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保健食品植物源性成分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邱希斌 何芸 《中国食品工业》 2023年第19期84-87,共4页
中药材是保健食品生产原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料掺假催生了保健食品中植物源性成分鉴定技术的发展。本文针对常见的检测技术进行比较,浅析了研究成果运用于中药保健食品的适用性,并展望其发展前景,以期为研究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保健食品 植物源性鉴定 掺假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焙烤及油炸食品中赖丙氨酸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监测
2
作者 潘强 李燕妹 +4 位作者 梁敏 黄燕 吴丽倩 陈集元 蔡小明 《福建轻纺》 2023年第9期27-32,共6页
为降低焙烤及油炸食品中赖丙氨酸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可能,文章建立了焙烤和油炸食品中赖丙氨酸的氨基酸分析仪检测方法。该方法将焙烤及油炸食品样品经脱脂、盐酸水解释放出赖丙氨酸,利用氨基酸分析仪,采用阳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通过柱后... 为降低焙烤及油炸食品中赖丙氨酸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可能,文章建立了焙烤和油炸食品中赖丙氨酸的氨基酸分析仪检测方法。该方法将焙烤及油炸食品样品经脱脂、盐酸水解释放出赖丙氨酸,利用氨基酸分析仪,采用阳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通过柱后衍生检测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测试时赖丙氨酸在0.50~50.0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定量限为10.0mg/kg,构建的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6.3%~91.3%,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47%~4.26%。该方法简便、准确、稳定,可应用于测定焙烤和油炸食品中赖丙氨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分析仪 焙烤及油炸食品 赖丙氨酸 风险监测
下载PDF
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维生素检测关键点的探究
3
作者 刘宁 侯广月 +3 位作者 周莉莉 杜营 孔寒 张笑珊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期217-220,共4页
婴幼儿配方乳粉,作为除母乳以外婴幼儿获取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本文以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维生素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功能、缺乏症、检测方法关键点进行概述,结合日常检测工作和抽检要求,以期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维... 婴幼儿配方乳粉,作为除母乳以外婴幼儿获取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本文以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维生素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功能、缺乏症、检测方法关键点进行概述,结合日常检测工作和抽检要求,以期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维生素检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配方乳粉 维生素 检测
下载PDF
饲料中镉含量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
4
作者 赵华楠 许文琪 +5 位作者 刘华 许锦华 李邦进 王天西 谢勇 殷光松 《福建轻纺》 2024年第5期19-22,64,共5页
文章对干灰化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和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饲料中镉含量进行对比研究。实验数据表明镉含量在0~100μg/L范围内,2种方法线性良好,FAAS法相关系数r=0.9998,检出限0.08 mg/kg,RSD=2.34%,... 文章对干灰化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和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饲料中镉含量进行对比研究。实验数据表明镉含量在0~100μg/L范围内,2种方法线性良好,FAAS法相关系数r=0.9998,检出限0.08 mg/kg,RSD=2.34%,回收率在83.0%~106%之间;ICP-MS法相关系数r=0.9999,检出限0.57μg/kg,RSD=0.83%,回收率在96.5%~104%之间。因此,2种方法的相关系数和检出限都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用统计软件对2种方法检测的市售饲料样品结果进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种方法均能达到饲料中镉含量检测的要求,FAAS法适用于单元素检测,ICP-MS法检出限低于FAAS,且精密度更高,ICP-MS能提供更简单高效的方法用于大批量饲料样品的多元素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灰化法 微波消解 FAAS ICP-MS 饲料
下载PDF
茶叶中重金属铅和氟含量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任春凤 《福建轻纺》 2023年第3期11-16,共6页
为了调查茶叶中污染物的含量情况,对2017年至2022年间在福建省的生产及流通环节采集170份茶叶样品中的铅和氟含量进行检测,并统计分析检测结果含量水平。结果表明:茶叶存在铅超标的问题,所分析茶样铅的不合格率为1.2%;砖茶与普洱茶中氟... 为了调查茶叶中污染物的含量情况,对2017年至2022年间在福建省的生产及流通环节采集170份茶叶样品中的铅和氟含量进行检测,并统计分析检测结果含量水平。结果表明:茶叶存在铅超标的问题,所分析茶样铅的不合格率为1.2%;砖茶与普洱茶中氟含量最高,并且不合格率均超过60%,乌龙茶中氟含量也较高。为更科学合理地控制氟和铅的摄入量,文章建议监管部门将六大类茶叶中的氟列入风险监测范畴,从严调整茶叶中铅的限量指标,促进茶行业质量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含量分析
下载PDF
基于ITS基因条码的保健食品中植物源性成分的鉴定
6
作者 邱希斌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89-1003,共15页
【目的】研究并建立运用ITS基因条码技术针对保健食品常见植物原料源性成分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方法】通过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以及红景天(Rhodiola nobilis)、枸... 【目的】研究并建立运用ITS基因条码技术针对保健食品常见植物原料源性成分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方法】通过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以及红景天(Rhodiola nobilis)、枸杞子(Lycium barbarum L.)与人参Ginseng(Radix Ginseng)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其作为生产原料的常见保健食品剂型中,目标DNA的最佳提取方法。运用ITS2内转录间隔区保守特性设计引物序列,并通过调整优化体系中各物质的组分,由此构建稳定高效准确的PCR反应体系。【结果】采用改良CTAB法可实现对所研究的保健食品中常见剂型目标DNA的提取,纯度及质量达到反应要求。所建立的PCR法扩增效果良好,对西洋参、铁皮石斛以及红景天的方法灵敏度均为1 ng·μL^(-1),枸杞子与人参的方法灵敏度为0.1 ng·μL^(-1)。【结论】运用建立的方法可实现对保健食品中常见植物性原料西洋参、人参、铁皮石斛、枸杞子、红景天成分的鉴定,适用于丸剂、片剂、口服液等不同剂型的保健食品中原料鉴别,可运用于对保健食品中植物源性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条码技术 保健食品 植物源性成分 PCR
下载PDF
食品中铬形态的分析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俞洁 陈景周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20期59-61,共3页
铬是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之一,是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关注内容。铬在食品中存在不同的形态,形态不同,其生物可利用率、毒性和迁移性质也不同。本文从分离提取和分析检测两方面综述了食品中铬形态分析研究进展,通过对超声辅助提取、微波辅助... 铬是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之一,是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关注内容。铬在食品中存在不同的形态,形态不同,其生物可利用率、毒性和迁移性质也不同。本文从分离提取和分析检测两方面综述了食品中铬形态分析研究进展,通过对超声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固相萃取、浊点萃取等分离提取方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离子色谱法、联用分析方法等分析检测方法综述分析,为食品中铬形态的研究提供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分离提取 形态分析
下载PDF
基于FMPA技术的口罩中致病性化脓菌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8
作者 邱希斌 郑栩 顾晓璐 《海峡科学》 2023年第10期126-134,共9页
该文研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四种常见的致病性化脓菌选择性前共生增菌培养基(ESSP),同时基于FMPA技术,构建高效稳定的多重qPCR反应体系快速检测口罩中这四种致病性化脓菌的方法。结果表明,以BHI为基... 该文研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四种常见的致病性化脓菌选择性前共生增菌培养基(ESSP),同时基于FMPA技术,构建高效稳定的多重qPCR反应体系快速检测口罩中这四种致病性化脓菌的方法。结果表明,以BHI为基础,添加谷氨酰胺0.5 g、丙酮酸钠4.0 g等10种物质的ESSP培养基,可实现8 h内目标菌的快速富集;所建立的qPCR法可实现口罩中常见致病性化脓菌的高效检测,对33株非目标菌均未检出,特异性良好。其中,大肠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限均为10^(3)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的检出限菌均为10^(4)cfu/mL。该文确定的共生增菌培养基和检测方法为口罩致病菌快速检测奠定理论基础,对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罩 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 致病性化脓菌 培养基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水源水中176种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含量
9
作者 吴少明 刘文菁 +5 位作者 戴明 何孟杭 陈言凯 王征 詹重清 欧阳立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7-314,共8页
基于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同时测定水源水中176种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harmaceutical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含量的方法。将水源水调节至pH 7后,经Cleanert PEP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洗脱液采用二甲... 基于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同时测定水源水中176种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harmaceutical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含量的方法。将水源水调节至pH 7后,经Cleanert PEP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洗脱液采用二甲基亚砜辅助浓缩后,以甲醇-0.1%甲酸水(含0.2 mmol乙酸铵)为流动相,在HSS T3色谱柱(2.1 mm×150 mm,1.8μm)中进行分离,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切换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测定。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176种PPCPs在5~2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相关系数均高于0.99。176种PPCPs的方法的定量限为0.1 ng/mL。在空白水样中进行3种加标水平(0.1、0.4、1.0 ng/mL)的加标回收实验(n=6),176种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在68.0%~126.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1%~10.3%之间。综上,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灵敏度高,能够满足水源水中176种PPCPs含量的高通量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 水源水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中的多肽类抗生素
10
作者 黄燕 李燕妹 +5 位作者 陈言凯 梁敏 冯丽凤 陈何燊 林浩学 蔡小明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116,共8页
试验基于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饲料中16种多肽类抗生素(PPTs)的定量分析方法。样品经1%三氯乙酸(aq)-甲醇溶液提取,十八烷基硅胶(C18)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上机测定。在电喷雾正电离模式下,使... 试验基于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饲料中16种多肽类抗生素(PPTs)的定量分析方法。样品经1%三氯乙酸(aq)-甲醇溶液提取,十八烷基硅胶(C18)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上机测定。在电喷雾正电离模式下,使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基质匹配校正曲线定量。结果显示,PPTs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检出限为0.4~12.1μg/kg,定量限为1.4~40.4μg/kg。PPTs在饲料中的平均回收率(n=6)为80.0%~114.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3%~9.51%。研究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且重现性高,可广泛应用于饲料中16种PPTs的快速筛查和常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多肽类抗生素 饲料 分散固相萃取
原文传递
蔬菜水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方法研究
11
作者 姜鑫 王苹苹 +4 位作者 周莉莉 侯广月 刘海燕 李梓源 武笑颖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8期194-197,201,共5页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对植物生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影响和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为有效调节作物产量、改善品质,达到稳产增产,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近年来,蔬菜水果生产中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现象比较严...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对植物生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影响和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为有效调节作物产量、改善品质,达到稳产增产,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近年来,蔬菜水果生产中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现象比较严重,相关食品安全问题广受关注,相关检测方法层出不穷。本文对蔬菜水果中多种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前处理技术、分析检测技术以及相应的限量要求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前处理技术 检测方法 限量要求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保健食品中6种黄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2
12
作者 伍依琪 梁志森 +2 位作者 陈玉珍 周睿 林晓君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0-75,共6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保健食品中汉黄岑苷、4’-羟基汉黄岑素、去甲汉黄岑素、黄岑素、汉黄岑素、白杨素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丙酮提取,C_(18)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以样品基质匹配的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柱为Phen...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保健食品中汉黄岑苷、4’-羟基汉黄岑素、去甲汉黄岑素、黄岑素、汉黄岑素、白杨素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丙酮提取,C_(18)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以样品基质匹配的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_(18)(250 mm×4.6 mm,5μm),通过流动相(乙腈—乙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保健食品基质中6种目标物分离情况良好,相应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 2)均>0.99,精密度和稳定性试验RSD≤3.08%,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3%~100%(RSD<4.63%)。方法检出限为0.02~0.07 mg/kg,方法定量限为0.08~0.25 mg/kg。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好、有机溶剂消耗少,适用于保健食品中6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酮类化合物 保健食品
下载PDF
易腐果蔬中杀菌剂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营 侯广月 +10 位作者 周莉莉 孙胜敏 刘丽洁 卞英芳 高伟 刘宁 李大为 徐志娇 孔寒 孔蒙 吴玲娟 《中国果菜》 2022年第9期1-9,54,共10页
杀菌是果蔬保鲜、保障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在果蔬生产加工过程中,常使用有机杀菌剂保证其产量和品质。近年来,超限量、超范围滥用杀菌剂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杀菌剂的安全性及残留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杀菌剂残留对果蔬造成污染... 杀菌是果蔬保鲜、保障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在果蔬生产加工过程中,常使用有机杀菌剂保证其产量和品质。近年来,超限量、超范围滥用杀菌剂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杀菌剂的安全性及残留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杀菌剂残留对果蔬造成污染,进而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对易腐果蔬中有机杀菌剂类农药残留样品测定的前处理技术和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比较了杀菌剂测定的不同前处理方法和测定,旨在建立一种更快速、安全、高效、灵敏的杀菌剂检测技术,同时也为果蔬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腐果蔬 杀菌剂 农药残留 质量安全 检测技术
下载PDF
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及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春凤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21期158-164,共7页
中国是产茶大国,然而茶叶中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仍时有发生。该文章调查对象为福建各地区生产加工以及线上线下销售的茶叶,共选择了186批次的茶叶样品,涵盖各大类茶叶品种。该文利用色谱-质谱联用仪对GB2763-2021《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中国是产茶大国,然而茶叶中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仍时有发生。该文章调查对象为福建各地区生产加工以及线上线下销售的茶叶,共选择了186批次的茶叶样品,涵盖各大类茶叶品种。该文利用色谱-质谱联用仪对GB2763-2021《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涉茶农药中容易检出的48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整体不合格率为3.76%,乌龙茶不合格率为7.50%,红茶不合格率为3.33%,不合格项目为氰戊菊酯和S-氰戊菊酯、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从农残检出情况看,联苯菊酯的检出率最高(高达70.43%)。该文研究范围涵盖国标要求的多种农药残留与多个茶叶品种,可有效地用于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种类茶叶质量。对茶行业质量把控与风险预警具有较大指导意义。对促进茶行业质量提升与“三茶”融合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农药残留 色谱-质谱联用 调查分析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9种苯并咪唑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丽凤 叶梦薇 +6 位作者 林浩学 吴丽倩 梁敏 蔡小明 黄媛 吴少明 陈言凯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22年第6期35-40,共6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建立了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9种苯并咪唑类药物残留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以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净化液浓缩处理后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TM BEH C18柱色谱柱分离,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建立了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9种苯并咪唑类药物残留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以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净化液浓缩处理后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TM BEH C18柱色谱柱分离,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检测。9种苯并咪唑类药物在0.20~2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在空白样品基质中进行3个不同浓度水平的加标实验,平均回收率为82.5%~108%,相对标准偏差在1.8%~7.1%之间(n=6),方法检出限均低于0.1μg/kg。该方法灵敏、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苯并咪唑类药物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咪唑类药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 动物源性食品
下载PDF
蔬菜中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的检测研究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任春凤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第12期193-194,共2页
近年来,蔬菜不合格问题严重,主要是农药残留与重金属超标。蔬菜质量安全关乎民生,为了更好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分析对象为各地生产、流通环节随机抽取的360批次蔬菜。利用色谱-质谱联用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仪器检测蔬... 近年来,蔬菜不合格问题严重,主要是农药残留与重金属超标。蔬菜质量安全关乎民生,为了更好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分析对象为各地生产、流通环节随机抽取的360批次蔬菜。利用色谱-质谱联用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仪器检测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结果表明:蔬菜整体不合格率为10.8%。一是农药残留不合格率为6.94%。不合格主要项目为噻虫嗪、噻虫胺、联苯菊酯、氧乐果、毒死蜱、腐霉利等。二上蔬菜中重金属不合格率为4.17%,其中生姜的不合格率最高(40%),不合格的项目主要是铅和镉。本研究对行业质量提升与风险防控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农药残留 重金属 检测 调查分析
下载PDF
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的硼酸
17
作者 李邦进 许锦华 +4 位作者 许文琪 刘华 殷光松 徐清 赵华楠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22年第4期31-35,共5页
目的:建立了一种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的硼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4%三氯乙酸溶液和超纯水溶液超声提取,离子色谱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在0.05-5.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目的:建立了一种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的硼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4%三氯乙酸溶液和超纯水溶液超声提取,离子色谱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在0.05-5.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1.0mg/kg,低于国标方法检出限;加标回收率为89.6%-102%,相对标准偏差为0.95-3.7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分离效果好、抗基体干扰性强、检测灵敏度高。所用试剂对环境污染、人体危害更小,可应用于快速测定食品中的硼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 食品 离子色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下载PDF
渔用诱食剂DMPT和DMT的检测方法研究
18
作者 林茂发 《广东饲料》 2022年第6期37-41,共5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渔用诱食剂中二甲基-β-乙酸噻亭和二甲基-β-丙酸噻亭的含量,样品经蒸馏水溶解后在冰水浴条件下超声提取15min,经Welch ultimate HILIC-C 18(4.6mm×250mm,5μm)色谱柱分离,用水/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渔用诱食剂中二甲基-β-乙酸噻亭和二甲基-β-丙酸噻亭的含量,样品经蒸馏水溶解后在冰水浴条件下超声提取15min,经Welch ultimate HILIC-C 18(4.6mm×250mm,5μm)色谱柱分离,用水/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方法学研究表明,二甲基-β-乙酸噻亭和二甲基-β-丙酸噻亭在0.10~5.0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R2值均大于0.999,方法定量限均为0.2g/kg。回收率在95.5%~102.1%,RSD在0.89%~2.00%,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性和重现性好,可用于渔用诱食剂二甲基-β-乙酸噻亭和二甲基-β-丙酸噻亭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渔用诱食剂 二甲基-β-乙酸噻亭 二甲基-Β-丙酸噻亭
下载PDF
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畜肉中18种卡因类麻醉剂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少明 欧阳立群 +6 位作者 孟鹏 何孟杭 林钦 陈言凯 刘文菁 苏晓明 戴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4-442,共9页
随着麻醉剂被用于动物养殖、运输等领域,建立畜肉中麻醉剂残留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畜肉中18种卡因类麻醉剂残留的分析方法,实验通过优化18种卡因... 随着麻醉剂被用于动物养殖、运输等领域,建立畜肉中麻醉剂残留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畜肉中18种卡因类麻醉剂残留的分析方法,实验通过优化18种卡因类物质的质谱参数,比较了在不同流动相中的分离度及响应强度,同时考察了不同提取条件、净化条件对18种卡因类物质提取率和净化效果的影响,结合外标法定量,实现了对畜肉中18种卡因类物质的定量分析。样品以0.1%(v/v)甲酸乙腈提取,Oasis PRIME HLB小柱净化,净化液经二甲亚砜辅助氮吹至近干,残渣用1.00 mL乙腈-水(1∶9,v/v)复溶,以0.1%(v/v)甲酸水溶液(含0.02 mmol/L乙酸铵)-甲醇作为流动相,经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分离,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扫描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UPLC-MS/MS测定。在最优条件下进行方法学验证,18种化合物在1.00~5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LOD)为0.2~0.5μg/kg,定量限为0.6~1.5μg/kg;以猪肉、牛肉、羊肉为基质,进行3个不同水平的加标试验(n=6),18种目标物的平均回收率为83.4%~10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1%~8.5%。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等优势,适用于畜肉中18种卡因类麻醉剂残留的快速测定,可为我国食品安全部门监控畜肉中卡因类麻醉剂残留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卡因类麻醉剂 畜肉
下载PDF
多元素含量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对陈皮进行产地溯源
20
作者 霍霈霖 梁志森 +1 位作者 陈玉珍 尧向洁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27-233,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地区陈皮中多种元素含量的差异,结合化学计量学对其进行产地溯源。方法从四川、广西、广东等产地收集110个样品,超级微波消解处理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和电... 目的研究不同地区陈皮中多种元素含量的差异,结合化学计量学对其进行产地溯源。方法从四川、广西、广东等产地收集110个样品,超级微波消解处理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OES)测定40种元素的含量,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建立陈皮的产地溯源模型。结果不同产地陈皮样品中20种元素存在显著性差异,产地溯源模型自变量拟合指数(R_(x)^(2))为0.669,因变量拟合指数(R_(y)^(2))为0.879,模型预测指数(Q^(2))为0.806,可实现陈皮样品的产地判别,对实际样品的准确率达96.67%。结论研究表明多元素含量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可以作为陈皮产地溯源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多元素含量分析 化学计量学 产地溯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