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1
作者 林君育 庄雨格 +9 位作者 郭星仪 黄红春(指导) 杨毅清 韦爽真(指导) 罗婕 张宇昊 朱一帆 王玉龙(指导) 梁军 余毅(指导)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8-75,共8页
污水处理器——重庆特钢厂污水处理体验乐园作者姓名:林君育、庄雨格、郭星仪(本科生)指导教师:黄红春设计说明:设计选址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石井坡片区重庆特钢厂,为旧工业遗址改造项目。重庆特钢厂始建于1919年,被誉为“西南一切工业之... 污水处理器——重庆特钢厂污水处理体验乐园作者姓名:林君育、庄雨格、郭星仪(本科生)指导教师:黄红春设计说明:设计选址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石井坡片区重庆特钢厂,为旧工业遗址改造项目。重庆特钢厂始建于1919年,被誉为“西南一切工业之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沙坪坝区 四川美术学院 设计说明 建筑与环境 指导教师 作者姓名
原文传递
工业遗产建筑的时代适应性发展——以泉州源和堂饮料车间为例
2
作者 高攀 蔡舒翔 王宇轩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3-81,共9页
在工业遗产的价值体系中,适应性发展与保护是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而工业遗产的历史基因属性,即独特性和普遍性方面,对适应性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工业遗产场所的物质与非物质关系梳理,需要通过历史文献、访谈等方法调查,并在此基础... 在工业遗产的价值体系中,适应性发展与保护是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而工业遗产的历史基因属性,即独特性和普遍性方面,对适应性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工业遗产场所的物质与非物质关系梳理,需要通过历史文献、访谈等方法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界定相关价值,以分析其在时代变化中需要主动适应的社会要素内容。文章以源和堂工业遗产研究为案例,探索在保护工业遗产的同时,实现其当代价值转化和适应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建筑 时代适应性发展 源和堂蜜饯厂 遗产价值 泉州
下载PDF
艺术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结合的特色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红春 王仕超 陈珂宇 《科技资讯》 2021年第5期141-143,共3页
由于环境设计专业的自身特点,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结合呈现出具有特色和亮点的方法路径。对于环境设计专业思政教育的方法梳理,对进一步总结思政教育工作经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有着非常好的启示作用和意义。该文结合四川美术... 由于环境设计专业的自身特点,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结合呈现出具有特色和亮点的方法路径。对于环境设计专业思政教育的方法梳理,对进一步总结思政教育工作经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有着非常好的启示作用和意义。该文结合四川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与实践,从指导思想、实践教学、课堂教学、工作室制教学等方面讨和论阐述了环境设计专业怎样通过专业教学与管理,展开专业与德育两者并重的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设计专业 思政教育 实践教学 课堂教学 工作室制教学
下载PDF
艺术院校建筑学专业考察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秋行 《美术教育研究》 2021年第6期106-109,共4页
艺术学如今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如何在此背景下更好地将建筑学的理性思维与艺术教育的审美感悟相结合,是学科改革与实践的重点。该文研究艺术院校建筑学专业考察课程,探索艺术院校背景下如何建立健全考察课程的教学特色与课程体系,提... 艺术学如今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如何在此背景下更好地将建筑学的理性思维与艺术教育的审美感悟相结合,是学科改革与实践的重点。该文研究艺术院校建筑学专业考察课程,探索艺术院校背景下如何建立健全考察课程的教学特色与课程体系,提出艺术院校区别于传统工科院校建筑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院校 专业考察课程 新模式
下载PDF
中国古代建筑在艺术的两极运动下的发展
5
作者 刘祎瑶 《艺术家》 2021年第7期114-115,共2页
"我们可以把艺术史描述为艺术作品本身中的两极运动,把它的演变史视为交互地从对艺术品中这一极的推崇转向对另一极的推崇,这两极就是艺术品的膜拜价值(Kultwert)和展示价值(AussteIlungswert) "这是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 "我们可以把艺术史描述为艺术作品本身中的两极运动,把它的演变史视为交互地从对艺术品中这一极的推崇转向对另一极的推崇,这两极就是艺术品的膜拜价值(Kultwert)和展示价值(AussteIlungswert) "这是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所提出的观念。本雅明从电影这门新崛起的艺术样式出发,进一步探讨了一些艺术理论上的问题,从而挖掘出艺术的变迁特点。建筑艺术作为贯穿古今的艺术,其发展也符合艺术的两极运动进程。艺术的两极运动并不是存在于某一特殊时期,而是根据时代生生不息地发展的。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凝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本文侧重谈论了中国古代建筑在艺术的两极运动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两极运动 中国古代建筑
下载PDF
结合VR技术的建筑学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以《建筑识图》课程为例
6
作者 潘崟 徐辉 +1 位作者 祁润钊 谭侠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8期64-66,共3页
针对建筑学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二维图纸与三维空间转换困难、非人本视角教学信息传递弱等现实问题,以建筑学类专业基础课程《建筑识图》为例,提出了结合VR技术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文章从教育思维、软硬件的选择、教学资源制... 针对建筑学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二维图纸与三维空间转换困难、非人本视角教学信息传递弱等现实问题,以建筑学类专业基础课程《建筑识图》为例,提出了结合VR技术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文章从教育思维、软硬件的选择、教学资源制作、混合式教学模式阐述了教学改革的技术路线,并以“楼梯详图”进行了案例分析,最后总结认为随着VR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建筑学类教育教学方法必将产生深远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识图 VR 教学模式 楼梯详图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研学产业”活化乡村价值可行性研究——以四川省遂宁市凯歌公社为例
7
作者 张宽 孙香萱 《农村实用技术》 2023年第1期53-55,共3页
为研究“乡村研学”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的优势及可行性,以四川省遂宁市凯歌公社乡村振兴示范点总体规划为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世界乡村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城乡关系的不平衡、城乡发展的不平均,中国的乡村衰落速度尤其严重,但... 为研究“乡村研学”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的优势及可行性,以四川省遂宁市凯歌公社乡村振兴示范点总体规划为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世界乡村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城乡关系的不平衡、城乡发展的不平均,中国的乡村衰落速度尤其严重,但同时中国乡村又有着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独特优势,可以在“乡村研学”产业上探索中国方法。“乡村研学”产业不同于简单的乡村旅游,其具有政策方面、经济产业方面、青少年素质教育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农耕文明传承方面、乡村地域特色文化发扬方面、生态康养方面等多方面独特优势,从深层次挖掘乡村隐藏价值。研究提出,“乡村研学”产业作为乡村发展引擎,应当以乡村自身多种价值为内动力,实现乡村振兴与城市繁荣共生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研学 乡村价值
下载PDF
用艺术与乡土重塑乡村公共空间活力——以重庆市大足区和平村公共空间建设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石永婷 赵宇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8-130,共3页
本文以一个实践案例为线索,在分析乡村公共空间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多维度综合的研究方式,提出采用艺术融入乡土的设计方法,构建承前启后、具有持久活力的乡村公共活动空间,为中国乡村的振兴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 艺术 乡土 重塑 乡村公共空间 活力
下载PDF
艺术照明在地铁公共空间的设计运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龙国跃 廖素兵 肖洒 《灯与照明》 2022年第2期30-33,共4页
随着光电技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空间中的基础照明已不能满足大众的视觉审美及心理需求,照明的艺术表现力正逐步进入公共空间艺术的表达范畴。从地铁公共空间中的艺术照明概念、功能及设计手法3方面简要分析艺术照明在地铁... 随着光电技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空间中的基础照明已不能满足大众的视觉审美及心理需求,照明的艺术表现力正逐步进入公共空间艺术的表达范畴。从地铁公共空间中的艺术照明概念、功能及设计手法3方面简要分析艺术照明在地铁公共空间的设计运用,以此强调地铁空间中照明艺术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地铁公共空间中照明的艺术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照明 地铁公共空间 照明设计 光影艺术
下载PDF
公共卫生间照明光环境的适老化设计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但婷 马得草 龙国跃 《灯与照明》 2022年第2期34-38,共5页
通过对重庆市渝北区百塘园公共卫生间的现状调查,分析其照明光环境,研究光环境对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探索公共卫生间照明光环境的适老化设计方法,为老年人营造安全、舒适的在外如厕空间,再结合智能照明设计,做好节能工作。
关键词 老年人 公共卫生间 照明光环境 适老化设计
下载PDF
“具身”与空间:传统手工造纸传承与复兴研究
11
作者 蒲晶晶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4年第2期38-41,共4页
“具身”理论主张身体与环境互动引发知觉感受,传递认知信息,从而产生记忆、情绪、感情等认知。身体、认知与环境是一个紧密相连的完整运作系统,身体是基本前提,是发生认知的关键基础。夹江的手工造纸技艺就是一种“具身化”的技艺,这... “具身”理论主张身体与环境互动引发知觉感受,传递认知信息,从而产生记忆、情绪、感情等认知。身体、认知与环境是一个紧密相连的完整运作系统,身体是基本前提,是发生认知的关键基础。夹江的手工造纸技艺就是一种“具身化”的技艺,这种技艺的传承不靠书籍纸本的明晰知识和记录,而是依赖于口口相传的身体实践经验,更多地偏向于一种手工艺人默会性的技艺。本文将“具身”理论引入对传统手工艺复兴与传统民居的保护研究,从空间角度探索一条基于“具身”理论的路径,遵循身体、认知与环境的内在有机系统,从传统手工艺的“具身性”延续到身体与空间的学说,保护与活化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性民居建筑,推动传统造纸技艺的多元化发展,拓宽夹江造纸产业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 具身设计 传统手工艺 传统民居 手工造纸
下载PDF
展览作为实验性教学的方法——以“寻找桃花源:艺术的社会创新”展览为例
12
作者 谭晖 《当代美术家》 2022年第5期62-67,共6页
本文是对“寻找桃花源:艺术的社会创新”展览个案的研究。多学科交叉背景下的实验性项目工作室教学面临着与常规知识技能性教学体系较大的差异,本文提出把展览作为项目工作室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并贯穿于教学讨论、创作转换和成果呈现的... 本文是对“寻找桃花源:艺术的社会创新”展览个案的研究。多学科交叉背景下的实验性项目工作室教学面临着与常规知识技能性教学体系较大的差异,本文提出把展览作为项目工作室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并贯穿于教学讨论、创作转换和成果呈现的全环节中,以交叉的视角、多元的观念、开放的平台来支撑教学的前沿性和实验性。文章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展览的背景和跨专业探索的项目工作室教学进行介绍;其次呈现对艺术介入精神康复为主题展开的教学组织和策展过程的思考,并阐释展览作品的线索和内容;然后论述这一策展实践对于实验性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以展览作为实验性教学的目的和方法,可以成为多学科实验性工作室教学的一种尝试,为搭建“新文科”背景下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课程体系提供了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教学 策展 多学科交叉 艺术治疗
下载PDF
四川山地村镇新建型聚居点设计策略研究——以宜宾市李庄镇永胜村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祁润钊 周铁军 董文静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1年第3期81-88,共8页
农村聚居点的合理设计与建设是四川山区村镇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四川地区的实地调研,总结了四川山地村镇在用地效率、产住协同与物理性能上的现状特征。然后以宜宾李庄镇永胜村为例,提出以“土地限制”“产业发展”“居... 农村聚居点的合理设计与建设是四川山区村镇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四川地区的实地调研,总结了四川山地村镇在用地效率、产住协同与物理性能上的现状特征。然后以宜宾李庄镇永胜村为例,提出以“土地限制”“产业发展”“居住提升”作为设计要素,以共生理论作为设计原则,建立聚居点设计的整体框架。最后以宜居宜业为目标,从选址规划、功能布局、舒适度提升3个方面提出具体设计策略并完成施工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村镇 聚居点 居住空间 设计策略
下载PDF
城市公园绿地夜景的照明艺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白梦华 王仕超 龙国跃 《灯与照明》 2021年第2期27-30,共4页
照明艺术是对照明的深化与升华,通过对灯具的造型、色彩、视觉艺术性和对灯具的实用性、装饰性分析,总结城市公园绿地照明艺术性,探索未来照明设计艺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城市公园绿地 照明艺术 夜景
下载PDF
走在疫情前面的应急医疗——探索集约化应急医疗建筑模块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蔓 文一雅(图)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0年第6期36-37,共2页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人心,同时也考验着一个国家的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疫情防控系统的核心是应急救援的建筑场所。作为这场战“疫”的主战场,固有建筑设施与快速搭建的临时设施是夺取最后胜利的重要保障。疫情...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人心,同时也考验着一个国家的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疫情防控系统的核心是应急救援的建筑场所。作为这场战“疫”的主战场,固有建筑设施与快速搭建的临时设施是夺取最后胜利的重要保障。疫情发展有不同的阶段,被感染的患者千差万别,应急医疗救援要具有灵活性,随实际情况而调整。因此,本文提出集约化应急医疗场所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医疗 疫情防控 临时设施 建筑设施 集约化 应急救援 快速搭建
下载PDF
黄红春:“艺术为基,学科融合”培养具有空间建造能力的艺术家
16
作者 李杰 李叶 黄红春 《设计》 2022年第16期20-26,共7页
《设计》: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的基本情况和学院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领域内教学特色。黄红春: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设立于2018年。2018年,伴随川美学院制改革,学校将原隶属于设计艺术学院的环境设... 《设计》: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的基本情况和学院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领域内教学特色。黄红春: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设立于2018年。2018年,伴随川美学院制改革,学校将原隶属于设计艺术学院的环境设计专业与原建筑系的建筑学、风景园林两个专业合并,形成了人居环境学科专业群,同设于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美术学院 学科融合 学科专业群 环境设计专业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风景园林 建筑系 建筑与环境
下载PDF
山地环境下传统风貌更新保护利用设计实践--以重庆开埠遗址公园为例
17
作者 杜伏淋 陈洋 吴义沙 《城市建筑》 2022年第11期43-46,58,共5页
本文以重庆南岸区开埠遗址公园项目为例,介绍关于山地特征的传统景观风貌片区保护性更新与利用的实践思路。以风貌空间格局与文化内涵保护为前提,对现状空间进行了有序梳理、利用,依据地形塑造契合风貌特征的景观节点,实现公园的整体观... 本文以重庆南岸区开埠遗址公园项目为例,介绍关于山地特征的传统景观风貌片区保护性更新与利用的实践思路。以风貌空间格局与文化内涵保护为前提,对现状空间进行了有序梳理、利用,依据地形塑造契合风貌特征的景观节点,实现公园的整体观览流线的畅达性,丰富公园景观的层次与功能,使公园空间形态承载和传递山地景观与开埠遗址风貌相融合的景观空间及文化属性,同时嵌入城市环境与功能,让遗址公园的更新建设成果能够丰富重庆的文化内涵,构建多元的城市文旅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利用 历史保护 传统风貌 山地特征 功能提升
下载PDF
书法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创新性运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悬 《美与时代(城市)》 2020年第4期69-72,共4页
书法艺术是我国一种形式多样且底蕴深厚的传统艺术形式,文章研究书法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创新性运用及设计方法,通过对书法艺术进行简要的概述,分析书法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创新性运用特征,进而对书法艺术在景观设计中创新性运用的设计方... 书法艺术是我国一种形式多样且底蕴深厚的传统艺术形式,文章研究书法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创新性运用及设计方法,通过对书法艺术进行简要的概述,分析书法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创新性运用特征,进而对书法艺术在景观设计中创新性运用的设计方法进行全面探究。同时,分析通过分解法、镂空法和拼接法将书法艺术在景观设计中进行形式功能化和视觉艺术化的创新性运用,得出书法艺术不仅丰富了景观设计的内容,也推进了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
下载PDF
以在地为导向的乡村建筑遗产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实践
19
作者 郭龙 徐琪歆 《中外建筑》 2022年第8期117-121,共5页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近年来各地高校积极相应国家号召,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投入地方乡村建设事业,从多个角度展开乡村研究与实践活动。基于这一背景,文章以“在地”为导向,结合项目工作室教学实践与地方乡村建设需求,从“在校...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近年来各地高校积极相应国家号召,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投入地方乡村建设事业,从多个角度展开乡村研究与实践活动。基于这一背景,文章以“在地”为导向,结合项目工作室教学实践与地方乡村建设需求,从“在校的理论知识讲授与积累”“在地的联合调研与改造设计”与“在场的参与营造与持续关注”三个教学阶段分析四川美术学院“城乡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项目工作室”的在地教学模式。最终通过“在地教学”与“在场营造”提升学生综合学习与实践能力,实现助力地方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地教学 在场营造 社会实践 乡村遗产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德占时期青岛历史建筑外立面研究
20
作者 柳国荣 《美与时代(城市)》 2021年第1期26-27,共2页
文章以建筑外立面为主要研究内容,从建筑的审美角度出发,通过观察认识青岛德国胶澳总督府旧址、圣弥厄尔教堂等建筑的历史风格、影响因素、装饰细节,分析德占时期德国对青岛的历史建筑以及对青岛老城区的建筑风貌产生的主要影响,对构成... 文章以建筑外立面为主要研究内容,从建筑的审美角度出发,通过观察认识青岛德国胶澳总督府旧址、圣弥厄尔教堂等建筑的历史风格、影响因素、装饰细节,分析德占时期德国对青岛的历史建筑以及对青岛老城区的建筑风貌产生的主要影响,对构成建筑外立面的关键要素,如主入口、外墙墙体、屋顶、门窗装饰、细部、环境等进行比较研究,强调建筑外立面是建筑的一个重要元素和组成部分,与建筑整体不可分割,因此,设计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立面 德占时期 青岛 历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