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主中心)助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宝城 孙泽明 李岩 《新材料产业》 2020年第1期5-9,共5页
为贯彻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我国新材料测试评价水平,按照工业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发布的《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建设方案》要求,2017年起,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 为贯彻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我国新材料测试评价水平,按照工业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发布的《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建设方案》要求,2017年起,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下属国合通用测试评价认证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为"国合通测")承担了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主中心)(以下简称"主中心")建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材料产业 工业信息化 测试评价 通用测试 材料测试 评价平台 加快推进 制造强国战略
下载PDF
材料测试评价领域科技政策现状及产业机遇分析
2
作者 杨银 左玉婷 +2 位作者 程紫辉 刘瑞鑫 李继东 《中国金属通报》 2023年第15期7-10,共4页
测试评价服务业是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近年来在我国倡导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指引下,材料测试评价服务行业把握住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本文通过搜集2016—2022年期间国家及典型省市等地方科技政策... 测试评价服务业是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近年来在我国倡导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指引下,材料测试评价服务行业把握住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本文通过搜集2016—2022年期间国家及典型省市等地方科技政策,系统梳理材料测试评价领域科技政策现状并对产业机遇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评价 科技政策 产业机遇
下载PDF
航空用高温合金紧固件产品质量分级评价方法研究
3
作者 张洪坤 于瀛 +2 位作者 李宝城 邓巧娟 张震杰 《中国有色金属》 2024年第21期66-68,共3页
航空用高温合金紧固件产品质量分级评价体系设置一级、二级、三级评价指标,并在三级指标设置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的质量等级,从而形成差异化评价结果。通过对产品质量相关要素的差异化评价能够科学区分航空用高温合金紧固件产品质量... 航空用高温合金紧固件产品质量分级评价体系设置一级、二级、三级评价指标,并在三级指标设置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的质量等级,从而形成差异化评价结果。通过对产品质量相关要素的差异化评价能够科学区分航空用高温合金紧固件产品质量等级,促进我国航空用高温合金紧固件质量一致性和工艺稳定性提升,增强我国航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紧固件 产品质量等级 工艺稳定性 产业核心竞争力 体系设置 差异化评价 相关要素
原文传递
铜精矿化学成分分析实验室间比对结果评价和离群值原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成英 刘美子 +4 位作者 张华 李宝城 满旭光 刘英 臧慕文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9-626,共8页
铜精矿成分分析是判定其品质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主元素铜的分析。目前,测定铜精矿中铜含量的主要分析方法有碘量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电解重量法等。为确保检测... 铜精矿成分分析是判定其品质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主元素铜的分析。目前,测定铜精矿中铜含量的主要分析方法有碘量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电解重量法等。为确保检测标准量值统一、准确、可靠,本文组织开展了铜精矿中铜镁铅锌的测定实验室间比对活动。通过对参加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参加实验室对铜精矿中铜镁铅锌测定的技术水平和能力。结果表明:大部分实验室的检测结果为满意,铜精矿中铜的满意率为92.9%,满意率较高;铜镁铅锌的满意率平均值为89.0%。少数实验室出现离群值主要在于样品前处理、检测人员对检测方法未能充分理解并熟练掌握、仪器状态等其他相关因素。碱浸法因样品分解不完全,不能作为铜精矿前处理方法;碱熔法因工序繁琐,易产生基体干扰,不适合作为铜精矿前处理方法。本文建议优先采用酸溶-滴定法测定铜精矿中的铜,而采用酸溶ICP-OES法测定铜精矿中的铜镁铅锌,该方法高效快捷,但其稳定性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精矿 实验室间比对 能力验证 离群值 酸溶 滴定法
下载PDF
顶杆法热膨胀系数测试在材料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红菊 肖新蕊 +2 位作者 王煜 金雨佳 张恒磊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0年第5期31-35,共5页
通过测试材料热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以了解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和温度变化过程中材料内部发生的化学反应。综述了利用顶杆法测试材料热膨胀系数在材料热物理性能测试、研究及工艺制定等方面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各种应用的背景和测试... 通过测试材料热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以了解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和温度变化过程中材料内部发生的化学反应。综述了利用顶杆法测试材料热膨胀系数在材料热物理性能测试、研究及工艺制定等方面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各种应用的背景和测试要点,并指出了热膨胀测试设备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膨胀系数 顶杆法 热物理性能 新材料
下载PDF
有色金属新材料质量分级评价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宝城 刘英 +4 位作者 张洪坤 葛青 鹿珂伟 朱思敏 孙泽明 《中国标准化》 2021年第S01期146-151,共6页
为了助力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质量提升,针对我国有色金属新材料质量评价基础薄弱,难以为产业提供技术支撑的现状,本研究以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质量管理和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质量分级评价技术试点应用)为依托,进... 为了助力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质量提升,针对我国有色金属新材料质量评价基础薄弱,难以为产业提供技术支撑的现状,本研究以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质量管理和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质量分级评价技术试点应用)为依托,进行了有色金属新材料质量分级评价技术研究,初步建立了以"参数-指标-数据"为核心的质量分级评价模型,开发了涵盖产品质量、工艺控制、质量保证等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技术研究的建立,以及未来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可望从技术手段上改变我国有色金属新材料低质低价竞争的现状,为有色金属及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解决之道。然而,在现阶段,基于我国有色金属新材料系统评价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希望有更多技术机构、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研究,推进质量分级评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新材料 质量分级 评价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预焙阳极生产环境负荷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鹿珂伟 葛青 +4 位作者 张洪坤 朱思敏 李宝城 孙泽明 刘英 《轻金属》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8-62,共5页
预焙阳极是以石油焦、沥青为主要原料,作为铝电解槽的“心脏”,成为电解铝生产过程中的第二大消耗性原材料,然而其生产过程能耗高和炭渣脱落的情况一直倍受关注,环境负荷压力日益加大。本研究针对预焙阳极材料展开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识... 预焙阳极是以石油焦、沥青为主要原料,作为铝电解槽的“心脏”,成为电解铝生产过程中的第二大消耗性原材料,然而其生产过程能耗高和炭渣脱落的情况一直倍受关注,环境负荷压力日益加大。本研究针对预焙阳极材料展开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识别其生产过程的关键生命周期阶段,辨识能耗和碳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进一步指导产品改进生产工艺,寻求绿色制造的途径和方法,为今后预焙阳极的绿色生产和电解铝行业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焙阳极 生命周期评价 碳排放 铝电解
下载PDF
重量法测试盐雾沉降率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纪红 樊志罡 +2 位作者 张文梅 郝雪龙 郭诗锦 《环境技术》 2018年第2期7-8,12,共3页
盐雾沉降率是盐雾试验的一个重要试验参数,本文采用重量法测试盐雾试验的沉降率,并与传统的体积法进行了比对,同时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结果表明:重量法可用于盐雾沉降率测试,并可大幅度降低盐雾沉降率的获取时间,同时所得数据与传统体... 盐雾沉降率是盐雾试验的一个重要试验参数,本文采用重量法测试盐雾试验的沉降率,并与传统的体积法进行了比对,同时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结果表明:重量法可用于盐雾沉降率测试,并可大幅度降低盐雾沉降率的获取时间,同时所得数据与传统体积法之间有很好的可对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雾试验 沉降率 重量法 不确定度
下载PDF
浅谈绿色设计产品中的生命周期评价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鹿珂伟 孙万意 +3 位作者 葛青 李宝城 孙泽明 刘英 《科技与创新》 2020年第17期32-34,40,共4页
绿色设计是指以环境和环境保护为核心概念的设计方法,绿色设计即将或正在成为工业生产的行为规范。通过分析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绿色设计产品及评价中的应用和进展情况,结合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现状、局限性,针对当前绿色设计产品评价... 绿色设计是指以环境和环境保护为核心概念的设计方法,绿色设计即将或正在成为工业生产的行为规范。通过分析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绿色设计产品及评价中的应用和进展情况,结合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现状、局限性,针对当前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进展以及评价标准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议,希望能为今后的绿色设计产品评价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更加准确合理地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设计 产品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 生态设计
下载PDF
有色金属高端产品认证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宝城 张洪坤 +4 位作者 朱思敏 葛青 鹿珂伟 刘英 孙泽明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第22期131-133,共3页
产品质量一直都是困扰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点难题,对于品牌建设和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非常不利。本文针对有色金属产品质量难以完全通过产品检验和质量体系认证进行验证的情况,在对国内外产品认证模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铜、铝、镁、铅... 产品质量一直都是困扰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点难题,对于品牌建设和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非常不利。本文针对有色金属产品质量难以完全通过产品检验和质量体系认证进行验证的情况,在对国内外产品认证模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铜、铝、镁、铅锌行业规范条件要求,借鉴了建材行业“技术领先产品认证”的相关经验,探讨建立了适合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高端产品认证评价模式,能够填补国内相关领域产品评价认证的空白,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推进供给侧改革,为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质量 有色金属 高端产品认证修改或加上技术领先产品认证
下载PDF
有色金属新材料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和应用实践
11
作者 李宝城 张震杰 +2 位作者 刘英 孙泽明 于瀛 《中国有色金属》 2023年第16期64-66,共3页
本文通过系统整理现有技术成熟度评价标准,建立了“参数-指标-数据”为核心的定量评价模型,结合下游用户的具体需求,开发了适用于有色金属新材料的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和评价流程,并结合典型有色金属新材料产品进行了评价应用实践,帮助... 本文通过系统整理现有技术成熟度评价标准,建立了“参数-指标-数据”为核心的定量评价模型,结合下游用户的具体需求,开发了适用于有色金属新材料的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和评价流程,并结合典型有色金属新材料产品进行了评价应用实践,帮助生产单位诊断工程化或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提升建议,降低了研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化过程 定量评价模型 评价流程 有色金属新材料 技术成熟度评价 工程化 研发风险 改进提升
原文传递
航空用铝合金板材产品质量分级评价技术研究与应用
12
作者 张洪坤 李宝城 +4 位作者 葛青 鹿珂伟 朱思敏 于瀛 刘英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第12期1-3,共3页
受装备制造业市场增长带动,我国高端工业铝加工产品发展迅速,但部分高端铝合金产品性能及批次一致性、稳定性较差。本文以高端装备领域航空用铝合金板材为研究对象,利用全面质量管理模型、层次分析法、木桶定律等理论,创新性引入关键性... 受装备制造业市场增长带动,我国高端工业铝加工产品发展迅速,但部分高端铝合金产品性能及批次一致性、稳定性较差。本文以高端装备领域航空用铝合金板材为研究对象,利用全面质量管理模型、层次分析法、木桶定律等理论,创新性引入关键性能指标变异系数、工序能力指数,建立涵盖产品关键质量特性、工艺控制、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产品质量分级评价模型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产品质量分级评价能科学地区分产品性能的优劣,有效评估企业持续提供稳定产品能力,是助推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分级评价 航空用铝合金板材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热处理制度对GH4698高温合金组织与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瑞 张晓辰 +5 位作者 张正 崔文明 杨家典 刘彦旭 王纪兴 白家元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4-210,共7页
研究了GH4698高温合金在不同热处理制度下显微组织以及硬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GH4698高温合金标准热处理制度,一次固溶冷却速度对γ'析出相的尺寸、含量、间距以及合金硬度的影响较小。在一次时效阶段,冷速越大,γ'相尺... 研究了GH4698高温合金在不同热处理制度下显微组织以及硬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GH4698高温合金标准热处理制度,一次固溶冷却速度对γ'析出相的尺寸、含量、间距以及合金硬度的影响较小。在一次时效阶段,冷速越大,γ'相尺寸越小,硬度越高。一次时效温度在1000℃附近时,80~260 nm的γ'相能够有效析出,更有利于后续二次时效。在二次时效阶段,725~775℃温度范围,能够充分析出80 nm以下的小尺寸γ'相,然而在725℃以下及775℃以上温度范围,无法有效析出80 nm以下的小尺寸γ'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698高温合金 热处理 时效温度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DD6合金组织退化表征及与疲劳寿命的量化映射关系
14
作者 崔文明 李铸铁 +4 位作者 张晓辰 王巍 张瑞 张凯 臧昊良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38,共7页
以DD6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温长时或热力耦合热暴露模拟其高温服役环境获得退化组织,研究组织退化机理以及对应的剩余疲劳寿命,并探讨合适的组织定量表征方法建立组织退化损伤程度与疲劳寿命映射关系。结果表明,在热环境... 以DD6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温长时或热力耦合热暴露模拟其高温服役环境获得退化组织,研究组织退化机理以及对应的剩余疲劳寿命,并探讨合适的组织定量表征方法建立组织退化损伤程度与疲劳寿命映射关系。结果表明,在热环境服役过程中,DD6合金中γ′相发生了粗化和筏化退化,降低了980℃、应力比为0.1条件下的疲劳寿命。采用当下组织状态的γ相和γ′相尺寸参量可将DD6合金高温粗化和筏化组织与合金疲劳寿命建立相关系数较高的统一的量化映射关系式,且该表征方式无需获取初始的组织尺寸,更具有工程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6合金 组织退化 疲劳寿命 量化表征
下载PDF
非对称交叉轧制对AZ31镁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15
作者 王岭 赵一权 +1 位作者 王轶农 李璞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26-129,共4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背散射电子衍射仪(EBSD)研究了对称交叉轧制和非对称交叉轧制对AZ31镁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对称交叉轧制在晶粒细化方面明显优于对称交叉轧制。经4道次非对称交叉轧制退火后,AZ31镁合金平均晶粒尺寸为10μm... 采用金相显微镜、背散射电子衍射仪(EBSD)研究了对称交叉轧制和非对称交叉轧制对AZ31镁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对称交叉轧制在晶粒细化方面明显优于对称交叉轧制。经4道次非对称交叉轧制退火后,AZ31镁合金平均晶粒尺寸为10μm,而经4道次对称交叉轧制后AZ31镁合金平均晶粒尺寸为20μm。与对称交叉轧制AZ31板材相比,非对称交叉轧制AZ31板材(0002)基面织构强度较低,且极轴偏离ND方向2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非对称交叉轧制 微观组织
原文传递
稀土复合钇锆陶瓷中氧化铝含量的测定
16
作者 张晓 宋玉芳 +4 位作者 胡梦桥 田佳 吴月茜 徐悦 于磊 《化学世界》 CAS 2024年第6期371-375,共5页
稀土复合钇锆陶瓷材料中测定氧化铝时,由于氧化铝存在的形态不同,无法用常规酸消解完全,因此无法准确定量氧化铝的含量。分别采用硝酸-氢氟酸-微波消解法、硫酸-硫酸铵消解法以及硼酸-碳酸钠消解法消解样品,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稀土复合钇锆陶瓷材料中测定氧化铝时,由于氧化铝存在的形态不同,无法用常规酸消解完全,因此无法准确定量氧化铝的含量。分别采用硝酸-氢氟酸-微波消解法、硫酸-硫酸铵消解法以及硼酸-碳酸钠消解法消解样品,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上测试其含量。采用三种消解方法分别测定三个实际样品中氧化铝的含量,结果表明,硼酸-碳酸钠碱熔法可以将样品消解完全,检出限为0.009%,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72%~3.90%,加标回收率为98.4%~101.4%,该方法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性,可用于稀土复合钇锆陶瓷材料中氧化铝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复合钇锆陶瓷材料 氧化铝 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碱熔
原文传递
双终点-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镍基高温合金中铁
17
作者 李甜 王懿轩 +3 位作者 章程 胡璇 张力久 张宇鑫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160-163,170,共5页
建立双终点-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镍基高温合金中铁含量的测定方法。以铂电极为指示电极,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为滴定剂。试料采用盐酸、硝酸和高氯酸进行溶解,用氨水将铁和共存干扰元素分离。在约10%盐酸酸度下,以钨酸钠为指示剂,用三氯... 建立双终点-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镍基高温合金中铁含量的测定方法。以铂电极为指示电极,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为滴定剂。试料采用盐酸、硝酸和高氯酸进行溶解,用氨水将铁和共存干扰元素分离。在约10%盐酸酸度下,以钨酸钠为指示剂,用三氯化钛调至溶液变蓝,在设定的滴定程序和参数下,用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出现两个等当点,两个等当点的体积差为铁消耗的滴定体积,计算铁含量。考察了仪器参数、滴定介质酸度、共存元素干扰情况和干扰元素分离条件。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对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测试,并进行方法比对,允许差满足HB 5220.29—2008的要求。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6%~0.44%。方法避免了人为判断终点带来的误差,减少了目视滴定中滴定过量三氯化钛的步骤,试验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能够满足镍基高温合金中铁元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位滴定 镍基高温合金 铁含量
下载PDF
基于XGBoost的铝合金LIBS光谱分类识别方法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晨阳 陈雄飞 +6 位作者 张勇 王亚文 田中朝 王世功 赵珍阳 刘英 刘鹏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24-628,共5页
铝合金作为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但大量的铝合金废料却难以进行分类回收。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是我国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如何快速、简便地对铝合金废料进行识别分类则成为了铝合金废料回收利用的先决条件。激光... 铝合金作为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但大量的铝合金废料却难以进行分类回收。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是我国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如何快速、简便地对铝合金废料进行识别分类则成为了铝合金废料回收利用的先决条件。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是近年来发展快速的一种分析技术,具有快速、全元素分析、实时、原位、远距离检测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塑料、土壤、肉类、钢铁等识别研究,大多采用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簇类独立软模式、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算法来建立模型。基于迭代型树的XGBoost算法具有正则化、并行处理运算、内置交叉验证和高度的算法灵活性等优势,其模型结构相对简单、运算量较小,且准确率较高,成为近年来机器学习中极受欢迎的算法,因而被广泛应用。基于六种铝合金样品的600组光谱数据,根据NIST原子发射光谱数据库进行光谱特征提取,确定光谱特征谱线的分类依据。利用XGBoost算法进行自动分类及排序,将处理后的光谱数据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通过训练集构建算法模型,提取其分类特征;利用测试集检验模型的稳定性和可用性,防止出现过拟合。XGBoost在固定参数下得到的模型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较少受数据集的影响,总体准确率可达96.67%。其分类特征与已知的元素含量信息相吻合,证明了基于光谱的特征谱线数据,可为分类识别提供参考;同时还可根据XGBoost生成的特征评分来对光谱谱线特征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实验结果表明,LIBS可用于不同种类铝合金的快速识别,为废弃金属的分类回收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识别 XGBoost 决策树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在金属材料在线分析方面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亚文 张勇 +3 位作者 陈雄飞 赵珍阳 刘英 刘鹏宇 《冶金分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13,共7页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由于具有无需样品制备、分析速度快、可远距离在线遥测以及可进行元素的二维表面分布和深度分析等特点,引起光谱化学分析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冶金过程工艺控制领域,金属材料的在线分析以及元素多维信息的获...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由于具有无需样品制备、分析速度快、可远距离在线遥测以及可进行元素的二维表面分布和深度分析等特点,引起光谱化学分析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冶金过程工艺控制领域,金属材料的在线分析以及元素多维信息的获取,对于实时监控金属材料的生产工艺及准确实现金属材料的快速分类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较,LIBS技术因其众多优势已成为金属材料实时在线分析的最佳手段之一,而且已有多种商品化的仪器推出。论文首先对LIBS在线仪器装置进行介绍,然后对近些年LIBS在熔融金属在线分析、连铸钢坯鉴别、炉渣在线分析、金属材料分类识别、金属材料镀层分析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及挑战进行论述,最后对LIBS在线分析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 卡塞格林望远镜 在线分析 炉渣分析 镀层分析 金属分类
下载PDF
Mg-7Gd-5Y-1Nd-2Zn-0.5Zr合金铸态及均匀化态微观组织 被引量:5
20
作者 庞铮 杜志伟 +10 位作者 李婷 韩小磊 李永军 彭永刚 马鸣龙 车聪 崔巧棋 李聪 徐云培 刘淑凤 卜德豪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9-120,共12页
采用聚焦离子束定点切割技术(Focused ion beam,FIB),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镜(High angle annular dark field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AADF-STEM)和扫描电镜... 采用聚焦离子束定点切割技术(Focused ion beam,FIB),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镜(High angle annular dark field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AADF-STEM)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等技术手段,对Mg-7Gd-5Y-1Nd-2Zn-0.5Zr合金铸态及(515℃,48 h)均匀化态的组织形貌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铸态合金晶界共晶组织中含有(Mg,Zn)_(3)RE相(FCC,a=0.72 nm)、Mg_(5)(RE,Zn)相(FCC,a=2.24 nm)及块状长周期堆垛有序(Long-period stacking ordered,LPSO)相。其中LPSO相主要为18R结构,存在少量14H结构,局部区域存在少量不完整周期的LPSO结构;此外合金中存在分布于共晶相附近的微米级富RE相以及分布于晶粒内部的微米级富Zr颗粒。经过(515℃,48 h)均匀化热处理,晶界(Mg,Zn)_(3)RE相和Mg_(5)(RE,Zn)相完全回溶,残留相主要为14H-LPSO相,局部区域存在具有不同晶体结构的LPSO过渡相。在铸态合金的晶粒内部,沿[1120]_(a)晶带轴观察,发现存在几个原子面至纳米尺度的LPSO构建块,由不同数量的LPSO构建块单元(4个RE/Zn原子层)及Mg原子层交替堆垛构成,RE/Zn与Mg原子层堆垛次序不具备完整周期性;均匀化热处理后,晶内的LPSO构建块几乎回溶,仅剩下极少量单个LPSO构建块单元。沿[0001]_(a)晶带轴观察,晶粒内部存在多种分布方式的富RE/Zn原子柱,为Mg-Gd-Y系镁合金时效过程β′析出序列中GP区的早期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长周期堆垛有序结构 高角度环形暗场像 LPSO构建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