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倍子不同组分对口腔细菌生物膜的清除效应 被引量:16
1
作者 赵今 朱昞 +2 位作者 周学东 李继遥 肖晓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研究五倍子不同提取组分对5种主要与致龋密切相关的生物膜细菌生长抑制及清除的作用,为临床试验提供药物作用的浓度范围。方法:选择与龋病发生密切相关的5种口腔细菌,五倍子不同提取组分为五倍子多酚性化合物(GCE)、五倍子B(GCE-B,... 目的:研究五倍子不同提取组分对5种主要与致龋密切相关的生物膜细菌生长抑制及清除的作用,为临床试验提供药物作用的浓度范围。方法:选择与龋病发生密切相关的5种口腔细菌,五倍子不同提取组分为五倍子多酚性化合物(GCE)、五倍子B(GCE-B,300ml/L乙醇提取物1.80g/L)、五倍子C(GCE-C,500ml/L丙酮提取物4.67g/L)、五倍子D(GCE-D,1000ml/L丙酮提取物0.80g/L)、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扫描电镜观察观察口腔细菌在MBECTM-Device上形成细菌生物膜的能力和形成情况;测定五倍子不同组分对5种口腔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和对5种细菌生物膜的最小生物膜清除浓度(minimalbiofilmeradicationconcentration,MBEC)。结果:在MBECTM-Device提供的桩钉表面上口腔细菌能形成良好的生物膜结构,不同时段取出的样本可以观察到细菌从定植黏附到生物膜形成以及成熟生物膜结构。五倍子不同提取组分对5种口腔浮游细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五倍子多酚性化合物、五倍子B对5种口腔生物膜细菌抑制作用的效果最好,其次为五倍子C和五倍子D,没食子酸和没食子酸甲酯对口腔生物膜细菌的抑制作用较差。五倍子不同提取组分对5种口腔细菌生物膜的MBEC是MIC的2~16倍左右。结论:中药五倍子不同提取组分中五倍子多酚性化合物和五倍子B对口腔生物膜细菌有很好的抑制和清除效应,MBEC比MIC能更客观的反映药物作用的浓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 口腔 细菌 生物膜 清除效应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凝胶膜预防腹腔术后粘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宋具昆 包崇云 +6 位作者 袁明龙 丁运萍 周京琳 薛晶 江华洲 廖运茂 李伟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0-662,共3页
目的拟研制一种新型的防肠粘连的材料及其应用剂型,并探索该剂型材料的应用技术和效果。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4只,分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6只),全麻下于兔回盲部结肠浆膜层人工形成创面,建立腹腔手术的动物模型。实验组创面用可生... 目的拟研制一种新型的防肠粘连的材料及其应用剂型,并探索该剂型材料的应用技术和效果。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4只,分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6只),全麻下于兔回盲部结肠浆膜层人工形成创面,建立腹腔手术的动物模型。实验组创面用可生物降解凝胶膜对创面进行喷涂保护,对照组创面用生理盐水冲洗,缝合关闭腹腔。分别于术后2周、4周、8周处死动物取样,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术后2周、4周肠壁间可见有少许的粘连带,术后8周肠壁间粘连带消失不见。对照组术后2周可见肠壁间有少许粘连带,术后4周肠壁间可见明显粘连带,术后8周见条索状瘢痕。结论该生物降解凝胶膜能有效的预防术后肠粘连,并有良好的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材料 防粘连膜 肠粘连
下载PDF
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6对成骨细胞生物学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叶玲 苏勤 周学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研究新型纳米根管充填材料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6(nHA_PA66)对成骨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以含nHA_PA66的细胞培养基(DMEM)浸提液作用于实验组细胞,DMEM培养基作用于对照组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nHA_PA66对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酶... 目的研究新型纳米根管充填材料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6(nHA_PA66)对成骨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以含nHA_PA66的细胞培养基(DMEM)浸提液作用于实验组细胞,DMEM培养基作用于对照组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nHA_PA66对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酶联法检测细胞ALP活性的变化;QRT_PCR测量细胞骨钙素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细胞的相对增殖率在98%~106%之间,且无量效关系,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ALP活性及骨钙素基因表达相似,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HA_PA66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和功能无不良影响,具有骨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6 实时定量PCR 成骨细胞
下载PDF
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6对牙髓细胞生物学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苏勤 叶玲 周学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 探讨新型纳米羟磷灰石 聚酰胺66复合生物材料(nHA_PA66)对牙髓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采 用细胞培养技术、倒置显微镜观察、四唑盐比色法(MTT)、流式细胞术、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和实时定量RT_PCR (QRT_PCR)等实验技术及方... 目的 探讨新型纳米羟磷灰石 聚酰胺66复合生物材料(nHA_PA66)对牙髓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采 用细胞培养技术、倒置显微镜观察、四唑盐比色法(MTT)、流式细胞术、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和实时定量RT_PCR (QRT_PCR)等实验技术及方法,从细胞分子水平研究nHA_PA66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髓细胞生长及功能的影响。结果  牙髓细胞在nHA_PA66浸提液作用下,细胞外形无明显改变;nHA_PA66对牙髓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碱性磷酸酶 活性及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mRNA的表达无明显促进或抑制作用。结论 nHA_PA66作为一种新型纳米生物材 料,对牙髓细胞的生长和功能无不良影响,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未见到明显的细胞生物活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6 生物相容性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口腔生物膜动态研究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昞 李继遥 +1 位作者 郝玉庆 周学东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0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模拟口腔菌斑生态环境,建立能够对生物膜形成过程连续观察的动态研究模型。方法:自制发酵罐和多出口连续培养室。以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乳酸杆菌、内氏放线菌为实验菌株,将羟磷灰石片、玻片等置于连续培养室中,通过调节温度、... 目的:模拟口腔菌斑生态环境,建立能够对生物膜形成过程连续观察的动态研究模型。方法:自制发酵罐和多出口连续培养室。以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乳酸杆菌、内氏放线菌为实验菌株,将羟磷灰石片、玻片等置于连续培养室中,通过调节温度、氧分压、pH值、清除率、循环流速及代谢底物等参数建立模型。以25mM蔗糖和蒸馏水进行系统测试。观察系统中实验菌CFU计数、pH动态变化等各项反应及不同环境下所形成生物膜的微结构变化。所得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选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Dunnet t双侧检验,在α=0.05的情况下比较蔗糖加入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随着蔗糖的给予,连续培养室中pH表现出相似于天然口腔的致龋环境,蒸馏水组pH值始终维持在7.5左右。而蔗糖组pH值呈明显的周期性波动,最低在4.5以下,但4~5h后,其pH值仍能逐步恢复到6.5左右。观察到细菌计数、生物膜形态的时间依赖性。随着处理液的加入,2组生物膜的活菌计数均明显增加,约72h趋于稳定。对120h生物膜,蔗糖组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的细菌计数显著高于蒸馏水组(P<0.05);蔗糖组变形链球菌计数最高,而蒸馏水组血链球菌计数最高。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蔗糖组大量的胞外多糖基质和细菌成团、成片分布;蒸馏水组虽然也存在细菌和基质增多的时间依赖性,但膜细菌基质团块仍清晰可见。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体外模型能稳定控制有关参数,各观察指标均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模型的建立,实现了生物膜形成过程的动态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动态研究模型 恒流培养室
原文传递
口腔卫生预防措施对固定正畸患者牙周菌群和牙周临床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吴亚菲 吴爱华 +3 位作者 肖丽英 肖晓蓉 朱(石米) 龚其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41-343,共3页
目的采用牙周洁治和强化的口腔健康教育方法,通过检测牙周菌群和牙周临床指数的动态变化,探讨口腔卫生预防措施对固定正畸患者牙周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正畸初诊患者20例,平均分为试验组(T组)和对照组(C组)。于正畸治疗开始前检查右上... 目的采用牙周洁治和强化的口腔健康教育方法,通过检测牙周菌群和牙周临床指数的动态变化,探讨口腔卫生预防措施对固定正畸患者牙周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正畸初诊患者20例,平均分为试验组(T组)和对照组(C组)。于正畸治疗开始前检查右上颌第一磨牙16和右下颌中切牙41牙周状况,并采集其近中颊轴嵴处龈缘菌斑做细菌分离培养。T组于治疗前进行全口洁治,每月复诊加力时均给予口腔卫生检查,强调口腔卫生的重要性;C组仅在初诊时进行口腔卫生指导,其余不作处理。2组患者分别于矫治器安装后1、3和6个月进行临床及细菌学检查。结果随观察时间的延长,T组颊侧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在第1、3、6个月时较基线降低;C组颊侧菌斑指数第6个月时较基线降低,舌侧探诊深度则升高(P<0.05)。细菌检出率和检出量的变化在T组可见韦荣球菌属降低而弯曲杆菌属和Gn产黑色素厌氧杆菌(BPAR)升高,C组消化链球菌属和BPAR升高(P<0.05);BPAR在第3个月、消化链球菌属在第6个月时T组检出率低于C组(P<0.05),而细菌检出量和牙周临床指数在2组间没有观测到处理因素的作用(P>0.05)。结论正畸前即存在牙龈炎的患者,建议进行预防性牙周洁治;牙周洁治必须和口腔卫生教育、正确的日常菌斑控制措施结合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矫治器 口腔卫生预防措施 菌斑控制 牙周洁治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多孔双相磷酸钙陶瓷支架体外黏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涛 田卫东 +2 位作者 陈希哲 李声伟 廖运茂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5-568,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MSCs)诱导培养后在多孔双相磷酸钙(biphasiccalciumphosphate,BCP)陶瓷支架材料上的黏附和生长。方法SD大鼠MSCs经矿化诱导培养、扩增,具有成骨细胞表型后,与多孔BCP陶瓷支架...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MSCs)诱导培养后在多孔双相磷酸钙(biphasiccalciumphosphate,BCP)陶瓷支架材料上的黏附和生长。方法SD大鼠MSCs经矿化诱导培养、扩增,具有成骨细胞表型后,与多孔BCP陶瓷支架及普通多孔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陶瓷支架体外复合培养,扫描电镜观察比较MSCs在两种材料支架表面的黏附数量和形态;同时以0.5、1.0、2.0、3.0和4.0×106/ml浓度细胞悬液接种于多孔BCP支架材料,检测适宜的接种浓度及单位体积支架材料可黏附MSCs数量。结果大鼠MSCs经诱导培养14d后,行矿化沉积茜素红染色、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碱性磷酸酶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均为阳性。大鼠MSCs黏附于多孔BCP陶瓷上的细胞数(88.00±6.58)明显高于HA陶瓷组(39.00±3.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接种浓度为2.0×106/ml时,单位体积的陶瓷支架材料最多可黏附MSCs数量为1.28×107个/cm3,为细胞适宜接种浓度。结论大鼠MSCs在体外经矿化诱导培养可表达成骨细胞表型,细胞浓度为2.0×106/ml时与多孔BCP陶瓷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黏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多孔双相磷酸钙陶瓷支架 大鼠
下载PDF
黄芩对牙髓卟啉单胞菌产丁酸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继遥 汤亚玲 +2 位作者 谭红 周学东 张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58,61,共3页
目的 通过研究黄芩对牙髓卟啉单胞菌生长代谢的影响 ,探讨黄芩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黄芩对牙髓卟啉单胞菌 (P .e)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低于MIC4个浓度的黄芩对P .e产丁... 目的 通过研究黄芩对牙髓卟啉单胞菌生长代谢的影响 ,探讨黄芩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黄芩对牙髓卟啉单胞菌 (P .e)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低于MIC4个浓度的黄芩对P .e产丁酸的影响。结果 黄芩对P .e的MIC为 10 0mg L。随着药物浓度升高 ,P .e产丁酸量降低 ,其值分别为 (3 5 2 7± 0 0 0 9)mg L ,(3 0 4 8± 0 0 0 5 )mg L ,(2 4 90± 0 0 11)mg L ,(2 2 0 9± 0 0 16 )mg L。结论 黄芩对P .e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牙髓卟啉单胞菌 丁酸 治疗 牙髓根尖周病 高效液相色谱仪 中药
下载PDF
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郑晓辉 刘英 +2 位作者 周红梅 陈谦明 李秉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9-160,共2页
目的通过对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和口腔黏膜正常成纤维细胞染色体核型的对比分析,初步了解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的遗传学基本特征是否发生变化。方法用秋水仙素、低渗液处理两种细胞,经冰醋酸膨胀及甲醇固定后,进行Giemsa染色,在油镜下... 目的通过对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和口腔黏膜正常成纤维细胞染色体核型的对比分析,初步了解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的遗传学基本特征是否发生变化。方法用秋水仙素、低渗液处理两种细胞,经冰醋酸膨胀及甲醇固定后,进行Giemsa染色,在油镜下观察细胞染色体,并采用Visus2.1软件对细胞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与口腔黏膜正常成纤维细胞比较,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的染色体核型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仍保留正常细胞的基本遗传特征,未发生恶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鳞状细胞癌 染色体 核型
下载PDF
新型多孔纳米双相磷酸钙陶瓷支架体外细胞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涛 田卫东 +3 位作者 刘磊 陈希哲 廖运茂 李声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 评价新型多孔纳米双相磷酸钙陶瓷支架材料的体外细胞相容性。方法 SD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经矿化诱导培养、扩增并检测证实其已具成骨细胞表型后,分别与多孔纳米双相磷酸钙陶瓷支架(实验组)、普通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支架(对照... 目的 评价新型多孔纳米双相磷酸钙陶瓷支架材料的体外细胞相容性。方法 SD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经矿化诱导培养、扩增并检测证实其已具成骨细胞表型后,分别与多孔纳米双相磷酸钙陶瓷支架(实验组)、普通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支架(对照组)体外复合培养。扫描电镜观察BMSCs在材料上的生长及生理功能表达情况;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骨钙素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及周期、倍体,比较细胞的粘附能力、增殖活力及成骨活性。结果 BMSCs经体外诱导形成钙结节,Ⅰ型胶原和碱性磷酸酶免疫染色结果阳性。两组材料上皆有细胞附着生长,但实验组细胞的粘附能力、增殖活力及成骨活性均强于对照组。结论 SD大鼠B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纳米双相磷酸钙陶瓷支架 组织工程
下载PDF
4种牙体修复材料对人牙髓细胞毒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国斌 吴红崑 +2 位作者 彭栗 李灏来 叶玲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613-616,共4页
目的:比较4种牙体修复材料———DyractAP、Ceram X、Qu ixfilU及Surefil复合树脂对人牙髓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制备4种牙体修复材料的细胞培养基(DMEM)浸出液,采用四唑盐MTT比色分析法测定材料对人牙髓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 目的:比较4种牙体修复材料———DyractAP、Ceram X、Qu ixfilU及Surefil复合树脂对人牙髓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制备4种牙体修复材料的细胞培养基(DMEM)浸出液,采用四唑盐MTT比色分析法测定材料对人牙髓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人牙髓细胞在不同材料表面的生长情况。结果:人牙髓细胞在4种复合树脂浸出液作用下,细胞相对增值率(RGR)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Surefil的RGR与其他3种材料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Ceram X、Qu ixfil U、Dyract AP 3种材料之间RGR无显著性差异(P>0.05);扫描电镜观察到人牙髓细胞在4种材料表面均可贴附,且生长良好。结论:4种牙体修复材料均对牙髓细胞的生长无不良影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细胞 牙科复合树脂 MTT检测 扫描电镜
下载PDF
正畸移动后大鼠牙周炎牙整合素β1 mRNA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京剧 陈扬熙 +2 位作者 肖立伟 段培佳 赵青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研究正畸移动后大鼠牙周炎牙与正常牙整合素β1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选用10周龄雄性成年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正常牙组、牙周炎牙组,每组48只。分别在加力后0、1、2、3、5、7d点处死动物,制备标本,采用原位杂交检测牙周炎牙与正常牙... 目的研究正畸移动后大鼠牙周炎牙与正常牙整合素β1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选用10周龄雄性成年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正常牙组、牙周炎牙组,每组48只。分别在加力后0、1、2、3、5、7d点处死动物,制备标本,采用原位杂交检测牙周炎牙与正常牙正畸移动后β1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正常牙组和牙周炎组加力后各时间点的整合素β1mRNA阳性强度均较加力前有明显增高(P<0.001);在加力各时间点,两组整合素β1mRNA的表达强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牙移动中,整合素β1mRNA牙周组织破骨细胞上有强表达,提示其与牙移动中牙周组织的稳定和改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Β1 破骨细胞 正畸牙移动 牙周炎
下载PDF
替硝唑可生物降解聚乳酸缓释凝胶的制备 被引量:3
13
作者 覃宇悦 李琳 +3 位作者 李伟 袁明龙 朱延新 郭祀远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7-90,共4页
采用聚乳酸[poly(DL-lactide)]制备替硝唑牙周缓释凝胶,考察聚合物分子量、浓度、溶剂和载药量等因素的影响,应用正交实验优选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为溶剂,poly(DL-lactide)[DL-PLA]5700浓度... 采用聚乳酸[poly(DL-lactide)]制备替硝唑牙周缓释凝胶,考察聚合物分子量、浓度、溶剂和载药量等因素的影响,应用正交实验优选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为溶剂,poly(DL-lactide)[DL-PLA]5700浓度为30:70,载药量为4%~6%时的工艺条件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生物降解 替硝唑 凝胶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羟基乙酸牙周缓释凝胶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覃宇悦 李琳 +3 位作者 李伟 袁明龙 朱延新 郭祀远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9-420,共2页
目的采用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研制替硝唑牙周缓释凝胶。方法根据聚合物的分子量、浓度、载药量和增塑剂等因素来优选最佳配方。结果聚合物溶液中N-甲基-2-吡咯烷酮(NMP)P、EG400、PLGA(75∶25)的最佳比例为65∶5∶30,5%替硝唑与聚合物... 目的采用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研制替硝唑牙周缓释凝胶。方法根据聚合物的分子量、浓度、载药量和增塑剂等因素来优选最佳配方。结果聚合物溶液中N-甲基-2-吡咯烷酮(NMP)P、EG400、PLGA(75∶25)的最佳比例为65∶5∶30,5%替硝唑与聚合物溶液均匀混合即得凝胶。凝胶必须在室温下避光保存。结论该凝胶缓释时间长达7d,用于牙周炎的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酸 替硝唑 缓释凝胶 正文试验
下载PDF
我国局部使用氟化物防龋效果的循证医学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彩 郝玉庆 周学东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对氟化物防龋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通过电子和手工检索收集我国1950-2005年氟化物防龋的临床研究文献,根据循证医学方法建立纳入和排除标准,采用Revman4.2软件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242篇氟化物防龋临床研究... 目的:对氟化物防龋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通过电子和手工检索收集我国1950-2005年氟化物防龋的临床研究文献,根据循证医学方法建立纳入和排除标准,采用Revman4.2软件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242篇氟化物防龋临床研究文献中,13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文献中包括了5031名实验对象,平均样本量为387名。氟化物预防龋齿的Meta分析表明,RR为0.56,95%可信区间为0.50~0.62。结论:氟化物可以有效降低龋齿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氟化物 循证医学
下载PDF
纳米双相磷酸钙陶瓷组织工程支架复合大鼠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极量颅骨缺损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涛 田卫东 +1 位作者 李声伟 廖运茂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2606-2610,共5页
背景:传统生物陶瓷材料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脆性大,不易加工成形且在体内降解困难,影响新骨的长入和后期的改建,故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目的:观察纳米双相磷酸钙陶瓷(Biphasic calcium phosphate nanocomposite,NanoBCP)用于组... 背景:传统生物陶瓷材料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脆性大,不易加工成形且在体内降解困难,影响新骨的长入和后期的改建,故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目的:观察纳米双相磷酸钙陶瓷(Biphasic calcium phosphate nanocomposite,NanoBCP)用于组织工程支架修复颅骨缺损的成骨性能。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动物对照实验,于2004-09/2005-05在四川大学口腔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选择2月龄雄性体健SD大鼠48只,体质量180-200g,在颅骨上制成直径为8mm的颅骨全层缺损区为极量骨缺损模型。实验用孔径100-400μm,含孔率为60%-80%的NanoBCP陶瓷及SD大鼠自体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由四川大学口腔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提供。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模型大鼠分为3组,NanoBCP/BMSCs组16只,BMSCs经含地塞米松、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的诱导液培养后与NanoBCP复合植入SD大鼠颅骨缺损区;单纯NanoBCP组16只,仅在相同部位单纯植入NanoBCP支架材料;空白对照组16只不植入任何材料。主要观察指标:植入后4,16,24周取材,通过X射线片分析、大体和组织学观察评价其成骨性能。结果:SD大鼠4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植入后4,16周,NanoBCP/BMSCs组新生骨组织逐渐增多,Ⅰ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植入后24周,NanoBCP/BMSCs组SD大鼠颅骨缺损完全修复,单纯NanoBCP组部分修复,空白对照组未修复。②植入后4,24周,NanoBCP/BMSCs组骨缺损区X射线阻射影像密度逐渐增加,新骨充填,接近于正常骨;单纯NanoBCP组骨缺损区亦见X射线阻射影像,与颅骨邻接区的环形透光影密度逐渐增加,骨缺损中央部密度不均匀。结论:NanoBCP与BMSCs复合物能够有效地修复颅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纳米双相磷酸钙陶瓷 组织工程 支架
下载PDF
平阳霉素白蛋白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庆红 郑根建 +4 位作者 王昶光 周岚 温玉明 王昌美 侯世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 制备平阳霉素白蛋白微球(PYM_AMS),用于治疗动静脉血管畸形。方法 采用乳化热固化法,在 140℃制备出PYM_AMS,并考察其理化性质:通过超声测定强度,激光散射粒径分析仪测定粒径大小,紫外分光光度 法测定载药率、包封率和体... 目的 制备平阳霉素白蛋白微球(PYM_AMS),用于治疗动静脉血管畸形。方法 采用乳化热固化法,在 140℃制备出PYM_AMS,并考察其理化性质:通过超声测定强度,激光散射粒径分析仪测定粒径大小,紫外分光光度 法测定载药率、包封率和体外模拟累积释放度。把制备好的PYM_AMS分装后,经60Co辐照灭菌。并通过放置于冰 箱(3~5℃)、室温(15~25℃)和37℃,RH75%条件下放置3月,考察其稳定性。结果 制备的PYM_AMS平均粒径 为139.422μm,56~251μm的微球约占总数的80%,载药率为26.47%,包封率为84.3%;5h内药物快速释放,之后 进入缓慢过程,24h累积释放率为88.65%,t50为1.5h;分装后,经60Co辐照灭菌;性质稳定,经5号、6号药典筛筛分 后,可获得125~180μm的微球。结论 制备的PYM_AMS载药量高,具有缓释效果,能够达到治疗动静脉畸形的要 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白蛋白微球 缓释
下载PDF
替硝唑缓释剂治疗牙周炎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娟 肖丽英 +3 位作者 李伟 丁一 肖晓蓉 袁明龙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511-514,共4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观察替硝唑缓释剂治疗牙周炎的效果。方法:以比格犬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单盲及自身对照设计,分为实验A组(50g/L的替硝唑缓释剂),实验B组(25g/L的替硝唑缓释剂)及阳性对照C组(派丽奥软膏),采用牙周袋局部上药,每... 目的: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观察替硝唑缓释剂治疗牙周炎的效果。方法:以比格犬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单盲及自身对照设计,分为实验A组(50g/L的替硝唑缓释剂),实验B组(25g/L的替硝唑缓释剂)及阳性对照C组(派丽奥软膏),采用牙周袋局部上药,每周1次,共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和细菌量变化。结果:①基线时3组的牙周病变程度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组的PD、GI均显著降低,BOP显著减轻;组间比较发现3组间BOP、GI无显著性差异;含50g/L的替硝缓释剂与派丽奥软膏组间PD无显著性差异,含25g/L的替硝唑缓释剂与前两组间PD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基线时3组的Pg,Pi,Fn检出量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组的Pg,Pi,Fn检出量均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发现3组间Pg,Fn检出量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浓度的替硝唑缓释剂与派丽奥软膏组间Pi检出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浓度的替硝唑缓释剂的临床指标及微生物检查指标结果与派丽奥软膏基本相似,两种浓度的替硝唑缓释剂可用于牙周炎的辅助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替硝唑 派丽奥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复相Ca-P支架材料的制备及生物学行为
19
作者 黄炎 鲜苏琴 +2 位作者 王诗美 王婷婷 廖运茂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2期75-78,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纯羟基磷灰石支架,并在其表面构造双相钙磷陶瓷膜层。并用SEM,FTIR,XRD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法制得的材料为孔隙彼此贯通的多孔结构,孔径约为300~600μm,涂膜厚度约为20~50μm,孔壁上分布大量纳米级微孔。与对...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纯羟基磷灰石支架,并在其表面构造双相钙磷陶瓷膜层。并用SEM,FTIR,XRD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法制得的材料为孔隙彼此贯通的多孔结构,孔径约为300~600μm,涂膜厚度约为20~50μm,孔壁上分布大量纳米级微孔。与对照材料HA相比,成骨细胞在4天后可以更多的粘附到该材料表面增殖分化(P<0.05):体内埋植实验表明,经12周该材料具有更早的成骨效应和更多的成骨量(P<0.05)新型复相Ca-P支架材料有利于骨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磷陶瓷 溶胶-凝胶法 支架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下颌支矢状劈开前徒与斜行切开后徒术后骨愈合部位的生物力学研究
20
作者 李伟 宋宇峰 王大章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7-50,共4页
通过对猴模拟下颌支正颌外科手术后骨愈合部位生物力学、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 ,探讨术后复发的机理。在对 2 0只猕猴分别施行矢状劈开前徒和斜行切开后徒术后 3、6、12、2 4周标本测定愈合部位的强度和应变特性 ,并进行组织学和扫描电... 通过对猴模拟下颌支正颌外科手术后骨愈合部位生物力学、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 ,探讨术后复发的机理。在对 2 0只猕猴分别施行矢状劈开前徒和斜行切开后徒术后 3、6、12、2 4周标本测定愈合部位的强度和应变特性 ,并进行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后 ,发现矢状劈开术后 6周生物力学性能接近对照组 ,12周超过对照组。斜行切开术后 12周生物力学性能接近对照组 ,2 4周超过对照组。矢状劈开术后 6周骨痂钙化明显 ,术后 2 4周已成为成熟骨组织 ;斜行切开术后 6周仍为明显的纤维性骨痂 ,细胞成分明显 ,术后 2 4周成为骨性骨痂 ,但尚未成为成熟骨组织。根据实验结果 ,可以认为矢状劈开术后愈合部位的力学性能恢复及骨痂成熟均较斜行切开术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支矢状劈开前徒 斜行切开术 骨愈合部位 生物力学 正颌外科 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