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0篇文章
< 1 2 1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林业科研机构人才需求分析——以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郑窕 付卓锐 《四川林业科技》 2015年第4期142-145,94,共5页
本文结合当前林业发展的背景,在客观评价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人才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近5年人才需求和人才引进的数据。从年龄结构、岗位结构、专业需求、层次需求、数量需求和引进方式6个方面阐明了未来人才需求的趋势,并提出人... 本文结合当前林业发展的背景,在客观评价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人才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近5年人才需求和人才引进的数据。从年龄结构、岗位结构、专业需求、层次需求、数量需求和引进方式6个方面阐明了未来人才需求的趋势,并提出人才保障措施。目的是为林业科研单位合理利用人才资源,充分发挥科技力量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理论,保证林业科研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机构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人才 需求 分析
下载PDF
四川白腹鼠属(啮齿目:鼠科)一新分布记录及其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唐明坤 索郎夺尔基 +4 位作者 王旭明 刘莹洵 廖锐 王新 刘少英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74,共14页
为掌握四川省白腹鼠属Niviventer物种及形态特征,在系统梳理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动物标本馆保存的四川省白腹鼠属标本基础上,利用分子及形态学方法开展比较研究,发现:(1)四川省白腹鼠属一新分布记录——海南社鼠N.lotipes,确认四川省... 为掌握四川省白腹鼠属Niviventer物种及形态特征,在系统梳理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动物标本馆保存的四川省白腹鼠属标本基础上,利用分子及形态学方法开展比较研究,发现:(1)四川省白腹鼠属一新分布记录——海南社鼠N.lotipes,确认四川省分布有安氏白腹鼠N.andersoni、川西白腹鼠N.excelsior、北社鼠N.confucianus、华南针毛鼠N.huang和海南社鼠5种;(2)安氏白腹鼠为同属体型最大,背毛颜色最暗淡,腹毛纯白色,前后足背呈饱满的浅灰棕褐色,尾上部末端约1/3或1/2截然变白;(3)川西白腹鼠腹毛纯白色,前足背白色,后足背中央具长条状深色纵斑,尾上下二色具白色尾梢,尾尖毛簇明显;(4)北社鼠与海南社鼠17项度量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二者背毛黄棕色、腹毛淡黄白色,但北社鼠前后足背浅棕色至白色,尾上下二色明显,尾尖毛短而显稀疏,而海南社鼠前后足背颜色更深近与体背同色,尾仅后半段呈上下二色;(5)华南针毛鼠背毛呈鲜亮的黄棕色,腹毛淡黄白色,前后足背白色,后足腕部有金色斑块,尾上下二色直至尾梢,尾尖毛极短,眶间宽均值最大。根据研究结果制定了四川省白腹鼠属物种分种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腹鼠属 海南社鼠 形态学 cyt b 检索表
下载PDF
四川省林业产业发展科技支撑方案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郭亨孝 范成绪 +10 位作者 卓洪 童伟 李国辉 李建贤 隆孝雄 郭小军 费世民 韩华柏 蔡小虎 向成华 莫开林 《四川林业科技》 2006年第4期45-60,共16页
本文分析了四川省林业产业科技支撑现状;提出了科技支撑的原则和目标。针对我省林业资源特点和开发现状,提出了在工业原料林建设、经济林果产业、林木种苗产业、生态旅游业、林产加工业方面的待研关键技术。此外,本文介绍了我省拟重点... 本文分析了四川省林业产业科技支撑现状;提出了科技支撑的原则和目标。针对我省林业资源特点和开发现状,提出了在工业原料林建设、经济林果产业、林木种苗产业、生态旅游业、林产加工业方面的待研关键技术。此外,本文介绍了我省拟重点推广的科技成果;并提出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强化科技支撑的具体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产业 科技支撑 成果转化 方案 四川
下载PDF
四川省4种报春花科珍珠菜属植物分布新资料
4
作者 黄琴 朱昭旭 +3 位作者 毛颖娟 何松 何江林 王鑫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35-138,共4页
基于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和文献查阅,发现四川省报春花科珍珠菜属4个新纪录类群,分别是近总序香草(Lysimachia chapaensis Merrill)、大叶过路黄(L.fordiana Oliver)、灰叶珍珠菜(L.glaucina Franchet)和丽江珍珠菜(L.lichiangensis Forre... 基于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和文献查阅,发现四川省报春花科珍珠菜属4个新纪录类群,分别是近总序香草(Lysimachia chapaensis Merrill)、大叶过路黄(L.fordiana Oliver)、灰叶珍珠菜(L.glaucina Franchet)和丽江珍珠菜(L.lichiangensis Forrest)。文中精练介绍了4个物种的模式标本采集信息,主要的鉴定特征以及在四川省的具体分布地点,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CD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菜属 新纪录 四川省
下载PDF
四川省西充县土壤侵蚀模数数学模型和侵蚀强度分级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杨雨行 曾平江 雷孝章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48-54,共7页
本文根据50余座山塘水库的泥沙实测数据,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土壤侵蚀模数数学模型。方程表明影响土壤侵蚀模数的主要因子依次为:陡坡开荒面积、坡度、林地面积和坡耕地面积。文中还根据土壤侵蚀模数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使用逐步... 本文根据50余座山塘水库的泥沙实测数据,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土壤侵蚀模数数学模型。方程表明影响土壤侵蚀模数的主要因子依次为:陡坡开荒面积、坡度、林地面积和坡耕地面积。文中还根据土壤侵蚀模数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使用逐步判别分析力法,对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分级,从而提高了分级的可靠性。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四川盆地的高丘中谷及中丘中谷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侵蚀模数 数学模型 侵蚀强度
下载PDF
四川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其保护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潘红丽 冯秋红 +2 位作者 隆廷伦 何飞 刘兴良 《四川林业科技》 2014年第6期41-46,共6页
物种的消亡日益严重,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问题。四川省是我国野生植物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种类众多,所受威胁较大,其拯救和保护研究工作相对薄弱。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已有计划在我国实施极小种群野生... 物种的消亡日益严重,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问题。四川省是我国野生植物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种类众多,所受威胁较大,其拯救和保护研究工作相对薄弱。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已有计划在我国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在此背景下,本文首次研究了四川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名录、分布格局、致濒原因,并提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对策。该研究对于全面推进四川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作,促进野生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小种群 生存现状 保护策略 四川省
下载PDF
四川省人工林鼠害防治方法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冉江洪 林强 +2 位作者 刘少英 余明忠 王应明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1-43,共3页
多年的研究和生产防治,形成了针对各种鼠种及不同生境条件的 4 种化学防治方法,即均匀投毒法、就地浸饵法、堆施法、毒饵箱法。其中“就地浸饵法”和“毒饵箱法”是在国内首次应用报道。这些方法经济、方便、易掌握,基本上能满足我... 多年的研究和生产防治,形成了针对各种鼠种及不同生境条件的 4 种化学防治方法,即均匀投毒法、就地浸饵法、堆施法、毒饵箱法。其中“就地浸饵法”和“毒饵箱法”是在国内首次应用报道。这些方法经济、方便、易掌握,基本上能满足我省森林鼠害防治的需要,同时也能在农业和草原灭鼠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害 人工林 防治方法
下载PDF
四川省桢楠天然群体种子表型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炜 江波 +2 位作者 蒋晔 辜云杰 罗建勋 《四川林业科技》 2009年第6期75-78,共4页
在四川桢楠天然林分布区共抽取了7个群体,分别测量了其种子长、宽、长宽比、单粒种子重等4个性状,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对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四川桢楠种子长、种子宽、种子长宽比和单粒种子重... 在四川桢楠天然林分布区共抽取了7个群体,分别测量了其种子长、宽、长宽比、单粒种子重等4个性状,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对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四川桢楠种子长、种子宽、种子长宽比和单粒种子重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2.14%,17.14%,16.29%和25.78%,以种子长的变异系数最小,其性状稳定性较高,单粒种子重量的变异系数最大,该性状变异较大;种子性状表型分化系数均值为31.23%,群体间变异(31.2%)小于群体内变异(68.77%),该树种种子3个性状总的遗传变异大约30%存在于群体间,大约70%存在于群体内。通过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可以将7个群体分成3类,都江堰、邛崃和峨眉山3个群体聚为1类,成都、洪雅聚为1类,崇州和泸州聚为1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桢楠 天然群体 种子 表型多样性
下载PDF
四川省红豆杉种群结构和动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蔡小虎 孙启武 +5 位作者 罗建勋 何飞 彭培好 陈俊华 罗晓华 张发会 《四川林业科技》 2004年第2期21-24,共4页
通过对四川省红豆杉种群大小结构及动态、分布格局的分析 ,结果表明 ,红豆杉种群处于一种非自然的状态 ,要恢复和保护红豆杉植物 ,应减少人为的破坏性干扰 ,以促进其种群的增长和扩大。
关键词 红豆杉 种群结构 分布格局
下载PDF
四川省野生岷江百合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潘红丽 汤欢 +3 位作者 张利 任君芳 杨华 刘兴良 《四川林业科技》 2015年第1期90-93,共4页
对四川省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的资源分布进行了初步踏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岷江百合在四川省集中分布于岷江上游汶川县、理县、茂县、黑水县等地干旱河谷地区海拔1 200 m^2 360 m的山体中、下部坡度较大的草丛、低矮灌木丛及岩石缝中... 对四川省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的资源分布进行了初步踏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岷江百合在四川省集中分布于岷江上游汶川县、理县、茂县、黑水县等地干旱河谷地区海拔1 200 m^2 360 m的山体中、下部坡度较大的草丛、低矮灌木丛及岩石缝中,生长较分散。在干旱河谷地区常见以伴生种为主,偶见以优势种出现。调查结果对摸清"5·12"大地震后百合资源生存现状,以及开展原生境保护重要植物资源,恢复和稳定岷江上游生态平衡具有极为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百合 种质资源 群落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
下载PDF
四川林业生态建设问题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慕长龙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22,共7页
本文用数据论证了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恶化的事实,和加快林业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提出了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四川林业 生态建设 长江流域 发展战略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严重侵蚀坡面林业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覃志刚 邱进贤 《林业科技开发》 2000年第2期13-15,共3页
四川盆地边缘山区坡面水土流失严重 ,制约了农林牧业发展。为改变这种状况 ,在“十年长江上游防护林工程”建设技术研究中开展了相关的治理研究。课题组人员根据四川盆地边缘山区的区域特点以及坡面侵蚀规律 ,在坡面防护林体系结构配置... 四川盆地边缘山区坡面水土流失严重 ,制约了农林牧业发展。为改变这种状况 ,在“十年长江上游防护林工程”建设技术研究中开展了相关的治理研究。课题组人员根据四川盆地边缘山区的区域特点以及坡面侵蚀规律 ,在坡面防护林体系结构配置和林分结构配置模式的试验研究基础上 ,提出了在严重侵蚀坡面上通过林业工程治理、实现生态系统恢复、提高水土保持功能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 坡面防护林 配置 生态系统恢复 水土保持
下载PDF
川西高原藏区林业扶贫模式效益分析——以四川省汶川县卧龙镇转经楼村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世磊 陈德朝 +3 位作者 胡炫 李文君 金国名 韩标 《四川林业科技》 2017年第6期72-75,共4页
卧龙镇转经楼村探索林业扶贫新模式"生态扶贫+产业发展",坚持生态保护为基础,生态保护促产业发展、调动人们生态保护积极性,秉着"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前进,向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目标前进。
关键词 贫困村 生态扶贫 产业发展
下载PDF
四川省雷击火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陈涤非 王明玉 +4 位作者 司莉青 赵凤君 李威 李伟克 舒立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40,共9页
【目的】研究四川省雷击火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影响雷击火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四川省雷击火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以四川省2001—2021年雷击火历史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该省雷击火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使用多距... 【目的】研究四川省雷击火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影响雷击火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四川省雷击火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以四川省2001—2021年雷击火历史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该省雷击火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使用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雷击火的空间分布状况与格局;利用地理信息技术、SPSS统计软件等工具,通过对历史气象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林地资源数据等进行处理,分析了地形、气象、植被等因素对四川省雷击火的影响。【结果】2001—2021年四川省共发生雷击火72起,多发生于3—6月,其中4月是集中高发期;主要发生时段为14:00—18:00,其中15:00—16:00是雷击火最易发生的时间段。雷击火主要集中在川西南的凉山州、攀枝花市以及川西的甘孜州,尤以雅砻江流域最为集中。降水量、相对湿度是影响四川省雷击火发生次数的主要气象因子,气温、风速影响不显著。除气象因子外,雷击火受地形、植被类型影响明显,雷击火主要发生在海拔2 500~4 000 m范围内、坡度26°~45°之间、以及半阳坡或半阴坡。最易发生雷击火的林分类型是高山松林,其次为云南松林。【结论】四川省雷击火在月、日2个时间尺度下分布规律明显,多发生于夏季的下午时段;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性特征,主要聚集在甘孜州、凉山州,尤其是雅砻江中下游区域;雷击火发生受降水量、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影响显著,且在特定地形条件和植被类型中具有易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雷击火 时空分布 森林火灾
下载PDF
四川省长宁县硬头黄竹生长状况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奕 曾永海 +3 位作者 别鹏飞 赵润 陈俊华 陈秀明 《四川林业科技》 2018年第3期120-123,130,共5页
本文以长宁县竹海镇和龙头镇的硬头黄竹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其生长状况、生物量(地上部分)和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两个地点的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饱和持水量0~40 cm两个地点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0~20 cm... 本文以长宁县竹海镇和龙头镇的硬头黄竹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其生长状况、生物量(地上部分)和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两个地点的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饱和持水量0~40 cm两个地点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0~20 cm土层中,除全N、全K、速效N表现为差异显著外(P>0.05),其余均差异不显著(P<0.05)。(2)竹海镇2 a生竹每公顷株数明显高于1 a生竹,前者是后者的1.77倍;龙头镇则差别不明显。(3)竹海镇1 a生年竹平均胸径小于龙头镇,而2 a生竹则大于龙头镇。(4)竹海镇、龙头镇1 a生竹的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1.22±2.34 T·hm^(-2)、6.64±0.87 T·hm^(-2),2 a生竹的平均生物量分别为39.23±8.66 T·hm^(-2)、8.10±2.12 T·hm^(-2),均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5)为提高硬头黄竹的产量,采取合理的经营措施(如施加P肥、K肥)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县 丛生竹 硬头黄竹 土壤理化性质 生物量(地上部分)
下载PDF
四川省花椒锈病发病规律及药剂防治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双昱 杨莉 +5 位作者 曾全 杨远亮 肖银波 贾玉珍 王新 陈善波 《四川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138-144,共7页
通过地域差异选取四川省8个不同地区的花椒园对花椒锈病发生流行的空间动态变化进行跟踪调查,并进行田间药剂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四川省花椒锈病发生流行空间动态变化趋势有2种:在低海拔地区,9月末之前病情指数不断上升,10月略有下降,1... 通过地域差异选取四川省8个不同地区的花椒园对花椒锈病发生流行的空间动态变化进行跟踪调查,并进行田间药剂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四川省花椒锈病发生流行空间动态变化趋势有2种:在低海拔地区,9月末之前病情指数不断上升,10月略有下降,11月中旬达最大值81.26,随后逐渐降低;在高海拔地区,9月中下旬前病情指数不断上升峰值为85.68,随后缓慢下降;不同花椒品种之间,正路椒和大红袍的病情指数比九叶青更为严重;在田间药剂防效方面,75%肟菌·戊唑醇3000倍液和30%唑醚·戊唑醇1500倍液的混合处理对花椒锈病的防治效果最佳,平均防效可达80.17%,对九叶青的防效高于正路椒。本研究明确了在四川省的低海拔地区花椒锈病更容易发生流行,九叶青相比正路椒和大红袍抗病,首次筛选出75%肟菌·戊唑醇和30%唑醚·戊唑醇的复配混合剂作为四川花椒锈病防治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锈病 海拔高度 动态变化趋势 田间防效
下载PDF
四川省鸟类新记录——白枕鹤
17
作者 杨骏 李汶泽 孙治宇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9-399,共1页
2023年4月29日,在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沙洲镇群众在白龙湖岸边(105°30′41″E,32°42′2″N)发现1只鹤科Gruidae鸟类,疑似受伤。经鉴定,该鸟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枕鹤Antigone vipio(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2... 2023年4月29日,在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沙洲镇群众在白龙湖岸边(105°30′41″E,32°42′2″N)发现1只鹤科Gruidae鸟类,疑似受伤。经鉴定,该鸟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枕鹤Antigone vipio(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2021)。经现场核实,该鸟无受伤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广元市 现场核实 白枕鹤 保护野生动物 青川县 白龙湖
下载PDF
四川阿坝多美林卡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研究
18
作者 王疆评 毛颖娟 +3 位作者 刁元彬 王平 张皓君 吴亚勇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64-77,共14页
多美林卡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四川、青海和甘肃三省交界处,为永久性河流湿地公园。为系统掌握多美林卡湿地公园的鸟类资源情况,2017年至2019年,采用样线法与样点法对湿地公园进行9次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76种,隶属于17目44科116属。湿地公园... 多美林卡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四川、青海和甘肃三省交界处,为永久性河流湿地公园。为系统掌握多美林卡湿地公园的鸟类资源情况,2017年至2019年,采用样线法与样点法对湿地公园进行9次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76种,隶属于17目44科116属。湿地公园以留鸟(90种)和夏候鸟(43种)为主,共计133种,占公园鸟类种数的75.57%;古北界鸟类占优势,共计111种,占公园种数的63.07%。湿地公园有各级保护鸟类44种,其中国家Ⅰ级1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5种,四川省重点保护鸟类8种。利用G-F指数对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湿地公园鸟类在科属水平上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此外,湿地公园内不同生境鸟类物种多样性和群落构成表现出较大差异性,但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本研究为多美林卡国家湿地公园鸟类保护和后期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物种多样性 生境 保护 多美林卡国家湿地公园
下载PDF
四川省湿地资源状况及保护研究--基于四川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及湿地重点区域川西北湿地考察调研的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孟爱国 周青平 +2 位作者 涂卫国 李何超 张懿琳 《决策咨询》 2020年第3期1-7,10,共8页
近年来调研组围绕四川省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多次到川西北湿地重点区域实地考察了沼泽、河流、湖泊湿地现状,并与当地政府和牧民座谈了解湿地保护情况。通过比较四川省1982~1997年与2007~2010年两期土地调查和四川省1999~2000年与20... 近年来调研组围绕四川省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多次到川西北湿地重点区域实地考察了沼泽、河流、湖泊湿地现状,并与当地政府和牧民座谈了解湿地保护情况。通过比较四川省1982~1997年与2007~2010年两期土地调查和四川省1999~2000年与2012~2013年两期湿地调查结果,提出川西北湿地生态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调查与保护 川西北重点区域 湿地生态保护
下载PDF
四川省生物防火隔离带树种选择
20
作者 陈涤非 王明玉 +2 位作者 司莉青 赵凤君 舒立福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3年第2期56-68,共13页
【目的】针对目前四川省森林火灾高风险地区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面临的树种选择难、防火效能低等问题开展研究,综合评价17个主要树种的防火性能,以期为高质量建设生物防火隔离带提供科技支撑。【方法】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四川省1... 【目的】针对目前四川省森林火灾高风险地区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面临的树种选择难、防火效能低等问题开展研究,综合评价17个主要树种的防火性能,以期为高质量建设生物防火隔离带提供科技支撑。【方法】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四川省17个主要树种叶片样本的燃烧性能及其组成成分进行了测定,对各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造林学特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和等级划分,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树种的防火性能进行综合评分,最后利用系统聚类法将各树种的防火性能分为4个等级。【结果】经过综合分析评价,筛选出一级防火树种3个,包括木荷、夹竹桃、四川山矾;二级防火树种5个,包括茶树、泡桐、杨梅、红叶石楠、冬青;一般防火树种5个,包括油茶、喜树、女贞、楠木、青冈栎;不适宜用于防火林带的易燃树种4个,包括柳杉、香樟、杉木、马尾松。【结论】木荷、夹竹桃、四川山矾等树种具备较好的综合防火性能,可作为四川建立生物防火隔离带的首选树种,而柳杉、香樟、杉木、马尾松综合防火性能差,应作为被保护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生物防火 防火树种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