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0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体废弃物在土地整治中的资源化利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童伟 孙婴婴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年第4期128-128,132,共2页
固体废弃物用于土地整治不但可以实现对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而且为土体重构的材料研究指出了新的方向。本文对固体废弃物的种类、危害及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综述,期望对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及土地整治土体材料来源提供新... 固体废弃物用于土地整治不但可以实现对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而且为土体重构的材料研究指出了新的方向。本文对固体废弃物的种类、危害及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综述,期望对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及土地整治土体材料来源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弃物 土地整治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山地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空心村整治还田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娟 韩霁昌 +1 位作者 陈超 李劲彬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4-181,共8页
以探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为目的,为提高山地丘陵区空心村整治还田土壤稳定性及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据。在陕西澄县山地丘陵区空心村整治还田后,设置5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开展为期1年的种植试验,分别为玉米(C处理)、小... 以探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为目的,为提高山地丘陵区空心村整治还田土壤稳定性及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据。在陕西澄县山地丘陵区空心村整治还田后,设置5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开展为期1年的种植试验,分别为玉米(C处理)、小麦(W处理)、蔬菜(V处理)、药材(M处理)及对照(未种:CK处理)。测定分析干筛法和湿筛法0—40cm土层土壤团聚体分布、平均质量直径(WMD)、几何平均直径(GMD)、团聚体破坏率(PAD)、不稳定团粒数(ELT)和分形维数(D)。结果表明:(1)各处理在0—40cm各土层土壤团聚体数量及大小均显著优于CK处理,各处理干筛下0—40cm土层>0.25mm团聚体含量(DR0.25)和湿筛下该含量(WR0.25)随着土壤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相反的趋势;(2)干筛法和湿筛法0—40cm土层各处理土壤平均重量直径(MWD)平均值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平均值大小顺序均呈现W处理>C处理>M处理>V处理>CK处理,C处理有助于增加表层土壤大团聚体含量,W处理则有助于增加下层土壤大团聚体含量;(3)湿筛法分析表明,各处理土壤团聚体破坏率(PAD)和不稳定团粒指数(ELT)在0—40cm土层内均表现出近似"Z"字形趋势,各处理显著低于CK;(4)各处理的分形维数(D)在0—40cm土层平均值大小顺序为C处理<W处理<M处理<V处理<CK处理。土壤分形维数(D)与干筛法和湿筛法下0—40cm土层>0.25mm团聚体含量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分别为R2=0.74和R2=0.67。空心村整治还田后种植玉米和小麦有利于提高0—40cm土层大团聚体含量,增加土层稳定性,改善土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村 土壤团聚体 平均质量直径 几何平均直径 分形维数
下载PDF
中国土地资源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5
3
作者 刘彦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7-133,共7页
简要评述了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综合整治、可持续土地利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安全与生态利用等领域研究取得的新进展。分析评判了中国土地资源学科发展的战略需求、目标定位和主要趋势。梳... 简要评述了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综合整治、可持续土地利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安全与生态利用等领域研究取得的新进展。分析评判了中国土地资源学科发展的战略需求、目标定位和主要趋势。梳理总结了土地资源学术研究趋向和重点领域,探讨了面向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转型战略,进一步深化中国土地资源研究的具体建议和对策。指出了适应转型发展新形势,中国土地资源创新研究要加强土地多学科集成研究、创新土地工程与技术体系、支撑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和探索土地民生机制与途径,扎实推进土地资源问题工程化、工程问题科学化和科学问题精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土地综合整治 土地工程 土地民生 生态文明
下载PDF
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管理探索 被引量:3
4
作者 孟婷婷 程杰 张瑞庆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21期66-66,55,共2页
近些年来国家对基础研究的大力投入使得重点实验室的建立越来越多,有关重点实验室的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上。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是科研的基础,是实验数据获取的根本,但是目前实验室对大型仪器使用管理上仍... 近些年来国家对基础研究的大力投入使得重点实验室的建立越来越多,有关重点实验室的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上。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是科研的基础,是实验数据获取的根本,但是目前实验室对大型仪器使用管理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了重点实验室更好地发展以及大型设备更好地服务于科研,本文主要在大型仪器使用管理上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制度建立、人员的培训、开发共享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 大型仪器设备 管理探索
下载PDF
陕西煤炭企业未利用塌陷地土地使用税收建议
5
作者 魏静 《劳动保障世界》 2017年第6X期59-,64,共2页
随着陕西煤炭行业的发展,塌陷未利用土地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制约了区域经济、人民生活可持续发展。煤炭企业未利用塌陷地土地使用税在从价计征的基础上,运用耕地质量等和单位面积效益修订的级差税收办法,既可以尽... 随着陕西煤炭行业的发展,塌陷未利用土地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制约了区域经济、人民生活可持续发展。煤炭企业未利用塌陷地土地使用税在从价计征的基础上,运用耕地质量等和单位面积效益修订的级差税收办法,既可以尽可能弥补占用耕地损失的机会成本,又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择优去劣,倒逼低效收益企业转型或腾退土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塌陷地 土地使用税
下载PDF
我国土地整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6
作者 花东文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8年第12期42-43,共2页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浪费愈加严重,土地整治事关重大。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多,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增长与土地数量稀缺性之间的矛盾不可协调,必然导致耕地面积被建设用地大量占用。因此人...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浪费愈加严重,土地整治事关重大。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多,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增长与土地数量稀缺性之间的矛盾不可协调,必然导致耕地面积被建设用地大量占用。因此人地会出现矛盾,面对这样的问题,土地资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调配,也就成为重要的工作。本文针对现阶段土地资源管理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措施和建议,并对未来土地整治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土地资源 综合治理
下载PDF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在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工程中的推广应用 被引量:33
7
作者 韩霁昌 付佩 +4 位作者 王欢元 罗林涛 胡延涛 马增辉 王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5期7287-7293,共7页
研究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在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勘测、设计,综合考虑项目选址、农田设计、灌溉设计、道路和防护林设计等,将该技术在毛乌素榆林市榆阳区进行了推广应用。运... 研究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在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勘测、设计,综合考虑项目选址、农田设计、灌溉设计、道路和防护林设计等,将该技术在毛乌素榆林市榆阳区进行了推广应用。运用该技术累计整治规模约2 100公顷,新增耕地约1 573.3公顷。技术的推广应用形成了毛乌素沙地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现代化经营为一体的土地综合整治利用新模式,增加耕地的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保证了生态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漠 砒砂岩 复配成土 土地整治 推广应用
下载PDF
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地整治中新增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魏样 韩霁昌 +2 位作者 杜宜春 王欢元 马增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6-910,共5页
【目的】以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为例,研究土地整治中新增耕地的土壤养分特征,为判别新增耕地能否实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位于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的白水、蒲城和富平3县新增耕地为研究对象,每20 ha新增耕地作为一个采样单元,... 【目的】以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为例,研究土地整治中新增耕地的土壤养分特征,为判别新增耕地能否实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位于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的白水、蒲城和富平3县新增耕地为研究对象,每20 ha新增耕地作为一个采样单元,采集0~30 cm耕层土壤,共采集土样30个,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及土样质地等指标,分析土壤养分状况。【结果】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新增耕地土壤质地均为粉壤土,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6.69 g/kg、0.67 g/kg、15.79 mg/kg和173.28 mg/kg;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表现为白水县〉富平县〉蒲城县;全氮含量表现为蒲城县〉白水县=富平县;有效磷含量表现为白水县〉蒲城县〉富平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有效磷含量与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除全氮外,其他土壤养分含量与砂粒含量呈正相关,与黏粒和粉粒含量呈负相关。参照黄土高原养分分级指标对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新增耕地的土壤养分进行分级评价,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全氮含量较低,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高。【结论】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采样县新增耕地土壤养分存在地区差异性。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新增耕地 土壤养分 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
下载PDF
延安治沟造地工程水资源调控与利用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雷娜 韩霁昌 +1 位作者 高红贝 陈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30,共5页
对延安治沟造地壤中流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利用壤中流的特征提出了无动力壤中流调节灌溉综合技术体系,通过蓄水池、排洪沟、截水沟、灌排两用渠的修建,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涝疏旱灌,防治旱涝以及水土流失等自然... 对延安治沟造地壤中流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利用壤中流的特征提出了无动力壤中流调节灌溉综合技术体系,通过蓄水池、排洪沟、截水沟、灌排两用渠的修建,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涝疏旱灌,防治旱涝以及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通过田间道路的设置、农田防护林的种植,营造生命廊道,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并以延安市南泥湾治沟造地工程项目区为例,介绍了主要的工程措施以及无动力壤中流调节灌溉综合技术体系运行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为治沟造地工程中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沟造地 壤中流 水资源 调控利用
下载PDF
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海欧 韩霁昌 +2 位作者 王欢元 童伟 赵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1期298-300,303,共4页
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提供和创造有利条件,工程技术手段是土地整治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该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结合土地整治工作实践给出了4种不同类型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并... 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提供和创造有利条件,工程技术手段是土地整治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该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结合土地整治工作实践给出了4种不同类型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并对我国未来开展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工程技术 研究进展 不同类型土地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沟道区土地整治前后土壤养分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胡雅 韩霁昌 +2 位作者 高红贝 马增辉 张扬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20-24,共5页
通过对沟道区土地整治前后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特征和水平分布均匀性的分析,评价了整治前后土壤养分分级。结果表明:土地整治过程对耕作层内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影响较大,同一土层内整治后较整治前含量减少,对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影响小;土壤... 通过对沟道区土地整治前后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特征和水平分布均匀性的分析,评价了整治前后土壤养分分级。结果表明:土地整治过程对耕作层内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影响较大,同一土层内整治后较整治前含量减少,对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影响小;土壤养分在0-2 m土体中沿土层深度方向逐渐降低;土地整治后沟底至沟口土壤养分分布较为均匀,变异水平中等偏弱;有机质、有效磷含量与全氮、速效钾含量相比在水平方向波动较大,整治后0-2 m土体中土壤养分含量中值增大;沟道地整治后土壤养分处于五级至三级水平,整治后农田与优质农田相比,土壤养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针对整治后农田有机质含量低的状况,建议通过增施有机肥、采用秸秆还田、定期监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养分含量,在工程管理后期将长效肥与短效肥结合起来,加强工程管理措施并及时耕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土壤养分 养分分级 管理措施
下载PDF
中国土地污染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9
12
作者 员学锋 邵雅静 +3 位作者 卫新东 侯瑞 常金为 姚一晨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7期13-17,共5页
土地污染修复是目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大量重金属的排放造成了土地污染,危害粮食安全以及人类健康。采用各种措施去除污染物、修复污染土地是目前土地科学关注的热点。本文对中国土地污染修复领域1995—2016年间发表的文... 土地污染修复是目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大量重金属的排放造成了土地污染,危害粮食安全以及人类健康。采用各种措施去除污染物、修复污染土地是目前土地科学关注的热点。本文对中国土地污染修复领域1995—2016年间发表的文献进行统计,利用文献计量法,揭示了该领域的历史发展过程、主要发文机构以及主要研究方向。随后从工程、物理-化学、生物及修复技术等方面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全面分析了各种修复技术的特点,指出土地污染修复技术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即建立土地污染修复技术标准体系、促进多项修复技术联合发展、构建环境友好型修复模式、搭建大数据背景下的土地修复决策支持系统、完善土地污染修复的制度保障及立法体系,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土地污染修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污染 修复技术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榆林市榆阳区土地整治土壤肥力状况及培肥调控措施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韩霁昌 罗林涛 +1 位作者 付佩 王欢元 《陕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2期117-120,共4页
以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乡大纪汗村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为研究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7个土样,选用pH值、有机质、全盐量、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等6个土壤养分肥力指标评价了复配土的土壤肥力状况,通过总砷、汞、铅、镉、铬、铜、锌、镍重... 以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乡大纪汗村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为研究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7个土样,选用pH值、有机质、全盐量、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等6个土壤养分肥力指标评价了复配土的土壤肥力状况,通过总砷、汞、铅、镉、铬、铜、锌、镍重金属的测试评估了土壤环境质量。结果表明:复配土壤有机质处于急缺水平,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属中等偏下水平,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符合种植标准,并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培肥调控措施。本研究为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在毛乌素沙地大规模推广应用后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土地整治 土壤肥力 环境质量 培肥措施
下载PDF
土地开发背景与土地利用转型的机遇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杰 韩霁昌 +3 位作者 王欢元 童伟 张海欧 雷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6期13072-13074,13077,共4页
为缓解人地矛盾,保证建设用地与耕地的需求,分析了土地开发需求背景及区域开发背景;指出了我国土地开发面临的问题:土地开发整理与利用实践起步晚、后备资源日益减少而成本急剧增加、部分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带来的新的资源环境问题。为... 为缓解人地矛盾,保证建设用地与耕地的需求,分析了土地开发需求背景及区域开发背景;指出了我国土地开发面临的问题:土地开发整理与利用实践起步晚、后备资源日益减少而成本急剧增加、部分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带来的新的资源环境问题。为此,提出了土地利用转型的新机遇与战略:充分发挥农牧交错区的农业地域优势,在水资源胁迫区开展节水技术与农地集约利用,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开发背景 开发问题 土地利用转型
下载PDF
土地整治项目区的土壤改良办法——以白水县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魏样 韩霁昌 +2 位作者 张扬 赵磊 李晓明 《陕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1期53-55,73,共4页
土地整治过程中由于施工挖方、机械碾压以及地块填平等会对整治地块的土壤理化性状,特别是土壤的肥力水平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整治过程中应配合适当的改良措施来提高土壤的综合生产能力。笔者以渭南市白水县土地整治项目为例,结合当地现状... 土地整治过程中由于施工挖方、机械碾压以及地块填平等会对整治地块的土壤理化性状,特别是土壤的肥力水平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整治过程中应配合适当的改良措施来提高土壤的综合生产能力。笔者以渭南市白水县土地整治项目为例,结合当地现状,通过工程措施中的表土剥离回填,农艺措施中的增施有机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轮作倒茬以及杂草和酸枣树的化学灭除措施来最终达到土壤改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土壤改良 表土剥离
下载PDF
景观格局-生态过程理论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整治中的应用——以延安市宝塔区羊圈沟为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韩霁昌 王晶 马增辉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第2期26-29,69,共4页
为保证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整治的成效以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基于"源-汇"景观理论、"斑块-廊道-基质"景观结构理论、景观安全格局理论等景观格局-生态过程相关理论与方法,就土地整治工程实施中的各个环节,提出... 为保证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整治的成效以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基于"源-汇"景观理论、"斑块-廊道-基质"景观结构理论、景观安全格局理论等景观格局-生态过程相关理论与方法,就土地整治工程实施中的各个环节,提出了解决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开发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难题的途径,并以延安市宝塔区羊圈沟土地整治工程为例,说明景观格局-生态过程理论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整治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土地整治 景观格局-生态过程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土地整治问题及对策探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程杰 马增辉 +1 位作者 孔辉 马洪超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6期210-212,共3页
指出了土地整治是随着人类对土地的大量需求应运而生的。结合土地整治由来及现状,梳理了在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资金、项目管理、生态、科技创新问题等。提出了要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可从土地整治目标、土地工程学科建设... 指出了土地整治是随着人类对土地的大量需求应运而生的。结合土地整治由来及现状,梳理了在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资金、项目管理、生态、科技创新问题等。提出了要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可从土地整治目标、土地工程学科建设、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出发,采用先进的技术、规范的整治过程,进行"三位一体"的生态整治,以保证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工程质量 人地矛盾
下载PDF
定边县土地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郝起礼 宁松瑞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3期155-159,共5页
为了了解生态脆弱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本文选取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陕西省定边县作为典型研究区,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及年鉴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6—2000年,定边县的土地利用变化相对较小,其中耕地变化最大,面积增... 为了了解生态脆弱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本文选取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陕西省定边县作为典型研究区,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及年鉴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6—2000年,定边县的土地利用变化相对较小,其中耕地变化最大,面积增加了48796.23hm^2;年变化速度最大的是林地,年增加速度达到1.55%。2000—2012年,定边县的土地利用变化较大,其中耕地面积变化最大,减少了112742hm^2;年变化速度最大的是林地,年增加速度达到42.72%。1986—2012年,定边县林地面积大幅增加了108838.50hm^2;林地的年增加速度最大,达到24.82%。土地退化、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和科技进步等因素是影响定边县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可为当地的土地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土地整治开发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土地利用现状 定边县
下载PDF
土地整治工程中水平梯田田坎断面优化
19
作者 牛岩 吉亚飞 李娟 《农业工程》 2017年第1期59-63,共5页
为了研究土地整治工程中水平梯田田坎断面设计方案优化问题,分析了不同田坎高度和外坡角度对田坎占地率和挖填方工程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田坎占地率和挖填方工程量作为评价指标,对田坎断面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 为了研究土地整治工程中水平梯田田坎断面设计方案优化问题,分析了不同田坎高度和外坡角度对田坎占地率和挖填方工程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田坎占地率和挖填方工程量作为评价指标,对田坎断面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田坎越高,外坡越陡时,田坎占地率越小,即有效耕作面积越大;田坎越低,外坡越缓时,挖填方工程量越小,即工程成本越小。表明田坎占地率与挖填方工程量具有相互对立性。因此,在土地整治工程水平梯田田坎断面设计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以确定最优田坎断面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梯田 田坎断面 田坎占地率 挖填方量 优化
下载PDF
基于GIS的城市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20
作者 杜金龙 朱记伟 +1 位作者 解建仓 马增辉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17,共9页
结合国内外城市土地利用研究现状,阐述GIS在城市土地利用研究中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以期为城市土地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使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从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评价及规划、扩展及演变、结构和优化等5个方... 结合国内外城市土地利用研究现状,阐述GIS在城市土地利用研究中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以期为城市土地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使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从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评价及规划、扩展及演变、结构和优化等5个方面综述了GIS在城市土地利用研究中的应用,同时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侧重点及不足之处。研究认为,GIS技术发展趋势与城市土地利用研究都面临着许多科学问题,二者既互相补充,又互相促进;当前需要在归纳总结各学科相关理论基础上,结合GIS技术的支撑,开展城市功能与城市土地利用关联研究,形成系统的城市土地利用理论体系;深入研究中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不同类型城市的功能性用地机制,促进"3S"技术与城市土地利用模型库的融合,更加有效地指导GIS在城市土地利用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土地利用 评价 扩展 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