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4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六种蛙染色体组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文元 王子淑 +2 位作者 王喜忠 杨玉华 孙启玲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3年第1期83-88,I0005,共7页
大多数两栖类物种的染色体较长大,数目较少,是细胞遗传学,细胞工程学,发育生物学等研究的好材料。两栖类在进化地位上介于水生脊椎动物和陆生脊椎动物之间,因此,进行两栖类染色体的比较研究,对于探讨和认识动物的系统演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大多数两栖类物种的染色体较长大,数目较少,是细胞遗传学,细胞工程学,发育生物学等研究的好材料。两栖类在进化地位上介于水生脊椎动物和陆生脊椎动物之间,因此,进行两栖类染色体的比较研究,对于探讨和认识动物的系统演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有关无尾两栖类染色体组型的研究,国外已有不少报道(Benirschke et al.,1973;Bogart,1968;Guillemnin,1967;Haertel,1974;Schmid,1978a,1978b),国内吴政安(1978,1981;吴政安等,1980,1981)李树深等(1981)作了几种蛙的染色体组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组型 陆生脊椎动物 细胞遗传学 发育生物学 李树深 无尾两栖类 系统演化 细胞工程学
下载PDF
攀枝花苏铁(Cycas Panzhihuaensis L.Zhou et S.Y.Yang)生殖生物学特性研究——大孢子发生、受精前雌配子体及颈卵器的发育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平 李旭峰 +1 位作者 杜林方 吴先军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69-775,共7页
报道了C.panzhihuaensis胚珠的结构、发育和受精前的雌配子体及颈卵器的发育.幼小胚珠由珠被、珠心组织组成,珠心组织内的功能大孢子经多次分裂形成游离核的雌配子体,最终形成细胞的雌配子体.人工授粉15d后,颈... 报道了C.panzhihuaensis胚珠的结构、发育和受精前的雌配子体及颈卵器的发育.幼小胚珠由珠被、珠心组织组成,珠心组织内的功能大孢子经多次分裂形成游离核的雌配子体,最终形成细胞的雌配子体.人工授粉15d后,颈卵器开始发育,颈卵器由2个颈细胞和1个中央细胞组成,通常2个颈卵器能正常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枝花苏铁 大孢子发生 雌配子体 生殖生物学
下载PDF
低强度微波辐射对人精子非热生物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保义 王长广 +2 位作者 王登本 王喜忠 张咏梅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9-143,共5页
选用频率2450MHz分别在3、5、7、9mW/cm2的功率密度,使用新型宽带横电磁传输室(BTEMCELL)辐射人精子1小时,我们发现只有5mW/cm2的强度对人射子的活动度、存活率、畸形率又穿卵率有显著的影响,这... 选用频率2450MHz分别在3、5、7、9mW/cm2的功率密度,使用新型宽带横电磁传输室(BTEMCELL)辐射人精子1小时,我们发现只有5mW/cm2的强度对人射子的活动度、存活率、畸形率又穿卵率有显著的影响,这表明在5mW/cm2附近存在明显的功率密度窗效应。同时还发现,7mW/cm2组的精子的染色体出现畸变。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微波 人精子 非热生物效应
下载PDF
滚筒式高温堆肥中微生物种类数量的研究 被引量:54
4
作者 冯明谦 刘德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90-492,共3页
定量地研究了城市生活垃圾高温好氧堆肥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分离鉴定出了细菌5属20株、霉菌8属13株、放线菌1属3株、酵母菌2属2株.探明了高温好氧堆肥能杀灭绝大多数细菌,细菌和霉菌是堆肥的优势类群,芽孢杆菌和曲霉菌是... 定量地研究了城市生活垃圾高温好氧堆肥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分离鉴定出了细菌5属20株、霉菌8属13株、放线菌1属3株、酵母菌2属2株.探明了高温好氧堆肥能杀灭绝大多数细菌,细菌和霉菌是堆肥的优势类群,芽孢杆菌和曲霉菌是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高温 堆肥 微生物种类数量 好氧处理
下载PDF
四川野生十字花科油料植物资源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张兆清 罗鹏 李旭锋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19-22,共4页
本文通过对四川地区28种2变种十字花科野生油料植物的生态环境、生长习性、千粒重、含油量和引种观察的结果,筛选出几种有希望的油料植物。其中诸葛菜具有品质优良和比较抗病的特点,可以作为油菜的远缘种质资源加以利用,也可以作为选育... 本文通过对四川地区28种2变种十字花科野生油料植物的生态环境、生长习性、千粒重、含油量和引种观察的结果,筛选出几种有希望的油料植物。其中诸葛菜具有品质优良和比较抗病的特点,可以作为油菜的远缘种质资源加以利用,也可以作为选育新油料作物的原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花科 野生油料植物 四川
下载PDF
贝类免疫生物学研究概况 被引量:88
6
作者 陈竞春 石安静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4-78,共5页
贝类免疫生物学研究概况陈竞春,石安静(四川大学生物系,成都,610064)关键词贝类,免疫生物学,概况MALACOZOANIMMUNOBIOLOGYRESEARCH:AREVIEW¥ChenJingchunandSh... 贝类免疫生物学研究概况陈竞春,石安静(四川大学生物系,成都,610064)关键词贝类,免疫生物学,概况MALACOZOANIMMUNOBIOLOGYRESEARCH:AREVIEW¥ChenJingchunandShiAnjing(Departm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软体动物 免疫生物学
下载PDF
鸡粪厌氧消化废液的生物处理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姚爱莉 顾蕴璇 +7 位作者 方国渊 唐一 赵跃新 黄志龙 吴力斌 张国治 兰利琼 付华龙 《中国沼气》 1997年第3期16-21,共6页
应用好氧接触氧化、颤藻附着生物床和水生植物联合处理新工艺,对厌氧处理后的难生化降解的、碳氮磷比严重失调的鸡粪发酵液进行小规模的生产处理,经处理后出水可达GB8978—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颤藻为敞开处理系统中的优势藻... 应用好氧接触氧化、颤藻附着生物床和水生植物联合处理新工艺,对厌氧处理后的难生化降解的、碳氮磷比严重失调的鸡粪发酵液进行小规模的生产处理,经处理后出水可达GB8978—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颤藻为敞开处理系统中的优势藻种,固定在填料上的藻类去污能力强,脱氮、脱磷以及色素等效果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大量产生溶解氧能清洁水体。颤藻个大,易收集,定时采收后可作为畜用高蛋白饲料。通过生物联合处理系统,COD的去除率可达90.6%~94.8%,铵氮去除率达96.8%~100%,有效地脱去废水色素,稳定和加强了氧化塘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处理 固定藻 好氧接触氧化 生物脱氮 鸡粪
下载PDF
葱属植物物种生物学研究 Ⅰ.葱属6种材料的核型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跃进 张小燕 许介眉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93-198,共6页
分析了葱属(Allium L.)5个种6个居群的细胞学特征。这些种是太白韭(A.prattii C.H.Wright apud Forb.et Hemsl.),该种包括两个居群(Ⅰ、Ⅱ)。居群Ⅰ:K(2n)=2x=16=9m+1m(SAT)+4sm+2st,居群Ⅱ:K(2n)=2x=16=10m+5sm+1sm(SAT);天蒜(A.PaePal... 分析了葱属(Allium L.)5个种6个居群的细胞学特征。这些种是太白韭(A.prattii C.H.Wright apud Forb.et Hemsl.),该种包括两个居群(Ⅰ、Ⅱ)。居群Ⅰ:K(2n)=2x=16=9m+1m(SAT)+4sm+2st,居群Ⅱ:K(2n)=2x=16=10m+5sm+1sm(SAT);天蒜(A.PaePalanthoides Airy-Shaw):K(2n)=2x=16=14m+2sm+3B;多叶韭(A.Plurifoliatum Rendle):K(2n)=2x=16=14m+2sm+1B;合被韭(A.tubiflorum Rendle):K(2n)=2x=16=12m+2m(SAT)+2sm;峨眉韭(A.omeiense Z.Y.Zhu):K(2n)=2x=22=2m+18sm+2T(SAT)。所研究的6批材料均为二倍体,除合被韭的核型为“1A”型,蛾眉韭的核型为“3A”型外,其余4批材料的核型均为“2A”型。其中峨眉韭和多叶韭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天蒜和多叶韭的细胞中首次发现B染色体,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葱属 物种 染色体组型 生物学
下载PDF
北美CHIHUAHUAN荒漠啮齿动物群落各物种种群生物量动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曾宗永 杨跃敏 宋志明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4年第2期32-41,共10页
本文给出了北美Chihuahuan荒漠分属4科10属的17种啮齿动物生物量的时间序列资料,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均匀性的Shannnon指数和季节性指标对该17个物种的生物量动态的比较研究说明:优势种在群落总生物量稳... 本文给出了北美Chihuahuan荒漠分属4科10属的17种啮齿动物生物量的时间序列资料,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均匀性的Shannnon指数和季节性指标对该17个物种的生物量动态的比较研究说明:优势种在群落总生物量稳定中起着主要作用,其余非优势物种则在优势种种群密度较低时弥补低生物量,使17个物种种群能共存于同一群落之中,使处于复杂多变的荒漠生境中的啮齿动物的生物量保持相对稳定。扩散在维持这种稳定中有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 生物量 啮齿目 群落 种群
下载PDF
四川银莲花属(Anemone)花粉形态及其演化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方明渊 杨满业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2期246-257,共12页
对银莲花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光学显微镜下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总结了本属植物花粉粒萌发器官的7种类型,其中有2种(单环沟及散沟具颗粒状刺型)系首次报道。另一种类型(螺旋状萌发孔型)以前在国外种中有报道,此次... 对银莲花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光学显微镜下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总结了本属植物花粉粒萌发器官的7种类型,其中有2种(单环沟及散沟具颗粒状刺型)系首次报道。另一种类型(螺旋状萌发孔型)以前在国外种中有报道,此次在我国的本属植物中亦有发现。还论述了花粉粒萌发器官同地理分布的演化关系,同植物染色体基数之间的联系。指出了染色体基数为7的种类花粉粒为多沟类型。染色体基数为8的种类花粉粒为三沟型。并同本属植物的分组结合起来,阐明了分组安排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莲花属 花粉 形态 演化 毛莨科
下载PDF
四川无融合水稻(SAR-1)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开达 汪旭东 +5 位作者 罗明 高克铭 周绍莉 严志彬 李平 陈放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3期382-387,共6页
四川无融合水稻(SAR-1)是1988年春在南繁育种材料中首次发现的新种质.该材料花粉高度不育,能大量单性结实.其基因不仅能世代相传,而且可通过杂交转移到其他材料上.经细胞胚胎学研究表明:SAR-1具孤雌生殖特性,还可能具有不定胚发生途径.S... 四川无融合水稻(SAR-1)是1988年春在南繁育种材料中首次发现的新种质.该材料花粉高度不育,能大量单性结实.其基因不仅能世代相传,而且可通过杂交转移到其他材料上.经细胞胚胎学研究表明:SAR-1具孤雌生殖特性,还可能具有不定胚发生途径.SAR-1的极核未经受精,能自发形成胚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无融合 SAR-1 四川
下载PDF
四川老鹳草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谭仲明 赵炳祥 +1 位作者 程子白 周仕春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06-214,共9页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分布在四川的8组30种老鹳草属植物进行了花粉形态观察,并结合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研究了它们的一些系统学意义.
关键词 老鹳草属 花粉形态 系统学 四川
下载PDF
四川杜鹃花属一新种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明友 赵振锯 +4 位作者 张家藻 刘绍龙 李文荣 朱荃 李勇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77-479,共3页
四川杜鹃花属一新种何明友,赵振锯,张家藻,刘绍龙,李文荣(四川大学生物系)朱荃,李勇(四川省地震局)RhododendronEheinenseM.Y.HeetZ.J.Zhao,sp.nov.(Subgen·Rho... 四川杜鹃花属一新种何明友,赵振锯,张家藻,刘绍龙,李文荣(四川大学生物系)朱荃,李勇(四川省地震局)RhododendronEheinenseM.Y.HeetZ.J.Zhao,sp.nov.(Subgen·Rhododendron,Subsect.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属 新种 峨黑杜鹃
下载PDF
四川葱属一新种及其核型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介眉 薛培凤 +1 位作者 朱世梅 景望春 《植物分类学报》 SCIE CSCD 1994年第4期356-358,共3页
本文分析了该新种的核型,其核型公式为K(2n)=2x=16=14m+2st(2SAT),具一对居间随体,有时该居间随体不明显。核型的不对称性为2A型。
关键词 葱属 茂汶韭 新种 染色体组型
下载PDF
四川画眉亚科鸟类对环境气温的适应分歧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俊范 周智颖 +1 位作者 王润元 张引国 《四川动物》 CSCD 1989年第4期25-28,共4页
东南亚及中国大陆南部的区系成分,有66.7——84.6舜的物种可以生活在夏季的气温条件下,只有19.0—30.8%的物种可以生活在严冬的气温条件下。川滇及喜马拉雅山地及华北的区系成分的生活环境全都不含夏季,有52.4—100%的物种可以生活在严... 东南亚及中国大陆南部的区系成分,有66.7——84.6舜的物种可以生活在夏季的气温条件下,只有19.0—30.8%的物种可以生活在严冬的气温条件下。川滇及喜马拉雅山地及华北的区系成分的生活环境全都不含夏季,有52.4—100%的物种可以生活在严冬的气温条件下。从地貌演变资料看来,分布在高海拔地带的川滇及喜马拉雅山地区系成分的耐寒性状,至少有一部分是就地起源的、是后来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眉亚科 环境适应 气温
下载PDF
四川十字花科二新种 被引量:1
16
作者 谭仲明 周仕春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5期601-604,共4页
报道了四川十字花科大顶碎米荠和平武葶苈2新种
关键词 十字花科 大顶碎米荠 平武葶苈 四川
下载PDF
四川陆栖寡毛类两新种记述(寡毛纲:链胃蚓科、棘蚓科) 被引量:4
17
作者 钟远辉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268-273,共6页
记述了采集于四川省酉阳县的链胃科、杜拉属Drawida蚯蚓一新种,双斑杜拉蚓Drawida bimaculata sp.nov.和在四川省汉源县采到的棘蚓科,毛蚓属Plutellus蚯蚓一新种,汉源毛蚓Plutellus hanyuangensis sp.nov.。毛蚓属是我国首次记录。
关键词 寡毛纲 杜拉属 毛蚓属 新种
下载PDF
四川黄龙钙华景观中的藻类植物 被引量:9
18
作者 傅华龙 韩福山 +1 位作者 周绪纶 刘子福 《资源开发与保护》 1989年第3期40-41,44,共3页
黄龙位于四川北部的松潘县境内,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它主要以钙华为基质,形成独特的以淡黄色为主的钙华景观。其主要景观形态有钙华流、边石坝与彩池、钙华瀑布、钙华洞穴和钙华扇。钙华流长达2500m,宽30~170m,居世界上已发现的同类... 黄龙位于四川北部的松潘县境内,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它主要以钙华为基质,形成独特的以淡黄色为主的钙华景观。其主要景观形态有钙华流、边石坝与彩池、钙华瀑布、钙华洞穴和钙华扇。钙华流长达2500m,宽30~170m,居世界上已发现的同类形态之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 植物 钙华 四川 黄龙
全文增补中
四川老鹳草属二新种 被引量:1
19
作者 谭仲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31-235,共5页
本文发表了四川老鹳草属二新种,即三叶老鹳草GeraniumtrifoliatumZ.M.Tan和金川老鹳草G.jinchuanenseZ.M.Tan.
关键词 老鹳草属 新种 犊牛儿苗科
下载PDF
四川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植物地理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谭仲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23-531,共9页
四川牛儿苗科植物共3属、53种、2变种,其中老鹳草属Geranium49种,2变种,牛儿苗属Erodium2种,熏倒牛属Biebersteinia2种。属的分布区类型分别为世界分布,地中海区至温带、热带亚洲、大洋洲至... 四川牛儿苗科植物共3属、53种、2变种,其中老鹳草属Geranium49种,2变种,牛儿苗属Erodium2种,熏倒牛属Biebersteinia2种。属的分布区类型分别为世界分布,地中海区至温带、热带亚洲、大洋洲至南美洲间断分布和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研究了本科植物在四川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情况。水平分布方面,在东部四川盆地及盆周山地分布着老鹳属1属、23种、2变种,占四川本科种数的43%。在西部,川西南河谷山原地区分布着老鹳草属植物32种,占四川儿苗科植物总数的60%,是四川老鹳草属植物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川西北随着地理纬度的升高,属的数目逐渐增加,到最北面,3属均产,但老鹳草属植物的种类则逐渐减少。垂直分布方面,Ⅰ.川东盆地及川西南山地常绿阔叶林地带有老鹳草属1属、44种、2变种,占四川牛儿苗科植物总数83%,主要分布在川西南河谷山原植被地区。Ⅱ.川西高山峡谷山原针叶林地带,分布着老鹳草属和牛儿苗属植物25种,占四川本科植物的47%,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山峡谷区。Ⅲ.四川北高山灌丛、草甸地带,分布着老鹳草属、牛儿苗属和熏倒牛属植物12种。熏倒个属在四川仅分布在这一地带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g牛儿苗科 地理分布 四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