDAI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0.0008)。活动期SLE患者CD4+CD25-T细胞中Foxp3在蛋白和基因转录水平上的表达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SLE患者CD4+CD25-Foxp3+T细胞表面低表达CD127。结论:SLE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变化可能反应了SLE发病中T细胞外周免疫失耐受机制"调节性T细胞的抑制效应被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miR-21的相对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何小琴 刘玢含 王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5期586-591,共6页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pSLE)患者血清miR-21的相对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断为pSLE的48例患者作为pSLE组,另外选取同时期于该院体检的30例健康妊娠期女性作为健康对照组,...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pSLE)患者血清miR-21的相对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断为pSLE的48例患者作为pSLE组,另外选取同时期于该院体检的30例健康妊娠期女性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将pSLE组患者分为低活动组(SLEDAI评分为1~9分)和高活动组(SLEDAI评分>9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21相对表达水平,采用红细胞沉降率(ESR)仪检测ES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抗心磷脂抗体(ACA)和补体C3、C4,以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水平。统计并比较合并与未合并器官损害pSLE患者的miR-21相对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SLE患者miR-21相对表达水平与ESR、CRP及血清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21对pSLE的诊断效能。结果 pSLE组miR-21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高活动组pSLE患者miR-21相对表达水平高于低活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高活动组和低活动组ESR、CRP、补体C3、C4、ACA、CI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活动组和低活动组患者ESR、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高活动组显著高于低活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活动组和低活动组患者补体C3、C4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且高活动组低于低活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活动组患者血清ACA和CIC水平显著高于低活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肾脏和关节损害的pSLE患者的miR-21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无损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SLE患者miR-21相对表达水平与补体C3、C4水平呈负相关(r=-0.346、-0.330,P<0.05),与血清ACA、CIC、ESR、CRP水平呈正相关(r=0.499、0.326、0.286、0.389,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21诊断pSLE的曲线下面积为0.945(95%CI:0.902~0.989)。结论 血清miR-21对pSLE患者的疾病活动具有良好的评估作用,对pSLE的病情预测和诊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妊娠 微小RNA-21 相对表达水平 临床意义
下载PDF
B淋巴细胞微粒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薛丽佳 黄巧容 +3 位作者 林辉 崔贝贝 李茜 刘毅 《西部医学》 2016年第11期1502-1505,共4页
目的探讨B淋巴细胞微粒(B-LMPs)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9例活动期RA患者(RA组)和24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B-LMPs含量,检测RA患者外周血CRP、ESR、RF、ACPA指标,分析B-LMPs含量与各指标... 目的探讨B淋巴细胞微粒(B-LMPs)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9例活动期RA患者(RA组)和24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B-LMPs含量,检测RA患者外周血CRP、ESR、RF、ACPA指标,分析B-LMPs含量与各指标相关性。其中20例有膝关节积液RA患者(关节液组)同时检测配对外周血和关节液B-LMPs含量。结果 RA患者外周血B-LMPs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RA患者关节液B-LMPs含量明显高于配对外周血(P<0.05)。RA患者外周血B-LMPs含量与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呈正相关(r=0.5431,P=0.0009),与ESR、CRP、RF、ACPA无相关性;而关节液B-LMPs含量与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呈负相关(r=-0.470,P=0.0362),与CRP、ESR、RF、ACPA无相关性。结论 RA患者外周血B-LMPs表达异常,且与疾病活动性显著相关,提示B-LMPs在RA疾病活动和关节损害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B淋巴细胞微粒 流式细胞技术 关节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