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植机器人、动态导航及全程导板在口腔种植领域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满毅 杨幕童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46-151,共6页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口腔种植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从全程导板至动态导航,再到如今的种植机器人,精准种植一直是口腔种植学领域所关注的话题。本文阐述了全程导板、动态导航和种植机器人的临床应用流程,同时对其各自的优势进行了分析,旨在为...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口腔种植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从全程导板至动态导航,再到如今的种植机器人,精准种植一直是口腔种植学领域所关注的话题。本文阐述了全程导板、动态导航和种植机器人的临床应用流程,同时对其各自的优势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临床种植医师在选择数字化技术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导板 动态导航 种植机器人
下载PDF
龋病风险评估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琳(综述) 张君平(综述) 李继遥(审校/指导)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79-183,共5页
龋病风险评估能预测单个患者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新龋的可能性,是现代龋病管理的基础。本文对当前常用的龋病风险评估系统作一综述,为临床上选择龋病风险评估系统提供一定指导。
关键词 龋病 风险评估 预测
下载PDF
一清胶囊治疗(热毒证)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彭骊苏 李敏 +6 位作者 周红梅 周刚 张蓉 吴艳乔 王凌晨 廖英男 林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6-770,共5页
目的:观察一清胶囊治疗(热毒证)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纳入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轻型/疱疹样型),随机分入试验组(一清软胶囊)、阳性药物对照组(牛黄解毒胶囊)和安慰剂组... 目的:观察一清胶囊治疗(热毒证)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纳入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轻型/疱疹样型),随机分入试验组(一清软胶囊)、阳性药物对照组(牛黄解毒胶囊)和安慰剂组,疗程均为7 d,比较3组治疗前后药物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本试验共纳入192例受试者,完成试验187例,其中试验组93例,安慰剂组48例,牛黄解毒胶囊组46例。脱落率2.6%。中医主症(疼痛)有效率:试验组86.02%,安慰剂组79.17%,牛黄解毒胶囊组84.44%;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试验组90.32%,安慰剂组79.17%,阳性药对照组91.11%。3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5.26%,2.08%和34.78%。结论:一清胶囊治疗(热毒证)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疗效与牛黄解毒胶囊相当,且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清胶囊 牛黄解毒胶囊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热毒证 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
下载PDF
正畸力作用下人牙周膜间充质干细胞数量及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军 雷蕾 赵志河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S1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牙周膜细胞 正畸牙移动 牙周组织 修复重建 正畸治疗 密切相关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数量 正畸力
原文传递
鼻咽癌组织中DNA损伤与EB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苟雅萍 孙崇奎 +7 位作者 胡玲 何金枝 张朝良 冯云 张平 孔祥丽 肖丽英 李燕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分析鼻咽癌(NPC)组织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的表达水平和EB病毒(EBV)的感染情况,探寻二者的相关性。并用细胞实验进行验证,以阐明EBV诱导DNA损伤应答进而促进NPC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NPC标本50例和鼻咽炎(NPI)20例,采... 目的分析鼻咽癌(NPC)组织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的表达水平和EB病毒(EBV)的感染情况,探寻二者的相关性。并用细胞实验进行验证,以阐明EBV诱导DNA损伤应答进而促进NPC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NPC标本50例和鼻咽炎(NPI)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γ-H2AX及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的表达,对LMP1阴性标本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病毒编码的RNA(EBER);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BV感染鼻咽癌细胞CNE1后γ-H2AX表达的变化。结果NPC组γ-H2AX的阳性率达94%,显著高于NPI组的40%;EBV阳性率为94%,显著高于NPI组的30%;97.9%EBV感染的NPC组织γ-H2AX阳性,二者表达有相关性(P<0.05)。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进一步验证,EBV感染可使CNE1中γ-H2AX的表达量增高。结论γ-H2AX表达和EB病毒感染有密切关联性,EBV感染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DNA损伤,造成基因组不稳定从而促进NP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H2AX EB病毒 鼻咽癌 DNA损伤
原文传递
正畸后白垩斑微创美学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谷希(综述) 李继遥(审校/指导)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0-183,共4页
釉质脱矿在固定正畸矫治过程中发病率较高,形成的病损经再矿化治疗后仍可呈现白垩色,严重影响牙齿的美观。对正畸后牙面白垩斑进行微创美学治疗可以改善牙齿外观,提高患者对正畸治疗的满意程度。本文就正畸后白垩斑微创美学治疗的研究... 釉质脱矿在固定正畸矫治过程中发病率较高,形成的病损经再矿化治疗后仍可呈现白垩色,严重影响牙齿的美观。对正畸后牙面白垩斑进行微创美学治疗可以改善牙齿外观,提高患者对正畸治疗的满意程度。本文就正畸后白垩斑微创美学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斑 微研磨 漂白 渗透树脂
下载PDF
牙髓再生研究进展:临床转化的挑战与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梁成 廖立 田卫东 《口腔生物医学》 2020年第2期125-130,共6页
本文通过回顾牙髓再生的探索途径,包括组织工程方式、细胞归巢方式以及牙髓再生临床应用现状,探讨牙髓再生在临床转化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牙髓再生临床转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牙髓再生 组织工程 细胞归巢 临床转化
下载PDF
应用结缔组织平台技术治疗美学区种植体周炎合并种植体下沉一例及文献回顾
8
作者 林志辉 王希 满毅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3年第6期424-429,共6页
在种植义齿长期行使功能过程中,受到患者全身情况、手术操作、种植修复以及修复工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种植体周生物学并发症的发生往往难以避免。此外,在美学区种植修复患者的临床长期随访过程中,常可发现种植修复体切缘较对侧同名天... 在种植义齿长期行使功能过程中,受到患者全身情况、手术操作、种植修复以及修复工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种植体周生物学并发症的发生往往难以避免。此外,在美学区种植修复患者的临床长期随访过程中,常可发现种植修复体切缘较对侧同名天然牙切缘偏根方的情况,即种植体下沉。本文报告一例应用结缔组织平台技术治疗美学区种植体周炎合并种植体下沉的病例,该病例在术前通过非手术治疗对术区炎症进行控制,术中采用结缔组织平台技术进行种植体周软组织增量,术后3个月行临时修复,术后6个月完成最终修复。短期治疗结果显示,对于美学区种植体周炎合并种植体下沉的病例,采用结缔组织平台技术可良好的实现术区软组织重建,降低美学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炎 美学区 结缔组织移植 种植体下沉 结缔组织平台技术
下载PDF
无托槽正畸矫治技术的基础建模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志河 唐娜 +2 位作者 王军 刘展 田杰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S1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固定矫治技术 矫治器 托槽 有限元分析 力学效应 力学性能 正畸牙移动 牙颌模型 支抗牙 牙齿移动
原文传递
复合树脂修复活髓牙术后敏感的临床因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良 李继遥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2-285,共4页
复合树脂在牙体缺损直接修复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树脂修复活髓牙后的敏感问题却始终存在并困扰着临床医师。复合树脂修复活髓牙术后敏感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且贯穿整个临床操作过程。本文就临床修复过程中影响复合树脂修复术后... 复合树脂在牙体缺损直接修复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树脂修复活髓牙后的敏感问题却始终存在并困扰着临床医师。复合树脂修复活髓牙术后敏感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且贯穿整个临床操作过程。本文就临床修复过程中影响复合树脂修复术后牙敏感的相关因素作一综述,并介绍减少敏感的一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 活髓牙 术后敏感 医源性
下载PDF
原发性浆细胞性口炎临床表征及分析
11
作者 彭骊苏 周红梅 +1 位作者 曾昕 林梅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3年第10期628-632,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浆细胞性口炎的临床特点,为该病的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使用电了文献数据库、中英文纸质文献数据库、网络引擎、临床收集4种方法收集原发性浆细胞性口炎的病例报道,提取有效的与临床紧密相关的资料进行统计... 目的:分析原发性浆细胞性口炎的临床特点,为该病的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使用电了文献数据库、中英文纸质文献数据库、网络引擎、临床收集4种方法收集原发性浆细胞性口炎的病例报道,提取有效的与临床紧密相关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3篇合格文献纳入本研究,加上2例临床患者,共88例患者病例资料。分析结果示:原发性浆细胞性口炎在北美洲病例数最多(38例),男性:女性=7:15,半均年龄43.39±18.86岁,发病多存21~30岁和5l~60岁之间。40.91%的患者可查及明确的过敏原,38.60%患者仅累及单个部位,且最常累及牙龈和唇部;临床体征多样化,主要分为红斑、红斑糜烂和增生性损害3型,病理检奄为确诊指标(吲有层密集成熟的浆细胞浸润);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案,最常采用的是局部使用免疫抑制剂(应用率为40.50%),其中32.10%的病例有效。结论:原发性浆细胞性口炎是一类病因不明、少见的浆细胞浸润口腔黏膜的特殊炎症,过敏是诱因之一,特征性的牙龈红斑对疾病具有提示意义,预后一般良好,但最终转归还需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浆细胞口炎 临床特点 病理特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