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p-PLA_(2)、HGI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彭少林 杨水冰 +2 位作者 杨井金 陆小玉 张美彪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Lp-PLA_(2))、糖化血红蛋白指数(HGI)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住院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Lp-PLA_(2))、糖化血红蛋白指数(HGI)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住院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n=45)、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n=45)和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DR组,n=30)。同期随机抽取该院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和Lp-PLA_(2)、HGI水平,并分析HGI及Lp-PLA_(2)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NDR组、NPDR组、PDR组Lp-PLA_(2)、HGI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Lp-PLA组(H-Lp-PLA_(2)组)、高H-HGI组(H-HGI组)NPDR、PDR患者比例高于低HGI组(L-HGI组)和低L-Lp-PLA_(2)组(L-Lp-PLA_(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PLA_(2)、HGI是DR的危险因素(P<0.05),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HGI、Lp-PLA_(2)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 糖化血红蛋白指数
下载PDF
代谢调节因子Irisin与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彭少林 熊静妮 +2 位作者 沙永红 张美彪 李先辉 《医学综述》 2018年第4期781-786,共6页
鸢尾素(Irisin)作为一种新激素,其前体物质为Ⅲ型纤连蛋白结构域5(FNDC5),受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α(PGC1-α)调控。肌肉收缩运动可增加PGC1-α表达,后者正反馈调控促使FNDC5水解断裂产生Irisin。Irisin能够诱导白脂肪棕... 鸢尾素(Irisin)作为一种新激素,其前体物质为Ⅲ型纤连蛋白结构域5(FNDC5),受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α(PGC1-α)调控。肌肉收缩运动可增加PGC1-α表达,后者正反馈调控促使FNDC5水解断裂产生Irisin。Irisin能够诱导白脂肪棕色化、促进代谢、增加能耗、减轻体质量、改善糖耐量和胰岛素抵抗。这为2型糖尿病、肥胖症、代谢综合征等代谢性疾病患者带来了希望,众多学者积极探索Irisin靶向治疗的可行性,在不久将来其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用于此类疾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鸢尾素 Ⅲ型纤连蛋白结构域5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α 糖脂代谢
下载PDF
维生素D抵抗与代谢性骨病 被引量:5
3
作者 董坤 余学锋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1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维生素D是维持机体内钙、磷代谢稳态以及骨矿化的重要类固醇衍生物。生理剂量的维生素D或大剂量的维生素D的治疗达不到有效生理学效应的现象被称为维生素D抵抗。按病因可分为维生素D活化障碍和维生素D受体功能缺陷,本文所描述的维生素D... 维生素D是维持机体内钙、磷代谢稳态以及骨矿化的重要类固醇衍生物。生理剂量的维生素D或大剂量的维生素D的治疗达不到有效生理学效应的现象被称为维生素D抵抗。按病因可分为维生素D活化障碍和维生素D受体功能缺陷,本文所描述的维生素D抵抗主要是指由于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发生突变所致,又称为“遗传性维生素D抵抗性佝偻病(hereditary vitamin D resistant rickets,HVDR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性骨病 维生素D受体 生理剂量 VITAMIN 佝偻病 生理学效应 骨矿化 类固醇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激素代谢谱在肾上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璐璐(综述) 刘传鑫 +2 位作者 段佳佳 江涛 姜宏卫(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6期834-838,共5页
大气压离子化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被科学家首次发明,它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1])。近年来随着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的不断进步,其被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环境等各行各业,特别是在临床检... 大气压离子化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被科学家首次发明,它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1])。近年来随着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的不断进步,其被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环境等各行各业,特别是在临床检验诊断方面,其发展的速度尤为迅猛^([2]),已逐渐由科研应用转变为用于临床检测和辅助诊断,为精准医疗提供服务。自2010年以来,在内分泌领域涉及LC-MS/MS技术的临床研究文献每年增加超过100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类固醇激素 儿茶酚胺 库欣综合征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嗜铬细胞瘤
下载PDF
Gitelman综合征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5
作者 何晓玉 张晓玲 +2 位作者 乐晗 余学锋 邵诗颖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2期129-133,145,共6页
目的:分析Gitelman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诊断为Gitelman综合征的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并抽取患者的外周血进行全外显子高通量二代测序分析,结合文献报道讨论本疾病的临床特征与诊治经... 目的:分析Gitelman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诊断为Gitelman综合征的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并抽取患者的外周血进行全外显子高通量二代测序分析,结合文献报道讨论本疾病的临床特征与诊治经验。结果:3例患者均为成年发病,血压均正常。病例1无明显低钾症状,由体检时偶然发现而就诊;病例2和病例3均有低钾相关临床表现,补钾后症状可缓解。病例1和病例2表现为低钾、低镁、肾性失钾、低尿钙、代谢性碱中毒,病例3轻度低钾,血镁正常,也存在肾性失钾及低尿钙,3例患者均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基因检测结果示病例1和病例2为SCL12A3基因复合杂合突变,病例3仅发现单杂合突变,其中病例2的移码突变c.976delG既往未被报道,致病性软件预测该变异为可能致病。本文3例患者通过补充钾和镁后症状改善,血钾、血镁水平达到治疗目标。结论:Gitelman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有赖于实验室检查及基因检测,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TELMAN综合征 低钾血症 SCL12A3基因
下载PDF
地舒单抗在骨质疏松症和肿瘤性骨病中的临床应用及挑战综述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宁宁 于露 +1 位作者 李利平 姜宏卫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44-148,共5页
地舒单抗(Dmab)作为一种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抑制剂,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Dmab已被批准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OP)、骨巨细胞瘤(GCTB)、多发性骨髓瘤(MM)以及实体瘤骨转移患者。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Dmab面临着用药疗程、... 地舒单抗(Dmab)作为一种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抑制剂,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Dmab已被批准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OP)、骨巨细胞瘤(GCTB)、多发性骨髓瘤(MM)以及实体瘤骨转移患者。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Dmab面临着用药疗程、停药序贯、局部复发等问题。本文综述了Dmab在OP和肿瘤性骨病中的临床应用以及挑战,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地舒单抗 骨质疏松症 骨肿瘤 治疗疗程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导致多腺体功能异常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7
作者 董坤 周新荣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5年第1期87-89,共3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近年来广泛地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包括转移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霍奇金淋巴瘤等,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近年来广泛地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包括转移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霍奇金淋巴瘤等,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信号通路激活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产生免疫攻击,最终起到杀灭肿瘤细胞的效应[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甲状腺炎 糖尿病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下载PDF
1型糖尿病膳食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倩 彭慧芳 +2 位作者 尚丽景 张文宁 马瑜瑾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22期4519-4524,共6页
近年来,1型糖尿病(T1DM)的患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发病越早,慢性并发症导致的死亡风险越大。T1DM饮食干预疗法包括素食膳食、地中海膳食、低碳水化合物膳食、低血糖指数和低血糖负荷膳食,对控制T1DM患者血糖、改善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延缓... 近年来,1型糖尿病(T1DM)的患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发病越早,慢性并发症导致的死亡风险越大。T1DM饮食干预疗法包括素食膳食、地中海膳食、低碳水化合物膳食、低血糖指数和低血糖负荷膳食,对控制T1DM患者血糖、改善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延缓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具有显著效果。膳食模式的选择多种多样,低血糖指数和低血糖负荷膳食对于T1DM患者的血糖控制更具有指导意义,但目前最适合T1DM患者的膳食模式仍存在争议。未来可进一步研究低血糖指数和低血糖负荷膳食在T1DM饮食干预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膳食模式 血糖 并发症
下载PDF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9
作者 彭少林 杨水冰 +2 位作者 杨井金 陆小玉 张美彪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5,共5页
糖尿病(DM)、心血管疾病(CVD)、慢性肾脏病(CKD)、肥胖被认为是21世纪威胁居民健康的慢性疾病。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统计,目前全球有超过5亿人患DM,其中绝大多数患2型糖尿病(T2DM)[1]。全球约6 400万人患CVD[2],近7亿人患CKD[3],超重或肥... 糖尿病(DM)、心血管疾病(CVD)、慢性肾脏病(CKD)、肥胖被认为是21世纪威胁居民健康的慢性疾病。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统计,目前全球有超过5亿人患DM,其中绝大多数患2型糖尿病(T2DM)[1]。全球约6 400万人患CVD[2],近7亿人患CKD[3],超重或肥胖比例达到3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 病理生理机制 心血管疾病 慢性肾脏病 代谢综合征
原文传递
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彭少林 杨水冰 +10 位作者 沙永红 杨井金 陆小玉 张玲 杨娇娇 唐维 岳成思 杨康 向建平 刘莉 张美彪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3618-3621,共4页
目的研究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清胱抑素(Cys)C的影响及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在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室住院的DPN患者共105例,区组随机化分为单药治疗组(E组)、联合治疗组(EM组)、甲钴... 目的研究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清胱抑素(Cys)C的影响及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在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室住院的DPN患者共105例,区组随机化分为单药治疗组(E组)、联合治疗组(EM组)、甲钴胺对照组(M组)各35例。单药治疗组口服依帕司他片,联合治疗组口服依帕司他片及甲钴胺片,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治疗时间为12 w,观察治疗前后各组CysC水平变化及TCSS评分情况。最后完成研究的病例数分别为E组33例、EM组30例,M组34例。结果E组、EM组、M组CysC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中,EM组治疗后CysC水平较另外两组明显降低(P<0.05),E组较M组更低(P<0.05)。三组治疗前TCS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E组较M组TCSS评分更低(P<0.05),EM组较其他两组TCSS评分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依帕司他能够降低DPN患者血清CysC水平,可以改善DPN患者TCSS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帕司他 胱抑素C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
下载PDF
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多伦多临床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彭少林 杨水冰 +2 位作者 沙永红 杨井金 张美彪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第7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的影响。方法入选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2型糖尿病患者97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依帕司他组(n=33)、依帕...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的影响。方法入选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2型糖尿病患者97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依帕司他组(n=33)、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组(n=30)和甲钴胺组(n=34)。甲钴胺片0.5mg/次,依帕司他片50mg/次,2种药物均口服,3次/d。治疗周期3个月。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Hcy和TCSS水平。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χ^2检验。LSD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FBG、2hPBG、HbA1c水平相比治疗前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Hcy和TCS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相比治疗前Hcy水平[(11.39±1.39)vs(13.40±2.26)μmol/L;(11.27±2.46)vs(13.51±2.32)μmol/L;(10.13±1.84)vs(14.91±6.78)μmol/L]下降,依帕司他组和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组治疗后相比治疗前TCSS评分[(7.64±1.87)vs(8.30±2.59);(5.83±1.88)vs(9.13±2.91)]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组治疗后相比依帕司他组和甲钴胺组Hcy[(10.13±1.84)vs(11.39±1.39),(11.27±2.46)μmol/L]和TCSS评分[(5.83±1.88)vs(7.64±1.87),(8.59±2.22)]水平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缓解糖尿病患者DPN效果明显,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半胱氨酸 周围神经 依帕司他
下载PDF
黄花蒿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源辉 刘婕 +1 位作者 刘传鑫 姜宏卫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09-1332,共24页
黄花蒿为一味传统中药,历史悠久,始载于《五十二病方》。近年来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已成为热点研究中药之一。黄花蒿化学成分多样,药理活性广泛。本文以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体系为指导,结合现今研究成果,对黄花蒿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 黄花蒿为一味传统中药,历史悠久,始载于《五十二病方》。近年来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已成为热点研究中药之一。黄花蒿化学成分多样,药理活性广泛。本文以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体系为指导,结合现今研究成果,对黄花蒿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黄花蒿质量控制、药效评价与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蒿 质量标志物 倍半萜类 黄酮类 挥发油类
下载PDF
胱抑素C与同型半胱氨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彭少林 熊静妮 +2 位作者 李珏笛 沙永红 张美彪 《医学综述》 2019年第3期525-529,共5页
胱抑素C(CysC)属半胱氨酸类,可抑制半胱氨酸酶活性。同型半胱氨酸(Hcy)为一种α氨基酸,是蛋氨酸转甲基后生成的中间代谢产物。CysC与Hcy呈正相关,可通过氧化应激、促炎性反应、干扰凝血平衡等损伤微血管,并与微血管病变存在独立关联。... 胱抑素C(CysC)属半胱氨酸类,可抑制半胱氨酸酶活性。同型半胱氨酸(Hcy)为一种α氨基酸,是蛋氨酸转甲基后生成的中间代谢产物。CysC与Hcy呈正相关,可通过氧化应激、促炎性反应、干扰凝血平衡等损伤微血管,并与微血管病变存在独立关联。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间存在相关性,诸多学者也尝试通过循证医学研究揭示Hcy、CysC与DPN的关系,力争为DPN找到更多血清学依据,为其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监测提供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药物安全性研究进展与减毒对策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世闯 郭源辉 +3 位作者 刘婕 李映 段佳佳 江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49-2560,共12页
随着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也变得尤为重要。既往研究显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临床使用中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但都在可控范围内。在动物实验中,其在较高剂量下会对肾脏、肝脏、心脏、神经、血液、胚胎、DN... 随着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也变得尤为重要。既往研究显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临床使用中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但都在可控范围内。在动物实验中,其在较高剂量下会对肾脏、肝脏、心脏、神经、血液、胚胎、DNA产生毒性作用。通过联合用药或改变药物的给药方式、溶剂、制剂类型可以减缓或消除毒性及不良反应。本篇主要对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药物安全性、毒性机制以及减毒对策进行论述,以提高对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潜在毒性的认识并为临床中对于该药物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 安全性 毒性 减毒对策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对子代心脏影响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倩倩 刘凯琳 李利平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54-356,共3页
妊娠期糖尿病(GDM)可对胎儿心脏结构和功能造成不利影响,其损害程度与妊娠女性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有关,胎儿心肌功能障碍可持续至出生后,甚至可能增加子代远期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GDM对子代心脏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近年来... 妊娠期糖尿病(GDM)可对胎儿心脏结构和功能造成不利影响,其损害程度与妊娠女性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有关,胎儿心肌功能障碍可持续至出生后,甚至可能增加子代远期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GDM对子代心脏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相关机制的深入研究及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胎儿心脏评价方法和指标也陆续提出并应用于临床。基于此,本文针对GDM对子代心脏影响的现状、发病机制及超声评价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胎儿 子代 心脏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骨折风险评估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16
作者 于露 张宁宁 +1 位作者 姜宏卫 李利平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8期2271-2275,共5页
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全球健康问题。研究显示,T2DM与骨脆性有关,即使是骨密度正常或增加的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也比非糖尿病者显著增加。传统的骨折风险评估方法如双能X线吸收仪、骨折风险评估工具可... 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全球健康问题。研究显示,T2DM与骨脆性有关,即使是骨密度正常或增加的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也比非糖尿病者显著增加。传统的骨折风险评估方法如双能X线吸收仪、骨折风险评估工具可能会低估T2DM患者的骨折风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用于T2DM性骨质疏松症(OP)诊断及骨折风险评估的新型工具或技术被提出,但其准确性及可靠性仍颇具争议。因此,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有关影像学技术与人工智能在T2DM性OP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T2DM性OP的诊断及骨折风险评估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 人工智能 诊断 风险评估 综述
下载PDF
提高PCOS患者的临床诊疗:在脂质组学中寻找新突破
17
作者 章婷萍 段佳佳 +1 位作者 刘传鑫 江涛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9期1658-1662,共5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引起育龄女性不排卵性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成为大多数女性生殖健康的隐形杀手。脂质组学作为精准医学的重要组成成分,从分子水平分析疾病发生下机体脂质的整体代谢物及通路的改变,实现对疾病的精准定义及药物作...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引起育龄女性不排卵性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成为大多数女性生殖健康的隐形杀手。脂质组学作为精准医学的重要组成成分,从分子水平分析疾病发生下机体脂质的整体代谢物及通路的改变,实现对疾病的精准定义及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入分析,为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预后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主要探讨脂质组学在PCOS中的疾病诊断及药物研发的应用,深入了解近年来脂质组学在PCOS中的研究进展,为PCOS患者的诊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脂质组学 潜在标志物 临床干预
下载PDF
男性卡尔曼综合征1例诊治报告及文献回顾
18
作者 张雅君 陈复琼 +2 位作者 余学锋 谭娟 邵诗颖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4期362-365,共4页
卡尔曼综合征(Kallmann syndrome,KS)是伴有嗅觉减退或缺失的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diopathic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IHH)。该病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男性发病率约为1:8 000,女性发病率约为1:40 000[1]。... 卡尔曼综合征(Kallmann syndrome,KS)是伴有嗅觉减退或缺失的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diopathic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IHH)。该病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男性发病率约为1:8 000,女性发病率约为1:40 000[1]。本文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科2021年收治的1例男性K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基因检测探讨该病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卡尔曼综合征 低促性腺激素 嗅觉缺失 基因
下载PDF
融入科普和思政的内分泌教学查房在县级医院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李君芳 李岚 +1 位作者 付梦华 董坤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8期148-151,共4页
在我国大力推动“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的背景下,作为三级教学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深入农村卫生工作,结合内分泌疾病的特点,在援建过程中针对县级医院普遍缺乏规范化教学查房流程的现状,为提高医疗援建效率以探索符合县级医院的教学... 在我国大力推动“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的背景下,作为三级教学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深入农村卫生工作,结合内分泌疾病的特点,在援建过程中针对县级医院普遍缺乏规范化教学查房流程的现状,为提高医疗援建效率以探索符合县级医院的教学查房模式,并将爱党、爱国、爱伤护患的情怀深化融入日常的临床工作中等问题。通过典型案例的选取、思政元素的融入、将科普思维引入到教学查房之中,以达到展示规范化的教学查房流程并存留教案,延续教学效果。同时以科普相关的问题为授课讨论的切入点,提高授课讨论兴趣点,并提倡县级医师进行科普以普惠大众。最终将爱岗敬业、医患沟通、爱伤护患等思政理念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县级医师,县级医师工作者通过科普制作体现人文关怀、沟通协作等思政映射点,最终有效提高县级医院医师的医疗技术水平、人文情怀以及慢病防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查房 思政教育 科普 县级医院 内分泌学 乡村医疗
下载PDF
食源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肠道菌群及代谢相关疾病的影响研究进展
20
作者 何沙沙 张洁 +1 位作者 管璐璐 徐积兄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3年第1期10-13,共4页
食源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生成的,长时间、干热及高温会加速AGEs的形成。食源性AGEs的过量摄入被认为与许多疾病有关。由于食源性AGEs大都为高分子物质,在肠内不能被完全吸收或排泄,而在结肠内被细菌代谢。目... 食源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生成的,长时间、干热及高温会加速AGEs的形成。食源性AGEs的过量摄入被认为与许多疾病有关。由于食源性AGEs大都为高分子物质,在肠内不能被完全吸收或排泄,而在结肠内被细菌代谢。目前食源性AGEs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并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食物在加热过程中形成了其他化合物。本综述总结了关于AGEs的来源、吸收及其与代谢相关疾病的联系,并汇总了目前开展的人体及动物研究对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美拉德反应 肠道菌群 代谢性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