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发展阶段算力中心发展机遇和趋势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高云龙 朱倩倩 +1 位作者 王林杉 种国双 《科技促进发展》 2024年第4期315-321,共7页
算力中心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本研究概述介绍了算力中心及其产业链,从政策规划、科技创新、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模型4个角度分析了我国算力中心的发展机遇,指出了算力中心呈现出芯片多元化、软硬协同化... 算力中心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本研究概述介绍了算力中心及其产业链,从政策规划、科技创新、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模型4个角度分析了我国算力中心的发展机遇,指出了算力中心呈现出芯片多元化、软硬协同化、算网融合化、云边一体化、服务普惠化、设施低碳化6个发展趋势,并从政策、技术、产业、标准4个方面提出了我国算力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我国算力中心建设实践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力 算力中心 数据中心 智算中心 超算中心
原文传递
金融领域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元宇宙发展研究
2
作者 高云龙 李凯 +1 位作者 王林杉 种国双 《科技促进发展》 2024年第5期413-418,共6页
元宇宙为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质生产力”,促进了金融领域创新发展。本研究阐述了元宇宙的概念特性及发展现状,介绍了元宇宙在金融领域数字人、数字空间、数字资产的应用,分析了元宇宙对金融领域科技创新、产品研发、服务模式的影... 元宇宙为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质生产力”,促进了金融领域创新发展。本研究阐述了元宇宙的概念特性及发展现状,介绍了元宇宙在金融领域数字人、数字空间、数字资产的应用,分析了元宇宙对金融领域科技创新、产品研发、服务模式的影响,并从规则、发展、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金融领域元宇宙发展的对策建议,深化了金融领域元宇宙发展理论研究,对推动金融业抢占元宇宙新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金融 数字人 数字空间 数字资产
原文传递
“印太经济框架”对我国数字经济合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3
作者 陶然 《中国发展观察》 2024年第6期90-94,共5页
近年来,美国持续推进“印太经济框架”(IPEF)谈判,主张加强数字经济、供应链、清洁能源、税收和反腐等领域合作。本文梳理了IPEF的主要内容和真实意图,比较分析IPEF与CPTPP、RCEP等亚太区域经贸协定的异同,并从短期和中长期视角研判了I... 近年来,美国持续推进“印太经济框架”(IPEF)谈判,主张加强数字经济、供应链、清洁能源、税收和反腐等领域合作。本文梳理了IPEF的主要内容和真实意图,比较分析IPEF与CPTPP、RCEP等亚太区域经贸协定的异同,并从短期和中长期视角研判了IPEF对亚太区域和我国数字经济领域合作的影响。短期看,IPEF难以对亚太经济发展和我国数字经济领域的国际合作造成实质性冲击;中长期或加剧亚太区域数字贸易规则重构,并给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带来挑战。应持续关注IPEF发展,在规则和标准、数字技术、数字贸易等领域统筹谋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区域 亚太经济 供应链 长期视角 清洁能源 印太 持续推进 经济框架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国际科技合作发展态势 被引量:3
4
作者 赵睿 任志鹏 刘中全 《科技中国》 2022年第12期98-100,共3页
国际科技合作是促进创新资源开放流动的重要途径,也是应对全球性经济、科学、技术发展问题的有力武器。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更加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国际科技合作是促进创新资源开放流动的重要途径,也是应对全球性经济、科学、技术发展问题的有力武器。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更加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国际科技合作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技合作 国际科技交流 全球竞争力 创新生态 互惠共享 发展态势 促进创新 开放包容
下载PDF
提升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水平还需进一步畅通“四链”堵点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中全 任志鹏 《科技中国》 2024年第4期57-60,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我们要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越是面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我们要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不能搞自我封闭、自我隔绝,而是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全球创新网络,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新局面。但从全球视野来看,我国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开放创新生态尚未形成,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与国际接轨仍然存在堵点,仍需强化体制机制改革力度,深化民间科技交流合作,打通深度参与全球创新治理通道,持续塑造创新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制机制改革 国际科技交流 国际科技合作 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生态 创新链 人才链 全球竞争力
下载PDF
区域与城市产业研究热点、方法与数据挑战 被引量:4
6
作者 马仁锋 李秋秋 +1 位作者 窦思敏 张文忠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2年第2期154-164,共11页
[目的/意义]聚集于特定城市或区域的产业是地球表层人类利用资源环境与技术进步的产物。本文通过对经济学、管理学、人文-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产业研究,回顾与预测产业研究热点领域与经典模型及数据革命。[方法/过程]本文借助Citespace 5... [目的/意义]聚集于特定城市或区域的产业是地球表层人类利用资源环境与技术进步的产物。本文通过对经济学、管理学、人文-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产业研究,回顾与预测产业研究热点领域与经典模型及数据革命。[方法/过程]本文借助Citespace 5.8.R1文献计量软件可视化中国知网(CNKI)中CSSCI源刊、WoS核心合集1992—2020年期刊发文,识别中外区域与城市产业研究热点及其方法。[结果/结论]①中外相关学科产业研究热点存在差异,中国聚焦发展(现状/对策)、文化、市场等主题下的信息、文化/创意、制造、旅游、教育等产业,国外聚焦创新、绩效、新兴经济等主题下的制造、金融、文化、信息等产业,反映了中外经济发展阶段差异造成的产业创新、高技术/知识研究热度势差。同时,中国研究样地集中于全国、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粤港澳等地区,西方关注中国、美国、东欧等地区产业发展。②中外产业研究对象多以企业、企业同类或异类集合体为主体,同时运用尺度升降定性或定量地观察、分析与预判地方、国家、全球范围产业创新、绩效、贸易、碳中和与空间布局演化等议题。中外产业研究文献计量表明,不同研究主题、不同尺度在多学科运用中已有相对成熟的方法或软件模块,但是数据仍是产业研究瓶颈,大数据采集与运用成为破解首选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与区域经济学 经济地理学 产业经济学 创新-网络-环境 碳中和
下载PDF
生命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特征、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乔黎黎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68-2982,共15页
生命科学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板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其前沿性、战略性、基础性强,具有与粒子物理、天文、核能源等传统设施领域不同的特点,也是我国设施相对“短板”的领域。研究发现,生命领域设施在资金投... 生命科学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板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其前沿性、战略性、基础性强,具有与粒子物理、天文、核能源等传统设施领域不同的特点,也是我国设施相对“短板”的领域。研究发现,生命领域设施在资金投入、物理形态、设施寿命、数字化程度、组织形式、项目风险和发展效应等方面,具有与传统设施领域不同的特点。生命领域设施在立项、投入、管理和建设方面还需要强化生命领域大科学问题凝练机制,提升战略性投入布局水平,推进基于原创科学思路的技术设备国产化,加强生命领域设施的差异化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发展特征 问题 对策
原文传递
中国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研究动向--政策实践与学术研究互动视角 被引量:7
8
作者 马仁锋 李秋秋 周小靖 《中国名城》 2022年第6期88-96,共9页
梳理学界大运河申遗成功前后的保护利用研究热点,诠释大运河遗产保护实践新动向。政策实践梳理表明申遗成功前大运河研究侧重城市建成区遗迹保护与利用,申遗成功后大运河研究从运河本身转向大运河衍生文化及文旅融合推进、大运河遗产构... 梳理学界大运河申遗成功前后的保护利用研究热点,诠释大运河遗产保护实践新动向。政策实践梳理表明申遗成功前大运河研究侧重城市建成区遗迹保护与利用,申遗成功后大运河研究从运河本身转向大运河衍生文化及文旅融合推进、大运河遗产构成及遗产价值、遗产保护利用模式、保护法律法规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方面,进而指出基于总体保护框架探索各河段的地方性,实现大运河遗产保护政策实践、居民社群与文脉认同的共生关系成为未来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文化遗产 保护 地方政策
下载PDF
充分挖掘人工智能技术的岗位创造潜力
9
作者 齐永欣 王林杉 《中国电信业》 2025年第3期70-73,共4页
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优化改善我国就业结构,乃至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多项重大战略落实落地影响深远。在短期人才供给不足、新技术冲击传统就业的背景下,国家、企业、高校应齐头并进,为维持国内就业结构持续、稳定增长寻求“破题”。... 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优化改善我国就业结构,乃至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多项重大战略落实落地影响深远。在短期人才供给不足、新技术冲击传统就业的背景下,国家、企业、高校应齐头并进,为维持国内就业结构持续、稳定增长寻求“破题”。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就业岗位具有“创造效应”和“替代效应”,有必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对国内就业市场的良性激励,实现我国劳动力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就业结构 人工智能技术
下载PDF
国家级城市群建设与互联网产业空间变革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传羽 杜万里 张洁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6-135,共10页
互联网产业作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空间布局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基于2011—2019年中国2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以设立国家级城市群为外生冲击,考察城市群与互联网产业空间分布的联系。研究发现:设立国家... 互联网产业作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空间布局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基于2011—2019年中国2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以设立国家级城市群为外生冲击,考察城市群与互联网产业空间分布的联系。研究发现:设立国家级城市群显著促进了成员城市互联网产业占全国的比重,即城市群对互联网产业发展呈现正向的经济效应。平行趋势及动态效应检验的结果表明,设立国家级城市群的经济效应是长期存在的。设立国家级城市群的经济效应具有非对称性,非中心城市的收益要高于中心城市。未来,应积极发挥城市群的带动作用,更大效能地促进互联网产业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产业 新增互联网企业 国家级城市群
下载PDF
破解企业数字化转型突出瓶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河南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专题调研
11
作者 陶然 马原野 《新经济导刊》 2023年第8期63-67,共5页
河南是我国新兴工业大省,其数字化转型实践可作为洞悉我国数字化转型发展情况的窗口。在调研中发现,河南省数字化转型发展“喜忧参半”,一方面在赋能企业提质增效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另一方面,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仍存在转型门槛高、动... 河南是我国新兴工业大省,其数字化转型实践可作为洞悉我国数字化转型发展情况的窗口。在调研中发现,河南省数字化转型发展“喜忧参半”,一方面在赋能企业提质增效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另一方面,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仍存在转型门槛高、动力弱、方案缺等问题。为此,建议在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完善转型成效评估机制、加强中小企业帮扶等方面统筹发力,精准纾解数字化转型的突出掣肘,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现代化产业体系 河南企业
下载PDF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集聚、产业网络及其相互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佳洺 张培媛 +1 位作者 孙家慧 李秋秋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6-656,共11页
基于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综合指数的1109家样本企业及其投资关联企业数据,以城市为基本空间单元,从表征本地化生产的空间集聚和表征流动空间特征的产业网络2个角度刻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产业网络的异质性以及产业集群规模与产... 基于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综合指数的1109家样本企业及其投资关联企业数据,以城市为基本空间单元,从表征本地化生产的空间集聚和表征流动空间特征的产业网络2个角度刻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产业网络的异质性以及产业集群规模与产业网络中心性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东部地区核心企业和支撑性企业相对均衡,产业集群较为完善,中部和近西部地区核心企业相对不足,而西北和东北地区企业较少,缺乏集群基础;2)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网络呈现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区为顶点的菱形网络格局,并围绕这些区域的核心城市形成多个垂直联系型产业网络;3)战略性新兴产业网络以研发和信息服务网络和生产制造网络为主,并形成北京、深圳、上海三大国家级枢纽中心,其中北京为研发和信息服务网络的核心节点,而深圳和上海则是生产制造网络的核心节点;4)当产业集群规模较小时,城市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网络中的枢纽地位以大型核心企业为支撑,当发展到较大规模后,中小型企业是城市的枢纽地位的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集聚 集群结构 产业网络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
下载PDF
基于数据要素流通价值链的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 被引量:35
13
作者 黄丽华 杜万里 吴蔽余 《大数据》 2023年第2期5-15,共11页
数据产权在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构成三权结构性分置。目前学术界讨论的实用论、赋权论、结构论3种产权制度设计思路都缺乏实践支撑,“回应赋权”的设计思路也不能解决目前... 数据产权在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构成三权结构性分置。目前学术界讨论的实用论、赋权论、结构论3种产权制度设计思路都缺乏实践支撑,“回应赋权”的设计思路也不能解决目前数据要素市场失灵的问题。基于数据要素流通实践,总结了数据要素流通的两种典型逻辑,即架构逻辑和市场逻辑。提出了基于市场逻辑的数据要素流通价值链模型,在“创生赋权”的设计思路下为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提供了一种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数据产权 市场逻辑 数据要素流通价值链 结构性分置
下载PDF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空间协同现状分析
14
作者 李继永 李秋秋 +1 位作者 孔昭君 李佳洺 《科技和产业》 2022年第9期6-13,共8页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以十大军工集团为核心,十大军工集团及其下属企业的空间分布等状况基本反映了中国科技工业的总体特征。采用皮尔森相关性分析,从企业数量和投资规模两个角度,衡量同一空间单元中十大军工集团相互间的线性关联性程度。...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以十大军工集团为核心,十大军工集团及其下属企业的空间分布等状况基本反映了中国科技工业的总体特征。采用皮尔森相关性分析,从企业数量和投资规模两个角度,衡量同一空间单元中十大军工集团相互间的线性关联性程度。结果表明:中国核工业集团与其他军工企业的空间协同性最高,兵器类军工集团与其他国防科技工业的协同性最低;航空航天及船舶类军工集团与相关行业的协同性很高;兵器类军工集团则基本自成体系,与全国制造业及相关行业产业布局基本都不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后续深入研究国防科技工业的布局优化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科技工业 空间分布 空间协同
下载PDF
GaAs PHEMT的I-V特性退化机理综述
15
作者 何述万 董濛 +4 位作者 周虎 梁晓新 周智勇 阎跃鹏 王魁松 《空间电子技术》 2023年第6期64-74,共11页
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砷化镓赝调制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在射频通信中的应用值得关注,文章对其I-V特性的主要退化机理进行综述并提出性能优化的方向和措施。文章通过分析晶体管的层结构及层功能,推导晶体管的I-V特性方程,建立器件物... 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砷化镓赝调制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在射频通信中的应用值得关注,文章对其I-V特性的主要退化机理进行综述并提出性能优化的方向和措施。文章通过分析晶体管的层结构及层功能,推导晶体管的I-V特性方程,建立器件物理层面的参量与电路层级的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以此寻找其阈值电压、漏源电流及跨导等性能参数的退化规律。为使性能退化过程的叙述条理清晰,文章将主要退化失效机理划分为结构缺陷、电热应力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为舒缓减轻晶体管的退化失效程度,文章从结构材料、加工工艺和电路设计等方面探讨性能的改进空间和优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化镓 I-V特性 层结构 退化失效机理 工艺改进
下载PDF
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
16
作者 刘中全 《党课参考》 2024年第13期58-71,共14页
本课对象: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本课时间: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本课目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深刻理解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的本质内涵和逻辑框架,充分认识目前我国全面创新基础制度所面临的新形势,从而准确... 本课对象: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本课时间: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本课目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深刻理解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的本质内涵和逻辑框架,充分认识目前我国全面创新基础制度所面临的新形势,从而准确把握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的现实路径,不断为推动全面创新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和体系支撑,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创新 国家创新体系 逻辑框架 体制机制保障 本质内涵 现实路径 体系支撑 制度
原文传递
网络外部性与基于购买行为的价格歧视:“杀熟”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传羽 丁预立 刘中全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0-236,共27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网络外部性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作用不断强化,企业基于购买行为的价格歧视(BBPD)也更容易实现,两者结合催生了“杀熟”现象。本文分析当消费者具有网络外部性时寡头竞争企业采取BBPD时的定价策略,讨论了无价格歧视、无... 在数字经济时代,网络外部性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作用不断强化,企业基于购买行为的价格歧视(BBPD)也更容易实现,两者结合催生了“杀熟”现象。本文分析当消费者具有网络外部性时寡头竞争企业采取BBPD时的定价策略,讨论了无价格歧视、无承诺BBPD及有承诺BBPD三种情况下的定价行为,并运用实验室实验检验了理论。本文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均表明:首先,存在网络外部性的情况下,企业的BBPD表现为“杀熟”定价,即对老顾客收取更高价格;其次,BBPD策略将加剧企业间价格竞争,且有承诺BBPD时企业间竞争比无承诺BBPD时更激烈;第三,网络外部性增加将加剧竞争,不仅导致企业定价下降,也会导致新老顾客的价格差缩小,缓和“杀熟”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外部性 平台经济 价格歧视 “杀熟”定价 经济学实验
原文传递
基于PMC指数模型的数据要素政策量化评价及优化路径
18
作者 张兮 石焱文 +5 位作者 杜万里 孙可欣 王旭燕 张特 骈宇彤 王秋人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4,共12页
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科学化政策制定对市场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文本内容分析法,对截至2023年底国家层面的28项数据要素政策文本进行挖掘,并利用PMC指数模型对这些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结果显示,5项政策达到完美水... 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科学化政策制定对市场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文本内容分析法,对截至2023年底国家层面的28项数据要素政策文本进行挖掘,并利用PMC指数模型对这些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结果显示,5项政策达到完美水平,16项为优秀,3项为良好,在政策的多元性、全面性、平衡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针对以往政策内容中对部分主体维度覆盖不足的问题,建议建立更具包容性的合作机制,确保各方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第二,针对以往政策内容中技术工具和服务场景维度得分较低的问题,建议后续数据要素市场政策内容中进一步强化技术工具与服务场景支持;第三,针对以往政策内容中风险管控维度得分较高,价值创造维度得分较低的问题,建议后续政策在保障安全可控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效率提升和价值创造;第四,针对政策时效中长期规划维度得分较低的问题,建议在后续政策中进一步加强政策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政策评价 PMC指数模型 数据要素市场
原文传递
公共数据流通的理论前沿与实践趋向——基于数据要素特征与属性的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鞠雪楠 杜万里 徐彬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CSSCI 2024年第1期17-26,157,共11页
公共数据是数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权威性、敏感性和多源性等特征,也是探讨数据要素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关键领域。然而,与人工智能、金融征信等数据流通活跃的场景相比,公共数据的流通应用尚有较大发展空间,其价值实现机制尚不明... 公共数据是数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权威性、敏感性和多源性等特征,也是探讨数据要素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关键领域。然而,与人工智能、金融征信等数据流通活跃的场景相比,公共数据的流通应用尚有较大发展空间,其价值实现机制尚不明晰,对其本质特征与特殊属性的探讨函须加强。公共数据的典型属性是数字时代的新型公共基础设施,具有权属复杂性和业务伴生性的特征。公共数据流通效率的提升,是平衡安全与发展、公平与效率、秩序与活力等关键关系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可探索构建系统内与系统间的协同机制,以盘活流通应用,从而释放公共数据的宝贵价值,并为完善数据要素基本制度与数据治理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 数据要素 要素属性 要素流通 数据治理
原文传递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
作者 吴博 刘中全 《党课参考》 2024年第19期26-41,共16页
本课对象,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本课时间,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本课目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准确理解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实践中积累的重要经验,切实把握加快建设... 本课对象,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本课时间,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本课目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准确理解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实践中积累的重要经验,切实把握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现实路径,从而以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只争朝夕、埋头苦干,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科技强国 深刻认识 自立自强 历史性成就 奋勇前进 民族复兴 强国建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