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根充糊剂的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平 肖丽英 +3 位作者 李伟 谭红 廖运茂 袁明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7-430,共4页
目的体外研究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n_HA)根充糊剂的细胞毒性。方法体外培养成骨细胞,采用碱性磷酸酶(ALP)和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鉴定成骨细胞;采用MTT比色法,以F12培养基为对照,选用3种不同浓度的新型n_HA根充糊剂浸提液,分别检测浸提... 目的体外研究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n_HA)根充糊剂的细胞毒性。方法体外培养成骨细胞,采用碱性磷酸酶(ALP)和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鉴定成骨细胞;采用MTT比色法,以F12培养基为对照,选用3种不同浓度的新型n_HA根充糊剂浸提液,分别检测浸提液与成骨细胞接触1、3、57、d的细胞相对增殖率(RGR),以评价其细胞毒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新型n_HA根充糊剂表现出较高的细胞相对增殖率,随着浸提液浓度的降低和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毒性趋于0级;相同时间点不同浓度的新型n_HA根充糊剂浸提液的吸光度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根充材料无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根管充填糊剂 细胞毒性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凝胶膜预防腹腔术后粘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宋具昆 包崇云 +6 位作者 袁明龙 丁运萍 周京琳 薛晶 江华洲 廖运茂 李伟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0-662,共3页
目的拟研制一种新型的防肠粘连的材料及其应用剂型,并探索该剂型材料的应用技术和效果。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4只,分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6只),全麻下于兔回盲部结肠浆膜层人工形成创面,建立腹腔手术的动物模型。实验组创面用可生... 目的拟研制一种新型的防肠粘连的材料及其应用剂型,并探索该剂型材料的应用技术和效果。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4只,分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6只),全麻下于兔回盲部结肠浆膜层人工形成创面,建立腹腔手术的动物模型。实验组创面用可生物降解凝胶膜对创面进行喷涂保护,对照组创面用生理盐水冲洗,缝合关闭腹腔。分别于术后2周、4周、8周处死动物取样,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术后2周、4周肠壁间可见有少许的粘连带,术后8周肠壁间粘连带消失不见。对照组术后2周可见肠壁间有少许粘连带,术后4周肠壁间可见明显粘连带,术后8周见条索状瘢痕。结论该生物降解凝胶膜能有效的预防术后肠粘连,并有良好的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材料 防粘连膜 肠粘连
下载PDF
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研究和产业化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孝红 袁明龙 +3 位作者 郝建原 周绍兵 邓先模 黄志镗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8期109-122,共14页
结合作者等近十年来在生物降解聚合物领域的研究和产业化工作,本文概述了聚乳酸、聚氨基酸、聚对二氧六环酮及其它生物降解聚合物的合成进展,综述了可生物降解温度敏感水凝胶、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概况,阐述了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在... 结合作者等近十年来在生物降解聚合物领域的研究和产业化工作,本文概述了聚乳酸、聚氨基酸、聚对二氧六环酮及其它生物降解聚合物的合成进展,综述了可生物降解温度敏感水凝胶、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概况,阐述了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在生物活性大分子控释体系、超细纤维组织工程支架上的应用研究,介绍了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在食品包装、纺织和汽车电子等方面的应用,总结了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医疗器械、药物制剂和组织工程等领域产业化近况。最后展望了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研究、应用和产业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聚合物 生物医用 进展 展望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羟基乙酸牙周缓释凝胶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覃宇悦 李琳 +3 位作者 李伟 袁明龙 朱延新 郭祀远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9-420,共2页
目的采用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研制替硝唑牙周缓释凝胶。方法根据聚合物的分子量、浓度、载药量和增塑剂等因素来优选最佳配方。结果聚合物溶液中N-甲基-2-吡咯烷酮(NMP)P、EG400、PLGA(75∶25)的最佳比例为65∶5∶30,5%替硝唑与聚合物... 目的采用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研制替硝唑牙周缓释凝胶。方法根据聚合物的分子量、浓度、载药量和增塑剂等因素来优选最佳配方。结果聚合物溶液中N-甲基-2-吡咯烷酮(NMP)P、EG400、PLGA(75∶25)的最佳比例为65∶5∶30,5%替硝唑与聚合物溶液均匀混合即得凝胶。凝胶必须在室温下避光保存。结论该凝胶缓释时间长达7d,用于牙周炎的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酸 替硝唑 缓释凝胶 正文试验
下载PDF
聚乳酸共混聚三亚甲基碳酸酯生物膜的生物性能表征及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小强 袁明龙 +1 位作者 李伟 张高勇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78-582,共5页
聚乳酸是一种很好的生物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可降解性。在第一代聚乳酸膜的基础上我们研制了聚乳酸共混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 C)生物软膜,并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的生物性能表征,包括细胞毒性实验、急性毒性实验、皮肤刺激... 聚乳酸是一种很好的生物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可降解性。在第一代聚乳酸膜的基础上我们研制了聚乳酸共混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 C)生物软膜,并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的生物性能表征,包括细胞毒性实验、急性毒性实验、皮肤刺激实验、致敏实验、溶血实验、微核实验及皮下植入实验。结果表明,共混膜无毒,无刺激,无致敏作用,不引起溶血,试验材料组微核率为1.3%±1.0%,小于3%,骨髓微核实验呈阴性。皮下植入后各个时期伤口无红肿、化脓、坏死等现象。在应用于家兔术后预防肠黏连的实验研究中,生物软膜表现出很好的实验效果。结论:聚乳酸共混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软膜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粘连 共混膜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糊剂封闭根尖性能及其对病原菌抗菌活性的体外实验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平 肖丽英 +3 位作者 李伟 谭红 廖运茂 袁明龙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14-218,共5页
目的:研究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根管充填糊剂(n-HA)、AH-Plus根管封闭剂的根尖封闭性能以及二者对感染根管优势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a nu-cleatum,Fn)、中间普氏菌(Prevotalla intermed... 目的:研究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根管充填糊剂(n-HA)、AH-Plus根管封闭剂的根尖封闭性能以及二者对感染根管优势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a nu-cleatum,Fn)、中间普氏菌(Prevotalla intermedius,Pi)生长的影响。方法:实验一34个离体单根管牙随机分为4组,用镍钛旋转器械Protaper预备根管,阳性对照(2个)、阴性对照(2个)、2个实验组(各15个),分别用新型n-HA、AH-plus根充糊剂加牙胶尖以冷侧压法根充恰填,染料渗入法检查根尖微渗漏。实验二选用Pg、Fn、Pi作为实验菌株,常规打孔法测定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根管充填料、AH-Plus根管封闭剂的抑菌效果。结果:所有根充糊剂充填后根尖部位均有微渗漏,AH-plus组的微渗漏值低于n-HA组,2组结果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n-HA与AH-Plus糊剂对Pg、Fn、Pi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n-HA的抑菌作用明显强于AH-Plus。结论:2种根充糊剂充填后都不能完全封闭根尖孔,AH-plus根充糊剂的根尖封闭性优于n-HA组。n-HA根充糊剂具有较理想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充填 根充糊剂 纳米羟基磷灰石 微渗漏 抑菌环
下载PDF
替硝唑可生物降解聚乳酸缓释凝胶的制备 被引量:3
7
作者 覃宇悦 李琳 +3 位作者 李伟 袁明龙 朱延新 郭祀远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7-90,共4页
采用聚乳酸[poly(DL-lactide)]制备替硝唑牙周缓释凝胶,考察聚合物分子量、浓度、溶剂和载药量等因素的影响,应用正交实验优选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为溶剂,poly(DL-lactide)[DL-PLA]5700浓度... 采用聚乳酸[poly(DL-lactide)]制备替硝唑牙周缓释凝胶,考察聚合物分子量、浓度、溶剂和载药量等因素的影响,应用正交实验优选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为溶剂,poly(DL-lactide)[DL-PLA]5700浓度为30:70,载药量为4%~6%时的工艺条件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生物降解 替硝唑 凝胶
下载PDF
替硝唑缓释剂治疗牙周炎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娟 肖丽英 +3 位作者 李伟 丁一 肖晓蓉 袁明龙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511-514,共4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观察替硝唑缓释剂治疗牙周炎的效果。方法:以比格犬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单盲及自身对照设计,分为实验A组(50g/L的替硝唑缓释剂),实验B组(25g/L的替硝唑缓释剂)及阳性对照C组(派丽奥软膏),采用牙周袋局部上药,每... 目的: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观察替硝唑缓释剂治疗牙周炎的效果。方法:以比格犬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单盲及自身对照设计,分为实验A组(50g/L的替硝唑缓释剂),实验B组(25g/L的替硝唑缓释剂)及阳性对照C组(派丽奥软膏),采用牙周袋局部上药,每周1次,共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和细菌量变化。结果:①基线时3组的牙周病变程度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组的PD、GI均显著降低,BOP显著减轻;组间比较发现3组间BOP、GI无显著性差异;含50g/L的替硝缓释剂与派丽奥软膏组间PD无显著性差异,含25g/L的替硝唑缓释剂与前两组间PD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基线时3组的Pg,Pi,Fn检出量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组的Pg,Pi,Fn检出量均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发现3组间Pg,Fn检出量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浓度的替硝唑缓释剂与派丽奥软膏组间Pi检出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浓度的替硝唑缓释剂的临床指标及微生物检查指标结果与派丽奥软膏基本相似,两种浓度的替硝唑缓释剂可用于牙周炎的辅助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替硝唑 派丽奥
下载PDF
己内酯与碳酸亚乙酯的共聚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喜群 袁明龙 +2 位作者 朱延新 杜碧林 张高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7,共3页
以ε-己内酯和碳酸亚乙酯为原料,使用催化剂氯化亚锡在常压氩气保护下引发ε-己内酯与碳酸亚乙酯开环共聚,得到了不同组成和摩尔质量的聚(ε-己内酯-碳酸亚乙酯)的共聚物。用FT-IR、1H-NMR、GPC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氯... 以ε-己内酯和碳酸亚乙酯为原料,使用催化剂氯化亚锡在常压氩气保护下引发ε-己内酯与碳酸亚乙酯开环共聚,得到了不同组成和摩尔质量的聚(ε-己内酯-碳酸亚乙酯)的共聚物。用FT-IR、1H-NMR、GPC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氯化亚锡引发ε-己内酯和碳酸亚乙酯开环共聚得到的是二者的线型无规共聚物,通过GPC和1H-NMR等方法检测得到了共聚物摩尔质量及其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Ε-己内酯 聚碳酸亚乙酯 Ε-己内酯 碳酸亚乙酯 共聚 聚(ε-己内酯-碳酸亚乙酯)
下载PDF
替硝唑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覃宇悦 程春生 +2 位作者 樊建 袁明伟 李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5-737,共3页
目的:采用聚乳酸[poly(DL-lactide)]制备替硝唑微球。方法:考察分散递质明胶溶液的浓度、油相中聚乳酸的浓度、投药比和搅拌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应用正交实验优选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替硝唑聚乳酸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稳定、重复性好,... 目的:采用聚乳酸[poly(DL-lactide)]制备替硝唑微球。方法:考察分散递质明胶溶液的浓度、油相中聚乳酸的浓度、投药比和搅拌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应用正交实验优选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替硝唑聚乳酸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稳定、重复性好,微球表面圆整,粒径分布均匀,微球平均粒径为30.2μm,平均载药量为6.7%,平均包封率为64.5%。该微球在14d的药物累积释放率达81.2%。结论:替硝唑聚乳酸微球缓释时间长达14d,用于牙周炎的治疗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替硝唑 微球 制备 体外释药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根充糊剂动物根管充填及颌骨和皮下埋植实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平 肖丽英 +3 位作者 李伟 谭红 廖运茂 袁明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3-796,共4页
目的:评价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n-HA)根充糊剂在动物体内的组织相容性。方法:以3只犬为实验对象,采用n-HA根充糊剂充填根管,颌骨埋植,皮下埋植,以AH-plus根充糊剂作对照,分别于术后2、4、12周处死动物,通过X线照片和病理切片观察材料对... 目的:评价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n-HA)根充糊剂在动物体内的组织相容性。方法:以3只犬为实验对象,采用n-HA根充糊剂充填根管,颌骨埋植,皮下埋植,以AH-plus根充糊剂作对照,分别于术后2、4、12周处死动物,通过X线照片和病理切片观察材料对周围组织的影响。结果:①根充实验:X线照片显示试验牙根充严密,根尖周未见有明显的骨质破坏。实验2、4、12周组均未见根尖周不良改变,对照2周组根尖出现轻度炎性反应,4周组根尖周呈中、重度炎性反应,12周根尖周病变减轻,呈轻微炎性反应。②颌骨埋植:实验2、4、12周、对照12周组均未见炎性反应,对照2周组呈中度炎性反应,4周组呈轻微炎性反应。③皮下埋植:实验2周组、对照4周组有轻度炎细胞浸润,对照2周有中度炎性反应,其余各组病理切片均未见明显的炎性改变。结论:n-HA根充糊剂在动物体内的组织相容性明显好于AH-plus根充糊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根管充填材料 组织相容性
下载PDF
可吸收聚乳酸-替硝唑抗菌缓释剂体外药物释放效果的测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娟 肖丽英 +3 位作者 李伟 丁一 张萍 袁明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7-239,共3页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可吸收聚乳酸-替硝唑抗菌缓释剂中替硝唑的体外释放动力学,以观察聚乳酸-替硝唑共混缓释剂在作为抗牙周炎治疗剂时的药物持续释放时间和有效释放浓度。方法采用C18色谱柱分离,以水-甲醇-冰醋酸为流动相,...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可吸收聚乳酸-替硝唑抗菌缓释剂中替硝唑的体外释放动力学,以观察聚乳酸-替硝唑共混缓释剂在作为抗牙周炎治疗剂时的药物持续释放时间和有效释放浓度。方法采用C18色谱柱分离,以水-甲醇-冰醋酸为流动相,流速为1.5ml min,测试波长为310nm,柱温为30℃,测定可吸收聚乳酸-替硝唑抗菌缓释剂中替硝唑的持续释放时间和有效释放浓度。结果①替硝唑的保留时间约为12min。②混合凝胶中替硝唑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程:y=0.836+8.4522×10_5x(r=0.9986),线性范围为5~500mg L,相对标准差为0.2%。③聚乳酸对替硝唑的测定无干扰。替硝唑平均每日释放度为5.60%,14d累计释放度约为78.40%。结论聚乳酸-替硝唑共混缓释剂具有较长时间保持有效抑菌浓度的药物释放能力;HPLC是评价局部药物释放剂简便、准确和具有良好重复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聚乳酸 替硝唑
下载PDF
丙交酯与碳酸亚乙酯的共聚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喜群 袁明龙 +2 位作者 朱延新 杜碧林 张高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5-78,共4页
以丙交酯和碳酸亚乙酯为原料,使用催化剂氯化亚锡在常压氩气保护下引发丙交酯与碳酸亚乙酯开环共聚,得到了不同组成和分子量的聚乳酸-碳酸亚乙酯的共聚物。用FT-IR,1H-NM R,GPC对丙交酯与碳酸亚乙酯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以丙交酯和碳酸亚乙酯为原料,使用催化剂氯化亚锡在常压氩气保护下引发丙交酯与碳酸亚乙酯开环共聚,得到了不同组成和分子量的聚乳酸-碳酸亚乙酯的共聚物。用FT-IR,1H-NM R,GPC对丙交酯与碳酸亚乙酯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氯化亚锡引发丙交酯和碳酸亚乙酯开环共聚得到的是二者的线型无规共聚物,通过GPC和1H-NM R等方法检测得到了共聚物分子量及其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碳酸亚乙酯 丙交酯 碳酸亚乙酯 共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