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椹酒酿造过程中高级醇生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罗惠波 江文涛 +2 位作者 卫春会 徐升东 李蕊伽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5期131-134,共4页
针对桑椹酒中高级醇含量过高的问题,研究了初始pH值、发酵温度、接种量、SO2添加量、氮源添加量等因素对桑椹酒酿造过程中高级醇生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接种量或降低初始pH值、发酵温度,高级醇生成量明显降低;添加氮源,高级... 针对桑椹酒中高级醇含量过高的问题,研究了初始pH值、发酵温度、接种量、SO2添加量、氮源添加量等因素对桑椹酒酿造过程中高级醇生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接种量或降低初始pH值、发酵温度,高级醇生成量明显降低;添加氮源,高级醇生成量增加;在一定范围内,随SO2含量的增加,高级醇生成量增加,当SO2含量达200.00mg/L时,高级醇的生成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酒 高级醇 酿造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桑葚酒低产高级醇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罗惠波 卫春会 +2 位作者 宗绪岩 江文涛 徐升东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5-88,共4页
以桑葚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调控桑葚酒中高级醇的生成量。结果表明,在初始pH3.8,发酵温度为24℃,接种量为8.0×106cell/mL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高级醇的生成量为357.06 mg/L,与常规发酵相比,高级醇的生成量降低了13... 以桑葚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调控桑葚酒中高级醇的生成量。结果表明,在初始pH3.8,发酵温度为24℃,接种量为8.0×106cell/mL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高级醇的生成量为357.06 mg/L,与常规发酵相比,高级醇的生成量降低了13.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酒 高级醇 响应面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桑葚白兰地原料酒发酵工艺 被引量:9
3
作者 郑升海 田树林 +6 位作者 王宇 樊蓉 龚大刚 杜鸿 曲都 徐升东 韩保林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52-159,共8页
以干桑葚为原料,研制桑葚白兰地原料酒。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初始糖度、发酵温度、酵母接种量对桑葚白兰地原料酒发酵工艺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桑葚白兰地原料酒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1.... 以干桑葚为原料,研制桑葚白兰地原料酒。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初始糖度、发酵温度、酵母接种量对桑葚白兰地原料酒发酵工艺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桑葚白兰地原料酒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1.9℃、初始糖度28.7°Bé、酵母接种量0.2%。此发酵条件下,原料酒的酒精度为14.56%vol,甲醇含量为112.7 mg/L,各因素影响桑葚白兰地原料酒发酵工艺的主次顺序为初始糖度>发酵温度>酵母接种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桑葚 桑葚白兰地原料酒 响应面 酒精度 甲醇
下载PDF
桑葚花青素乙醇浸提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兰兰 邓杰 +3 位作者 郭燕 徐升东 黎仲冰 卫春会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0-184,共5页
以桑果干为原料,采用乙醇溶剂浸取法提取桑葚中的花青素,采用pH示差法测定花青素含量,探究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pH对花青素提取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乙醇溶剂浸取工艺,并通过验证试验分析得到... 以桑果干为原料,采用乙醇溶剂浸取法提取桑葚中的花青素,采用pH示差法测定花青素含量,探究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pH对花青素提取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乙醇溶剂浸取工艺,并通过验证试验分析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55%,料液比为1∶10(g/mL),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120 min,溶剂pH为4.0,得到桑葚花青素提取量为2.53 mg/g。乙醇溶剂浸取法简便易行,设备投入少,成本低,适用于桑葚花青素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 花青素 乙醇 PH示差法
下载PDF
不同蒸馏工艺的桑葚白兰地原酒品质比较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田树林 郑升海 +6 位作者 杨开龙 曲都 杜鸿 徐升东 樊蓉 陈让芳 韩保林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0-296,共7页
该试验以桑葚白兰地发酵酒为原料,采用二次蒸馏的方法对桑葚白兰地发酵酒进行蒸馏,并分别测定两次馏出液的酒精度、甲醇和高级醇含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感官品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技术重点研究第二次蒸馏的不同摘酒组合方式对桑葚白... 该试验以桑葚白兰地发酵酒为原料,采用二次蒸馏的方法对桑葚白兰地发酵酒进行蒸馏,并分别测定两次馏出液的酒精度、甲醇和高级醇含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感官品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技术重点研究第二次蒸馏的不同摘酒组合方式对桑葚白兰地原酒品质的影响,确定桑葚白兰地的最适蒸馏工艺。结果表明,在两次蒸馏过程中,酒精度和甲醇、高级醇含量都随蒸馏的进行呈下降趋势。以挥发性风味物质、甲醇和高级醇含量和感官品评为评价指标,在四个不同摘酒组合中,C3组合(馏出液的3~7段)的综合评价最高,其酒精度为59.5%vol、甲醇质量浓度为170.94 mg/L、高级醇质量浓度为745.26 mg/L,酒体澄清透明、香味协调、风格明显。最终确定桑葚白兰地原酒的最佳工艺为C3组合:进行两次蒸馏,第二次馏出液为第一次馏出液的68.75%,摘取二次馏出液的3~7段,该研究以期为高品质桑葚白兰地的酿造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白兰地 蒸馏工艺 品质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发酵桑叶茶品质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郑升海 黄丹 +5 位作者 罗惠波 张玲玲 龚大刚 杜鸿 曲都 韩保林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48,共5页
为探究冠突散囊菌在制作发酵桑叶茶中的应用,从茯砖茶"金花"中筛选冠突散囊菌,并进行菌落形态特征观察、光学显微镜及电镜观察、18S rDNA测序、同源比对,鉴定得到一株冠突散囊菌,命名为GTSNJ001。利用该菌株,以桑叶为原料,制... 为探究冠突散囊菌在制作发酵桑叶茶中的应用,从茯砖茶"金花"中筛选冠突散囊菌,并进行菌落形态特征观察、光学显微镜及电镜观察、18S rDNA测序、同源比对,鉴定得到一株冠突散囊菌,命名为GTSNJ001。利用该菌株,以桑叶为原料,制作冠突散囊菌发酵桑叶茶和桑叶绿茶,以多糖、黄酮、多酚、水浸出率、1-脱氧野尻霉素(DNJ)和感官品评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冠突散囊菌发酵桑叶茶和桑叶绿茶品质。结果表明:与桑叶绿茶相比,冠突散囊菌发酵桑叶茶的多糖、黄酮、多酚含量均下降,降幅分别为76.1%、12%、7.1%,而DNJ和水浸出率含量大幅增加,增加量为未发酵桑叶茶的3倍左右,冠突散囊菌发酵桑叶茶感官品评综合得分也优于桑叶绿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散囊菌 分离鉴定 桑叶茶
原文传递
桑葚花青素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17
7
作者 卫春会 张兰兰 +3 位作者 邓杰 任志强 徐升东 程铁辕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6-100,共5页
为探究超声波辅助提取桑葚中花青素的提取效果,分别对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4个因素进行考察。以花青素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利用pH示差法测定桑葚花青素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并通过... 为探究超声波辅助提取桑葚中花青素的提取效果,分别对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4个因素进行考察。以花青素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利用pH示差法测定桑葚花青素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并通过验证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1600 W、超声时间20 min、超声温度50℃、料液比1︰10(g/mL),最终得到的桑葚花青素提取量为2.88 mg/g。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高了桑葚花青素的提取量,对桑葚花青素的应用具有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 花青素 超声波 PH示差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