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中国,儿童安全用药是重要内容——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临床药师刘小会 被引量:1
1
作者 祝叶华 刘小会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35-36,共2页
刘小会,主管药师,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临床药师。研究方向为儿童呼吸用药咨询。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指出,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儿童... 刘小会,主管药师,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临床药师。研究方向为儿童呼吸用药咨询。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指出,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儿童人口数为2.33亿人,占总人口的16.8%。儿童的健康成长关乎数亿个家庭的幸福。一直以来,中国儿童用药呈现出专用药品少、适用剂量和规格少、生产厂家少、用药风险和不良反应高等特点。为保障儿童安全用药,守护儿童健康,中国儿童临床药师领域的专业人员在这一"冷门"领域深耕多年。为此,《科技导报》采访了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临床药师刘小会,请她介绍了多年来中国儿童安全用药的发展以及公众对于安全用药观念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科 主管药师 儿童医学中心 用药咨询 临床药师 《科技导报》 北京儿童医院 国家统计局
原文传递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儿童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式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郑莉 许志飞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0年第5期271-274,共4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儿童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技术(NPPV)的经验方法,使患儿能够顺利接受治疗,改善生活质量。方法治疗前完成多道睡眠监测,全面评估患儿病情。结合不同年龄段儿童心理特点,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儿童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技术(NPPV)的经验方法,使患儿能够顺利接受治疗,改善生活质量。方法治疗前完成多道睡眠监测,全面评估患儿病情。结合不同年龄段儿童心理特点,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正确选择面罩、评估呼吸机通气模式和参数。治疗当晚采用多道睡眠监测系统同步连接呼吸机行人工压力滴定,确定治疗压力。结果我科2015年1月~2019年4月间,共有35例OSAHS儿童接受NPPV治疗,男28例,女7例,年龄(7.0±3.0)岁。其中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后仍残留OSAHS 14例。治疗前,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为(84.5±43.6)次/h、阻塞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为(81.5±42.5)次/h、氧减指数为(81.7±40.5)次/h、最低血氧饱和度为(55.1±20.6)%、儿童睡眠呼吸生活质量问卷评分(OSA-18)为(83.0±16.7)分。患儿均顺利完成治疗,对呼吸机耐受好。经NPPV治疗,呼吸暂停及血氧下降消失,血氧饱和度稳定,白天精神状况明显好转。儿童OSA-18及睡眠监测相关指数均得到改善(P均<0.001)。结论儿童NPPV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睡眠呼吸状况,治疗压力一定要由儿科医护人员进行人工压力滴定确定,方能确保治疗有效和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儿童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多道睡眠图
下载PDF
儿童呼吸系统单基因病 被引量:3
3
作者 姚瑶 申昆玲 《精准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377-380,387,共5页
呼吸系统单基因病病种多,不仅限于肺部原发性疾病,如原发纤毛运动障碍(PCD)、囊性纤维化(CF)、肺泡蛋白沉积症(PAP)以及先天性肺血管病变等,还包括存在肺部受累的单基因病,如中枢低通气综合征(CCHS)、神经肌肉病、原发免疫缺陷病(PID)... 呼吸系统单基因病病种多,不仅限于肺部原发性疾病,如原发纤毛运动障碍(PCD)、囊性纤维化(CF)、肺泡蛋白沉积症(PAP)以及先天性肺血管病变等,还包括存在肺部受累的单基因病,如中枢低通气综合征(CCHS)、神经肌肉病、原发免疫缺陷病(PID)以及某些累及肺部的遗传代谢病或部分综合征等。呼吸系统单基因病的遗传特点包括临床异质性、基因异质性和基因突变的异质性。儿童呼吸系统单基因病临床表型缺少特异性,容易误诊漏诊。分子诊断可有效提高呼吸系统单基因病的诊断水平。随着越来越多的单基因病基因临床试验治疗被关注,基因治疗是单基因病治疗的未来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 单基因病 数据库 遗传学 分子诊断技术 体征和症状 基因治疗 儿童
下载PDF
儿童腺病毒肺炎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4
作者 李娟 刘秀云 +3 位作者 徐保平 殷菊 刘军 赵志鹏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3期283-287,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腺病毒肺炎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诊断为腺病毒肺炎的20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恢复期是否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分为闭塞... 目的探讨儿童腺病毒肺炎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诊断为腺病毒肺炎的20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恢复期是否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分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组和非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组,并对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7.57%(98/206)的腺病毒肺炎患儿在恢复期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单因素分析发现,热程、急性期肺部喘鸣音、呼吸机使用时间、全身糖皮质激素开始使用时间、住院天数、既往喘息病史、急性期乳酸脱氢酶、发病年龄等8个指标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3个自变量纳入最佳回归方程,分别是呼吸机使用时间、既往喘息病史、急性期肺部喘鸣音,提示其为儿童腺病毒肺炎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腺病毒肺炎患儿恢复期闭塞性支气管炎的发生率较高,早期预测其后遗症的发生非常重要。急性期应用呼吸机时间、肺部闻及喘鸣音以及既往有喘息病史的患儿易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腺病毒肺炎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急性期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娟 刘秀云 +2 位作者 殷菊 刘军 郭琰 《北京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013-1016,共4页
目的总结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急性期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2-2017年收治的177例重症腺病毒肺炎急性期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病原检测、并发症、治疗和转归。结果冬春两季的发病例数为... 目的总结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急性期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2-2017年收治的177例重症腺病毒肺炎急性期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病原检测、并发症、治疗和转归。结果冬春两季的发病例数为117例(66.1%),发病月龄1.23~159.83个月,其中≤2岁者占74.6%(132/177)。体温>39℃者占97.7%(173/177),热程≥10 d者占71.2%(126/177)。所有患儿均有咳嗽,71.2%(126/177)存在喘息。40.7%(72/177)有循环系统并发症,35.6%(63/177)有消化系统损害,11.3%(20/177)有神经系统损害,19.2%(34/177)有血液系统损害。对血或鼻咽分泌物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的腺病毒阳性率为75.2%,咽部分泌物免疫荧光抗原检测的阳性率为61.8%,明显低于PCR检测方法(P <0.05)。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1 g/(kg·d)、2 d者体温降至正常的时间为(2.24±1.09)d,明显短于应用IVIG 400 mg/(kg·d)、5 d者的(4.22±1.8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两种方案的IVIG对预后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80.8%(143/177)的患儿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平均应用时间为(9.94±5.63)d。根据是否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分为BO组和非BO组,两组患儿糖皮质激素开始使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症腺病毒肺炎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全部患儿有咳嗽,多为高热且持续时间长,多数患儿存在喘息。以心肌损害、呼吸衰竭和肝损害为常见并发症。咽部分泌物或血液的腺病毒PCR检查明显优于免疫荧光的抗原检测。应用IVIG 1 g/(kg·d)连用2 d可以有效控制体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重症肺炎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肺部感染征象MRI特征识别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蓓 于彤 +3 位作者 郭焱 徐保平 赵顺英 彭芸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1666-1669,1681,共5页
目的评估肺部MRI对儿童肺部感染的征象识别,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5例肺部感染儿童在48 h内进行CT及MRI平扫。对比CT图像,由2位医师对胸部病变征象(结节、实变、磨玻璃、囊泡、支气管扩张、胸腔积液、淋巴结)进行MRI不同序列间... 目的评估肺部MRI对儿童肺部感染的征象识别,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5例肺部感染儿童在48 h内进行CT及MRI平扫。对比CT图像,由2位医师对胸部病变征象(结节、实变、磨玻璃、囊泡、支气管扩张、胸腔积液、淋巴结)进行MRI不同序列间、MRI与CT间的征象识别进行评估和比较,应用卡方检验分析MRI序列与结节大小的关系。结果CT检出307个病灶,MRI检出268个(87.3%,95%CI 82.9%~90.7%)。CT检出212个结节中,189个(89.2%,95%CI 84%~92.9%)在MRI显示。超短回波时间序列对1~4 mm结节的敏感性达到88.9%(95%CI 75.2%~95.8%),对磨玻璃检测的敏感性为55.6%(95%CI 35.6%~74%)。46个实变病灶在MRI的4个序列均观察到,敏感性达100%(95%CI 90.4%~100%)。结论MR超短回波时间序列和PROPELLER T2WI序列对肺内征象的显示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尤其是超短回波时间序列对肺结节、磨玻璃的敏感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部感染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临床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讨 被引量:10
7
作者 高立伟 殷菊 申昆玲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2期71-73,共3页
临床医学生科研能力主要在于科研实践,科研水平的提高对完善医学生的医学素质及医学水平的发展均具有正面的作用。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及医学教育的发展,我国已越来越重视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但在整个过程中仍存在着目标定位不清、体系不... 临床医学生科研能力主要在于科研实践,科研水平的提高对完善医学生的医学素质及医学水平的发展均具有正面的作用。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及医学教育的发展,我国已越来越重视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但在整个过程中仍存在着目标定位不清、体系不规范、经费不足等问题。对我国临床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及重要性进行分析和阐述,通时,为提高临床医学生的科研能力,进一步探讨了加强临床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方法,旨在促进我国医学的创新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生 科研能力 培养
下载PDF
腺样体肥大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从多个方面影响儿童健康
8
作者 许志飞 《人口与健康》 2025年第1期87-89,共3页
一、腺样体的解剖结构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上部和后壁中线处的黏膜内,是鼻咽顶后壁的一团淋巴组织,表面似半个剥皮橘子。腺样体在儿童2~6岁时开始逐渐增生长大,到儿童8~10岁以后逐渐萎缩变小。腺样体属淋巴上皮器官,外界病... 一、腺样体的解剖结构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上部和后壁中线处的黏膜内,是鼻咽顶后壁的一团淋巴组织,表面似半个剥皮橘子。腺样体在儿童2~6岁时开始逐渐增生长大,到儿童8~10岁以后逐渐萎缩变小。腺样体属淋巴上皮器官,外界病原微生物与淋巴上皮器官表面接触后,在该器官和所属颈淋巴结内开始形成抗体。儿童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故咽淋巴环的增大相对其周围器官要快得多,由此可以设想,腺样体的肥大体现了免疫活动的增强,而其肥大的程度可能与儿童的免疫需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腺样体肥大 咽淋巴环 颈淋巴结 鼻咽顶 咽扁桃体 表面接触 淋巴组织
原文传递
基于胸部X线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诊断儿童不同病原体社区获得性肺炎 被引量:6
9
作者 胡莎莎 朱永北 +6 位作者 董迪 王蓓 王驰 周作福 徐保平 刘秀云 彭芸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63-1167,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胸部X线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诊断儿童不同病原体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价值。方法纳入1769例CAP患儿,根据病原学诊断分为病毒组(n=487)、细菌组(n=496)及肺炎支原体(MP)组(n=786),对比组间胸部X线征象的差异;将患儿以7∶1... 目的评价基于胸部X线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诊断儿童不同病原体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价值。方法纳入1769例CAP患儿,根据病原学诊断分为病毒组(n=487)、细菌组(n=496)及肺炎支原体(MP)组(n=786),对比组间胸部X线征象的差异;将患儿以7∶1∶2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对测试集患儿根据性别和年龄分为不同亚组进行分层分析。基于胸部X线片分割全肺和病灶ROI,分别训练全肺模型和局部模型,通过混淆矩阵评估2种模型的整体效能;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2种模型诊断不同病原CAP的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模型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3组病变累及范围、受累肺组织密度改变特点、肺过度通气及空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全肺模型及局部模型诊断不同病原CAP的准确率分别为61.85%及58.04%,精确度分别为63.77%及54.05%。全肺模型和局部模型诊断MP性CAP的效能最佳,AUC分别为0.798及0.819;全肺模型诊断病毒及细菌性CAP的AUC均大于局部模型(P均<0.05)。全肺模型和局部模型诊断测试集中男性亚组和女性亚组不同病原CAP的AUC、诊断高年龄亚组和低年龄亚组病毒性及细菌性CAP的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诊断高年龄亚组和低年龄亚组MP性CAP的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胸部X线片建立CNN模型诊断儿童不同病原体CAP的效能较好;全肺模型优于局部模型,2种模型均对MP性CAP诊断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儿童 X线 放射摄影术 胸部 神经网络 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儿童睡眠分期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力 吴云肖 +2 位作者 肖冰 许志飞 张远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53-1260,共8页
高质量睡眠与儿童的身体发育、认知功能、学习和注意力密切相关,由于儿童睡眠障碍的早期症状不明显,需要进行长期监测,因此急需找到一种适用于儿童睡眠监测,且能够提前预防和诊断此类疾病的方法.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是临床... 高质量睡眠与儿童的身体发育、认知功能、学习和注意力密切相关,由于儿童睡眠障碍的早期症状不明显,需要进行长期监测,因此急需找到一种适用于儿童睡眠监测,且能够提前预防和诊断此类疾病的方法.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是临床指南推荐的睡眠障碍基本检测方法,通过观察PSG各睡眠期间的变化和规律,对睡眠质量评估和睡眠障碍识别具有基础作用.本文对儿童睡眠分期进行了研究,利用多导睡眠图记录的单通道脑电信号,在Alexnet的基础上,用一维卷积代替二维卷积,提出一种1D-CNN结构,由5个卷积层、3个池化层和3个全连接层组成,并在1D-CNN中添加了批量归一化层(Batch normalization layer),保持卷积核的大小保持不变.针对数据集少的情况,采用了重叠的方法对数据集进行了扩充.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儿童睡眠分期的准确率为84.3%.通过北京市儿童医院的PSG数据获得的归一化混淆矩阵,可以看出,Wake、N2、N3和REM期睡眠的分类性能很好.对于N1期睡眠,存在将N1期睡眠被误分类为Wake、N2和REM期睡眠的情况,因此以后的工作应重点提升N1期睡眠的准确性.总体而言,对于基于带有睡眠阶段标记的单通道EEG的自动睡眠分期,本文提出的1D-CNN模型可以实现针对于儿童的自动睡眠分期.在未来的工作中,仍需要研究开发更适合于儿童的睡眠分期策略,在更大数据量的基础上进行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睡眠分期 多导睡眠图 卷积神经网络 Alexnet 脑电信号
下载PDF
儿童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56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郑莉 吴云肖 许志飞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2-596,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中枢型呼吸暂停(CA)(按呼吸事件类型分类)的临床特点及疾病构成,以提高临床对儿童睡眠呼吸疾病的认识。方法横断面研究。统计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睡眠监测中心完成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的患儿... 目的探讨儿童中枢型呼吸暂停(CA)(按呼吸事件类型分类)的临床特点及疾病构成,以提高临床对儿童睡眠呼吸疾病的认识。方法横断面研究。统计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睡眠监测中心完成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的患儿共计5708例,按照中枢型呼吸暂停指数(CAI)≥5次/h且CA和/或中枢型低通气数量>呼吸暂停低通气数量50%的标准,共有56例患儿(1.0%)符合此标准,回顾性分析56例以CA为主要表现的PSG及临床资料,总结分析疾病构成和呼吸特点。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枢型呼吸事件的相关因素。结果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同时符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有37例患儿,其中男16例、女21例。CAI与阻塞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呈正相关(r=0.673,P<0.001),与体重指数、年龄无相关性。在56例CSA患儿中,CAI>20次/h有4例患儿,其中Chiari畸形1例,脑干肿瘤2例,遗传代谢病1例。结论CA相对于阻塞型呼吸暂停发生率更低。CSA患儿多合并OSA,阻塞的严重程度是影响CAI的主要因素。若CAI>20次/h,应高度重视,需全面评估病史,完善相关影像学等检查,排除内外科基础疾病导致的C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多导睡眠监测
原文传递
2017-2020年我国儿童急性下呼吸道人腺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金津 段亚丽 +10 位作者 艾军红 朱云 王然 陈祥鹏 卢根 孙云 李昌崇 靳蓉 尚云晓 徐保平 谢正德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83-288,共6页
目的 了解我国儿童急性下呼吸道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优势基因型别。方法 收集2017年6月-2020年4月我国南北方6家医院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LRTI)住院儿童的呼... 目的 了解我国儿童急性下呼吸道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优势基因型别。方法 收集2017年6月-2020年4月我国南北方6家医院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LRTI)住院儿童的呼吸道样本,使用多重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对常见呼吸道病毒进行检测。对HAdV阳性样本进行基因分型,并收集患儿的临床信息进行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 793例ALRTI患儿,其中143例HAdV阳性,检出率为5.12%。南北方检出率分别为6.37%(91/1 429)和3.81%(52/1 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4,P=0.002),北方3~<6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为5.94%;南方1~<3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为9.37%。南方2019年春季和北方2019年夏季HAdV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0.43%(12/115)和13.70%(10/73)。92例HAdV阳性样本被成功分型,以B种的3型(35例)和7型(33例)居多;北方以B种的3型(19例)、7型(8例)和E种的4型(7例)多见,南方流行的优势型别为B种的3型(16例)和7型(25例)。患儿以肺炎为主要诊断(121例),其中重症肺炎15例,HAdV-7型感染10例。46.15%的患儿合并其他病毒感染,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18例)为最常见的混合感染病毒。结论 HAdV是2017-2020年我国儿童ALRTI的重要病毒病原之一,感染常年存在;南北方流行的HAdV均以B种为主;HAdV感染重症肺炎以HAdV-7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腺病毒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流行特征 基因型 儿童
原文传递
学龄前和学龄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呼吸事件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郑莉 吴云肖 许志飞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学龄前和学龄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睡眠呼吸事件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统计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因打鼾、张口呼吸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就诊,年龄3~14岁,并在睡眠中心行多导睡眠监... 目的探讨学龄前和学龄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睡眠呼吸事件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统计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因打鼾、张口呼吸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就诊,年龄3~14岁,并在睡眠中心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OSAHS儿童。按年龄分为学龄前(3~5岁)和学龄期(6~14岁)两组。分析比较两组间体质指数(BM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阻塞型呼吸暂停指数(OAI)、阻塞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OAHI)、中枢型呼吸暂停指数(CAI)、氧减指数(ODI)、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结果 654例患儿确诊为OSAHS,其中学龄前组374例,学龄期组280例。学龄期组的CAI、平均血氧饱和度低于学龄前,CAI中位数分别为1.2、1.4次/h,平均血氧饱和度分别为97%、98%。学龄期组的BMI、AHI、OAHI、ODI均高于学龄前组,BMI中位数分别为18.6、15.1kg/m~2,AHI分别为11.7、9.6次/h,OAHI分别为9.6、8.0次/h,ODI分别为8.2、6.0次/h。两组间BMI、AHI、OAHI、CAI、ODI、平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性别、OAI、最低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类型呼吸事件比例比较,学龄期组的中枢型呼吸暂停(CA)、混合型呼吸暂停(MA)占比均低于学龄前,CA占比中位数分别为8.4%、12.7%,MA占比分别为1.5%、2.3%。两组间CA、MA所占呼吸事件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阻塞型呼吸暂停(OA)、低通气(H)所占呼吸事件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完成专科查体的550例OSAHS患儿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HI与BMI独立相关(r=1.318,P<0.01),与年龄、性别、腺样体及扁桃体分度不相关。结论在OSAHS患儿中,学龄期儿童呼吸事件发生频率高于学龄前期,最多见的呼吸事件是低通气。年龄越小合并发生中枢型呼吸暂停比例越高。腺样体和(或)扁桃体肥大的OSAHS患儿中,肥胖是影响AHI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中枢性 儿童 多导睡眠监测
下载PDF
儿童呼吸科临床药师参与药物咨询223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小会 刘军 +3 位作者 姚瑶 赵志鹏 王晓玲 徐保平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20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总结临床药师在呼吸科病房解答的部分药物咨询问题,为日后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年1月至12月间223例有临床药师参与、于我院呼吸科就诊并住院的患者用药相关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3例问题来源按咨询问题者职称分布可... 目的总结临床药师在呼吸科病房解答的部分药物咨询问题,为日后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年1月至12月间223例有临床药师参与、于我院呼吸科就诊并住院的患者用药相关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3例问题来源按咨询问题者职称分布可分为主任医师15例(6.73%)、副主任医师26例(11.66%)、主治医师38例(17.04%)、住院医师124例(55.61%)、护士20例(8.97%)。咨询问题内容按咨询药物种类分为抗菌药物107例(47.98%)、抗病毒药物14例(6.28%)、止咳平喘化痰药14例(6.28%)、保肝药10例(4.48%)、抗过敏药9例(4.04%)、抗凝药物7例(3.14%)、利胆药6例(2.69%)、其他类别56例(25.11%)。咨询问题内容按咨询问题类别分为用法、用量类101例(45.29%)、药物选择类19例(8.15%)、药物不良反应类15例(6.73%)、其他类别占比88例(39.46%)。结论儿童呼吸科用药尤其是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是临床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药物咨询 呼吸科
原文传递
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二氧化碳的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莉 吴云肖 许志飞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睡眠期CO_(2)波动趋势特点,分析其变化与多导睡眠监测(PSG)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PSG同时联合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_(2))监测确诊的中重度OSAHS患儿21例(OSAHS组),同期选... 目的探讨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睡眠期CO_(2)波动趋势特点,分析其变化与多导睡眠监测(PSG)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PSG同时联合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_(2))监测确诊的中重度OSAHS患儿21例(OSAHS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儿童2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的一般情况、呼吸事件及睡眠期TcpCO_(2)趋势的特点,并将TcpCO_(2)平均值及最高值与各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OSAHS组患儿与对照组的体重指数(BMI)分别为(27.9±6.8)、(16.8±2.9)kg/m^(2);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别为(21.6±17.2)、(1.3±1.0)次/h;阻塞型呼吸暂停指数(OAI)中位数分别为1.1、0.0次/h;阻塞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OAHI)中位数分别为19.2、0.2次/h;氧减指数(ODI)分别为(19.5±16.9)、(1.1±1.0)次/h;TcpCO_(2)平均值分别(46.8±3.8)、(44.7±2.5)mmHg;TcpCO_(2)最高值分别为(54.8±5.3)、(48.9±3.3)mmHg;非快速眼动(NREM)TcpCO_(2)分别为(47.0±3.8)、(45.1±2.4)mmHg;快速眼动(REM)TcpCO_(2)分别为(48.0±5.2)、(44.4±2.8)mmHg;OSAHS组患儿与对照组中BMI、AHI、OAI、OAHI、ODI、TcpCO_(2)平均值及最高值、NREM TcpCO_(2)、REM TcpCO_(2)均高于对照组。OSAHS组患儿与对照组的平均SaO_(2)分别为(96.5±1.2)%、(97.6±0.9)%;最低SaO_(2)分别为(82.6±8.7)%、(92.2±2.9)%。OSAHS组患儿平均SaO_(2)、最低SaO_(2)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BMI、AHI、OAI、OAHI、ODI、平均SaO_(2)、最低SaO_(2)、TcpCO_(2)平均值及最高值、NREM TcpCO_(2)、REM TcpCO_(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TcpCO_(2)平均值和最高值均与BMI、OAHI、ODI无相关性。结论TcpCO_(2)监测可以反映整夜CO_(2)动态变化,OSAHS患儿睡眠期CO_(2)有升高趋势,且REM睡眠CO_(2)水平较NREM睡眠亦有升高。CO_(2)水平不能根据PSG指数判断,需要进行客观检查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儿童 多导睡眠监测 经皮二氧化碳
下载PDF
2~5岁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研究
16
作者 刘京京 赵顺英 王阳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2~5岁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引起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 为其早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2月至2023年6月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收治的210例2~5岁RSV肺炎儿童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2~5岁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引起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 为其早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2月至2023年6月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收治的210例2~5岁RSV肺炎儿童的临床资料, 按照病情轻重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 比较其一般资料和临床特点, 并分析重症RSV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在210例RSV感染患儿中, 男女比为1.26∶1, 热峰为39.35±0.68 ℃, 平均热程为5.98±2.20天, 平均住院天数为7.16±2.29天, RSV肺炎全年均可发病, 主要分布在春冬两季;有呼吸急促者占26.19%, 有三凹征者占22.38%, 肺部有湿啰音者占77.14%, 有喘鸣音者占42.86%, 伴有心肌损害者占22.86%, 胸部影像提示细支气管炎者占15.24%;单因素分析显示, 轻度组和重度组患儿在早产、热峰、住院天数、呼吸急促、喘息、三凹征、湿啰音、喘鸣音、CRP、肺部阴影、细支气管炎方面,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湿啰音和肺部阴影被确定为重症RSV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在2~5岁儿童RSV肺炎中, 轻重症患儿的临床特征有一定差异, 湿啰音和肺部阴影是2~5岁儿童重症RSV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肺炎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微动敏感床垫睡眠监测系统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志飞 冯国双 +2 位作者 李蓓 张亚梅 申昆玲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253-1256,共4页
目的评估微动敏感床垫睡眠监测系统(micro movement sensitive mattress sleep monitoring system,MSMSMS)在诊断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 目的评估微动敏感床垫睡眠监测系统(micro movement sensitive mattress sleep monitoring system,MSMSMS)在诊断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因睡眠打鼾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睡眠中心进行监测的儿童129例,年龄3~14岁。排除标准:有急性呼吸道感染、颅面畸形、慢性肺疾病、神经肌肉病的患儿。按照诊断标准,OSAS患儿36例;年龄(7.3±2.5)岁;男28例,女8例。非OSAS儿童93例;年龄(6.3±2.3)岁;男61例,女32例。对观察对象进行同步MSMSMS和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以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或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1为异常,判断患儿是否存在OSAS,比较MSMSMS和PSG在诊断OSAS和判断睡眠效率上的一致性。结果MSMSMS和PSG诊断OSAS的Kappa系数为0.70(95% CI:0.57—0.84),Z=7.99,P〈0.0001,表明2种监测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比较MSMSMS和PSG在睡眠效率判断的一致性,Bland-Ahman法分析显示,有3%(5/129例)的点在95%一致性界限以外,其组内相关系数(ICC)值为0.69,表明2种监测方法在睡眠效率判断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MSMSMS能够发现不伴脑电觉醒和血氧减低但有皮质下觉醒的呼吸事件。结论MSMSMS在诊断儿童OSAS及判断睡眠效率上与标准PSG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MSMSMS在检测皮质下觉醒和呼吸事件方面可能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I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儿童 多导睡眠监测 微动敏感床垫睡眠监测系统 诊断
原文传递
关注儿童呼吸系统单基因病 被引量:4
18
作者 申昆玲 姚瑶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7-249,共3页
随着精准医学的开展,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遗传学意识的提高,呼吸系统单基因病的诊断,特别是针对疑难、罕见病的诊断开启了新篇章。现就呼吸系统单基因疾病进行概述,旨在提高儿科医师对呼吸系统单基因病的认识,说明分子诊... 随着精准医学的开展,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遗传学意识的提高,呼吸系统单基因病的诊断,特别是针对疑难、罕见病的诊断开启了新篇章。现就呼吸系统单基因疾病进行概述,旨在提高儿科医师对呼吸系统单基因病的认识,说明分子诊断在其诊断中合理应用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 单基因病 分子诊断技术 儿童 临床遗传学 单基因疾病 儿科医师 合理应用
原文传递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感染儿童预防20问 被引量:7
19
作者 白燕 叶乐平 +16 位作者 秦强 高立伟 赵东赤 姜毅 郑跃杰 徐保平 谢正德 林丽开 尚云晓 陆小霞 舒赛男 邓继岿 陆敏 王天有 金润铭 杨永弘 申昆玲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6-91,共6页
自2019年12月以来,在中国武汉出现的病毒性肺炎已经逐渐蔓延至全国,导致这个疫情的病原体已经被证实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冠状病毒群,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 自2019年12月以来,在中国武汉出现的病毒性肺炎已经逐渐蔓延至全国,导致这个疫情的病原体已经被证实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冠状病毒群,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1,2,3,4]。2020年1月30日,WHO正式宣布本次疫情升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病毒性肺炎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原文传递
儿童累及呼吸系统罕见病治疗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昊 徐保平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8-202,共5页
罕见病是指在人群中发病率和患病率极低或患病人数很少的一组疾病,多与遗传因素有关,约50%于儿童期发病,且多为终身疾患。其中部分疾病主要累及呼吸系统或以呼吸系统症状起病,如囊性纤维化、联合免疫缺陷病、肺泡蛋白沉积症等。对症治... 罕见病是指在人群中发病率和患病率极低或患病人数很少的一组疾病,多与遗传因素有关,约50%于儿童期发病,且多为终身疾患。其中部分疾病主要累及呼吸系统或以呼吸系统症状起病,如囊性纤维化、联合免疫缺陷病、肺泡蛋白沉积症等。对症治疗是此类疾病的基础治疗。近年来,随着医学发展,很多罕见病发病机制得以进一步明确,其治疗也取得进步,部分患者可获得更有针对性的治疗,如分子矫正治疗、替代治疗、基因治疗等,使得此类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见病 基因 呼吸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