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齿酸蚀症实验室评估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袁鹤 李继遥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牙齿酸蚀症是指在无细菌参与的情况下,仅由化学作用而导致的牙齿硬组织不可逆性丧失。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和各种饮料的流行,牙齿酸蚀症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因此,牙齿酸蚀症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且有多种研究技术被用于牙齿酸蚀症的... 牙齿酸蚀症是指在无细菌参与的情况下,仅由化学作用而导致的牙齿硬组织不可逆性丧失。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和各种饮料的流行,牙齿酸蚀症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因此,牙齿酸蚀症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且有多种研究技术被用于牙齿酸蚀症的评估。本文就牙齿酸蚀症实验室评估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酸蚀症 酸蚀潜力 实验室评估技术
下载PDF
Biopure MTAD去除根管壁玷污层效能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莉 王月秋 +2 位作者 于鑫 孙亮 苏勤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采用离体牙评价Biopure MTAD作为根管冲洗液去除根管壁玷污层的能力。方法将40颗人单根牙随机分为5组进行根管预备。各组根管预备过程中和预备完成时的冲洗液分别为:A组蒸馏水,B组5.25%NaClO和17%EDTA,C组1.3%NaClO,D组1.3%NaClO和B... 目的采用离体牙评价Biopure MTAD作为根管冲洗液去除根管壁玷污层的能力。方法将40颗人单根牙随机分为5组进行根管预备。各组根管预备过程中和预备完成时的冲洗液分别为:A组蒸馏水,B组5.25%NaClO和17%EDTA,C组1.3%NaClO,D组1.3%NaClO和Biopure MTAD,E组1.3%NaClO和3%EDTA。预备完后将样本纵向剖开,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评价根管壁玷污层和腐蚀情况。结果A组和C组实验样本整个根管壁都有玷污层覆盖。B、D、E组牙根冠和中1/3区根管壁玷污层均被有效去除,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D组根尖1/3区根管壁基本无玷污层,与B、E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根冠和根中1/3的根管壁的腐蚀度较大,与D、E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尖1/3区各组根管壁的腐蚀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iopure MTAD与1.3%的NaClO联合使用能更有效去除根管壁玷污层且对根管壁表面的结构无明显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预备 根管冲洗 玷污层 Biopure MTAD
下载PDF
露蜂房化学成分对早期龋再矿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楚金普 郝玉庆 +1 位作者 李继遥 周学东 《江苏中医药》 CAS 2009年第8期72-73,共2页
目的:研究四川产露蜂房化学成分对人工早期釉质龋的再矿化作用。方法:应用离体牛切牙制备人工釉质龋标本50例,随机分为5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露蜂房3个不同化学成分组)进行体外pH循环实验后,采用显微硬度计测定标本脱矿前后和pH... 目的:研究四川产露蜂房化学成分对人工早期釉质龋的再矿化作用。方法:应用离体牛切牙制备人工釉质龋标本50例,随机分为5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露蜂房3个不同化学成分组)进行体外pH循环实验后,采用显微硬度计测定标本脱矿前后和pH循环后的硬度值,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早期釉质龋损再矿化后的病理学改变。结果:NaF组(阳性对照组)硬度恢复的百分比最高,但蜂房各化学成分组与阴性对照组(去离子水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偏光显微镜下,pH循环后NaF组(阳性对照组)龋损表层明显增厚,密度增加,病损体部出现呈负性双折射的再矿化条带,病损深度也明显变浅,而蜂房各化学成分组和去离子水组除龋损表层密度稍有增加外,与矿化前比无明显变化。结论:蜂房各化学成分均没有再矿化作用,进一步证明蜂房的防龋作用主要是调节口腔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切牙 人工龋 蜂房 显微硬度测量 病理学
下载PDF
BMSCs/PLGA复合物修复山羊下颌髁突骨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碧 满城 +2 位作者 陈瞰 胡静 祝颂松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65-367,371,共4页
目的:观察利用BMSCs/PLGA复合物修复山羊下颌髁突骨软骨缺损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36只成年健康山羊,一侧关节制备3 mm直径、5 mm深的髁突表面骨软骨缺损,根据植入物不同分为BMSCs/PLGA复合物组、PLGA组及空白组,另一侧关节作为正... 目的:观察利用BMSCs/PLGA复合物修复山羊下颌髁突骨软骨缺损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36只成年健康山羊,一侧关节制备3 mm直径、5 mm深的髁突表面骨软骨缺损,根据植入物不同分为BMSCs/PLGA复合物组、PLGA组及空白组,另一侧关节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在术后6周和24周后处死每组6只动物,标本进行大体及组织学检查比较。结果:术后24周时空白组下颌髁突骨软骨缺损未能自发修复;植入PLGA组的缺损表面虽有软骨形成,但连续性有中断;植入BMSCs/PLGA组的修复效果最佳,表面软骨接近正常纤维软骨。组织学评分结果也显示BMSCs/PLGA组明显优于材料组和空白组。结论:BMSCs/PLGA复合物可以作为一种修复下颌髁突骨软骨缺损的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关节软骨 缺损 组织工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rAd-p53联合化学药物治疗晚期口腔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一 李龙江 +2 位作者 王莉娟 黄元丁 韩波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选择性动脉灌注,进行p53基因联合化疗冶疗晚期头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2003至2005年间收治的56名晚期口腔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通过选择性动脉灌注给予rAd-p53联合化疗(Ⅰ组),单纯rAd-p53基因治疗(Ⅱ组)及单纯化疗... 目的探讨采用选择性动脉灌注,进行p53基因联合化疗冶疗晚期头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2003至2005年间收治的56名晚期口腔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通过选择性动脉灌注给予rAd-p53联合化疗(Ⅰ组),单纯rAd-p53基因治疗(Ⅱ组)及单纯化疗(Ⅲ组),评价各组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wt-p53、Bax以及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Ⅰ组的完全有效率、总体存活率明显高于Ⅱ、Ⅲ两组,但Ⅱ、Ⅲ两组的治疗结果并没有明显差异。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暂时性流感样症状和骨髓抑制。与治疗前相比,Ⅰ、Ⅱ组患者治疗后wt-p53蛋白免疫活性升高,Bax免疫染色呈阳性,而Bcl-2降低。结论选择性动脉灌注可提高rAd-p53基因治疗疗效,rAd-p53基因治疗联合化疗可有效提高晚期口腔癌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基因治疗 化疗 动脉灌注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大鼠咀嚼肌成肌细胞内钙离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喜军 郭红梅 +1 位作者 王艳民 易新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1-613,共3页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咀嚼肌成肌细胞胞浆中钙离子(Ca2+)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1周龄雌性SD大鼠的咀嚼肌成肌细胞,以酸刺激模拟咀嚼肌疲劳状态,以Fluo-4-AM对细胞内Ca2+染色,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观察一段时间内正常p...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咀嚼肌成肌细胞胞浆中钙离子(Ca2+)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1周龄雌性SD大鼠的咀嚼肌成肌细胞,以酸刺激模拟咀嚼肌疲劳状态,以Fluo-4-AM对细胞内Ca2+染色,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观察一段时间内正常pH值条件下以及酸性刺激下17β-雌二醇对咀嚼肌成肌细胞胞浆中Ca2+浓度的影响。结果正常pH值条件下,加入浓度为10-9、10-8、10-7 mol/L的17-β雌二醇后,细胞内Ca2+浓度迅速升高,随后迅速下降并在与正常pH值时胞浆Ca2+浓度相当的水平上重新形成动态平衡。酸性刺激条件下,加入浓度为10-9、10-8、10-7 mol/L的17-β雌二醇后,细胞内Ca2+浓度迅速降低,并在比原来低的水平上形成新的动态平衡。结论本实验观察到一定浓度的雌激素能够使酸性刺激下咀嚼肌成肌细胞胞浆内Ca2+浓度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从而减少胞浆Ca2+的超载,维持咀嚼肌正常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咀嚼肌 钙离子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陈晨 杜玮 李继遥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6-109,共4页
银杏叶作为药用植物的历史悠久,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该文对银杏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生物学特性和作用,重点对其在口腔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药理活性 口腔疾病
下载PDF
三氧化矿物凝聚体在儿童口腔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阙佳佳 邹静 《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308-310,共3页
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口腔领域的新型生物材料。它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边缘封闭性和生物活性,可用于儿童口腔治疗中的活髓切断术、根尖诱导成形术和盖髓术等。该文就MTA在儿童口腔... 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口腔领域的新型生物材料。它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边缘封闭性和生物活性,可用于儿童口腔治疗中的活髓切断术、根尖诱导成形术和盖髓术等。该文就MTA在儿童口腔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矿物凝聚体 儿童口腔治疗 活髓切断术 根尖诱导成形术 盖髓术
下载PDF
猪恒磨牙解剖学研究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谢蟪旭 李永凯 +2 位作者 侯海娟 王智 柳茜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2年第1期125-126,129,共3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猪颌作为模型,研究离体猪第一恒磨牙根尖定位的解剖学特点是否能更好地指导实验教学,随机将49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而实验组明确猪第一恒磨牙根尖定位的解剖学特点,进行实验分别记录实验时间以及专家盲法... 为了更好地利用猪颌作为模型,研究离体猪第一恒磨牙根尖定位的解剖学特点是否能更好地指导实验教学,随机将49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而实验组明确猪第一恒磨牙根尖定位的解剖学特点,进行实验分别记录实验时间以及专家盲法评价实验水平。共有46人满足纳入条件完成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所用操作时间与实验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离体猪第一恒磨牙根尖定位的解剖学特点能更好地指导实验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下颌第一恒磨牙 根尖外科手术实验 实验教学
下载PDF
耐药和非耐药口腔鳞癌Tca8113代谢组学方法鉴定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辉 孟雅 张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3-496,共4页
目的:初步将基于氢谱核磁共振(1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应用于口腔耐药和非耐药口腔鳞癌Tca8113的鉴定。方法: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检测药物敏感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多药耐药现象相关蛋白P-gp的表达情况;收集胞外代谢产物进行核磁共... 目的:初步将基于氢谱核磁共振(1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应用于口腔耐药和非耐药口腔鳞癌Tca8113的鉴定。方法: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检测药物敏感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多药耐药现象相关蛋白P-gp的表达情况;收集胞外代谢产物进行核磁共振检测,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法显示耐药细胞和非耐药细胞数据内部有集中的聚类关系,基于氢谱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可以区分耐药和非耐药的Tca8113。结论:代谢组学方法在产生耐药性的口腔癌细胞的快速鉴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多药耐药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口腔不良习惯与髁突骨质改变相关性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伟华 余丽霞 +1 位作者 王晓冬 李晓箐 《广东牙病防治》 2012年第2期70-74,共5页
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病患者口腔不良习惯与颞下颌关节髁突骨质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者106例,问卷调查患者的口腔不良习惯,并行双侧颞下颌关节锥形束CT成像,分析患者口腔不良习惯与颞下颌关节髁突骨质影像... 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病患者口腔不良习惯与颞下颌关节髁突骨质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者106例,问卷调查患者的口腔不良习惯,并行双侧颞下颌关节锥形束CT成像,分析患者口腔不良习惯与颞下颌关节髁突骨质影像学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106例患者中,口腔不良习惯以偏侧咀嚼、紧咬牙、夜磨牙和喜食硬物较常见。经统计学分析,喜食硬物是出现髁突骨皮质模糊消失型改变的危险因素(P=0.019,OR=2.570)。喜食硬物是髁突前外侧(P=0.025,OR=2.298)、髁突后外侧(P=0.023,OR=2.692)及关节结节(P=0.020,OR=3.067)易出现骨质改变的危险因素。偏侧咀嚼习惯则是关节窝前内侧(P=0.013,OR=0.311)易出现骨质改变的危险因素。结论口腔的不良习惯与颞下颌关节骨质改变的类型及部位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障碍 口腔不良习惯 锥形束CT 骨质改变
下载PDF
重组IL-15/Fc融合蛋白治疗EAU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夏宗敬 孔祥丽 张平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4-949,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小鼠IL-15/Fc融合蛋白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的效应和机制。方法C57小鼠输注IRBP1-20抗原特异性T细胞,构建EAU模型,通过静脉注射重组IL-15/Fc融合蛋白,眼底镜和HE染色评价融合蛋白治疗EAU的疗效。用auto-MACS分... 目的探讨重组小鼠IL-15/Fc融合蛋白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的效应和机制。方法C57小鼠输注IRBP1-20抗原特异性T细胞,构建EAU模型,通过静脉注射重组IL-15/Fc融合蛋白,眼底镜和HE染色评价融合蛋白治疗EAU的疗效。用auto-MACS分离IRBP1-20抗原免疫小鼠T细胞,通过CFSE染色,3HTdR渗入抑制法,流式细胞仪,ELISA法检测IL-15/Fc融合蛋白对IRBP1-20特异性T细胞抗原特异性活化、增殖、分化和分泌炎症细胞因子的作用。结果IL-15/Fc融合蛋白能有效抑制IRBP1-20特异性CD8+T细胞增殖、扩增、向CD44highCD62Llow效应细胞亚群的分化和分泌炎症性细胞因子。体内应用能有效抑制EAU的临床症状。结论该重组IL-15/Fc融合蛋白能抑制IRBP1-20特异性CD8+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和分泌炎症性细胞因子,从而抑制EAU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IL-15/Fc融合蛋白 CD8^+T细胞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下载PDF
种植机器人、动态导航及全程导板在口腔种植领域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满毅 杨幕童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46-151,共6页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口腔种植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从全程导板至动态导航,再到如今的种植机器人,精准种植一直是口腔种植学领域所关注的话题。本文阐述了全程导板、动态导航和种植机器人的临床应用流程,同时对其各自的优势进行了分析,旨在为...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口腔种植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从全程导板至动态导航,再到如今的种植机器人,精准种植一直是口腔种植学领域所关注的话题。本文阐述了全程导板、动态导航和种植机器人的临床应用流程,同时对其各自的优势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临床种植医师在选择数字化技术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导板 动态导航 种植机器人
下载PDF
载有人胚胎干细胞的多孔磷酸钙骨水泥与富血小板血浆复合后修复大鼠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珍珍 包崇云 +1 位作者 李明政 刘显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 :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对负载人胚胎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 ESC-MSCs)多孔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s,CPC)复合物的成骨促进作用。方法:将h ESC-MSCs接种于CPC表面,扫描电镜(SEM)观察h ESC-MSCs... 目的 :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对负载人胚胎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 ESC-MSCs)多孔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s,CPC)复合物的成骨促进作用。方法:将h ESC-MSCs接种于CPC表面,扫描电镜(SEM)观察h ESC-MSCs在CPC表面的黏附情况。建立直径为8 mm的大鼠颅骨圆形缺损模型,将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CPC+h ESC-MSCs组、CPC+h ESC-MSCs+30%PRP组和CPC+h ESC-MSCs+50%PRP组。术后12周显微CT和H-E染色观察新骨和血管生成情况。应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SEM显示,细胞可良好地黏附在CPC支架的表面。显微CT示复合PRP后,CPC材料的降解程度逐渐明显,且新生骨量逐渐增加。H-E染色显示,复合PRP组的新骨生成率和血管密度高于未复合PRP组,但是复合不同浓度的PRP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浓度为30%和50%的PRP与负载h ESC-MSCs的CPC复合后,均可促进骨缺损区新骨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骨水泥 人胚胎干细胞 富血小板血浆 骨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牙龈卟啉单胞菌侵入口腔上皮细胞后基因表达变化的初步研究
15
作者 成伟 王洁 +3 位作者 孔令雪 齐霞 吴亚菲 赵蕾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41-645,共5页
目的:采用差异显示反转录PCR技术,比较牙龈卟啉单胞菌侵入口腔上皮细胞后基因表达的变化,初步筛选与细菌侵入宿主细胞相关的毒力致病基因。方法:提取纯培养状态和侵入KB细胞后的牙龈卟啉单胞菌ATCC 33277细菌总RNA;反转录PCR技术显示cDN... 目的:采用差异显示反转录PCR技术,比较牙龈卟啉单胞菌侵入口腔上皮细胞后基因表达的变化,初步筛选与细菌侵入宿主细胞相关的毒力致病基因。方法:提取纯培养状态和侵入KB细胞后的牙龈卟啉单胞菌ATCC 33277细菌总RNA;反转录PCR技术显示cDNA表达条带;筛选并回收差异表达条带,二次扩增cDNA,经测序和BLAST同源性比对,初步分析细菌侵入KB细胞后表达差异基因的功能。结果:共筛选获得3条牙龈卟啉单胞菌侵入KB细胞后表达存在差异的基因HX 01、HX 02、HX 03;BLAST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HX 01与牙龈卟啉单胞菌ABC转运蛋白编码基因PG 0683具有96%的同源性;HX 02与牙龈卟啉单胞菌PepO编码基因PG 0159具有97%的同源性;HX 03未找到类似同源性基因序列。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在侵入KB细胞后发生了细菌毒力基因的表达变化,跨膜蛋白ABC转座子和PepO可能参与细菌侵入宿主细胞的致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口腔上皮细胞 侵入 差异显示PCR
下载PDF
牛血清蛋白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教学实验体系
16
作者 李婷 周蓉卉 《实验室科学》 2023年第1期15-18,共4页
基于牛血清蛋白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表征其物理化学性能,以此构建口腔教学综合实验体系。一系列表征显示,以牛血清蛋白为模板可成功合成分散性及稳定性良好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有望为新型骨诱导纳米材料提供新途径。通过该综合教学实验,... 基于牛血清蛋白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表征其物理化学性能,以此构建口腔教学综合实验体系。一系列表征显示,以牛血清蛋白为模板可成功合成分散性及稳定性良好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有望为新型骨诱导纳米材料提供新途径。通过该综合教学实验,一方面可建立学生对口腔材料的感性认识并了解口腔相关材料的合成方法,掌握傅立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等大型仪器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另一方面,综合实验教学过程有助于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运用交叉学科知识解决研究领域前沿问题的能力,激发其科研热情,为其未来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验 纳米羟基磷灰石 口腔材料 牛血清蛋白 材料表征
下载PDF
Er:YAG激光联合3M ESPE Adper Easy-one粘结剂堵塞牙本质小管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鑫 陈新梅 +3 位作者 郭蓝 申思敏 王盼盼 郑黎薇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研究Er:YAG激光联合3M ESPE Adper Easy-one自酸蚀树脂粘结剂堵塞牙本质小管的效果,为其治疗牙本质敏感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择因正畸需要拔除的牙体完整、无龋损的前磨牙8个,制备牙颈部牙本质小管暴露的牙本质样本32个,按处理... 目的:研究Er:YAG激光联合3M ESPE Adper Easy-one自酸蚀树脂粘结剂堵塞牙本质小管的效果,为其治疗牙本质敏感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择因正畸需要拔除的牙体完整、无龋损的前磨牙8个,制备牙颈部牙本质小管暴露的牙本质样本32个,按处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Er:YAG激光处理组、3M ESPE Adper Easy-one粘结剂处理组、Er:YAG激光、3M ESPE Adper Easy-one粘结剂联合处理组,扫描电镜下比较牙本质表面超微形态、纵断面的粘结剂牙本质界面的混合层、树脂突的微观表现,观察牙本质小管的堵塞效果。结果:Er:YAG激光联合3M ESPE Adper Easy-one粘结剂组与粘结剂组的堵塞牙本质小管的表面微观形态类似,牙本质小管被完全堵塞;激光处理组的牙本质小管基本完全堵塞;纵断面观察联合组粘结界面可见到清晰的混合层和树脂突,且树脂突深度较粘结剂组明显增加,激光组纵断面牙本质小管内无明显堵塞物。结论:Er:YAG激光与3M ESPE Adper Easy-one粘结剂联合处理能够有效的堵塞牙本质小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敏感 ER:YAG激光 自酸蚀树脂粘结剂 扫描电镜 牙本质小管
下载PDF
载黄芪多糖骨水泥的理化性能及体外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邹琴 张利 +3 位作者 左奕 王华楠 李玉宝 李小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15-1518,1521,共5页
以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n-HA/CS)复合材料为原料,以适量的氧化钙和碳酸钙为促凝剂,选用适当的固化液,加入具有促进骨再生和愈合的中药———黄芪多糖(APS),制备了一种新型复合骨水泥,并对其固化时间,抗压强度,表面形貌和细胞相容性进... 以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n-HA/CS)复合材料为原料,以适量的氧化钙和碳酸钙为促凝剂,选用适当的固化液,加入具有促进骨再生和愈合的中药———黄芪多糖(APS),制备了一种新型复合骨水泥,并对其固化时间,抗压强度,表面形貌和细胞相容性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当黄芪多糖加入量由1%(质量分数)增加到5%(质量分数)时,复合骨水泥的初凝时间由(18.39±0.35)min延长到(28.55±0.96)min,而抗压强度由(15.97±0.92)MPa降至(10.55±0.33)MPa。体外药物释放结果表明,载药骨水泥在pH=7.4的37℃模拟体液中可持续释放黄芪多糖4w以上。细胞可在其表面附着繁殖,体外细胞相容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黄芪多糖 复合骨水泥
下载PDF
种植义齿植入对患者口腔卫生的改变及对余牙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文才 廖健 +4 位作者 翟浚江 滕敏华 孙旭 田艾 梁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49-1251,共3页
目的探讨种植修复与传统修复在促进患者口腔保健意识上的差异,以及对患者长期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进行种植治疗(观察组)和传统修复治疗(对照组)的112例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和口腔卫生习惯的调查。以半年、1年为复查周期,单日刷牙次... 目的探讨种植修复与传统修复在促进患者口腔保健意识上的差异,以及对患者长期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进行种植治疗(观察组)和传统修复治疗(对照组)的112例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和口腔卫生习惯的调查。以半年、1年为复查周期,单日刷牙次数和每次的刷牙时间作为依从性的指标,以患者非修复区域内的牙齿为研究对象,PLI(菌斑指数)作为菌斑控制效果的指标。比较两组的差异。采用社区牙周指数分析观察组牙周状况的变化。结果患者半年期和一年期的口腔清洁依从性,菌斑控制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过1年复查,种植患者的剩余牙齿的牙周情况较植入前有明显改善。结论种植义齿的长期复诊性具有明显增强患者口腔卫生保健意识,强化口腔清洁行为,避免剩余牙齿的牙体牙周疾病继续发展,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口腔疾患的目的,这是种植义齿的一个重大优势所在,具体的卫生经济学分析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 口腔卫生习惯 牙周 其余牙齿 卫生经济
下载PDF
长药隔重楼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肖草茂 黄静 +2 位作者 谭小燕 唐敏 张浩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研究长药隔重楼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方法单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是Δ5,22-豆甾醇3-O-β-D-葡萄吡喃糖苷(Ⅰ),20β-羟基蜕皮激素(Ⅱ),β-L-脱氧胸腺嘧啶苷(Ⅲ),偏诺... 目的研究长药隔重楼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方法单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是Δ5,22-豆甾醇3-O-β-D-葡萄吡喃糖苷(Ⅰ),20β-羟基蜕皮激素(Ⅱ),β-L-脱氧胸腺嘧啶苷(Ⅲ),偏诺皂苷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苷(Ⅳ)和偏诺皂苷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4)-α-L-鼠李吡喃糖基-(1→4)-[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苷(Ⅴ)。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其中化合物Ⅲ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药隔重楼 化学成分 甾体 皂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