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内耳畸形相关脑脊液耳漏的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敏 高军 +5 位作者 刘薇 韩忠龙 杨扬 邵剑波 郑军 张杰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2-459,共8页
目的探讨儿童内耳畸形相关脑脊液耳漏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1月至2021年1月年在北京儿童医院经手术探查确诊的28例内耳畸形相关脑脊液耳漏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8个月~15岁8个月,中位年龄4岁。探查术中观... 目的探讨儿童内耳畸形相关脑脊液耳漏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1月至2021年1月年在北京儿童医院经手术探查确诊的28例内耳畸形相关脑脊液耳漏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8个月~15岁8个月,中位年龄4岁。探查术中观察患儿镫骨形态,分析术前、术后颞骨CT和内耳MRI的影像学特点。结果28例脑脊液耳漏患儿中89.3%(25/28)术中可见镫骨底板骨质缺损。术前颞骨CT显示内耳畸形、鼓膜膨隆、鼓室及乳突软组织影等间接征象;内耳畸形涉及四种耳蜗畸形:不完全分隔Ⅰ型(incomplete partition typeⅠ,IP-Ⅰ)、共同腔畸形、不完全分隔Ⅱ型(incomplete partition typeⅡ,IP-Ⅱ)和耳蜗未发育;100%(28/28)可见前庭扩大畸形;85.7%(24/28)内听道底板骨质缺损。术前内耳MRI检查T2加权像,73.9%(17/23)可见脑脊液耳漏的直接征象:内耳前庭与中耳鼓室两个T2片状高信号之间由点状略低或混杂T2信号相连,冠状位明显;100%(23/23)可见鼓室高T2信号与前、下方咽鼓管相延续的间接征象。填塞有效者,复查高分辨率CT:鼓室、乳突软组织影早至术后1周可减少或消失;复查核磁:术后3 d~1个月鼓室、乳突T2高信号影减少或消失,术后1~4个月前庭内可见中等T2信号软组织填塞影。结论伴前庭扩大的IP-Ⅰ、共同腔畸形、IP-Ⅱ和耳蜗未发育四类内耳畸形可能会导致脑脊液耳漏。结合特殊病史,内耳MRI的T2加权像可为多数内耳畸形伴脑脊液耳漏患儿提供直接诊断依据。颞骨CT及内耳MRI也可用于脑脊液耳漏填塞手术的疗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耳漏 内耳畸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单侧听神经病的识别
2
作者 李颖 林智涵 +10 位作者 王雪瑶 杨扬 张晓 周怡 金欣 郑之芃 史吉峰 王雪彤 白杰 郭丽宁 刘海红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7-454,共8页
目的:对比分析单侧听神经病(unilateral auditory neuropathy,UAN)与单侧聋(single-sided deafness,SSD)患儿听力学评估结果,获得UAN临床听力学特征,为儿童UAN的鉴别诊断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3年6月于首都医科... 目的:对比分析单侧听神经病(unilateral auditory neuropathy,UAN)与单侧聋(single-sided deafness,SSD)患儿听力学评估结果,获得UAN临床听力学特征,为儿童UAN的鉴别诊断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3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UAN和SSD患儿的听力学及影像学评估结果。UAN患儿共17例,其中男10例、女7例,平均年龄4.7岁;SSD患儿共43例,其中男27例、女16例,平均年龄6.5岁。听力学评估包括听性脑干反应(ABR)、听觉稳态反应(ASSR)、行为测听、耳蜗微音器电位(CM)、畸变耳声发射(DPOAE)和声导抗测试。应用SPSS 27.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儿童听力学检测结果及影像学表型差异。结果:①UAN组和SSD组患儿ABR波ⅢL的出现率分别为77.8%和20.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80,P=0.003)。SSD组250~8000 Hz行为测听阈值均高于UAN组,且500、1000 Hz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SD组500~4000 Hz ASSR阈值均高于UA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②UAN组与SSD组听力损失程度分级均以完全性听力损失为主,SSD组完全性听力损失占比(93.0%,40/43)显著高于UAN组占比(63.6%,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3,P=0.037);UAN组极重度听力损失占比(27.3%,3/11)显著高于SSD组占比(2.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听力曲线构型方面,UAN组平坦型占比36.4%(4/11)、上升型占比27.3%(3/11)、下降型占比18.2%(2/11)、其他型占比18.2%(2/11),SSD组平坦型占比76.7%(33/43)、下降型占比18.6%(8/43)、上升型占比2.3%(1/43)、其他型占比2.3%(1/43);其中SSD组平坦型占比显著高于UAN组,UAN组上升型占比显著高于SSD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③UAN组影像学评估正常者占比为81.8%(9/11),显著高于SSD组(37.1%,1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95,P=0.015)。结论:UAN与SSD患儿在听力学及影像学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UAN患儿ABR波ⅢL出现率显著高于SSD患儿;UAN患儿听力损失程度分级显著低于SSD患儿,UAN患儿上升型听力曲线的比例显著高于SSD患儿;UAN患儿ASSR阈值显著优于SSD患儿;UAN患儿影像学评估正常的比例显著高于SSD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感音神经性 单侧听神经病 单侧聋 听力检查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纽扣电池食管异物83例临床特点及严重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丰珍 段清川 +7 位作者 王桂香 杨小健 张薇 赵靖 王华 李宏彬 倪鑫 张杰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1-485,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纽扣电池食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83例纽扣电池食管异物的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50例(60.2%),女33例(39.8%)。年龄为7月17天... 目的分析儿童纽扣电池食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83例纽扣电池食管异物的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50例(60.2%),女33例(39.8%)。年龄为7月17天至9岁11个月,中位年龄18个月。记录并分析患儿食管内纽扣电池嵌顿时间、部位、临床特征、诊治情况、并发症及预后转归等相关临床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岁患儿72例(86.7%)。吞入到就诊的时间1 h至2个月,中位时间8 h。在首诊于我院的63例患儿中,常见临床症状包括恶心、呕吐32例(50.8%),吞咽困难31例(49.2%),流涎11例(17.5%),发热10例(15.9%)。83例患儿有73例术前确诊检查完整,其中55例(75.3%)通过X线片明确诊断。56例(76.7%)异物嵌顿于食管上1/3。72例(86.7%)通过硬质食管镜取出。23例(27.7%)患儿出现严重并发症,包括气管食管瘘15例(65.2%),声带麻痹8例(34.8%),穿孔3例(13.0%),纵隔炎3例(13.0%),出血3例(13.0%),食管周围脓肿1例(4.3%)。严重并发症组在异物暴露时间、监护人对异物吞入不明确性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2例死亡(2.4%),分别因动脉食管瘘出血和气管食管瘘治疗过程中支架移位导致的呼吸衰竭死亡。结论儿童纽扣电池意外摄入可危及生命,多发生于3岁以内儿童。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不明确的异物摄入史,往往造成严重并发症。胸部正侧位X线片检查为首选。气管食管瘘是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食管异物 纽扣电池 严重并发症
原文传递
多系统萎缩言语障碍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一淳 刘恒鑫 王含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2期209-212,共4页
多系统萎缩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帕金森综合征和小脑共济失调的多种组合。2022年国际运动障碍协会更新了多系统萎缩的诊断标准,“运动症状开始3年后出现严重的言语损害”是支持性运动特征之一,提示... 多系统萎缩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帕金森综合征和小脑共济失调的多种组合。2022年国际运动障碍协会更新了多系统萎缩的诊断标准,“运动症状开始3年后出现严重的言语损害”是支持性运动特征之一,提示言语障碍可能成为一种新的临床标志物。本文就多系统萎缩言语障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言语障碍 神经退行性疾病
原文传递
良性阵发性眩晕与前庭性偏头痛患儿伴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冰 李蓓 +4 位作者 张莉 刘薇 邵剑波 陈敏 张杰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16-419,共4页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眩晕(BPV)与前庭性偏头痛(VM)患儿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以眩晕为主诉的患儿共56例(研究组),其中诊断为BPV 20例,VM 36例;选取健康儿童40例为对照组。入组患儿均进行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儿...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眩晕(BPV)与前庭性偏头痛(VM)患儿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以眩晕为主诉的患儿共56例(研究组),其中诊断为BPV 20例,VM 36例;选取健康儿童40例为对照组。入组患儿均进行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测评,研究组患儿完成前庭功能检查,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焦虑、抑郁状态的差异性,分析研究组中BPV与VM患儿心理状态的差异性。结果:56例患儿中,学龄期39例,青春期17例;前庭功能检查异常24例;心理异常患儿共30例,焦虑状态26例、抑郁状态18例,其中14例焦虑和抑郁状态同时存在。研究组焦虑状态评分(24.75±15.71)与对照组(19.88±6.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状态无明显差异;研究组BPV与VM患儿的焦虑、抑郁状态测试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种疾病可能的风险因素中,VM患儿青春期与学龄期的焦虑状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BPV中女性与男性的焦虑状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眩晕发作的患儿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儿童BPV、VM发生心理异常的概率无差异性,但青春期女性患儿更容易出现焦虑状态,因此,反复眩晕发作的患儿还应关注其精神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焦虑 抑郁 儿童
原文传递
西罗莫司治疗淋巴管畸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嘉璐 王生才 +1 位作者 张雪溪 倪鑫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20-1524,共5页
淋巴管畸形(lymphatic malformations,LM)是儿童的常见疾病,其治疗手段包括硬化剂注射、手术、射频消融等。但是,对于弥漫性浸润式生长的难治性LM,传统的局部治疗手段无法取得良好的疗效,是临床治疗的重大挑战。近年来的基础研究发现,L... 淋巴管畸形(lymphatic malformations,LM)是儿童的常见疾病,其治疗手段包括硬化剂注射、手术、射频消融等。但是,对于弥漫性浸润式生长的难治性LM,传统的局部治疗手段无法取得良好的疗效,是临床治疗的重大挑战。近年来的基础研究发现,LM组织中的内皮细胞发生体细胞基因突变导致PI3K/AKT/mTOR通路持续激活,是LM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这为靶向该通路的抑制治疗提供了分子基础。其中,西罗莫司(mTOR抑制剂)治疗LM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西罗莫司治疗LM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畸形 弥漫性浸润 MTOR抑制剂 硬化剂注射 西罗莫司 抑制治疗 基因突变 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