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追昔不忘过往情 抚今志在未来路——四川美术七十年回眸
1
作者 吴永强 《现代艺术》 2023年第1期8-11,共4页
2023年,四川省文联迎来70周年华诞。在文联的领导下,新中国的四川文艺事业也走过了70载不平凡的历程。美术作为一种视觉文化,既是整体文艺事业的一部分,又是文艺事业发展的形象表征,往往能以具体的视觉形象,反映出艺术与时代共振的发展... 2023年,四川省文联迎来70周年华诞。在文联的领导下,新中国的四川文艺事业也走过了70载不平凡的历程。美术作为一种视觉文化,既是整体文艺事业的一部分,又是文艺事业发展的形象表征,往往能以具体的视觉形象,反映出艺术与时代共振的发展节奏。回顾自省文联成立以来的四川美术史,我们发现,在20世纪50-80年代,每一个十年,似乎都能找到一件具体的作品,来代表这个时代的气象。而到了80年代中期以后,时代气象就被寄存于众多作品中了。这反映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美术发展的多元生态和时代生活的丰富性。可喜的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主题性创作再次形成焦点,在四川美术中奏出了主旋律高昂的乐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性创作 文艺事业 视觉形象 视觉文化 美术史 主旋律 形象表征
原文传递
怎样欣赏中国画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永强 《现代艺术》 2021年第8期106-113,共8页
现代社会的改变,西方文化的主导,使我们忽略了中国传统国画的文化视野和价值。中国自汉代以来至清代灭亡,关于书法和绘画创作的理论一直没有间断,历代累积的书论和画论相当丰富,而这些讨论创作的古籍当中,并不涉及其他职业性的创作如佛... 现代社会的改变,西方文化的主导,使我们忽略了中国传统国画的文化视野和价值。中国自汉代以来至清代灭亡,关于书法和绘画创作的理论一直没有间断,历代累积的书论和画论相当丰富,而这些讨论创作的古籍当中,并不涉及其他职业性的创作如佛教雕塑和民间工艺等。在古人眼中,真正称得上艺术创作的只有书法和绘画,其他如建筑、雕塑、木刻等只能称得上是工艺创作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工艺 佛教雕塑 艺术创作 书论 书法和绘画 画论 传统国画 中国画
原文传递
中国当代艺术的在地性指认——兼论《现代艺术》杂志的议程设置
3
作者 吴永强 《现代艺术》 2021年第7期118-121,共4页
当代艺术对现代传媒的依存关系具有历史本体论地位,因而使传媒性成为当代艺术的一个属性。就国内情况而言,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当代艺术的传媒属性是通过对国家所属艺术学刊的依存而取得的。而这些艺术学刊一直面临着将机构权力转化... 当代艺术对现代传媒的依存关系具有历史本体论地位,因而使传媒性成为当代艺术的一个属性。就国内情况而言,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当代艺术的传媒属性是通过对国家所属艺术学刊的依存而取得的。而这些艺术学刊一直面临着将机构权力转化为学术性价值权威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艺术 现代传媒 《现代艺术》 刻板成见 学术期刊 在地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