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十条”政策发布后医院上呼吸道感染用药趋势分析与应对策略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敖 张雨曦 +2 位作者 王妍 杨芳芳 李颜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19期50-52,共3页
目的 为医院药库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导出医院2022年12月解热镇痛药、复方感冒药、平喘药、祛痰药、止咳药、上呼吸道感染对症中成药、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量,绘制趋势线并比较k值,分... 目的 为医院药库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导出医院2022年12月解热镇痛药、复方感冒药、平喘药、祛痰药、止咳药、上呼吸道感染对症中成药、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量,绘制趋势线并比较k值,分析用药的变化趋势。结果 2022年12月,医院解热镇痛药、复方感冒药、上呼吸道感染对症中成药用量均大幅增长后回归平稳,较12月1日涨幅最高分别为1 431.13%,1 707.09%,1 666.51%,祛痰药、止咳药、平喘药、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量均呈上升趋势,上升趋势线k值分别为130.27,78.98,60.33,132.07,13.15。结论 医院总体用药需求变化可能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进程相关。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药库要根据疾病进展对药品需求量进行提前预判,及时调整药品采购策略,合理管控和调动有限药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短缺药品 药房管理
下载PDF
急诊快捷护理干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严蜀君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S0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急诊快捷护理干预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完成临床干预)和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急诊快捷... 目的探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急诊快捷护理干预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完成临床干预)和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急诊快捷护理方法完成临床干预),各44例;比较两组患者溶栓率、溶栓时间窗、护理满意度以及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溶栓率(97.73%)高于常规组(72.73%)(P<0.05);研究组溶栓时间窗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45%)高于常规组(72.73%)(P<0.05);护理前,研究组NIHSS评分同常规组比较,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诊快捷护理干预方式有效运用,可将患者溶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将溶栓时间窗有效缩短,并将神经功能有效改善,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总体预后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急诊快捷护理干预 溶栓率 溶栓时间窗 护理满意度 NIHSS评分
下载PDF
小白菊内酯治疗白血病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艳红 叶演 +4 位作者 袁庆鹏 赵安妮 贾毅敏 李杰平 孙红武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8期I0001-I0004,共4页
目的 为小白菊内酯(PTL)治疗白血病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数据库2000年至2023年相关文献,分析PTL治疗白血病的药理活性和作用机制,并总结其临床应用及剂型改进方法。结果 对于急性白血病,PTL能通过抑制核因... 目的 为小白菊内酯(PTL)治疗白血病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数据库2000年至2023年相关文献,分析PTL治疗白血病的药理活性和作用机制,并总结其临床应用及剂型改进方法。结果 对于急性白血病,PTL能通过抑制核因子激活的B细胞的κ-轻链增强复合蛋白(NF-κB)、影响PI3K/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上调活性氧水平及激活应激反应蛋白等机制,促使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周期;对于慢性白血病,PTL通过半胱氨酸残基的烷基化抑制NF-κB和影响谷胱甘肽系统诱导活性氧抑制白血病细胞。PTL还可提高白血病细胞对化学药物治疗相关药物的敏感性。可通过制备聚(苯乙烯-马来酸酐)-b-聚(苯乙烯)胶束及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抗CD44包裹技术来提高PTL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结论 PTL对白血病疗效较好,但需通过修饰、改造、合成后才能成为较理想的抗白血病药物。本研究可为研发安全、高效的新型白血病药物提供思路,也为白血病治疗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菊内酯 白血病 治疗作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用于四肢手术镇静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罗南英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504-507,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应用于硬膜外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中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及镇静效果,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在四肢手术麻醉辅助镇静中的优势。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于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行四肢择期手术患...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应用于硬膜外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中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及镇静效果,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在四肢手术麻醉辅助镇静中的优势。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于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行四肢择期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40例。记录并比较用药后两组患者心率(HR)、无创血压(NIBP)、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的变化及术中Ramsay镇静评分。结果右美托咪定组HR下降较咪达唑仑组明显(P<0.05),但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心动过缓,无临床意义;两组NIBP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SpO2下降较右美托咪定组明显(P<0.05);咪达唑仑组R下降较右美托咪定组明显(P<0.05);右美托咪定组Ramsay镇静评分3~4分者明显多于咪达唑仑组(P<0.05)。结论在四肢手术麻醉辅助镇静时,右美托咪定镇静深度较咪达唑仑更满意,且右美托咪定对呼吸系统功能影响小,麻醉管理更加安全方便,术毕患者无嗜睡,无术后呼吸抑制和缺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四肢手术 镇静
下载PDF
白内障并发症不容忽视
5
作者 葛卫周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0年第9期45-45,共1页
老年性白内障是临床最多见的致盲性眼病,随着白内障手术的普及,人们似乎产生了这样的一种看法:得了白内障并不可怕,不管得病时间多长,视力下降多严重,只要做了手术,视力就能够恢复正常。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因为老年性白内障在其... 老年性白内障是临床最多见的致盲性眼病,随着白内障手术的普及,人们似乎产生了这样的一种看法:得了白内障并不可怕,不管得病时间多长,视力下降多严重,只要做了手术,视力就能够恢复正常。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因为老年性白内障在其漫长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可严重地影响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白内障 白内障手术 视力下降 手术疗效 致盲性眼病 白内障并发症 不容忽视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患者胃肠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分析
6
作者 朱洪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92-94,共3页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C)中的应用。方法:ACC患者88例,以抽签法随机分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符合手术治疗指征,并在手术前进行充分的检查和沟通,确保手术顺利开展。观察组以LC治疗,对照组以开放胆囊切除术治...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C)中的应用。方法:ACC患者88例,以抽签法随机分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符合手术治疗指征,并在手术前进行充分的检查和沟通,确保手术顺利开展。观察组以LC治疗,对照组以开放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手术基本情况、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炎症反应、术后并发症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相较对比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等恢复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CRP、IL-6、Cor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肠梗阻、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C在ACC的治疗中具有理想效果,LC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在手术完成后患者康复时间短,各类并发症发生风险小,对ACC患者的治疗具有更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胃肠功能 腹腔镜手术 开放手术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抗阻力呼吸训练对基层医院稳定期COPD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
7
作者 钟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8-10,共3页
探讨抗阻力呼吸训练对基层医院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于2020.01-2020.10在呼吸内科病房选取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COPD患者120例,将入选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60例为... 探讨抗阻力呼吸训练对基层医院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于2020.01-2020.10在呼吸内科病房选取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COPD患者120例,将入选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6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训练组,另60例为试验组,行抗阻力呼吸训练,比较两组血气分析、肺功能、呼吸困难症状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PO2、PCO2、PEF、FEV1/FVC水平相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PO2、PEF、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试验组呼吸困难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且试验组ESCA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阻力呼吸训练的实施可有效减轻稳定期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患者自理能力,稳定或逆转疾病发展,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阻力呼吸训练 稳定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自理能力
下载PDF
替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临床药学分析
8
作者 程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38-39,共2页
分析临床上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替硝唑联合克林霉素药物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本院88例该疾病患者,按照电脑随机法,予以两组对比,将替硝唑药物应用在对照组,而替硝唑联合克林霉素应用在观察组,记录两组治疗数据并展开... 分析临床上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替硝唑联合克林霉素药物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本院88例该疾病患者,按照电脑随机法,予以两组对比,将替硝唑药物应用在对照组,而替硝唑联合克林霉素应用在观察组,记录两组治疗数据并展开分析和讨论。结果:观察组白带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而外阴瘙痒消失时间也短于对照组,其外阴阴道疼痛、黏膜充血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存在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意义。观察组患者连续治疗21、42天后,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时利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方法,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促进患者病情早日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故此种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硝唑 克林霉素 细菌性阴道炎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价值分析与探索
9
作者 杨海艳 赵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0期192-195,共3页
分析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糖尿病疗效。方法 对收入的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治疗研究,对照组接受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组接受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综合治疗满意率、... 分析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糖尿病疗效。方法 对收入的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治疗研究,对照组接受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组接受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综合治疗满意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血糖指标显著下降,结果比对照组更好。结论 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后,患者的血糖指标显著下降,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冬胰岛素30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原文传递
抗菌药物调配安全性的研究现状
10
作者 游宗辉 李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135-137,共3页
探讨抗菌药物调配安全性的研究现状。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83名抗菌药物调配不良反应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数据录入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发生不良反应的360例患者中,男性占221例(57.7%),女性占162例(42.... 探讨抗菌药物调配安全性的研究现状。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83名抗菌药物调配不良反应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数据录入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发生不良反应的360例患者中,男性占221例(57.7%),女性占162例(42.3%),平均年龄48.78±12.21岁,最小2岁6个月,最大82岁。抗菌药物间的调配发生不良反应占比较高,如阿奇霉素+头孢曲松、阿奇霉素+头孢西丁、阿奇霉素+头孢呋辛。在发生抗菌药物调配安全性问题的383例患者中,不良反应时间在10分钟以内的患者数量最多,为211例,占比55.1%,平均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为9.2±3.3分钟,并且无死亡记录。在发生抗菌药物调配安全性问题的383例患者中,神经系统(头晕、头痛等)、消化系统(腹泻、恶心等)和呼吸系统(呼吸困难等)发生例数最多,分别为107例、108例和110例,占比分别为27.9%、28.2%和28.7%。严重安全性问题最多的是住院时间延长,例数为56例,占比14.6%;其次为危及生命,17例,占比4.4%;导致个别器官永久性损伤3例,占比0.8%,无死亡病例。结论:这些研究结果可为医生在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时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安全性 合理性
下载PDF
分层次护理管理在院感控制中及对质量指标评分影响分析
11
作者 曾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88-90,共3页
探究分层次护理管理在院感控制中及对质量指标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6月接诊治疗的400例患者为对照组(该期间20名护理人员仅开展常规护理管理),选择2021年7月至12月接诊治疗的400例患者为研究组(该期间20名护理人员接受... 探究分层次护理管理在院感控制中及对质量指标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6月接诊治疗的400例患者为对照组(该期间20名护理人员仅开展常规护理管理),选择2021年7月至12月接诊治疗的400例患者为研究组(该期间20名护理人员接受分层次护理管理),记录入组护理人员接受培训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变化,同时将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率、护患纠纷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1)接受培训后研究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每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患者院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25% vs 1.75%,P<0.05);(3)研究组患者护患纠纷率低于对照组(0.75% vs 3.00%,P<0.05);(4)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2.50% vs 87.50%,P<0.05);结论 分层次护理管理在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指标方面效果较好,同时可显著降低院内感染率,降低护患纠纷率,还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满意率,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次护理 院内感染 护理质量指标 护理满意度 护患纠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