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草增畜 提质提效 阿坝州牧区草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探讨
1
作者 严林 杨树晶 +3 位作者 伍文丹 李洪泉 王建文 程明军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第9期18-20,共3页
近年来,阿坝州牧区草业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按照“增草增畜、提质提效”的战略不断发展草业,取得较好成绩,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农牧民收入逐渐增加,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 草业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 牧区 阿坝州 提质提效 建议及对策 分析与探讨
下载PDF
阿坝州草原超载过牧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树晶 沈敏 《草学》 2023年第2期78-81,共4页
阿坝州草原是川西北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气候、地理、人文等多重压力下,草原长期处于超载过牧状态,尤以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松潘县、壤塘县牧区五县最为突出。阿坝州采取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措施,着力解决牲畜超载过牧、草原退化... 阿坝州草原是川西北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气候、地理、人文等多重压力下,草原长期处于超载过牧状态,尤以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松潘县、壤塘县牧区五县最为突出。阿坝州采取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措施,着力解决牲畜超载过牧、草原退化等问题,确保草原生态环境和草原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坝州 草原 超载过牧
下载PDF
阿坝州草原鼠害综合防治
3
作者 李俊 《四川畜牧兽医》 2021年第9期33-33,共1页
1阿坝州草原鼠害特点四川省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西北草原,平均海拔3000m以上,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天然草原面积约6783万亩(1亩≈667 m2,下同),占幅员面积的53.8%,可利用草地约5784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85.3%。阿坝州草... 1阿坝州草原鼠害特点四川省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西北草原,平均海拔3000m以上,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天然草原面积约6783万亩(1亩≈667 m2,下同),占幅员面积的53.8%,可利用草地约5784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85.3%。阿坝州草原鼠害集中分布在若尔盖、阿坝、红原、壤塘、松潘等5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鼠害 草地总面积 天然草原 四川省阿坝州 川西北草原 若尔盖 青藏高原东南缘
下载PDF
草原鼠荒地人工种草植被修复技术示范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钰 周俗 +5 位作者 赖秀兰 杨思维 根呷羊批 陈立坤 李开章 严林 《草学》 2021年第3期32-37,共6页
采用人工种草为主的技术治理若尔盖县草原鼠荒地120hm^(2),形成了“生物控鼠+围栏封育+草种补播(燕麦+老芒麦+草地早熟禾+中华羊茅=3∶1∶1∶1)+合理利用”的鼠荒地治理技术模式。结果表明,综合治理2年后,示范区高原鼠兔控制效果达95.2%... 采用人工种草为主的技术治理若尔盖县草原鼠荒地120hm^(2),形成了“生物控鼠+围栏封育+草种补播(燕麦+老芒麦+草地早熟禾+中华羊茅=3∶1∶1∶1)+合理利用”的鼠荒地治理技术模式。结果表明,综合治理2年后,示范区高原鼠兔控制效果达95.2%,植被高度、覆盖度、生物量大幅增加。示范区植被平均高度由7.55cm增加到20.34cm,提高了169.4%;植被覆盖度达76.0%,增加了61.0%,植被高度、覆盖度第一年均较第二年增幅更大;地上生物量鲜重平均达8358.2kg/hm^(2),提高了4.7倍,禾本科、莎草科、杂类草、豆科和毒害草的生物量构成占比为18.4∶9.9∶6.2∶1.1∶1。植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禾本科增幅最大,其次是莎草科、杂类草、豆科牧草,毒害草有所下降,可食牧草大幅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荒地 鼠害防控 人工种草 植被恢复
下载PDF
若尔盖县不同退化程度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 被引量:9
5
作者 根呷羊批 周俗 +6 位作者 杨孔 唐明坤 泽仁拥忠 杨廷勇 肖晨冬 扎德 严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369-378,共10页
为探究鼠害常发区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本研究采用样方法对若尔盖县4种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及土壤理化性状开展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植被平均高度、总覆盖度随草地退化程... 为探究鼠害常发区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本研究采用样方法对若尔盖县4种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及土壤理化性状开展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植被平均高度、总覆盖度随草地退化程度加剧而降低(P<0.05);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随退化程度的加剧呈现显著降低的趋势(P<0.05);轻度退化草地到极度退化草地植被主要组成分别是:矮生嵩草+垂穗披碱草+鹅绒委陵菜、矮生嵩草+垂穗披碱草+苔草、矮生嵩草+垂穗披碱草+苔草及鹅绒委陵采+矮生嵩草+密花香薷;总体上,毒杂草类、莎草类和禾本类的重要值之比约为3.8∶1.5∶1,且各功能群重要值之间差异性显著(P<0.05),禾本科等优良牧草比例随草地退化加剧逐渐退出优势种群,最终形成以毒杂草类和莎草类占优势的极度退化草地;随着退化程度加剧,土壤表层容重、紧实度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而土壤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冗余分析(RDA)发现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群落特征的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土壤容重与植被覆盖度、植被高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辛普森指数和地上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和土壤含水量与植被覆盖度、植被高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辛普森指数和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川西北退化草地科学有效的治理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 退化草地 高原鼠兔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4种杀鼠剂对高原鼠兔适口性及防控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根呷羊批 周俗 +4 位作者 杨孔 扎德 李开章 严林 杨树晶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3-258,共6页
为了筛选适用于高寒草地鼠害及鼠荒地治理的高效、安全的控鼠药剂,本试验选用氟鼠灵(A1)、胆钙化醇(A2)、地芬诺酯·硫酸钡(A3)、D型肉毒梭菌毒素(A4)4种杀鼠剂,在若尔盖县高寒草地典型分布区域针对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进行... 为了筛选适用于高寒草地鼠害及鼠荒地治理的高效、安全的控鼠药剂,本试验选用氟鼠灵(A1)、胆钙化醇(A2)、地芬诺酯·硫酸钡(A3)、D型肉毒梭菌毒素(A4)4种杀鼠剂,在若尔盖县高寒草地典型分布区域针对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进行适口性及种群密度控制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氟鼠灵被采食的重量显著高于地芬诺酯·硫酸钡(P<0.05),而与胆钙化醇被采食量和D型肉毒梭菌毒素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采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氟鼠灵(92.5%)>D型肉毒梭菌毒素(88.91%)>胆钙化醇(80.00%)>地芬诺酯·硫酸钡(66.33%);施药5 d后,D型肉毒梭菌毒素、氟鼠灵对高原鼠兔密度的控制效果相对较好;施药2个月后,氟鼠灵和D型肉毒梭菌毒素的灭洞率仍然显著高于其他两种药剂,灭洞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氟鼠灵(91.31%)>D型肉毒梭菌毒素(85.79%)>胆钙化醇(70.47%)>地芬诺酯·硫酸钡(56.57%)。综合分析,氟鼠灵在适口性和防控高原鼠兔种群密度方面都优于其他3种药剂,更具使用和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鼠剂 适口性 防控效果 高原鼠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