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专科互联网医院慢病管理服务模式的构建及探索 被引量:13
1
作者 史雨 柳龚堡 +3 位作者 沈国妹 徐婕 曹迪 翟晓文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7-531,共5页
目的探索符合儿童专科医院特色的互联网医院慢病管理服务模式。方法通过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互联网医院2020年运行指标,阐述互联网医院在儿童专科慢病管理中的作用。结果复旦儿科互联网医院目前已开通22个临床科室,登记医师数量334... 目的探索符合儿童专科医院特色的互联网医院慢病管理服务模式。方法通过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互联网医院2020年运行指标,阐述互联网医院在儿童专科慢病管理中的作用。结果复旦儿科互联网医院目前已开通22个临床科室,登记医师数量334人,占全院医师总量的71.2%。累计诊疗39782人次,包括37722人次免费问诊咨询,其中慢病咨询17861人次。医保患儿占19%,外地患儿占52%。患者满意度达到96.4%。结论我们构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医院的、以线下专科为管理主体的线上线下全流程互动的专科慢病服务模式,方便了专科专病患儿的随访,提高了慢病患者的随访依从性,有助于专科的慢病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医院 儿童 慢病管理
下载PDF
云南某受援医院儿科住院患者7年病案数据特征及医疗帮扶需求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史雨 李瑞 +3 位作者 张国文 黄艳 周高峰 翟晓文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8-553,共6页
目的调研云南省绿春县人民医院儿科病房7年住院病例数据,分析该医院儿科帮扶需求。方法抽取该县人民医院儿科病房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出院的所有患儿的归档病案信息,以出院患儿的第一诊断进行病种的统计,疾病分类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 目的调研云南省绿春县人民医院儿科病房7年住院病例数据,分析该医院儿科帮扶需求。方法抽取该县人民医院儿科病房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出院的所有患儿的归档病案信息,以出院患儿的第一诊断进行病种的统计,疾病分类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分析主要住院病种特点和变化情况、主要病种的临床特点、住院费用的变化。结果2013—2019年该儿科病房出院患儿共计14934人次,出院患儿人次数呈逐年增加趋势。排在前十位的病种分别为支气管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胃肠炎、新生儿窒息、黄疸、早产儿、疱疹性咽峡炎、惊厥、急性咽炎。住院患儿的平均年龄(22.7±32.8)个月,以婴幼儿为主;哈尼族占比91.0%;总体住院费用的中位数略提高,从2013年的1841.0元(95%CI:2237.9~2453.8)提高到2019年的2045.6元(95%CI:2525.4~2716.9)(P<0.05);其中检查费用的中位数从2013年的156.0元(95%CI:349.5~419.7)下降至2019年的143.9元(95%CI:210.0~229.8)(P<0.05);儿科病房的转诊率为2.2%,死亡率为0.3%。结论通过调研受援医院儿科病房出院患者的医疗信息,充分评估受援医院的疾病谱、医疗就诊情况等,精准地为受援医院提供医疗服务,以便于更好地完成乡村振兴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案数据 病种 住院费用 儿科 对口支援
下载PDF
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伴贫血临床特点及滋肾补血中药分期疗法的疗效评价
3
作者 富洋 曾巧钱 +2 位作者 赵雯 孙雯 汪永红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3期64-68,共5页
目的分析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AUB)合并贫血患儿的临床特点,评价滋肾补血分期疗法治疗肾阴亏虚、血热内扰型AUB患儿的疗效。方法收集青春期AUB合并贫血患儿的病历资料,包括初潮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量、经色、面色、舌脉等中医证候资... 目的分析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AUB)合并贫血患儿的临床特点,评价滋肾补血分期疗法治疗肾阴亏虚、血热内扰型AUB患儿的疗效。方法收集青春期AUB合并贫血患儿的病历资料,包括初潮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量、经色、面色、舌脉等中医证候资料,血常规、性激素6项等实验室资料,以及生殖系统B超检查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从月经和贫血恢复情况两方面评估滋肾补血分期疗法治疗肾阴亏虚、血热内扰型AUB患儿的疗效。结果①共纳入96例患儿,发病中位年龄为13.5岁,41.7%的患儿在初潮后1年内起病,54.2%的患儿就诊时病程已持续1年以上;贫血程度以轻度为主(70.8%),55.2%的患儿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②共有82例患儿在就诊时进行了完整的性激素水平检测,其中56例(68.3%)存在性激素紊乱,20例(24.4%)存在2项以上激素指标异常,各项异常指标中以睾酮升高最多(50.0%)。③共有76例患儿在就诊时进行了子宫与卵巢B超检查,子宫体积5.45~58.05cm3,卵巢体积2.23~14.16cm3。④青春期AUB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为肾阴亏虚证(61.5%)和血热内扰证(29.2%)。⑤共有87例患儿采用了滋肾补血分期疗法联合铁剂进行治疗,有9例随访时间不足3个月,最终78例患儿纳入疗效评价,崩漏总有效率为98.7%,贫血总有效率为69.2%。结论青春期AUB伴贫血的患儿以肾阴亏虚、血热内扰为主要中医证型,采用中药滋肾补血分期疗法进行治疗,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异常子宫出血 崩漏 贫血 中医药疗法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和唐氏综合征与白血病和淋巴瘤之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阿里旦努·奴尔艾力 翟晓文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06-208,F0003,共4页
儿童肿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近年来研究发现出生缺陷儿童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的出生缺陷有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以... 儿童肿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近年来研究发现出生缺陷儿童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的出生缺陷有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以及一系列相关的遗传性综合征。本文章主要讨论以上出生缺陷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以及其临床与预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缺陷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唐氏综合征 先天性心脏病 遗传性综合征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的白消安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广飞 张俊琦 +3 位作者 黄怡蝶 王月玥 翟晓文 李智平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59-268,共10页
目的 利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对白消安的药品不良事件(ADE)进行研究,挖掘潜在的ADE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FAERS数据库中2004年第1季度至2023年第1季度的数据,通过数据清洗、目标药物名... 目的 利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对白消安的药品不良事件(ADE)进行研究,挖掘潜在的ADE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FAERS数据库中2004年第1季度至2023年第1季度的数据,通过数据清洗、目标药物名称标准化,获得以白消安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记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比例报告比值法和综合标准法挖掘白消安ADE信号,并利用信息成分法进行信号强弱判断。以《国际医学用语词典》对ADE进行系统器官分类(SOC),并按照ADE发生频次和信号强度分别排序。结果 共获得20 326份以白消安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涉及患者5 615例,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40.71%vs.30.74%);年龄小于18岁占31.56%;上报人群主要为医师(33.71%)、其他健康专业人员(24.35%)以及药师(23.86%);上报国家主要为美国(29.69%)、日本(15.78%)、法国(11.79%)。共挖掘出白消安相关ADE信号556个,其中117个ADE信号未被药品说明书收载。556个ADE信号中,发生频次前五位ADE分别为产品用于未经批准的适应证、肝小静脉闭塞症、黏膜炎症、巨细胞病毒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信号强度排名前五位ADE分别为肝小静脉闭塞症、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静脉闭塞性疾病、移植物抗宿主病以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挖掘的ADE信号共累及23个SOC,数量排名前三的SOC分别为感染及侵染类疾病,各类检查,良性、恶性及性质不明的肿瘤(包括囊状和息肉状)。结论 白消安临床应用中,应警惕肝小静脉闭塞症、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神经相关毒性和血栓性微血管病等易造成严重后果的ADE,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做好ADE的预防方案,提高白消安的使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消安 FAERS数据库 药品不良事件 信号挖掘 药物警戒
原文传递
化疗延迟对儿童伯基特淋巴瘤预后影响的多中心研究
6
作者 宋丽 金玲 +27 位作者 张永红 杨晓梅 段彦龙 郑敏翠 翟晓文 刘英 刘炜 刘安生 袁晓军 戴云鹏 张乐萍 汪俭 孙立荣 刘嵘 张宝玺 江莲 魏会霞 陈开澜 金润铭 王西阁 周海霞 王红美 庄树栓 周春菊 高子芬 牟晓 张开慧 李府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41-948,共8页
目的分析儿童伯基特淋巴瘤(BL)化疗延迟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中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CNCL)2017年5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591例年龄≤18岁BL患儿临床资料,治疗均采用CNCL-BL-2017方案。依据临床特征,治疗... 目的分析儿童伯基特淋巴瘤(BL)化疗延迟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中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CNCL)2017年5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591例年龄≤18岁BL患儿临床资料,治疗均采用CNCL-BL-2017方案。依据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分为A组、B组、C组。根据化疗总时间是否延迟分为化疗延迟组和非化疗延迟组。治疗方案C组患儿根据化疗总延迟时间分为非延迟组、1~7 d化疗延迟组和>7 d化疗延迟组。分析化疗延迟与性别、年龄、化疗前合并肿瘤溶解综合征、骨髓受累、治疗分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正常4倍、化疗后合并Ⅲ~Ⅳ级骨髓抑制、中期评估有残留、重症感染(包括重症肺炎、败血症、脑膜炎、水痘等)等因素的关系。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化疗延迟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及Log-Rank检验绘制生存曲线并组间比较。结果591例患儿中男504例、女87例,随访时间34.8(18.6,50.1)个月,3年总生存率(OS)为(92.5±1.1)%,3年无事件生存率(EFS)为(90.5±1.2)%。化疗延迟组73例(12.4%),非化疗延迟组518例(87.6%)。化疗延迟的原因包含重症感染72例(98.6%)、骨髓抑制65例(89.0%)、脏器功能损伤35例(47.9%)、肿瘤溶解综合征22例(30.1%)等。治疗方案B组7例化疗延迟中COPADM(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泼尼松+柔红霉素+甲氨蝶呤+鞘内注射)阶段4例,CYM(甲氨蝶呤+阿糖胞苷+鞘内注射)阶段3例,治疗方案C组66例化疗延迟常见于COPADM(28例)和CYVE1(小剂量阿糖胞苷+大剂量阿糖胞苷+依托泊苷+甲氨蝶呤,12例)两阶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10岁(OR=0.54,95%CI 0.30~0.93)、化疗前合并肿瘤溶解综合征(OR=0.48,95%CI 0.27~0.84)、化疗后合并Ⅲ~Ⅳ级骨髓抑制(OR=0.55,95%CI 0.33~0.91)为化疗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化疗延迟组患儿3年OS、EFS均低于非化疗延迟组[(79.4±4.9)%比(94.2±1.1)%,(80.2±4.8)%比(92.0±1.2)%,均P<0.05]。治疗方案C组患儿>7 d化疗延迟组(42例)的3年OS低于1~7 d化疗延迟组(22例)、非化疗延迟组(399例)[(76.7±6.9)%比(81.8±8.2)%比(92.7±1.3)%,P=0.002]。治疗方案C组患儿中COP(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泼尼松)阶段化疗延迟组(9例)3年OS低于非化疗延迟组(454例)[(66.7±15.7)%比(91.3±1.4)%,P=0.005]。COPADM1阶段化疗延迟组(11例)3年OS低于非化疗延迟组(452例)[(63.6±14.5)%比(91.5±1.3)%,P=0.001]。结论儿童BL诊治过程中,化疗延迟与年龄>10岁、化疗前合并肿瘤溶解综合征、化疗后合并Ⅲ~Ⅳ级骨髓抑制有关,一旦发生化疗延迟,影响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基特淋巴瘤 预后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中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成熟B细胞淋巴瘤2017方案治疗儿童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中期疗效分析
7
作者 赵旸 黄爽 +21 位作者 贾月萍 张乐萍 段彦龙 金玲 翟晓文 王宏胜 胡波 刘英 刘安生 刘炜 郑敏翠 李府 孙立荣 袁晓军 戴云鹏 张宝玺 江莲 王西阁 王红梅 周春菊 高子芬 张永红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2751-2758,共8页
目的分析中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成熟B细胞淋巴瘤2017(CNCL-B-NHL-2017)方案治疗儿童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CNCL)16家医院2017年5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年龄≤18岁的HGBL患儿的临床及病... 目的分析中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成熟B细胞淋巴瘤2017(CNCL-B-NHL-2017)方案治疗儿童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CNCL)16家医院2017年5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年龄≤18岁的HGBL患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根据2016版世界卫生组织(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分为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伴双打击/三打击(HGBL-DH/TH)组及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HGBL-NOS)组。2组患儿均根据CNCL-B-NHL-2017方案,并按照危险度分层化疗,随访截止日期为2023年12月31日。所有患儿均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查,以明确基因MYC、BCL-2及BCL-6重排情况。分析患儿发病时临床、病理特点,比较不同临床分期、危险度分组患儿的治疗效果,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累积生存率的差异,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62例患儿,发病年龄[M(Q_(1),Q_(3))]为7(4,11)岁,男48例、女14例。临床分期Ⅱ、Ⅲ、Ⅳ期分别有11例(17.7%)、33例(53.2%)、18例(29.1%)。FISH检测结果显示4例(6.5%)为HGBL-DH;3例(4.8%)为HGBL-TH;余55例(88.7%)均为HGBL-NOS,其中18例伴MYC基因重排。HGBL-DH/TH组有7例,HGBL-NOS组有55例。B1方案13例(20.9%),B2方案3例(4.8%),C1方案37例(59.6%)和C2方案9例(14.7%)。48例(77.4%)同时联合利妥昔单抗靶向治疗。5例(8.0%)治疗中进展。随访时间[M(Q_(1),Q_(3))]为43.5(36.1,53.7)个月,所有患儿的完全缓解率为91.9%(57/62)。3年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93.5%和91.9%。HGBL-NOS组患儿的3年总生存率高于HGBL-DH/TH组(96.3%比71.4%,P=0.011)。HGBL-NOS组3年无事件生存率高于HGBL-DH/TH组(94.5%比71.4%,P=0.037)。在HGBL-NOS亚组中,伴有MYC基因重排的患儿总生存率较低(100%比88.9%,P=0.03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中枢神经系统侵犯(HR=6.05,95%CI:1.96~38.13,P=0.046)是总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论应用CNCL-B-NHL-2017方案治疗儿童HGBL疗效显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 儿童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儿童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管理策略和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顾莺 柳龚堡 +12 位作者 王颖雯 王传清 曾玫 陆国平 王中林 夏爱梅 陶金好 翟晓文 周文浩 黄国英 徐虹 桂永浩 张晓波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07-1110,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全球流行下,在儿童专科医院实施有效的常态化管理策略既能保障普通儿科人群的诊疗需求,又能提高既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现症感染患儿的救治及时性,同时降低院感发生率。目前,针对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门、急诊和病房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全球流行下,在儿童专科医院实施有效的常态化管理策略既能保障普通儿科人群的诊疗需求,又能提高既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现症感染患儿的救治及时性,同时降低院感发生率。目前,针对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门、急诊和病房管理措施报道鲜见,本文就新型冠状病毒区域性大流行的情况之下所实施儿童新冠门、急诊-病房一体化管理策略进行实践经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房管理 儿童专科医院 儿童医院 现症感染 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 常态化管理 管理策略
原文传递
新生儿期起病的罕见肝窦阻塞综合征1例
9
作者 王子鸣 邓英平 +6 位作者 施元美 王来栓 孙松 谢新宝 赵璐 王宏胜 李志华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89-994,共6页
患儿,男,1个月14 d,因腹胀2周,加重3 d入院。患儿生后曾有脐炎病史,体格检查示腹胀明显、腹壁静脉显露、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脏转氨酶轻度增高,肝脏超声及CT均提示门静脉肝内段及肝脏左中右静脉肝内段不显影、管腔闭塞、... 患儿,男,1个月14 d,因腹胀2周,加重3 d入院。患儿生后曾有脐炎病史,体格检查示腹胀明显、腹壁静脉显露、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脏转氨酶轻度增高,肝脏超声及CT均提示门静脉肝内段及肝脏左中右静脉肝内段不显影、管腔闭塞、周边纤维增生,临床诊断为脐炎引发的肝窦阻塞综合征。入院后12 d患儿出现大量血性腹水,继发低血容量性休克、呼吸衰竭,家属放弃治疗后临床死亡。该文对新生儿期起病的肝窦阻塞综合征的诊断思路及多学科诊疗进行重点描述,并总结肝大、腹水的鉴别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窦阻塞综合征 脐炎 肝大 腹水 新生儿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结核病 被引量:1
10
作者 钱晓文 翟晓文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2年第4期315-319,共5页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将原始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入患者体内,实现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重建,其适应证除了血液病以外还包括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等先天遗传性疾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者易发生结核病,常感染毒力弱的卡介苗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可出现...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将原始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入患者体内,实现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重建,其适应证除了血液病以外还包括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等先天遗传性疾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者易发生结核病,常感染毒力弱的卡介苗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可出现全身播散而威胁生命。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肿病和孟德尔遗传易感分枝杆菌病是最易发生卡介苗相关并发症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获得治愈。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存在活动性结核病的患者,移植前应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在原发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在移植前控制结核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结核病发生风险高,建议所有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移植前行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筛查,阳性患者进行预防性抗结核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结核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生理造血领域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幸紫萍 董瑞 翟晓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12-1916,共5页
造血是一个多阶段复杂的动态过程,受多条通路调控,涉及多种细胞和多个解剖位置,始于胚胎,贯穿整个生命周期。在哺乳动物造血系统发育过程中,目前熟知的造血解剖位置主要有卵黄囊、主动脉-性腺-中肾区、胎肝、骨髓、胸腺,前三者主要在胚... 造血是一个多阶段复杂的动态过程,受多条通路调控,涉及多种细胞和多个解剖位置,始于胚胎,贯穿整个生命周期。在哺乳动物造血系统发育过程中,目前熟知的造血解剖位置主要有卵黄囊、主动脉-性腺-中肾区、胎肝、骨髓、胸腺,前三者主要在胚胎和胎儿期承担造血任务,骨髓为成体造血的主要场所,而胸腺是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早期研究人员整合流式细胞术、体外细胞培养和体内动物移植模型,对血液系统细胞的分化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然而受技术限制,很难追踪到造血器官的单细胞造血活动。单细胞水平的转录组测序为科研人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使绘制生命体造血发育最为详细的细胞命运转变图谱成为可能,为血液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近年来大规模开展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生理造血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胎肝 骨髓
原文传递
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分子诊断及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祉祎 王宏胜 翟晓文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394-396,共3页
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是罕见的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特点的血液疾病,多有出血、血栓形成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可发现凝血功能异常,既往以临床诊断为主要方式。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分子诊断的进步与发展,致病机制研究不断深入,突... 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是罕见的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特点的血液疾病,多有出血、血栓形成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可发现凝血功能异常,既往以临床诊断为主要方式。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分子诊断的进步与发展,致病机制研究不断深入,突变基因及新的突变位点陆续被发现,分子诊断逐步成为诊断该病的主要标准,基因治疗作为目前前沿的方案,对该病的治疗仍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该罕见病三种致病基因(FGA、FGB、FGG)及相应突变方式及致病机制进行归纳总结,探究目前该病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提升大众对于此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 基因突变 分子诊断 基因治疗
下载PDF
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潇 富洋 陆凤娟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680-684,共5页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ADEM)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目前主要认为与感染后自身免疫反应的激活有关。ADEM通常是单相型病程,与其他脱髓鞘性疾病如多发性硬...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ADEM)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目前主要认为与感染后自身免疫反应的激活有关。ADEM通常是单相型病程,与其他脱髓鞘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不同。随着近年来对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的认识、理解和检测的增加,ADEM的诊断和治疗可能进一步变化。ADEM的诊断主要为临床诊断,需排除其他感染性、炎症性、肿瘤性和遗传性病变。急性期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性血浆置换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多数预后良好。该文综述了目前关于儿童ADEM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及鉴别、治疗和预后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 多发性硬化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原文传递
儿童非高危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治疗实践指南
14
作者 儿童重要血液性疾病精准诊疗体系的建立及应用项目组 王宏胜 +1 位作者 富洋 翟晓文 《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 2024年第5期415-421,共7页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罕见病,经过数十年临床试验方案的更迭,有效的化疗药物已普遍应用。随着基础研究的进展,该病的治疗逐渐引入新的方案及新型靶向药物,改善了部分患者的预后。由于该病有明显的临床...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罕见病,经过数十年临床试验方案的更迭,有效的化疗药物已普遍应用。随着基础研究的进展,该病的治疗逐渐引入新的方案及新型靶向药物,改善了部分患者的预后。由于该病有明显的临床异质性,不同累及范围和危险程度患者的治疗方案可有较大差异,为了有效、安全地治疗儿童LCH,根据证据级别和临床用药经验,项目组特别组织专家编写了儿童非高危LCH治疗实践指南,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指导临床医护人员合理治疗儿童L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非高危 儿童 治疗 指南
原文传递
中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成熟B细胞淋巴瘤2017方案治疗儿童伯基特淋巴瘤中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梦 吴攀 +36 位作者 段彦龙 金玲 杨菁 黄爽 刘英 胡波 翟晓文 王宏胜 富洋 李府 杨晓梅 刘安生 秦爽 袁晓军 董玉双 刘炜 周建文 张乐萍 贾月萍 汪俭 屈丽君 戴云鹏 管国涛 孙立荣 姜健 刘嵘 金润铭 王柱军 王西阁 张宝玺 陈开澜 庄树铨 张静 周春菊 高子芬 郑敏翠 张永红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11-1018,共8页
目的分析儿童伯基特淋巴瘤(BL)的临床特点, 总结中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成熟B细胞淋巴瘤2017方案(CNCL-B-NHL-2017)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2017年5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436例年龄≤18岁BL患儿临床资料, 均按照CNCL... 目的分析儿童伯基特淋巴瘤(BL)的临床特点, 总结中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成熟B细胞淋巴瘤2017方案(CNCL-B-NHL-2017)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2017年5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436例年龄≤18岁BL患儿临床资料, 均按照CNCL-B-NHL-2017方案分层治疗。分析患儿发病时临床特点, 比较不同临床分期、危险度分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 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436例患儿发病年龄6.0(4.0, 9.0)岁, 男368例(84.4%)、女68例(15.6%)。临床分期Ⅰ、Ⅱ、Ⅲ、Ⅳ期分别为4例(0.9%)、30例(6.9%)、217例(49.8%)、185例(42.4%), 危险度A、B1、B2、C1、C2组分别为1例(0.2%)、46例(10.6%)、19例(4.4%)、285例(65.4%)、85例(19.5%)。全组患儿中63例(14.4%)单纯化疗, 373例(85.6%)在化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利妥昔单抗。21例(4.8%)治疗中进展, 3例(0.7%)复发, 13例(3.0%)治疗相关死亡。随访时间24.0(13.0, 35.0)个月, 全组患儿2年无事件生存率(EFS)为(90.9±1.4)%, A、B1、B2、C1、C2组2年EFS分别为100.0%、100.0%、(94.7±5.1)%、(90.7±1.7)%、(85.9±4.0)%, A、B1、B2组整体高于C1组(χ^(2)=4.16, P=0.041)和C2组(χ^(2)=7.21, P=0.007)。单纯化疗组和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组2年EFS分别为(79.3±5.1)%、(92.9±1.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3, P<0.001)。临床分期Ⅳ期(包括白血病期)、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正常值4倍、中期评估有瘤灶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HR=1.38、1.23、8.52, 95%CI 1.05~1.82、1.05~1.43、3.96~18.30)。结论 CNCL-B-NHL-2017方案对儿童BL疗效显著, 联合应用利妥昔单抗可以使疗效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基特淋巴瘤 儿童 预后
原文传递
儿童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策略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静 闫钢风 +12 位作者 陈伟明 陶金好 明美秀 王一雪 曾玫 俞建 周建国 翟晓文 黄国英 徐虹 周文浩 张晓波 陆国平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03-1106,共4页
上海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疫情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提出针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的诊疗策略,包括诊断标准、早期危重预警评分、器官功能评价及病原学监测等。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治疗涉及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 上海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疫情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提出针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的诊疗策略,包括诊断标准、早期危重预警评分、器官功能评价及病原学监测等。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治疗涉及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脏器功能支持、中医药治疗等,并强调了多学科合作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合作 病原学监测 诊断标准 变异株 肺炎 中医药治疗 抗病毒治疗
原文传递
上海市儿童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管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玫 朱启镕 +18 位作者 翟晓文 柳龚堡 张晓波 周文浩 黄国英 徐虹 葛艳玲 王相诗 蔡洁皓 朱燕凤 王中林 夏爱梅 王建设 陆国平 曹云 董岿然 俞建 徐锦 王传清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687-690,共4页
2022年上海市经历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流行, 出现了4万多例18岁以下儿童病例, 不仅直接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而且对儿科医疗体系也带来很大影响。全市儿科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应对... 2022年上海市经历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流行, 出现了4万多例18岁以下儿童病例, 不仅直接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而且对儿科医疗体系也带来很大影响。全市儿科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应对此次疫情, 确保4万多例儿童病例的收治和危重症病例的救治, 把医学人文关爱很好地融入医疗工作中, 同时也保障了儿童基本医疗服务, 积极做好媒体沟通和科普宣传, 指导儿童和青少年掌握防护知识要点, 树立疫苗接种的信心。迄今, 上海收治的境外输入儿童病例和境内2019-nCoV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儿童病例数居全国前列。初期的儿童2019-nCoV感染的精简诊治方案和医院防控措施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在此次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的医疗工作中再次得到很好的验证和推广。现回顾总结上海儿童2019-nCoV感染的诊断、治疗和危重症救治的临床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诊断 2019新型冠状病毒 奥密克戎 治疗
原文传递
个案管理模式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晨 翟晓文 +2 位作者 王宏胜 钱晓文 成磊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1年第11期1289-1293,共5页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111例ALL患者,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纳入的5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纳入的5...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111例ALL患者,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纳入的5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纳入的56例患儿作为干预组。干预组患者采用个案管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复发8例,失访1例,死亡3例;对照组患儿复发17例,失访1例,死亡4例。最终完成化疗90例,其中干预组47例,对照组43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化疗完成率为83.9%,对照组为7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化疗结束后3个月和6个月随访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3年总体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累积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相关不良反应(AE)和治疗相关严重不良反应(SAE)累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患儿管理后的住院总费用和总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个案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ALL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节约医疗成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案管理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诊断及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富洋 王宏胜 陆凤娟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23年第1期90-93,共4页
儿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儿童骨骼肌肉系统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破坏性强,如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心内膜炎以及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远期可导致骨缺血性坏死、病理性骨折、畸形、活动受限... 儿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儿童骨骼肌肉系统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破坏性强,如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心内膜炎以及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远期可导致骨缺血性坏死、病理性骨折、畸形、活动受限及影响生长发育等后遗症。因此早期准确的诊断与及时合理的治疗非常关键。该文就儿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诊断与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利于提高治疗的规范性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儿童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单细胞测序在血液肿瘤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20
作者 苏娜润 翟晓文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21年第3期208-212,共5页
单细胞测序(single cell sequencing,SCS)技术指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对基因组或转录组进行扩增并测序的技术,较传统测序方法具有发现细胞异质性及使用生物材料较少等优势。近年来,随着测序成本逐渐降低,SCS技术在科研中越来越受到关注,特... 单细胞测序(single cell sequencing,SCS)技术指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对基因组或转录组进行扩增并测序的技术,较传统测序方法具有发现细胞异质性及使用生物材料较少等优势。近年来,随着测序成本逐渐降低,SCS技术在科研中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在血液肿瘤疾病诊治方面。血液肿瘤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而SCS技术有助于揭示其发病及克隆演变机制。本文就近几年SCS技术在血液肿瘤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血液肿瘤疾病的诊断与靶向治疗提供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测序 血液肿瘤 细胞异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