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学三维重建技术在乳房整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叶 傅荣 +3 位作者 卢漫 钟振东 王志军 宗帝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年第2期152-157,共6页
乳房形态学以及体积的测量可以帮助整形外科医生在乳房整形术前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帮助假体型号的确定以及自体肌皮瓣切口的设计,有利于乳房整形外科朝着更便利、更精确、术后对称性更佳的方向发展。现代影像学三维重建技术的飞速发展... 乳房形态学以及体积的测量可以帮助整形外科医生在乳房整形术前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帮助假体型号的确定以及自体肌皮瓣切口的设计,有利于乳房整形外科朝着更便利、更精确、术后对称性更佳的方向发展。现代影像学三维重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乳房形态学和体积的测量更为便捷和准确。本文对各类影像学测量手段进行系统性回顾,并分析其利弊与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三维重建技术 乳房形态学 乳房体积 乳房整形与重建
下载PDF
四川省凉山州麻风病流行状况及防治成果调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杜丽平 卫东 +2 位作者 潘宁 唐贶昀 傅荣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省凉山州麻风病流行状况及防治成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省凉山州麻风病患者档案资料,统计麻风病年龄、性别、职业、临床分型、病期及皮损特征分布,历年新发病例数和畸残例数,以及新发病例发... 目的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省凉山州麻风病流行状况及防治成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省凉山州麻风病患者档案资料,统计麻风病年龄、性别、职业、临床分型、病期及皮损特征分布,历年新发病例数和畸残例数,以及新发病例发病方式的变化。结果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省凉山州麻风病发病5782例,畸残病例2206例(38.15%);麻风病患者年龄集中在20~29岁和30~39岁,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工人和农民患者较多,少菌型多于多菌型,病程多在2~4年,2块和3块皮损患者较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54.586~4666.528,P<0.01);从1949年至今,麻风病新发病发病率、畸残例数占新发例数百分比呈下降趋势(χ~2=568.312~645.387,P<0.01),畸残患者接受手术修复率、手术治疗有效率呈明显升高趋势(χ~2=3.912~20.918,P<0.05);80年代后被动发现63.58%明显高于80年代前29.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755,P<0.01)。结论四川省凉山州麻风病发病率和畸残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被动发现比例升高,但仍应重视低流行状态下的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病 流行状况 防治成果
原文传递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贝复新对面部整形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卫东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66-68,72,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外用溶液联合贝复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面部整形术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 目的研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外用溶液联合贝复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面部整形术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160例面部整形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0例。两组均进行面部整形手术,切口缝合后,对照组于切口外涂抹rhEGF外用溶液,2次/d,1个月为1疗程;试验组同时联合bFGF凝胶,2次/d,1个月为1疗程。记录切口愈合时间,术后5d,比较两组切口疼痛程度、愈合情况,随访3个月、6个月时,对患者瘢痕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4例切口肿胀,3例切口渗液,愈合良好者73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和6个月,试验组VSS评分、OSAS评分和P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EGF联合bFGF可有效促进面部整形术切口愈合,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患者对切口愈合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整形手术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 贝复新
下载PDF
鼻尖整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邓曦琳 游晓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第3期154-156,共3页
亚洲人种对于鼻部整形的需求日益增长,而鼻尖线条的流畅性以及鼻尖表现点的形态、位置对鼻部整体形态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近些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中,鼻尖成形技术逐渐走向成熟,本文就鼻整形中鼻尖成形技术、植入材料等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鼻尖成形 鼻翼软骨缝合 鼻尖移植物
下载PDF
特色健康教育应用于胸外科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余纯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14期50-51,共2页
目的观察特色健康教育应用于胸外科的效果。方法 50例肺癌、食管癌手术患者中,选取2010年1~5月的25例作为对照组,6~10月的2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特色健康教育方法。观察2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及满... 目的观察特色健康教育应用于胸外科的效果。方法 50例肺癌、食管癌手术患者中,选取2010年1~5月的25例作为对照组,6~10月的2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特色健康教育方法。观察2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及技巧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针对性的特色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 健康教育 特色 效果
下载PDF
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全 游晓波 +2 位作者 蔡震 唐贶昀 张寒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78-580,共3页
目的探讨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鼻翼缺损患者32例,采取耳廓复合组织瓣,将其插入鼻翼缺损区,皮肤和软骨呈阶梯状分层缝合,良好固定,耳廓供区直接缝合。... 目的探讨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鼻翼缺损患者32例,采取耳廓复合组织瓣,将其插入鼻翼缺损区,皮肤和软骨呈阶梯状分层缝合,良好固定,耳廓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期愈合修复,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耳廓复合组织色泽与鼻部组织基本近似,鼻翼外形弧度满意,无鼻翼塌陷、继发耳廓供区畸形等并发症。结论应用自体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是一种具有良好治疗效果的便捷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翼缺损 耳廓复合组织 阶梯状 修复
下载PDF
硅凝胶膜联合早期口服曲尼司特防治外伤瘢痕增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杜丽平 傅荣 +1 位作者 张家建 李艳霞 《四川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271-273,共3页
目的观察硅凝胶膜联合早期口服曲尼司特防治外伤瘢痕增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就诊的120例外伤患者按就诊标记的单双序号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单纯使用硅凝胶贴膜外敷,而治疗组在使用硅凝胶贴膜的同时于创伤... 目的观察硅凝胶膜联合早期口服曲尼司特防治外伤瘢痕增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就诊的120例外伤患者按就诊标记的单双序号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单纯使用硅凝胶贴膜外敷,而治疗组在使用硅凝胶贴膜的同时于创伤愈合早期联合口服曲尼司特胶囊。两组治疗疗程均为3~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创伤愈合后6个月根据温哥华瘢痕量表对两组评分及疗效判断,显示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硅凝胶膜联合早期口服曲尼司特防治外伤瘢痕增生的疗效可靠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较好的防治瘢痕增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凝胶膜 曲尼司特 防治 瘢痕增生 疗效
下载PDF
额部扩张皮瓣肋软骨支架植入鼻再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家建 蔡震 +1 位作者 游晓波 傅荣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170-171,共2页
目的探讨额部扩张皮瓣复合肋软骨支架移植鼻再造术的效果。方法额部帽状腱膜下埋置200ml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扩张满意后,以滑车上动静脉为血管蒂设计三叶状皮瓣,取右侧第7或8肋软骨,雕刻成"L"型和倒"V"型复合鼻支架植... 目的探讨额部扩张皮瓣复合肋软骨支架移植鼻再造术的效果。方法额部帽状腱膜下埋置200ml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扩张满意后,以滑车上动静脉为血管蒂设计三叶状皮瓣,取右侧第7或8肋软骨,雕刻成"L"型和倒"V"型复合鼻支架植入,皮瓣转移重建再造鼻,三期行断蒂及再造鼻修整手术。结果该手术行鼻再造修复12例,额部扩张皮瓣与移植软骨支架全部完全成活,再造鼻外形与鼻孔通气功能良好,随访一年以上,皮瓣无明显回缩,额部供皮区切口线性瘢痕小,患者满意。结论该方法对于鼻缺损患者,治疗后再造鼻形态满意,设计简便,安全可靠,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再造 额部扩张皮瓣 肋软骨 支架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建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丽霞 王倩 +2 位作者 陈金 卢葳 蔡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第2期16-18,共3页
目的通过外用2,4-二硝基氟苯(DNFB)丙酮/橄榄油溶液致敏与激发BALB/c小鼠,探索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将16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对照组各8只。实验第1天和第2天在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背部脱毛区分别涂... 目的通过外用2,4-二硝基氟苯(DNFB)丙酮/橄榄油溶液致敏与激发BALB/c小鼠,探索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将16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对照组各8只。实验第1天和第2天在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背部脱毛区分别涂搽一次DNFB丙酮/橄榄油溶液及丙酮/橄榄油,第7天开始每隔2天涂搽一次,共涂搽10次。观察小鼠皮肤的生理和病理改变。结果外用DNFB致敏与激发小鼠完成后,小鼠搔抓频率增加,小鼠皮肤可见慢性皮损改变,镜下可见慢性炎细胞浸润,ELISA血清检查发现IgE、IL-4及IFN-γ在血清中高表达。结论外用DNFB致敏与激发BALB/c小鼠产生的皮肤生理和病理改变与AD患者一致,可作为研究AD的发病机理及探索其治疗手段的有效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模型 BALB C小鼠
下载PDF
面部基底细胞癌手术切除及创面修复方式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全 游晓波 +3 位作者 蔡震 唐贶昀 宗帝 张寒 《四川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687-689,共3页
目的探讨面部基底细胞癌手术切除后创面皮瓣或植皮修复的疗效。方法 2009年7月至2014年9月92例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应用局部皮瓣或植皮的方法进行修复,术中做冰冻切片决定手术切缘,其中皮瓣修复创面81例,皮片移植修复11例。结果所有病... 目的探讨面部基底细胞癌手术切除后创面皮瓣或植皮修复的疗效。方法 2009年7月至2014年9月92例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应用局部皮瓣或植皮的方法进行修复,术中做冰冻切片决定手术切缘,其中皮瓣修复创面81例,皮片移植修复11例。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期修复,皮瓣及移植皮片存活良好,术后随访6~36个月,颜面部外观满意。结论面部基底细胞癌切除术后,采用术中冰冻切片快速病理验证的方式可以保证肿瘤的完全切除,应用局部皮瓣修复术后缺损,简便、高效,效果满意,对于切除面积较大病例,选用皮片移植方法修复创面,方法简便,皮片存活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皮瓣 皮片 修复
下载PDF
耳后带蒂随意皮瓣贯穿法修复耳廓皮肤缺损21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全 游晓波 张家建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6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一种修复耳廓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 21例耳廓内肿物切除术后患者采用耳后皮瓣贯穿法修复耳廓皮肤缺损。结果本组21例患者术后皮瓣存活好,无坏死,术后10天拆线。术后随访6~28个月,肿物无复发,耳廓外观及皮肤色泽良好,患者满意... 目的探讨一种修复耳廓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 21例耳廓内肿物切除术后患者采用耳后皮瓣贯穿法修复耳廓皮肤缺损。结果本组21例患者术后皮瓣存活好,无坏死,术后10天拆线。术后随访6~28个月,肿物无复发,耳廓外观及皮肤色泽良好,患者满意。结论耳后带蒂皮瓣贯穿法修复耳廓皮肤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易行,皮瓣易于成活,无需断蒂,手术一次完成,耳廓外形恢复良好;供皮区位于耳后,瘢痕隐蔽;耳廓修复后整体颜色相近,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耳廓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后 带蒂皮瓣 耳廓缺损 修复
下载PDF
胫后动脉内踝上链型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修复跟后组织缺损 被引量:3
12
作者 卢帆 钟雷 +1 位作者 蔡震 杜丽平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1918-1919,共2页
目的总结胫后动脉内踝上链型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修复跟后组织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7年5月~2011年5月采用胫后动脉内踝上链型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修复跟后组织缺损16例。皮肤缺损范围4cm×4cm~6cm×9cm。皮瓣切取范围5cm×... 目的总结胫后动脉内踝上链型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修复跟后组织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7年5月~2011年5月采用胫后动脉内踝上链型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修复跟后组织缺损16例。皮肤缺损范围4cm×4cm~6cm×9cm。皮瓣切取范围5cm×5cm~7cm×10cm。供区游离植皮。结果术后皮瓣、植皮均成活良好,创面Ⅰ期愈合。10例随访,平均随访11个月。皮瓣质地色泽好,无破溃。正常穿鞋行走。结论胫后动脉内踝上链型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是修复跟后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简便、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型穿支蒂皮瓣 网状供血 跟后缺损 修复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臀部穿支皮瓣治疗骶尾部褥疮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傅荣 游晓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第3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骶尾部褥疮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09-2010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0例骶尾部褥疮患者,一期实施清创手术后进行持续负压吸引7-14天,同时进行控制感染、营养支持等全身治疗,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骶尾部褥疮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09-2010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0例骶尾部褥疮患者,一期实施清创手术后进行持续负压吸引7-14天,同时进行控制感染、营养支持等全身治疗,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结果 20例患者局部炎性反应明显减轻,创面明显缩小,为二期手术提供了良好条件,再行穿支皮瓣修复,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年,褥疮无复发。结论 VSD技术可有效减少褥疮感染和渗出,提高穿支皮瓣手术成功率以及减少治疗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褥疮 负压封闭引流 穿支皮瓣
下载PDF
额部扩张皮瓣修复鼻及上唇缺损8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家建 刘全 杜丽平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1期148-148,共1页
目的观察额部扩张皮瓣修复鼻及上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外伤性鼻合并上唇缺损患者8例,采用额部扩张皮瓣修复。结果 8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经过Ⅲ~Ⅳ期手术,随访3~12个月,外形满意,鼻通气及口腔功能恢... 目的观察额部扩张皮瓣修复鼻及上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外伤性鼻合并上唇缺损患者8例,采用额部扩张皮瓣修复。结果 8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经过Ⅲ~Ⅳ期手术,随访3~12个月,外形满意,鼻通气及口腔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额部扩张皮瓣血供好,成活率高,扩张后完全满足修复鼻及上唇缺损之需,且色泽与正常皮肤一致,供区可直接缝合,留下的瘢痕小,应视为其修复缺损之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部扩张皮瓣 上唇 外伤 缺损
下载PDF
多孔磷酸钙生物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傅荣 屈树新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259-262,共4页
目的制备适合新骨长入的孔隙率、孔隙尺寸和结构的多孔磷酸钙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法通过湿法共沉淀法合成羟基磷灰石(HA)/磷酸三钙(TCP)双相粉末,采用有机泡沫浸浆法和适当的致孔剂,分别制备多孔磷酸钙陶瓷和多孔磷酸钙骨水泥。采用扫... 目的制备适合新骨长入的孔隙率、孔隙尺寸和结构的多孔磷酸钙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法通过湿法共沉淀法合成羟基磷灰石(HA)/磷酸三钙(TCP)双相粉末,采用有机泡沫浸浆法和适当的致孔剂,分别制备多孔磷酸钙陶瓷和多孔磷酸钙骨水泥。采用扫描电镜观测试样的孔隙结构,测量其孔隙率,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其相成分。结果多孔磷酸钙陶瓷和磷酸钙骨水泥的孔隙率分别为72%和67%;孔隙尺寸分布在200μm和280μm左右;孔壁上分别存在大量孔径为数微米至数十微米的微孔;X射线衍射结果证明多孔磷酸钙陶瓷的组成包括HA和β-TCP,骨水泥的成分为HA,α-TCP and β-TCP。结论试验制备的多孔磷酸钙生物材料具有适合新骨长入的孔隙直径、孔隙率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磷酸钙陶瓷 骨水泥 微孔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儿童上睑下垂的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策略 被引量:6
16
作者 钟雷 游晓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上睑下垂手术治疗的时机及术式选择。方法将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25例分为两组,分别用额肌瓣悬吊术(A组)及上睑提肌缩短术(B组)治疗,术后随访,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5例患儿中,矫正满意20例,矫正不足5例,无过度矫正病例... 目的探讨儿童上睑下垂手术治疗的时机及术式选择。方法将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25例分为两组,分别用额肌瓣悬吊术(A组)及上睑提肌缩短术(B组)治疗,术后随访,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5例患儿中,矫正满意20例,矫正不足5例,无过度矫正病例。A组发生睑缘弧度不自然2例,重睑线变宽2例;B组发生结膜脱垂2例,睑缘弧度不自然2例,轻度上睑内翻倒睫1例。结论儿童上睑下垂的治疗方法中,上睑提肌缩短术和额肌瓣悬吊术均是优良的方法,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上睑下垂 术式 手术时机
下载PDF
阔筋膜张肌肌皮瓣修复腹股沟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蔡震 游晓波 张丽霞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1905-1906,共2页
目的探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带蒂转移修复腹股沟区域恶性肿瘤切除后巨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1月,我科收治腹股沟区域恶性体表肿瘤6例,行扩大切除术后形成继发软组织缺损,缺损范围10.0cm×8.5cm~27.0cm×... 目的探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带蒂转移修复腹股沟区域恶性肿瘤切除后巨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1月,我科收治腹股沟区域恶性体表肿瘤6例,行扩大切除术后形成继发软组织缺损,缺损范围10.0cm×8.5cm~27.0cm×17.5cm,采用同侧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带蒂转移修复。结果 6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且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年以上,2例出现肿瘤局部复发,修复后外形满意,患侧肢体功能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可以满意修复腹股沟区域恶性体表肿瘤切除后的软组织缺损,有效保护腹股沟区域重要神经血管,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筋膜张肌肌皮瓣 腹股沟 恶性肿瘤 缺损
下载PDF
积极心理干预减轻儿童静脉输液过程中疼痛与恐惧的观察 被引量:20
18
作者 余纯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第1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对降低儿童静脉输液过程中疼痛与恐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2年1—12月在我科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共200例,按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对降低儿童静脉输液过程中疼痛与恐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2年1—12月在我科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共200例,按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恐惧、疼痛评分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恐惧程度、疼痛行为反应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儿对疼痛的敏感度,减轻由于疼痛所导致的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的发生,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干预 儿童 静脉输液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HA)复合聚乳酸(PDLLA)可吸收螺钉修复犬股骨骨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丽平 钟振东 傅荣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8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本动物实验采用比格犬股骨骨折内固定模型,考察迪康可吸收聚乳酸(PDLLA)骨折内固定螺钉对股骨外髁松质骨骨折修复的影响。方法 42只比格犬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术后2、4、8、12、24、36、48周,每组6只动物。手术复制股骨外髁骨折模型... 目的本动物实验采用比格犬股骨骨折内固定模型,考察迪康可吸收聚乳酸(PDLLA)骨折内固定螺钉对股骨外髁松质骨骨折修复的影响。方法 42只比格犬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术后2、4、8、12、24、36、48周,每组6只动物。手术复制股骨外髁骨折模型,左侧(实验组)采用可吸收复合螺钉内固定,右侧采用PDLLA骨折螺钉内固定。术后各时间段处死受试犬,X摄片观察骨折恢复情况,解剖取股骨和螺钉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同时检测螺钉质量、抗弯强度和重均分子量,计算生物吸收率、强度衰减率和生物降解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术后2周时所有动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可吸收复合螺钉和PDLLA螺钉治疗的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可吸收复合螺钉的初始抗弯强度及植入前12周时高于PDLLA螺钉,生物降解较PDLLA螺钉缓慢。结论实验提示可吸收复合螺钉具备良好的内固定疗效和生物相容性,其在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方面较PDLLA螺钉具备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愈合 植入体 聚乳酸螺钉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面部除皱术患者围术期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余纯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第2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面部除皱术患者围术期焦虑的影响。方法 50例面部除皱术患者按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除接受一般治疗及常规护理外,同时接受一系列心理干预和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面部除皱术患者围术期焦虑的影响。方法 50例面部除皱术患者按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除接受一般治疗及常规护理外,同时接受一系列心理干预和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术后1天和术后7天的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面部除皱术患者进行一系列心理和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减轻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除皱术 焦虑 围术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