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阳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系统及预测应用
1
作者 赖维肖 蔡嘉婧 +3 位作者 雍星 陈佳 陈丹妮 蒋文杰 《林业世界》 2023年第2期100-107,共8页
为探究德阳森林火险分区,为德阳市构建完备的森林火险预报系统提供技术参考,本文对德阳森林火险概况进行了探讨,并基于最新国家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标准,结合四川德阳的气候环境及地形特点,建立本地森林火险精细化监测预报模型,并在此模型... 为探究德阳森林火险分区,为德阳市构建完备的森林火险预报系统提供技术参考,本文对德阳森林火险概况进行了探讨,并基于最新国家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标准,结合四川德阳的气候环境及地形特点,建立本地森林火险精细化监测预报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进行相关的业务系统开发。结果表明,基于智能网格预报制作森林火险气象风险等级预报,其可用性、准确性、产品精细度有明显的提升。选取2023年冬季1月1~20日期间德阳森林火险预报产品进行分析,系统对于11日绵竹市和12~13日中江县西部的森林火险等级预报为3级(中等风险),这与在某一项或多项气象要素超过同期平均水平时,可能出现较高火险的情况相吻合,研究结果将为德阳森林火险预报和防灾减灾提供一定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险 气象等级 预测模型 预报服务 德阳地区
下载PDF
德阳市空气污染物浓度与气象要素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赖维肖 《环境保护前沿》 CAS 2022年第4期835-843,共9页
本文利用德阳站地面观测资料,分析风场等污染气象特征;利用德阳市污染物浓度资料,分析各种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大气污染物浓度超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限值状况。运用文献资料法、皮尔森相关系数法、T检验法和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 本文利用德阳站地面观测资料,分析风场等污染气象特征;利用德阳市污染物浓度资料,分析各种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大气污染物浓度超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限值状况。运用文献资料法、皮尔森相关系数法、T检验法和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与气象条件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 德阳全年主导风向均为北风,频率为11.8%,年平均风速和四季平均风速均较小,未超过1.5 m/s,平均风速秋冬小,春夏大;2) 2015~2021年德阳地区几种污染物中,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最多的是PM2.5,逐年为54 d、66 d、65 d、40 d、39 d、32 d、37 d;3) 除O3日均浓度季节变化规律表现为夏高冬低以及SO2的季节变化不明显外,其余污染物日均浓度均为夏低冬高;4) SO2日均浓度与相对湿度、平均气压和风速显著负相关,NO2日均浓度与相对湿度、平均气温、风速显著负相关,CO日均浓度与平均气温、平均气压、风速显著负相关,O3日均浓度与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平均气压、风速显著负相关,PM2.5和PM10日均浓度均与相对湿度、平均气温、平均气压、风速显著负相关;5)空气污染物日均浓度与气象因子日均值的相关性较为显著,空气污染物月均浓度与气象因子月均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空气污染物年均浓度与气象因子年均值的相关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阳地区 空气污染 气象要素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GIS的德阳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定量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蔡嘉婧 李晓明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9期158-163,共6页
伴随自然灾害频发、极端气候的不断涌现,暴雨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GIS技术,对德阳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并做了定量化研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议法相结合,通过建立德阳市暴雨洪涝灾害... 伴随自然灾害频发、极端气候的不断涌现,暴雨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GIS技术,对德阳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并做了定量化研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议法相结合,通过建立德阳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体系,体系包含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项指标,以保证评估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将德阳市划分为低、较低、中等、较高、高5类风险区域,并就较高和高风险区域存在的潜在灾害易发情况进行分析讨论。针对地形复杂、人口虽稀少地区和人口密度大、经济较为发达地区2类,在暴雨洪涝灾害时提出不同对策建议,帮助有效规避暴雨洪涝灾害可能产生的损失和人员伤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暴雨 洪涝灾害 风险 定量化
下载PDF
四川省天气预报培训与竞赛历史个例分析及应用平台介绍
4
作者 孙俊 吕斌 《科技与创新》 2021年第12期51-53,共3页
根据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四川分院的预报培训教学任务及全国气象行业重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需求,建立“四川省天气预报培训与竞赛历史个例分析及应用平台”。该平台采用javaWeb的MVC设计模式,利用Structs2架构,Hibernate持久化绑... 根据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四川分院的预报培训教学任务及全国气象行业重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需求,建立“四川省天气预报培训与竞赛历史个例分析及应用平台”。该平台采用javaWeb的MVC设计模式,利用Structs2架构,Hibernate持久化绑定MYSQL数据库,以Tomcat为容器。主要包括历史个例分析、历史资料下载、历史资料查询、历史个例分型、在线考试、自主阅卷等功能,能够基本满足培训和竞赛需求,支撑预报培训业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个例 应用 培训 竞赛
下载PDF
2014-2021年德阳大气颗粒污染物特征及案例分析
5
作者 赖维肖 倪长健 +2 位作者 陈朝平 陈佳 蒋文杰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3年第3期115-121,共7页
利用德阳2014—2021年气象观测数据和大气颗粒污染物数据,分析了PM_(2.5)和PM_(10)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相关性,并以2017年1月25—28日PM_(2.5)污染过程为案例,开展了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和后向轨迹分析。结果表明:(1)2014—2021... 利用德阳2014—2021年气象观测数据和大气颗粒污染物数据,分析了PM_(2.5)和PM_(10)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相关性,并以2017年1月25—28日PM_(2.5)污染过程为案例,开展了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和后向轨迹分析。结果表明:(1)2014—2021年德阳PM_(2.5)和PM_(10)浓度呈下降趋势,二者浓度的日最大值、最小值分别出现在11时、17时,月均浓度都表现出“夏低冬高”的特征。(2)德阳四季PM_(2.5)和PM_(10)日均浓度均与降水量及地面风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相对湿度、气温、气压的相关性则存在季节差异。(3)地面均压场、气压梯度小、风力微弱的静稳天气条件以及上游污染物的输入是导致此次重污染形成和加重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PM_(10) 气象因素 相关性分析 后向轨迹分析
下载PDF
“2007.4.1”四川盆地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春花 顾清源 张驹 《四川气象》 2007年第3期9-11,共3页
利用T2131°×1°和欧洲中心实时资料,对2007年4月1~3日四川盆地区域性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及影响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0hPa乌拉尔山到贝加尔湖以东为宽广深厚的低压带,地面上巴湖附近为冷高压,此冷高压在500hPa... 利用T2131°×1°和欧洲中心实时资料,对2007年4月1~3日四川盆地区域性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及影响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0hPa乌拉尔山到贝加尔湖以东为宽广深厚的低压带,地面上巴湖附近为冷高压,此冷高压在500hPa脊前西北气流的引导下东移南压,是造成此次寒潮大风天气的主要原因;而且低空急流也对降温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天气过程 分析
下载PDF
台风阻塞形势下两次四川盆地持续性暴雨过程对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吕斌 刘毅 +3 位作者 孙俊 邓国卫 张敏 王腾蛟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1年第1期49-58,共10页
利用CMORPH融合资料、地面降水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针对2015年6月22~24日(过程一)和2018年7月10~12日(过程二)四川省持续性暴雨过程,从动力、热力、水汽、云图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的落区、强度均不相同;过程一主要... 利用CMORPH融合资料、地面降水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针对2015年6月22~24日(过程一)和2018年7月10~12日(过程二)四川省持续性暴雨过程,从动力、热力、水汽、云图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的落区、强度均不相同;过程一主要降水产生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到中部,48h内共有338个区域自动站出现了暴雨以上的降水,最大雨量达到313.5mm;过程二强降水出现在四川盆地西北部,48h内共有942个区域自动站出现了暴雨以上的降水,最大雨量达到481.7mm。两次过程都有高空低槽、台风、切变线等多个不同尺度影响系统的相互作用;台风登陆点对四川盆地的暴雨落区有明显影响,台风从广西登陆,盆地降水偏北,而从东部沿海登陆,盆地降水偏西。两次过程低槽均为后倾槽,斜压特征明显;过程一降水激发了盆地涡的生成,盆地涡又使得降水持续,整个降水过程基本处于不稳定层结下,有MCC生成,多个时次的1h降水超过30mm;过程二随着副高东退,低槽东移,降水由前期的对流性转为稳定性降水。从位涡发展和移动来看,两次过程高位涡与强降水的发生时段吻合,位涡指示四川盆地暴雨落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持续性暴雨 对比分析 台风 阻塞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的创新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彭飞 《科技传播》 2017年第15期99-100,共2页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各行各业都在新媒体的大背景下迎来较大的挑战,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机遇。气象影视要想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不被淘汰,就必须结合新媒体的特点进行创新和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劣势,以及...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各行各业都在新媒体的大背景下迎来较大的挑战,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机遇。气象影视要想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不被淘汰,就必须结合新媒体的特点进行创新和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劣势,以及分析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气象影视媒体所暴露出的问题,然后再结合气象影视节目的特性,气象影视节目的创新与改革以及如何应对新媒体所带来的挑战都变得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要思考出一条气象影视节目能更好适应新媒体时代变化的未来发展之路。希望本文的一些建议能够对气象影视的创新发展有所帮助,能让业界人士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传统媒体 气象影视 创新发展
下载PDF
智能网格预报在专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彭飞 赵清扬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0年第1期80-83,共4页
为了从智能网格预报应用分析平台网站快捷地获取基于位置的精细化天气预报,利用Fiddler抓包工具监测从智能网格预报应用分析平台网站获取预报数据的全过程,分析需要向服务器提供的各项参数和从服务器返回的数据。基于.NET平台,采用C#语... 为了从智能网格预报应用分析平台网站快捷地获取基于位置的精细化天气预报,利用Fiddler抓包工具监测从智能网格预报应用分析平台网站获取预报数据的全过程,分析需要向服务器提供的各项参数和从服务器返回的数据。基于.NET平台,采用C#语言,开发德阳市高速公路智能网格预报服务软件。该软件能模拟浏览器向服务器发起请求,解析从服务器返回的信息,从中提取需要的预报数据,并将数据写入特定格式的word模板中,自动、快速地生成德阳市高速公路专业气象服务产品文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格预报 Fiddler 文档自动化 Aspose.Words for.NET
下载PDF
2015年德阳高温对籼稻产量形成影响分析及对策
10
作者 刘杨洋 张丹红 《甘肃科技》 2016年第6期37-38,79,共3页
根据对2015年盛夏德阳全市高温对水稻危害的调查结果,结合笔者对德阳水稻生产的调查研究,分析了高温对水稻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
关键词 水稻 高温 影响 防御对策
下载PDF
气象部门财务核算报账系统网络会计内部控制研究
11
作者 白艳萍 《中国电子商务》 2012年第23期61-61,63,共2页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气象部门会计核算与内部控制管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以前单机版的安易财务软件v3.11、R9,到2009年末开始运行的用友GRP—A++四川省气象局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以及2012年试行的全国气象部门统一使用的A+...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气象部门会计核算与内部控制管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以前单机版的安易财务软件v3.11、R9,到2009年末开始运行的用友GRP—A++四川省气象局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以及2012年试行的全国气象部门统一使用的A++6.0财务系统,使得建立适应于网络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成为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气象部门财务报账系统的内部控制问题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具体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部门 财务报账系统 网络会计 内部控制
下载PDF
省级气象技术装备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在气象应用中常见问题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丹 肖路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年第8期74-74,共1页
气象技术装备动态管理信息系统能对气象设备进行唯一定位和动态跟踪,实现了气象观测装备管理科学化、信息化、集约化。目前,省级气象技术装备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已在四川省投入使用两年,提升了气象装备保障业务的现代化水平,推动了气象装... 气象技术装备动态管理信息系统能对气象设备进行唯一定位和动态跟踪,实现了气象观测装备管理科学化、信息化、集约化。目前,省级气象技术装备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已在四川省投入使用两年,提升了气象装备保障业务的现代化水平,推动了气象装备保障业务发展和规范化建设。本文是作者以市州局角色对系统在实际运用时所遇到的常见问题的归纳总结,旨在为系统使用提供参考,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技术装备 动态管理信息系统 常见问题
下载PDF
DPZ1型综合集成硬件控制器在气象传输应用中常见故障分析
13
作者 廖丹 《信息通信》 2018年第2期158-159,共2页
目前,地面气象台站新型观测设备不断增多,通信线路和软件系统也不断增加,导致气象观测数据传输应用上使用率较低,维护性较差。DPZ1型综合集成硬件控制器通过光纤传输,能实现自动气象站灵活增加或减少观测设备,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业务运... 目前,地面气象台站新型观测设备不断增多,通信线路和软件系统也不断增加,导致气象观测数据传输应用上使用率较低,维护性较差。DPZ1型综合集成硬件控制器通过光纤传输,能实现自动气象站灵活增加或减少观测设备,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业务运行,发现DPZ1型综合集成硬件控制器还是出现了许多故障,严重影响气象数据的收集和传输。通过收集在实际业务工作中出现的故障现象信息,对DPZ1型综合集成硬件控制器的安装及组成原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举例说明常见故障问题的原因及给出相应解决方案。旨在为设备维护、故障排查提供参考,提高维护维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Z1型综合集成硬件控制器 故障分析
下载PDF
主要粮食作物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以四川省中江县为例
14
作者 刘杨洋 王明田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1期129-138,共10页
为优化粮食生产产业布局、确保粮食安全,基于GIS开展中江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和玉米种植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利用中江气象监测站2007—2016年逐日气象资料、中江范围内及周边30个自动站2011—2015年逐日光照、气温、降水气象资料,2007—2... 为优化粮食生产产业布局、确保粮食安全,基于GIS开展中江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和玉米种植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利用中江气象监测站2007—2016年逐日气象资料、中江范围内及周边30个自动站2011—2015年逐日光照、气温、降水气象资料,2007—2016年全县小麦、玉米播种面积、总产和单产资料,以及1:250000地理信息数据和数字化图件,通过分析中江及周边小麦和玉米气象产量与各生育期气象条件的关系,结合生产实际,对比丰欠年之间的差异。分别选取玉米和小麦的3个关键生育期、6个关键影响气候因子作为区划指标,进行中江县主要粮食作物区划。结果表明,古店乡、石泉乡、集凤镇、富兴镇、南华镇、东北镇,靠南一点的永兴镇和石笋乡部分地方,最南端元兴乡和永丰乡,由于地势较高,水源保证较差,属于基本适宜的等级,其余地方都较为适宜。可利用适宜区域的气候资源、土壤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粮食作物种植,为粮食安全保障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适宜性区划 指标选取 气候因子
原文传递
罗江区高温干旱天气对晚熟柑橘生长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15
作者 高宇翔 刘赟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7期174-176,共3页
高温是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出现几率较高的天气现象,常常伴随着干旱天气同时出现,会给晚熟柑橘生产造成一定的危害。根据罗江高温干旱天气实际和晚熟柑橘生产实际,收集整理了1992—2022年连续30年的气象资料数据,筛选出高温干旱的发生时... 高温是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出现几率较高的天气现象,常常伴随着干旱天气同时出现,会给晚熟柑橘生产造成一定的危害。根据罗江高温干旱天气实际和晚熟柑橘生产实际,收集整理了1992—2022年连续30年的气象资料数据,筛选出高温干旱的发生时段,结合了罗江晚熟柑橘受灾害的情况,分析了高温干旱天气对罗江晚熟柑橘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几点防御措施,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江区 高温干旱 晚熟柑橘 影响 防御措施
下载PDF
一次西南低涡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74
16
作者 顾清源 周春花 +1 位作者 青泉 张驹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47,共9页
针对西南低涡诱发的2007年7月9日川南特大暴雨个例,采用Barnes带通滤波和非平衡动力强迫的中尺度特征分析方法,对特大暴雨过程中西南低涡内的中尺度系统活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得出:特大暴雨过程中西南低涡内存在着一个向西南倾斜的、... 针对西南低涡诱发的2007年7月9日川南特大暴雨个例,采用Barnes带通滤波和非平衡动力强迫的中尺度特征分析方法,对特大暴雨过程中西南低涡内的中尺度系统活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得出:特大暴雨过程中西南低涡内存在着一个向西南倾斜的、深厚的中-β尺度低涡,具有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暴雨典型垂直结构。在特大暴雨天气过程中对流层中低层中尺度辐合和高层中尺度辐散呈现出一种先逐渐加强然后逐渐减弱的演变规律,并且特大暴雨区逐渐向中尺度低涡中心靠近。在特大暴雨发生的初始阶段,西南低涡内的大气运动已处于较强的非平衡状态,且越临近特大暴雨发生,低层U<0的非平衡性越强,促进了西南低涡内中-β尺度低涡的发展,而在特大暴雨最强时刻,大气运动即由U<0的非平衡态转为U≈0的准平衡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 西南低涡 非平衡强迫 中尺度系统
下载PDF
西藏地区强降雪过程的波包分布及传播特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晓婧 林莉 +2 位作者 肖天贵 唐毅 何建军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2年第1期29-34,共6页
利用NCEP/NCAR高度场的再分析资料,通过波包传播诊断方法(WPD),对2005年10月19~23日西藏地区中东部及南部边缘地区一次大范围强降雪天气过程进行波包分布与波能传播特征分析。结果表明:500hPa高度场的波包分布和传播特征很好地反映此... 利用NCEP/NCAR高度场的再分析资料,通过波包传播诊断方法(WPD),对2005年10月19~23日西藏地区中东部及南部边缘地区一次大范围强降雪天气过程进行波包分布与波能传播特征分析。结果表明:500hPa高度场的波包分布和传播特征很好地反映此次过程;强降雪天气发生在波包大值区域内而且反映了过程的爆发和消亡;波包的分布特征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状况是一致的;波包的移动路径很好地反映了扰动能量的传播。此次过程是"积累-释放"的三次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包传播诊断 强降雪天气过程 扰动能量 西藏地区
下载PDF
一次雷击楼顶女儿墙拐角的反思 被引量:2
18
作者 郝孝智 贾志强 +2 位作者 吴正怀 赵永录 岳华 《山西气象》 2008年第3期21-22,26,共3页
2007年太原市发生厂一起新建建筑物楼顶女儿墙遭雷击的事故,事后山西省雷电防护监测中心协同有关建设单位等展开了事故调查。本文从雷击成因分析入手,发现在图审、验收以及施工变更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反思希望对防雷装置的设计... 2007年太原市发生厂一起新建建筑物楼顶女儿墙遭雷击的事故,事后山西省雷电防护监测中心协同有关建设单位等展开了事故调查。本文从雷击成因分析入手,发现在图审、验收以及施工变更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反思希望对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人员引起足够的重视,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 女儿墙 反思
下载PDF
利用NSIDC雪盖资料和ERA-40资料对比分析青藏高原积雪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栋 陈忠明 +1 位作者 张驹 何奇瑾 《四川气象》 2006年第3期4-7,共4页
利用美国冰雪中心(NSIDC)提供的北半球冰雪盖周资料和欧洲数值预报中心(ECMWF)的ERA-40积雪深度再分析资料研究分析青藏高原积雪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积雪在时间的年内变化上,青藏高原积雪过程主要集中... 利用美国冰雪中心(NSIDC)提供的北半球冰雪盖周资料和欧洲数值预报中心(ECMWF)的ERA-40积雪深度再分析资料研究分析青藏高原积雪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积雪在时间的年内变化上,青藏高原积雪过程主要集中在9月后到第二年5月前,并且最大值多出现在1月前后;在年及年代际变化上,小波分析显示,青藏高原积雪量变化存在3—5年的短周期震荡,同时也存在10年左右的长周期震荡,其中20世纪60年代末、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末变化突出,并且青藏高原东部的变化比西部更明显。在空间的分布上,青藏高原积雪主要分布于西部同帕米尔高原相接喀喇昆仑山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脉周边地区和东部念青唐古拉山和林芝地区,高原中部腹地主要表现为少雪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积雪 分布特征 小波分析
下载PDF
热带次表层海温对中国东部夏季气候的影响
20
作者 李晓婧 肖天贵 唐毅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9-36,共8页
热带海洋热状况是影响中国气候变化的主要因子之一,为了研究热带次表层海温如何影响中国气候,通过相关计算和合成分析等方法讨论了热带太平洋至印度洋次表层海温异常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和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冬季赤道东印度洋至西... 热带海洋热状况是影响中国气候变化的主要因子之一,为了研究热带次表层海温如何影响中国气候,通过相关计算和合成分析等方法讨论了热带太平洋至印度洋次表层海温异常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和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冬季赤道东印度洋至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偏暖(偏冷),中印度洋和东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偏冷(偏暖),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少(偏多),华南、华北和东北大部地区降水偏多(偏少);中国东部大范围高温(低温)。其可能的影响途径为,东亚夏季风环流对热带次表层海温异常的响应导致了其年际变化,进而引起中国东部夏季气候的异常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短期气候预测 热带 太平洋 次表层海温 气候 夏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