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某三甲医院绿色通道标本周转时间持续改进措施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肖华亮 袁成良 邹玉鹏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8期1076-1079,共4页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标本周转时间(TAT)实施持续改进前后相关措施的成效,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7月与2019年1-7月各300例绿色通道诊疗途径的病例,统计2017年和2019年数据的TAT均值,分析绿色通道标本在相同周转目标时间...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标本周转时间(TAT)实施持续改进前后相关措施的成效,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7月与2019年1-7月各300例绿色通道诊疗途径的病例,统计2017年和2019年数据的TAT均值,分析绿色通道标本在相同周转目标时间标准下各检验指标的TAT均值合格率,分析TAT超时原因及实施持续改进后相关措施的成效。结果2019年绿色通道标本的血常规、急诊感染性疾病筛查项目TAT均值均明显少于2017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9年绿色通道标本的凝血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项目的TAT均值与2017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德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于2019年实施的科室空间改造升级、流程优化、合理布局等措施对减少绿色通道标本的TAT,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较好地支持了急诊绿色通道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诊治,但仍可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通道 标本 周转时间 持续改进
下载PDF
妇科日间单孔腹腔镜手术中不安置导尿管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贾玉俭 余婕 +3 位作者 刘燕 王惠 钟莉 干晓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73-75,89,共4页
目的探讨妇科日间单孔腹腔镜手术中不安置导尿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妇科日间手术病区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12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术中不安置导尿管;对照组70例,手术中安置导尿管,手术结束时拔除。手术均采用单孔腹腔镜技术... 目的探讨妇科日间单孔腹腔镜手术中不安置导尿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妇科日间手术病区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12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术中不安置导尿管;对照组70例,手术中安置导尿管,手术结束时拔除。手术均采用单孔腹腔镜技术。比较2组术后主要结局指标尿路刺激征发生率、次要结局指标尿路感染率、尿潴留发生率、膀胱损伤发生率及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尿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尿路刺激征发生率8.47%,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排尿时间及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尿潴留、泌尿系感染及膀胱损伤等情况发生。结论针对卵巢囊肿剥除、子宫肌瘤剥除及输卵管相关的妇科日间单孔腹腔镜手术,术中不安置导尿管安全有效,并可降低术后尿路刺激征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手术 导尿管 妇科 卵巢囊肿剥除 子宫肌瘤剥除 输卵管 日间手术
下载PDF
宫腔黏连分离术后创面渗出液中TGF-β1、α-SMA表达与术后复发相关性探究
3
作者 刘艳秋 代会波 贾玉俭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162-1167,共6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腔黏连分离术后创面渗出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ɑ-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宫腔镜下宫腔黏连分离术的育龄女性患...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腔黏连分离术后创面渗出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ɑ-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宫腔镜下宫腔黏连分离术的育龄女性患者98例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根据术后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33例、未复发组65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术后3 h、术后9 h、术后24 h创面渗出液中TGF-β1、α-SMA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术后3 h、术后9 h、术后24 h创面渗出液中TGF-β1、α-SMA水平与复发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宫腔黏连分离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交互作用系数γ和OR值分析创面渗出液中TGF-β1、α-SMA表达对术后复发影响的交互作用,采用R语言绘制宫腔黏连分离术后复发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评价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决策曲线分析法(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列线图模型的临床效用。结果复发组重度宫腔黏连、人工流产或刮宫史≥2次、有其他子宫手术史患者多于未复发组(P<0.05)。随时间延长,2组创面渗出液中TGF-β1、α-SMA表达水平均呈升高再降低趋势,术后9 h达峰值,复发组创面渗出液中TGF-β1、α-SMA表达水平高于未复发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术后3 h、术后9 h、术后24 h创面渗出液中TGF-β1、α-SMA表达均与术后复发呈正相关(r=0.742、0.922、0.867;0.659、0.880、0.823,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度宫腔黏连程度、人工流产或刮宫史≥2次、其他子宫手术史、术后9 h创面渗出液中TGF-β1和α-SMA均是宫腔黏连分离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交互作用分析显示,TGF-β1和α-SMA为超相乘模型,α-SMA对TGF-β1的效应具有正向交互作用(P<0.05)。绘制宫腔黏连分离术后复发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显示,其预测风险能力指数(C-index)为0.973,预测敏感度为93.93%,特异度为92.31%。DCA分析显示,列线图模型的临床正向净获益最佳(P<0.05)。结论育龄女性宫腔镜下宫腔黏连分离术后创面渗出液中TGF-β1、α-SMA表达与术后复发有关,且α-SMA对TGF-β1的效应具有正向交互作用,含TGF-β1、α-SMA的列线图模型预测术后复发具有较高的价值和临床效用,能为临床后续的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女性 宫腔镜下宫腔黏连分离术 转化生长因子Β1 Α-SMA
下载PDF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及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9
4
作者 张成琼 喻姗 邵继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5期57-59,共3页
目的研究及观察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及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盆底肌肉锻炼)30例和观察组(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3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 目的研究及观察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及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盆底肌肉锻炼)30例和观察组(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3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3及6个月时的盆底Ⅰ类、Ⅱ类纤维肌力及疲劳度、血清RLX、NO及ET-1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3及6个月时盆底Ⅰ类、Ⅱ类纤维肌力及疲劳度均好于对照组,血清NO高于对照组,血清RLX及ET-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及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较大,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肌力 血清相关指标
下载PDF
贝伐单抗在卵巢癌治疗中的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路慧珺 唐均英 彭巧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4382-4384,共3页
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卵巢癌占25.0%,其预后最差,5年生存率最低。75.0%卵巢癌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而近期文献报道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为42.9%,但超过80.0%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会复发,且预后极差[1]。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靶向治... 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卵巢癌占25.0%,其预后最差,5年生存率最低。75.0%卵巢癌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而近期文献报道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为42.9%,但超过80.0%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会复发,且预后极差[1]。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靶向治疗,特别是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的研发成功,给卵巢癌的治疗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最显著的成果则是贝伐单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贝伐单抗 分子靶向治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抗肿瘤血管生成
下载PDF
妊娠合并卵巢囊肿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及预后观察 被引量:15
6
作者 范从红 廖晓燕 +1 位作者 刘江 辜定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9期185-186,共2页
卵巢囊肿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之一,多由卵泡及黄体发育过程受阻所致,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以20~50岁多见,妇科患病率达25%,恶性比例高达10%~20%。卵巢囊肿常得不到患者的重视导致妊娠后通过检查发现合并有卵巢囊肿,且妊娠合并卵巢囊肿并发... 卵巢囊肿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之一,多由卵泡及黄体发育过程受阻所致,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以20~50岁多见,妇科患病率达25%,恶性比例高达10%~20%。卵巢囊肿常得不到患者的重视导致妊娠后通过检查发现合并有卵巢囊肿,且妊娠合并卵巢囊肿并发症较非孕期高3~5倍,卵巢肿瘤本身对胎儿无直接不良影响,但若肿瘤体积过大影响子宫正常功能易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流产及早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卵巢囊肿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疗效
下载PDF
TCT联合HPVE6/E7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陈颖 林文毅 周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5期2216-2218,共3页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TCT)和人乳头瘤病毒致癌基因E6/E7(HPV E6/E7)检测对宫颈癌筛查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择该院7 434例同时进行TCT和HPV E6/E7联合筛查宫颈病变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筛查结果异常的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即...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TCT)和人乳头瘤病毒致癌基因E6/E7(HPV E6/E7)检测对宫颈癌筛查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择该院7 434例同时进行TCT和HPV E6/E7联合筛查宫颈病变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筛查结果异常的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即进行阴道镜检查或活体组织检查。结果 7 434例女性就诊者中阴性患者6 375例,阳性患者1 059例,阳性率为14.27%;在阳性患者中,HPV E6/E7mRNA拷贝数为1~1 000共407例,HPV E6/E7mRNA拷贝数≥1 000共652例。随着HPV E6/E7mRNA拷贝数的增加,HPV-mRNA的表达水平也在增强,患者患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的风险也在增加。同时,将TCT单独筛查结果与TCT联合HPV E6/E7mRNA两组相比较,TCT单独筛查灵敏度59.12%,特异度36.03%;TCT联合HPV E6/E7mRNA筛查组灵敏度85.74%,特异度76.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HPV E6/E7mRNA拷贝数1~1 000及拷贝数≥1 000两组联合TCT筛查方案进行比较,前者灵敏度74.00%,特异度91.88%;后者灵敏度81.77%,特异度55.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联合HPV E6/E7进行宫颈癌筛查,可以对宫颈上皮内病变的进展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能更准确的判断宫颈上皮内病变的程度及预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液基细胞学 人乳头瘤病毒致癌基因E6/E7 宫颈癌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联合精心护理在行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术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杨小平 刘晓群 汪琪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精心护理在行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术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06例行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再此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精心护理在行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术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06例行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再此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与精心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妊娠情况。结果护理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0%,显著低于对照组33.9%;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2%,显著高于对照组83.0%;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妊娠率为39.6%(21/53),对照组妊娠率为30.2%(16/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联合精心护理在行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术不孕症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精心护理 腹腔镜盆腔粘连 不孕症
下载PDF
宫腔镜检查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辜定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136-137,共2页
复发性流产在临床并不少见,而宫腔镜作为在妇科中极为常见的检查方式,其临床认可程度较高,其在复发性流产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也得到肯定[1-3]。本研究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 复发性流产在临床并不少见,而宫腔镜作为在妇科中极为常见的检查方式,其临床认可程度较高,其在复发性流产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也得到肯定[1-3]。本研究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本院进行诊治的12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根据检查结果分为A组(正常宫腔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检查 复发性流产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腹腔镜卵巢打孔术联合枸橼酸克罗米芬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燕 《微创医学》 2019年第4期458-46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打孔术联合枸橼酸克罗米芬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12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56例。其中对照组接受枸橼酸克罗米芬药物治疗,联合组接受枸橼酸克罗米...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打孔术联合枸橼酸克罗米芬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12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56例。其中对照组接受枸橼酸克罗米芬药物治疗,联合组接受枸橼酸克罗米芬联合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五项、卵巢体积、卵泡数量、排卵率以及自然妊娠率等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PRL、E2、T、LH及FSH水平均获得明显改善,且联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卵泡数量为(18.37±3.19)个,少于对照组的(23.02±3.43)个(P<0.05)。联合组排卵率为87.5%(147/168),自然妊娠率为46.4%(26/5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6%(117/168)、21.4%(12/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打孔术联合枸橼酸克罗米芬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获得较好的临床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卵巢打孔术 枸橼酸克罗米芬 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
下载PDF
30例宫颈残端癌病例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熊英 朱滔 谭世桥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8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残端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资料、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及血清鳞癌抗原(SCC)检查情况,分析临床治疗及预防。方法选取2006年11月至2010年3月间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0例宫颈残端癌患者,临床分期为I期16例,Ⅱ期13例,ⅢB期... 目的探讨子宫颈残端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资料、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及血清鳞癌抗原(SCC)检查情况,分析临床治疗及预防。方法选取2006年11月至2010年3月间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0例宫颈残端癌患者,临床分期为I期16例,Ⅱ期13例,ⅢB期1例,IV期0例。结果 30例患者中鳞癌占83.3%(25例)。29例(96.7%)患者接受手术治疗,1例ⅢB期直接放疗。术后21例(72.4%)患者有临床病理高危因素,补充放疗或放化疗治疗。盆腔局部复发2例,无瘤生存26例,死亡2例。I~Ⅲ期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为93.3%。HPV感染以16型为主,占41.2%。治疗前后,患者SCC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与腺癌(包括腺鳞癌)治疗前SC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颈残端癌以宫颈鳞癌常见,治疗以手术和放疗为主。HPV 16型感染是高危致病因素。血清SCC值在宫颈鳞癌中有明显升高,在腺癌及腺鳞癌中升高不明显。鳞癌患者术后SCC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其在宫颈鳞癌治疗和随访中有一定参考价值。加强子宫次全切除术手术前后宫颈癌筛查,以减少宫颈残端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残端肿瘤 预防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不同学历新护士与PICC导管规范维护的关系及带教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晓静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S01期192-193,共2页
目的探讨对不同学历新护士进行PICC导管规范维护带教的效果和思考。方法从2019年1月开始,进行病例收集,直到2020年4月结束,共收集到配合本研究的新护士51例,根据护士的学历,分为研究组26例,为本科学历,对照组25例为大专,对两组的护士进... 目的探讨对不同学历新护士进行PICC导管规范维护带教的效果和思考。方法从2019年1月开始,进行病例收集,直到2020年4月结束,共收集到配合本研究的新护士51例,根据护士的学历,分为研究组26例,为本科学历,对照组25例为大专,对两组的护士进行PICC导管规范维护带教,对比两组的教学总成绩优良率、对教学的满意度、以及对PICC导管维护操作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教学总成绩优良率比对照组高(P<0.05),教学满意度比对照组要高(P<0.05),PICC导管维护操作质量比对照组要高(P<0.05)。结论对本科学历的新护士进行带教的效果更好,成绩优良率和PICC导管维护操作质量均较高,对教学的满意度也较高。因此临床在对新护士进行带教时要根据其学历进行带教内容和方式的调整,以提高低学历新护士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提高其教学成绩,并且提高其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学历 PICC导管规范维护 新护士 教学成绩 满意度 带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