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医药治疗脑卒中的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顾玉宝 刘敬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06-2308,共3页
脑卒中(Stroke)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是造成60岁以上人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关键词 回医 回药 脑卒中
下载PDF
回回甘松饮调控p16Ink4a、Bmi-1及Ezh2 mRNA抗胰岛B细胞衰老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南一 马丽杰 袁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36期24-26,共3页
目的研究回回甘松饮(HGY)对老年性糖尿病(DM)大鼠的p16Ink4a、Bmi-1及Ezh2 mRNA的影响,从而验证"HGY通过调控p16Ink4a及其相关通路延缓胰岛B细胞衰老"的假说。方法将造模成功的老年糖尿病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MODEL)、... 目的研究回回甘松饮(HGY)对老年性糖尿病(DM)大鼠的p16Ink4a、Bmi-1及Ezh2 mRNA的影响,从而验证"HGY通过调控p16Ink4a及其相关通路延缓胰岛B细胞衰老"的假说。方法将造模成功的老年糖尿病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MODEL)、HGY高(H-H)、中(H-M)、低(H-L)剂量组,每组15只。连续给药16周(24月龄),另设老年对照组(OLD)15只。提取各组胰岛B细胞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大鼠胰岛B细胞p16Ink4a、Bmi-1及Ezh2 mRNA水平。结果 MODEL大鼠胰岛B细胞p16Ink4a mRNA水平高于OLD(P<0.01);H-H、H-M、H-L剂量组大鼠胰岛B细胞p16Ink4a mRNA表达水平低于MODEL(P<0.01)。MODEL大鼠胰岛B细胞Ezh2 mRNA水平低于OLD(P<0.01);H-H剂量组大鼠胰岛B细胞Ezh2 mRNA表达水平高于MODEL(P<0.01)。MODEL大鼠胰岛B细胞Bmi-1 mRNA水平低于OLD(P<0.01);H-H、H-M、H-L剂量组大鼠胰岛B细胞Bmi-1 mRNA表达水平高于MODEL(P<0.01)。结论 HGY在大鼠胰岛B细胞中通过调控p16Ink4a介导的Bmi-1及Ezh2基因,延缓DM大鼠胰岛B细胞的衰老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 大鼠
原文传递
回药扎里奴思方对不同证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顾玉宝 刘敬霞 +3 位作者 刘超 王枫 甘佳乐 李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37-1540,共4页
目的观察扎里奴思方(扎方)对不同证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明确方治疗ACI的适宜证型。方法 150例ACI患者辨证分为痰瘀阻络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风火上扰证和阴虚风动证组。各组治疗期间均给予同等基础治疗及... 目的观察扎里奴思方(扎方)对不同证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明确方治疗ACI的适宜证型。方法 150例ACI患者辨证分为痰瘀阻络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风火上扰证和阴虚风动证组。各组治疗期间均给予同等基础治疗及口服扎方,1剂/d,2次/d,14 d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各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积分的变化。结果各组治疗后疗效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痰瘀阻络证组疗效最优;与治疗前比较各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ADL积分显著升高(P<0.05,P<0.01),其中痰瘀阻络证组治疗后6个月时改善程度较其他组尤为明显(P<0.05)。结论 ACI患者予以扎方治疗有助于促进缺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脑梗死(CI)后活动不利及提高ADL,其中对痰瘀阻络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尤为明显,其作用与扎方化痰逐瘀的功效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里奴思方 急性脑梗死 中医证型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回回甘松饮含药血清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马丽杰 袁玲 南一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34-2837,共4页
目的 研究回回甘松饮(HGY)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细胞周期以及Ⅰ型胶原(ColⅠ)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药血清。实验共分为6组:5%空白血清组(NG)、高糖+5%空白血清组(H... 目的 研究回回甘松饮(HGY)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细胞周期以及Ⅰ型胶原(ColⅠ)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药血清。实验共分为6组:5%空白血清组(NG)、高糖+5%空白血清组(HG)、高糖+5%福辛普利钠含药血清组(3 mg/kg)、高糖+5%HGY含药血清组(20,10,5 g/kg)。细胞以4×10~4个/ml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上,分别于药物处理后24,48,72 h时,采用CCK-8法检测NRK-52E增殖情况;细胞以4×10~4个/ml接种于25 cm2细胞培养瓶中,于药物干预48 h时收集细胞,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免疫酶联吸附法检测ColⅠ和FN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NG组比较,高糖(30 mmol/L)能够诱导NRK-52E增殖(P〈0.01),并能使G_0/G_1期细胞比例减少(P〈0.01),S期比例增加(P〈0.01),能够使NRK-52E中ColⅠ和FN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在上述含药血清干预的24,48,72 h,各含药血清组NRK-52E均受到一定程度抑制,发生G_1/S期阻滞,并可降低高糖条件下NRK-52E中ColⅠ及FN蛋白表达量,与HG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结论 HGY含药血清可抑制NRK-52E细胞在高糖环境下的细胞增殖,调控细胞周期,其机制可能与调控ColⅠ和FN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回甘松饮 肾小管上皮细胞 FN ColⅠ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优势与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文珊 牛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4367-4369,共3页
糖尿病( DM)是一组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导致的以慢性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1〕,发病率逐年上升,2013年世界范围内约有3.82亿患者罹患此病,到2030年该数据将可能达到4.39亿〔2〕。以晶状体混浊为主... 糖尿病( DM)是一组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导致的以慢性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1〕,发病率逐年上升,2013年世界范围内约有3.82亿患者罹患此病,到2030年该数据将可能达到4.39亿〔2〕。以晶状体混浊为主要特征的DM性白内障( DC)是DM晚期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已成为糖尿病并发症中仅次于视网膜病变的第二大眼病〔3〕。其发生主要是由于体内半乳糖激酶活性降低或胰岛素的缺乏,导致机体血糖浓度升高,眼内房水的渗透压增高,晶状体纤维发生渗透性肿胀、断裂或崩解,最终使晶状体完全混浊〔4〕。随着DM患者人数的增加,DC的患病率也逐渐上升。研究表明DC的发生与年龄、视网膜病、血糖控制等多种因素有关〔5,6〕。 DC发病机制复杂,病理过程涉及多个分子信号通路的激活,目前治疗主要是针对全身的整体系统性治疗和针对眼部疾患的局部治疗〔7〕。中医药以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优势,在DC防治中发挥积极作用,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8〕。本文拟就DC的发病机制、治疗进展及应用中医药对其干预的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白内障 中医药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优势与思考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文珊 牛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8-731,共4页
晶状体作为一种细胞器官,通过晶状体蛋白的紧密排列形成玻璃样微结构保证了其透明性和稳定性〔1〕。任何先天或后天因素引起的晶状体混浊致使其透明度下降或颜色改变称为白内障。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4.0-4.5)千万盲人中,约有一... 晶状体作为一种细胞器官,通过晶状体蛋白的紧密排列形成玻璃样微结构保证了其透明性和稳定性〔1〕。任何先天或后天因素引起的晶状体混浊致使其透明度下降或颜色改变称为白内障。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4.0-4.5)千万盲人中,约有一半是由白内障引起〔2〕。白内障引起视力损伤的人群将随人口增长、环境恶化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逐渐增多,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下载PDF
回医扎里奴思方对痰热腑实证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刘超 刘敬霞 +4 位作者 田文荣 刘抒雯 甘佳乐 顾玉宝 王枫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606-2609,共4页
目的探讨扎里奴思方对痰热腑实证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血管间黏附分子(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扎里奴思方组,每组15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高... 目的探讨扎里奴思方对痰热腑实证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血管间黏附分子(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扎里奴思方组,每组15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高脂喂养4 w后,予10%的自体粪便1 ml/100 g灌胃,1次/d,连续3 d,造成痰热腑实证模型,再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大鼠给药剂量尼莫地平组10.8 mg/kg、扎里奴思方组1.54 g/ml,制备MCAO模型前3 d灌胃给药。大鼠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1、3、7 d取脑,取材前进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侧海马区ICAM-1、VCAM-1的表达,RT-PCR检测ICAM-1 mRNA和VCAM-1 m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增高(P<0.01);ICAM-1、VCAM-1阳性细胞,ICAM-1 mRNA、VCAM-1 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和扎里奴思方组脑组织含水量降低;ICAM-1、VCAM-1阳性细胞数减少,ICAM-1 mRNA、VCAM-1 mRNA表达降低(P<0.01)。与尼莫地平组比较,扎里奴思方7 d组脑组织含水量降低,ICAM-1、VCAM-1阳性细胞数减少,ICAM-1 mRNA、VCAM-1 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扎里奴思方对痰热腑实证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神经元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脑内ICAM-1和VCAM-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里奴思方 脑缺血再灌注 痰热腑实证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从回医禀性衰败所致病理根源理论探讨缺血性脑中风的病因病机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宏伟 贾戌生 +4 位作者 贾孟辉 黑晓英 丁婷婷 候荔桉 王娜琳 《亚太传统医药》 2018年第6期30-31,共2页
回医药学以气、火、水、土为"四元",以金、木、活为"三子"的"七行"思维体系对生命的本原及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预防进行了探索。其中禀性衰败所致病理根源理论是回医药学疾病发生发展的核心理论之... 回医药学以气、火、水、土为"四元",以金、木、活为"三子"的"七行"思维体系对生命的本原及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预防进行了探索。其中禀性衰败所致病理根源理论是回医药学疾病发生发展的核心理论之一。通过对回医药禀性衰败所致病理根源理论的探讨,进一步提出了维持机体在禀性衰败过程中的稳态,以及及时清除痰浊、瘀血等病理根源性产物是预防、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关键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禀性衰败 缺血性脑中风 病理根源 稳态
原文传递
牛阳教授运用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2例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文珊 牛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87-1488,共2页
复发性口腔溃疡(ROU)也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复发性阿弗他口炎、复发性口疮等,为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之一。该病发生部位以唇、舌尖、舌边缘、颊最为多见,溃疡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略凹陷,周边有充血红晕,表面有黄色假膜,常单个或数... 复发性口腔溃疡(ROU)也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复发性阿弗他口炎、复发性口疮等,为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之一。该病发生部位以唇、舌尖、舌边缘、颊最为多见,溃疡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略凹陷,周边有充血红晕,表面有黄色假膜,常单个或数个相并出现,间歇期不规律〔1〕。病变初期症状较轻,见口干、纳差、食不觉味等,继则出现局部剧烈疼痛伴灼热感,口甜或感特殊臭味,影响语言和进食,且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消毒丹 复发性口腔溃疡 心脾积热 阴虚火旺
下载PDF
宁夏枸杞植物资源及产业发展调查 被引量:12
10
作者 马鹏生 朱溶月 +1 位作者 白长财 余建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245-3248,共4页
目的为了完善宁夏枸杞植物资源研究和产业发展情况。方法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查和多点采样、产业分类及分析评价,对西北地区,尤其是宁夏枸杞植物资源和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宁夏中宁枸杞由大麻叶选育而来的栽培品,野生枸杞... 目的为了完善宁夏枸杞植物资源研究和产业发展情况。方法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查和多点采样、产业分类及分析评价,对西北地区,尤其是宁夏枸杞植物资源和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宁夏中宁枸杞由大麻叶选育而来的栽培品,野生枸杞少见。2019年秋果采摘结束全国枸杞种植面积约194万亩,干果产品31.6万吨,其中宁夏枸杞100余万亩,干果产品15万吨。宁夏全区共有枸杞企业276家,专业合作社304家,家庭农场52家,专业大户240家、统防统治专业化组织84个,其他服务组织68个,2019年前5月宁夏枸杞出口量1712吨,货值9179万元,货值占全国枸杞出口38.3%,位居全国第一。结论宁夏已成为全国枸杞产业的核心产区,该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需要通过翔实的资源调查,实行规范化、生态化栽培种植,建立健全高于国际药用、食用枸杞标准的质量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植物资源 产业发展
下载PDF
从“痰、瘀”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巧玲 马科 +1 位作者 林莹 伏柏浓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68-2270,共3页
我国肺癌发病率高达61.5/10万,高居癌症死亡原因之首,且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占85%左右,5年生存率不足15%。NSCLC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但放射治疗会产生放射性肺炎、... 我国肺癌发病率高达61.5/10万,高居癌症死亡原因之首,且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占85%左右,5年生存率不足15%。NSCLC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但放射治疗会产生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等不良反应;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灭增殖较快的正常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痰浊 瘀血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无症状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文珊 牛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3578-3580,共3页
无症状性蛋白尿也称作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是指在各种因素影响下,肾血管痉挛或充血,。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导致大量白蛋白随尿液流出。本病多见于青壮年。患者通常无基础性肾脏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除血尿外,无明显水肿、高血... 无症状性蛋白尿也称作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是指在各种因素影响下,肾血管痉挛或充血,。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导致大量白蛋白随尿液流出。本病多见于青壮年。患者通常无基础性肾脏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除血尿外,无明显水肿、高血压等表现。本病可分为间歇性蛋白尿和持续性蛋白尿,前者无明显临床意义,后者可因长期蛋白外漏而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甚至出现肾衰竭心,给患者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根据肾脏病的发病特点,本文提出“益气升清法”治疗无症状性蛋白尿,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无症状性蛋白尿 升清降浊
下载PDF
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含药大鼠血清对人SGC-7901胃癌细胞SIRT1、P53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关芳 艾梦环 +1 位作者 王骄 李卫强 《山西中医》 2019年第9期57-59,共3页
目的:研究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含药SD大鼠血清对人SGC-7901胃癌细胞SITR1、P53表达水平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8组,每组20只。各组分别予相应药物干预1周后,于腹主动脉处取血,离心,制备含药血清,加于人SGC-... 目的:研究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含药SD大鼠血清对人SGC-7901胃癌细胞SITR1、P53表达水平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8组,每组20只。各组分别予相应药物干预1周后,于腹主动脉处取血,离心,制备含药血清,加于人SGC-7901胃癌细胞培养24h,Western-Blot检测人SGC-7901胃癌细胞SIRT1、P53表达水平。结果:(1)80目+100目高剂量组表达低于其他药物组(P<0.05)。(2)P53蛋白表达比较:复方蜥蜴散各组表达均低于华蟾素片阳性对照组、5-Fu阳性对照组(P<0.05);80目+100目混合组表达低于80目组、100目组(P<0.05);80目+100目高剂量组的表达低于80目+100目中、低剂量组(P<0.05)。结论:复方蜥蜴散可通过干预SIRT1、P53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蜥蜴散 含药血清 人胃癌细胞 SGC-7901 WESTERN-BLOT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甘松饮含药血清干预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袁代昌 袁玲 +1 位作者 鲁玉梅 南一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48-454,共7页
目的:研究甘松饮含药血清对高糖作用下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TCMK-1)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TCMK-1细胞,加入葡萄糖液模拟高血糖环境,以甘松饮含药血清作为干预药物。实验设计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甘松饮高、中、低剂量含药... 目的:研究甘松饮含药血清对高糖作用下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TCMK-1)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TCMK-1细胞,加入葡萄糖液模拟高血糖环境,以甘松饮含药血清作为干预药物。实验设计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甘松饮高、中、低剂量含药血清组。经高浓度葡萄糖液和甘松饮干预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活性氧(ROS)、线粒体膜电位(JC-1);MDC法检测自噬体的形成;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7、Caspase-9及自噬相关蛋白LC3、P62、SGLT2、SIRT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甘松饮各组细胞凋亡率、ROS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百分比显著降低,细胞内荧光自噬体形成显著增多,Bcl-2、LC3、SIRT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ax、Caspase-7、Caspase-9、SGLT2、P6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甘松饮既能通过降低细胞内ROS及升高JC-1,减少细胞凋亡,对高糖作用下的TCMK-1细胞发挥保护作用;还能通过下调SGLT2、上调SIRT1激活SGLT2-SIRT1信号通路,促进TCMK-1细胞内的自噬,减轻肾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松饮 肾小管上皮细胞 自噬 凋亡
原文传递
化痰散结方对人胃癌MKN45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华 郭维 孙琪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3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化痰散结方对人胃癌MKN45细胞及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化痰散结方对体外胃癌MKN45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建立裸鼠MKN45人胃癌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和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 目的:观察化痰散结方对人胃癌MKN45细胞及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化痰散结方对体外胃癌MKN45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建立裸鼠MKN45人胃癌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和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0.02 mL/g,中药组灌胃化痰散结方汤剂0.02 mL/g,5-fu组腹腔注射5-fu 25 mg/kg。4周后取出瘤块称移植瘤重量,观察化痰散结方对移植瘤的影响。结果:化痰散结方含药血清具有体外抑制人胃癌MKN45细胞增殖的作用,随药物作用浓度和时间的增加,抑制率也增加。化痰散结方可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中药组与5-fu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4.53%和57.81%。结论:化痰散结方可体外抑制MKN45细胞增殖,体内抑制MKN45细胞移植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细胞增殖 体内外 化痰散结
下载PDF
牛阳教授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文静 南一 +1 位作者 牛阳 鲁玉梅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7期161-162,共2页
小青龙汤为《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主要用治风寒外束、水饮内停之证。现今多用于咳嗽、喘证、哮证的治疗。牛阳教授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属于小青龙汤的主治范畴,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且疗效显著。本文主要从病因病机、组方特点及经典医... 小青龙汤为《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主要用治风寒外束、水饮内停之证。现今多用于咳嗽、喘证、哮证的治疗。牛阳教授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属于小青龙汤的主治范畴,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且疗效显著。本文主要从病因病机、组方特点及经典医案举隅来分析牛阳教授运用小青龙汤加减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希冀有助于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青龙汤 咳嗽变异性哮喘 经验
下载PDF
可见光对RPE细胞自噬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园园 李武军 +2 位作者 李娟 黄洁 俞洋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研究光诱导下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自噬的影响并探讨RPE细胞光损伤中自噬与凋亡之间关系。方法:体外培养ARPE-19,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甲基腺嘌呤(3MA)组、Rapamycin组。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ARPE-19细胞形态结构;CCK... 目的:研究光诱导下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自噬的影响并探讨RPE细胞光损伤中自噬与凋亡之间关系。方法:体外培养ARPE-19,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甲基腺嘌呤(3MA)组、Rapamycin组。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ARPE-19细胞形态结构;CCK8法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 V/PI双染色法)各组ARPE-19细胞活力及凋亡水平;透射电镜(TEM)观察自噬小体(autophagosome)形成;Western blot法检测LC3和P62、Beclin1蛋白表达量。结果:光诱导显著增加ARPE-19细胞自噬体的形成,降低P62水平,诱导LC3Ⅰ转化为LC3Ⅱ,且模型组LC3Ⅱ/LC3Ⅰ及Beclin1在12~18 h呈上升趋势,在18~24 h呈下降趋势(P<0.01);P62在12~18 h呈下降趋势,在18~24 h呈上升趋势(P<0.05)。3MA组P62蛋白表达量在12~24 h高于对照组(P<0.05);LC3Ⅱ/LC3Ⅰ及Beclin1蛋白表达量在12~24 h低于对照组(P<0.05)。Rapaymcin组P62蛋白表达量在12~24 h低于模型组(P<0.01),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量在12~24 h均高于模型组(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示模型组在光照12~18 h 细胞凋亡率呈缓慢上升趋势(P<0.05),在18~24 h RPE细胞凋亡率随着光照时间延长而明显升高(P<0.01)。3MA组在12~24 h细胞凋亡率均高于模型组(P<0.01)。Rapaymcin组在12~24 h细胞凋亡率低于模型组(P<0.01)。对照组细胞存活率接近于100%,模型组随着光照时间延长,细胞存活率呈下降趋势(P<0.01);3MA组细胞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且低于模型组(P<0.01);Rapaymcin组细胞存活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RPE细胞光损伤在光照12~18 h中自噬抑制凋亡,提高细胞生存率,在18~24 h,可能由于RPE细胞对光的耐受力下降导致自噬水平降低,损伤加重,细胞凋亡率升高;3MA可以抑制ARPE-19细胞自噬;在一定条件下Rapamycin通过上调自噬活性保护RPE应对光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光损伤 凋亡
下载PDF
化痰散结方含药血清体外抗胃癌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华 郭维 孙琪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7期6-8,共3页
目的:研究化痰散结方含药血清对胃癌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方法:以MGC803和MKN45胃癌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加入化痰散结方含药血清,CCK-8法检测化痰散结方含药血清对2种胃癌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结果:化痰散结方含药血清对MGC803和MNK45胃... 目的:研究化痰散结方含药血清对胃癌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方法:以MGC803和MKN45胃癌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加入化痰散结方含药血清,CCK-8法检测化痰散结方含药血清对2种胃癌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结果:化痰散结方含药血清对MGC803和MNK45胃癌细胞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对MGC803胃癌细胞最佳干预浓度为20%,最佳干预时间为48 h;对MKN45胃癌细胞最佳干预时间为72 h,最佳干预浓度为20%。结论:化痰散结方含药血清对胃癌细胞株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为后期开展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散结方 含药血清 胃癌细胞增殖
下载PDF
《中华医典》治疗消渴用药规律挖掘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袁代昌 袁玲 +2 位作者 南征 袁盼盼 南一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第2期279-285,共7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中华医典治疗消渴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中华医典5.0系统中治疗消渴的处方,利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消渴处方数据库,并使用古今医案云平台集成的数据挖掘功能对数据进行中药频次统计、中药属性统计、聚类分析...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中华医典治疗消渴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中华医典5.0系统中治疗消渴的处方,利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消渴处方数据库,并使用古今医案云平台集成的数据挖掘功能对数据进行中药频次统计、中药属性统计、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社团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纳入治疗消渴的处方452首,涉及中药270味;排名前十的高频药物是麦冬、天花粉、甘草、人参、茯苓、黄连、知母、地黄、五味子、黄芪;药性以寒、微寒、平性为主,药味以甘味为主,归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肺经、肾经、胃经;前20味高频中药生成3个聚类分析结果;设置置信度>0.50,支持度>0.10得到关联规则22条;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治疗消渴的新方为:麦冬、天花粉、人参、甘草、黄连、茯苓、知母、地黄、五味子、黄芪、石膏、熟地黄、当归、黄芩、葛根、茯神、地骨皮、肉桂、牡蛎、泽泻、白术、白芍、升麻。结论:通过对中华医典的挖掘,客观呈现了中华医典治疗消渴的组方用药规律,能为现代临床合理、有效用药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中华医典 古今医案云平台
下载PDF
基于本草古籍之大黄性味归经与功效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袁代昌 袁玲 +1 位作者 袁盼盼 南一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1期196-202,共7页
通过查阅古代本草文献中大黄的记载,梳理大黄的性味归经与功效,归纳大黄的用药特点。大黄味苦性寒,主归胃、大肠经,具有攻积滞,行土郁,清火热,解热毒,凉血热,下瘀血,通经脉,祛痰湿,利水道,退黄疸,外用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脏腑积滞... 通过查阅古代本草文献中大黄的记载,梳理大黄的性味归经与功效,归纳大黄的用药特点。大黄味苦性寒,主归胃、大肠经,具有攻积滞,行土郁,清火热,解热毒,凉血热,下瘀血,通经脉,祛痰湿,利水道,退黄疸,外用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脏腑积滞、痰热腑实、癥瘕积聚、痞满燥实、热结便秘、瘟疫发斑、阳狂谵语、痢下赤白、里急腹痛、口舌生疮、齿龈肿痛、湿热黄疸、小便淋漓、热毒疮痈、水火烫伤、瘀血诸证及血热妄行之各种出血证。从现代药理学角度分析,大黄具有泻下与止泻双向调节、保护胃及十二指肠黏膜、护肝利胆、保护胰腺细胞及功能、活血、止血、调节血脂、保护心脑血管、保护肾脏功能、抗炎抑菌、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性味归经 功效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