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麝香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1
1
作者 弋静 杨钰莹 +6 位作者 全云云 尹竹君 陈世龙 王剑波 赵军宁 黎勇 李莉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7期74-80,共7页
概述麝香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总结含麝香的代表性中成药发挥抗炎作用的临床应用现状。麝香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其麝香水提物、麝香多肽、麝香酮等活性成分具有多靶点协同发挥广泛抗炎作用的特点,而麝香酮的抗炎作用机制... 概述麝香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总结含麝香的代表性中成药发挥抗炎作用的临床应用现状。麝香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其麝香水提物、麝香多肽、麝香酮等活性成分具有多靶点协同发挥广泛抗炎作用的特点,而麝香酮的抗炎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抑制NF-κB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NLRP3炎症小体、细胞焦亡、NOX4/JAK2-STAT3信号通路、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等方面。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达到治疗效果的麝香中成药以临床报道较多的六神丸、麝香通心滴丸、小金丹、麝香保心丸、五味麝香丸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 麝香酮 麝香多肽 抗炎作用 临床应用 综述
下载PDF
医药化工企业生产质量管理研究
2
作者 林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3年第7期0084-0088,共5页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医药化工企业生产质量管理的方法和结果,为企业优化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支持。方法 我们选取了多家医药化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探索了不同企业在管理办法、管理侧重点和考核指标方面的差异...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医药化工企业生产质量管理的方法和结果,为企业优化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支持。方法 我们选取了多家医药化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探索了不同企业在管理办法、管理侧重点和考核指标方面的差异。同时,我们对比了前人研究的结果,以扩展对医药化工企业生产质量管理的理解。结果 研究发现,不同企业在管理办法和侧重点上存在显著差异。例如,一些企业采取了过程控制管理方法,而其他企业侧重于供应链管理。在考核指标方面,各企业表现出不同的优势和待改进的领域。通过与前人研究的对比,我们发现了相关企业生产质量管理中的共同点和差异。结论 本研究结果对医药化工企业提升生产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不同企业可以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并针对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管理调整。然而,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数量有限和部分指标数据获取困难。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规模,深入研究更多指标和影响因素,以提升对医药化工企业生产质量管理的认识。通过本研究,我们对医药化工企业生产质量管理的方法和结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讨论。我们的研究为企业优化管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建议,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化工企业 生产质量管理 合规性 质量控制 持续改进
下载PDF
林麝捻转血矛线虫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5
3
作者 林海 程建国 +4 位作者 蔡永华 付文龙 王洪永 颜其贵 杨光友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97-599,共3页
为鉴定林麝粪样中疑似血矛属线虫虫卵的虫种,本研究提取四川和陕西地区林麝粪样中疑似血矛属线虫的虫卵DNA,对其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全序列进行PCR扩增与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4个疑似血矛属线虫的虫卵DNA样品ITS全序列片段大小为786 ... 为鉴定林麝粪样中疑似血矛属线虫虫卵的虫种,本研究提取四川和陕西地区林麝粪样中疑似血矛属线虫的虫卵DNA,对其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全序列进行PCR扩增与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4个疑似血矛属线虫的虫卵DNA样品ITS全序列片段大小为786 bp^788 bp,序列相似性为99.0%~100%;经序列BLAST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所有疑似血矛属线虫的虫卵样品均为捻转血矛线虫,与NCBI基因库中多株捻转血矛线虫的ITS序列相似性为97.0%~99.5%。研究结果表明,寄生于林麝的血矛属线虫为捻转血矛线虫,从而为控制林麝捻转血矛线虫病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捻转血矛线虫 虫种鉴定 PCR ITS
下载PDF
盐酸氯苯胍等4种抗球虫药物对林麝球虫的抑杀效果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冬 程建国 +7 位作者 蔡永华 付文龙 王洪永 颜其贵 林海 王宇 闫敏 杨光友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41-43,57,共4页
球虫是危害林麝仔麝的一种肠道原虫,筛选有效的抑杀药物是防控圈养林麝球虫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对四川省某林麝养殖场内65只感染球虫的林麝使用盐酸氯苯胍片剂(20 mg/kg体重,1次/d,连喂3 d)、百球清(妥曲珠利)口服液(15 mg/kg体重,只喂1... 球虫是危害林麝仔麝的一种肠道原虫,筛选有效的抑杀药物是防控圈养林麝球虫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对四川省某林麝养殖场内65只感染球虫的林麝使用盐酸氯苯胍片剂(20 mg/kg体重,1次/d,连喂3 d)、百球清(妥曲珠利)口服液(15 mg/kg体重,只喂1次)、地克珠利粉剂(1 mg/kg体重,连喂3 d)、球威(妥曲珠利可溶性粉剂,10 mg/kg体重,连喂3 d)进行抑杀试验。在投药前1天、投药后第7天和第14天采集粪样进行球虫卵囊数量测定,通过计算卵囊减少率评估其抑杀效果。结果表明:给药后7 d、14 d盐酸氯苯胍组的平均卵囊减少率分别为83.12%、80.56%;百球清组的平均卵囊减少率分别为69.16%、62.24%;地克珠利组的平均卵囊减少率分别为96.91%、74.91%;球威组的平均卵囊减少率分别为13.36%、84.68%。驱虫试验结果表明:盐酸氯苯胍和地克珠利对林麝球虫抑杀效果较好,而妥曲珠利(百球清、球威)对林麝球虫抑杀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球虫 盐酸氯苯胍 妥曲珠利 地克珠利
下载PDF
多拉菌素和芬苯咪唑对林麝毛首线虫(鞭虫)的驱虫试验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冬 程建国 +7 位作者 蔡永华 付文龙 王洪永 颜其贵 林海 王宇 徐璟 杨光友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 ]筛选有效驱虫药物,做好林麝毛首线虫(鞭虫)病的防治。[方法 ]对四川省某林麝养殖场的12只感染毛首线虫的林麝,使用多拉菌素注射液(按0.3 mg/kg体重,肌肉注射1次)和芬苯咪唑粉剂(按10mg/kg体重,每天1次,连喂3天)进行驱虫试验。在... [目的 ]筛选有效驱虫药物,做好林麝毛首线虫(鞭虫)病的防治。[方法 ]对四川省某林麝养殖场的12只感染毛首线虫的林麝,使用多拉菌素注射液(按0.3 mg/kg体重,肌肉注射1次)和芬苯咪唑粉剂(按10mg/kg体重,每天1次,连喂3天)进行驱虫试验。在投药前1天、投药后7天和14天分别采集其粪便进行鞭虫卵EPG计数,计算虫卵转阴率,评估药效。[结果 ]给药后7天、14天,多拉菌素组的平均虫卵转阴率分别是60.00%(3/5)、80.00%(4/5),芬苯咪唑组的平均虫卵转阴率分别是57.14%(4/7)、28.57%(2/7)。[结论 ]多拉菌素对林麝毛首线虫的驱虫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毛首线虫(鞭虫) 芬苯咪唑 多拉菌素 驱虫试验
下载PDF
川射干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尹竹君 陈世龙 +5 位作者 李莉 方清茂 曾瑾 吴诗惠 黎勇 赵军宁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200-207,共8页
川射干为2005年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川产道地药材,是治疗咽喉肿痛的常用中药。近年来随着川射干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相关的中药新药的上市,使其受到了研究学者及诸多医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川射干的基源考证、化学成分、... 川射干为2005年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川产道地药材,是治疗咽喉肿痛的常用中药。近年来随着川射干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相关的中药新药的上市,使其受到了研究学者及诸多医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川射干的基源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全面总结并分析川射干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应用,以期为该药材的进一步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射干 生药学 药理学 临床应用 鸢尾 异黄酮类 咽喉炎 川射干黄酮胶囊
下载PDF
麝香多肽分离纯化及其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弋静 尹竹君 +5 位作者 全云云 陈世龙 郎吉瑞 黎勇 赵军宁 李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2040-2049,共10页
从天然麝香中提取、纯化麝香多肽,利用体外细胞模型筛选有抗炎活性的麝香多肽流分,并研究麝香多肽对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采用冰浴超声、离子交换色谱法从天然麝香中提取、纯化获得5个流分,即为SXP1、SXP2、SXP3、SXP4... 从天然麝香中提取、纯化麝香多肽,利用体外细胞模型筛选有抗炎活性的麝香多肽流分,并研究麝香多肽对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采用冰浴超声、离子交换色谱法从天然麝香中提取、纯化获得5个流分,即为SXP1、SXP2、SXP3、SXP4、SXP5。在LPS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炎症模型中,SXP4(100μg/mL)可以显著抑制TNF-α和IL-1β产生,表现出明显的抗炎活性。SDS-PAGE初步检测SXP4主要分布在10~26 kDa范围内。在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中,SXP4(5、15、50 mg/kg)可减少小鼠血清TNF-α和IL-6的含量(P<0.05或P<0.01);改善小鼠肺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和改善肺泡壁增厚情况,减轻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减少小鼠肺组织中IL-1β、IL-18产生,抑制NLRP3、ASC、Caspase-1、Gasdermin D蛋白表达(P<0.01)。综上,麝香多肽SXP4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可减轻急性肺损伤小鼠的肺组织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SXP4抑制了小鼠体内NLRP3/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多肽 抗炎 焦亡 肺损伤
下载PDF
基于本草考证的麝香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挖掘 被引量:7
8
作者 王丹 王心雨 +5 位作者 卢烽 张萌萌 何林 黎勇 温国梁 吴纯洁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39-1243,共5页
本文将麝香的用药形式按照配伍特点和剂型分为单方、复方内外服用和丸、散、膏、丹、汤、酒剂进行用法考证,并以《古今度量衡对照表》为剂量换算依据,进行用量考证。结果表明,麝香的功效可被归纳为“开窍,辟秽,通络,散瘀。治中风,痰厥,... 本文将麝香的用药形式按照配伍特点和剂型分为单方、复方内外服用和丸、散、膏、丹、汤、酒剂进行用法考证,并以《古今度量衡对照表》为剂量换算依据,进行用量考证。结果表明,麝香的功效可被归纳为“开窍,辟秽,通络,散瘀。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症瘕癖积,跌打损伤,痈疽肿毒”;麝香剂型选择与用药目的相关,如用于治疗中风此类急症时,常采用散剂、汤剂、酒剂,用于治疗产妇虚弱难产时,则制成用散剂随酒服下,用于治疗疮疡肿痛、辟邪驱晦或中风后遗症,采用丸、膏的剂型。此外,宋朝所载本草中麝香的用量常大于202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剂量,说明麝香的临床剂量仍具有研究价值。本文的考证结果可为麝香的临床给药途径、剂量及临床定位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本草考证
下载PDF
断血流胶囊制剂工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德中 常小平 钟茂团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第4期198-198,共1页
建立和完善了断血流胶囊详细的生产工艺,可以有效保证上市药品质量。断血流胶囊功能主治为:凉血止血。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产后出血,子宫肌瘤出血,尿血,便血,吐血,咯血,鼻衄,单纯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其处方为断... 建立和完善了断血流胶囊详细的生产工艺,可以有效保证上市药品质量。断血流胶囊功能主治为:凉血止血。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产后出血,子宫肌瘤出血,尿血,便血,吐血,咯血,鼻衄,单纯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其处方为断血流的单味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血流胶囊 子宫肌瘤出血 单纯性紫癜 功能性子宫出血 凉血止血 制剂工艺 产后出血 月经过多 上市药品 三萜皂苷
下载PDF
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抗氧化清除自由机效果实验
10
作者 钟茂团 黎勇 +1 位作者 温国梁 古莉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7期2938-2939,共2页
目的考察一种延缓衰老美白肌肤的组合物,通过实验验证其抗氧化清除自由机的效果。方法将该组合物通过水煎的方法提取其有效成份,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实验[1]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实验[2]这两个实验来考察。结果本组合物提取液有较强... 目的考察一种延缓衰老美白肌肤的组合物,通过实验验证其抗氧化清除自由机的效果。方法将该组合物通过水煎的方法提取其有效成份,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实验[1]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实验[2]这两个实验来考察。结果本组合物提取液有较强的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能力,其活性亦与Vc乙基醚、熊果苷相当,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其活性也与Vc乙基醚、熊果苷相当。结论本组合物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机的效果,有延缓衰老美白肌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组合物 抗氧化清除自由机
下载PDF
西黄丸抗肿瘤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杨雨婷 曾瑾 +7 位作者 陈平 王梦雷 尹竹君 李莉 戴瑛 赵军宁 黎勇 温国良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0-258,共9页
恶性肿瘤目前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是我国居民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西医药使用了手术、化疗和放疗等多种有效方法,但死亡人数依旧逐年递增。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肿瘤化疗药大多具有不良反应,影响抗肿瘤的临床疗效及... 恶性肿瘤目前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是我国居民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西医药使用了手术、化疗和放疗等多种有效方法,但死亡人数依旧逐年递增。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肿瘤化疗药大多具有不良反应,影响抗肿瘤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的状况,长期使用还会产生耐药性,达不到良好的抗肿瘤效果。随着中医药的大力发展,中药治疗在肿瘤治疗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中医认为,“热毒”是肿瘤发生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因此常采取清热解毒法攻克肿瘤,起到了比较好的疗效。有很多中药及中药复方都属于清热解毒剂。西黄丸作为传统中医经典的清热剂,由牛黄、麝香、乳香、没药4味中药组成。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热毒壅结所致痈疽疔毒、瘰疬、流注、癌肿等。现代临床主要用于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及辅助治疗,改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西黄丸主要活性成分有五环三萜类(如乳香酸类)、挥发油类、甾体类(如猪去氧胆酸)和胆红素等,研究发现其活性成分也有抗肿瘤作用。本文作者叙述了西黄丸处方来源、药学研究及抗肿瘤的临床研究现状及药理作用机制,可进一步研究开发西黄丸抗肿瘤临床应用并为其二次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黄丸 化学成分 恶性肿瘤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干旱胁迫对柴胡中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及皂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宇 周自云 +3 位作者 夏鹏国 梁宗锁 刘书礼 刘之良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3-647,共5页
为了探究干旱胁迫对柴胡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和皂苷含量的影响,以期从终产物,基因水平揭示柴胡皂苷合成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该研究以定植5个月的柴胡苗为研究材料,通过添加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环境,利用HPLC测定不同胁迫程度下,柴... 为了探究干旱胁迫对柴胡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和皂苷含量的影响,以期从终产物,基因水平揭示柴胡皂苷合成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该研究以定植5个月的柴胡苗为研究材料,通过添加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环境,利用HPLC测定不同胁迫程度下,柴胡根中皂苷a和d含量的变化,同时以β-tubulin为内参基因,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T-q PCR)分析皂苷合成途径中4个关键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R),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IPPI),法尼基焦磷酸合酶(FPS)和β-香树素合成酶(β-AS)基因的表达。通过研究发现,干旱胁迫处理显著提高了柴胡中皂苷的含量,且当PEG为10%时,柴胡皂苷a和d质量分数最高,分别达到0.648%,0.781%;同时,各基因表达量结果显示,4个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调,其中FPS和β-AS上调极显著(P<0.01);此外,相关性分析表明,HMGR,IPPI,FPS,β-AS的表达量和皂苷含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干旱胁迫下,柴胡通过调节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来调节次生代谢物皂苷的合成,从而对逆境做出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干旱胁迫 皂苷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圈养林麝乳突类圆线虫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海 郑从军 +4 位作者 程建国 蔡永华 王洪永 颜其贵 杨光友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50-1555,共6页
为了对林麝粪样中的类圆属线虫的虫卵进行虫种鉴定,提取了四川和陕西地区林麝粪样中类圆属线虫的虫卵DNA,采用PCR技术扩增18S r RNA基因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扩增出的片段大小均为362 bp,21个来自林麝粪样中的类圆属线虫虫卵... 为了对林麝粪样中的类圆属线虫的虫卵进行虫种鉴定,提取了四川和陕西地区林麝粪样中类圆属线虫的虫卵DNA,采用PCR技术扩增18S r RNA基因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扩增出的片段大小均为362 bp,21个来自林麝粪样中的类圆属线虫虫卵样品的18S r RNA基因序列完全相同,经序列BLAST比对,与Gen Bank中的多株乳突类圆线虫的序列相似性为98.5%~100%。本研究结果表明,寄生于圈养林麝体内的类圆属线虫均为乳突类圆线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乳突类圆线虫 分子鉴定 PCR 18S RRNA
原文传递
不同产地丹参所组成的复方丹参影响大鼠血液流变及血栓形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磊 杨薇 +4 位作者 吴诗惠 邓谦 陈雏 李东晓 徐学民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评估丹参产地对复方丹参活血化瘀药效的影响及与法定指标性成分含量的关系,探索药理学方法作为一种复方丹参片质量表征方式的可能性。方法:按现行中国药典方法制备含不同产地丹参的复方丹参样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丹酚酸B和... 目的:评估丹参产地对复方丹参活血化瘀药效的影响及与法定指标性成分含量的关系,探索药理学方法作为一种复方丹参片质量表征方式的可能性。方法:按现行中国药典方法制备含不同产地丹参的复方丹参样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IIA的含量;灌胃给予上述样品,考察其对鹿角菜胶致小鼠鼠尾血栓、大鼠动-静脉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对实验性血瘀大鼠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含四川丹参的复方丹参样品的丹酚酸B含量最高,含陕西丹参者含量最低;含河南丹参者丹参酮IIA含量最高,含山东丹参者含量最低。含四川丹参的样品在前述实验中,均表现明显药效,可显著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变性,但与其他三种受试样品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含河南、陕西、山东丹参的样品则仅显示可抑制小鼠鼠尾血栓形成,而对急性血瘀大鼠动-静脉血栓及血液流变性无明显影响。结论:丹酚酸B、丹参酮IIA含量与复方丹参方活血化瘀药效尚无明确的量效关系,提示对于药效成分复杂或不确定的中成药,仅通过少数指标性成分难以很好控制药品质量,有必要根据新的研究进展对质控成分进行增补或修改,而药理学方法的引入可为其提供有价值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复方丹参片 产地 药效 质量
原文传递
成年雄性林麝消化道寄生虫群落对不同扰动策略的响应
15
作者 付雅君 高云云 +5 位作者 黎勇 蒋本模 王洪永 胡德夫 李凯 张东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98-907,共10页
人工繁育是当前我国保护野生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资源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在林麝种群复壮的过程中,消化道寄生虫病始终威胁着林麝的健康。为探究林麝消化道寄生虫群落对不同扰动策略的响应,本研究分别使用复合药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 人工繁育是当前我国保护野生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资源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在林麝种群复壮的过程中,消化道寄生虫病始终威胁着林麝的健康。为探究林麝消化道寄生虫群落对不同扰动策略的响应,本研究分别使用复合药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和单一成分药阿维菌素粉去除林麝体内线虫和绦虫,监测林麝其他寄生虫和群落动态变化。选取60只雄性林麝,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用药组(20只)、阿维菌素用药组(20只)和未做任何处理的对照组(20只),并连续采集8周用药组和对照组林麝的新鲜粪便。基于改良的Wisconsin粪便虫卵漂浮计数法检测粪便中的虫卵和卵囊。对实验结果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Wilcoxon秩检验、Mann Whitney检验和双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和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用药组林麝的寄生虫感染均为混合感染,球虫为优势物种,其负载量显著高于线虫和绦虫(P<0.05),阿维菌素用药组林麝仅感染球虫。药物扰动后,两用药组林麝的球虫流行率、平均感染强度均高于对照组,但线虫流行率均低于对照组(27.15%,42.15%)。此外,用药后,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用药组林麝先于阿维菌素用药组再次感染线虫和绦虫。通过比较用药组和对照组林麝寄生虫的群落动态变化,表明林麝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现象较为普遍,多重感染中球虫和蠕虫存在竞争关系,复合药物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对林麝寄生虫群落的扰动程度更大,林麝寄生虫群落恢复能力与扰动程度成正比。建议林麝人工繁育基地加强科学性和计划性驱虫,并持续性开展林麝寄生虫感染的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消化道寄生虫 扰动 群落动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