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熊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林峰 杨玉华 +5 位作者 张义正 陈红卫 费立松 宋云芳 何光昕 张安居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67-370,共4页
参照人的BDNF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从小熊猫基因组DNA中扩增和克隆到BDNF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小熊猫和人的BDNF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3%,而与大熊猫BDNF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参照人的BDNF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从小熊猫基因组DNA中扩增和克隆到BDNF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小熊猫和人的BDNF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3%,而与大熊猫BDNF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8%.在推导的多肽序列中,除在前导肽区有两个氨基酸的差异外,小熊猫BDNF的成熟区与人和其他已报道的哺乳动物BDNF成熟区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熊猫 脑源性 神经营养因子 序列分析 基因
下载PDF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SG株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苟兴华 JEENES D.J. +1 位作者 ARCHERD.B. 张义正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88-91,共4页
黑曲霉(Aspergilusniger)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许多黑曲霉菌株能产生有机酸和酶制剂,并能分泌大量蛋白质到细胞外[1,6].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 黑曲霉(Aspergilusniger)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许多黑曲霉菌株能产生有机酸和酶制剂,并能分泌大量蛋白质到细胞外[1,6].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dehydroge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甘油醛 脱氢酶 基因 黑曲霉 基因组文库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150kd磷蛋白主要DNA片段的克隆及其限制性酶切位点分析
3
作者 王朝晖 唐泽媛 +1 位作者 姚裕家 张义正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5-8,共4页
作者以质粒pUC19为载体,从重组cos质粒pCM1015中分离编码人巨细胞病毒(HCMV)150kd磷蛋白(pp150)主要DNA片段—EcoRI—Y片段,构建了该片段的克隆,依据插入方向不同分别为重组质粒pHCY1和pHCY2,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及Southern印迹杂交... 作者以质粒pUC19为载体,从重组cos质粒pCM1015中分离编码人巨细胞病毒(HCMV)150kd磷蛋白(pp150)主要DNA片段—EcoRI—Y片段,构建了该片段的克隆,依据插入方向不同分别为重组质粒pHCY1和pHCY2,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及Southern印迹杂交鉴定,克隆构建成功,插入片段大小无改变。采用微机系统分析pp150抗原决定簇DNA编码区段的限制性酶切位点,表明该编码区段具有76种限制性内切酶位点,酶切片段大小在4bp~2667bp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磷蛋白 DNA 分子克隆
下载PDF
一种新的等温体外DNA扩增方法——链替代扩增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峰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1993年第5期35-37,共3页
链替代扩增(strand displaced amplifieation,SDA)是Walker等人于1992年首次报道的又一种新颖的恒温体外DNA扩增方法。它不象PCR,需要耐高温的Taq DNA聚合酶和多个变性—复性—延伸热循环;也不象3SR(self sustained sequence replicati... 链替代扩增(strand displaced amplifieation,SDA)是Walker等人于1992年首次报道的又一种新颖的恒温体外DNA扩增方法。它不象PCR,需要耐高温的Taq DNA聚合酶和多个变性—复性—延伸热循环;也不象3SR(self sustained sequence re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扩增 链替代扩增 恒温
下载PDF
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的抗性转化
5
作者 田聆 张义正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79-186,共8页
作者描述了黄孢原毛平革菌抗性转化的经过和结果 .在测定黄孢原毛平革菌对G4 18和潮霉素的敏感性的基础上 ,将在实验室已经分离到的由黄孢原毛平革菌基因启动子所构建成的融合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质粒切为线状 ,用原生质体转化法将其转化... 作者描述了黄孢原毛平革菌抗性转化的经过和结果 .在测定黄孢原毛平革菌对G4 18和潮霉素的敏感性的基础上 ,将在实验室已经分离到的由黄孢原毛平革菌基因启动子所构建成的融合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质粒切为线状 ,用原生质体转化法将其转化黄孢原毛平革菌 ,用浓度为 2 0 0 μg/mL的G4 18成功地筛选到 16个G4 18r 转化子 .在测定了这些G4 18r 转化子的抗性水平和稳定性的基础上 ,用PCR扩增G4 18r 转化子中融合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启动子片段和Southern杂交两种方法 ,对G4 18r 转化子进行分析和鉴定 .结果表明 :融合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以单个或串状重复的形式整合入黄孢原毛平革菌基因组中 .G4 18r 转化子的确定不仅可为建立黄孢原毛平革菌的转化系统提供选择标记基因 ,而且证明所分离的基因启动子在黄孢原毛平革菌中的功能 ,同时还证明了以Escherichiacoli为宿主菌 ,直接用基因启动子探针型载体分离真核生物的基因启动子是完全可行的 .实验结果还表明 ,由异源基因启动子构建的融合潮霉素抗性基因质粒 pAN7 1和 pCSN4 3不能转化黄孢原毛平革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孢原毛平革菌 融合Kan^r基因 G418抗性 转化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DNA大片段重组cos质粒的提取鉴定及其临床应用
6
作者 王朝晖 唐泽媛 +1 位作者 张义正 王焰玲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35-338,T022,共5页
将含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大片段的重组cos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采用碱裂解法、煮沸法和SDS法提取纯化该大DNA重组cos质粒,并进行比较。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以HCMV DNA EcoRⅠ-Y片段作为探针,进行DNA印迹鉴定,并与33例19天... 将含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大片段的重组cos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采用碱裂解法、煮沸法和SDS法提取纯化该大DNA重组cos质粒,并进行比较。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以HCMV DNA EcoRⅠ-Y片段作为探针,进行DNA印迹鉴定,并与33例19天~3月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外周血白细胞DNA进行斑点杂交。结果提示:重组cos质粒转化效率为5.9×10~5转化子/μg DNA,碱裂解法可用于大质粒DNA提取,产量和纯度高,并省时。EcoRⅠ-Y片段与人白细胞DNA及其它疱疹病毒DNA无同源性,适宜予早期诊断HCMV感染,具有较血清学诊断及病毒分离培养特异性高、敏感性强和快速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重组 DNA杂交 质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