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不同刺激模式的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干预初级运动皮层(primary motor cortex,M1)对篮球运动员运动疲劳后运动技能习得的影响。方法:招募29名篮球运动员(女性9名、男性20名;年龄19.79...目的:探究不同刺激模式的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干预初级运动皮层(primary motor cortex,M1)对篮球运动员运动疲劳后运动技能习得的影响。方法:招募29名篮球运动员(女性9名、男性20名;年龄19.79±0.77岁;训练年限3.40±2.16年)按照平衡抵消法的顺序参与tDCS双侧正极刺激M1、tDCS正极刺激左侧M1(负极刺激右侧M1)和伪刺激实验,3种实验干预间隔至少1周。tDCS电流强度为2 mA,真刺激持续干预10 min,伪刺激仅在开始时持续刺激30 s。篮球运动员先进行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运动诱导运动疲劳,随后进行tDCS干预,最后依次进行序列反应时任务(serial reaction time task,SRTT)和投篮命中率测试对受试者的运动技能习得能力进行评估。结果:在投篮命中率方面,双侧正极刺激M1组显著高于伪刺激组(P=0.010);在SRTT方面,双侧正极刺激M1组的各个组块平均错误数(组块2、3、7)低于伪刺激组(均P<0.05)。结论:tDCS双侧正极干预M1能够有效改善篮球运动员运动疲劳后的运动技能习得能力。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不同刺激模式的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干预初级运动皮层(primary motor cortex,M1)对篮球运动员运动疲劳后运动技能习得的影响。方法:招募29名篮球运动员(女性9名、男性20名;年龄19.79±0.77岁;训练年限3.40±2.16年)按照平衡抵消法的顺序参与tDCS双侧正极刺激M1、tDCS正极刺激左侧M1(负极刺激右侧M1)和伪刺激实验,3种实验干预间隔至少1周。tDCS电流强度为2 mA,真刺激持续干预10 min,伪刺激仅在开始时持续刺激30 s。篮球运动员先进行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运动诱导运动疲劳,随后进行tDCS干预,最后依次进行序列反应时任务(serial reaction time task,SRTT)和投篮命中率测试对受试者的运动技能习得能力进行评估。结果:在投篮命中率方面,双侧正极刺激M1组显著高于伪刺激组(P=0.010);在SRTT方面,双侧正极刺激M1组的各个组块平均错误数(组块2、3、7)低于伪刺激组(均P<0.05)。结论:tDCS双侧正极干预M1能够有效改善篮球运动员运动疲劳后的运动技能习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