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攀西林区不同海拔梯度下主要针叶树种可燃物特性研究
1
作者 杨长青 王洪波 桂林华 《森林防火》 2025年第1期41-45,共5页
四川攀西林区多以针叶林为主。开展不同海拔梯度下针叶林林下可燃物特性的研究对当地森林防灭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攀西地区云南松及高山松为研究对象,评估了不同海拔针叶林可燃物的特性。结果表明:海拔在一定程度上与所有的可燃... 四川攀西林区多以针叶林为主。开展不同海拔梯度下针叶林林下可燃物特性的研究对当地森林防灭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攀西地区云南松及高山松为研究对象,评估了不同海拔针叶林可燃物的特性。结果表明:海拔在一定程度上与所有的可燃物特性存在相关性,海拔可能是可燃物特性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地上部分可燃物与腐殖质可燃物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关性;可燃物干重呈现出海拔梯度上的特征,且地上部分可燃物相比腐殖质可燃物更易燃。本研究丰富了海拔梯度下可燃物的相关研究,为四川攀西地区森林防灭火工作的精细化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西地区 海拔 针叶林 可燃物 森林火灾
下载PDF
近20年四川省森林火灾时空动态变化及火源分析
2
作者 李娜娜 王甜 +5 位作者 周楷玲 邹秤 潘立 李月波 曹令媛 严刚 《森林防火》 2025年第1期15-20,共6页
基于MODIS数据,结合历史火灾记录资料、林地等数据,对四川省森林火灾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3—2022年,四川省过火林地面积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林火次数呈现减少趋势。近20年间,四川省林火空间分布总体上由分散趋于聚... 基于MODIS数据,结合历史火灾记录资料、林地等数据,对四川省森林火灾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3—2022年,四川省过火林地面积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林火次数呈现减少趋势。近20年间,四川省林火空间分布总体上由分散趋于聚集,集中于川南的攀枝花市和凉山州。四川省森林火灾主要由烧荒烧炭、小孩玩火和野外吸烟等人为因素引起,占比8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过火林地 时空分布 火源 四川
下载PDF
四川省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3
作者 陈庆洲 谭靖星 《南方农业》 2024年第22期96-98,共3页
四川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其林业生态建设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四川省林业生态建设水平,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分析四川省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林业资源过度开发、林业生物多样性减少及林业生态建设管理... 四川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其林业生态建设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四川省林业生态建设水平,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分析四川省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林业资源过度开发、林业生物多样性减少及林业生态建设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控制林业资源开发强度、加强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善林业生态建设管理体制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生态建设 生物多样性 四川省
下载PDF
四川省新能源锂电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4
作者 曹小晶 卞焕 曹磊 《四川有色金属》 2024年第2期8-11,共4页
随着锂电池应用市场的不断扩大,其主要材料碳酸锂的价格一路高升,即将突破50万元/吨大关。本文从锂资源的分布储备角度出发,梳理四川省内锂资源的分布概况、整体规划,结合锂产业链的生产应用过程与四川新能源锂产业分布与需求,根据四川... 随着锂电池应用市场的不断扩大,其主要材料碳酸锂的价格一路高升,即将突破50万元/吨大关。本文从锂资源的分布储备角度出发,梳理四川省内锂资源的分布概况、整体规划,结合锂产业链的生产应用过程与四川新能源锂产业分布与需求,根据四川省锂矿布局开发情况,分析四川省锂资源之于锂产业链的优势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锂 新能源锂产业 锂矿布局
下载PDF
小宽跨比山区中小跨径桥梁设计要点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滕祯昳 《森林防火》 2024年第1期95-99,共5页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山区中小跨径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日臻完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小宽跨比山区中小跨径桥梁设计要点,以期为山区桥梁设计提供更为详尽的参考。
关键词 小宽跨比 山区 中小跨径桥梁 设计要点 施工技术
下载PDF
四川省70种常见树种枝叶燃烧性评价
6
作者 钟金 朱宇颐 +7 位作者 秦超 桂林华 张文 李绪佳 何晓成 阮若玉 贾娟 崔兴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9期103-109,117,共8页
[目的]评价四川省常见的树种枝叶的燃烧性。[方法]选择70个四川省常见的生态/用材/经济树种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枝条及叶片的燃点、热值、灰分、粗脂肪含量和含水率,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估各树种枝叶的燃烧性。[结果]不同物种间,枝... [目的]评价四川省常见的树种枝叶的燃烧性。[方法]选择70个四川省常见的生态/用材/经济树种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枝条及叶片的燃点、热值、灰分、粗脂肪含量和含水率,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估各树种枝叶的燃烧性。[结果]不同物种间,枝叶的燃烧性差异显著。燃烧性较强的物种有油松、湿地松等,燃烧性较低的物种有杧果、苹果等。[结论]该研究为四川省的森林防火提供了数据支撑,低燃烧性物种可作为潜在防火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性 四川 防火树种 森林防火
下载PDF
《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修订背景
7
作者 刘海彬 邹敏 马俊 《炎黄地理》 2024年第9期99-101,共3页
2015年版《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存在结构不合理、条款存在盲点、操作性不强,与现行管理体制、国家部署、国际履约等不相适宜的情况,已难以适应新时期世界遗产保护、管理、传承的需要。文章从四川省世界遗产实际保护管理工作、现行... 2015年版《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存在结构不合理、条款存在盲点、操作性不强,与现行管理体制、国家部署、国际履约等不相适宜的情况,已难以适应新时期世界遗产保护、管理、传承的需要。文章从四川省世界遗产实际保护管理工作、现行管理体制、国家部署、国际履约等方面对《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修订的背景进行探讨,确定修订是必要可行的,其修订对进一步规范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矛盾冲突、凸显四川省立法特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遗留问题 世界遗产 现行管理体制 必要可行 立法特色 结构不合理 生态文明建设 修订背景
下载PDF
山地林区森林防火应急道路规划设计中的问题与建议
8
作者 陈名亮 邹秤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5期138-141,146,共5页
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作为森林防灾减灾的重要基础支撑措施,为救灾人员、物资快速向火线输送提供交通途径,是森林防灾减灾工作的有效手段。我国林区大部分分布于山区,山区防火道路建设面临诸多困难,该文以四川山地林区森林防火应急道路... 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作为森林防灾减灾的重要基础支撑措施,为救灾人员、物资快速向火线输送提供交通途径,是森林防灾减灾工作的有效手段。我国林区大部分分布于山区,山区防火道路建设面临诸多困难,该文以四川山地林区森林防火应急道路为例对规划设计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以期为全国山地林区防火应急道路建设提供思路,以供广大林业工作者和学者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林区 防火道路 设计理念 技术指标 政策保障
下载PDF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崇州区域的有蹄类物种组成及活动节律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钰瑾 何兴成 +4 位作者 白俊 冉江洪 付强 王磊 樊星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6-595,共10页
2016—2020年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崇州区域安放的135台红外相机监测数据结果显示:记录到水鹿Rusa unicolor、扭角羚Budorcas taxicolor、野猪Sus scrofa、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林麝Moschus... 2016—2020年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崇州区域安放的135台红外相机监测数据结果显示:记录到水鹿Rusa unicolor、扭角羚Budorcas taxicolor、野猪Sus scrofa、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岩羊Pseudois nayaur、小麂Muntiacus reevesi共9种,独立探测次数最多的是扭角羚和水鹿,出现位点最多的是扭角羚和毛冠鹿;除小麂外的8种有蹄类动物的日活动节律分析结果表明:除中华鬣羚和林麝外,其余物种均具有明显的昼行性特征。水鹿、毛冠鹿、扭角羚和中华斑羚有2次日活动高峰;野猪和岩羊有1个日活动高峰;扭角羚、中华斑羚和野猪的活动高峰在不同季节有差异,中华鬣羚和林麝的季节日活动节律差异显著。本研究结果为区域内有蹄类动物的保护策略制定和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蹄类 日活动节律 红外相机 行为生态
下载PDF
攀西地区5个油橄榄品种细根形态特征及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郝浩涵 文登学 +3 位作者 邓龙 张茜 赖长鸿 李贤伟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33-40,共8页
探究油橄榄(Olea europaea)细根形态特征和养分分配格局对油橄榄引种栽培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攀西地区5个油橄榄品种的细根直径、比表面积、比根长、组织密度等形态参数和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研究,探讨细根形态和养分... 探究油橄榄(Olea europaea)细根形态特征和养分分配格局对油橄榄引种栽培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攀西地区5个油橄榄品种的细根直径、比表面积、比根长、组织密度等形态参数和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研究,探讨细根形态和养分含量在不同油橄榄品种细根根序等级间的差异和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根序等级的增加,细根直径、组织密度呈明显的递增趋势,比表面积、比根长则呈现出明显递减趋势;(2)细根C含量、C:N、C:P随根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细根N、P含量基本呈现随着根序的增加而降低,除白橄榄外,细根N:P总体呈现随着根序序级增加而增加的趋势;(3)细根C含量与土壤理化特征指标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细根N含量与土壤C、P含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C:N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细根P含量与土壤C、P含量及C:N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N:P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细根C:N与土壤C:N呈显著负相关(p<0.05),细根N:P、C:P与土壤理化特征指标间无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细根形态 化学计量特征 攀西地区
下载PDF
无人机技术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亮 李绪佳 +1 位作者 尹衡 陈雪 《中国林业产业》 2023年第11期118-119,共2页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无人机技术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但大部分林区地形复杂,人力调查监测面临一定困难。传统的调查监测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需求,而无人机遥感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解决这...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无人机技术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但大部分林区地形复杂,人力调查监测面临一定困难。传统的调查监测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需求,而无人机遥感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无人机能够进入人员难以到达的区域,通过航拍影像来快速收集相关信息,为林业部门提供支持。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无人机技术日益成熟,并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展现出了许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 森林资源 无人机技术 无人机遥感技术 调查监测 地形复杂 林业部门 航拍影像
下载PDF
县级森林蓄积量连续监测方法及应用系统设计
12
作者 高飞 田颖泽 +1 位作者 王勇军 李娜娜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5期7-17,共11页
森林蓄积量反映森林资源质量状况,精准估测森林蓄积量对提高森林资源管理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国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方案的迫切需求。本研究提出一种县级森林蓄积量连续监测方法,通过采用抽样调查和样地实测相结合... 森林蓄积量反映森林资源质量状况,精准估测森林蓄积量对提高森林资源管理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国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方案的迫切需求。本研究提出一种县级森林蓄积量连续监测方法,通过采用抽样调查和样地实测相结合,样地模型更新和遥感变化更新相结合的方式,以智能样地代替人工样地调查,实现森林蓄积量调查同时部署、实时自动连续监测。同时,研发了应用系统和云平台,以期为森林蓄积量高效准确估测提供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蓄积量 连续监测 应用系统 云平台 胸径自动测量
下载PDF
政策性金融支持国家储备林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舒宇 《中国林业产业》 2024年第4期23-25,共3页
木材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木材生产总量不足、结构性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林业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通过一系列指示和决策,推动其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储... 木材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木材生产总量不足、结构性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林业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通过一系列指示和决策,推动其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储备林以培育优质高效多功能森林为目标,生动地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尤其突显了森林作为“钱库、碳库”的特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储备林 结构性短缺 战略性资源 可持续性发展 政策性金融支持 可持续发展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 多功能森林
下载PDF
综合楼项目给排水与消防设计
14
作者 梁代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0期0057-0060,共4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综合楼工程项目的给排水系统设计质量,文章选择我国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秦皇寺CBD新区的3#楼工程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在简单分析综合楼项目给排水以及消防设计基础要求及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工程建设的基本状况,从给水系统... 为了进一步提高综合楼工程项目的给排水系统设计质量,文章选择我国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秦皇寺CBD新区的3#楼工程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在简单分析综合楼项目给排水以及消防设计基础要求及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工程建设的基本状况,从给水系统、排水系统以及消防系统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其中的设计要点,仅供相关人员进行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楼项目 给排水系统 消防系统 设计要点
下载PDF
基于合同管理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研究
15
作者 王耿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4年第9期0197-0200,共4页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具有投资金额大、资金回笼慢的特点,相关企业为了保证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便需要从日常经营管理着手,合理地控制工程造价,减少成本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达到降低财务风险的目的。本文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的组成...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具有投资金额大、资金回笼慢的特点,相关企业为了保证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便需要从日常经营管理着手,合理地控制工程造价,减少成本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达到降低财务风险的目的。本文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的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从合同管理角度出发,阐述其对于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基于合同管理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以期为相关工程和专业人士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造价 合同管理 风险防范
下载PDF
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实施现状及对策建议
16
作者 李娜娜 高飞 骆劲涛 《林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2期40-45,共6页
为了解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10多年来的实施状况,将2007年以来开展的防沙治沙工程的实施方案成果资料矢量化,建立了近10年来防沙治沙工程空间数据库,分析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实施的规模、治理的沙化土地类型及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研究结果... 为了解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10多年来的实施状况,将2007年以来开展的防沙治沙工程的实施方案成果资料矢量化,建立了近10年来防沙治沙工程空间数据库,分析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实施的规模、治理的沙化土地类型及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7年,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治理区域主要分布于川西北沙区的15个市县,共治理沙化土地面积61213.40hm^(2).其中2013年治理面积最大,占治理总面积的61.6%;治理面积较大的沙化土地类型是固定沙地、露沙地和半固定沙地,面积分别占治理总面积的64.9%、18.1%和13.4%;固定沙地和半固定沙地主要采取种草、植灌+种草和植灌3种治理模式,露沙地主要采取种草的方式进行治理.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北仍有大量沙化土地未进行治理,因此在加强对初期治理沙化土地管护的基础上,继续实施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对于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沙化土地 防沙治沙工程 空间数据库
原文传递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防沙治沙工程治理成效评价
17
作者 李娜娜 高飞 骆劲涛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川西北是我国沙化土地的主要分布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监测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实施前后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评价防沙治沙工程的治理成效,对指导沙化土地的科学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防沙治沙工程实施前后(2004年、2014年... 【目的】川西北是我国沙化土地的主要分布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监测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实施前后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评价防沙治沙工程的治理成效,对指导沙化土地的科学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防沙治沙工程实施前后(2004年、2014年)的Landsat TM/OLI为基础数据源,从湿度、绿度、干度和热度4个方面分别提取湿度指数(WET)、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地表温度(LST)、建筑物-裸土指数(NDBSI)4个分量指标,采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2004—2014年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治理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2004—2014年间,研究区的RSEI均值由0.1314上升为0.1409,上升了7.2%,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变好趋势;与2004年相比,2014年优和良等级比例增加4.9%,共有27.4%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好,11.9%的区域生态变差;生态变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工程治理区,生态变差的区域主要位于沙化程度较重的区域。防沙治沙工程通过种草、植灌等方式治理沙化土地,提高了区域的植被覆盖面积,使得表示地表植被状况的绿度增加,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好。【结论】实施防沙治沙工程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对沙化土地的治理,对于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生态指数 防沙治沙工程 川西北
下载PDF
攀西地区架空输电线路线下主要树种自然生长高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长青 李果 +1 位作者 宋颖 杨森霖 《林业勘查设计》 2023年第1期79-84,共6页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攀西地区输电线路在林区的建设规模不断加大,架空输电线路与线下树木生长高度变化发生的风偏放电等因素会引发森林火灾,而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和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会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开展攀西地区架空输电线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攀西地区输电线路在林区的建设规模不断加大,架空输电线路与线下树木生长高度变化发生的风偏放电等因素会引发森林火灾,而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和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会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开展攀西地区架空输电线路线下树木自然生长高度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以杨房沟水电站为依托,采集了攀西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及高山松(Pinusdensata)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树高数据,模拟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树高模型。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根据云南松和高山松树高模型曲线,其生长高度分别至13~29m左右步入平缓。建议在输电线路通道设计中,采用不同树高模型为攀西森林火灾高危区和高风险区的输电线路净空高度的差异化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架空输电线 树高模型 云南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