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探究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帅
机构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时代汽车》
2024年第9期178-180,共3页
文摘
为了保障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对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的特点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同时详细阐述了当前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管理意识不足、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管理责任不够明确等。之后提出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满足公路工程的建设需求,完善我国基础设施。
关键词
公路工程
施工现场
管理与优化
Keywords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and Optimization
分类号
U4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题名 复杂山区深水桩基冲孔平台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2
作者
杨振宇
于建华
文江福
机构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桥梁工程分公司
招商局重庆交通 科研设计院有限 公司
出处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4期126-129,共4页
文摘
以泸定至石棉高速公路的桥梁工程为依托,利用Midas/Civil软件按照移动荷载、冲击荷载综合分析法对桩基冲孔平台进行设计及分析。通过介绍建模过程,对平台结构在桩基冲击钻作用以及履带吊吊装施工下的刚度、强度、整体稳定性以及自振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平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的不利工况,采用有限元模型模拟吊车在移动过程中的最不利工况,指导现场施工。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桩基施工
水中平台
结构分析
MIDAS
Keywords
bridge engineering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underwater platform
structural analysis
Midas
分类号
U442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题名 国有企业党组织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3
作者
王延群
机构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8期185-188,共4页
文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企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可见,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稳定关乎国计民生。其中国有企业党组织队伍是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核心环节。基于此,本文围绕国有企业党组织队伍建设路径展开研究,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党组织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并探讨了国有企业党组织队伍建设的路径与对策,以期为国有企业党组织队伍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国有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党组织
队伍建设
路径
分类号
F276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题名 对隧道工程建设中重要工序的探讨
4
作者
胡泽钢
孙继承
机构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隧道工程分公司
出处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2期0154-0157,共4页
文摘
隧道是一种重要的建筑,在交通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这也要求做好隧道工程建设管理,针对重要工序分析可靠的施工建设方案。本文以隧道工程与其基本建设要求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分析隧道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工序、主要问题,最后结合上文论述有关问题的应对建议,就加强勘测管理、做好工程设计、科学组织爆破、控制施工质量等措施进行研究,服务未来隧道工程建设工作。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重要工序
工程设计
施工质量
分类号
U45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题名 国企新闻宣传工作建设路径的研究
5
作者
钟明娟
机构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8期001-004,共4页
文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加速推进,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给新时代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如何更好地把新闻宣传工作用于推动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起到聚人心、凝共识、强信心的作用,这是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的一个主要课题,文章对此进行了一定的论述。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新闻宣传
建设探析
分类号
G219
[文化科学—新闻学]
题名 钢管外包自密实混凝土早期收缩补偿与抗裂性能研究
6
作者
袁文
李宝清
王开凤
李存
朱云升
机构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 与物流工程学院
出处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1期167-173,共7页
文摘
文中基于致密堆积理论进行钢管外包自密实混凝土配制,并研究了CEA膨胀剂对自密实混凝土收缩补偿特性与开裂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致密堆积理论配制的钢管外包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良好、28 d抗压强度39.2 MPa,满足工程应用要求.CEA膨胀剂在自密实混凝土成型5 h后开始作用,14 d左右达到平衡,补偿收缩效果显著.当CEA膨胀剂的掺量为10%时,早期抗裂性优异,抗裂等级为Ⅰ级.当超过10%后,抗裂性能提升并不明显,而且还有过度膨胀造成自密实混凝土内部结构破坏,降低抗压强度的风险.
关键词
钢管外包自密实混凝土
致密堆积理论
CEA膨胀剂
收缩补偿性能
抗裂性
Keywords
steel pipe with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dense packing theory
CEA expansion agent
shrinkage compensation property
crack resistance
分类号
U416.217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题名 制备工艺对胶粒/SBS复合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刘又诚
李欢欢
张正义
毛成
机构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西南交通 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道路工程四川省 重点实验室
四川 交投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交通科技》
2025年第1期100-103,123,共5页
基金
四川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2024-ZL-08)资助。
文摘
剪切时间会对胶粒/SBS复合改性沥青物理性能、流变特性、施工特性、沥青与橡胶的相容性造成重要影响。为探究制备工艺对胶粒/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的影响,制备剪切时间为2,4,6 h的胶粒/SBS复合改性沥青。采用三大指标试验、温度扫描试验、离析试验评价不同剪切时间胶粒/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表明,延长剪切时间可有效降低胶粒粒径,提高溶胀程度,提升沥青力学性能和存储稳定性。4 h剪切时间较为合适,在剪切时间由4 h提升至6 h的过程中,改性沥青性能提升不再明显。
关键词
橡胶
复合改性沥青
剪切时间
温度扫描
热氧老化
分类号
U4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题名 基于测力延度试验的改性沥青低温性能评价
8
作者
郑茂
何安正
梁明辉
钟盛燃
颜川奇
机构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西南交通 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道路工程四川省 重点实验室
出处
《公路交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3,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08353,51908426)
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项目(2021JDTD0023,2022JDTD0015)
成都市技术创新研发项目(2021-YF05-01175-SN)。
文摘
【目标】为了拓展聚合物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有效评价指标,分别对SK70#基质沥青和5种代表性改性沥青进行了测力延度试验和弯曲梁流变试验。【方法】提取了峰值力、延度值、黏韧性、k值等试验参数,计算了工程应力和真实应力,整体分析了沥青低温拉伸变形各阶段特征及测力延度试验相关拉伸破坏类型。通过分析工程应力延度曲线和真实应力延度曲线,明确了SK70#基质沥青和5种改性沥青的低温拉伸特点及不同改性剂对基质沥青低温性能的改善效果差异,分析了峰值力、黏韧性、延度和断裂真实应力与k值之间的相关性曲线。【结果】改性沥青低温拉伸一般发生普弹形变、屈服变形和细颈变形3个变形阶段,视沥青低温性能优劣发生脆性断裂或韧性断裂;细颈变形是多数弹性沥青特有的变形阶段;BS改性剂不能提高基质沥青低温延性,橡胶、SBS、EVA和HVA改性剂可提升基质沥青的低温变形能力,且SBS和HVA的改性效果最为显著;工程应力适合评价大应力、小变形阶段,而真实应力适合评价变形各阶段,尤其是屈服后的细颈变形阶段。除峰值力外,黏韧性、延度和断裂真实应力与k值之间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2)>0.90),断裂真实应力与k值具有很强的线性关系(R^(2)>0.90)。【结论】测力延度试验可有效评价聚合物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断裂真实应力可作为评估聚合物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新指标。
关键词
道路工程
低温性能
测力延度试验
改性沥青
真实应力
细颈变形
Keywords
road engineering
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stress ductility test
modified asphalt
true stress
slender neck deformation
分类号
U4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题名 软岩隧道动力响应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
9
作者
陈甫君
肖锋
汪兴源
杨永强
李肃强
郭伟
机构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 泸石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西南交通 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14-292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8580)。
文摘
为探究冲击荷载和爆炸荷载作用下隧道变形行为特征,提出了一种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不同动态荷载条件下隧道的损伤行为和模式。以海螺沟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对缩尺物理隧道模型进行冲击测试,接着对隧道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并完成验证,然后对比了小比例隧道模型和原型模型在冲击荷载下的隧道变形结果,最后分析了爆破荷载对原型隧道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方法能够真实反映实际冲击荷载对隧道变形的影响;缩尺隧道模型的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原型隧道顶部的约为缩尺物理模型的10倍;原型隧道数值模型在冲击荷载作用下顶部变形量与500 kg TNT爆破荷载造成的变形较为一致,利用冲击荷载可有效模拟爆破载荷对隧道拱顶的损伤情况;增大覆盖深度和减小冲击荷载是避免隧道造成重大损伤的有效举措。本研究的成果克服了地表爆破时现场测试的困难,为分析隧道在不同动态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行为和模式提供一种低成本、安全可靠的测试方法,为优化爆破荷载的隧道安全、经济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软岩隧道
动力响应
模型试验
数值分析
Keywords
tunnel engineering
soft rock tunnel
dynamic response
model test
numerical analysis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题名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的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分析
10
作者
孙来
李智
肖克锋
机构
四川 交建天路建设 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西南交通 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88,共6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资助计划项目(2021YFH0037)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NSFSC0407)。
文摘
[目的]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土体开挖导致掌子面前方形成临空面,为确保土体稳定,需在掌子面上施加适当的支护压力。因此,准确量化分析隧道开挖时掌子面的稳定性,并确定维持稳定所需的极限支护压力,具有关键意义。[方法]采用极限分析上限法,构建了一种可根据掌子面基本参数进行优化搜索的二维隧道掌子面破坏机构模型。通过推导内功率和外功率的计算公式,将掌子面稳定性分析问题转化为非线性优化求极值问题。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掌子面的安全系数与极限支护压力,并将计算结果与现有文献及OPTUM G2数值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还深入探讨了土体黏聚力、内摩擦角及埋深比对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及结论]掌子面的稳定性随土体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增强,表明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对掌子面稳定性具有积极影响;随着隧道埋深比的增加,掌子面稳定性逐渐降低;然而,当埋深比达到足够大时,掌子面破坏机构的形状趋于稳定,此时掌子面稳定性几乎不再受埋深比的影响;此外,内摩擦角的增大能够减弱埋深比对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极限分析上限法
掌子面稳定性
安全系数
极限支护压力
Keywords
shield tunnel
upper bound method of limit analysis
tunnel face stability
safety factor
ultimate support pressure
分类号
U455.43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题名 基于UDEC的岩脉侵入角度对隧道安全影响分析
11
作者
王毅
李乔
机构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丰县
出处
《山西建筑》
2025年第1期164-167,共4页
基金
临近断层富水、风化、破碎花岗岩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编号:SCJJKY-2022-107)。
文摘
为探究岩脉侵入角度对隧道开挖的影响,文章以泸石高速石棉隧道开挖时地层遭遇不同角度岩脉侵入为工程背景,通过UDEC离散元计算,总结岩脉侵入角度对隧道开挖的影响,给出有效处理措施,并得出以下结论:岩脉和被侵入岩体界面易发生塑性滑移,隧道开挖后岩脉区围岩变形最大,且岩脉区围岩有开裂、滑移和隆起现象,围岩变形随角度的减小而减小。边墙与仰拱连接处轴力、剪力、弯矩均最大,安全系数最小,三种工况均在0.3左右。衬砌轴力、剪力的最大值随角度减小而增大,弯矩受角度的影响较小。岩脉区域的安全系数在向着岩脉倾斜方向更小。岩脉侵入区域隧道开挖应采用岩脉区域局部注浆、封闭仰拱、增大衬砌厚度三种方法来加固围岩和提高衬砌承载能力。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侵入岩脉
UDEC离散元
处置措施
Keywords
tunnel engineering
alteration zone of intrusive body dike
UDEC discrete element
treatment measures
分类号
TU997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U45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题名 路桥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风险识别与应对措施探讨
12
作者
骆天文
机构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5年第1期139-142,共4页
文摘
路桥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诸多风险点,涵盖设计、施工、材料、环境、管理以及法规等方面,分析了各类风险的成因,并针对不同风险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以保障施工质量与安全。加强设计审查、施工管理、材料检验、环境保护以及法律合规性,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风险,确保路桥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达标,在为施工单位和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风险识别和有效的防范措施参考。
关键词
路桥施工
安全管理
风险识别
应对措施
工程质量
分类号
TU7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题名 关于高陡边坡上隧道洞口偏压进洞施工技术的探讨
13
作者
郭波
机构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152-155,共4页
文摘
在现代隧道工程中,隧道洞口的挖掘和施工往往会遇到需要通过较高的陡坡路段。这类工程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地形条件所限,面临的挑战很多,其中偏压问题最为关键。偏压是指由于地形或地质原因造成隧道洞口压力不均,这种压力分布不均可能造成洞口变形、塌陷等严重后果,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工程质量造成威胁。针对这一问题,结合高陡边坡环境下隧道洞口偏压进洞施工的实际情况,本文旨在探讨和总结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本文将结合具体工程案例,通过分析偏压产生的原因及其对隧道洞口稳定性的影响,对包括但不限于前期加固处理、合理支护设计、先进监控预警系统应用、施工工艺优化、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陡边坡
隧道洞口
偏压进洞
施工技术
分析应用
分类号
U44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题名 生态护坡技术在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盛通
机构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隧道工程分公司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3期135-138,共4页
文摘
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边坡防护成为保障公路安全和提升环境质量的关键。生态护坡技术因具有环保、经济和可持续等优点,在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中应用愈发广泛。本文通过剖析生态护坡技术的原理和优势,深入探讨其在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中的应用策略,并结合实例详细分析其成效与挑战。研究表明,生态护坡能有效预防边坡滑坡和崩塌,借助植物根系的固定作用增强边坡稳定性,显著改善环境。同时,合理的生态护坡设计能降低工程成本,实现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处。此外,本文还针对实际应用中的优化措施提出建议,为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生态护坡
高速公路
边坡防护
环境友好
应用策略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题名 基底围岩弱化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受力特征研究
15
作者
蔡东
机构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建筑技术开发》
2025年第2期120-122,共3页
文摘
在隧道运营过程中,地下水弱化仰拱基底以下的围岩,导致仰拱隆起和衬砌结构破坏。基于现场钻芯取样,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在基底围岩弱化程度不同时二次衬砌结构的受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基底围岩弱化会造成边墙开裂和仰拱隆起,随着基底围岩弱化程度的增加,二次衬砌结构的位移也随之增加。在最大主应力中,随着基底围岩劣化程度的增加,墙脚位置的压应力增长幅度最高。在最小主应力中,二次衬砌各位置中除仰拱外,其余位置均承受压应力,且仰拱位置承受的拉应力增长率约为173.72%。
关键词
弱化效应
数值模拟
衬砌结构
受力特征
Keywords
attenuation eff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lining structure
stress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U456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题名 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墩柱盖梁施工技术探析
16
作者
关晓旭
机构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低碳世界》
2025年第1期133-135,共3页
文摘
为探讨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墩柱盖梁施工技术,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指出墩柱盖梁施工的难点,分析墩柱盖梁抱箍法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以及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结果表明,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中的墩柱盖梁施工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和严格的质量管理,可以确保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墩柱盖梁
测量放线
抱箍安装
分类号
U44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题名 公路改扩建项目中路面病害防治技术分析
17
作者
郑杰
机构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3期005-008,共4页
文摘
随着公路改扩建工程的持续深入,路面病害的滋生与发展已成为制约工程质量与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路面病害形式多样,诸如裂缝、车辙、波浪坑、沉降等,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威胁交通安全,还大幅增加了后续的养护成本。鉴于此,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技术显得尤为迫切。本文深入剖析了公路改扩建过程中常见的路面病害类型及其背后的成因,并系统探讨了针对这些病害的防治策略,涵盖裂缝修复、车辙整治、防水技术的巧妙运用,以及预防性养护措施等诸多方面。通过有机融合先进的检测技术与修复手段,能够切实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进而提升公路的整体服务能力。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公路改扩建项目中的路面病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公路改扩建
路面病害
防治技术
检测与修复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