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安宁疗护服务路径整合实践探讨——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傅丽丽 张灵慧 +3 位作者 汪庭娟 徐虹 陶毛毛 翟晓文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55-59,共5页
基于文献法及20余例医务社工参与的儿童安宁疗护个案经验,建构出在三甲儿童专科医院内开展儿童安宁疗护的整合路径,分为安宁疗护服务启动、医务社工专业评估、安宁疗护场所选择及个性化关怀服务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终止。并分析影响实践... 基于文献法及20余例医务社工参与的儿童安宁疗护个案经验,建构出在三甲儿童专科医院内开展儿童安宁疗护的整合路径,分为安宁疗护服务启动、医务社工专业评估、安宁疗护场所选择及个性化关怀服务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终止。并分析影响实践的关键要素为多学科团队的搭建、家属对临终事实的接纳度、患儿家庭临终场所选择的意愿表达、家庭的照顾能力、社区医疗资源的可及性。最后结合文化语境和现状就儿童安宁疗护实践提出总结与建议。儿童安宁疗护服务路径整合实践提高了临终患儿的生命质量,也体现了以患儿家庭为本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儿童专科医院 儿童安宁疗护 整合服务路径 医务社工
下载PDF
气泡式管理策略在儿童定点医院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院内感染防控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顾莺 王颖雯 +12 位作者 柳龚堡 王传清 马健 曾玫 王中林 葛艳玲 夏爱梅 翟晓文 周文浩 黄国英 徐虹 桂永浩 张晓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9-555,共7页
目的研究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气泡式管理策略应用于儿童定点医院新冠门急诊及新冠病房内人群的实施效果。方法前瞻性观察2022年3月1日—5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冠门急诊和新冠病房内接受诊治的儿童和工作人员,调查其在气泡... 目的研究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气泡式管理策略应用于儿童定点医院新冠门急诊及新冠病房内人群的实施效果。方法前瞻性观察2022年3月1日—5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冠门急诊和新冠病房内接受诊治的儿童和工作人员,调查其在气泡管理策略下奥密克戎变异株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763名患儿(其中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432例)和98名工作人员。观察期内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均为0。结论气泡式管理在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用于儿童定点医院对高风险区域的管控是一种可行、有效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奥密克戎变异株 儿童 院内感染 气泡式管理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儿科安全合理用药科普互动共生模式的实践与展望 被引量:5
3
作者 卢金淼 王广飞 +3 位作者 王月玥 郑锋 徐虹 李智平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7期769-772,共4页
本文旨在探讨一种新型药学科普(PSP)方法,以促进大众对儿童合理用药的正确认知。该方法整合和总结了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使用的现有儿科PSP方法和经验,并提出了一种结合普及科学和人工智能(AI)的儿科药学新模型,以更好地服务儿科药学。该... 本文旨在探讨一种新型药学科普(PSP)方法,以促进大众对儿童合理用药的正确认知。该方法整合和总结了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使用的现有儿科PSP方法和经验,并提出了一种结合普及科学和人工智能(AI)的儿科药学新模型,以更好地服务儿科药学。该模式包括9个部分,即专业团队、新媒体、人才培训、社区活动、平台运营、指南发布、制定标准、科普作品和药学服务。上述9个部分可分为核心业务、支持业务和附属业务3个层次。核心业务层包括专业团队、平台运营和药学服务,对提供高质量的药学服务至关重要。支持业务层包括新媒体、人才培养和社区活动,提供支持和服务,以确保核心业务的顺利运作。附属业务层包括指南出版、标准制定和科普作品,提供额外的信息和资源,以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通过这些儿科药学层次的结合,该组织可实现其使命和目标,并为药学普及科学产业做出贡献。结合AI的新儿科PSP方法可对儿童用药安全和药学服务做出重要贡献。一方面,该方法可改善家长和儿童对儿童药物的正确理解和使用,根据患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药学服务;另一方面,还可激发公众对合理儿童用药的好奇心和兴趣,并促进以AI技术为重点的科普教育,具有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 互联网 人工智能 药学服务 临床药师 实践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儿童甲流和乙流辅助诊断模型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葛小玲 尚于娟 +8 位作者 徐锦 曾玫 王传清 李静 施宇 王一 胡子欣 徐虹 张晓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0-818,共9页
目的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甲流和乙流阳性感染患儿的智能辅助诊断模型研究,协助开展传染病门诊预诊。方法以2013年1月—2020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门诊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基本信息、鼻咽拭子及血常规检验... 目的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甲流和乙流阳性感染患儿的智能辅助诊断模型研究,协助开展传染病门诊预诊。方法以2013年1月—2020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门诊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基本信息、鼻咽拭子及血常规检验数据,采用Python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基于Logistics回归和GBDT模型构建辅助诊断模型并计算特征值,以ROC曲线、AUC值和模型概率预测箱型图等指标作为模型性能判断标准。结果经鼻咽拭子确诊为单甲流阳性38094例,单乙流阳性24792例,甲乙流合并215例,共计63101例。共纳入25个指标作为模型特征值。基于Logistics模型和GBDT模型构建的甲流辅助诊断模型AUC值分别为0.877和0.884,前5位重要特征为年龄、单核细胞百分比、白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和C反应蛋白;乙流模型AUC值分别为0.895和0.902,前5位特征为年龄、单核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细胞计数、白细胞和血小板。GBDT效果均好于Logistics模型,且在鉴别单乙流阳性病例时性能最佳(AUC=0.902)。结论本研究建立起基于血常规检验数据的儿童甲乙型流感AI辅助诊断模型,可在诊前较为准确地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人群中识别甲流和乙流感染阳性患儿,迁移性好,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诊前辅助诊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Flu) 儿童 人工智能(AI) 辅助诊断
下载PDF
WT1基因检测时机对Wilm s肿瘤合并慢性肾脏疾病预后影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方晓燕 沈剑 +11 位作者 沈茜 毕允力 汤小山 刘佳璐 张致庆 翟亦晖 陈径 李国民 吴冰冰 钱琰琰 徐虹 饶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6-270,共5页
目的分析在Wilms肿瘤合并慢性肾脏疾病(CKD)的患儿中WT1基因检测对诊断和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上海市肾脏发育与儿童肾脏病研究中心儿童肾脏病基因检测数据库,2001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明确WT1基因突变、年龄<18岁患儿,或Wi... 目的分析在Wilms肿瘤合并慢性肾脏疾病(CKD)的患儿中WT1基因检测对诊断和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上海市肾脏发育与儿童肾脏病研究中心儿童肾脏病基因检测数据库,2001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明确WT1基因突变、年龄<18岁患儿,或Wilms肿瘤合并CKD 2~5期或肾病综合征或有蛋白尿的连续病例。按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ESRD)之前是否明确WT1基因突变分为早诊断组和晚诊断组,以ESRD为终点比较两组的预后。结果22例患儿明确WT1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突变,分别位于第8~9外显子/内含子。依据临床分型,10例为Denys-Drash综合征,3例为Fraiser综合征,9例表型为孤立型肾病综合征,5例合并假两性畸形。随访终点进入ESRD有15例,7例进入CKD 2~4期。应用生存曲线分析证实,早诊断组较晚诊断组进入ESRD病程显著延迟(P=0.011)。结论在儿童Wilms肿瘤、肾病综合征/蛋白尿、慢性肾功能损害的患儿中,在肾功能进展恶化之前及早明确WT1基因突变,不仅有助于临床诊断分型,还能显著延缓进入ESRD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WT1基因 Denys-Drash综合征 Fraiser综合征 慢性肾脏疾病 终末期肾衰竭
下载PDF
儿童肾移植后细小病毒B19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佳璐 翟亦晖 +5 位作者 赵闻雨 张雷 朱有华 曾力 徐虹 沈茜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1年第4期286-293,共8页
目的结合本中心及国内外文献总结儿童肾移植术后细小病毒B19(parvovirus B19,PVB19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纳入2004年1月—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进行规律肾移植后随访的131例患儿。结合文献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实验... 目的结合本中心及国内外文献总结儿童肾移植术后细小病毒B19(parvovirus B19,PVB19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纳入2004年1月—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进行规律肾移植后随访的131例患儿。结合文献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数据、治疗及预后。结果本中心儿童肾移植后PVB19感染发生率为3.8%(5/131),经静脉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gammaglobulin,IVIG)治疗、免疫抑制剂撤减和输血,除1例原发病复发,余预后良好。国内外20例患者平均移植年龄为(11.6±4.0)岁;男孩19例,移植后中位确诊时间为50(19,75)d。贫血最常见,部分伴有低白细胞血症、发热、血小板降低和全血细胞减少、脑炎等。80%接受IVIG,70%需输血,50%免疫抑制剂撤减,3例未治疗自愈。感染后贫血中位持续时间1(0.9~4.8)个月。随访生存率为100%,但2例分别因血栓和原发病复发致移植物失功。结论PVB19感染多在儿童肾移植后较早期发生,男孩多见,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IVIG输注和免疫抑制撤减可有效控制感染,总体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细小病毒B19 儿童 预后
下载PDF
腹膜转运功能的分子遗传学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姚佳妮(综述) 沈茜(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82-86,共5页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的治疗方式之一,其利用腹膜的半透膜特性,通过腹腔透析液不断地更换,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近来研究表明,多种分子的基因多态性均与腹膜功能相关,从而影响透析患者的预后,其对透析患者的处方...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的治疗方式之一,其利用腹膜的半透膜特性,通过腹腔透析液不断地更换,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近来研究表明,多种分子的基因多态性均与腹膜功能相关,从而影响透析患者的预后,其对透析患者的处方及预后具有提示性意义。本文旨在阐述目前腹膜转运功能相关的分子遗传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功能 分子多态性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CNI抵抗型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的短期疗效
8
作者 余思澄 刘佳璐 +11 位作者 刘娇娇 方晓燕 陈径 缪千帆 汤小山 张致庆 王春燕 戴如凤 韩新利 翟亦晖 徐虹 沈茜 《中华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RTX)治疗儿童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抵抗型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以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肾脏科规律应用RTX治疗[每剂375 mg/m^(2)(最大剂量5...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RTX)治疗儿童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抵抗型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以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肾脏科规律应用RTX治疗[每剂375 mg/m^(2)(最大剂量500 mg),每周1剂,共4剂]的13例CNI抵抗型SRN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一般情况、临床表现、RTX治疗前尿蛋白/肌酐、血清白蛋白、血肌酐、RTX治疗后6个月内免疫抑制剂使用、不良反应和每个月尿蛋白/肌酐、血清白蛋白、血肌酐指标。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RTX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尿蛋白/肌酐、血清白蛋白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变化情况。结果13例患儿中男8例、女5例,起病年龄4.0(2.9,6.8)岁、RTX治疗年龄9.8(5.9,13.6)岁。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8例、微小病变3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12例未检出有临床意义的基因变异,1例未行基因检测。RTX治疗前慢性肾脏病G1期11例,G2和G3期各1例。10例患儿完成4剂RTX治疗,1例完成3剂RTX,2例完成2剂RTX。13例患儿在RTX治疗后3、6个月尿蛋白/肌酐均较基线显著降低[0.60(0.13,2.04)、0.49(0.28,1.10)比1.44(0.76,4.11)mg/mg,Z=-2.34、-2.34,均P<0.05];3、6个月血清白蛋白均较基线显著升高[(35±8)、(34±7)比(30±6)g/L,t=2.30、2.60,均P<0.05]。RTX治疗后6个月eGFR较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0±32)比(113±35)ml/(min·1.73 m^(2)),t=-0.76,P>0.0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RTX可短期内降低CNI抵抗型SRNS患儿尿蛋白水平,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药物总体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儿童 利妥昔单抗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原文传递
儿童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管理策略和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顾莺 柳龚堡 +12 位作者 王颖雯 王传清 曾玫 陆国平 王中林 夏爱梅 陶金好 翟晓文 周文浩 黄国英 徐虹 桂永浩 张晓波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07-1110,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全球流行下,在儿童专科医院实施有效的常态化管理策略既能保障普通儿科人群的诊疗需求,又能提高既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现症感染患儿的救治及时性,同时降低院感发生率。目前,针对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门、急诊和病房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全球流行下,在儿童专科医院实施有效的常态化管理策略既能保障普通儿科人群的诊疗需求,又能提高既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现症感染患儿的救治及时性,同时降低院感发生率。目前,针对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门、急诊和病房管理措施报道鲜见,本文就新型冠状病毒区域性大流行的情况之下所实施儿童新冠门、急诊-病房一体化管理策略进行实践经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房管理 儿童专科医院 儿童医院 现症感染 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 常态化管理 管理策略
原文传递
达格列净治疗儿童伴蛋白尿的遗传性肾脏病的短期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静怡 刘娇娇 +4 位作者 方晓燕 陈径 翟亦晖 徐虹 沈茜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索达格列净治疗儿童伴有蛋白尿的遗传性肾脏病的短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以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23例遗传性肾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均给予达格列净治疗,体重≤30 kg患儿5 mg/d,体重>... 目的探索达格列净治疗儿童伴有蛋白尿的遗传性肾脏病的短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以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23例遗传性肾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均给予达格列净治疗,体重≤30 kg患儿5 mg/d,体重>30 kg起始剂量5 mg/d,1周后增至10 mg/d。治疗期间同时服用稳定剂量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原发疾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24 h尿蛋白及随访情况等临床指标变化。主要结局指标为治疗12(±2)周时24 h尿蛋白变化,次要结局指标包括治疗24(±2)周时24 h尿蛋白、12(±2)周和24(±2)周时eGFR变化等。使用混合线性模型比较结局指标变化。结果 23例患儿中男16例、女7例,年龄(10.8±2.9)岁。原发疾病包括Alport综合征12例、Dent病5例、蛋白尿4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2例。主要结局指标显示24 h尿蛋白在治疗12(±2)周时与基线相比降低[1.75(1.46,2.20)比1.84(1.14,2.54)g/m2,P<0.05]。次要结局指标显示24 h尿蛋白在24(±2)周与基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FR在治疗12(±2)周时较基线轻度降低[(107±21)比(112±28)ml/(min·1.73m2),P<0.05],24(±2)周时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白蛋白在治疗12(±2)、24(±2)周时均较基线升高[(39±8)、(38±7)比(37±8)g/L,均P<0.05]。研究期间无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达格列净可短期内改善伴有蛋白尿的遗传性肾脏病患儿尿蛋白及血白蛋白水平,无低血糖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遗传 蛋白尿 儿童 钠-葡萄糖转运体2
原文传递
儿童泌尿道感染诊治规范 被引量:12
11
作者 沈茜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37-341,共5页
泌尿道感染(UTI)是儿童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儿童UTI的临床症状可不典型,需结合尿沉渣分析与尿细菌学检查诊断,必要时需完善影像学评估有无泌尿系统发育畸形等。一旦诊断UTI需给予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选择应结合患儿一般情况... 泌尿道感染(UTI)是儿童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儿童UTI的临床症状可不典型,需结合尿沉渣分析与尿细菌学检查诊断,必要时需完善影像学评估有无泌尿系统发育畸形等。一旦诊断UTI需给予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选择应结合患儿一般情况、所在地区耐药发生率、既往用药史、尿细菌学药敏结果综合判断。此外,UTI并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患儿是否需要预防性抗菌药物治疗仍存在一定争议。现通过查阅、分析儿童UTI的相关指南、共识及临床依据,对儿童UTI的诊断、实验室检查、治疗等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道感染 儿童 诊断 治疗 膀胱输尿管反流
原文传递
Omicron株流行期间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特征和1年随访结局
12
作者 戴如凤 沈茜 +6 位作者 殷蕾 康郁林 李玉峰 陈径 曾玫 徐虹 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学组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29-737,共9页
目的探讨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Omicron变异株病毒(Omicron株)大流行期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 目的探讨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Omicron变异株病毒(Omicron株)大流行期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儿童感染SARS-CoV-2后的临床特征和短期随访结局,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参考。方法该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在上海市4个儿童肾脏病医学中心诊断并随访达1年的PNS合并SARS-CoV-2感染儿童(PNS组)与同期入住上海市金山公共卫生中心无基础疾病而感染SARS-CoV-2儿童(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1)在2022年3月30日至4月13日期间,上海市有6例PNS儿童感染SARS-CoV-2,男5例,女1例;中位年龄4.5(2.0,11.0)岁;同期这6例患儿均有确诊为SARS-CoV-2阳性的同居人。通过性别、年龄和疾病分型匹配3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包括男20例,女10例,中位年龄4.5(2.0,9.0)岁。PNS组和对照组儿童临床症状(包括发热时长)、治疗方案、疫苗接种剂数以及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6例PNS患儿包括激素敏感型3例,激素耐药型3例;微小病变2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2例,2例未行肾穿刺活检;其中4例在感染SARS-CoV-2时正处于口服激素或免疫抑制药物维持治疗中。在SARS-CoV-2感染前,6例PNS患儿原发病病情均平稳,尿蛋白阴性;感染时症状均为轻型,无危重或死亡病例;经隔离观察、对症治疗后,均转阴出院。(3)5例患儿出院后仍有不适症状,如咽痛、咳嗽、乏力等,持续时间约1周。所有患儿在随访的1年内未出现SARS-CoV-2"复阳"或"二次感染"。(4)4例患儿感染后出现PNS复发,及时加用激素治疗,尿蛋白迅速转阴,且随访1年内未再反复。(5)在感染SARS-CoV-2前,4例PNS复发患儿的免疫球蛋白IgG水平均低于正常参考值。结论上海地区Omicron株流行期间,PNS儿童感染SARS-CoV-2均与家庭内传播关联,多表现为轻症,预后良好;SARS-CoV-2感染后PNS可能会复发,复发时加用激素治疗有效;免疫球蛋白IgG可能是PNS儿童感染SARS-CoV-2预后判断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肾病综合征 Omicron株 儿童
原文传递
益生菌预防儿童泌尿道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崔静怡(综述) 沈茜(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833-837,共5页
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全球范围内细菌耐药率逐渐升高。益生菌作用的主要机制包括竞争性抑制病原、产生抗菌肽、调节酶活性、影响免疫调节和炎症因子等。体外及动物实... 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全球范围内细菌耐药率逐渐升高。益生菌作用的主要机制包括竞争性抑制病原、产生抗菌肽、调节酶活性、影响免疫调节和炎症因子等。体外及动物实验显示,益生菌可抑制泌尿道常见病原体的生长、黏附、侵袭以及预防小鼠UTI的发生。部分临床研究也显示,对于泌尿道结构正常或伴有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儿童,益生菌可有效预防UTI发生,同时降低细菌耐药率。因此,益生菌可能成为非抗生素途径预防儿童UTI的一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益生菌 泌尿道感染
原文传递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发急性坏死性脑病、急性肝衰竭、肌炎及急性肾损伤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常海岭 田鹤 +4 位作者 王相诗 陈伟明 沈茜 陆怡 曾玫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31-733,共3页
患儿女,2岁7月龄,因“发热3 d,抽搐1次,肝酶、肌酶及肌酐升高1 d”就诊,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发急性坏死性脑病、急性肝衰竭等多器官损伤,经血液净化、激素抗炎及对症支持治疗2周后,患儿好转出院。患儿后因肝酶升高行肝穿刺病理检... 患儿女,2岁7月龄,因“发热3 d,抽搐1次,肝酶、肌酶及肌酐升高1 d”就诊,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发急性坏死性脑病、急性肝衰竭等多器官损伤,经血液净化、激素抗炎及对症支持治疗2周后,患儿好转出院。患儿后因肝酶升高行肝穿刺病理检查示肝炎伴胆小管损伤,予保肝治疗,病程6周时肝功能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急性肾损伤 多器官损伤 胆小管 肝酶升高 保肝治疗 肌炎 冠状病毒感染
原文传递
儿童二次肾移植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明惠 苗莉 +11 位作者 翟亦晖 陈径 方晓燕 缪千帆 刘佳璐 刘娇娇 汤小山 张致庆 张雷 曾力 徐虹 沈茜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37-742,共6页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患儿进行二次肾移植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总结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肾脏科11例行二次肾移植的慢性肾脏病患儿的一般资料、原发病诊断、移植肾情况及随访情况...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患儿进行二次肾移植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总结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肾脏科11例行二次肾移植的慢性肾脏病患儿的一般资料、原发病诊断、移植肾情况及随访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11例接受二次肾移植的患儿中男6例、女5例,初诊慢性肾脏病年龄为11.9(7.4,13.3)岁。第1次肾移植年龄13.9(11.1,15.2)岁,第1次肾移植前透析时长22.1(3.5,36.5)个月。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10例(≤12月龄供肾9例,其中5例接受整块肾移植;1~3岁供肾1例)、亲体供肾1例。10例于术后1个月内发生移植物失功,另1例发生于术后5个月,失功原因包括血栓形成9例、排斥1例和原发性移植肾无功能1例。11例患儿均经过透析治疗(7例腹膜透析、4例血液透析)等待后成功完成二次肾移植,两次移植间隔时长为210(16,1041)d。第2次肾移植年龄14.7(11.7,16.2)岁,均接受3岁以上DCD供肾。二次肾移植术后随访(42±15)个月,二次肾移植后末次随访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为(85±34)ml/(min·1.73 m 2),移植肾均未失功,移植肾受者均存活。结论:儿童二次肾移植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在儿童第1次肾移植失败后给予透析过渡方案,3岁以上DCD供肾可有效保证二次肾移植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儿童 二次肾移植
原文传递
儿童IgA血管炎肾损伤监测与早期生物标记物
16
作者 沈茜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24,共4页
IgA血管炎(IgA vasculitis,IgAV)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小血管炎,约40%~50%患儿可累及肾脏,其中部分可进展至慢性肾衰竭,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严重影响患儿及其家庭生活质量。目前肾活检病理检查仍是判断IgAV肾损伤程度的金标准,然而因其创伤... IgA血管炎(IgA vasculitis,IgAV)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小血管炎,约40%~50%患儿可累及肾脏,其中部分可进展至慢性肾衰竭,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严重影响患儿及其家庭生活质量。目前肾活检病理检查仍是判断IgAV肾损伤程度的金标准,然而因其创伤性大、不易动态监测等,迫切需要探究无创、更易获得的检测指标。近年来,随着蛋白组学及分子基因学进步,探究尿液及血清标本中儿童IgAV肾损害的生物标志物日益受到关注。故现将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血管炎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生物标志物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腹膜透析居家管理常见问题与处理
17
作者 周清 沈茜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2年第12期1111-1115,共5页
腹膜透析是儿童终末期肾病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和容量超负荷是儿童居家腹膜透析最常见的问题,预防策略包括防止导管意外引起的导管污染、预防导管相关感染,对腹膜透析儿童或照顾者进行有效的培训,做好容量管理,提高其... 腹膜透析是儿童终末期肾病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和容量超负荷是儿童居家腹膜透析最常见的问题,预防策略包括防止导管意外引起的导管污染、预防导管相关感染,对腹膜透析儿童或照顾者进行有效的培训,做好容量管理,提高其居家操作的技能和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感染处理方式包括关注腹痛症状、正确留取透出液标本、积极腹腔抗感染治疗、治疗导管相关感染和持续质量改进。容量超负荷的防治策略包括积极治疗机械相关并发症、高血压、处方调整和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儿童 居家管理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抗病毒药物临床试验进展
18
作者 叶乔峰 王广飞 +4 位作者 黄怡蝶 卢金淼 朱琳 徐虹 李智平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77-583,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成为世界流行性疾病,其相关抗病毒药物临床试验的结果陆续公布,阿比多尔、瑞德西韦和干扰素的疗效不明确;氯喹、羟氯喹单药治疗以及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联合治疗效果存在争议,且高剂量使用氯喹可能会增加心脏毒性的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成为世界流行性疾病,其相关抗病毒药物临床试验的结果陆续公布,阿比多尔、瑞德西韦和干扰素的疗效不明确;氯喹、羟氯喹单药治疗以及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联合治疗效果存在争议,且高剂量使用氯喹可能会增加心脏毒性的风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未有显著疗效,其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常见;法匹拉韦相关的临床试验也未报道显著阳性结果。目前的临床试验多为非盲、非随机、观察性研究。药物剂量是否达到有效治疗剂量、患者基线情况是否一致、合并用药的作用、结局指标选择的合理性等问题可能影响研究结果。未来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来提供质量更高、更为明确的临床治疗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抗病毒药 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法布雷病的诊治进展
19
作者 刘佳璐 徐虹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60-862,共3页
法布雷病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遗传溶酶体贮积症,是由于GLA基因变异引起α半乳糖苷酶A(α⁃Gal A)活性异常,从而代谢底物在多脏器贮积,导致多系统受累。儿童期早筛、早诊、早治是关键。法布雷病需多学科综合管理,本文着重介绍儿童法布雷病... 法布雷病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遗传溶酶体贮积症,是由于GLA基因变异引起α半乳糖苷酶A(α⁃Gal A)活性异常,从而代谢底物在多脏器贮积,导致多系统受累。儿童期早筛、早诊、早治是关键。法布雷病需多学科综合管理,本文着重介绍儿童法布雷病症状、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筛查和遗传咨询进展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儿科医师提高对本病的认知和防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医师 活性异常 溶酶体贮积症 X连锁遗传 代谢底物 诊断和鉴别诊断 遗传咨询 多脏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