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能源和粮食生产用水竞争及与经济关系研究
1
作者 康银红 贺帅 +2 位作者 王嘉驰 倪铁峰 王君勤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0-310,共11页
水-能源-粮食系统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量化该系统的相互关系,对于合理配置和协调利用水、能源和粮食资源,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能源和粮食生产水足迹模型、竞争指数模型、脱钩理论及锡尔... 水-能源-粮食系统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量化该系统的相互关系,对于合理配置和协调利用水、能源和粮食资源,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能源和粮食生产水足迹模型、竞争指数模型、脱钩理论及锡尔指数等方法,核算分析了四川省2009—2019年能源和粮食生产水足迹及其时空变化特征,以及能源和粮食生产对水的竞争关系,探究了水足迹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能源和粮食生产水足迹均呈上升趋势。能源生产蓝水足迹年均值为5.45×10^(9) m^(3),占能源生产水足迹的93.76%;粮食生产蓝水足迹年均值为1.06×10^(10) m^(3),占粮食生产水足迹的26.02%,绿水足迹的贡献率超过蓝水足迹和灰水足迹之和,占比53.06%。四川省能源和粮食生产对水的竞争指数呈上升趋势,增幅为42.69%。由于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和攀西经济区等地区兼顾粮食和水电生产,其竞争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四川省水足迹和地区生产总值的脱钩关系为弱脱钩,处于相对协调发展状态,说明经济发展对用水量的控制状态相对较好;水足迹强度总差异呈扩张趋势,说明四川省用水效率不均衡性逐渐扩大,但研究后期有所下降,发展逐渐趋同。该研究可为四川省水资源调配、能源开发和粮食生产提供建议,也可为该地区优化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用水效率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竞争指数 脱钩分析 锡尔指数 四川省
下载PDF
四川省中小型水库信息化建设架构体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邓朝仁 杨源 +3 位作者 陈玥 代强 卢鑫 阚飞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92-193,共2页
水库信息化建设是智慧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当前水利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针对四川省中小型水库信息化建设存在基础监测设施薄弱、信息化技术支撑力不足、业务应用不全、建设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提出以“一个平台、两... 水库信息化建设是智慧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当前水利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针对四川省中小型水库信息化建设存在基础监测设施薄弱、信息化技术支撑力不足、业务应用不全、建设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提出以“一个平台、两个中心、三大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水库信息化建设架构体系,详细分析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关键技术。以四川省寸塘口中型水库为试点,证实该架构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型水库 信息化 综合管理平台 寸塘口水库
下载PDF
四川省智慧水利标准体系框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阚飞 卢鑫 +2 位作者 麻泽龙 刘双美 杨源 《中国标准化》 2022年第16期93-99,共7页
智慧水利建设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之一,对水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深远的影响。智慧水利标准规范体系作为智慧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资源整合共享、信息互联互通、业务应用协同的重要手段。四川省智慧水利... 智慧水利建设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之一,对水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深远的影响。智慧水利标准规范体系作为智慧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资源整合共享、信息互联互通、业务应用协同的重要手段。四川省智慧水利标准体系框架应根据最新水利技术标准体系分类方法,考虑四川省水利信息化的实际情况,形成分类编码、数据存储、传输交换、图示表达、产品服务、建设管理、网络安全7大类标准体系框架,在各类标准下以“总则+分则”的模式开展细化研究,并提出四川省智慧水利标准体系构建的推进建议,形成与标准规范体系相适应的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水利 标准 框架 四川省
下载PDF
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与工程模式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周芸 王朝勇 《中国水利》 2008年第9期20-22,共3页
根据四川省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结合四川土地开发利用目标、整理工程主要内容和限制性因素,以耕地分布的主要地貌类型、作物种植结构、灌排方式及交通建设基础条件、各地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空间布局等作为分区的主导... 根据四川省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结合四川土地开发利用目标、整理工程主要内容和限制性因素,以耕地分布的主要地貌类型、作物种植结构、灌排方式及交通建设基础条件、各地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空间布局等作为分区的主导因素,采取归类和叠加的办法,将四川省划分为5个工程类型区。在工程类型区划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不同工程类型区土地开发整理的工程组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开发整理 工程类型 工程模式
下载PDF
四川省大中型灌区农业用水计量监测模式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樊毅 耿琳 康小平 《四川水利》 2019年第3期103-105,共3页
针对当前大中型灌区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建设普遍存在的监测点位选择不合理、监测方法不科学、自动化程度较低、故障率较高和运行维护困难等问题,提出了按自动化程度和取用水口类型划分的四川省大中型灌区农业用水计量监测模式,并在实践工... 针对当前大中型灌区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建设普遍存在的监测点位选择不合理、监测方法不科学、自动化程度较低、故障率较高和运行维护困难等问题,提出了按自动化程度和取用水口类型划分的四川省大中型灌区农业用水计量监测模式,并在实践工程中进行了应用推广,为灌区农业用水计量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型灌区 农业用水 计量监测 量水模式 四川
下载PDF
四川省水利工程数据查询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郭翔宇 李晓鹏 龙莉 《四川水利》 2016年第2期71-73,共3页
四川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信息量大、分类复杂、涉及面广,如实现即时查询与统计,对于我省水利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大推动作用。本文主要以水利普查中的水库工程为例,通过建立数据中心,进行数据统计和普查成果在地图上的展示等,探讨我省水... 四川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信息量大、分类复杂、涉及面广,如实现即时查询与统计,对于我省水利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大推动作用。本文主要以水利普查中的水库工程为例,通过建立数据中心,进行数据统计和普查成果在地图上的展示等,探讨我省水利工程数据查询系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数据 查询系统 水库工程 四川省
下载PDF
四川省水电开发基地水电开发程度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罗涵 巨莉 +4 位作者 罗茂盛 唐云逸 黄艳艳 赵曦琳 卢喜平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80,共10页
以四川省雅砻江流域和大渡河流域两个重要水电开发基地为例,采用水利水电统计数据,在流域分割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游空间关系和流域水电开发指标总体水平,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构建了水电开发程度综合评估体系;基于流域水电开发规划情... 以四川省雅砻江流域和大渡河流域两个重要水电开发基地为例,采用水利水电统计数据,在流域分割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游空间关系和流域水电开发指标总体水平,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构建了水电开发程度综合评估体系;基于流域水电开发规划情况、土壤侵蚀、地质灾害、水质监测和鱼类资源等数据,分析评估了不同水电开发程度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电开发密度、水电开发强度等指标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局部聚集性,其中水电开发强度、流域装机容量与流域库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呈现显著的相关性;不同水电开发程度等级的水电开发指标呈现显著的差异性,证明了该水电开发程度综合评估体系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开发程度 评估体系 生态环境 流域管理 雅砻江流域 大渡河流域
下载PDF
近50年来四川省降水量时间变化规律研究
8
作者 王君勤 何勇 +1 位作者 王小允 康小平 《四川水利》 2022年第6期7-12,共6页
采用云模型、线性倾向率、Mann-Kendall趋势和突变检验研究了四川省8个农业分区和1个非农业区的年降水量在近52年来的时间变化规律,可以得出农业区中雅安降水量在这52年来分布最不均匀,且不均匀性也不稳定;成都降水量在这52年来分布相... 采用云模型、线性倾向率、Mann-Kendall趋势和突变检验研究了四川省8个农业分区和1个非农业区的年降水量在近52年来的时间变化规律,可以得出农业区中雅安降水量在这52年来分布最不均匀,且不均匀性也不稳定;成都降水量在这52年来分布相对其他农业生态区来说较为均匀,且不均匀性较为稳定;川西北高原降水量在时间上的分布相对农业区来说较均匀,而且不均匀性较稳定。四川省农业区的年降水量除西昌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外,其他区域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川西北高原的年降水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总体来说,四川省的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四川省降水量在20世纪60、70、80年代变幅较大,在90年代和21世纪初变幅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降水量 时间变化规律
下载PDF
四川省智慧水利建设构想与思考 被引量:13
9
作者 卢鑫 刘双美 +1 位作者 郭翔宇 麻泽龙 《水利信息化》 2019年第3期4-9,共6页
为摸清四川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其需求,明确全省智慧水利建设目标和任务,做好全省智慧水利建设统筹规划,在深入分析国内外智慧水利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上,总结智慧水利建设的经验和主要特征,并结合四川省水利信息化建设实际分析当前存... 为摸清四川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其需求,明确全省智慧水利建设目标和任务,做好全省智慧水利建设统筹规划,在深入分析国内外智慧水利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上,总结智慧水利建设的经验和主要特征,并结合四川省水利信息化建设实际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四川省提出智慧水利建设的目标、总体架构、建设任务和推进建议,重点解决全省水利信息化建设“不平衡、不完整、不智慧”的问题,为下一步全省智慧水利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水利 水利信息化 四川省 目标 总体架构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水泥胶砂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10
作者 姜国新 赵川 +4 位作者 郭俊利 易蓉 罗茂盛 彭章雅 王筱红 《水力发电》 CAS 2024年第2期108-113,共6页
为了研究长度为12 mm的玄武岩纤维对改善水泥胶砂力学性能效果,通过室内试验和微观结构扫描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不同期龄玄武岩纤维水泥胶砂试件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以及微观结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当玄武岩纤维掺量低于2%时,拌和物的和... 为了研究长度为12 mm的玄武岩纤维对改善水泥胶砂力学性能效果,通过室内试验和微观结构扫描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不同期龄玄武岩纤维水泥胶砂试件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以及微观结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当玄武岩纤维掺量低于2%时,拌和物的和易性和泌水性较好,试件收面容易;当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31%时,试件密度平均值最大,此时砂浆和纤维连接最为紧密;掺少量(0.31%)的玄武岩纤维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水泥胶砂试件的早期抗折强度,掺量过多会使试件整体结构松散,导致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水泥砂浆 抗折强度 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四川省不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龙莉 徐明曦 巨莉 《四川水利》 2018年第6期97-100,共4页
以四川省典型紫色土、潮土和山地褐色土为研究对象,经干筛法、湿筛法和LB法测定不同土壤团聚体组成状况,并用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团聚体破坏度(ADR)为指标分析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结果表明:紫色土林地和草地团聚体稳定性>旱地,潮土林... 以四川省典型紫色土、潮土和山地褐色土为研究对象,经干筛法、湿筛法和LB法测定不同土壤团聚体组成状况,并用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团聚体破坏度(ADR)为指标分析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结果表明:紫色土林地和草地团聚体稳定性>旱地,潮土林地和水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旱地,山地褐色土草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旱地。整体而言,林地、草地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高,耕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土壤团聚体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TVDI的攀西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12
作者 邓锦山 李卓蔓 +2 位作者 陈尚书 陈玥 李良冬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2-260,269,共10页
利用MODIS地表温度数据(LST)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构建Ts-NDVI特征空间,通过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详细分析了攀西地区2001—2020年干旱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从时间角度来看,20年间攀西地区TVDI年均值介于0.5481~0.5820,以... 利用MODIS地表温度数据(LST)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构建Ts-NDVI特征空间,通过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详细分析了攀西地区2001—2020年干旱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从时间角度来看,20年间攀西地区TVDI年均值介于0.5481~0.5820,以-0.0001·a^(-1)速率缓慢减小,且在2001年和2009年出现大范围中旱。季节性干旱特点表现为冬干春旱,各季TVDI均值分别为冬季0.5618、春季0.6058、夏季0.5590、秋季0.5365,表明冬、春两季较夏、秋两季更容易形成干旱。TVDI月均最大值出现在5月份,为0.6089;最小值出现在9月份,为0.5204;每年2—6月以中旱为主;7月起旱情减轻,转为轻旱;10月起旱情逐渐加重。(2)从空间角度来看,攀西地区旱情变化趋势南北差异明显,南部干旱发生的频率和范围大于北部地区,呈现出中部、南部及西南部高,北部、西北部及东北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3)从典型干旱年份来看,攀西地区2001年、2006年和2011年春旱耕地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中,受中旱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攀西北部和中部;而受重旱的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攀西西南部。研究结果表明,2001—2020年攀西地区旱情稍有缓解,不同季节间干旱差异性较大,干旱范围以攀西中部和南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遥感监测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 时空变化 攀西地区
下载PDF
水利发展资金绩效评价分析及制度研究
13
作者 肖翔 蒋光雄 +1 位作者 石洪斌 赵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3期0008-0011,共4页
为解决我国农村水利水旱灾害、水土流失、饮水安全、水环境和水资源五大方面薄弱的有关问题,文章按照国家、部省级地方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了水利发展资金绩效评价的流程和内部评分制度,并在实际评价工作中应用推广,同时在项目管理和绩效... 为解决我国农村水利水旱灾害、水土流失、饮水安全、水环境和水资源五大方面薄弱的有关问题,文章按照国家、部省级地方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了水利发展资金绩效评价的流程和内部评分制度,并在实际评价工作中应用推广,同时在项目管理和绩效等方面提炼出了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建议和措施,以便于保证今后水利发展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服务于我国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水利 绩效评价 发展资金 项目管理 水利事业
下载PDF
不老的“班水”制度 和谐的水曲——四川在用古代水利工程调查研究
14
作者 张亚红 代娴 《四川水利》 2019年第6期159-160,164,共3页
“班水”制度是在我国西南地区川滇交界的仁和、华坪、元谋等县(区)的部分缺水村社流传已久的一种轮班用水的制度。这一制度自明清时代兴起,至今已沿袭了300多年,这种历史沿用下来的用水制度,采用“码口”这种公平的分水设施和缴“水租... “班水”制度是在我国西南地区川滇交界的仁和、华坪、元谋等县(区)的部分缺水村社流传已久的一种轮班用水的制度。这一制度自明清时代兴起,至今已沿袭了300多年,这种历史沿用下来的用水制度,采用“码口”这种公平的分水设施和缴“水租粮”的良性管理运行机制,在干旱缺水村的水源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今天在全国上下推行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班水”制度的由来、运行管理设施及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介绍了这种制度的历史沿革及特点,阐述以其为代表的,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及遗产的文化内涵价值,为有效利用和合理保护这些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及遗产提供帮助。以期能对新时期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和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水”制度 分水设施 管理运行机制 水利工程
下载PDF
推动四川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的探讨
15
作者 曹杨 兰剑 《华东科技(综合)》 2020年第9期0366-0366,共1页
水利工程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其质量安全不仅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是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满足信息时代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需求,推动我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信息化,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为何要推进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其质量安全不仅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是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满足信息时代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需求,推动我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信息化,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为何要推进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信息化以及从哪些方面可以推进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信息化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质量检测 信息化
下载PDF
四川省水库库底淤泥分布探测技术研究与分析
16
作者 肖翔 罗思敏 +1 位作者 江尚辉 赵川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23期52-55,共4页
目前,我国早期修建的水库淤泥堆积问题十分严重,极大削弱了水库的有效库容。为了合理评估此类水库底库的淤泥分布情况,选取四川省内江市河坝冲水库和石花水库作为典型案例,开展库底淤泥分布的精准测量工作。采用GPS的RTK技术加超声测深... 目前,我国早期修建的水库淤泥堆积问题十分严重,极大削弱了水库的有效库容。为了合理评估此类水库底库的淤泥分布情况,选取四川省内江市河坝冲水库和石花水库作为典型案例,开展库底淤泥分布的精准测量工作。采用GPS的RTK技术加超声测深仪技术测量,在分析传统水库库容及淤积量测量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依靠GPS定位和回声测深技术,系统阐述了测量方案和测量过程,最终得到了河坝冲水库和石花水库的等深线图,以便于相关部门计算淤积量,从而为库区安全运行、经济运行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后期的清淤工作提供前期技术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淤泥 RTK技术 超声测深仪
下载PDF
四川省农村饮水安全现状与环境治理对策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文国 祝其丽 +2 位作者 张翔 周芸 胡启春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9-111,115,共4页
四川省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数占农村总人口的36%,其中因水质不安全人数最多,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地区,主要原因是饮用水源受到污染。针对四川省的农村饮水安全状况,对其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面源污染和内源污染等方面提... 四川省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数占农村总人口的36%,其中因水质不安全人数最多,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地区,主要原因是饮用水源受到污染。针对四川省的农村饮水安全状况,对其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面源污染和内源污染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环境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农村饮水安全 环境治理 水源
下载PDF
四川省土壤湿度自动站和人工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东东 王明田 +4 位作者 张玉芳 麻泽龙 李金建 蔡元刚 王锐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8066-18068,18147,共4页
选取6个代表站点,采用人工观测数据和自动站监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箱式图分析、对比差值计算以及对比差值的标准差、相对误差计算,结果表明:各站点误差较大的层次多出现在表层,代表站点中只有浦江一个站点的相对误差≤10%。目前,土... 选取6个代表站点,采用人工观测数据和自动站监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箱式图分析、对比差值计算以及对比差值的标准差、相对误差计算,结果表明:各站点误差较大的层次多出现在表层,代表站点中只有浦江一个站点的相对误差≤10%。目前,土壤湿度自动站只能反映土壤水分趋势变化情况。接着,进一步分析土壤湿度自动站数据不准确的原因,并对相关性较好的层次提出订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自动站 土壤湿度 数据分析 对比差值
下载PDF
基于SPEI的四川省盆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菡 张喜亮 +2 位作者 李金建 王明田 麻泽龙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42-250,256,共10页
基于四川省盆地区1961-2012年57个台站逐月气温和降水数据,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对盆地区近52 a季节性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论表明,(1)在季节性增暖和少雨趋势协同作用下,盆地农区春夏秋冬四季干旱化加剧,... 基于四川省盆地区1961-2012年57个台站逐月气温和降水数据,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对盆地区近52 a季节性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论表明,(1)在季节性增暖和少雨趋势协同作用下,盆地农区春夏秋冬四季干旱化加剧,其中秋季增温率达0.154℃·10 a^(-1),且降水以15.22 mm·10 a^(-1)的速率减少,干旱化趋势在四季中最为显著。(2)对比不同等级的干旱,秋季中旱站次的增加趋势最为突出;从1990 s后期开始春夏秋冬四季重旱和特旱站次大体上呈增加趋势,极端干旱灾害影响扩大。(3)四季盆地区域干湿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其中盆西平丘区、盆中丘陵区和部分盆南缓丘区是季节性干旱化倾向较为明显、干旱影响面积较大的地区,需要加强防灾减灾措施,以规避干旱事件增多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干旱 SPEI指数 时空分布 四川省盆地区
下载PDF
四川省参考作物腾发量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冯禹 付萧 +2 位作者 崔宁博 王李强 王君勤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1-64,共4页
为探究四川省参考作物腾发量(ET0)的变化,利用1961-2010年四川省12个气象站点的逐日资料,使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98年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各站点ET0,在此基础上采用GIS的克里金插值、Mann-Kendall趋势检验及相关分析方法分... 为探究四川省参考作物腾发量(ET0)的变化,利用1961-2010年四川省12个气象站点的逐日资料,使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98年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各站点ET0,在此基础上采用GIS的克里金插值、Mann-Kendall趋势检验及相关分析方法分析ET0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原因。结果表明:1961-2010年四川省各站的年ET0总体呈波动性递减趋势,其中ET0在1992年以前显著下降,之后逐渐上升;ET0年内分布不均,呈单峰曲线趋势,最大值在6月,达到了96mm;ET0空间分布基本呈现自东北、西南向中部递减趋势,自西部青藏高原到中部成都平原逐渐减小,过渡到东部丘陵区又逐渐增大,随地理纬度的增大呈递减趋势,随海拔高度的增大呈递增趋势,时空分布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ET0和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ET0和日照时数、风速呈显著正相关(α=0.05),是四川省ET0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0 克里金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相关分析 四川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