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心肺运动试验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1
作者 孙淑娜 田宏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45-748,共4页
心肺运动试验(CPET)是一种客观、定量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可全面综合评价人体负荷运动时心肺的储备功能和运动耐力,并在疾病诊断、疗效评估及康复指导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儿童CPET应用逐步普及,本文就儿童CPET正常参考值的建立以及... 心肺运动试验(CPET)是一种客观、定量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可全面综合评价人体负荷运动时心肺的储备功能和运动耐力,并在疾病诊断、疗效评估及康复指导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儿童CPET应用逐步普及,本文就儿童CPET正常参考值的建立以及CPET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肺动脉高压、川崎病和心律失常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运动试验 川崎病 储备功能 心血管疾病 正常参考值 肺动脉高压 康复指导 运动耐力
原文传递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学检测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 被引量:1
2
作者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7 位作者 黄国英 王慧君 刘芳 吴冰冰 高涵 林怡翔 叶明 黄涛生 《中华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7,共10页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居我国出生缺陷首位,约1/3的病例存在遗传因素,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染色体结构畸变和单基因变异等。遗传学检测在先心病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尚缺乏针对儿童先心病遗传学检测和临床...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居我国出生缺陷首位,约1/3的病例存在遗传因素,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染色体结构畸变和单基因变异等。遗传学检测在先心病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尚缺乏针对儿童先心病遗传学检测和临床应用的规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儿童先心病和临床遗传学专家,参考国内外先心病遗传检测和临床应用文献证据并反复讨论,结合国内临床现状,制订了"儿童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学检测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临床实践指导性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儿科杂志 遗传学检测 先天性心脏病 中华医学会 临床遗传学 心血管学 临床现状 临床医生
原文传递
基于深度学习的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超声分类诊断
3
作者 党艳 张璟 +2 位作者 高燕 黄国英 马晓静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49-856,共8页
目的 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超声分类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诊断为川崎病患者的心超图像,选取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非彩色多普勒成像的二维图像,剔除冠状动脉图像缺失、图像质量差,图像不完善... 目的 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超声分类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诊断为川崎病患者的心超图像,选取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非彩色多普勒成像的二维图像,剔除冠状动脉图像缺失、图像质量差,图像不完善的病例,共纳入研究图片1 328张,其中包括冠状动脉瘤664张图片,冠状动脉正常664张图片。利用所采集图片基于典型的深度神经网络AlexNet、LeNet、VggNet19、ResNet18进行分类诊断,其中1 000张作为训练集,164张作为验证集,164张作为测试集,约各占总图像数量的80%、10%、10%。结果 基于AlexNet的深度神经网路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的超声图像分类结果最好,可达98%准确率,且该深度分类模型在参数数量及训练效率上均有明显优势。结论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的超声分类诊断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超声心动图 深度学习 分类诊断
下载PDF
儿童川崎病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合并心肌梗死41例分析
4
作者 吕爱婷 叶岚 +8 位作者 储晨 何岚 赵趣鸣 赵璐 王凤 林怡翔 孙淑娜 黄国英 刘芳 《中华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目的分析川崎病合并严重冠状动脉病变(CAL)患儿发生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4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住院的41例川崎病合并心肌梗死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特征、川崎病以及CAL的诊疗过程、... 目的分析川崎病合并严重冠状动脉病变(CAL)患儿发生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4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住院的41例川崎病合并心肌梗死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特征、川崎病以及CAL的诊疗过程、心肌梗死发生时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及结局。结果(1)人口学特征:41例患儿中男36例、女5例,心肌梗死发病年龄为4.6(2.3,5.7)岁,心肌梗死距川崎病起病的时间为397(50,1095)d。(2)川崎病急性期诊治:仅15例(37%)患儿在病程10 d内接受2 g/kg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标准初始化治疗,其余26例(63%)均为不规范治疗或未治疗。(3)心肌梗死前CAL的诊治:诊断CAL距川崎病发病时间为14(10,116)d,其中15例出现心肌梗死时才发现CAL。26例心肌梗死发生前已诊断CAL的患儿,9例仅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其中7例应用双嘧达莫口服;16例给予抗血小板联合华法林治疗,仅1例INR达到目标值1.5~2.5。41例患儿中规范抗血栓治疗仅1例(2%)。(4)心肌梗死临床表现:32例患儿发生心肌梗死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其中18例为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等,10例出现呼吸及心搏骤停伴晕厥或抽搐,其他为腹痛、恶心、呕吐、精神差等非特异性症状;9例无症状患儿常规复查时发现静默性心肌梗死。(5)心肌梗死心电图和影像学表现:心电图检查33例有ST-T改变,其他包括异常Q波、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显示CAL合并血栓27例,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18例,室壁运动异常15例,室壁瘤3例;37例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和(或)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其中闭塞血管39支,重度狭窄(≥75%)血管3支,均为巨大冠状动脉瘤合并血栓形成导致。(6)心肌梗死治疗: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儿9例行心肺复苏均成功,7例给予静脉溶栓治疗,1例进行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之后均给予双抗血小板及治疗量低分子肝素治疗。共16例患儿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手术均成功。(7)结局:41例患儿随访994(215,1832)d,好转31例,加重或无好转5例,死亡1例,失访4例。结论儿童川崎病CAL的心肌梗死多发生在川崎病发病后的1年内,症状多不典型;CABG是川崎病CAL发生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死 回顾性研究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心血管健康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控新进展
5
作者 李萍 张羿 +2 位作者 窦亚兰 严卫丽 黄国英 《中华儿科杂志》 2025年第4期429-432,共4页
近年来儿童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发病率显著增加,不仅导致儿童心血管健康的渐进丧失,而且增加了成年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儿童心血管健康正面临严峻挑战,且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公共健康问题。本文介绍儿童心血管健康的危险因素暴... 近年来儿童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发病率显著增加,不仅导致儿童心血管健康的渐进丧失,而且增加了成年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儿童心血管健康正面临严峻挑战,且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公共健康问题。本文介绍儿童心血管健康的危险因素暴露、防控现状和进展,旨在为心血管疾病的早发现、早干预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高血脂 防控 心血管健康 儿童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出生队列研究在儿科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严卫丽 黄国英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0,共4页
儿童健康关乎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和发展潜力,儿科疾病预防和控制是保障儿童福祉的公共卫生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出生队列为研究生命早期暴露和致病因素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资源,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了可能。现对出生队列在儿... 儿童健康关乎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和发展潜力,儿科疾病预防和控制是保障儿童福祉的公共卫生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出生队列为研究生命早期暴露和致病因素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资源,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了可能。现对出生队列在儿科疾病预防和控制中的意义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和控制 儿科疾病 出生队列 公共卫生 干预措施 儿童健康 人口素质 发展潜力
原文传递
儿童心肌炎病因学及发病机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淑娜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192,共10页
儿童心肌炎较为常见,心肌炎是心肌组织呈局部或弥漫性炎症性改变的疾病,以心肌细胞坏死和间质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心肌炎的病因包括感染因素及非感染因素。病毒感染已被证明是最常见的感染因素,自身免疫因素和药物因素在非感染因... 儿童心肌炎较为常见,心肌炎是心肌组织呈局部或弥漫性炎症性改变的疾病,以心肌细胞坏死和间质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心肌炎的病因包括感染因素及非感染因素。病毒感染已被证明是最常见的感染因素,自身免疫因素和药物因素在非感染因素中占主要地位。心肌炎的发病机制涉及心肌细胞的直接和继发性损害、免疫学发病机制、基因信号通路异常、miRNA、遗传易感性等多方面。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以及其疫苗的广泛应用所导致的心肌炎备受关注。文章围绕儿童心肌炎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病因学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中国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病负担与临床现况调查分析
8
作者 盛子贤 袁宇星 +9 位作者 王芳洁 陈智 郭颖 沈兴 梁雪村 刘玲娟 李佳锦 闫小莉 潘博 田杰 《中华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6,共9页
目的探讨中国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病负担、临床现况及影响院内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1)描述性研究:基于全球疾病负担2021年研究,采集1990至2021年中国<15岁先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可用数据,并在年龄亚组(<... 目的探讨中国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病负担、临床现况及影响院内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1)描述性研究:基于全球疾病负担2021年研究,采集1990至2021年中国<15岁先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可用数据,并在年龄亚组(<1岁、1~<2岁、2~<5岁、5~<10岁、10~<15岁)中分析患病例数、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并通过回归计算年度百分比变化估计值(EAPC)。(2)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中国儿童心力衰竭多中心研究中1062例先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儿,根据年龄分为<2岁和2~<18岁组,分析患儿基本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情况及院内结局(院内死亡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和χ^(2)检验,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院内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1)1990至2021年中国先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患病例数从33.3[95%不确定区间(UI)27.1~40.5]万例上升至36.8(95%UI 29.6~45.9)万例,增长了10.8%(95%UI 5.0%~16.6%);同期患病率从104.5(95%UI 85.1~127.3)/10万增加至142.0(95%UI 114.0~176.8)/10万,增长了35.9%(95%UI 28.7%~43.0%),EAPC为1.5%(95%CI 1.2%~1.8%);尽管<1岁和1~<2岁组的患病例数分别下降了41.0%和25.6%,但所有年龄组的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1岁组EAPC为0.6%(95%CI 0.5%~0.7%);1~<2岁组EAPC为0.9%(95%CI 0.8%~1.0%);2~<5岁组EAPC为1.2%(95%CI 1.0%~1.4%);5~<10岁组EAPC为1.5%(95%CI 1.2%~1.8%);10~<15岁组EAPC为2.1%(95%CI 1.9%~2.3%)]。(2)多中心研究显示,1062例住院患儿中男528例(49.7%),女534例(50.3%),入院年龄为5.4(2.2,18.2)月龄,<2岁组827例(77.9%),2~<18岁组235例(22.1%)。复合畸形的患儿516例(48.6%),单纯先心病患儿占335例(31.5%)。两年龄组患儿在人口统计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结局等多个变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41.1%,436/1062)和β受体阻滞剂(8.7%,92/1062)在先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住院患儿中的使用率较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复杂先心病(OR=7.73,95%CI 2.24~26.63;OR=3.17,95%CI 1.92~5.23)、肺多血(OR=2.15,95%CI 1.01~4.18;OR=2.00,95%CI 1.35~2.97)、左心室射血分数<55%(OR=2.13,95%CI 1.08~4.21;OR=2.80,95%CI 1.45~5.56)、动脉氧分压(OR=0.99,95%CI 0.98~0.99;OR=0.99,95%CI 0.98~0.99)及血清钙离子浓度(OR=0.31,95%CI 0.17~0.58;OR=0.42,95%CI 0.28~0.62)是院内死亡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国先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病负担在1990至2021年呈持续增加趋势,患病率增幅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复杂先心病、肺多血、左心室射血分数<55%、动脉氧分压及血清钙离子浓度是院内死亡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心力衰竭 儿童 患病率
原文传递
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学检测的重要价值
9
作者 黄国英 《中华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1,共3页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其发病涉及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其中遗传发病机制与部分先心病的围术期疗效和远期预后密切相关。因此,了解先心病的遗传学信息,规范遗传学检测,对先心病的精准临床诊治和预后管理具有重要...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其发病涉及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其中遗传发病机制与部分先心病的围术期疗效和远期预后密切相关。因此,了解先心病的遗传学信息,规范遗传学检测,对先心病的精准临床诊治和预后管理具有重要价值。现对先心病的遗传学背景、遗传学检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遗传学检测 先心病 出生缺陷 远期预后 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围孕期母亲同型半胱氨酸与子代出生体重结局关联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羿 陈逍天 +8 位作者 姚沁玙 陈红燕 李梦茹 王定美 窦亚兰 彭远舟 顾晓妍 严卫丽 黄国英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8,共9页
目的分析围孕期母亲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子代出生体重结局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上海市围孕期亲子队列(SPCC)中在2016年9月1日至2022年11月11日完成分娩的母子对19984组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分为孕前、孕早期纳入两个亚组。纳入... 目的分析围孕期母亲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子代出生体重结局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上海市围孕期亲子队列(SPCC)中在2016年9月1日至2022年11月11日完成分娩的母子对19984组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分为孕前、孕早期纳入两个亚组。纳入时收集血样并采用统一问卷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膳食补充剂使用、孕期不良并发症等信息。血清HCY、叶酸和维生素B_(12)的测量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出生体重从医疗记录获取,采用多重填补法处理缺失数据。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和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围孕期母亲HCY与子代出生体重和小于胎龄(SGA)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孕前纳入9452组,孕早期纳入10532组。怀孕年龄≥35岁的产妇占比为9.2%(1832/19984),初产妇占比为76.5%(15283/19984),孕前超重和肥胖占比为14.0%(2804/19984),孕前期使用叶酸补充剂的占比为21.4%(4272/19984),孕早期补充叶酸的占比为85.2%(8976/10532),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占比为6.2%(1245/19984),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占比为3.6%(711/19984),子代出生体重为(3297±468)g,SGA儿1962例(9.8%)。围孕期总人群适于胎龄组母亲HCY浓度为(7.9±3.2)μmol/L,其中孕前亚组为(8.3±3.7)μmol/L,孕早期亚组为(7.3±2.4)μmol/L。调整围孕期人口学信息、妊娠不良结局、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_(12)等协变量后,围孕期母亲HCY升高与子代出生体重下降有显著关联(β=-2.30,95%CI-4.43~-0.16,P=0.035),亚组人群中仅有孕早期亚组与子代出生体重下降有显著关联(β=-7.39,95%CI-11.50~-3.21,P<0.001)。未发现围孕期总人群母亲HCY与子代SGA风险有关联。但孕早期母亲HCY升高与子代SGA风险升高有关(RR=1.05,95%CI 1.01~1.08,P=0.002)。围孕期维生素B_(12)在HCY升高与子代出生体重降低的关联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围孕期总人群、孕前期、孕早期中介效应分别占其总效应的16.5%、41.2%和5.4%。结论围孕期母亲HCY与子代出生体重下降有关,未发现与SGA存在关联。孕早期亚组母亲HCY升高可能与子代SGA风险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体重 婴儿 小于胎龄 围生医学 孕前保健
原文传递
上海市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儿的医疗费用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叶颖子 桂永浩 +13 位作者 陆权 洪建国 冯瑞 沈兵 张玥杰 董晓艳 苏玲 王晓倩 王佳钰 顾丹萍 徐虹 黄国英 余松轩 张晓波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6-153,共8页
目的探讨上海市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住院费用情况。方法回顾性病例总结,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市59家医疗机构共63 614例CAP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基本信息、疾病诊断、手术操作和住院费用信息等... 目的探讨上海市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住院费用情况。方法回顾性病例总结,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市59家医疗机构共63 614例CAP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基本信息、疾病诊断、手术操作和住院费用信息等,并根据来源医疗机构类型分为儿童专科医院组、三级综合性医院组和二级医院组;根据就诊年龄分为<1岁组、1~<3岁组、3~<6岁组、6~<12岁组和12~18岁组;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肺炎组和非重症肺炎组;根据是否接受了手术操作分为手术操作组和无手术操作组。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分析组间CAP住院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住院费用差异。结果 63 614例CAP住院患儿中男34 243例、女29 371例,就诊年龄为4(2,6)岁,住院时间为6(5,8)d。三级综合性医院组35 331例(55.5%)、二级医院组17 974例(28.3%)、儿童专科医院组10 309例(16.2%)。2018年CAP住院患儿27 943例、2019年29 009例,增长3.8%(1 066/27 943),2020年6 662例,与2018年相比下降76.2%(2 1281/27 943)。儿童专科医院、二级医院和三级综合性医院组收治外省市患儿、重症肺炎比例及住院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 146例(69.3%)比2 202例(12.3%)比9 598例(27.2%)、6 929例(67.2%)比2 270例(12.6%)比9 397例(26.6%)、8 304(6 261,11 219)比1 882(1 304,2 796)比3 195(2 364,4 352)元,χ2=10 462.50、9 702.26、28 037.23,均P<0.001]。2018至2020年CAP住院费用的总额分别为1.1亿、1.3亿、0.4亿元;2018至2020年单次住院费用分别为2 940(1 939,4 438)、3 215(2 126,5 011)和3 673(2 274,6 975)元。<1岁、1~<3岁、3~<6岁、6~<12岁、12~18岁组CAP患儿住院总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 941(2 787,9 247)比2 793(1 803,4 336)比3 013(2 070,4 329)比3 473(2 400,5 097)比4 290(2 837,7 314)元,χ2=3 462.39,P<0.001]。重症肺炎组患儿的住院总费用高于非重症肺炎组[5 076(3 250,8 364)比2 685(1 780,3 843)元,Z=109.77,P<0.001]。接受手术操作患儿的住院总费用高于无手术操作组[10 040(4 583,14 308)比3 083(2 025,4 747)元,Z=44.46,P<0.001]。结论 2020年上海市儿童CAP住院患儿例数较2018年及2019年显著下降。儿童专科医院收治的CAP患儿中外省市患儿及重症肺炎比例较高。儿童专科医院、<1岁患儿、重症肺炎及接受手术操作的患儿住院费用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儿童 医院费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