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应变下肌腱细胞三维培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秦廷武 杨志明 +4 位作者 解慧琪 李秀琼 李守群 叶光斗 李胜富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研究三维培养条件下机械应变对肌腱细胞形态、排列、增殖及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行研制的动态应变三维细胞培养装置 ,将机械应变作用于肌腱细胞 -支架材料复合物。结果 机械应变对肌腱细胞分裂、DNA合成和代谢的影响与应变... 目的 研究三维培养条件下机械应变对肌腱细胞形态、排列、增殖及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行研制的动态应变三维细胞培养装置 ,将机械应变作用于肌腱细胞 -支架材料复合物。结果 机械应变对肌腱细胞分裂、DNA合成和代谢的影响与应变作用的强度、频率、周期及作用时间有关。采用特定的应变 (10 %伸长、0 .2Hz、每小时作用 15分钟 )作用 48小时 ,加载组肌腱细胞数和 3H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掺入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 5 ) ;在应变作用下 ,其细胞形态呈扁平形 ,沿应变方向延伸 ;机械应变还引起 型胶原合成增加 (P<0 .0 5 )。结论 周期性机械应变直接作用于肌腱细胞可以刺激其生长 ,这对于应用机械应变促进组织工程化肌腱的构建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应变 肌腱细胞 三维细胞培养 组织工程化肌腱
下载PDF
聚醚与环氧树脂相容性对韧性影响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成煦 程文 +1 位作者 王海波 杜宗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77-1182,共6页
分别采用端羟基、端羧基和端环氧基聚丙二醇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改性,对改性环氧树脂固化物进行了DMA、冲击性能和冲断面SEM研究。随端羟基聚丙二醇用量的增加环氧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先降低后增加,而且出现了分相结构;采用端羧基聚丙二... 分别采用端羟基、端羧基和端环氧基聚丙二醇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改性,对改性环氧树脂固化物进行了DMA、冲击性能和冲断面SEM研究。随端羟基聚丙二醇用量的增加环氧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先降低后增加,而且出现了分相结构;采用端羧基聚丙二醇增韧体系相容性有所增加,在较高添加量时才出现分相结构;端环氧基聚丙二醇在添加量范围内未出现相分离。采用3种增韧剂改性的环氧树脂的断裂冲击强度变化与体系相容性变化存在一致性。研究表明,端羟基聚丙二醇通过外增塑方式增加环氧树脂韧性,而端环氧基聚丙二醇通过内增塑的方式提高环氧树脂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聚醚 相容性 增韧
下载PDF
环氧树脂增韧固化剂固化反应的FT-IR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成煦 刘晓东 +3 位作者 陈艳雄 伍燕 蒋禹旭 杜宗良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9-83,共5页
使用环氧-三乙烯四胺缩聚物G(Epon828-TETA)及其环氧油酸辛酯改性物(G1)作为环氧树脂(Epon828)的固化剂,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比较研究了G/Epon828和G1/Epon828两个固化体系的动态等温固化过程,并能进一步对两个固化体系固... 使用环氧-三乙烯四胺缩聚物G(Epon828-TETA)及其环氧油酸辛酯改性物(G1)作为环氧树脂(Epon828)的固化剂,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比较研究了G/Epon828和G1/Epon828两个固化体系的动态等温固化过程,并能进一步对两个固化体系固化初期的固化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固化体系的环氧基转化率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较高水平,随时间的延长,转化率上升缓慢并逐渐趋于恒定;固化温度越高,转化率越高;固化反应的反应速率在开始时很快达到最高,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速率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并且固化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高;但在相同的固化温度下,G/Epon828固化体系的转化率始终高于G1/Epon828固化体系,前者的固化反应速率在初期也大于后者;G/Epon828和G1/Epon828固化体系的固化反应均属一级反应,在相同的环氧基转化率时,前者的反应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均小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柔性固化剂 固化反应动力学 红外光谱
下载PDF
微量水对聚氨酯预聚体结构与溶解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蒋禹旭 成煦 +1 位作者 伍燕 杜宗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38-1542,共5页
为了更充分地了解微量水对聚氨酯预聚反应及预聚体结构的影响,用一步法首先合成了聚氨酯初始预聚体,然后研究了微量水及扩链温度等对聚氨酯预聚体的特性粘数、在THF中的溶解性和分子量分布等的影响,采用FT-IR对水扩链预聚体的聚集态结... 为了更充分地了解微量水对聚氨酯预聚反应及预聚体结构的影响,用一步法首先合成了聚氨酯初始预聚体,然后研究了微量水及扩链温度等对聚氨酯预聚体的特性粘数、在THF中的溶解性和分子量分布等的影响,采用FT-IR对水扩链预聚体的聚集态结构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和—NCO基团反应生成聚脲结构,表现在聚氨酯硬段间的氢键作用增强,而硬段与软段间的氢键作用力减弱。微量水的存在可以对聚氨酯预聚体起到扩链作用,但随水量的增加预聚体会生成交联结构,产生不溶性凝胶。聚合温度的提高会加速聚脲结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水 聚氨酯预聚体 结构 溶解性
下载PDF
KH550改性水性聚氨酯膜的结构及表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楚璇 杜宗良 +1 位作者 王海波 成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1-103,107,共4页
以氨基硅烷偶联剂KH550为封端剂对水性聚氨酯预聚体进行改性,然后进一步乳化制得KH550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了KH550的用量对乳液的稳定性、改性膜表面结构和改性膜抗水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KH550含量的增加,乳液的储存... 以氨基硅烷偶联剂KH550为封端剂对水性聚氨酯预聚体进行改性,然后进一步乳化制得KH550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了KH550的用量对乳液的稳定性、改性膜表面结构和改性膜抗水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KH550含量的增加,乳液的储存稳定性降低,冻融稳定性提高;聚氨酯膜表面Si-O-Si键的含量逐渐增加;改性膜表面水接触角增大,膜表面的拒水性能提高。并进一步对表面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硅烷偶联剂 改性 表面性能
原文传递
不同酸解度木薯淀粉混合浆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吕许超 胡晓 +1 位作者 刘雁 朱谱新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21,共4页
研究不同酸解度木薯淀粉混合浆料的黏度和力学性能。将木薯原淀粉在一定的酸解工艺下通过改变盐酸浓度,得到一系列不同酸解度的变性淀粉,并将得到的酸解淀粉按不同的比例进行配比混合煮浆。测定了相应的浆液黏度和浆纸的力学性能。结果... 研究不同酸解度木薯淀粉混合浆料的黏度和力学性能。将木薯原淀粉在一定的酸解工艺下通过改变盐酸浓度,得到一系列不同酸解度的变性淀粉,并将得到的酸解淀粉按不同的比例进行配比混合煮浆。测定了相应的浆液黏度和浆纸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不同酸解度淀粉组合的黏度值低于它们的黏度平均值,而混合淀粉浆纸的强度和断裂功均高于它们的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酸解淀粉 混合浆料 黏度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乳化剂的结构对环氧树脂相反转乳化过程和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海潮 成煦 +2 位作者 唐鑫强 蒋川 杜宗良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21,共5页
以聚乙二醇(PEG)、邻苯二甲酸酐(PA)和环氧树脂(EP)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非离子型水性环氧树脂乳化剂。采用红外光谱对乳化剂及中间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乳化剂结构与相反转乳化过程及乳液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乳化剂分子结构... 以聚乙二醇(PEG)、邻苯二甲酸酐(PA)和环氧树脂(EP)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非离子型水性环氧树脂乳化剂。采用红外光谱对乳化剂及中间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乳化剂结构与相反转乳化过程及乳液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乳化剂分子结构中的疏水部分相同时,亲水链段的摩尔质量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相反转的发生,得到的乳液粒径较大,分布也较宽;增加亲水链段的摩尔质量,乳液稳定性增强;当亲水部分相同时,适当增加疏水链段长度,能有效减小乳液粒径及分布,及提高乳液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环氧树脂 邻苯二甲酸酐 乳化剂 非离子型
下载PDF
聚丙烯抗静电纤维的研究 Ⅱ.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 被引量:5
8
作者 严玉蓉 李瑞霞 +1 位作者 吴大诚 赵耀明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5,共4页
以 PP-PEG,PEG,Cu I为抗静电剂 ,并以不同比例与 PP共混 ,研究聚丙烯抗静电三元共混体系 PP/ PEG/ Cu I和四元共混体系 PP/ PET-PEG/ PEG/ Cu I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 :共混体系均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 ,表现为剪切变稀且表观粘度均比纯聚... 以 PP-PEG,PEG,Cu I为抗静电剂 ,并以不同比例与 PP共混 ,研究聚丙烯抗静电三元共混体系 PP/ PEG/ Cu I和四元共混体系 PP/ PET-PEG/ PEG/ Cu I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 :共混体系均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 ,表现为剪切变稀且表观粘度均比纯聚丙烯体系有所降低。共混体系非牛顿指数均大于纯PP,且随添加组份的不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抗静电剂 共混体系 流变性能 抗静电纤维
下载PDF
阳离子改性蒙脱土及对活性翠蓝K-GL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辉 成煦 杜宗良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61-1065,共5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作为有机改性剂对钠基蒙脱土(MMT)进行改性得到阳离子化有机改性蒙脱土(CTMAB-MMT)。X-Ray衍射结果表明,随CTMAB用量的增加,MMT的层间距增加。以CTMABMMT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活性翠蓝K-GL染料的吸附性能,...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作为有机改性剂对钠基蒙脱土(MMT)进行改性得到阳离子化有机改性蒙脱土(CTMAB-MMT)。X-Ray衍射结果表明,随CTMAB用量的增加,MMT的层间距增加。以CTMABMMT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活性翠蓝K-GL染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CTMAB-MMT对染料的吸附容量随CTMAB用量的增加或吸附温度的提高而增大;在弱酸性条件下CTMAB-MMT的吸附容量明显优于碱性条件;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CTMAB-MMT对染料的吸附容增加,一定时间后趋向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阳离子改性 吸附性能 活性染料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水性聚氨酯浆料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建 范浩军 +1 位作者 陈试伟 朱谱新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12,共4页
研究水性聚氧酯浆料的上浆性能以聚酯二元醇、聚醚二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作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水性聚氨酯纺织浆料,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分析,并时其浆液、浆膜性能及可生物降解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性聚氨酯浆料黏... 研究水性聚氧酯浆料的上浆性能以聚酯二元醇、聚醚二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作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水性聚氨酯纺织浆料,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分析,并时其浆液、浆膜性能及可生物降解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性聚氨酯浆料黏度低且黏度热稳定性好,浆液对纯棉纤维具有较好的黏附性;浆膜吸湿率较低且碱溶性好,能有效防止吸湿再黏,易于退浆;聚氨酯浆料的BOD_5/COD值大于0.45,易于降解。认为该水性聚氨酯可部分或完全取代PVA进行上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浆料 黏度 黏附性 生物降解性
下载PDF
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唐鑫强 成煦 杜宗良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1-45,共5页
采用E-20型环氧树脂(EP)在70℃下对聚氨酯(PU)预聚体进行改性得到改性预聚体,然后将该改性预聚体进行乳化制备了EP改性PU乳液。研究了预聚体的改性反应过程、改性PU乳液的粒径及分布、乳液浇铸膜的性能及经热固化后的膜的性能。结果表明... 采用E-20型环氧树脂(EP)在70℃下对聚氨酯(PU)预聚体进行改性得到改性预聚体,然后将该改性预聚体进行乳化制备了EP改性PU乳液。研究了预聚体的改性反应过程、改性PU乳液的粒径及分布、乳液浇铸膜的性能及经热固化后的膜的性能。结果表明,在预聚体改性过程中,部分异氰酸酯基团主要与EP结构中的羟基发生了反应,形成了以EP封端的PU链;改性PU乳液的粒径随EP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分布变宽;随EP用量的增加,改性乳液浇铸膜的抗水性增加、力学性能提高;将膜进行后固化,在温度达到130℃时,改性树脂中的大部分环氧基团与预聚体链上的羧基发生交联反应,使改性树脂的耐水性能和力学性能得以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环氧树脂 改性 性能
下载PDF
常用纺织浆料的粘附性比较和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晓 吕许超 +3 位作者 周栋梁 刘雁 朱谱新 武春香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34,共4页
用粗纱法测定了酸解淀粉、PVA1799、丙烯酸浆和聚酯浆料这四种常用浆料对纯棉和涤/棉的粘附力。在对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纤维强度也是粗纱法粘附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分别分析了粗纱本身强力、浆膜强度和纤维强度对粘附性的影响,并进... 用粗纱法测定了酸解淀粉、PVA1799、丙烯酸浆和聚酯浆料这四种常用浆料对纯棉和涤/棉的粘附力。在对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纤维强度也是粗纱法粘附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分别分析了粗纱本身强力、浆膜强度和纤维强度对粘附性的影响,并进行了相互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浆料 粘附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环氧化SBS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军伟 李瑞霞 +1 位作者 陈枫 吴大诚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4年第2期67-70,共4页
介绍了环氧化苯乙烯-丁二烯一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合成、表征、结构和性能,分析了由环氧化SBS的特殊性能带来的应用前景。SBS环氧化改性后,其结构和性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耐油性和拉伸性能得到改善,拓宽了应用范围。目前其应用主要... 介绍了环氧化苯乙烯-丁二烯一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合成、表征、结构和性能,分析了由环氧化SBS的特殊性能带来的应用前景。SBS环氧化改性后,其结构和性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耐油性和拉伸性能得到改善,拓宽了应用范围。目前其应用主要集中在粘合剂领域,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SBS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合成 表征 结构 性能 改性
下载PDF
PP/EVA/沸石共混体系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严玉蓉 赵耀明 +1 位作者 李瑞霞 邓佶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2年第3期9-12,共4页
采用3211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230℃下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单一体系及聚丙烯(PP)/EVA/沸石共混体系的表观粘度(η_d)和EVA的用量、EVA中醋酸乙烯酯(VA)含量,不同性质偶联剂改性沸石粉体等的相互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纯EVA体系而言... 采用3211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230℃下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单一体系及聚丙烯(PP)/EVA/沸石共混体系的表观粘度(η_d)和EVA的用量、EVA中醋酸乙烯酯(VA)含量,不同性质偶联剂改性沸石粉体等的相互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纯EVA体系而言,熔体的η_d随共聚体系中V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均高于本研究所用PP熔体的η_d;其变化趋势同VA含量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同熔体流动指数测试结果有相同的趋势。在PP/EVA/沸石共混体系中,其混熔体的η_d均高于PP/沸石共混体系。对沸石表面采用极性化改性,所得共混熔体的η_d有所降低,证明采用不同偶联剂对粉体表面改性可以导致共混体系中不同结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体系 流变性能 研究 聚丙烯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沸石 流变行为
下载PDF
纳米CeO_2改性PET的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中开 韩业斌 +1 位作者 李从举 高绪珊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17,共3页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改性剂对纳米二氧化铈(CeO_2)进行了表面改性,再经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CeO_2复合物母粒,将母粒与纯PET切片共混制备了不同CeO_2含量的改性PET,研究了CeO_2对PET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改性剂对纳米二氧化铈(CeO_2)进行了表面改性,再经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CeO_2复合物母粒,将母粒与纯PET切片共混制备了不同CeO_2含量的改性PET,研究了CeO_2对PET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的CeO_2质量分数小于3%时,改性PET共混体系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在低剪切速率(r)区,体系的非牛顿指数(n)接近1.0,但在高r区(r大于4200s^(-1))体系的n远小于1.0,随CeO_2含量的上升,n略有增加;在相同剪切应力下,改性PET粘流活化能随CeO_2含量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再逐渐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纳米二氧化铈 流变性能 共混改性
下载PDF
膨润土在含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罗耀发 梅刚 +2 位作者 成煦 杜宗良 朱谱新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09年第1期23-27,共5页
膨润土及其改性产物(酸化、无机改性、有机改性、无机-有机改性)对染料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在染料废水处理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能。综述了膨润土在含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膨润土 改性 吸附 染料 进展
下载PDF
喷墨打印技术制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胡建波 朱谱新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3-327,共5页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具有成本低、质量轻、容易制备大尺寸器件等优势,是太阳能电池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喷墨打印技术作为新的成膜技术,具有材料利用率高、快速、可柔性加工等优点,已被用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发展潜力巨大。综...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具有成本低、质量轻、容易制备大尺寸器件等优势,是太阳能电池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喷墨打印技术作为新的成膜技术,具有材料利用率高、快速、可柔性加工等优点,已被用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发展潜力巨大。综述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喷墨打印技术和喷墨打印技术制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同时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和喷墨打印技术制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喷墨打印 能量转换效率
下载PDF
丝素蛋白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艳雄 陈敏 +1 位作者 朱谱新 杜宗良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07年第2期13-18,共6页
丝素蛋白作为一种生物相容性优良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综述了丝素蛋白质结构和其作为生物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丝素蛋白的纺丝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
关键词 丝素蛋白 结构 生物材料 生物医学材料 纺丝
下载PDF
气流-静电纺丝法制备P(AN-co-AA)纳米纤维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兵 彭锦荣 +2 位作者 林义 李瑞霞 吴大诚 《合成纤维》 CAS 2010年第5期1-5,共5页
用气流-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丙烯腈-丙烯酸共聚物[P(AN-co-AA)]纳米纤维。通过扫描电镜(SEM)对纳米纤维形貌的表征,研究了聚合时丙烯酸(AA)单体的含量、溶剂种类以及工艺参数对P(AN-co-AA)纳米纤维直径和形貌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为:... 用气流-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丙烯腈-丙烯酸共聚物[P(AN-co-AA)]纳米纤维。通过扫描电镜(SEM)对纳米纤维形貌的表征,研究了聚合时丙烯酸(AA)单体的含量、溶剂种类以及工艺参数对P(AN-co-AA)纳米纤维直径和形貌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为:纺丝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聚合单体中AA的摩尔分数比15%、P(AN-co-AA)质量分数10%、外加电压20kV、接收距离20cm,所得P(AN-co-AA)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56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静电纺丝 P(AN-co-AA) 纳米纤维 形貌
下载PDF
常见纺织浆料的生物降解性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少华 赵聪 朱谱新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9-31,34,共4页
通过对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聚酯浆、淀粉等高分子浆料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分析,比较常见纺织浆料的生物降解性。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和原淀粉这两类浆料的生物降解性能较好,而PVA最难被生物降解,其他浆料对生态环... 通过对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聚酯浆、淀粉等高分子浆料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分析,比较常见纺织浆料的生物降解性。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和原淀粉这两类浆料的生物降解性能较好,而PVA最难被生物降解,其他浆料对生态环境均有一定的污染。在经纱上浆时,应该尽量使用能够生物降解的纺织浆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浆料 生物降解性 化学需氧量 生物需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