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nO压敏电阻微观结构参数与宏观电气性能的关联机制
1
作者 孟鹏飞 郭敬科 +5 位作者 张恒志 秦锋 谢施君 雷潇 吴红梅 胡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4-1463,共10页
ZnO压敏电阻是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核心部件,在抑制电力系统过电压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对ZnO压敏电阻的残压、通流容量等电气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从材料计算的角度出发,以基于Voronoi模型的ZnO压敏... ZnO压敏电阻是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核心部件,在抑制电力系统过电压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对ZnO压敏电阻的残压、通流容量等电气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从材料计算的角度出发,以基于Voronoi模型的ZnO压敏电阻优化计算模型为基础,计算研究了晶粒尺寸、尺寸不均匀度、晶粒电阻率等微观结构参数与多种宏观电气性能之间的关联机制,将多变量、多目标的最优化问题,极大地简化为仅包含三类优化变量、两类优化目标的最优化问题,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和步骤,为ZnO压敏电阻性能的改进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对高性能避雷器的设计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压敏电阻 材料计算 微观结构 电气性能 关联机制
下载PDF
基于雾计算的电力信息高效存储与共享算法
2
作者 刘成江 张千千 +1 位作者 黎燕 张洪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针对电力信息数据量较大且存储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雾计算的电力信息存储与共享方法。该方法包含了基于差分同步的数据存储方式与基于雾计算的组合数据共享机制。数据存储方法将一部分数据的计算和存储工作转移到雾服务器中,... 针对电力信息数据量较大且存储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雾计算的电力信息存储与共享方法。该方法包含了基于差分同步的数据存储方式与基于雾计算的组合数据共享机制。数据存储方法将一部分数据的计算和存储工作转移到雾服务器中,以减少云计算平台的工作负载,从而实现更高效的数据存储;组合数据共享机制通过在雾端建立虚拟化数据共享机制来防止电力信息数据的丢失、损坏及恶意修改。仿真实验与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减少云服务器的响应次数,进而减轻云计算的负担,具有更高的数据恢复率,相比于传统方法,所提方法可实现高效、安全的电力信息存储及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数据 数据存储 数据安全 雾计算 组合共享 数据共享 差分同步 虚拟化
下载PDF
自媒体时代四川省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调研 被引量:1
3
作者 韩芳 《青年与社会》 2013年第3期254-255,共2页
以微博和人人网为代表的自媒体已成为大学生应用最广泛的媒介形式。在“人人手握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群体的网络媒介素养现状令人堪忧,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自媒体 大学生 网络媒介素养
下载PDF
基于互信息数据优选的系统侧谐波阻抗估计
4
作者 徐方维 王朝浩 +3 位作者 周全 王川 刘凯 张颢严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7-74,共8页
准确求解谐波阻抗是谐波治理和合理划分谐波责任的前提。现有谐波阻抗估计方法须满足背景谐波波动小且用户侧谐波阻抗远大于系统侧谐波阻抗的条件,但大量电力电子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使用导致这些条件可能难以被满足,因此文中提出一种基... 准确求解谐波阻抗是谐波治理和合理划分谐波责任的前提。现有谐波阻抗估计方法须满足背景谐波波动小且用户侧谐波阻抗远大于系统侧谐波阻抗的条件,但大量电力电子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使用导致这些条件可能难以被满足,因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互信息数据优选的系统侧谐波阻抗估计方法。首先通过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求解系统侧谐波电流,然后筛选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处谐波电流与系统侧谐波电流互信息小的数据段,最后利用筛选出的数据段对应的PCC处谐波电流与系统侧谐波电压协方差为0的特性对谐波阻抗进行估计。仿真和实际案例分析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较,在用户侧谐波阻抗非远大于系统侧谐波阻抗时,文中所提方法的系统侧谐波阻抗估计结果更准确,适用范围更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 互信息数据优选 独立分量分析(ICA) 相关性分析 谐波阻抗估计 谐波责任划分 电能质量 独立随机矢量法
下载PDF
大学生生涯角色转换的课程改进建议
5
作者 卜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6期0087-0090,共4页
大学生生涯角色转换的平稳性与毕业生就业后的岗位适应性密切相关,建议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理论教学中强调大学生生涯角色转换在时间上前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实践层面重视面向更广大学生的零成本、无门槛生涯角色转换行动... 大学生生涯角色转换的平稳性与毕业生就业后的岗位适应性密切相关,建议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理论教学中强调大学生生涯角色转换在时间上前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实践层面重视面向更广大学生的零成本、无门槛生涯角色转换行动方案——简历二次应用,同时加强学生引导、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和校友优势,深化拓展校企合作交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拓展实习实训范围,将实习实训内化到课程建设中,助力学生的职业适应和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涯角色转换 职业适应 简历
下载PDF
工科学院农村与城镇生源大学生职业规划比较研究
6
作者 李立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第19期7-8,共2页
本文通过对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897名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研究发现农村和城镇生源毕业生在职业规划上的不同,城镇生源学生在升学意向明显高过农村生源学生,农村生源学生到单位就业意向明显高过城镇生源学生,同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 本文通过对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897名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研究发现农村和城镇生源毕业生在职业规划上的不同,城镇生源学生在升学意向明显高过农村生源学生,农村生源学生到单位就业意向明显高过城镇生源学生,同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为更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生源导航和就业指导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源 城镇生源 职业规划
下载PDF
双层电介质界面极化电流测量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7
作者 曹晓燕 周凯 +2 位作者 冉立 杨帆 王吉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0,共5页
界面夹层极化现象是高电压技术中的重要知识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双层电介质界面极化电流的测量,研制了一套界面极化电流测量装置——极化-去极化电流测量装置。基于极化-去极化电流测量原理,设计了无线传输数据的皮安表、可输出0~5... 界面夹层极化现象是高电压技术中的重要知识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双层电介质界面极化电流的测量,研制了一套界面极化电流测量装置——极化-去极化电流测量装置。基于极化-去极化电流测量原理,设计了无线传输数据的皮安表、可输出0~5 kV电压的程控直流高压电源以及分析显示数据的上位机控制程序,然后基于该测量装置设计了双层电介质界面极化电流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装置解决了双层电介质界面极化电流不易测量、学生理解难的问题。将实验教学与实际工程问题紧密连接,把微观的工程技术问题转变为宏观的实验现象,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电介质 界面极化电流 皮安表 测量实验 工程问题
下载PDF
专栏评述:新型电力系统
8
作者 肖先勇 刘俊勇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5,共2页
在国家大力推进清洁能源战略、“双碳”目标、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聚焦电能供应侧清洁低碳化、输配电网侧数字化智能化、电能消费侧优质高效化,坚持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面向国家战略需要,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前沿基础理论和关键... 在国家大力推进清洁能源战略、“双碳”目标、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聚焦电能供应侧清洁低碳化、输配电网侧数字化智能化、电能消费侧优质高效化,坚持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面向国家战略需要,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前沿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发展,服务国家新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支撑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工程意义。为此,四川大学主办的《工程科学与技术》期刊,专门开辟了“新型电力系统”专栏,为国内外能源电力领域学者提供了一流交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 电能供应 国家能源安全 输配电网 能源电力 基础理论 目标导向 需求导向
下载PDF
钢芯铝绝缘导线融冰传热分析
9
作者 王勇 苗虹 +2 位作者 莫思特 查云峰 李仁杰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3,共5页
为消除电网覆冰灾害,对一种嵌入绝缘层的钢芯铝绞线结构进行了融冰研究,简要介绍了其在不断电情况下,利用线路运行电流实现在线融冰技术的原理。针对该导线结构,文章从传热学角度对其融冰物理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无重力条件下该导线... 为消除电网覆冰灾害,对一种嵌入绝缘层的钢芯铝绞线结构进行了融冰研究,简要介绍了其在不断电情况下,利用线路运行电流实现在线融冰技术的原理。针对该导线结构,文章从传热学角度对其融冰物理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无重力条件下该导线融冰时的简易数学模型,推导了该导线达到融冰稳态时,导线各部分温度分布解析式,设计定制了嵌入绝缘层的钢芯铝绞线来进行融冰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导线融冰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冰导线 在线融冰 温度分布 融冰估计时间下限
下载PDF
基于ENTROPY-TOPSIS算法的电路实验课程综合成绩评定方法
10
作者 徐航 孙曼 +2 位作者 印月 王东平 吴海祥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2期108-112,共5页
针对高校实践教学成绩评定环节中存在的不足,该文将基于修正ENTROPY-TOPSIS算法应用到实验课程成绩评定当中,并推导了具体算法原理。同时将该算法与常用权值算法层次分析法以及CRITIC算法在电路实践成绩客观赋权过程中进行了横向对比。... 针对高校实践教学成绩评定环节中存在的不足,该文将基于修正ENTROPY-TOPSIS算法应用到实验课程成绩评定当中,并推导了具体算法原理。同时将该算法与常用权值算法层次分析法以及CRITIC算法在电路实践成绩客观赋权过程中进行了横向对比。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为多源异构数据的科学赋权提供理论依据,有效消除因主观因素带来的不合理性,使教师在实验成绩的评定上更加趋向于客观化、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绩评价 CRITIC算法 ENTROPY算法 TOPSIS算法 赋权
下载PDF
压缩感知和图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宽频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
11
作者 王渝红 李晨鑫 +3 位作者 周旭 朱玲俐 蒋奇良 郑宗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0-1089,共10页
新能源并网引发的宽频振荡严重威胁电网安全,实现宽频振荡源的在线定位并及时采取抑制措施以保证系统安全稳定尤为必要。为此,提出一种压缩采样和图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宽频振荡源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子站对时序的振荡信号进行稀疏采... 新能源并网引发的宽频振荡严重威胁电网安全,实现宽频振荡源的在线定位并及时采取抑制措施以保证系统安全稳定尤为必要。为此,提出一种压缩采样和图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宽频振荡源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子站对时序的振荡信号进行稀疏采样,获得其低维观测序列,作为节点的时序信息,然后在主站融合系统的拓扑结构捕捉各节点的邻接关系,综合考虑系统振荡的时空特性,运用图卷积神经网络实现振荡源定位。最后利用宽频振荡样本集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量测数据含有噪声、传输数据缺失以及传输数据偏差的情况下都有较高的定位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发电 宽频振荡 振荡源定位 压缩感知 时空特性 图卷积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基于多元线路特征因素融合的电压暂降严重程度评估
12
作者 徐方维 贺东 +1 位作者 郭凯 龙晨瑞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4,共11页
现有电压暂降严重程度评估方法未充分考虑多元线路特征因素对输电线路故障概率的影响,评估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由此,文中提出了基于多元线路特征因素融合的电压暂降严重程度评估方法。首先,基于线路历史故障数据,采用关联规则量化多元线... 现有电压暂降严重程度评估方法未充分考虑多元线路特征因素对输电线路故障概率的影响,评估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由此,文中提出了基于多元线路特征因素融合的电压暂降严重程度评估方法。首先,基于线路历史故障数据,采用关联规则量化多元线路特征因素对线路故障的影响程度进行研究。然后,通过改进D-S证据理论融合多元线路特征因素建立准确的线路年故障概率模型,并采用基于最大熵模型的故障点法评估节点的电压暂降量。最后,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系统侧电压暂降严重程度和用户敏感设备耐受特性的综合电压暂降严重程度指标,用于评估节点电压暂降严重程度。基于实际电能质量监测数据进行验证,并与未充分考虑线路特征因素的评估案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升电压暂降严重程度评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暂降 暂降严重程度 线路特征因素 关联规则 改进D-S证据理论 线路年故障概率 敏感设备
下载PDF
基于直流电流瞬时微分的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系统非故障层换相失败预防控制策略
13
作者 王渝红 李元琦 +2 位作者 廖建权 陈立维 赏成波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2,146,共8页
在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系统中,由于层间耦合作用,某一层交流系统发生故障可能导致非故障层换流器发生换相失败。为此,考虑到故障过程直流电流的变化,提出一种基于直流电流瞬时微分的换相失败预防控制策略。该策略基于故障后直流电流的变... 在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系统中,由于层间耦合作用,某一层交流系统发生故障可能导致非故障层换流器发生换相失败。为此,考虑到故障过程直流电流的变化,提出一种基于直流电流瞬时微分的换相失败预防控制策略。该策略基于故障后直流电流的变化特性,得到换相电流时间面积控制中触发角修正量,代替原有换相失败预防控制,提高非故障层换相失败预防控制的启动精度;同时基于电流预测量和等效直流输入电阻动态调整低压限流控制器的指令值,提高其响应速度。在PSCAD/EMTDC中搭建仿真模型对不同工况下所提控制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策略可降低高低端换流器同时发生换相失败的风险,改善故障后系统的运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分层接入系统 换相失败 电流预测 换相电流时间面积 低压限流控制器
下载PDF
基于融合注意力机制LSTM网络的地下水位自适应鲁棒预测
14
作者 佃松宜 厉潇滢 +2 位作者 杨丹 芮胜阳 郭斌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4,共11页
地下水水位是旱天污水管网地下水入渗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快速精准地预测地下水水位能有效提升旱天污水管网地下水入渗量估算准确度,辅助优化管网病害治理与维护策略。针对目前城市复杂水文预测存在的准确度低、灵敏度低、泛化能力弱等问... 地下水水位是旱天污水管网地下水入渗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快速精准地预测地下水水位能有效提升旱天污水管网地下水入渗量估算准确度,辅助优化管网病害治理与维护策略。针对目前城市复杂水文预测存在的准确度低、灵敏度低、泛化能力弱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鲁棒自适应水位预测算法。首先,对水文数据进行预处理,解决了数据时间跨度大、噪声多、缺失及异常、非平稳等问题。其次,针对不同输入特征对预测指标的影响,在模型训练阶段提出一种新的空间变量注意机制,可快速识别与水位关联的关键变量,并对输入特征赋予不同的影响权重。然后,针对不同序列长度对预测效果的影响,还设计了自适应时间注意力机制,帮助网络自适应地找出与不同时间序列长度预测指标相关的编码器隐藏状态,以更好地捕捉时间上的依赖关系。在此基础上,以上下文向量作为输入,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时记忆网络水文预测算法。最后,通过意大利Petrignano水文数据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并与GRU、Elman、LSTM、VA–LSTM和S–LSTM等方法进行预测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基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LSTM网络在面临大规模、噪点多的复杂数据时有优于其它几种算法的预测效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强自适应性和鲁棒性。本文研究结果可以为市政排水策略合理调整、及时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预测 时间与空间注意力机制 LSTM网络 自适应预测 鲁棒预测
下载PDF
计及电-气双向耦合的综合能源配电网优化重构
15
作者 周步祥 姚先禹 臧天磊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4,共8页
综合能源系统是实现电网、气网以及热网等多种能源系统深度融合,利用能量耦合互补等优势提升整个系统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形式。为提升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能力,文章首先基于电转气技术与天然气发电技术,构建了的电-气双向耦合综合能源... 综合能源系统是实现电网、气网以及热网等多种能源系统深度融合,利用能量耦合互补等优势提升整个系统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形式。为提升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能力,文章首先基于电转气技术与天然气发电技术,构建了的电-气双向耦合综合能源系统总体模型。进而考虑配电网重构技术(Distribution Network Reconfiguration Technology,DNR)中拓扑结构灵活可控这一特性,在配电子系统中引入开关变量、系统运行总费用最低这一目标函数及网络辐射状拓扑结构等约束,建立了配电子系统重构模型。从降低模型求解复杂性的角度,应用二阶锥松弛、乘积变量线性化及分段线性化等方法,将原始综合能源配电网重构非凸非线性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Mixed Integer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MISOCP)问题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在电-气双向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中应用配电网重构技术,能够降低综合能源系统运行费用,同时有效支撑了配电子系统电压与配气子系统气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配电网重构 电-气双向耦合 二阶锥规划 运行费用最小
下载PDF
基于硬件在环仿真的DFIG并网系统开环模式谐振风险及验证
16
作者 陈江 杜文娟 杨佳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5,132,共9页
开环模式谐振理论是阐释风电并网引起的电力系统振荡机理的研究成果,其中基于平均模型的离线时域仿真结果可信度存疑。为提升开环模式谐振的工程指导可靠度,首先基于硬件在环仿真,组建了用于验证开环模式谐振的半实物实验平台;其次建立... 开环模式谐振理论是阐释风电并网引起的电力系统振荡机理的研究成果,其中基于平均模型的离线时域仿真结果可信度存疑。为提升开环模式谐振的工程指导可靠度,首先基于硬件在环仿真,组建了用于验证开环模式谐振的半实物实验平台;其次建立双馈风电场并网系统的小信号模型,提出开环模式分析通用方法评估系统振荡风险;最后以两个算例进行了开环模式谐振现象的分析与实验。得到结论:硬件在环仿真的结果符合开环模式分析的结果,在开环模式谐振条件下,系统稳定性下降。留数法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系统闭环模式,系统参数的合理整定可以减小开环模式谐振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环模式谐振 硬件在环仿真 双馈感应发电风电场 振荡风险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超越方程极点分布间接判定的分布式电站谐波不稳定分析方法
17
作者 徐方维 陈锴 +5 位作者 郑鸿儒 周全 陈超 龚利武 张炜 唐昕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6,共8页
线路分布参数模型的引入导致系统极点方程为含复数双曲函数的超越方程,极点分布难以确定,且忽略dq轴耦合可能导致系统稳定性误判。建立并验证了同时计及dq轴耦合及线路分布参数的分布式电站阻抗模型。提出基于广义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的极... 线路分布参数模型的引入导致系统极点方程为含复数双曲函数的超越方程,极点分布难以确定,且忽略dq轴耦合可能导致系统稳定性误判。建立并验证了同时计及dq轴耦合及线路分布参数的分布式电站阻抗模型。提出基于广义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的极点分布间接判定方法,利用回率矩阵特性间接判定超越方程极点分布,解决了超越方程极点分布求解难题。给出稳定判据应用过程中回率矩阵构造和稳定条件判定的详细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忽略线路分布参数或dq轴耦合均可能造成稳定性误判,且忽略前者还将导致遗漏高频谐波放大点。所提方法能准确分析该系统稳定性,并可准确评估系统潜在谐波放大点。最后,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参数 超越方程 谐波不稳定 分布式电站 dq轴耦合
下载PDF
基于Altera MAX10的FPGA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18
作者 贾绍芝 陈阅海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4年第2期76-81,共6页
在传统数字电路实验教学思路的基础上,分析并实践了一种当今使用较广的数字电路实验教学方法。具体介绍这一教学方法内容及其推行情况,并以实际统计数据为参考,分析该教学方法对学生具体培养计划的实施程度、成效,以及学生对教学改革的... 在传统数字电路实验教学思路的基础上,分析并实践了一种当今使用较广的数字电路实验教学方法。具体介绍这一教学方法内容及其推行情况,并以实际统计数据为参考,分析该教学方法对学生具体培养计划的实施程度、成效,以及学生对教学改革的看法、意见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电路 FPGA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稀疏表示的局部放电信号去噪算法
19
作者 钟俊 刘桢羽 +2 位作者 赵晓坤 唐妮妮 毕潇文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1期77-83,共7页
鉴于局部放电信号受各种噪声的干扰,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稀疏分解的局部放电信号去噪算法。以稀疏表示算法为核心,基于局部放电信号的特性构建其过完备字典,再采用匹配追踪算法在过完备字典中搜索出原信号的最佳匹配原子集... 鉴于局部放电信号受各种噪声的干扰,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稀疏分解的局部放电信号去噪算法。以稀疏表示算法为核心,基于局部放电信号的特性构建其过完备字典,再采用匹配追踪算法在过完备字典中搜索出原信号的最佳匹配原子集合重构信号;为解决过完备字典维度过高而导致的搜索次数太多的问题,引进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和峭度值筛选进行预处理和预重构;优化后的方法可以限制稀疏分解算法的搜索范围和字典参数,以减小计算复杂度。仿真验证以及对工程环境中实测信号的去噪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好的降噪效果,即使在极低信噪比的情况下,依旧能提取出有效的局部放电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信号 变分模态分解 峭度 稀疏表示 机器学习 匹配追踪算法 自适应
下载PDF
基于潮流熵测度的连锁故障脆弱线路评估及其在四川主干电网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20
作者 李勇 刘俊勇 +2 位作者 刘晓宇 蒋乐 胥威汀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0-46,共7页
运用熵的基本原理,结合电网扰动下线路潮流转移和分布特性,提出线路潮流转移熵和线路潮流分布熵的概念。针对不同运行状态下电网脆弱环节的转移特点和过负荷与故障断线扰动下线路潮流熵的变化特点,考虑电网实时运行风险,提出基于潮流熵... 运用熵的基本原理,结合电网扰动下线路潮流转移和分布特性,提出线路潮流转移熵和线路潮流分布熵的概念。针对不同运行状态下电网脆弱环节的转移特点和过负荷与故障断线扰动下线路潮流熵的变化特点,考虑电网实时运行风险,提出基于潮流熵的脆弱评估模型。IEEE 30节点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靠性和全面性。丰大和枯大方式下四川主干网应用表明,潮流分布熵越大、潮流转移熵越小的线路过负荷冲击脆弱度越大;潮流负载较重、运行故障率高、潮流转移熵较小的线路故障断线风险脆弱度高;丰大、枯大期电网的脆弱环节发生转移;基于潮流熵的电网综合脆弱线路与电网实际薄弱环节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脆弱性 连锁故障 潮流分布熵 潮流转移熵 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