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脂肪酸甘油酯对硝酸咪康唑栓质量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张银 廉向金 《广州化工》 2025年第2期68-71,共4页
对硝酸咪康唑栓的辅料混合脂肪酸甘油酯进行成分研究来探讨其对栓剂质量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对混合脂肪酸甘油酯进行定性分析,联合高效液相色谱对其进行相对含量测定,比较不同生产企业脂肪酸甘油酯成分差异。经... 对硝酸咪康唑栓的辅料混合脂肪酸甘油酯进行成分研究来探讨其对栓剂质量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对混合脂肪酸甘油酯进行定性分析,联合高效液相色谱对其进行相对含量测定,比较不同生产企业脂肪酸甘油酯成分差异。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12个色谱峰,鉴定出12种含等价碳原子数的可能的甘油三酯,除A厂家样品中混合脂肪酸甘油酯的各成分比例基本一致外,其余厂家辅料的各成分比例批间差异大,质量均一性差。硝酸咪康唑栓中混合脂肪酸甘油酯的成分差异可能影响其融变时限,降低其质量均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咪康唑栓 脂肪酸甘油酯 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 甘油三酯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奥硝唑分散片中亚硝酸盐
2
作者 张蓉琴 曹俊涵 +1 位作者 廉向金 陈红 《广州化工》 2025年第6期133-135,共3页
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奥硝唑分散片中亚硝酸盐。采用Dionex IonPac^(TM)AS18阴离子交换色谱柱(250 mm×4.0 mm,5μm);氢氧化钾溶液作为淋洗液,梯度洗脱,洗脱程序:0 min:6 mmol/L;8 min:6 mmol/L;20 min:30 mmol/L;25 min;30 mmol/L;30... 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奥硝唑分散片中亚硝酸盐。采用Dionex IonPac^(TM)AS18阴离子交换色谱柱(250 mm×4.0 mm,5μm);氢氧化钾溶液作为淋洗液,梯度洗脱,洗脱程序:0 min:6 mmol/L;8 min:6 mmol/L;20 min:30 mmol/L;25 min;30 mmol/L;30 min:6 mmol/L。检测器为电导检测器,检测方式为抑制电导检测,用阀切换在线基体消除法对供试品溶液进样后在线处理,流速:1 mL/min;进样量:5μL。亚硝酸盐浓度在0.075~7.5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3399.54 X+144.957,r=0.9995,检测限为0.004 ng/mL,定量限为0.01 n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102%、96%、100%、96%、96%、96%、101%、98%。RSD为3.8%(n=9)。本方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选择性好,可用于奥硝唑分散片中亚硝酸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硝唑分散片 亚硝酸盐 离子色谱法
下载PDF
HPLC-MS/MS法同时测定患者全血中他克莫司和五酯胶囊4种主要成分的浓度
3
作者 岳娇 熊雯 +6 位作者 文元新 南峰 袁宇琳 张静 郑萍 张梅 徐源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18,共6页
建立HPLC-MS/MS法同时测定人全血中他克莫司和五酯胶囊4种主要成分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的浓度,并用于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联用保肝中药五酯胶囊临床药物浓度监测的研究中。采用了WatersAcquity UPLC■BEH C1... 建立HPLC-MS/MS法同时测定人全血中他克莫司和五酯胶囊4种主要成分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的浓度,并用于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联用保肝中药五酯胶囊临床药物浓度监测的研究中。采用了Waters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50×2.1mm,1.7μm),以5mmol/L乙酸铵-0.1%甲酸水溶液为水相,乙腈为有机相,流速为0.3mL/min,柱温60℃。各成分均采用他克莫司同位素化合物(13C,2H4)作为内标(IS),全血样本首先经硫酸锌处理,再加入含内标的乙腈沉淀蛋白,最后离心后取上清液进样,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以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正离子扫描模式检测。建立的HPLC-MS/MS法在1~100ng/m L范围内,他克莫司和五酯胶囊的4种主要成分色谱响应与浓度相关性良好,定量下限均为1ng/m L;他克莫司、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以及内标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54、2.33、2.65、1.14、1.56、2.54min;准确度、回收率和经内标校准后的基质效应及稳定性数据均符合相关要求。方法灵敏、专属性强、准确性好,适用于人全血中他克莫司、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的浓度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MS/MS 他克莫司 五酯胶囊 治疗药物监测
下载PDF
荧光氮掺杂碳点构建鸡肉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高通量检测方法
4
作者 刘梅 米琳静 +6 位作者 张雅欣 周怡伽 唐青愉 王艳虹 陈红 廉向金 付春梅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3-81,共9页
为实现动物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FQ)残留量的高通量检测,合成与FQ有特异性响应的荧光N-掺杂碳点(N-CDs);以柠檬酸为碳源,L-酪氨酸为氮源,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N-CD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对... 为实现动物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FQ)残留量的高通量检测,合成与FQ有特异性响应的荧光N-掺杂碳点(N-CDs);以柠檬酸为碳源,L-酪氨酸为氮源,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N-CD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对N-CDs的结构、组成和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基于FQ对N-CDs的选择性荧光增强作用,建立FQ的含量检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鸡肉中洛美沙星的含量分析。所制备的N-CDs的平均粒径为18.25 nm,表面有羟基、羧基、酰胺基等亲水官能团,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耐盐性、稳定性,荧光量子产率为3.63%。测定FQ的线性范围为0.781~400μg/mL,检测限在0.114~0.582μg/mL之间(S/N=3)。用于市售鸡肉中洛美沙星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8.59%~104.3%,RSD在0.34%~5.46%之间。该实验所建立的检测方法为动物性食品中FQ的残留检测提供一种快速、灵敏的高通量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碳点 氟喹诺酮类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保湿防腐剂1,2-辛二醇的抑菌功效及刺激性考察
5
作者 张聪聪 毛腾霄 贺抒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2期62-64,65,66,共5页
为考察保湿防腐剂1,2-辛二醇的抑菌效能,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通过目测法与OD_(600)吸光值法测定1,2-辛二醇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一致: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的MIC值均为8 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黑曲霉为16 mg/mL。... 为考察保湿防腐剂1,2-辛二醇的抑菌效能,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通过目测法与OD_(600)吸光值法测定1,2-辛二醇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一致: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的MIC值均为8 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黑曲霉为16 mg/mL。参考MIC值设定给药剂量,通过多次皮肤刺激试验和眼睛刺激试验,确定1,2-辛二醇对哺乳动物的皮肤和眼睛均为微弱刺激。因此,1,2-辛二醇具有较好的防腐抑菌效果,可作为“无添加防腐剂”单独使用或与其他物质复配,从而代替传统防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1 2-辛二醇 微量肉汤稀释法 皮肤刺激试验 眼睛刺激试验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加内标测定注射用尼莫地平中4种残留溶剂
6
作者 张银 罗嫄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8期92-94,134,共4页
建立同时测定注射用尼莫地平中4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法。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正丙醇为内标,采用顶空进样法,DM-624大孔径毛细管柱,FID检测器,程序升温模式测定注射用尼莫地平中甲醇、乙醇、异丙醇和环己烷的残留。4种有机... 建立同时测定注射用尼莫地平中4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法。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正丙醇为内标,采用顶空进样法,DM-624大孔径毛细管柱,FID检测器,程序升温模式测定注射用尼莫地平中甲醇、乙醇、异丙醇和环己烷的残留。4种有机溶剂在所考察的浓度范围内存在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均在92.54%~96.87%,检出限分别为0.003 2%,0.004 5%,0.002 2%,0.000 1%。本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简便易行,可用于注射用尼莫地平中甲醇、乙醇、异丙醇和环己烷的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进样 气相色谱法 注射用尼莫地平 残留溶剂
下载PDF
注射用头孢米诺钠的有关物质分析
7
作者 丁颖 闻宏亮 +2 位作者 乐健 刘浩 廉向金 《药物分析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目的:建立同时控制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中有关物质和聚合物杂质的杂质分析方法。方法:以注射用头孢米诺钠高温破坏溶液为降解溶液,采用Kromisil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10 mmol·L^(-1)磷酸盐缓冲溶液(p H 2.0)-乙腈... 目的:建立同时控制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中有关物质和聚合物杂质的杂质分析方法。方法:以注射用头孢米诺钠高温破坏溶液为降解溶液,采用Kromisil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10 mmol·L^(-1)磷酸盐缓冲溶液(p H 2.0)-乙腈(96∶4)为流动相A,以乙腈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54 nm,进样体积20μL,建立注射用头孢米诺钠杂质分析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采用二维液质联用(2D HPLC-MS/MS)法对其进行专属性研究和杂质结构推断。结果:在注射用头孢米诺钠降解溶液中推定了14个主要杂质,其中首次鉴定到3个头孢米诺二聚体。采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得7批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中杂质3的含量为0.01%~0.13%;杂质4的含量为0.10%~0.16%;杂质5的含量为0.02%~0.07%;杂质6的含量为0.04%~0.07%;聚合物杂质的含量为0.03%~0.06%;其他最大单个杂质的含量为0.01%~0.03%;总杂质含量为0.28%~0.63%。结论:可将头孢米诺钠高温破坏溶液作为有关物质和聚合物杂质系统适用性溶液,建立的RP-HPLC法可同时控制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中有关物质杂质和聚合物杂质的含量。研究结果对其质量评价具有参考意义,为制定合理的杂质限度,更好地控制药品质量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头孢米诺钠 二维液质联用法 有关物质 聚合物 杂质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二聚体
原文传递
激光散射法测定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及其原料药地塞米松的粒度分布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璐冰 钱广生 +3 位作者 刘峰 袁军 廉向金 常艳波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2-426,共5页
目的采用激光散射法测定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及其原料药地塞米松的粒度及粒度分布。方法采用马尔文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仪,HydroEV型湿法进样器,以地塞米松饱和溶液为分散介质(折射率1.33),样品折射率1.59,吸收率0.001,背景测量... 目的采用激光散射法测定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及其原料药地塞米松的粒度及粒度分布。方法采用马尔文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仪,HydroEV型湿法进样器,以地塞米松饱和溶液为分散介质(折射率1.33),样品折射率1.59,吸收率0.001,背景测量时间10s,样品测量时间10s,遮光度5%~10%,泵转速2×10^(3)r·min^(-1),滴眼液直接加样平衡2min后测定;地塞米松以0.01%吐温20分散后加样,20%强度超声5min后再以2%强度超声5min测定。结果滴眼液及地塞米松的粒度分布测定值d(0.1)、d(0.5)、d(0.9)的RSD均小于5%,并与显微测定结果相符。结论所用激光散射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适用于测定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及地塞米松原料药的粒度及粒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 地塞米松 粒度及粒度分布 激光散射法 混悬剂
原文传递
激光衍射法测定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的粒度分布
9
作者 谢莉 粟立 +2 位作者 肖瑶 张蓉琴 郑萍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04-2010,共7页
目的:建立激光衍射法用于测定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的粒度分布。方法:采用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分析仪和Hydro SV型湿法进样器,样品超声混匀后立即注入样品池,折射率为1.592,吸收率为0.01,分散介质为0.5%吐温-80的布地奈德饱和溶液... 目的:建立激光衍射法用于测定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的粒度分布。方法:采用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分析仪和Hydro SV型湿法进样器,样品超声混匀后立即注入样品池,折射率为1.592,吸收率为0.01,分散介质为0.5%吐温-80的布地奈德饱和溶液,其折射率为1.33,搅拌速率为1000 r·min^(-1),遮光度为6%~12%。结果:方法学精密度考察结果D50的RSD小于2.0%,D_(10)和D_(90)的RSD均小于5.0%;3批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粒度分布的D_(90)均小于5μm。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的粒度分布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混悬液 粒度分布 激光衍射法 湿法测定
原文传递
1,2-辛二醇经皮毒性、抑菌性及对细胞合成胶原蛋白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贺抒 张聪聪 《毒理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94-498,513,共6页
目的旨在对1,2-辛二醇的毒性与抑菌性进行考察,探讨1,2-辛二醇单独使用作为日用化妆品防腐剂的安全性与合理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长期经皮毒性试验、细胞毒性试验、胶原蛋白浓度测定试验以及抑菌效力试验在不同剂量下对受试物进行了综合... 目的旨在对1,2-辛二醇的毒性与抑菌性进行考察,探讨1,2-辛二醇单独使用作为日用化妆品防腐剂的安全性与合理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长期经皮毒性试验、细胞毒性试验、胶原蛋白浓度测定试验以及抑菌效力试验在不同剂量下对受试物进行了综合考察。结果1,2-辛二醇在日均1 mg/g的剂量下长期经皮接触吸收,未见明显毒性;其对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浓度8 mg/ml,以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黑曲霉抑菌作用浓度16 mg/ml;受试物1,2-辛二醇在培养基中的添加浓度为2.5 mg/ml时(该剂量组与溶剂对照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假定等方差,F=7.4,P<0.05;非假定等方差:T=6.6,P<0.001),对皮肤成纤维(HSF)细胞合成人I型胶原蛋白(Col-I)的能力具有轻微抑制作用。结论1,2-辛二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较好的抑菌性,但进入真皮层中的浓度若达到2.5 mg/ml时或具有局部干扰细胞功能性蛋白合成代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辛二醇 防腐剂 长期毒性 皮肤成纤维细胞 抑菌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