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启动会上的讲话
1
作者 陈可冀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09-909,共1页
非常高兴和荣幸受国家科技部、国家卫健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和国家药监局等四部委联合批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建立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这是对我们的极大鼓励和鞭策,是激发我们继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学、为人民健康作... 非常高兴和荣幸受国家科技部、国家卫健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和国家药监局等四部委联合批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建立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这是对我们的极大鼓励和鞭策,是激发我们继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学、为人民健康作出新贡献的极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医科学院 心血管病 中医药学 临床医学研究 西苑医院 四部委 后勤保障 国家药监局
原文传递
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发展战略研讨会暨分中心授牌仪式胜利召开
2
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8,共2页
2020年12月26日,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发展战略研讨会暨分中心授牌仪式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国家科技部社会发展司生物医药处处长徐鹏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查德忠,中国科... 2020年12月26日,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发展战略研讨会暨分中心授牌仪式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国家科技部社会发展司生物医药处处长徐鹏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查德忠,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陈可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张允岭,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徐凤芹等领导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共计1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史大卓主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医科学院 医院副院长 社会发展司 中国科学院院士 西苑医院 陈可冀 心血管病 北京友谊宾馆
原文传递
心血管病高危病人中医体质类型与代谢风险因素的关系
3
作者 秦岭 鞠建庆 +1 位作者 王欣 王培利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6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分析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医体质类型与心血管代谢风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3月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例心血管病高危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评估中医体质类型,收集代谢因素数据,分析中医体质类型... 目的:分析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医体质类型与心血管代谢风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3月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例心血管病高危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评估中医体质类型,收集代谢因素数据,分析中医体质类型和代谢风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关系,并针对相关因素为阳性的高危人群做详细对比。结果:202例心血管病高危病人排名前3位的中医体质分别为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为主。痰湿质病人腹围、同型半胱氨酸(Hcy)明显高于其他体质类型病人;气郁质病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水平高于其他体质病人。结论:心血管病高危病人的中医体质类型以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为主,且与心血管代谢风险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高危人群 中医体质 心血管代谢
下载PDF
治疗心血管疾病常用中药的抗抑郁焦虑作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牛枫楠 任雨萌 +2 位作者 李婷 郝艺芳 李圣耀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29-236,共8页
心血管疾病合并抑郁焦虑是最常见的双心疾病。研究发现,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中药,其中补益类如人参、黄芪、甘草、茯苓、芍药、五味子,理气类如柴胡、香附、郁金、枳壳,活血化瘀类如当归、川芎、丹参、红花、三七、郁金,清热类如黄连... 心血管疾病合并抑郁焦虑是最常见的双心疾病。研究发现,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中药,其中补益类如人参、黄芪、甘草、茯苓、芍药、五味子,理气类如柴胡、香附、郁金、枳壳,活血化瘀类如当归、川芎、丹参、红花、三七、郁金,清热类如黄连、栀子、知母,安神类如酸枣仁、远志,化痰类如石菖蒲,温热类如桂枝等同时具有抗抑郁焦虑作用,其机制与调节神经递质、降低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亢进、调控神经营养因子、改变肠道菌群等有关。通过对上述中药的抗抑郁焦虑机制进行分析,以期为心血管疾病合并抑郁焦虑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抑郁 焦虑 中药
下载PDF
玉米须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敏 马晓娟 +2 位作者 史大卓 赵小晗 刘敏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98-103,共6页
玉米须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在明朝时期,就被中国医师兰茂(1397-1470)首次记录在云南南部的医学经典材料中。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玉米须的活性成分众多,药理作用广泛,如降压、降糖、抗肿瘤、抗氧化等。但玉米须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相... 玉米须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在明朝时期,就被中国医师兰茂(1397-1470)首次记录在云南南部的医学经典材料中。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玉米须的活性成分众多,药理作用广泛,如降压、降糖、抗肿瘤、抗氧化等。但玉米须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相关作用论述总结较少,本文检索了pubmed、知网、万方等电子数据库,本文将玉米须在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 心血管疾病 作用机制 凝血调节
下载PDF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罗文宽 卢健棋 +3 位作者 陈文鹏 庞延 潘朝锌 温志浩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6-250,共5页
青蒿素是从植物青蒿中分离出来的含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具有抗疟疾活性,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随着人们对青蒿素研究的逐步深入,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其他系统的药理作用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防治心血管疾病... 青蒿素是从植物青蒿中分离出来的含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具有抗疟疾活性,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随着人们对青蒿素研究的逐步深入,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其他系统的药理作用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显示出了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抑制血管重塑、降压、改善心室重构、抗心律失常、保护血管内皮、防治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及保护心肌细胞等药理作用,为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高脂血症等心内科常见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但关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抗血栓的研究较少,很多药理作用背后的分子机制尚未明确,且临床应用不多,仍然需要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来解答这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衍生物 心血管疾病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山楂防治心血管疾病作用机制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家谭 卢健棋 +1 位作者 罗文宽 杨敏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69-73,共5页
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属蔷薇科植物,以其果实和叶子入药。其主要成分为黄酮类、有机酸类、纤维素、单萜类、木脂素类等化合物。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山楂及其活性物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且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优... 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属蔷薇科植物,以其果实和叶子入药。其主要成分为黄酮类、有机酸类、纤维素、单萜类、木脂素类等化合物。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山楂及其活性物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且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因此,山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成为研究方向之一。山楂及其提取物主要通过抗炎、抗氧化、抗凋亡、降血脂、稳斑块、调节内皮细胞、调控心肌酶、抑制血小板活化与聚集、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作用来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山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山楂的临床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心血管疾病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中药干预NLRP3炎性小体通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周家谭 卢健棋 +5 位作者 闫涛 庞延 潘朝锌 毛美玲 卢荷娇 罗文宽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932-1940,共9页
炎症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驱动因素,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性小体通路在心血管炎症中起着关键作用,并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心肌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驱动因素,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性小体通路在心血管炎症中起着关键作用,并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心肌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心血管疾病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气虚为本,痰浊、血瘀为标,治当以“扶正祛邪”为法,而炎症介质属于中医学“毒邪”范畴,毒邪侵袭可导致脏腑功能紊乱,痰浊血瘀内生,气血阴阳耗损。补虚、开窍、清热、活血化瘀、理气、化痰类中药的复方及其有效成分可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通路的活性及其相关蛋白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细胞焦亡,从而有效防治心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心血管疾病 NLRP3炎性小体通路 中药复方 中药有效成分
下载PDF
延胡索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高风 郭丽君 +2 位作者 王亦菲 刘奕呈 马晓昌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2198-2201,共4页
心血管疾病是多数国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延胡索为罂粟科药用植物,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能,在临床中长期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延胡索的活性成分及制剂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抗动脉粥样硬... 心血管疾病是多数国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延胡索为罂粟科药用植物,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能,在临床中长期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延胡索的活性成分及制剂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抗心律失常、降血压、心肌保护和抗血栓形成等多种药理作用。综述延胡索及延胡索活性成分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延胡索相关新药和心血管疾病治疗新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延胡索 生物碱 活性成分 综述
下载PDF
近十年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随机试验研究证据图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丽萍 曾建斌 +1 位作者 万蝉俊 丁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7-11,I0001,共6页
目的 应用图表与证据图结合的方法,系统检索与梳理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了解相关研究的证据分布。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 目的 应用图表与证据图结合的方法,系统检索与梳理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了解相关研究的证据分布。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数据库,检索时间设置为2010年1月—2021年9月。纳入中医药防治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运用文字描述结合图表分析证据分布特征。结果 纳入文献245篇,分析了临床研究发表年度趋势、研究类型、主要方案和文献质量。结论 当下中医药防治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文献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伴焦虑抑郁存在明显优势。在对结局指标的分析中,充分肯定了中医药防治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是仍具有一些局限性,由于RCTs方法学质量普遍不高,建议按照CONSORT报告规范,运用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理念和方法,以便进一步探索中医药疗法在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领域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冠心病 焦虑抑郁 RCT 证据图
原文传递
基于国家专利的中药复方调治失眠用药规律研究
11
作者 田文得 张杰 徐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49,共6页
目的对治疗失眠中药复方专利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用药配伍及组方规律。方法检索CNIPR(Chi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Net)专利信息服务平台(http://search.cnipr.com/)自建库至2020年10月7日治疗失眠的中药复方专利,将数据录入中... 目的对治疗失眠中药复方专利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用药配伍及组方规律。方法检索CNIPR(Chi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Net)专利信息服务平台(http://search.cnipr.com/)自建库至2020年10月7日治疗失眠的中药复方专利,将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药物频次统计、性味归经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并挖掘潜在新处方。结果共纳入78首治疗失眠的中药复方专利,涉及中药231味,高频药物为酸枣仁、远志、甘草、茯苓、首乌藤等;药性分布:平>温>凉>寒,药味分布:甘>苦>辛>酸;主要归心、肝、肺经;药物组合以酸枣仁为核心;新处方有白芍+阿胶+黄连+熟地黄+当归+山茱萸、白芍+黄芩+黄连+鸡子黄等5首;最常见中医证型为肝火扰心证(34.1%)。结论本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复方专利治疗失眠的用药模式进行客观分析,有助于指导新方新药研发及临床处方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专利 中药复方 组方规律 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苓桂气化方改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早期患者左室心肌运动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李知轩 石玉姣 +3 位作者 刘春秋 杨晨光 乔文博 董国菊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702-707,共6页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成像技术评价苓桂气化方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FpEF)早期患者左室心肌运动的改善。方法 纳入明确诊断为HFpEF早期且中医辨证为气化不利证见水饮内停的...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成像技术评价苓桂气化方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FpEF)早期患者左室心肌运动的改善。方法 纳入明确诊断为HFpEF早期且中医辨证为气化不利证见水饮内停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试验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苓桂气化方颗粒(每袋27.5 g)口服,每日2次,每次1袋,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6 min walking test, 6MWT)测试,并在步行试验结束后立即进行心脏功能相关指标检测:患者运动负荷状态下的常规心脏超声参数[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 LAd)、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um thickness, IV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舒张早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E)、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间隔侧及侧壁侧运动速度(e′)、计算平均E/e′],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别获取左室心内膜下层、心肌中层和心外膜下层整体纵向心肌应变(GLSendo、GLSmid、GLSepi),计算整体纵向应变跨壁阶差(△GLS=GLSendo-GLSepi)。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6MWT、E、间隔侧e′、侧壁侧e′、GLSendo及△GLS有显著差异(P<0.01),GLSmid、GLSepi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6MWT、E、间隔侧e′、侧壁侧e′、GLSendo有显著差异(P<0.01),GLSmid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6MWT、E、间隔侧e′、GLSendo有统计学差异(P<0.05),△GLS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苓桂气化方可以增加HFpEF早期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成像技术可以更敏感地检测HFpEF早期左室功能的改变,尤其是心内膜下心肌应变值的改变,揭示苓桂气化方是治疗HFpEF早期潜在的有效中药方剂,同时也表明二维斑点追踪超声成像技术是评价HFpEF早期心功能改善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苓桂气化方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左室心肌运动
下载PDF
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瘀毒互结证诊断标准的研究
13
作者 鞠建庆 梁晓 +17 位作者 高洁 刘南阳 田文得 高铸烨 孙林娟 付长庚 薛梅 刘玥 裴卉 韦云 孙明谦 姚明江 付建华 徐浩 刘建勋 李浩 史大卓 张允岭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4期577-580,共4页
目的:基于文献系统分析和德尔菲法,建立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瘀毒互结证诊断标准。方法:系统分析古今文献,拟定瘀毒互结证德尔菲法专家咨询问卷,邀请全国120名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专家进行咨询,之后对问卷评分进行统计分析,以肯德尔... 目的:基于文献系统分析和德尔菲法,建立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瘀毒互结证诊断标准。方法:系统分析古今文献,拟定瘀毒互结证德尔菲法专家咨询问卷,邀请全国120名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专家进行咨询,之后对问卷评分进行统计分析,以肯德尔和谐系数评价专家意见协调程度,以克朗巴赫系数评价问卷信度,以各条目得分均值、变异系数、满分比的中位数为界值筛选主要条目。结果: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瘀毒互结证德尔菲法专家咨询问卷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04,克朗巴赫系数为0.917,表明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高、问卷信度良好。以重要性均值≥4.00分、变异系数≤0.21、满分比≥0.30为界值筛选主要条目,经专家讨论优化,形成了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瘀毒互结证诊断标准(草案)。该标准包含必要指标、主要宏观指标、次要宏观指标和实验室指标。结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瘀毒互结证诊断标准(草案)既体现了传统中医宏观辨证特点,又纳入了现代理化指标,可初步指导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病证结合辨证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脑血管病 瘀毒互结证 德尔菲法 证候诊断 病证结合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各参数、血管扩张功能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14
作者 彭蓬一世 邹国辉 杨雪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1期24-30,共7页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对缺血性心肌病(ICM)所致心力衰竭(HF)患者心脏各参数、血管扩张功能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科收治的ICM所致HF的120例住院患者作为...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对缺血性心肌病(ICM)所致心力衰竭(HF)患者心脏各参数、血管扩张功能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科收治的ICM所致HF的12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60例。常规组给予依那普利(起始剂量为2.5 mg/次,2次/d),研究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起始剂量25 mg/次,2次/d),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管扩张功能(FMD)、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C反应蛋白(CRP)、半乳糖凝集素3(Gal-3)、N末端脑钠肽前体(BNP)、白细胞介素(IL)-33、肿瘤坏死因子(TNF)-α。于治疗前后使用Barthel指数(BI)及明尼苏达州心衰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估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记录两组随访1个月内再入院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常规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AD、LVEDD、LVESD均降低,LVEF升高(P<0.05);治疗后,常规组LVEDD、LVESD均降低,LVEF升高(P<0.05),LA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治疗后心脏各参数均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FMD均升高,研究组CIMT降低(P<0.05),但常规组治疗前后C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MD、CIMT均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CRP、Gal-3、BNP、IL-33、TNF-α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BI均升高、MLHF-Q评分均降低,研究组均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MACE发生率及再入院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ICM所致HF的患者,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可较好地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下调了LAD、LVEDD、LVESD、CIMT、CRP、Gal-3、BNP和MLHF-Q水平,上调了LVEF、FMD、BI,显著降低了患者的再入院率及MACE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脏功能指标 血管扩张功能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概括性评价
15
作者 王如梦 付国静 +4 位作者 吴艳艳 郑莉莹 韩森福 薛梅 李立志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295-1299,共5页
目的采用图表与证据图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医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进行系统梳理与概括性评价,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 目的采用图表与证据图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医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进行系统梳理与概括性评价,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数据库,检索时间限定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9月。纳入中医药治疗CAS临床RCTs,对临床研究的年度发表趋势、治疗方案、结局指标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纳入200篇临床RCTs,发文量自2005年后呈波动式上升,研究样本量多集中在60~100例,中医药治疗CAS干预措施多以中药汤剂或中成药为主,研究结局指标关注较多的包括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面积、血脂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及安全性结局指标。结论中医药治疗CAS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但RCTs普遍质量不高,未来需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其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药 随机对照试验 概括性评价
下载PDF
陈可冀院士治疗常见心血管疾病临证经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子凯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6期3083-3086,共4页
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是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及老年医学临床及科研工作70余载。总结陈可冀院士诊治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疾病的经验,结合临床及基础研究的现代医学证据,整理陈可冀... 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是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及老年医学临床及科研工作70余载。总结陈可冀院士诊治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疾病的经验,结合临床及基础研究的现代医学证据,整理陈可冀院士治疗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临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中西医结合 活血化瘀 陈可冀 学术经验
下载PDF
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探讨四妙勇安汤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17
作者 张晓囡 孙长鑫 +2 位作者 陈纪烨 李晓雅 刘龙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5期946-949,共4页
“异病同治”是辨证论治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诊治疾病的精髓。四妙勇安汤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效,为古代治疗脱疽的著名方剂。在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屡获奇效,体现了中医“异病... “异病同治”是辨证论治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诊治疾病的精髓。四妙勇安汤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效,为古代治疗脱疽的著名方剂。在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屡获奇效,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学术思想。探究四妙勇安汤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特色,以期为促进临床辨证应用及拓展开发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四妙勇安汤 异病同治 中医经典
下载PDF
活心丸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惠稼祺 信琪琪 +3 位作者 袁蓉 缪宇 徐凤芹 丛伟红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97-401,共5页
心血管疾病属于中医“心系病证”范畴,其患病率、病死率高,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负担。中医药对多种心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中药活心丸具有益气活血、温经通脉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近5年的临床... 心血管疾病属于中医“心系病证”范畴,其患病率、病死率高,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负担。中医药对多种心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中药活心丸具有益气活血、温经通脉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近5年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表明活心丸可通过抗心肌纤维化、抗氧化应激、抗炎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等多种机制干预心血管病。为明确其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文章从临床及基础研究角度对活心丸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从活心丸的组方、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等层面,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阐述,探讨活心丸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为其临床应用及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心丸 心血管疾病 抗心肌纤维化 抗氧化 抗炎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血小板自噬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志雄 朱智德 +2 位作者 卢健棋 祁祥 何晓羚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23期2812-2816,共5页
自噬是指细胞在自噬相关基因的调节下,利用溶酶体降解自身受损、变性或衰老的大分子物质及细胞器的自我消化过程,是细胞维持动态平衡的重要方式,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无核血小板存在自噬,自噬可通过影响血小板的活化、黏附、聚集功能,... 自噬是指细胞在自噬相关基因的调节下,利用溶酶体降解自身受损、变性或衰老的大分子物质及细胞器的自我消化过程,是细胞维持动态平衡的重要方式,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无核血小板存在自噬,自噬可通过影响血小板的活化、黏附、聚集功能,从而参与动脉硬化、动脉血栓形成、心肌梗死过程。对血小板自噬的调控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寻求更安全高效的方法,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故本文对血小板自噬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自噬 血小板功能 心血管疾病 综述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吕丽娜 姜丽红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1年第5期87-90,共4页
红景天苷是中草药红景天的主要活性成分。对红景天苷通过抑制心肌纤维化水平、抗心肌细胞凋亡、抗炎、抗氧化等方面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红景天苷在保护心血管系统方面的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红景天苷 心血管系统 药理作用 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