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3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行并重、教康结合”的特殊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以四川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春艳 谢钰涵 葛琛 《现代特殊教育》 2019年第22期20-26,共7页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川师范大学特殊教育本科专业探索了"知行并重、教康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进阶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系统性的实践教学活动等举措促进了特殊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专业素养的提...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川师范大学特殊教育本科专业探索了"知行并重、教康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进阶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系统性的实践教学活动等举措促进了特殊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推动了实践教学基地的发展。针对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新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教育专业 实践教学模式 知行并重 教康结合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四川师范大学创建民办二级学院的新探索 被引量:4
2
作者 顾美玲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121-125,共5页
四川师大在办学体制改革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在率先建立全国第一所民办二级学院并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又多渠道筹集经费,不花国家一分钱,创建了占地1000多亩、资产达6.3亿元、包含五所二级学院、一个预科部和一个“大一基础部”的东校区... 四川师大在办学体制改革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在率先建立全国第一所民办二级学院并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又多渠道筹集经费,不花国家一分钱,创建了占地1000多亩、资产达6.3亿元、包含五所二级学院、一个预科部和一个“大一基础部”的东校区,为我国公立大学创建民办二级学院探索出一条新思路,为构建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进行了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师大 民办二级学院 新机制 新探索
下载PDF
“第三届四川师范大学-迪肯大学教育论坛”综述
3
作者 顾尔伙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2-173,共2页
2018年10月30-31日,由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和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四川师范大学-迪肯大学教育论坛在四川师范大学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英国巴斯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 2018年10月30-31日,由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和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四川师范大学-迪肯大学教育论坛在四川师范大学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英国巴斯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共计150余人与会。本次会议主题为“跨越差异:命运共同体的教育建构”。与会学者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围绕“如何通过教育跨越不同国家区域文化的差异,建立一种命运共同体,实现和谐共生”这一主题展开学术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师范大学 教育论坛 人类命运共同体 综述 教育科学学院 澳大利亚 学术报告厅 巴塞罗那
下载PDF
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的演进、成就与问题
4
作者 刘秀峰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第2期44-57,共14页
构建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事项。考察我国师范教育体系演进的历程,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独立师范教育体系的酝酿期、独立师范教育体系的建立期、独立师范教育体系的动摇期、开放立体的师范教育体系的探索期、... 构建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事项。考察我国师范教育体系演进的历程,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独立师范教育体系的酝酿期、独立师范教育体系的建立期、独立师范教育体系的动摇期、开放立体的师范教育体系的探索期、独立师范教育体系的重建与强化期、师范教育体系的转型与重构期。我国师范教育体系在一百二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确立了师范教育在教育发展中基础且优先的地位,建立起较为完整和高层次的师范教育体系,为我国教育体系的全面建成奠定了基础。然而,我国师范教育体系的转型与重构仍然存在过度强调学历化、师范教育主体“师范性”式微、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热情不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教育体系 中国特色 演进 转型与重构
下载PDF
我国融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核心意蕴、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谢钰涵 林倩雪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7,M0010,共9页
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保障残疾人权益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公平、差异和有效是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意蕴。目前我国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缺乏本土化融合教育理念的引领、政府主导不足、... 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保障残疾人权益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公平、差异和有效是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意蕴。目前我国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缺乏本土化融合教育理念的引领、政府主导不足、学校推进不力和社会支持不够等现实困境。为此,需要基于本土化融合教育理念,构建“政府主导、学校推进、社会支持”的多元主体合作发展模式,才能突破困境和实现我国融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教育 高质量发展 核心意蕴 特殊教育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域下的乡村教育振兴(笔谈)
6
作者 李森 张鸿翼 +7 位作者 杜尚荣 汪莹 赵鑫 李敏 王天平 牌代琼 张姝 朱艳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共2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领域和组成部分,乡村教育振兴具体表现为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教育全面振兴、乡村教育内涵式发展和乡村教育质量振兴、乡村文化特色彰显和乡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领域和组成部分,乡村教育振兴具体表现为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教育全面振兴、乡村教育内涵式发展和乡村教育质量振兴、乡村文化特色彰显和乡村教育资源共享振兴。共同富裕视域下的乡村教育具有文化性、育人性、整体性和生态性特征。共同富裕中全面富裕、共建共富和逐步富裕理念为乡村教育振兴指明了方向。乡村教育的内生动力、资源配置和文化供给为实现振兴提供支持,通过共生、共治、共建、共享等路径,构建乡村教育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新格局。未来的乡村教育需突显学校、社会、个体各层面的乡土化、现代化和共享化,从巩固、衔接、振兴三个实践向度,以政府顶层设计、内生格局构建、良性联动机制等构筑行动框架,统筹乡村教育发展规划、激发乡村教育永续动力、助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乡村教育振兴 内涵特征 理论逻辑 历史经验 行动框架
下载PDF
公共教育与人民公社时期农村集体办学的实践路径--基于“十女办学”者的口述历史分析
7
作者 郑新蓉 张莉 +1 位作者 曾巧玲 阿呷热哈莫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8-48,共11页
现代化需要最基本的社会动员,而办学和普及教育是农村社会动员最重要的途径。依据20世纪60年代西南农村妇女办学的口述资料,考察人民公社时期集体办学状况,展现农村集体时代民办女教师的来源、社会功能、生活保障和教育教学实践样态。... 现代化需要最基本的社会动员,而办学和普及教育是农村社会动员最重要的途径。依据20世纪60年代西南农村妇女办学的口述资料,考察人民公社时期集体办学状况,展现农村集体时代民办女教师的来源、社会功能、生活保障和教育教学实践样态。“教育翻身”的新社会新国家情怀是青年妇女献身艰苦教育岗位的内在动力;“两条腿走路”的公共教育办学方针、地方干部深入基层和大胆实践的精神,促成了女青年上山办学和志愿从教;她们在农村集体组织中,结合农村生产生活特点办起了灵活有效的“耕读学校”;“民办教师”的社会主义集体认同,激发了她们前所未有的办学活力,村庄和学校都是女教师们的社会舞台;她们是我国农村集体化时代社会主义现代教育的探索者。面对当前乡村建制化学校和教师队伍疏离乡村等问题,公共教育必须依托农村新生的集体力量,通过激发乡村教育和妇女社会活力,促进劳动合作、集体生活、学校与社区融合,新时期乡村振兴才能得以生根,社会主义公共教育活力才能得以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女办学” 耕读学校 社会动员 “两条腿走路” 公共教育
下载PDF
多主体协同开发社区教育课程的PERSONAL模式探索——基于“我爱我家”的个案研究
8
作者 陈莉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40-47,共8页
通过对“我爱我家”这一社区自发课程的跟踪调查,发现社区自发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组织学习过程,经过个体直觉、知识解释、知识整合等环节实现组织的制度化学习,在推动学习型无边界组织生成的同时,生成社区教育课程。在这一过程中,政策... 通过对“我爱我家”这一社区自发课程的跟踪调查,发现社区自发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组织学习过程,经过个体直觉、知识解释、知识整合等环节实现组织的制度化学习,在推动学习型无边界组织生成的同时,生成社区教育课程。在这一过程中,政策(policies)支持、专家(expert)指导、区域需求和区域特征(regional)、社区系统(system)、组织化(organization)等多要素叠加发挥作用,通过不断拓展新鲜(new)领域的积极行动(action)整合所有资源,并推动跨越边界的学习(learning)贯穿始终。因此,多主体协同的社区自发课程可以不完全地概括为PERSONAL模式。要以PERSONAL模式发展社区自发课程,需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发展人际互动,营造有利于跨组织交互学习的教育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自发课程 组织学习 多主体协同 PERSONAL模式
下载PDF
幼儿园常规教育指令的限度、态度与温度 被引量:1
9
作者 葛娇 鄢超云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0,共9页
幼儿园常规教育指令的力度直接影响着幼儿自我节奏的保存。教师对常规教育指令的运用,应持懂变通的内容、有人道的力道以及能悦纳的效果三个原则。同时,教师应坚定对幼儿需要的纯粹支持、对幼儿生命发展的善性观照以及对幼儿自主能动性... 幼儿园常规教育指令的力度直接影响着幼儿自我节奏的保存。教师对常规教育指令的运用,应持懂变通的内容、有人道的力道以及能悦纳的效果三个原则。同时,教师应坚定对幼儿需要的纯粹支持、对幼儿生命发展的善性观照以及对幼儿自主能动性的助力与滋养这三重价值态度。建议教师用有温度的心践行有温度的常规教育,在指令运用前保障幼儿深度参与幼儿园常规的制定,在指令运用中充分观照幼儿的具体需要,在指令运用后坚守宽容底线,使整个指令过程满溢理解的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教师 常规 教育指令 幼儿
下载PDF
四川民族地区高等师范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詹先友 游永恒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102-107,120,共7页
四川民族地区的高等师范教育存在着办学环境差、教师进不来且留不住、生源不足以及学校布局、教师结构、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调整学校布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强化师范技能。
关键词 四川民族地区 高等师范教育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从科学主导迈向科学与实践平衡——1945年以来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的变革
11
作者 唐玲珊 傅林 《教育史研究》 2023年第1期129-140,共12页
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步深陷“科学主义”的泥潭。为了对这种科学导向的工程教育进行纠偏,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以课程为突破口进行了改革。课程思想从前一时期的极端科学主义转向强调课程整体性的整体知识观;课程内容大... 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步深陷“科学主义”的泥潭。为了对这种科学导向的工程教育进行纠偏,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以课程为突破口进行了改革。课程思想从前一时期的极端科学主义转向强调课程整体性的整体知识观;课程内容大大地提高了实践性课程的比例,强调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和交叉性;课程结构以整体工程观为指导,调整了各类课程之间的关系,回归到工程实践本身;课程体系采用使多门专业课程和学生个人实际相结合的一体化设计,培养综合型工程人才。通过这四方面的改革,美国高等工程教育逐步从科学主导迈向科学与实践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高等工程教育 课程改革 工程实践 科学主义
下载PDF
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城市弱势群体社区教育的启示
12
作者 邵艾群 王练练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93,共6页
美国社区学院从成立之初就承担了促进教育公平与正义的责任,为美国弱势群体教育做出了贡献。从美国社区学院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总结并借鉴美国社区学院弱势群体教育的经验,提出我国城市弱势群体社区教育需要健全培养机制、广泛开展信... 美国社区学院从成立之初就承担了促进教育公平与正义的责任,为美国弱势群体教育做出了贡献。从美国社区学院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总结并借鉴美国社区学院弱势群体教育的经验,提出我国城市弱势群体社区教育需要健全培养机制、广泛开展信息素养技能培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加大对贫困家庭家长的支持力度等措施,以期改变我国弱势群体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不利地位,促进我国教育的公平与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社区学院 城市弱势群体 社区教育
下载PDF
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基于《教育学原理》的探讨
13
作者 牛君霞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年第2期50-55,共6页
教育类课程作为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实施上具有起步早跨度长的时间优势、全面覆盖的范围优势、元素丰富的内容优势、扎实高效的效果优势。以师范院校教育类核心课程《教育学原理》为个案进行探讨可以发现,此类课... 教育类课程作为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实施上具有起步早跨度长的时间优势、全面覆盖的范围优势、元素丰富的内容优势、扎实高效的效果优势。以师范院校教育类核心课程《教育学原理》为个案进行探讨可以发现,此类课程的内容蕴含着政治认同、家国情怀、职业道德、文化素养等鲜明的思政元素。基于学理探讨和个案分析,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实施课程思政,应注意在实践中重塑“三位一体”的生成性教学目标、建构“三者结合”的混合性教学内容、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创新“三段齐抓”的全方位考核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师范院校 教育类课程
下载PDF
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意涵、问题与策略
14
作者 李盛聪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4,206,共10页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社区不仅仅是供人居住的物理空间,还是人们生活交往的文化空间和精神空间,是人的身体、生命和情感栖息与寄托之地。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的在地性、便捷性、邻里性是积极老龄化的最佳场域。社区老...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社区不仅仅是供人居住的物理空间,还是人们生活交往的文化空间和精神空间,是人的身体、生命和情感栖息与寄托之地。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的在地性、便捷性、邻里性是积极老龄化的最佳场域。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是指社区时空中各类养教主体充分利用养教资源、协同合作,促进老人身心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老人生命质量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这一过程构成了以主体协同为核心、制度协同为基础、资源协同和评价协同一体化的,促进老人健康、参与、保障等各种资本获得的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框架,具有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人的整体发展和满足老人现实需求的价值意蕴。当前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存在主体分割、内容分离、专业人员短缺等问题,需要从法制与自治融合的顶层上、利益与责任融合的机制上、身体与生命融合的内容上、多样化与数字化融合的方法上构建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老年教育 养教结合 生命发展 身心一体
下载PDF
主体选择性视角下美国社区学院吸引力研究——基于31个美国社区学院学生访谈的质性分析
15
作者 江竞波 邵艾群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当前在我国职业教育百万扩招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问题愈加受到重视。相比之下,美国社区学院在教育体系中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应用扎根理论对31个美国社区学院学生的访谈分析,发现美国社区学院契合了学生各方面需求,关注学生... 当前在我国职业教育百万扩招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问题愈加受到重视。相比之下,美国社区学院在教育体系中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应用扎根理论对31个美国社区学院学生的访谈分析,发现美国社区学院契合了学生各方面需求,关注学生的经济负担与隐性成本,实现了知识与情感、成人与成才并重。从美国社区学院吸引力构建的方法论来看,建议高职院校尊重学生的主体选择性,从“规训”转向关怀、从职业转向“生涯”、由社会转向学生,构建我国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选择 社区学院 吸引力 职业教育
下载PDF
英国第三年龄大学的发展历程、办学模式及启示
16
作者 郝广龙 李盛聪 李宜芯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82,共8页
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英国第三年龄大学建构了自治式管理与自助式学习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在管理模式创新、课程内容设置、学习策略选取和学习空间整合等方面也独具特色。借鉴英国的发展经验,我国应立足本土语境,优化老年大学办学模... 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英国第三年龄大学建构了自治式管理与自助式学习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在管理模式创新、课程内容设置、学习策略选取和学习空间整合等方面也独具特色。借鉴英国的发展经验,我国应立足本土语境,优化老年大学办学模式,释放老年学习组织的办学自主性;提升老年大学课程质量,满足老年群体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创新老年大学教学方式,释放老年群体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增强老年大学辐射力度,推进老年大学办学空间的均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第三年龄大学 自治式管理 自助式学习 管理体制
下载PDF
人文经济融合发展指向下社区教育的制度逻辑审视
17
作者 邵晓枫 罗志强 《终身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3-11,共9页
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已成为共识及新的发展范式,社区教育在促进社区人文经济融合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居民全面发展、社区文化及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决定了促进社区人文经济融合发展应成为社区教育的制度逻辑;社区教育与社区人文和社区... 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已成为共识及新的发展范式,社区教育在促进社区人文经济融合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居民全面发展、社区文化及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决定了促进社区人文经济融合发展应成为社区教育的制度逻辑;社区教育与社区人文和社区经济的内在联系、社区教育促进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的链接作用决定了促进社区人文经济融合发展能够成为社区教育的制度逻辑。社区教育促进社区人文经济融合发展的直接目标是要实现社区文化与经济的共生发展,终极目标是要实现居民的自由全面发展,其实践路径包括社区教育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化与社区文化经济化两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 社区教育 融合发展 制度逻辑
下载PDF
义务教育教材编写的公众视角:内容、特征与启示——基于网络社交平台的文本数据分析
18
作者 邹维 《江苏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63-69,共7页
当前义务教育教材治理研究缺乏公众视角,利用Python3.10.0爬取2017-2022年相关微博贴文数据,从知识逻辑、认知逻辑、文化逻辑层面提炼出公众视角的义务教育教材编写建议。公众视角的义务教育教材编写建议有参与愿望强烈、情感偏正向、... 当前义务教育教材治理研究缺乏公众视角,利用Python3.10.0爬取2017-2022年相关微博贴文数据,从知识逻辑、认知逻辑、文化逻辑层面提炼出公众视角的义务教育教材编写建议。公众视角的义务教育教材编写建议有参与愿望强烈、情感偏正向、建议较主观、具有盲目性、缺乏真正的学生视角、全面关心教材编写、希望共建精神家园等特征。引导公众参与义务教育教材编写,需要以吸纳公众参与构筑义务教育教材编写的多元治理格局,以全面质量管理优化义务教育教材的“知识-认知-文化”逻辑,以遴选推荐制度吸纳义务教育教材编写专业公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教材 公众视角 网络社交平台
下载PDF
隐性课程视角下的幼儿园性别教育
19
作者 汪姝薇 《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97-99,共3页
性别教育对幼儿性别意识和性别观念形成以及人格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性别教育在幼儿园中更多是以隐性课程形式潜移默化地进行。文章从隐性课程结构三大层面分析,发现幼儿园物质环境中隐藏着性别刻板印象,组织制度中教师性别严重失衡以... 性别教育对幼儿性别意识和性别观念形成以及人格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性别教育在幼儿园中更多是以隐性课程形式潜移默化地进行。文章从隐性课程结构三大层面分析,发现幼儿园物质环境中隐藏着性别刻板印象,组织制度中教师性别严重失衡以致幼儿缺少男性榜样,部分教师持传统性别观念对不同性别幼儿差别化对待。为科学发挥隐性教育资源价值,政府应利用制度打破幼儿园教师职业性别隔离,幼儿园创设性别友好的教育环境的同时,教师应转变自身性别观念,实施科学的双性化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教育 隐性课程 幼儿园
下载PDF
师范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
作者 刘欢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年第29期116-116,共1页
有针对性的开展师范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期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本文针对师范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了相应策略。
关键词 师范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