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医理筋疗法治疗颈部筋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
作者 马惠昇 穆静 +2 位作者 廖晓 杨平 刘镭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4,8,共5页
目的评价回医理筋疗法治疗颈部筋伤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颈部筋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回医理筋疗法+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的针灸治疗,一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 目的评价回医理筋疗法治疗颈部筋伤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颈部筋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回医理筋疗法+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的针灸治疗,一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优于对照组(78%)(P<0.05);观察组症状与功能改善评分[(39.3±3.9)分]优于对照组[(28.9±3.5)分](P<0.05);观察组MPQ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回医理筋疗法能明显改善颈部筋伤患者颈部功能,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医理筋疗法 颈部筋伤 针灸治疗
下载PDF
回医药治疗脑卒中的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顾玉宝 刘敬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06-2308,共3页
脑卒中(Stroke)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是造成60岁以上人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关键词 回医 回药 脑卒中
下载PDF
回回甘松饮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袁玲 李静远 黄秀兰 《北京中医药》 2013年第11期873-875,共3页
目的明确回回甘松饮(HGY)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实验性糖尿病肾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格列喹酮(阳性对照)组和HGY组,并设正常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各组大鼠的体重、肾指数、24 h尿... 目的明确回回甘松饮(HGY)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实验性糖尿病肾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格列喹酮(阳性对照)组和HGY组,并设正常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各组大鼠的体重、肾指数、24 h尿量、血糖、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的数值。结果给药后HGY组大鼠的肾指数、24 h尿量、血糖、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回回甘松饮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回甘松饮 糖尿病肾病 肾脏保护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回药失荅剌知丸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左艳丽 贾孟辉 +4 位作者 于凌志 王佩佩 刘丽 苏丹 李占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5期73-76,共4页
目的:观察回药失荅剌知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Fas及Fas L表达的影响,探讨失荅剌知丸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金纳多组、失荅剌知丸低浓度组、失荅剌知丸中浓度组、失荅剌知丸高浓度... 目的:观察回药失荅剌知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Fas及Fas L表达的影响,探讨失荅剌知丸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金纳多组、失荅剌知丸低浓度组、失荅剌知丸中浓度组、失荅剌知丸高浓度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成功后分别于12h、24h、72h取材,采用干湿重法测脑含水量,免疫荧光法观察Fas阳性细胞表达量,TUNEL和免疫组化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及Fas L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含水量、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及Fas、Fas L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用药组各时段脑含水量、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及Fas、Fas L的表达均减弱(P<0.05),以失荅剌知丸高浓度组的表达减弱显著(P<0.01)。结论:失荅剌知丸能够有效减轻脑组织水肿,抑制Fas、Fas L的表达,其发挥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荅剌知丸 脑缺血 FAS FASL
下载PDF
回医药药氧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ICAM-1和IL-8的影响
5
作者 马秀琴 张婉 +5 位作者 赵宏凤 刘美玲 刘丽 王晓丽 贾孟辉 马自萍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048-1050,共3页
目的观察回医药药氧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 ICAM-1)和白细胞介素-8(IL-8)因子的表达及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回医药药氧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 目的观察回医药药氧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 ICAM-1)和白细胞介素-8(IL-8)因子的表达及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回医药药氧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其中,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分别采用3药芯/次、2药芯/次和1药芯/次的氧气吸入疗法,氧流量均为1.5 L/min,每次40 min,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单纯低流量氧气吸入疗法治疗,氧流量为1.5 L/min,每次40 min,每日1次;各组均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4组均配合常规治疗和护理。各组分别于治疗前、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测定血清中s ICAM-1和IL-8的含量,观察其临床疗效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1个疗程后,高、中剂量组的血清s ICAM-1和IL-8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1);2个疗程后,高、中、低剂量治疗组的血清s ICAM-1和IL-8含量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NIHSS评分均低。结论回医药药氧疗法能够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血清s ICAM-1和IL-8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医药药氧疗法 缺血性脑卒中 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 白介素
下载PDF
回回甘松饮调控p16Ink4a、Bmi-1及Ezh2 mRNA抗胰岛B细胞衰老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南一 马丽杰 袁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36期24-26,共3页
目的研究回回甘松饮(HGY)对老年性糖尿病(DM)大鼠的p16Ink4a、Bmi-1及Ezh2 mRNA的影响,从而验证"HGY通过调控p16Ink4a及其相关通路延缓胰岛B细胞衰老"的假说。方法将造模成功的老年糖尿病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MODEL)、... 目的研究回回甘松饮(HGY)对老年性糖尿病(DM)大鼠的p16Ink4a、Bmi-1及Ezh2 mRNA的影响,从而验证"HGY通过调控p16Ink4a及其相关通路延缓胰岛B细胞衰老"的假说。方法将造模成功的老年糖尿病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MODEL)、HGY高(H-H)、中(H-M)、低(H-L)剂量组,每组15只。连续给药16周(24月龄),另设老年对照组(OLD)15只。提取各组胰岛B细胞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大鼠胰岛B细胞p16Ink4a、Bmi-1及Ezh2 mRNA水平。结果 MODEL大鼠胰岛B细胞p16Ink4a mRNA水平高于OLD(P<0.01);H-H、H-M、H-L剂量组大鼠胰岛B细胞p16Ink4a mRNA表达水平低于MODEL(P<0.01)。MODEL大鼠胰岛B细胞Ezh2 mRNA水平低于OLD(P<0.01);H-H剂量组大鼠胰岛B细胞Ezh2 mRNA表达水平高于MODEL(P<0.01)。MODEL大鼠胰岛B细胞Bmi-1 mRNA水平低于OLD(P<0.01);H-H、H-M、H-L剂量组大鼠胰岛B细胞Bmi-1 mRNA表达水平高于MODEL(P<0.01)。结论 HGY在大鼠胰岛B细胞中通过调控p16Ink4a介导的Bmi-1及Ezh2基因,延缓DM大鼠胰岛B细胞的衰老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 大鼠
原文传递
回医药对缺血性脑中风的认识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黑晓英 贾孟辉 +4 位作者 李宏伟 苏丹 李占涛 丁婷婷 侯荔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第14期54-57,共4页
归纳总结回医药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研究进展,旨在体现回医药在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方面的优势并为以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在查阅近年来有关回医药对缺血性脑中风的认识及治疗的文献基础上,将回医药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研究从包含单味回... 归纳总结回医药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研究进展,旨在体现回医药在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方面的优势并为以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在查阅近年来有关回医药对缺血性脑中风的认识及治疗的文献基础上,将回医药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研究从包含单味回药和回药复方的内服法以及外用疗法两方面进行整理和总结。其中,单味回药的研究以回医香药的研究为主,回药复方的研究以失荅剌知丸、扎里奴思方的研究为多。结果发现回医药对缺血性脑中风的理论认识及治疗具有独特优势,治疗作用明显且前景广阔。但对回药单体间的配伍规律及其相互作用仍需进一步的挖掘,对复方的深入研究仅局限于个别复方,临床用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回药复方制剂较少。故有必要更深入地研究和开发回医药,使其在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中发挥应有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医药 缺血性脑中风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国回医药四液学说的源流探析
8
作者 侯荔桉 贾孟辉 +3 位作者 丁婷婷 李宏伟 黑晓英 贾戌生 《现代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64-66,共3页
回医药四液学说是中国回族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其萌芽于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继承于盖伦的年龄季节性体液学说及人体气质学说,形成于阿维森纳的体液配属学说,发展于王宏翰首次向中国引入的西医四液学说,昭示回医四液学说具... 回医药四液学说是中国回族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其萌芽于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继承于盖伦的年龄季节性体液学说及人体气质学说,形成于阿维森纳的体液配属学说,发展于王宏翰首次向中国引入的西医四液学说,昭示回医四液学说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对进一步的回医临床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回医药 四液学说 源流
下载PDF
回医药治疗脑系疾病辨治析要
9
作者 叶梦怡 牛阳 窦红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第6期3-4,7,共3页
回族医学是一门独具传统特色的民族医学,其在探索脑系疾病损伤的治疗上记载了多首独具功效的方药。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以明确"脑为主脏"、脑的结构与生理病理为基础,广泛运用回医药治疗脑系疾病,临床疗效显著。通过理... 回族医学是一门独具传统特色的民族医学,其在探索脑系疾病损伤的治疗上记载了多首独具功效的方药。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以明确"脑为主脏"、脑的结构与生理病理为基础,广泛运用回医药治疗脑系疾病,临床疗效显著。通过理论结合丰富实践经验发现,回医药治疗脑系疾病具有保护脑神经、改善脑血流的作用。现对回医药辨治脑系疾病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系疾病 回族医学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0
作者 顾玉宝 刘敬霞 +3 位作者 王枫 刘抒雯 刘超 甘佳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3-306,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Pub Med中近10年相关文献,检索词分别为"中医药、脑梗死、中风、临床"和"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erebral infarction,stro...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Pub Med中近10年相关文献,检索词分别为"中医药、脑梗死、中风、临床"和"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erebral infarction,stroke,clinic",检索式分别为"并"和"and"。结果:共检索到中文文献302篇,英文文献23篇,根据文献筛选标准剔除重复及不规范的文献,共纳入28篇文献。结论:中医药治疗脑梗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为特色,通过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专方加减治疗,在相关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临床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脑梗死 中风 临床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1
作者 张德英 侯卓成 李卫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7-210,共4页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对胃癌前病变(PLGC)的病因病机、分型论治、方药治疗及作用机制等方面文献进行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PLGC具有较好的疗效优势,然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病因病机认识的多样性,辨证分型的杂乱性,临床诊断标准的...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对胃癌前病变(PLGC)的病因病机、分型论治、方药治疗及作用机制等方面文献进行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PLGC具有较好的疗效优势,然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病因病机认识的多样性,辨证分型的杂乱性,临床诊断标准的不统一性,同时对PLGC癌变趋势的预测研究相对较少,以及PLGC模型构建方法存在瑕疵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中医药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回药扎里奴思方对不同证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顾玉宝 刘敬霞 +3 位作者 刘超 王枫 甘佳乐 李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37-1540,共4页
目的观察扎里奴思方(扎方)对不同证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明确方治疗ACI的适宜证型。方法 150例ACI患者辨证分为痰瘀阻络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风火上扰证和阴虚风动证组。各组治疗期间均给予同等基础治疗及... 目的观察扎里奴思方(扎方)对不同证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明确方治疗ACI的适宜证型。方法 150例ACI患者辨证分为痰瘀阻络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风火上扰证和阴虚风动证组。各组治疗期间均给予同等基础治疗及口服扎方,1剂/d,2次/d,14 d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各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积分的变化。结果各组治疗后疗效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痰瘀阻络证组疗效最优;与治疗前比较各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ADL积分显著升高(P<0.05,P<0.01),其中痰瘀阻络证组治疗后6个月时改善程度较其他组尤为明显(P<0.05)。结论 ACI患者予以扎方治疗有助于促进缺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脑梗死(CI)后活动不利及提高ADL,其中对痰瘀阻络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尤为明显,其作用与扎方化痰逐瘀的功效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里奴思方 急性脑梗死 中医证型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合检测回药爱康方对肺癌细胞EGFR、NF-κB的表达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科 陈丽军 +4 位作者 姬秀娥 戴永福 陈文 孙媛 林颖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31-2835,I0018,共6页
目的:探讨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合检测对Lewis肺癌C57小鼠瘤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NF-κB表达影响,观察该方对调节癌细胞信号转导作用机制。方法:小鼠自接种瘤株细胞24 h后称重、编号,随机分为8组,每组5只,分别为:1回药高剂量... 目的:探讨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合检测对Lewis肺癌C57小鼠瘤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NF-κB表达影响,观察该方对调节癌细胞信号转导作用机制。方法:小鼠自接种瘤株细胞24 h后称重、编号,随机分为8组,每组5只,分别为:1回药高剂量组(AKH);2荷瘤模型组(对照组);3回药中剂量组(AKM);4单纯化疗药组(CTX组);5回药中剂量组加化疗组(AKM+CTX);6回药低剂量加化疗药组(AKL+CTX);7回药低剂量组(AKL);8回药高剂量加化疗药组(AKH+CTX)。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组织样本中EGFR、NF-κBm 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小鼠比较,给予回药爱康方,高、中、低剂量干预后,小鼠瘤细胞中EGFR m 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而低剂量对NF-κBm RNA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给予回药爱康方,高+CTX、中+CTX、低+CTX、CTX后,小鼠瘤细胞中EGFR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小鼠瘤细胞中NF-κBm 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予回药爱康方高、中、低剂量干预后,Lewis肺癌C57小鼠EGFR、NF-κB蛋白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给予回药爱康方高+CTX、中+CTX、低+CTX、CTX干预后,Lewis肺癌C57小鼠EGF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或P<0.05)。结论:回药爱康方高、中、低与回药开康方高+CTX、中+CTX、低+CTX、CTX均对EGFRm RNA的表达水平有影响,仅低剂量对NF-κBm RNA的表达水平无影响,同时回药爱康方高、中、低剂量均对EGFR、NF-κB蛋白表达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Western BLOT 回药爱康方 EGFR NF-ΚB
原文传递
回医理筋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杨平 马惠昇 +2 位作者 穆静 刘志华 廖晓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评估回医理筋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回医理筋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估回医理筋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回医理筋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评价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和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生活质量及疗效进行评分和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VAS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1);治疗后治疗组VAS值低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患者腿麻、行走、直腿抬高实验、腰椎侧弯四项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1);结束治疗2个月后,四项症状评分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种疗法经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医理筋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缓解患者症状体征、改善疼痛方面比传统推拿疗法更具明显优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医理筋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评价
下载PDF
回医理筋手法对兔颈肌慢性损伤干预的血清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马惠昇 穆静 +3 位作者 刘志华 廖晓 杨平 纳海龙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9期945-948,953,共5页
目的通过对兔血清软组织损伤标志物的研究探索回医理筋手法对兔颈部骨骼肌慢性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日本大耳白兔39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早期治疗组、晚期治疗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取颈椎前屈固定法... 目的通过对兔血清软组织损伤标志物的研究探索回医理筋手法对兔颈部骨骼肌慢性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日本大耳白兔39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早期治疗组、晚期治疗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取颈椎前屈固定法造模。早期治疗组于造模1个月末进行回医理筋手法治疗,晚期治疗组于造模2个月末进行回医理筋手法治疗。治疗结束后分别对肌酸磷酸激酶(CK)、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损伤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造模1个月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血清CK、T-SOD、GSH-PX、MDA等指标均增高(P<0.01);造模2个月末时,模型组CK、MDA的血清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T-SOD、GSH-PX含量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早期治疗组CK的血清水平显著降低(P<0.01),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兔颈椎前屈位固定造模3个月末时,模型组CK、MDA血清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SOD低于对照组(P<0.05);早期治疗组MDA高于对照组(P<0.05),而CK、T-SOD和GSH-Px含量和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治疗组的CK、MDA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早期治疗组CK、MDA下降,T-SOD升高(P均<0.05);晚期治疗组血清CK、MDA含量高于早期组(P<0.05)。结论回医理筋手法对兔颈肌损伤血清标志物有一定的降调作用,早期治疗的降调效果优于晚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肌慢性损伤 回医理筋手法 肌酸磷酸激酶 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回药核心方油溶液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鹏 郝银菊 +4 位作者 任俊 韩亮娟 余建强 张万年 周茹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3952-3955,共4页
目的:研究回药核心方油溶液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及机制,为其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取出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后浸泡于克氏营养液(K-H)中,以1×10^(-6)mol/L去甲肾上腺素(PE)或60 mmol/L氯化钾(KCl)致血... 目的:研究回药核心方油溶液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及机制,为其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取出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后浸泡于克氏营养液(K-H)中,以1×10^(-6)mol/L去甲肾上腺素(PE)或60 mmol/L氯化钾(KCl)致血管环收缩,采用生物信号采集分析系统测定0.020 4、0.040 8、0.061 2、0.081 6、0.102 0 mg/mL核心方油溶液对血管环的舒张作用,计算舒张率;分别以0.1 mmol/L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环氧合酶抑制剂吲哚美辛(INDO)、钾离子通道阻滞剂格列本脲(Gli)孵育血管环20 min后,测定上述5种质量浓度核心方油溶液对PE预收缩血管环的舒张作用,计算舒张率;试验均以K-H溶液为空白对照。结果:与空白对照比较,0.020 4~0.102 0 mg/mL核心方油溶液对PE、KCl预收缩血管环均有明显的舒张作用(P<0.05或P<0.01),且具有浓度依赖性。INDO预处理后可减弱核心方油溶液对PE预收缩血管环的舒张作用,舒张率较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Gli、L-NAME预处理不影响核心方油溶液对PE预收缩血管环的舒张作用,舒张率较空白对照组仍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核心方油溶液可呈浓度依赖性地舒张PE、KCl预收缩的胸主动脉血管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环氧合酶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药 核心方油溶液 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 血管舒张 环氧合酶抑制剂 钾离子通道阻滞剂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下载PDF
回医烙灸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玉杰 杨桦 +3 位作者 杨彦红 安晓蕊 刘倩 薛小卫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9-120,共2页
目的观察回医烙灸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取回医烙灸四神聪和"督脉十三针"为主,联合尼莫地平口服的方法,而对照组单纯采用尼莫地平口服的方法,均治... 目的观察回医烙灸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取回医烙灸四神聪和"督脉十三针"为主,联合尼莫地平口服的方法,而对照组单纯采用尼莫地平口服的方法,均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修订版(ADL-R)的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6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ADL-R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量表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医烙灸联合尼莫地平口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痴呆状况,能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医烙灸 血管性痴呆 督脉十三针 尼莫地平
原文传递
回回蒜的急性毒性和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启鹏 朱亚飞 赵云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45-1346,共2页
目的研究回回蒜水提物的急性毒性和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小鼠一次灌胃给药后,观察14 d内中毒情况,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LD50及95%可信限。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考察抗炎活性;采用醋酸致小鼠扭体和热板法实验考察镇痛活性。结果回回... 目的研究回回蒜水提物的急性毒性和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小鼠一次灌胃给药后,观察14 d内中毒情况,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LD50及95%可信限。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考察抗炎活性;采用醋酸致小鼠扭体和热板法实验考察镇痛活性。结果回回蒜水提物的LD50及95%可信限为99.68(93.25∽106.56)g/kg。回回蒜可以明显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度;可以明显减少扭体次数;提高痛阈值。结论回回蒜有毒,可以测出LD50;回回蒜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回蒜 急性毒性 抗炎 镇痛
原文传递
回医理筋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200例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镭 马惠昇 +3 位作者 赵宁建 穆静 罗娟娟 张萍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观察回医理筋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理筋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分别采取回医理筋手法和传统推拿手法。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VAS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评价回医理筋手法对缓... 目的观察回医理筋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理筋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分别采取回医理筋手法和传统推拿手法。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VAS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评价回医理筋手法对缓解肩周炎疼痛和改善关节活动度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理筋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理筋组肩关节活动范围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理筋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回医理筋手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在改善肩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效果优于传统推拿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医理筋手法 肩关节周围炎 传统推拿手法
下载PDF
回回甘松饮含药血清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丽杰 袁玲 南一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34-2837,共4页
目的 研究回回甘松饮(HGY)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细胞周期以及Ⅰ型胶原(ColⅠ)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药血清。实验共分为6组:5%空白血清组(NG)、高糖+5%空白血清组(H... 目的 研究回回甘松饮(HGY)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细胞周期以及Ⅰ型胶原(ColⅠ)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药血清。实验共分为6组:5%空白血清组(NG)、高糖+5%空白血清组(HG)、高糖+5%福辛普利钠含药血清组(3 mg/kg)、高糖+5%HGY含药血清组(20,10,5 g/kg)。细胞以4×10~4个/ml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上,分别于药物处理后24,48,72 h时,采用CCK-8法检测NRK-52E增殖情况;细胞以4×10~4个/ml接种于25 cm2细胞培养瓶中,于药物干预48 h时收集细胞,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免疫酶联吸附法检测ColⅠ和FN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NG组比较,高糖(30 mmol/L)能够诱导NRK-52E增殖(P〈0.01),并能使G_0/G_1期细胞比例减少(P〈0.01),S期比例增加(P〈0.01),能够使NRK-52E中ColⅠ和FN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在上述含药血清干预的24,48,72 h,各含药血清组NRK-52E均受到一定程度抑制,发生G_1/S期阻滞,并可降低高糖条件下NRK-52E中ColⅠ及FN蛋白表达量,与HG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结论 HGY含药血清可抑制NRK-52E细胞在高糖环境下的细胞增殖,调控细胞周期,其机制可能与调控ColⅠ和FN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回甘松饮 肾小管上皮细胞 FN Col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