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肿瘤相关性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工具的循证研究
1
作者 秦小莉 高秀容 +4 位作者 何琴 藕顺龙 罗静 魏华 蒋倩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338,共6页
目的 基于循证方法对全球肿瘤相关性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评价,以期为构建我国特异性评估工具提供方法学参考与循证依据。方法 全面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及Embase 6个数据库和NCCN、... 目的 基于循证方法对全球肿瘤相关性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评价,以期为构建我国特异性评估工具提供方法学参考与循证依据。方法 全面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及Embase 6个数据库和NCCN、ASCO及ESMO等学会网站,检索截止时间为2022年6月30日,并于2023年1月补充检索。对纳入的风险评估工具,定性描述分析其基本特性与方法学质量,重点对比各评估工具评价维度、工具性能、风险分层能力等关键要素。结果 研究共纳入14个风险评估工具,其研究样本量为208~18 956例,受试者平均年龄分布在53.1~74.0岁;适用人群涵盖门诊肿瘤患者、淋巴瘤患者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等。工具中身体质量指数、静脉血栓栓塞症既往史和肿瘤部位是常见的预测因子。所有工具均进行了方法学验证,其中9个以权重评分的方式呈现。同时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和曲线下面积或C统计量分析的工具仅7个。结论 现有工具构建偏倚风险较高,工具验证结果异质性较大,整体方法学质量有待提高,风险分层能力也有待考究,在我国临床实践中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性血栓栓塞症 风险评估工具 循证研究
下载PDF
T4a期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报告
2
作者 王朝晖 陈义波 +4 位作者 孙一心 伏桂明 王佳慧 陈锦 李春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
目的分析T4a期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纳入2004年1月至2021年5月间在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住院手术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共计纳入T4a的甲状腺癌病例303例,分析患者的病理分型、受侵器官、手术方式、生存时间... 目的分析T4a期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纳入2004年1月至2021年5月间在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住院手术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共计纳入T4a的甲状腺癌病例303例,分析患者的病理分型、受侵器官、手术方式、生存时间等。分析患者的总生存率,使用Kaplan Meier法分析患者术后生存曲线。结果在入组的303例患者中,共计53例患者失访,1年总生存率为98.4%(246/250),3年总生存率为97.0%(224/231),5年总生存率为90.2%(92/102)。其中喉返神经单独受侵94例,失访13例,1年总生存率为100%(81/81),3年总生存率为98.7%(77/78),5年总生存率为97.4%(38/39)。喉返神经合并气管/喉/食道受侵151例,失访31例,1年总生存率为96.7%(116/120),3年总生存率为95.3%(101/106),5年总生存率为82.2%(37/45)。在生存曲线分析中,喉返神经单独受侵组较喉返神经合并气管、喉或食道等器官受侵组在总生存时间上存在优势。结论T4a期甲状腺癌如果有手术机会,应该首选手术切除,通过合理的手术策略,根治性手术的同时重视重要组织器官的一期修复重建,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局部晚期甲状腺癌 外科治疗 喉返神经 修复重建
下载PDF
恶性肿瘤嗜神经侵袭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灿 黄建鸣 张国楠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889-3892,共4页
嗜神经侵袭(perineural invasion,PNI)被认为是多种恶性肿瘤的不良预后因素之一,在保留神经的相关术式中,PNI为绝对禁忌,然而目前PNI检测方法并不能及时指导保留神经术式的选择。本文就目前PNI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发现更加精准及便... 嗜神经侵袭(perineural invasion,PNI)被认为是多种恶性肿瘤的不良预后因素之一,在保留神经的相关术式中,PNI为绝对禁忌,然而目前PNI检测方法并不能及时指导保留神经术式的选择。本文就目前PNI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发现更加精准及便捷的PNI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神经侵袭 免疫组化 影像学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影像组学在非缺血性心肌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哲涛 任静 +1 位作者 周鹏 王春华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04-209,共6页
非缺血性心肌病的病因复杂,主要由遗传、心肌代谢、心肌结构改变等所致,而非冠状动脉病变引起。心脏磁共振(CMR)能够高分辨显示心肌组织特征,并能够提供客观的心功能参数。传统CMR图像观察及分析手段对图像的利用十分有限,而CMR影像组... 非缺血性心肌病的病因复杂,主要由遗传、心肌代谢、心肌结构改变等所致,而非冠状动脉病变引起。心脏磁共振(CMR)能够高分辨显示心肌组织特征,并能够提供客观的心功能参数。传统CMR图像观察及分析手段对图像的利用十分有限,而CMR影像组学技术的出现为非缺血性心肌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将综述CMR影像组学在非缺血性心肌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其在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性诊断及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缺血性心肌病 心脏磁共振 影像组学 诊断 预测 综述
下载PDF
珠海市15~24岁流动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徐薇薇 张文娟 许小明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1期157-160,共4页
目的了解珠海市15~24岁流动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1月至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研究对象,以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 目的了解珠海市15~24岁流动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1月至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研究对象,以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流动青少年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流动青少年1060人,931人(87.8%)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其中8.2%性行为对象为同性,女性比例高于男性(P<0.05);近一年性行为中从不使用安全套占47.9%,男性比例高于女性(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每日工作时长在11~<14 h是发生婚前性行为的保护因素,年龄在20~24岁、文化程度为高中/大专、月收入2000~<5000元是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珠海市15~24岁流动青少年人群婚前性行为及HIV相关高危性行为发生比例较高,男性、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每日工作时间越短、月收入越高的流动青少年更容易发生婚前性行为,女性同性性行为也值得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青少年 婚前性行为 艾滋病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肿瘤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达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马雪 刘富越 +5 位作者 龚发敏 漆婷婷 陈燕 李懿 蒋刚 肖洪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肿瘤患者使用万古霉素治疗时血药浓度的特点,探讨造成其不达标或超标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监测肿瘤患者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不同血药浓度水平下的临床特征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并分析各伴发因素对... 目的通过分析肿瘤患者使用万古霉素治疗时血药浓度的特点,探讨造成其不达标或超标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监测肿瘤患者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不同血药浓度水平下的临床特征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并分析各伴发因素对血药浓度达标情况的影响。结果57例患者中,万古霉素的平均谷浓度为(12.08±8.20)mg/L,达标患者仅有17例,占29.82%;不达标患者最多,达29例,占50.88%;超标患者有11例,占19.30%;三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达标组与达标组患者在年龄、肿瘤类型、肿瘤远处转移、用药前1个月治疗方案(手术、放疗、化疗)和肾功能亢进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标组与达标组患者在用药前1个月接受过放疗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肾功能亢进是影响万古霉素谷浓度不达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肿瘤患者使用万古霉素的达标概率低,用药时应综合考虑患者年龄、肿瘤分期、用药前1个月内的治疗情况及肾功能状况,进行万古霉素给药方案的优化,推荐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确保其疗效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018年四川省肿瘤医院食管癌外科手术治疗数据报告
7
作者 熊继承 陆思秒 +7 位作者 谢钦 彭林 方强 肖文光 乔良 缪艳 韩泳涛 冷雪峰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4年第4期292-300,共9页
目的:通过分析2018年四川省肿瘤医院通过规范化外科手术及多学科治疗食管癌的数据,为国内食管癌的外科手术治疗及多学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四川省肿瘤医院通过规范化外科治疗及多学科治疗的265例食管癌患者临床及病理... 目的:通过分析2018年四川省肿瘤医院通过规范化外科手术及多学科治疗食管癌的数据,为国内食管癌的外科手术治疗及多学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四川省肿瘤医院通过规范化外科治疗及多学科治疗的265例食管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对其肿瘤生物学特性及术后远期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食管癌患者以60~69岁年龄段为主(45.7%),其中男性220例、女性45例;进行外科手术263例,行内镜下切除术2例。术后病理结果均为鳞状细胞癌。肿瘤位于胸中段者136例(51.3%)。接受术前新辅助治疗64例(24.2%),接受直接手术者199例(75.1%),240例患者行McKeown术式(90.6%),微创手术238例(90.5%)。淋巴结平均清扫个数(21±12)枚,淋巴结平均清扫站数(7±2)站。术后61例(23.0%)患者接受了辅助治疗。R0切除率为98.5%(261/265)。R0切除术后1、3、5年总生存率依次为85.8%、63.6%和54.4%。R0切除术后1、3、5年无病生存期依次为79.1%、60.4%和52.1%。结论:通过规范化外科手术治疗及多学科治疗,实现R0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食管癌患者可获得较为满意的长期生存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切除术 多学科治疗 年度报告
原文传递
肿瘤患者化学治疗静脉通路选择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高丽 冯晶晶 +4 位作者 邓艳梅 郭玲 王国蓉 杨青 罗蕾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238-1242,共5页
目的调查四川地区肿瘤患者化学治疗静脉通路选择情况,分析化学治疗静脉通路改变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化学治疗静脉通路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首次输注化疗药物的患者静脉通路进行追踪观察,包括留置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目的调查四川地区肿瘤患者化学治疗静脉通路选择情况,分析化学治疗静脉通路改变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化学治疗静脉通路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首次输注化疗药物的患者静脉通路进行追踪观察,包括留置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心静脉导管(CVC)等输液通路,统计患者化学治疗全程静脉通路使用情况,并分析静脉通路改变的影响因素。结果527例患者化学治疗全程仅使用中心静脉通路者占比83.87%,仅使用外周静脉通路占比12.90%,混合使用中心与外周静脉通路占比3.23%。未更改静脉通路的患者473例,更改静脉通路患者54例。未更改静脉通路中,PICC为241例(45.73%)、CVC为174例(33.02%)、留置针58例(11.01%)。更改静脉通路中,使用外周静脉后更改为中心静脉占10例(1.90%),使用中心静脉后更改为外周静脉占5例(0.95%),外周中心交替使用占2例(0.38%),使用CVC后更改为PICC占17例(3.23%),使用PICC更改为CVC为10例(1.90%),钢针留置针交替使用完成治疗的患者10例(1.90%)。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OR=2.531,P=0.047),高学历,如本科(OR=13.510,P<0.001),乳癌(OR=5.580,P=0.025),肿瘤专科医院(OR=3.071,P=0.018)增加静脉通路改变风险。结论四川地区成人化疗药物静脉通路选择多样化,包括钢针、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等通路。影响患者通路改变的因素与患者性别、文化程度、肿瘤类型及医院性质有关,部分患者静脉通路选择缺乏前瞻性,致患者经历反复穿刺,需加强相关管理,保护患者血管,减少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化学治疗 静脉通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和结构变动的四川省4种恶性肿瘤住院费用分析
9
作者 谢冬玲 孟晓微 王怡鑫 《中国病案》 2024年第3期75-79,共5页
目的分析四川省4种恶性肿瘤住院费用及其结构变动情况,为管控医疗费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结构变动法综合分析2015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四川省4种恶性肿瘤住院费用内部影响因素及结构变动趋势。结果2015-2020年四川省... 目的分析四川省4种恶性肿瘤住院费用及其结构变动情况,为管控医疗费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结构变动法综合分析2015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四川省4种恶性肿瘤住院费用内部影响因素及结构变动趋势。结果2015-2020年四川省4种恶性肿瘤次均住院费用呈上升趋势,其中肺恶性肿瘤增幅最大。4种恶性肿瘤的各分项费用中关联度最大的均为药品费。除肺恶性肿瘤VSV最大的是耗材费(20.51%),另外3个VSV最大的均为药品费;住院费用DSV从大到小依次为肺恶性肿瘤(53.28%)、胃恶性肿瘤(29.37%)、食管恶性肿瘤(26.48%)、膀胱恶性肿瘤(23.26%)。肺恶性肿瘤结构变动贡献率最大的是耗材费(38.27%),其次是药品费(37.69%);胃恶性肿瘤、食管恶性肿瘤、膀胱恶性肿瘤结构变动贡献率最大的均为药品费分别为43.40%、38.43%和42.31%。结论四川省4种恶性肿瘤的次均费用呈上升趋势,增幅相对合理,肺恶性肿瘤患者的经济负担最为严重;控药费提价值的政策初见成效,但费用结构仍需优化;同时耗材费持续上升,应继续深化耗材零加成改革,加强耗材精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住院费用 灰色关联分析 结构变动分析
原文传递
双能量CT非线性融合和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图像技术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
10
作者 何长久 刘杰克 +4 位作者 青浩渺 郭玲 胡仕北 周鹏 何乐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线性融合图像(linear blending imaging,LBI)、非线性融合图像(nonlinear blending image,NBI)和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图像(noise-optimized 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e,VMI+)技术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目的:探讨双能量CT线性融合图像(linear blending imaging,LBI)、非线性融合图像(nonlinear blending image,NBI)和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图像(noise-optimized 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e,VMI+)技术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61例经病理证实为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双能量CT资料。双能量图像采用LBI[融合系数为1(80 kV)和0.6(M0.6)]、NBI和VMI+(40 keV、55 keV)技术重建。比较5组图像的客观图像质量[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肿瘤CT值、噪声]和主观图像质量(肿瘤边界评分和整体图像质量评分)。结果:40 keV的CNR、肿瘤CT值和肿瘤边界评分均明显高于80 kV、M0.6、NBI和55 ke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BI的整体图像质量评分明显高于80 kV、M0.6、40 keV和55 ke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BI的噪声明显低于80 kV、40 keV和55 ke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双能量CT中,采用VMI+技术(40 keV)能提供更好的CNR、肿瘤CT值和肿瘤边界,采用NBI技术能提供更低的噪声和更好的整体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CT 喉鳞状细胞癌 非线性融合图像 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图像
原文传递
1例儿童静脉输液港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11
作者 岑瑶 梁杉 +2 位作者 靳京 伍慧 刘朝霞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4期94-97,共4页
总结1例儿童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经验。患者处于左耻骨恶性肿瘤新辅助化疗第四周期,化疗前检查导管回血良好,完善预处理,使用电子化疗泵泵入阿霉素稀释液约30 min时发生外渗,通过充分评估外渗情况,利用排除法分析和... 总结1例儿童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经验。患者处于左耻骨恶性肿瘤新辅助化疗第四周期,化疗前检查导管回血良好,完善预处理,使用电子化疗泵泵入阿霉素稀释液约30 min时发生外渗,通过充分评估外渗情况,利用排除法分析和判断该例患者发生外渗的原因,及时采取一系列正确的处理措施,进行动态观察、记录48 h。患者外渗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恢复正常,输液港使用正常,顺利完成化疗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化疗药物 外渗 处理
下载PDF
子宫颈癌放射治疗后盆腔侧壁放疗相关间叶源性软组织肉瘤1例
12
作者 张灿 张国楠 +3 位作者 王登凤 余健 徐世强 石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0,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53岁,因子宫颈癌外院术后放化疗后14年+,发现盆腔包块2天,于2021年5月24日在本院就诊。14年前患者因子宫颈低分化鳞癌ⅡA期(FIGO 2009)于外院就诊,并行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术后完成6周期化... 1病例报告患者,53岁,因子宫颈癌外院术后放化疗后14年+,发现盆腔包块2天,于2021年5月24日在本院就诊。14年前患者因子宫颈低分化鳞癌ⅡA期(FIGO 2009)于外院就诊,并行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术后完成6周期化疗(具体不详),25次盆腔外照射(1.8 Gy/f)及后装放疗4次(高度危险临床靶区:6 Gy/f,中度危险临床靶区:5 Gy/f),末次放疗时间为2006年12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肉瘤 低分化鳞癌 双侧附件切除 盆腔包块 临床靶区 盆腔外照射 术后放化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13
作者 周羽 朱琳 +2 位作者 柳露 荣蓉 卢秀英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1-576,共6页
目的:构建科学、可靠、具有可操作性的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指标体系,为护理管理者进行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通过循证文献分析与小组讨论初步构建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指标,采用... 目的:构建科学、可靠、具有可操作性的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指标体系,为护理管理者进行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通过循证文献分析与小组讨论初步构建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对26名专家进行函询,采用优序图法确定各层级指标权重。结果: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96.3%,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2、0.93,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2~0.23(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指标具有专科特色,且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及可靠性,对量化临床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低体温 质量指标 护理质量 三维质量结构模型 循证护理 德尔菲法
原文传递
16例头颈部毛发结构来源肿瘤的临床特征和超声表现分析
14
作者 梁莹 戴九龙 +3 位作者 何发伟 范玉亭 戴全 卢漫 《重庆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833-837,共5页
目的 了解头颈部毛发结构来源肿瘤的临床特征和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2年1月四川省肿瘤医院经病理确诊的头颈部毛发结构来源肿瘤患者16例,总结其临床特征、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结果 16例共20个病灶,其中13例17... 目的 了解头颈部毛发结构来源肿瘤的临床特征和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2年1月四川省肿瘤医院经病理确诊的头颈部毛发结构来源肿瘤患者16例,总结其临床特征、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结果 16例共20个病灶,其中13例17个病灶位于头皮,2个病灶位于项部,1个病灶位于颏部。平均发病年龄(38.3±14.9)岁,平均就诊年龄(49.5±14.9)岁,发病与就诊的间隔时间为1个月至40年。外毛根鞘囊肿12例,16个病灶;毛囊瘤2例,增生性外毛根鞘瘤伴脂溢性角化症1例,毛囊漏斗部囊肿1例,各1个病灶。病灶最大径0.8~9.8 cm,平均(2.58±1.61)cm。灰阶超声显示,所有肿瘤均为形态较规则、轮廓较清晰的类圆形或椭圆形结节。16个外毛根鞘囊肿均为混合回声,血流Adler 0级,其中4例行超声造影,均无增强。1例毛囊瘤呈稍高回声,血流Adler 0级;1例毛囊瘤呈稍低回声,基底部血流Adler 2级。1例增生性毛根鞘瘤,中间呈高回声伴钙化灶,边缘呈环状低回声。结论 头颈部毛发结构来源的肿瘤以外毛根鞘囊肿最为多见,好发于头皮。超声可对病变的位置、数量及累及层次等进行较好的判断,可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明确其囊性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 外毛根鞘囊肿 毛囊瘤 增生性外毛根鞘瘤 临床特征 超声表现 超声造影
下载PDF
食物对口服靶向抗肿瘤药物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廖强 徐晓菲 +5 位作者 肖腊梅 肖洪涛 程凯 周行 阴骏 王欢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4年第3期243-251,共9页
部分食物对口服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代谢具有临床意义的影响,包括:西柚可影响尼罗替尼、舒尼替尼、伊马替尼、克唑替尼、达沙替尼、厄洛替尼、拉帕替尼、帕唑帕尼、依维莫司、奥拉帕利、塞瑞替尼、凡德他尼、阿昔替尼的代谢;酸橙可影响奥... 部分食物对口服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代谢具有临床意义的影响,包括:西柚可影响尼罗替尼、舒尼替尼、伊马替尼、克唑替尼、达沙替尼、厄洛替尼、拉帕替尼、帕唑帕尼、依维莫司、奥拉帕利、塞瑞替尼、凡德他尼、阿昔替尼的代谢;酸橙可影响奥拉帕利的代谢;蔓越莓对伊马替尼、生姜对克唑替尼、苹果对厄洛替尼、人参对伊马替尼及达沙替尼、芹菜对达沙替尼、烟草对厄洛替尼的代谢存在影响;合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时,可乐可影响厄洛替尼的代谢。临床用药需要重视食物对口服靶向抗肿瘤药物代谢的影响,注意合理搭配药物与食物,保障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 口服靶向抗肿瘤药物 代谢影响
原文传递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四川省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变化分析
16
作者 马婧 乔良 +4 位作者 钟志刚 李婷媛 李丽娜 刘潇霞 许佳豪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4年第2期140-148,共9页
目的:了解2019、2021年四川省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变化。方法:分别于2019年4~5月和2021年4~5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利用“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匿名问卷开展调查,招募≥18岁四川省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 目的:了解2019、2021年四川省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变化。方法:分别于2019年4~5月和2021年4~5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利用“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匿名问卷开展调查,招募≥18岁四川省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选取2021年调查对象为处理组,2019年调查对象为控制组,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对两组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进行匹配,并分析PSM匹配后四川省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的变化。结果:经过PSM,2021年与2019年调查人群成功匹配20140对。实现两组调查对象在性别、年龄、职业以及所在经济区等特征上的分布达到均衡后,2021年四川省居民总体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67.96%)高于2019年(6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5.564,P<0.001),但两次调查的总体知晓率差距由匹配前的5.09%下降至匹配后的4.94%。结论:与2019年相比,2021年四川省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有所提高。今后应系统地采取方法提高居民对专业性较强的癌防知识的知晓水平,进而提高四川省居民总体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向性评分匹配 癌症防治 知识 知晓率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美国FAERS数据库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和来迪派韦/索磷布韦不良反应信号分析
17
作者 韩丽 陈力 +1 位作者 陈乾 肖洪涛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4期440-446,共7页
目的挖掘和分析索磷布韦/维帕他韦(SOF/VEL)和来迪派韦/索磷布韦(LED/SOF)上市后的不良反应(ADR)信号,为两药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信息成分(IC)法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 目的挖掘和分析索磷布韦/维帕他韦(SOF/VEL)和来迪派韦/索磷布韦(LED/SOF)上市后的不良反应(ADR)信号,为两药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信息成分(IC)法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接收的不良事件(ADE)报告进行数据挖掘,使用《监管活动医学词典》(MedDRA)术语对报告中ADE描述用语进行标准化,筛选出有信号的ADR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最终得到SOF/VEL信号16个,LED/SOF信号18个。两者ADE重叠信号7个,主要为全身、胃肠、肝胆、神经及精神系统损害,且均有HBV再激活风险。SOF/VEL较为特异的ADR有食欲增加、酒精滥用和月经出血过多;LED/SOF较为特异的ADR有非急性卟啉病、胆管上皮细胞癌和冷球蛋白血症。结论该研究有效利用ROR法和IC法挖掘出SOF/VEL和LED/SOF的ADR风险信号,为两药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了新的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磷布韦/维帕他韦 来迪派韦/索磷布韦 信号 数据挖掘 报告比值比法 信息成分法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下载PDF
生物材料在肿瘤局部热消融技术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彭丹 郑子耀 +1 位作者 卢漫 徐金顺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4,共6页
肿瘤局部热消融是指在影像引导下对肿瘤靶向定位后采用热消融手段杀死肿瘤组织的技术, 目前已有射频消融、微波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激光消融等多种局部热消融方法在临床中广泛使用。然而, 这些方法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如损伤肿瘤周围... 肿瘤局部热消融是指在影像引导下对肿瘤靶向定位后采用热消融手段杀死肿瘤组织的技术, 目前已有射频消融、微波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激光消融等多种局部热消融方法在临床中广泛使用。然而, 这些方法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如损伤肿瘤周围正常组织、术后残留、易局部复发、缺乏组织特异性等。因此, 许多研究者设计了专门的生物材料, 以改善肿瘤局部热消融。笔者就目前研究报道的相关生物材料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以便为其进一步临床转化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消融 生物材料 水凝胶 微胶囊 过渡金属
原文传递
5例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的护理
19
作者 鲁欣怡 石安 +1 位作者 张素兰 李娇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8-541,共4页
目的:总结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行氨甲蝶呤化疗后出现氨甲蝶呤排泄延迟,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5例恶性肿瘤病人行氨甲蝶呤化疗发生排泄延迟后行血液净化治疗,主要护理措施包括个体化治疗模式、容量管理、预防感染、预... 目的:总结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行氨甲蝶呤化疗后出现氨甲蝶呤排泄延迟,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5例恶性肿瘤病人行氨甲蝶呤化疗发生排泄延迟后行血液净化治疗,主要护理措施包括个体化治疗模式、容量管理、预防感染、预防出血及营养支持。结果:5例病人在血液净化治疗后氨甲蝶呤血药浓度降至正常范围内,肾功能恢复正常,顺利转出重症监护室。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技术治疗氨甲蝶呤排泄延迟具有独特优势,结合肿瘤病人的特点,加强感染预防、密切观察出血风险及早期开展肠内营养支持对促进病人康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氨甲蝶呤排泄延迟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护理
下载PDF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治疗MSI-H晚期结肠癌1例报道
20
作者 聂畅波 叶颖雪 胡海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540-544,共5页
本文报告1例晚期结肠癌患者,既往术后标本免疫组化结果提示错配修复完整(proficient mismatch repair, pMMR),予术后化疗等全身治疗后病情进展。随后行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提示该患者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 本文报告1例晚期结肠癌患者,既往术后标本免疫组化结果提示错配修复完整(proficient mismatch repair, pMMR),予术后化疗等全身治疗后病情进展。随后行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提示该患者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 MSI-H)以及高水平的肿瘤突变负荷值(tumor mutation burden, T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肠癌 二代测序(NGS)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 免疫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