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系统工程的载人航天器人机界面总体设计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胡添元 许成鑫 +3 位作者 魏传锋 张兰涛 李涛 王广伟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7年第1期76-80,共5页
针对目前载人航天器人机界面任务需求分析不全面、总体设计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工程的载人航天器人机界面总体设计方法。以一个载人航天器人机界面设计为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应用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能提高设... 针对目前载人航天器人机界面任务需求分析不全面、总体设计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工程的载人航天器人机界面总体设计方法。以一个载人航天器人机界面设计为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应用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能提高设计效率,减少设计过程反复,使人机界面设计更加合理、更趋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工程 载人航天器 人机界面 总体设计
下载PDF
一种航天器姿态电磁阀开关量预测控制方法
2
作者 曲利峰 秦雨晴 +1 位作者 陆欣 胡洲 《航天控制》 2025年第1期17-21,共5页
针对航天器的姿态控制,提出了一种电磁阀开关量预测控制方法。根据预测控制时间和喷管布局设计电磁阀的点火逻辑,利用喷管的作用力相互抵消,使得控制力矩作用时间可在控制周期内任意调节。通过仿真分析表明,和常规的脉宽调制技术相比,... 针对航天器的姿态控制,提出了一种电磁阀开关量预测控制方法。根据预测控制时间和喷管布局设计电磁阀的点火逻辑,利用喷管的作用力相互抵消,使得控制力矩作用时间可在控制周期内任意调节。通过仿真分析表明,和常规的脉宽调制技术相比,预测控制方法使得电磁阀不受限于最小持续开启时间,能够实现姿态的精确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姿态控制 预测控制 电磁阀开关量 点火逻辑
原文传递
无人机质量特性参数一体化测量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温晶晶 邓聃 吴斌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5-150,共6页
基于三支点称重法、扭摆法和惯性椭球法,设计出适用于质量范围为200~1 000 kg、全长不超过4 m、翼展不超过2 m的无人机质量特性参数一体化测量系统。该系统只需通过一次装夹就可以测量出所有质量特性参数,操作方便。在测量过程中,相对... 基于三支点称重法、扭摆法和惯性椭球法,设计出适用于质量范围为200~1 000 kg、全长不超过4 m、翼展不超过2 m的无人机质量特性参数一体化测量系统。该系统只需通过一次装夹就可以测量出所有质量特性参数,操作方便。在测量过程中,相对于传统的竖直安装测量法,该系统采用小角度翻转测量法,此方法在满足测量准确度的同时既提升了测量效率又保证了产品测量的安全性。实际样件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以往同类型系统,测试时间缩短60%,质量质心相对误差小于1%,转动惯量和惯性积相对误差不超过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质量特性 无人机 一体化测量 小角度翻转测量法 测量准确度
下载PDF
煤矿井下钻进速度影响因素及其智能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戴剑博 王忠宾 +6 位作者 张琰 司垒 魏东 周文博 顾进恒 邹筱瑜 宋雨雨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9-221,共13页
在煤矿井下钻探领域,钻进速度(DR)是评估钻探作业最有效的指标之一,钻速预测是实现煤矿钻进智能化的前提条件,对于优化钻机钻进参数、降低作业成本、实现安全高效钻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煤矿井下钻进速度影响因素及其智能预测方法... 在煤矿井下钻探领域,钻进速度(DR)是评估钻探作业最有效的指标之一,钻速预测是实现煤矿钻进智能化的前提条件,对于优化钻机钻进参数、降低作业成本、实现安全高效钻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煤矿井下钻进速度影响因素及其智能预测方法研究,探索基于钻压、转速、扭矩以及钻进深度等少量钻机参数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实现钻进速度精准预测。首先通过实验室微钻试验,深入分析煤岩力学性能、钻压、转速和钻进深度对扭矩、钻进速度影响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在煤矿井下钻进过程中,随着钻进压力增大,钻进速度呈逐渐升高趋势,在较高的转速条件下钻进压力对钻进速度影响更加明显,转速增加有利于提高钻进速度,但转速对硬度较低的煤层钻进速度影响更为显著;然后,根据煤矿井下防冲钻孔现场数据,采用K–近邻(KNN)、支持向量回归(SVR)和随机森林回归(RFR)3种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建立钻进速度预测模型,并结合粒子群算法(PSO)对3种模型超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对比分析PSO–KNN,PSO–SVR和PSO–RFR三种钻进速度预测模型预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PSO–RFR模型准确性最好,决定系数R2高达0.963,均方误差MSE仅有29.742,而PSO–SVR模型鲁棒性最好,在对抗攻击后评价指标变化率最小。本文研究有助于实现煤矿井下钻进速度的精准预测,为煤矿井下智能钻进参数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机参数 K–近邻 随机森林回归 支持向量回归 粒子群算法 钻进速度预测
下载PDF
迭代学习的四旋翼无人机重复航迹跟踪控制实验研究
5
作者 陈晓雷 仇思超 +1 位作者 张开碧 郭鹏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2,共6页
新工科建设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思想为指导,为应对新的要求并推进实验实践教学改革,设计一种适应于本科生工程实践训练的四旋翼无人机飞行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结合机械、信号处理、自动控制等学科知识,以四旋翼无人机为... 新工科建设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思想为指导,为应对新的要求并推进实验实践教学改革,设计一种适应于本科生工程实践训练的四旋翼无人机飞行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结合机械、信号处理、自动控制等学科知识,以四旋翼无人机为研究对象,分析四旋翼无人机动力模型,研究和设计迭代控制算法。采用Simulink进行仿真,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飞行控制组研发的RflySim无人机模拟器平台搭建所设计的实验平台。最后,进行现场实际测试和航迹跟踪飞行测试,测试结果符合实验的预期,且航迹跟踪准确。所设计系统易于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工程实践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 航迹跟踪 迭代学习 SIMULINK RflySim无人机模拟器平台 飞行测试
下载PDF
微胶囊型自修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6
作者 闫帅印 陈常发 +3 位作者 刑柏阳 周连成 郭锐 周昊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1-189,共9页
为了分析内嵌环氧树脂基微胶囊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的力学性能,开展了材料在准静态载荷条件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有、无微胶囊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静态力学性能,详细探究了微胶囊的质量分数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 为了分析内嵌环氧树脂基微胶囊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的力学性能,开展了材料在准静态载荷条件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有、无微胶囊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静态力学性能,详细探究了微胶囊的质量分数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自修复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材料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以及自修复性能情况。在相同冲击能量下,采用落锤法对不同微胶囊含量的层合板进行冲击试验,研究其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微胶囊具有增韧效果和自修复能力。随着微胶囊质量分数的增加,自修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降低,弹性模量先略微升高后降低,断裂伸长率先降低后升高,但总体变化不大,修复效率随微胶囊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在相同冲击能量下,微胶囊含量越大,最大冲击力越小,材料的冲击力-位移曲线斜率越小,抗冲击性能越差。研究结果可以为推动自修复型CFRP材料的实际工程应用和理论研究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复合材料 微胶囊 静态力学性能 自修复性能 抗冲击性能
下载PDF
基于信息分级处理的分布式多源侦察方法研究
7
作者 陈雪 陈菊兰 赵新路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03-109,共7页
针对复杂环境和单一传感器信息的不确定性问题,采用有人/无人多传感器分布式协同侦察及信息融合的方法可解决复杂战场态势感知问题。通过分析多源异构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特点,将信息分级处理模型应用于分布式多源侦察任务中,设计信息融合... 针对复杂环境和单一传感器信息的不确定性问题,采用有人/无人多传感器分布式协同侦察及信息融合的方法可解决复杂战场态势感知问题。通过分析多源异构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特点,将信息分级处理模型应用于分布式多源侦察任务中,设计信息融合的总体框架、功能模型和层次模型,凝练多源信息处理的流程步骤,面向岛礁分布式协同侦察典型任务设计分级信息处理流程并进行仿真计算分析;凝练多源信息融合信息分级处理中的关键技术,旨在促进信息融合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武器装备体系发展和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分级 分布式 多源信息融合 协同侦察 处理模型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航天型号服务类供应商绩效评价模型研究与应用
8
作者 陈育阳 甘娥忠 +2 位作者 江余敏 彭蓓雷 朱继芳 《质量与可靠性》 2021年第4期37-41,共5页
针对航天型号服务类供应商的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基础框架和权重等方面研究设计了供应商绩效评价模型,新模型得出的评价结果能更科学地反映出评价者和组织的关注点,能更加有效地体现出航天型号服务类供应商管理工作的导向性作用。
关键词 供应商绩效评价 服务类供应商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模态综合法的时频结合抗冲击设计分析研究
9
作者 郑照明月 邓新蕴 +3 位作者 郭东 张研 霍忆辛 张平平 《强度与环境》 CSCD 2024年第6期20-25,共6页
水下非接触爆炸等因素引起的舰船冲击对大型舰船装备的破坏具有严酷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模态综合法的时频结合抗冲设计分析方法。通过模态综合法建立了缩聚后的舰船装备动力学模型;根据时域模拟法和弹簧阻尼模型通过数值仿真获取了柔... 水下非接触爆炸等因素引起的舰船冲击对大型舰船装备的破坏具有严酷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模态综合法的时频结合抗冲设计分析方法。通过模态综合法建立了缩聚后的舰船装备动力学模型;根据时域模拟法和弹簧阻尼模型通过数值仿真获取了柔性边界下的冲击时域输入条件;通过仿真和坐标变换关系提取子结构薄弱环节处的冲击响应,给出了柔性边界下的大型舰船装备抗冲击设计结论和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综合法 抗冲击设计 大型舰船装备
下载PDF
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反推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海波 王承光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72-1284,共13页
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中存在齿隙非线性环节,为了削弱齿隙非线性对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给出了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并分析了双电机同步联动控制的原理,然后应用改进的反推方法,在考... 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中存在齿隙非线性环节,为了削弱齿隙非线性对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给出了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并分析了双电机同步联动控制的原理,然后应用改进的反推方法,在考虑系统所有的状态变量都能收敛的基础上,引入虚拟控制量,通过逐步递推选择Lyapunov函数,利用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神经网络在线逼近系统中的不确定函数,设计了基于状态反馈的RBF神经网络反推自适应控制器,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将单纯的反推控制和RBF神经网络反推自适应控制的仿真结果对比,发现后者的优越性高于前者.最后在实际系统中进行试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机驱动 RBF神经网络 自适应控制 反推控制 齿隙非线性
下载PDF
数字城市矢量地形图数据更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付仲良 殷甲伟 +1 位作者 韩宇韬 孟庆祥 《地理空间信息》 2017年第4期1-3,共3页
在对矢量地形图数据更新算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数字城市GIS系统的矢量地形图数据更新策略与流程。针对不同比例尺的矢量地形图数据分别采取版本更新和增量更新的方式,提出根据比例尺、要素的凸包、属性等特征的匹配结果筛选出数... 在对矢量地形图数据更新算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数字城市GIS系统的矢量地形图数据更新策略与流程。针对不同比例尺的矢量地形图数据分别采取版本更新和增量更新的方式,提出根据比例尺、要素的凸包、属性等特征的匹配结果筛选出数据库中变化的要素。最后以贵州省兴义市矢量地形图数据为例,对提出的更新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更新方法可以应用于数字城市矢量地形图数据的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城市 数据更新 版本更新 增量更新
下载PDF
小孔漏气燃气弹射内弹道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林 陈浪 +3 位作者 强新伟 鲍福廷 隋九龄 刘宗魁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8-33,共6页
针对水下变深度导弹发射问题,提出了通过调节小孔漏气量进而调节发射能量的水下变深度燃气弹射方案。针对该方案的内弹道计算问题:通过三维模型数值仿真与零维模型理论计算的结果比对获取了燃气通过小孔的流量系数;基于小孔流量系数和... 针对水下变深度导弹发射问题,提出了通过调节小孔漏气量进而调节发射能量的水下变深度燃气弹射方案。针对该方案的内弹道计算问题:通过三维模型数值仿真与零维模型理论计算的结果比对获取了燃气通过小孔的流量系数;基于小孔流量系数和传统燃气弹射内弹道模型,形成了小孔流动控制模型、低压室零维内弹道模型,最终建立了小孔漏气燃气弹射装置内弹道模型。内弹道模型仿真与实验结果的比对结果表明,该内弹道模型在上下低压室压强峰最大误差小于5%,能满足工程计算精度要求;同时基于该模型进行了内弹道调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小孔截面积可以有效的实现导弹变深度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弹射 变深度弹射 内弹道调能 小孔漏气 水下发射
原文传递
强化航天装备产品批生产质量管控的途径与措施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修奎 李军 +1 位作者 刘忠 赖晨曦 《航天工业管理》 2021年第10期39-42,共4页
航天装备产品批生产过程中,最终产品总装测试过程出现质量问题的多少是影响批生产任务按计划完成的突出因素。当前,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大力推行“三年质量能力提升工程”的有利环境下,怎样构建适合航天装备产品的批生产质量管... 航天装备产品批生产过程中,最终产品总装测试过程出现质量问题的多少是影响批生产任务按计划完成的突出因素。当前,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大力推行“三年质量能力提升工程”的有利环境下,怎样构建适合航天装备产品的批生产质量管控与监督机制,如何强化批生产过程的质量管控,以有效遏制总装测试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装备 途径与措施 质量管控 批生产质量 测试过程 监督机制 有利环境
下载PDF
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的全系数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海波 王承光 宋勇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48-54,共7页
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中存在齿隙非线性和摩擦非线性,从而降低系统跟踪响应速度、稳态精度及其抗干扰能力,为了削弱齿隙和摩擦非线性对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全系数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分别给出了齿隙和摩擦非线性的动力学模... 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中存在齿隙非线性和摩擦非线性,从而降低系统跟踪响应速度、稳态精度及其抗干扰能力,为了削弱齿隙和摩擦非线性对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全系数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分别给出了齿隙和摩擦非线性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齿隙和摩擦非线性并存时的特征模型,最后进行全系数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将前馈全系数自适应控制和单纯的全系数自适应控制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前者跟踪响应速度快,稳态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具有较高的鲁棒性,说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机驱动 齿隙非线性 摩擦非线性 特征模型 全系数自适应控制
下载PDF
跟踪微分器在变流量燃气发生器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柴金宝 陈雄 +2 位作者 何坤 周景亮 李旭东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53-1161,共9页
变流量固冲发动机(VFDR)工作时,常采用PID控制器控制燃气发生器内燃气压强。对于阶跃或方波形式的压力指令,往往由于误差信号的突变使执行机构瞬时输出的控制力过大,产生较大的燃气压强超调与燃气流量负调,严重影响了控制系统的性能。... 变流量固冲发动机(VFDR)工作时,常采用PID控制器控制燃气发生器内燃气压强。对于阶跃或方波形式的压力指令,往往由于误差信号的突变使执行机构瞬时输出的控制力过大,产生较大的燃气压强超调与燃气流量负调,严重影响了控制系统的性能。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常规的PID控制器基础上,引入跟踪微分器(TD)给压力指令信号合理地安排一个快速无超调的过渡过程并提取微分信号。然后令燃气压强跟踪这个安排的过渡过程,使压强达到期望值。通过对变流量燃气发生器的非线性模型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PID控制器,无论压力指令在高或低压强范围内,所提出的控制器均具有更高的稳态精度和快速性,压强的超调量不超过3.7%,响应时间在1s以内。此外,该控制器在抑制燃气流量的负调量上展现了巨大的优势,可将最大负调量减小2.7~3.25倍,显著地提升了VFDR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流量固冲发动机 燃气发生器 跟踪微分器 安排过渡过程 闭环控制 流量负调
原文传递
横向过载下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忠亮 李军伟 +2 位作者 黄刚 王向港 王宁飞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2-521,共10页
导弹在高空中作机动飞行时易出现内弹道异常现象,严重时可能导致飞行任务失败。为了了解横向过载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性能的影响,对飞行过载下发动机内弹道性能进行更好地预示,建立了一种非均匀燃面退移离散坐标求解方法。从简单的... 导弹在高空中作机动飞行时易出现内弹道异常现象,严重时可能导致飞行任务失败。为了了解横向过载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性能的影响,对飞行过载下发动机内弹道性能进行更好地预示,建立了一种非均匀燃面退移离散坐标求解方法。从简单的内孔燃烧管型装药到常用的复杂星孔药型,利用离散坐标求解方法模拟横向过载下推进剂的燃面退移,得出了不同过载下的燃面退移规律,计算了燃面面积的变化情况;同时,将不同微元处的面积和燃速相对应,预示了横向过载下发动机的内弹道特性。结果表明,横向过载导致推进剂燃烧发生偏心,燃烧室压强提高,绝热层提前暴露。100 g横向过载下,燃烧室压强增加4%,压强峰值出现时间0.4 s,绝热层暴露时间增加1.6 s;星孔药型燃面的下降段数等于星角数N/2+1。分析了横向过载对燃面退移及发动机内弹特性的影响,对发动机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过载 燃面退移 离散 内弹道
下载PDF
数传天线机电耦合建模及微振动特性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照明月 程伟 +1 位作者 王光远 李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94-302,共9页
星载数传天线是航天器低频段微振动的主要扰振源,严重影响了遥感卫星成像质量。研究了一种以步进电机为驱动源的数传天线的微振动特性。通过线性化方法简化了步进电机的动力学方程,根据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建立了在柔性边界上步进电机驱... 星载数传天线是航天器低频段微振动的主要扰振源,严重影响了遥感卫星成像质量。研究了一种以步进电机为驱动源的数传天线的微振动特性。通过线性化方法简化了步进电机的动力学方程,根据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建立了在柔性边界上步进电机驱动柔性负载的动力学模型,并给出了数传天线微振动的解析表达式。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了上述微振动模型,分析了微振动的成因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试验和仿真得到的微振动频域峰值处的频率一致,幅值误差不超过9.41%&并且合理选择步进电机转速可有效降低数传天线的微振动。该模型可应用于在轨微振动预测、天线控制系统设计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传天线 微振动 机电耦合 步进电机 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
下载PDF
PILCO框架对飞行姿态模拟器系统的参数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烨峰 邓凯 +2 位作者 左英琦 班晓军 黄显林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65-2373,共9页
PID控制是飞行器控制中应用最广泛的控制方法,但是PID参数的调节往往十分繁琐。为了实现飞行模拟器控制系统自主优化PID控制器的参数,从而完成系统的稳定控制,本文使用强化学习中的概率推理学习控制算法(Probabilistic Inference for Le... PID控制是飞行器控制中应用最广泛的控制方法,但是PID参数的调节往往十分繁琐。为了实现飞行模拟器控制系统自主优化PID控制器的参数,从而完成系统的稳定控制,本文使用强化学习中的概率推理学习控制算法(Probabilistic Inference for Learning Control,PILCO)自主优化PID控制器的参数。首先,利用输入输出数据拟合出系统的概率动力学模型,并使用策略评估的方法对当前PID控制器进行评价;最后,使用策略提升的方式对当前PID控制器进行优化。在系统采样频率为100 Hz,每次采集8 s数据的实验中,经过10个回合的离线训练之后,系统控制效果已经可以满足要求,PID控制器参数已经收敛。经过PILCO优化的飞行姿态模拟器在定点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表明PILCO算法可以优化PID控制器的参数,并且在解决非线性控制和参数优化方面具有很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控制 概率推理学习控制 强化学习 参数优化
下载PDF
国际空间站物资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及建议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波 熊西军 +1 位作者 彭志会 吴媛 《遥测遥控》 2012年第2期1-6,共6页
详细介绍国际空间站物资管理系统技术应用与发展现状,重点介绍物资管理系统采用条形码识别技术进行在轨物资识别、管理的现状。同时,简要介绍美国宇航局采用射频识别技术进行物资自动识别与定位的发展趋势与应用现状。最后,提出在我国... 详细介绍国际空间站物资管理系统技术应用与发展现状,重点介绍物资管理系统采用条形码识别技术进行在轨物资识别、管理的现状。同时,简要介绍美国宇航局采用射频识别技术进行物资自动识别与定位的发展趋势与应用现状。最后,提出在我国空间站、载人登月舱等长期驻留任务中,建立物资管理系统的技术途径和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物资管理系统 发展趋势 建议
下载PDF
基于双螺旋张拉整体式结构的空间可展舱段方案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钱成 朱伟伟 +5 位作者 李丹 左易 杨林森 刘俊 陈粤海 郭宏伟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84,共6页
针对中国未来空间站的更新换代以及地外星球基地建设任务,提出了一种由可展刚性骨架、可展中心承力柱、蒙皮及舱内设施组成的双螺旋张拉整体式可展舱段方案,并为其设计了双螺旋张拉整体式可展舱段骨架结构,开展了骨架结构参数优化,试制... 针对中国未来空间站的更新换代以及地外星球基地建设任务,提出了一种由可展刚性骨架、可展中心承力柱、蒙皮及舱内设施组成的双螺旋张拉整体式可展舱段方案,并为其设计了双螺旋张拉整体式可展舱段骨架结构,开展了骨架结构参数优化,试制了双螺旋张拉整体式可展舱段骨架原理样机并进行了力学特性测试,验证了骨架拓扑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拉整体 可展舱段 力学测试 深空探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