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公司”模式下系列业务支撑服务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1
作者 边薇薇 蔡隆晶 +1 位作者 熊毅 叶一霖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3年第2期166-167,共2页
本文以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分析了“油公司”模式下业务支撑服务管理的现状,梳理了案例企业的探索与实践及成效,以期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油公司” 业务支撑服务 规范管理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废物治理:现实、主体行为与优化
2
作者 杨柳 李娟 +3 位作者 汪刚 刘曼琴 彭新艳 孙钰涓 《可持续发展》 2024年第1期251-262,共12页
四川盆地是中国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的示范区,随着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大,生产过程中所产生废物不断增加,对区域内的环境承载能力提出了挑战,如何有效治理成为影响和制约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关键。本文立足于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 四川盆地是中国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的示范区,随着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大,生产过程中所产生废物不断增加,对区域内的环境承载能力提出了挑战,如何有效治理成为影响和制约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关键。本文立足于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废物治理现状,从指导思想、发展方式到治理能力方面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构建了政府、油田企业和第三方服务企业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系统分析其行为演化规律,提出治理优化对策。研究发现:一是现有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废物治理模式存在主导思想与绿色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废物处理能力与现实需求的三重矛盾;二是基于政府、油田企业、第三方废物治理企业三个关键主体行为博弈的最优稳定策略是(弱监管、积极治理、重视补贴)。因此,树立正确的治理理念,重塑科学治理方式,创新治理技术将有利于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废物治理效能的提高,有利于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勘探开发 绿色发展理念 废物治理 三方博弈
下载PDF
川渝地区天然气管网特征及新建管道项目技术经济评价需求
3
作者 陈灿 周建 +3 位作者 卢艳琳 任雨涵 付斌 宋维东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2期79-84,共6页
四川盆地是中国陆上第三大含油气盆地,常规气、页岩气资源量均居全国之首。川渝地区拥有天然气资源禀赋优势,具有巨大的行业发展潜力和空间。为了加快四川盆地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对川渝地区天然气管网现状进行调研,以新建管道项目技术经... 四川盆地是中国陆上第三大含油气盆地,常规气、页岩气资源量均居全国之首。川渝地区拥有天然气资源禀赋优势,具有巨大的行业发展潜力和空间。为了加快四川盆地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对川渝地区天然气管网现状进行调研,以新建管道项目技术经济评价需求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川渝管网新建管道经济评价主要影响因素和技术经济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川渝地区天然气管网系统的历史成因有以下3点,即天然气资源分布及开发建设顺序、油气田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推动及市场的辅助作用;(2)川渝管网的优势有以下4点,即开拓和培育市场、促进利用多元化和产业集群、提高供应安全保障和形成完整发达的产业链;(3)川渝管网新建管道经济评价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2点,即蛛网式管网结构是塑造新建管道多元功能的关键因素,投资主体多元化是经济评价反映管道多元功能的主要推手;(4)川渝管网新建管道布局时,应综合考虑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可通过由运输成本决定的用气企业区位论和由投资成本决定的供气点区位论两种方法进行测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地区 天然气 管网特征 新建管道 经济评价 环形管网
下载PDF
影响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的非技术因素:定义与机理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烈辉 胡文瑞 +11 位作者 李小刚 雍锐 陈加旭 陈更生 徐强 吴建发 陈怡男 吴易一 刘鸿渊 陈学忠 鲁友常 赵玉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31,共8页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页岩气可采资源量居全国首位,规模效益开发四川盆地页岩气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页岩气开发不仅面临资源评价、钻井工程、压裂工程等方面的技术难题,还受到产业规划、扶持政策、地企协调等非技术因素的...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页岩气可采资源量居全国首位,规模效益开发四川盆地页岩气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页岩气开发不仅面临资源评价、钻井工程、压裂工程等方面的技术难题,还受到产业规划、扶持政策、地企协调等非技术因素的影响。为了解决页岩气开发过程中非技术因素概念界定、内涵和影响机理辨识的问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南)页岩气开发为例,明确了影响页岩气开发非技术因素的定义和内涵,在实地调查、专家咨询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非技术因素贝叶斯网络模型,并进行了逆向推理和因果推断,定量辨识了影响川南页岩气开发的主要非技术因素和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影响页岩气开发的非技术因素指涉及页岩气产业兴起和发展进程中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不确定性因素;②影响川南页岩气开发的主要非技术因素有页岩气产业政策、基层相关部门与企业的沟通机制、企业内部投资管理和群众个人认知;③针对页岩气开发不同阶段,应根据非技术因素影响机理,构建各利益相关者的协调机制,持续优化非技术因素调控措施。结论认为,非技术因素的明确对页岩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对推动形成技术因素和非技术因素双轮协同驱动页岩气规模高效开发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可为保障四川盆地乃至我国页岩气顺利开发和页岩气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页岩气开发 非技术因素 利益相关者 贝叶斯网络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四川盆地致密气规模效益开发对标管理体系与关键指标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娟 辜穗 +3 位作者 王文婧 余晓钟 李佳 刘玲瑞 《国际石油经济》 2023年第11期83-92,共10页
开展致密气规模效益开发对标管理分析,是向标杆学习先进经验从而提升致密气勘探开发水平的重要途径。四川盆地致密气勘探开发对标管理的关键是提出对比对象、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对标指标体系,并开展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北美圣胡... 开展致密气规模效益开发对标管理分析,是向标杆学习先进经验从而提升致密气勘探开发水平的重要途径。四川盆地致密气勘探开发对标管理的关键是提出对比对象、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对标指标体系,并开展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北美圣胡安盆地致密气可作为四川盆地致密气勘探开发对比的标杆对象;2)四川盆地致密气勘探开发对比可从资源、技术、经济、政策、管理5个方面筛选指标建立对标指标体系;3)四川盆地致密气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可观的规模储量,但致密气勘探开发技术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在经济效益、扶持政策、管理模式等方面与标杆对象还存在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致密气产业发展。四川盆地应加快致密气勘探开发一体化步伐,油气企业应该建立对标管理长效机制,持续丰富和完善对标指标体系,通过学习先进、查找差距、补齐短板来提高致密气勘探开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致密气 规模效益开发 对标指标体系 对比分析
下载PDF
2022年中国天然气发展述评及2023年展望 被引量:12
6
作者 高芸 王怡平 +3 位作者 胡迤丹 王蓓 高钰杰 宋维东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2022年,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多点频发,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地缘冲突引发的全球性油气价格飞涨的形势下,中国天然气发展有进有退、供需平稳、韧性十足,主要表现为:①天然气勘探再获重大成果,探明储量保持... 2022年,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多点频发,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地缘冲突引发的全球性油气价格飞涨的形势下,中国天然气发展有进有退、供需平稳、韧性十足,主要表现为:①天然气勘探再获重大成果,探明储量保持高峰增长;②天然气生产保持箭头向上,但增产量和增幅继续回落;③天然气进口价涨量跌,LNG进口量首次负增长:④天然气需求乏力,消费量下降;⑤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三箭齐发,快速推进;⑥天然气市场化发展持续深入。结论认为:2023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策略改变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动能增强,中国天然气将迎来一个稳中有进的发展之年,预计页岩气将引领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再次突破万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稳步前行,增产量保持在约100×10^(8) m^(3);LNG进口量重拾升势,联手俄气带动天然气进口量反弹;天然气需求强势回升,市场供需平稳;天然气体制机制改革有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天然气市场 体制改革 价格 述评 展望
下载PDF
“油公司模式”下的市场经济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公司为例
7
作者 边薇薇 唐艺侨 +1 位作者 蔡隆晶 叶一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2年第12期0138-0141,共4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逐步由传统的科层制管理模式向市场型、扁平化管理模式进行转型,“油公司模式”正是在这一转型发展下逐步形成的市场化、专业型服务模式。许多能源企业按照“油公司模式”构建起了市场化的人才管理体系,搭建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逐步由传统的科层制管理模式向市场型、扁平化管理模式进行转型,“油公司模式”正是在这一转型发展下逐步形成的市场化、专业型服务模式。许多能源企业按照“油公司模式”构建起了市场化的人才管理体系,搭建了全面有效的人才评价系统,从而实现了市场服务要素主导下的人才管理高效化。基于此,探讨当下能源开发企业实施“油公司模式”的市场管理路径,推进人才评价系统建设,成为进一步提高能源开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提升,实现能源开发企业“油公司模式”下高效的管理能力探索的重要路径。本文详细研究了“油公司模式”下的市场经济中人才评价对油气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油气公司模式下的市场经济人才评价框架组成。随后,又以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公司为案例,对“油公司模式”下的市场经济人才评价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的探讨,最后给出了“油公司模式”下的市场经济人才评价体系建设优化措施。希望通过这些研究,能够推动“油公司模式”下的市场化能源企业管理提升人才评价机制逐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公司模式” 人才评价 体系构建
下载PDF
基于停泵压降数据的页岩气井单段裂缝参数反演——以长宁N209井区页岩气井为例
8
作者 赵玉龙 崔乾晨 +3 位作者 高上钧 陈满 郑纯桃 张烈辉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2,共11页
水平井多级分段多簇压裂是页岩气藏有效开发的关键技术,准确评价缝网参数是开展压裂效果评估、压裂工艺优化和压后产能预测等工作的重要前提.传统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参数表征主要采用裂缝扩展模拟与现场监测等手段,对压裂施工停泵压降曲... 水平井多级分段多簇压裂是页岩气藏有效开发的关键技术,准确评价缝网参数是开展压裂效果评估、压裂工艺优化和压后产能预测等工作的重要前提.传统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参数表征主要采用裂缝扩展模拟与现场监测等手段,对压裂施工停泵压降曲线的信息挖掘与利用不足.采用数字滤波方法消除停泵压降数据的水锤波动,利用分形裂缝表征页岩气井压裂缝网,结合数值试井分析实现了单段裂缝参数反演,建立了一套基于停泵压降数据的缝网参数反演工作流程.该成果在长宁公司N209井区压裂井成功应用,并对裂缝参数评价结果与一体化压裂模拟和产气剖面测试等反演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停泵阶段压降数据的单段裂缝参数反演结果显著提升了参数解释精度,有助于揭示页岩气井段间产气能力差异的原因;气井产能与裂缝总长和裂缝表面积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利用广域电磁法确定的压裂改造体积,其中,早期日产气量与总缝长相关性最高;预计最终回收率与裂缝表面积相关性最高;缝网总长与单簇压裂液规模强线性相关,反映了长宁区块页岩气井压裂工艺2.0的技术先进性.获取页岩气井单段裂缝参数可为产能主控因素分析和压裂效果评价提供更加有效的分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开发 试井分析 页岩气井 裂缝参数反演 停泵压降 压裂效果评估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页岩气开发及其减污降碳再认识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文士 张烈辉 +13 位作者 朱进 龚建华 陈学忠 段明 赵玉龙 梁仁刚 李小刚 吴易一 唐慧莹 贾宇 乔川 李烨楠 张日奎 林慧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5-176,共12页
为助推中国页岩气持续高质量发展,在溯源页岩气环境争议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南)十余年来页岩气开发实践,总结了国内对页岩气开发生态环境影响的新认识,系统介绍了中国自主创新形成的页岩气清洁开采技术,并指明了... 为助推中国页岩气持续高质量发展,在溯源页岩气环境争议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南)十余年来页岩气开发实践,总结了国内对页岩气开发生态环境影响的新认识,系统介绍了中国自主创新形成的页岩气清洁开采技术,并指明了下一步技术发展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页岩气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始于2009—2011年,经过激烈讨论,美国学术界主流意见认为,页岩气开发存在生态环境风险,但通过合理取水、确保井筒质量、妥善贮存和处置压裂返排液及钻井固体废物等措施可有效防范;②页岩气开发对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贡献有限,不会必然污染地下水环境,绿色开发应重点关注低碳钻井和压裂、废弃物处置、地下水保护等方向;③“电代油”钻井和压裂实现了施工过程无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川南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在处理回用基础上已实现处理外排,油基岩屑处置对规模开发的制约也因热脱附技术的进步而突破;④页岩气清洁开采技术仍应在深度降碳、稳定减污、持续增效等方面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工作。结论认为,基于10余年来对中国页岩气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探索与再认识,可为中国未来页岩气绿色高效开发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 页岩气 减污降碳 绿色开发 温室气体 压裂返排液 钻井固废
下载PDF
四川泸州地区大深度页岩气水力压裂电磁监测的应用
10
作者 曾波 徐尔斯 +5 位作者 杨扬 宋毅 陈珂 王怡亭 徐颖洁 李宁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4年第1期12-21,共10页
电磁法在评估压裂液范围及裂缝形态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压裂监测中应用前景广泛。然而,对于川南地区的大深度页岩气水力压裂监测应用较少。为此,本文基于电磁监测理论,通过简化压裂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实验,在建立电磁监测技术的数据处理... 电磁法在评估压裂液范围及裂缝形态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压裂监测中应用前景广泛。然而,对于川南地区的大深度页岩气水力压裂监测应用较少。为此,本文基于电磁监测理论,通过简化压裂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实验,在建立电磁监测技术的数据处理流程基础上,结合现场试验,从压裂液波及范围、用液强度、加砂强度、重复改造面积等多方面分析了压裂监测效果,进一步分析了电磁法进行水力压裂裂缝监测的有效性。其中,压裂监测段共计13段,获得各段波及面积4700~24042 m 2,波及宽度36~182 m,平均波及长度207 m。应用实例表明,电磁监测技术能实时了解压裂波及范围与展布形态,对压裂效果评价与施工参数的优化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电磁监测 大深度 效果评价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缘长宁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内多源石英对页岩气富集的意义
11
作者 陈增裕 刘睿 +8 位作者 谭秀成 井翠 聂舟 衡德 江定川 文冉 陈雷 唐余锋 唐奎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0-930,共11页
石英是页岩中的常见矿物,具有多种来源或成因,对于页岩气富集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判别四川盆地南缘长宁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中石英矿物来源及成因,开展了环境扫描电镜观测、X衍射分析、氦气孔隙度以及总有机碳测定等相关研究工作。... 石英是页岩中的常见矿物,具有多种来源或成因,对于页岩气富集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判别四川盆地南缘长宁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中石英矿物来源及成因,开展了环境扫描电镜观测、X衍射分析、氦气孔隙度以及总有机碳测定等相关研究工作。结果表明:(1)存在盆外、盆内碎屑石英以及自生石英3种石英类型。(2)盆外(陆源)碎屑石英高通量稀释了龙一13小层的有机质丰度,导致TOC随石英含量的增加而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总体趋势。(3)盆内碎屑石英以浮游生物蛋白石骨架为主,与总有机碳(TOC)线性正相关,表明高丰度浮游生物与高有机质产率相耦合。但由于生物蛋白石相对于有机质在海底弱氧化或氧化背景中具有更高的保存效率,因此盆内碎屑石英与TOC的线性相关系数偏高。(4)与盆内碎屑石英相伴生的有机质生成了大量次生有机孔隙,导致盆内碎屑石英与孔隙度正相关。而黏土转化过程中形成的自生石英填充了部分原生或次生孔隙,导致黏土成因自生石英与孔隙度负相关。该研究成果对长宁地区优化勘探开发部署、指导油区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盆内碎屑石英 有机质保存 页岩孔隙 五峰—龙马溪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2020年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进展及2021年展望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国洪 郑筱雨 +4 位作者 杨利平 宋维东 吴梦嫦 高芸 于智博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1年第4期1-5,共5页
2020年,受极端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的影响,全球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衰退,能源行业受到了重创。中国油气生产企业紧紧抓住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实现正增长和能源行业低碳转型发展的有利机遇,坚持经营上精打... 2020年,受极端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的影响,全球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衰退,能源行业受到了重创。中国油气生产企业紧紧抓住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实现正增长和能源行业低碳转型发展的有利机遇,坚持经营上精打细算、生产上精耕细作、管理上精雕细刻、技术上精益求精,国内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成果丰硕。为了确保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油气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梳理和分析了2020年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成果,结合中国天然气资源潜力,展望了2021年中国天然气发展形势。研究结果表明:①天然气勘探不断取得新突破,年新增探明储量再次突破1×1012m^(3),居历史第二位;②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页岩气上产势头强劲,将成为增产主力,多个气田实现里程碑式跨越;③随着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的深入推进,预计天然气市场需求量增量将显著提高,天然气产储量将保持高位增长,天然气工业进入常规与非常规并重的时代,页岩气成为天然气倍增发展的生力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 勘探开发 页岩气 产储量双增 发展态势展望
下载PDF
川南页岩气开发油基钻屑对玉米的生物毒性效应研究
13
作者 梁敏 朱天菊 +1 位作者 谢贵林 黄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6-294,共9页
以川南页岩气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油基岩屑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质量百分比浓度的油基岩屑胁迫对玉米生长过程中生长指标的影响,包括玉米的生物量指标(种子出苗率、地面高度、茎叶鲜质量、茎叶干质量、根长、根鲜质量、根干质量)和生理性指... 以川南页岩气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油基岩屑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质量百分比浓度的油基岩屑胁迫对玉米生长过程中生长指标的影响,包括玉米的生物量指标(种子出苗率、地面高度、茎叶鲜质量、茎叶干质量、根长、根鲜质量、根干质量)和生理性指标(叶片叶绿素、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当油基岩屑的质量百分比为100%时,玉米的出苗率仍在86.67%,油基岩屑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影响较小;不同质量百分比的油基岩屑胁迫下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呈现低促进高抑制的现象,各项生长指标之间呈现显著差异(P<0.05),其中油基岩屑的质量百分比为100%时对玉米培育后期(30 d)地面高度和根的鲜质量显著影响(P<0.001);油基岩屑质量百分比≥50%时,油基岩屑对玉米叶片叶绿素质量浓度、H_(2)O_(2)与MDA的物质的量浓度影响显著(P<0.01);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和油基岩屑质量百分比的增加,玉米叶片中叶绿素质量浓度呈下降趋势,叶片中H_(2)O_(2)与MDA的物质的量浓度呈上升趋势,其中当油基岩屑的质量百分比为100%时枯萎的黄叶中叶绿素的质量浓度仅为0.15 mg·g^(-1),H_(2)O_(2)与MDA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09 nmol·g^(-1)、25.91μmol·g^(-1),是空白对照组的7.5倍、3.37倍。因此,油基岩屑对玉米的生物毒性效应表现为“低促进高抑制”,低质量百分比浓度(≤25%)的油基岩屑掺杂对玉米的生长无显著影响,这为页岩气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油基岩屑利用生物降解及农作物对其修复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可为实现页岩气开发平台农作物复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屑 玉米 植物毒性 页岩气开发
下载PDF
长宁和泸州地区构造变形差异性及其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
14
作者 蔡景顺 杨少航 +5 位作者 薛萌 赵慧言 马诗杰 罗良 李乐丽娜 邓夏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7-186,共10页
长宁和泸州地区是四川盆地南部页岩气勘探的重点区块,分别位于盆—山结构的不同部位,其自元古代以来遭受多期构造改造作用,构造变形特征复杂。通过对研究区龙马溪组底界构造的精细地震解释和岩心裂缝统计分析,对比了长宁和泸州地区的构... 长宁和泸州地区是四川盆地南部页岩气勘探的重点区块,分别位于盆—山结构的不同部位,其自元古代以来遭受多期构造改造作用,构造变形特征复杂。通过对研究区龙马溪组底界构造的精细地震解释和岩心裂缝统计分析,对比了长宁和泸州地区的构造变形特征和多尺度断层、裂缝发育特征的差异性,恢复了古生界以来的构造演化过程,为页岩气保存条件评价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长宁地区构造样式以断层传播褶皱为主,主要构造变形时期为燕山晚期,并在喜山期遭受大规模抬升剥蚀;泸州地区为典型隔档式褶皱,主要构造变形时期为燕山早期,构造形迹在喜山期受到一定改造。泸州地区变形强度总体低于长宁地区,其断层级次和裂缝发育程度较低,页岩气保存条件较好。上述结果丰富了页岩气保存条件的理论研究,为下一步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变形特征 断层 裂缝 页岩气保存 长宁 泸州
下载PDF
天然气三甘醇脱水装置新型滤芯设计与实用效果
15
作者 赵焱 刘天涯 +5 位作者 郑超 张博 廖志芳 单晟欣 马志权 罗洋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3年第4期40-44,共5页
为了提高滤芯在天然气脱水生产中的使用效果、延长其使用寿命、解决滤芯在天然气脱水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无法清洗、不耐压以及过滤面积浪费较大等问题,以天然气脱水工艺中广泛采用的三甘醇脱水装置滤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现有滤芯在脱水... 为了提高滤芯在天然气脱水生产中的使用效果、延长其使用寿命、解决滤芯在天然气脱水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无法清洗、不耐压以及过滤面积浪费较大等问题,以天然气脱水工艺中广泛采用的三甘醇脱水装置滤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现有滤芯在脱水生产过程中的弊端与不足,指出了其整体式设计不能拆分、二次利用率低、易导致断裂、有效接触过滤面积小、端盖易脱落、过滤效率低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型滤芯设计思路。研究结果表明:①经过对现有滤芯结构的优化,原创性地研制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滤芯;②新型滤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滤芯使用过程中清洗困难、过滤面积小、使用寿命短、更换频率高等问题,有效提高了滤芯的过滤效率。结论认为,该新型滤芯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经济效益明显,后续可以根据生产实际开展现场适用性优化,进而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芯 天然气 三甘醇脱水 影响因素 新型结构
下载PDF
长宁地区低阻页岩孔隙结构精细表征及分形研究
16
作者 聂舟 陈瑞华 +5 位作者 姜振学 薛子鑫 刘达东 梁志凯 郭婕 韩云浩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1期45-55,共11页
为明确四川盆地长宁地区龙马溪组低电阻页岩储层孔隙发育差异性,采用低阻页岩与常规页岩相对比的研究手段,开展了有机碳分析、氮气吸附实验、XRD矿物组分分析和扫描电镜等一系列实验,阐明了长宁低阻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及其分形特征,并明... 为明确四川盆地长宁地区龙马溪组低电阻页岩储层孔隙发育差异性,采用低阻页岩与常规页岩相对比的研究手段,开展了有机碳分析、氮气吸附实验、XRD矿物组分分析和扫描电镜等一系列实验,阐明了长宁低阻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及其分形特征,并明确了它们的控制因素。结果显示,长宁地区大多数低阻页岩孔隙发育程度明显差于常规页岩,其中,孔体积发育的差异主要体现在2~20 nm孔径范围内,比表面积差异则主要集中在小于1.5 nm和大于1.8 nm段。页岩储层孔隙结构随电阻率的降低有变差的趋势,对低电阻页岩储集能力影响更明显的是有机质含量和成熟度。相较于常规电阻页岩,低电阻页岩在小孔隙段具有更加复杂的孔径及孔壁发育。黏土矿物和黄铁矿对分形维数的影响在不同电阻率页岩中是一致的,而有机质对2类页岩分形维数的影响相反。有机质对分形维数的影响与过演化页岩石墨化后的有机孔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页岩储层 孔隙结构 氮气吸附 分形维数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四川长宁地区页岩气水平井压后返排潜力评估
17
作者 陈满 常程 +3 位作者 岳文瀚 余杨康 罗鑫 唐亮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3年第6期63-67,共5页
目前,页岩气压后返排闷井时间与油嘴制度主要依靠经验来确定,缺乏科学和系统的理论依据。为了实现页岩气的效益开发,选取长宁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藏H36平台9口已开发的水平井进行分析,对3口控压返排井进行压后返排优化模型评估。... 目前,页岩气压后返排闷井时间与油嘴制度主要依靠经验来确定,缺乏科学和系统的理论依据。为了实现页岩气的效益开发,选取长宁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藏H36平台9口已开发的水平井进行分析,对3口控压返排井进行压后返排优化模型评估。结果表明:实际与理论的返排结果在闷井时间及油嘴制度方面存在差异,最终可采储量存在5%~10%的潜力提升空间,建议采用返排优化模型来确定合理闷井时间以及油嘴制度,从而提高单井阶段最终可采储量及平台井整体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地区 返排优化模型 闷井时间 油嘴制度 潜力评估
下载PDF
基于叠前岩石力学参数反演的三维地应力预测研究——以长宁区块页岩气为例
18
作者 金文辉 井翠 +4 位作者 文冉 宋修艳 陈珂磷 李雪松 张奎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1-25,共15页
与常规油气藏相比,页岩气藏的物性条件极差,孔渗性超低,其实现大规模开采的关键在于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大量页岩气开发实践证明,水平井压裂效果受地应力作用较为明显。研究表明:当水平井沿着最大水平主应力近垂直的... 与常规油气藏相比,页岩气藏的物性条件极差,孔渗性超低,其实现大规模开采的关键在于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大量页岩气开发实践证明,水平井压裂效果受地应力作用较为明显。研究表明:当水平井沿着最大水平主应力近垂直的方向钻进,且应力差异系数较小时,有利于形成网状压裂缝。笔者选择长宁页岩气区块,对基于地震方法的三维地应力预测技术在水平井开发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利用一系列地震方法,诸如地震构造解释得到的构造信息(地震解释层位与断层)、叠前统计学反演得到的地层信息(速度与密度)、地质力学信息(杨氏模量与泊松比),优选适当的模型方法,并刻度模型参数(比奥特系数、构造应力系数a和b、局部应变系数A和B等),对三维最大和最小水平主应力大小、应力差异系数及地应力方向进行预测;研究了长宁区块页岩气的区域应力机制以及对3口水平井的微地震监测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本文三维地应力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在水平井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地应力方向、非均质性和应力差异系数,以获得良好的压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地应力 长宁区块 水平主应力
下载PDF
政策主体环境视角下中美页岩气开发比较研究
19
作者 李岚 马瑄 +2 位作者 李金津 刘思源 李娟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1期77-79,共3页
能源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美国通过页岩气革命成功实现能源独立。借鉴美国经验,努力促进我国页岩气高效开发成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战略选择。本文基于中美两国页岩气开发的现状,从政府政策... 能源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美国通过页岩气革命成功实现能源独立。借鉴美国经验,努力促进我国页岩气高效开发成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战略选择。本文基于中美两国页岩气开发的现状,从政府政策、投资主体与环境保护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以更好地推进我国页岩气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页岩气 开发比较
下载PDF
基于价值网络的四川页岩气产业生态体系构建研究
20
作者 杨柳 雷波 +1 位作者 李娟 孙钰涓 《可持续发展》 2024年第4期1040-1047,共8页
从价值网络视角分析四川页岩气产业发展,旨在为四川页岩气产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聚焦于四川页岩气产业,从其产业生态系统特征出发,按照“勘探开发–加工运输–消费利用”产业生态链条对页岩气产业生态系统进行解... 从价值网络视角分析四川页岩气产业发展,旨在为四川页岩气产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聚焦于四川页岩气产业,从其产业生态系统特征出发,按照“勘探开发–加工运输–消费利用”产业生态链条对页岩气产业生态系统进行解构分析,探讨其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发现:四川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合资合作化、加工运输的专业化和消费利用的增长化是产业生态系统的表现形式;四川页岩气产业生态体系建设面临着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企业投资积极性不足,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利益诉求异质性,集体一致性行动难达成等约束。本文建议可通过以下措施为页岩气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一是搭建合理的网络治理结构,促进页岩气产业生态价值体系循环共生;二是弘扬生态文化,进一步优化页岩气产业生态化发展环境;三是建立健全页岩气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法律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产业生态体系 利益联结 协同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