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 被引量:50
1
作者 谢冬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5期430-431,共2页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再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过8周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作为临床慢性胃炎及消化道溃疡患者治疗的重要辅助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胃炎 消化道溃疡 生活质量改善 效果分析
下载PDF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谢冬玉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1期1735-1736,共2页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往往起病急骤,出血量大,病情凶险,常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病死率很高,首次出血死亡率高达40%~70%[1].为提高此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预防复发,我院对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往往起病急骤,出血量大,病情凶险,常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病死率很高,首次出血死亡率高达40%~70%[1].为提高此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预防复发,我院对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5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干预
下载PDF
45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甘毅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7期24-24,61,共2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可能诱因和病因,指导临床的治疗。方法收集整理45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其胃镜检查结论及其他可能的诱因和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男性占较高的比例,与女...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可能诱因和病因,指导临床的治疗。方法收集整理45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其胃镜检查结论及其他可能的诱因和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男性占较高的比例,与女性之比为2∶1;其中有饮酒史患者21例,占患者总数的46.67%,HP感染患者12例(26.67%),服用NSAID患者23例(51.11%),无明显的其他诱发因素的有3例,占6.67%。胃镜下表现4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GEVB)29例,占64.44%;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出血9例,占20%,消化性溃疡出血14例,占31.11%,其他未发现明显原因的2例,占4.44%。结论临床上应根据其较高的诱发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针对临床病因的确诊进行一系列对因治疗,尤其是应对临床常见的原因如静脉曲张性破裂、门脉高压、HP感染、消化性溃疡进行有效的控制,改善肝功能对减少肝硬化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等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诱因 病因
下载PDF
两种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7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甘毅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甲哨唑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哨唑,对照组雷尼替丁、阿莫西林、甲哨唑,在连续治疗2周后复查内镜及HP。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甲哨唑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哨唑,对照组雷尼替丁、阿莫西林、甲哨唑,在连续治疗2周后复查内镜及HP。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到80.56%,与对照组总有效率58.33%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其HP转阴例数治疗组为23例,占63.89%,与对照9例(25%)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均能明显改善患者胃肠道症状,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患者症状的改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甲哨唑联合治疗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明显优越于雷尼替丁、阿莫西林、甲哨唑三者的联合,值得临床的大力推广和使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根除HP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联合治疗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比较 被引量:23
5
作者 徐建明 李兵 +4 位作者 游红勇 宿冬远 张玲 李富宇 周荣幸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3期1788-1791,共4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联合替诺福韦(TDF)与ETV联合阿德福韦(ADV)治疗拉米夫定(LMD)耐药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并对主要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拉米夫定耐药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联合替诺福韦(TDF)与ETV联合阿德福韦(ADV)治疗拉米夫定(LMD)耐药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并对主要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拉米夫定耐药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ETV联合ADV组51例,ETV联合 TDF组5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血小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清蛋白、国际标准化比值INR(IQR)、Child‐Pugh评分、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数、乙肝病毒(HBV)的DNA水平、HBV的ADV耐药突变数、rtA181V/T变异、rtA181V/T+ rtN236T变异、HBV的ETV耐药突变数、rtS202G变异、rtT184I/L/S变异、rtM250V/L变异及 HBV的LAM、ADV及ETV耐药突变数、3~12个月患者 HBV的DNA减少量及病毒学反应等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TV联合 TDF组患者9个月 HBV 的DNA减少量(3.14±1.58)log10 IU/mL高于ETV联合ADV组(2.31±1.84)log10 IU/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V联合TDF组患者12个月HBV的DNA减少量(3.28±1.62)log10 IU/mL高于ETV联合ADV组(2.85±1.73)log10 IU/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V联合TDF组患者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病毒学反应正常数均高于ETV联合ADV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V联合TDF患者HBV的ADV耐药突变及rtA181V/T变异均低于ETV联合ADV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ETV联合TDF患者HBV的ETV耐药突变及rtS202G变异均高于ETV联合ADV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V联合TDF组男性12个月HBV的DNA减少量高于女性(P<0.05);男性患者6个月及9个月病毒学反应高于女性(P<0.05)。根据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HBV的 DNA 水平(OR=0.26,95% CI:0.03~0.64,P=0.015)是拉米夫定耐药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ETV 联合 TDF治疗(OR=98.54,95% CI:75.77~323.55,P=0.001)是拉米夫定耐药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在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疗效方面, TDF较ADV具有更强的抑制病毒活性。在对LAM和ADV应答下降的HBV感染者,TDF可能是高度有效的替代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阿德福韦 恩替卡韦 替诺福韦 拉米夫定
下载PDF
TNF-β基因+252A/G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Meta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畅 张玲 +1 位作者 姜政 姚巧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4-289,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β基因+252 A/G多态性与胃癌的发病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Ovid、Springer、CBM、CNKI、万方数据库,时间从建库至2013年6月期间关于TNF-β基因+252 A/G多态性与胃癌发病相关性的病...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β基因+252 A/G多态性与胃癌的发病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Ovid、Springer、CBM、CNKI、万方数据库,时间从建库至2013年6月期间关于TNF-β基因+252 A/G多态性与胃癌发病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根据纳入排出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5.2及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亚组分型及敏感性分析评估其结果稳定性,并用Begg’s漏斗图和Egger’s回归图来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了16篇病例对照研究,共计病例组2 538人,对照组3 908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各组遗传模型中,TNF-β基因+252 A/G多态性与胃癌发病无统计学意义:共显性遗传模型(G/G vs.A/A):OR及95%CI:0.95(0.76,1.20);显性遗传模型[(A/G+G/G)vs.A/A]:OR及95%CI:1.09(0.91,1.32);隐性遗传模型[G/G vs.(A/G+A/A)]:OR及95%CI:0.88(0.72,1.07);等位基因遗传模型(G vs.A):OR及95%CI:1.00(0.90,1.11)(G/G、A/G、A/A分别代表基因型)。针对人种的亚组分析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NF-β+252A/G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病无明显相关性。本次结果受纳入研究质量及数量的限制,结论仍需进一步大规模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Β 基因多态性 胃癌 META分析
下载PDF
低分子量肝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忠文 孙祖建 宿冬远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第3期23-24,共2页
目的:分析低分子量肝素联合乌司他丁在急性胰腺炎(AP)治疗中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AP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乌司他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低分子量... 目的:分析低分子量肝素联合乌司他丁在急性胰腺炎(AP)治疗中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AP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乌司他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及CD4+、CD8+、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量肝素联合乌司他丁可有效改善AP患者机体炎症状态,调节其免疫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低分子量肝素 乌司他丁 血清炎症因子
下载PDF
胃复安加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强 宋睿 +2 位作者 郭常敏 张彬 刘靓懿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16期86-88,105,共4页
目的 观察胃复安对腹腔镜阑尾切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7月四川省色达县人民医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仅给予常规抗感染、抑酸、补液等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 观察胃复安对腹腔镜阑尾切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7月四川省色达县人民医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仅给予常规抗感染、抑酸、补液等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胃复安。以胃肠功能如首次闻及肠鸣音、肛门首次排气排便等作为观察指标,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评价胃复安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闻及肠鸣音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腹胀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 胃复安可加速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复安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 胃肠功能
下载PDF
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ARD9、BCL-10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刘靓懿 黄强 +3 位作者 宿冬远 刘绍田 张玲 孙祖建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1051-1053,1058,共4页
目的分析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RD9)、B细胞淋巴瘤因子-10(BCL-10)水平的影响。方法12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62)行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n=62)在常规治疗的基础... 目的分析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RD9)、B细胞淋巴瘤因子-10(BCL-10)水平的影响。方法12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62)行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n=62)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生长抑素。比较2组外周血单核细胞CARD9、BCL-10水平、炎性因子、胰腺体部血流指标、血清胰腺消化酶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外周血单核细胞CARD9、BCL-10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外周血单核细胞CARD9、BC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血白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血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血白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流量、血容量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血流量、血容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胰蛋白酶原2、胰淀粉酶、胰脂肪酶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胰蛋白酶原2、胰淀粉酶、胰脂肪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对外周血单核细胞CARD9、BCL-10水平的调节作用较为明显,可有效减轻炎症,改善胰腺血流、消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急性胰腺炎 外周血单核细胞 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 B细胞淋巴瘤因子-10
下载PDF
药物性肝损伤与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和肝组织病理学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靓懿 宿冬远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463-464,共2页
目的通过对比药物性肝损伤(DILI)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临床和肝组织病理学特点,以分析它们各自的诊断要点。方法 2014年2月~2016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1例DILI患者和50例AIH患者,回顾性分析血清学和肝组织学特点。结果DILI组血清... 目的通过对比药物性肝损伤(DILI)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临床和肝组织病理学特点,以分析它们各自的诊断要点。方法 2014年2月~2016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1例DILI患者和50例AIH患者,回顾性分析血清学和肝组织学特点。结果DILI组血清ALT、AST、ALB和TBIL水平分别分306.35±214.84 U/L、311.21±168.24 U/L、39.21±6.89 g/L、276.48±169.20μmol/L,均显著高于AIH组的223.12±179.26 U/L、245.31±220.62 U/L、26.07±8.39 g/L和139.55±87.27μmol/L(P<0.05);AIH组血清ASMA、抗LKM-1、抗SLA阳性率分别为78.00%、86.00%和82.00%,均显著高于DILI组的43.90%、51.22%和29.27%(P<0.05);AIH组血清Ig G、Ig A和Ig M水平分别为23.12±5.26 g/L、3.86±1.26 g/L、2.38±0.94 g/L,均显著高于DILI组的10.44±6.34 g/L、1.91±0.82 g/L和1.02±0.67 g/L(P<0.05);AIH患者肝组织浆细胞浸润和肝细胞玫瑰花结样结构检出率分别为92.00%和86.00%,均显著多于DILI组的26.83%和7.32%(P<0.05),而DILI组患者汇管区中性粒细胞浸润和肝内胆汁淤积阳性率分别为90.24%和78.05%,均显著多于AIH组的38%和26%(P<0.05)。结论 DILI与AIH患者存在一些临床和肝组织病理学特点的不同,认真分析这些差异,有助于临床诊断和给予相应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自身免疫性肝炎 肝活检 自身抗体
下载PDF
新型7-乙基-10-羟基喜树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玲 龚琳慧 +5 位作者 宿冬远 樊晨 谢娇艳 赵宇 罗波 何黎黎 《合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7-243,共7页
以乙二醇为起始原料,依次经亲核取代和点击反应合成了一种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的新型葡萄糖残基衍生物(FSY02),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ESI)表征。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研究了FSY02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 以乙二醇为起始原料,依次经亲核取代和点击反应合成了一种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的新型葡萄糖残基衍生物(FSY02),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ESI)表征。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研究了FSY02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HepG2)、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生长抑制作用。并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和Western blot技术对给药后的结肠癌细胞凋亡情况和相关凋亡信号通路Caspase 3、 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FSY02具有广谱抗癌活性,IC_(50)=0.118~4.295μmol·L^(-1),优于对照组伊立替康(IC_(50)=14.330~65.353μmol·L^(-1))。Hoechst 33258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FSY02通过上调Caspase 3和Bax的表达,下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乙基-10-羟基喜树碱 葡萄糖残基 合成 抗肿瘤活性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生长抑素与加贝酯联合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靓懿 宿冬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2期14-16,共3页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加贝酯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单一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加贝酯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单一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贝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脂相关指标及临床相关指标(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1)。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均显著缩短(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生长抑素与加贝酯联合方案治疗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控制患者血脂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加贝酯 高脂血症 急性胰腺炎 血脂
原文传递
CT扫描对慢性胰腺炎大鼠早期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新星 陈俊冀 陈和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17期2696-2701,共6页
目的:评价与分析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慢性胰腺炎动物模型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二丁基二氯化物(dibutyltin dichloride,DBTC)大鼠尾静脉注射慢性胰腺炎动物造模方法.注射后第7天、14天、28天,正常对照组取4只,慢性... 目的:评价与分析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慢性胰腺炎动物模型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二丁基二氯化物(dibutyltin dichloride,DBTC)大鼠尾静脉注射慢性胰腺炎动物造模方法.注射后第7天、14天、28天,正常对照组取4只,慢性胰腺炎组取6只动物麻醉并进行腹部CT扫描(观察胰腺大小、形态、钙化、假性囊肿、胰胆管扩张、肾周筋膜增厚情况、胰周情况),处死大鼠取血,检测血淀粉酶、脂肪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血糖、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病理学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纤维化情况.结果:AST、TBIL在慢性胰腺炎各期均有明显升高(P<0.05),ALT在慢性胰腺炎水肿期和晚期较同期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5),慢性胰腺炎各期血淀粉酶(amylase,AMY)、LIPA、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与同期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AST、ALT、TBIL在慢性胰腺炎大鼠各期有差异,而AMY、LIPA、FBG在慢性胰腺炎大鼠各期测值无差异.HE染色组织形态学变化在注射后第7天、14天、28天均有变化;同期CT值也有相应改变.结论:CT扫描对早期诊断慢性胰腺炎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 计算机断层成像扫描 大鼠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