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污染场地中VOCs的环境行为与调查评估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文毓 钟茂生 +6 位作者 姜林 王世杰 宋博宇 赖劲宇 马琳 李吉鸿 王嘉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14-2822,共9页
在梳理场地VOCs环境行为及影响因子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我国VOCs污染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领域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现有土壤调查方法未充分考虑VOCs在土壤气相中的赋存,导致采样过程中的VOCs逃逸而低估了场地实际污染;VOCs风险评估方法忽... 在梳理场地VOCs环境行为及影响因子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我国VOCs污染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领域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现有土壤调查方法未充分考虑VOCs在土壤气相中的赋存,导致采样过程中的VOCs逃逸而低估了场地实际污染;VOCs风险评估方法忽略了有机质的非线性吸收、源强的衰减以及优先通道的传输,造成风险评估结果存在不确定性.针对国内VOCs调查评估存在的问题,详细回顾和分析了国际上土壤气监测技术、风险评估模型,以及多证据风险评估方法研究及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我国VOCs污染场地调查评估领域的发展建议,即在充分认识VOCs环境行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污染场地实际应用情景的调查和风险评估方法,切实提高我国工业遗留场地土壤污染风险防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场地 挥发性有机物 蒸气入侵 土壤气采样 风险评估
下载PDF
近20年北京市地表水环境演变趋势及驱动因子研究
2
作者 汪梦琦 李亚翠 +2 位作者 王恒嘉 林杨 费颖涵 《陕西水利》 2024年第5期1-3,7,共4页
根据历年环境监测数据,对近20年北京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探讨;从人口规模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用水结构变化等3个方面阐明影响北京市水环境质量的重要驱动力因子,据此提出若干调控措施,旨在为未来北京市地表水环境治理提... 根据历年环境监测数据,对近20年北京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探讨;从人口规模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用水结构变化等3个方面阐明影响北京市水环境质量的重要驱动力因子,据此提出若干调控措施,旨在为未来北京市地表水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环境 演变趋势 驱动因子 北京市
下载PDF
密云水库面源污染控制BMPs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敏 杨龙 +2 位作者 安同艳 范清 王香春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2年第9期96-100,共5页
密云水库是北京市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面源污染是水库入库污染的主要来源。文章从源头控制、过程阻断、末端控制三方面展开密云水库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研究,提出水库面源污染控制最佳管理措施(BMPs)技术体系。源头控制:推广梯田建设或... 密云水库是北京市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面源污染是水库入库污染的主要来源。文章从源头控制、过程阻断、末端控制三方面展开密云水库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研究,提出水库面源污染控制最佳管理措施(BMPs)技术体系。源头控制:推广梯田建设或鱼鳞坑整地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控和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过程阻断:布施植物篱,在水库上游划定河岸缓冲带/植被过滤带等;末端控制:修建前置库、人工湿地,耦合曝气氧化沟、稳定塘等技术,提高污染物去除效能。该技术体系的构建可为密云水库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云水库 流域 面源污染 最佳管理措施 技术体系
下载PDF
污染场地土壤气中VOCs定量被动采样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姜林 赵莹 +1 位作者 钟茂生 付全凯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46-1753,共8页
污染场地中土壤气样品的采集是蒸气入侵风险评估的关键,目前最常用的主动土壤气采集技术包括真空苏玛罐和泵吸附管,其操作繁琐、成本高、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只能采集短时间的浓度.土壤气定量被动采样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采样技术,很好地克... 污染场地中土壤气样品的采集是蒸气入侵风险评估的关键,目前最常用的主动土壤气采集技术包括真空苏玛罐和泵吸附管,其操作繁琐、成本高、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只能采集短时间的浓度.土壤气定量被动采样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采样技术,很好地克服了主动式采样存在的不足,是目前污染场地中土壤气调查的研究热点.通过总结现有研究,就定量被动采样技术的理论、被动采样器吸附剂和外壳材料的选择、被动采样器吸附速率的研究及定量被动采样在污染场地中的应用进行论述.综合研究发现,只要严格控制吸附速率,被动采样能够提供准确的定量土壤气浓度测量;采样器结构的设计、外壳材料的选择能够有效控制吸附速率;吸附速率受环境因素和土壤性质的影响,场地校正是获得准确结果的有效途径.我国在土壤气采样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建议:加大高效、广谱型或混合型吸附材料及相应测试方法和设备的研发;加强吸附速率的影响因子及场地校准方法的研究;加强土壤钻孔内土壤气的补给速率的模型和场地实测研究;增加不同种采样器的现场应用比较研究;进行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场地 土壤气 挥发性有机物 被动采样
下载PDF
畜禽养殖污染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及模式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薛念涛 潘涛 +1 位作者 孙长虹 纪玉琨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4年第6期31-35,共5页
中国畜禽养殖业污染十分严重。结合中国传统农业"万物并育"思想,论述了畜禽养殖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及模式,主要有肥料化(牧-肥-草模式、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堆肥模式、发酵床模式)、能源化(以沼气为核心的利用模式、畜禽... 中国畜禽养殖业污染十分严重。结合中国传统农业"万物并育"思想,论述了畜禽养殖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及模式,主要有肥料化(牧-肥-草模式、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堆肥模式、发酵床模式)、能源化(以沼气为核心的利用模式、畜禽粪便-农业废弃物联合发酵制氢模式)、基料化(农林副产物-食用菌模式、以食用菌为中心的循环经济模式、针叶树类木屑-发酵床养猪-食用菌利用模式)、饲料化四种方式。这些利用方式为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 粪便 污染物 资源化 技术 模式
下载PDF
北京城市副中心道路扬尘排放清单与控制情景 被引量:5
6
作者 樊守彬 杨涛 +2 位作者 李雪峰 王凯 亓浩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3-179,共7页
为了分析北京城市副中心区域道路扬尘排放现状和未来的控制情景,文章基于自下而上的方法建立的高分辨率道路扬尘排放清单,综合考虑路网密度、车流量、路面积尘负荷等相关参数变化趋势,分析2020和2025年道路扬尘的控制情景。结果显示,201... 为了分析北京城市副中心区域道路扬尘排放现状和未来的控制情景,文章基于自下而上的方法建立的高分辨率道路扬尘排放清单,综合考虑路网密度、车流量、路面积尘负荷等相关参数变化趋势,分析2020和2025年道路扬尘的控制情景。结果显示,2015年城市副中心区域高速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城市道路积尘负荷分别为0.11、0.18、0.37、0.50、0.79和0.48 g/m^2,道路扬尘PM_(2.5)排放量为1 374 t,维持目前控制措施随着机动车活动水平增加,道路扬尘PM_(2.5)排放量逐年增加,2020年的排放量约为2015年的1.75倍,2025年排放量为2015年的2倍。通过源头控制减少尘土进入路面,并采取道路清扫、冲洗等控制措施后,积尘负荷显著下降。预测了未来年份的路网分布和车流量变化趋势,通过控制情景设置和类比法预测积尘负荷下降比例,到2020年道路扬尘PM_(2.5)排放量比2015年降低约23%,到2025年减少约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副中心 道路扬尘 排放清单 控制情景
原文传递
北京市城市发展与水环境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长虹 范清 +1 位作者 王永刚 杨龙 《环境科技》 2014年第4期31-34,共4页
为解决北京市发展和环境的深层次矛盾,需要把握环境质量-污染结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研究城市发展规模、产业结构、水资源、污染防治措施等对环境质量演化的影响。分析了2000年以来首都水环境演变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对比国外主要城市,... 为解决北京市发展和环境的深层次矛盾,需要把握环境质量-污染结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研究城市发展规模、产业结构、水资源、污染防治措施等对环境质量演化的影响。分析了2000年以来首都水环境演变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对比国外主要城市,分析了北京市水环境质量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水环境保护的综合对策和建议。研究将为解决北京市水环境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 城市发展 规律 差距
下载PDF
城市面源污染负荷动态更新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龙 孙长虹 +2 位作者 王永刚 范清 刘桂中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63-66,共4页
为及时掌握城市面源污染状况,构建了城市面源污染负荷动态更新体系。以北京市建成区典型下垫面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平均浓度统计法,估算了基准年污染负荷,并通过变量更新系数,更新了2012年北京市城市面源污染物SS、COD、TN、TP、氨氮负... 为及时掌握城市面源污染状况,构建了城市面源污染负荷动态更新体系。以北京市建成区典型下垫面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平均浓度统计法,估算了基准年污染负荷,并通过变量更新系数,更新了2012年北京市城市面源污染物SS、COD、TN、TP、氨氮负荷。结果表明:街道路面和屋面污染负荷最大,城市绿地面积显著增加对削减城市面源污染负荷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面源污染 污染负荷 动态更新
下载PDF
北京市2000年-2012年水环境质量及污染规律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范清 孙长虹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4年第7期54-57,共4页
环境质量和污染结构演化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抓住三者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规划指导环境保护,甚至影响城市规划。本文分析了2000年以来首都水环境质量及水环境污染演变规律,研究了环境质量和污染结构演化与城市社会经济... 环境质量和污染结构演化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抓住三者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规划指导环境保护,甚至影响城市规划。本文分析了2000年以来首都水环境质量及水环境污染演变规律,研究了环境质量和污染结构演化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识别并分析了北京市主要水环境问题和成因,提出了水环境保护的综合对策和建议。研究将为解决北京市水环境问题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 污染结构 规律
下载PDF
城郊环境梯度下地表径流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龙 孙长虹 +1 位作者 范清 王永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4期8311-8313,共3页
采用事件平均浓度(EMC)和M(V)曲线初期冲刷效应判识方法,对2011年4月北京市中心城区和远郊区县降雨径流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城郊环境差异影响,径流污染物种类、浓度和初期冲刷效应存在明显分异,城区COD、TP、TN污染物浓度低... 采用事件平均浓度(EMC)和M(V)曲线初期冲刷效应判识方法,对2011年4月北京市中心城区和远郊区县降雨径流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城郊环境差异影响,径流污染物种类、浓度和初期冲刷效应存在明显分异,城区COD、TP、TN污染物浓度低于郊区,氨氮浓度高于郊区;城区径流存在初期冲刷效应,郊区无明显初期冲刷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环境梯度 城市地表径流 非点源污染 初期冲刷效应
下载PDF
移动源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演变及发展方向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谷雪景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48-50,共3页
随着机动车行业快速发展,机动车排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制定和实施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促进汽车行业技术进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梳理了我国移动源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的演变过程,分析了排... 随着机动车行业快速发展,机动车排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制定和实施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促进汽车行业技术进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梳理了我国移动源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的演变过程,分析了排放标准体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移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源 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 机动车
下载PDF
基于修复效果的污染土壤修复工程环境足迹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文晓 夏天翔 +4 位作者 张丽娜 贾晓洋 朱笑盈 梁竞 蔡敏琦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67-2377,共11页
为定量评估污染土壤修复工程的环境影响,基于北方某焦化厂有机污染场地原位热脱附和阻隔通风技术的实际修复效果,计算了该工程各阶段的环境足迹及相对贡献,阐明了其主要来源,并对这两种技术修复单位方量土壤的环境足迹和基于污染物含量... 为定量评估污染土壤修复工程的环境影响,基于北方某焦化厂有机污染场地原位热脱附和阻隔通风技术的实际修复效果,计算了该工程各阶段的环境足迹及相对贡献,阐明了其主要来源,并对这两种技术修复单位方量土壤的环境足迹和基于污染物含量变化与风险削减的环境足迹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达到修复目标的情况下,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环境足迹占比仅在1%左右,高风险区原位热脱附施工运行阶段温室气体排放量、能源消耗量、耗水量、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占比分别为63.39%、93.02%、72.82%和71.08%,低风险区阻隔通风施工运行阶段温室气体排放量、能源消耗量、耗水量、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占比分别为35.40%、6.77%、26.26%和27.74%;原位热脱附技术修复单位方量土壤的环境足迹高于阻隔通风技术,原位热脱附技术的能源消耗量约为阻隔通风技术的49.70倍,温室气体排放量、耗水量、空气污染物排放量为阻隔通风技术的6.32~10.30倍.研究显示:天然气使用、电能消耗和现场机械设备使用是该工程环境足迹的主要来源,在高风险区原位热脱附修复工程中苯的环境足迹强度高于苯并[a]芘,原位热脱附技术的能源强度高于阻隔通风技术,基于污染物含量降低情况的环境足迹强度对量化原位热脱附技术的环境足迹适用性较好,而基于风险削减的环境足迹强度适用于阻隔通风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足迹分析 原位热脱附 阻隔通风 温室气体排放 可持续修复
下载PDF
污染地块修复原位热脱附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6
13
作者 刘凯 张瑞环 王世杰 《中国氯碱》 CAS 2017年第12期31-37,共7页
原位热脱技术是一种适合污染源或含NAPL相的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方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资料进行调研,从热脱附修复技术发展历程、热脱附系统基本组成、热脱附修复污染地块的关键影响因素、热脱附修复机理、国内外原位热脱附技术... 原位热脱技术是一种适合污染源或含NAPL相的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方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资料进行调研,从热脱附修复技术发展历程、热脱附系统基本组成、热脱附修复污染地块的关键影响因素、热脱附修复机理、国内外原位热脱附技术相关专利以及典型应用案例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讨论,重点从污染地块修复工程应用角度分析其技术可行性,为原位热脱附修复技术发展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脱附 污染地块修复 影响因素 修复机理 解吸动力学
下载PDF
玻璃生产场地土壤中砷的污染特征及其概率风险评估
14
作者 杨丹华 贾晓洋 +3 位作者 李文波 梁竞 夏天翔 吴志远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7-900,共14页
砷(As)主要通过采矿、冶炼和燃煤等工业过程进入环境,然而玻璃生产中使用大量含砷原料,却鲜见相关土壤污染的报道.为探究玻璃生产场地土壤中As污染及健康风险情况,采用统计分析、正定矩阵因子模型(PMF)、体外测试、蒙特卡洛模拟等方法,... 砷(As)主要通过采矿、冶炼和燃煤等工业过程进入环境,然而玻璃生产中使用大量含砷原料,却鲜见相关土壤污染的报道.为探究玻璃生产场地土壤中As污染及健康风险情况,采用统计分析、正定矩阵因子模型(PMF)、体外测试、蒙特卡洛模拟等方法,研究了曾进行50余年生产活动的某平板玻璃厂土壤中As的污染浓度、空间分布及来源,并进一步结合生物可给性和本土化暴露参数(体质量、室内暴露频率、室外暴露频率、每日空气呼吸量),计算了健康风险水平及风险控制值.结果表明:该平板玻璃厂493件土壤样品中As的超标率达21.5%,As最大浓度位于平拉车间,高达317 mg/kg,其中80.3%来自配合料泄露.土壤中As的生物可给性范围为10.24%~54.35%,土壤理化性质对生物可给性结果具有显著影响.As的致癌风险范围为2.23×10^(−7)~1.22×10^(−3),95%分位值为5.77×10^(−5),危害商范围为9.49×10^(−3)~56.08,95%分位值为2.62;相应地,基于致癌风险的As风险控制值为0.50~3.57 mg/kg,其5%分位值为0.75 mg/kg,略低于传统点评估方法(DRA)的风险控制值(1.13 mg/kg).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生物可给性对风险控制值计算结果的影响(−64.38%)最大,其次是体质量,成人与儿童的敏感性分别为10.96%及19.18%,其余参数的敏感性均小于10%.总之,玻璃生产场地土壤中As污染不可忽视,使用本土化的暴露参数,并且将生物可给性纳入现有健康风险方法有助于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估其健康风险水平,可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玻璃厂 土壤 生物可给性 概率风险评估
下载PDF
利用ArcGIS研究密怀顺回补区地下水位时空变化
15
作者 张雨航 史芫芫 +3 位作者 何炜 安同艳 孙长虹 范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07-2615,共9页
密怀顺地区是北京市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直接影响着主城区的供水安全。2014年南水北调盈余水量通过潮白河河道回补地下水,地下水位持续抬升,地下水升幅带不断变厚,包气带厚度变薄。基于ArcGIS软件,通过对区域地下水位2014—2022年进行研究... 密怀顺地区是北京市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直接影响着主城区的供水安全。2014年南水北调盈余水量通过潮白河河道回补地下水,地下水位持续抬升,地下水升幅带不断变厚,包气带厚度变薄。基于ArcGIS软件,通过对区域地下水位2014—2022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位持续快速升高,升幅为26.38 m,其中密云区升幅19.01 m,怀柔区升幅28.26 m,顺义区升幅31.67 m;地下水位低升幅带面积为144.47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29.67%,地下水位中升幅带面积约为128.85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26.47%,地下水位高升幅带面积约为213.52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43.86%;研究区包气带厚度由43.07 m减小至16.69 m,减少了26.38 m,其中密云区由43.42 m减小至24.41 m,减少了19.01 m,怀柔区由39.38 m减小至11.13 m,减少了28.26 m,顺义区由45.83 m减小至14.11 m,减少了31.72 m。结果基本反映了该地区地下水时空变化特征,分区结果可进一步支撑地下水管理、地下水政策制定及地下水型水源地的精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怀顺 地下水 地下水位 地下水升幅带 包气带
下载PDF
北京市大气污染物与CO_(2)协同控制效益分析
16
作者 俞珊 牟洁 张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7-94,共8页
该文以产业、能源、交通、城市建设为研究重点领域,运用协同控制效益分级指数法和协同减排当量法对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主要大气污染物和CO_(2)的协同控制效益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各项措施均对NO_(x)、PM10、VOCs和CO_(2)具有协... 该文以产业、能源、交通、城市建设为研究重点领域,运用协同控制效益分级指数法和协同减排当量法对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主要大气污染物和CO_(2)的协同控制效益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各项措施均对NO_(x)、PM10、VOCs和CO_(2)具有协同控制效益。从协同控制效益分级评估结果来看,绿色生产水平提升、高排放车淘汰分别对于PM10和CO_(2)、SO_(2)和CO_(2)的协同控制效益最好,高精尖产业发展、控制传统行业产能、小客车总量控制、新能源车推广、装配式建筑推广对于NO_(x)、VOCs与CO_(2)的协同控制效益均较好。从协同减排当量评估结果来看,绿色生产水平提升、控制传统行业产能、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的协同控制效益较好,协同减排当量值占比分别为27.5%、18.8%和13.5%,产业领域是大气污染物和CO_(2)协同控制的重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物 二氧化碳 协同控制 效益分析 北京
原文传递
基于暴雨洪水管理模型的雨水工程环境效益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凌文翠 范玉梅 +1 位作者 孙长虹 刘桂中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04-1308,1315,共6页
以COD为例,利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预测了北京市农村居民区雨水径流污染物排放负荷,研究了降雨强度和不同季节对雨水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强度越大,COD浓度峰值出现越早,排放负荷越大。在前期干旱日为30 d、降雨历时为120 min... 以COD为例,利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预测了北京市农村居民区雨水径流污染物排放负荷,研究了降雨强度和不同季节对雨水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强度越大,COD浓度峰值出现越早,排放负荷越大。在前期干旱日为30 d、降雨历时为120 min时,降雨重现期由0.5 a增加至5.0 a,COD排放负荷增加了29.5%。分别采用前期干旱日2 d、降雨重现期5.0 a和前期干旱日30 d、降雨重现期0.5 a两种情景代表典型的夏季、春秋季降雨进行预测发现,春秋季降雨的COD浓度峰值和排放负荷均远大于夏季。COD浓度峰值夏季为44 mg/L,而春秋季则达到了183 mg/L;降雨历时120 min时,春秋季降雨COD排放负荷为42.7 kg,是夏季的1.9倍。以人工湿地为例,考虑生活污水排放和流域水质控制目标,建立了雨污合流制下的雨水工程环境效益评估方法,并预测了人工湿地对雨污合流污染物的削减效果。研究证明,相比夏季,人工湿地在春秋季可以发挥更大的环境效益。人工湿地联合调蓄池,在典型的春秋季降雨中的COD削减量为18.4 kg,而夏季仅为3.6 kg。建议北京地区居民区雨水工程根据不同季节采用更适宜的运行方式,提高雨水工程的处理效率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工程 暴雨洪水管理模型 雨水污染负荷预测 环境效益评估
下载PDF
中国固定式燃气内燃机环境管理的形势、问题和对策
18
作者 吴晓清 熊立国 +4 位作者 高荐 赵亚笛 田胜 宋光武 燕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2-267,共6页
固定式燃气内燃机是实现碳减排富有成效的技术方案之一,但其相应的环境管理略滞后,应尽快制定固定式燃气内燃机排放标准,且在环境管理体系中明确固定式燃气内燃机“非正常情况”下的达标判定依据。典型机组在线监测结果显示,监测期间NO_... 固定式燃气内燃机是实现碳减排富有成效的技术方案之一,但其相应的环境管理略滞后,应尽快制定固定式燃气内燃机排放标准,且在环境管理体系中明确固定式燃气内燃机“非正常情况”下的达标判定依据。典型机组在线监测结果显示,监测期间NO_(x)排放小时质量浓度介于0~305 mg/m^(3);NO_(x)与CO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排放超标现象,超标小时数分别为61、4 h,分别占有效小时数的9.8%、0.6%;NH_(3)质量浓度为0.94 mg/m^(3),排放达标。结果表明,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系统与生产设备不同步投运是造成内燃机启动、停机阶段NO_(x)超标的主要原因;SCR催化剂老化是正常运行时段NO_(x)排放超标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SCR系统停机控制调整逻辑、增加SCR催化床层厚度有望解决以上两个原因引起的NO_(x)超标问题。“调峰模式”“调负荷不停机”两种运行情景的NO_(x)日排放量分别为9.5、11.4 kg,前者环境效益明显。研究结果能为生态环境部门提高固定式燃气内燃机NO_(x)排放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式燃气内燃机 环境管理 排放 整改 启停机
下载PDF
北京市门头沟区“煤改电”工程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效果监测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继平 宁杨翠 +4 位作者 刘春兰 李铮 王海华 陈龙 鲁春霞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98-906,共9页
北京市农村地区煤炭消费严重影响区域空气质量。为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农村地区燃煤污染,北京市开展了以"煤改电"工程为代表的农村地区"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为科学评估"煤改电"工程对区域大气环境质... 北京市农村地区煤炭消费严重影响区域空气质量。为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农村地区燃煤污染,北京市开展了以"煤改电"工程为代表的农村地区"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为科学评估"煤改电"工程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作用,研究选择门头沟区王平镇辖区内的东马各庄村和西石古岩村分别作为实施"煤改电"工程和未实施"煤改电"工程的典型区域,对比PM_(2.5)、PM_(10)、SO_2及NO_2等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差异,分析"煤改电"工程的大气污染物减排效果。结果表明,实施了"煤改电"工程的东马各庄村PM_(2.5)、PM_(10)、SO_2和NO_2质量浓度分别比未实施"煤改电"工程的西石古岩村低44.90%、24.75%、20.41%和26.67%;PM_(2.5)、PM_(10)、SO_2和NO_2的采暖季质量浓度分别是非采暖季的1.4、1.6、1.8和1.4倍。"煤改电"工程能够有效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尤其是在降低细颗粒物浓度方面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建议未来加强对农村地区煤炭消费的监督管理,在积极巩固"煤改电"工程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加强政府政策引导,稳步推进"煤改电"工程实施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改电”工程 大气污染物 大气环境监测 北京市 门头沟区
下载PDF
北京市中心城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永刚 伍娟丽 +2 位作者 王旭 徐菲 李焕利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80,107,共8页
为了解北京市中心城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和分析了沉积物中汞、砷、铅、铬、镉、锰、铜7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污染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重金属平均含量为Hg... 为了解北京市中心城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和分析了沉积物中汞、砷、铅、铬、镉、锰、铜7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污染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重金属平均含量为Hg 0.670 mg/kg,As 6.01 mg/kg,Pb 31.1 mg/kg,Cr 63 mg/kg,Cd 0.29 mg/kg,Mn 277mg/kg,Cu 45mg/kg;平均地累积指数排序为Hg(1.49)>Cr(0.34)>Cu(0.24)>Cd(0.14)>Pb(-0.77)>As(-1.41)>Mn(-2.30),沉积物主要受Hg、Cr、Cu、Cd的污染,Hg处于中等污染程度,Cr、Cu、Cd处于轻度-中等污染程度,污染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交通、汽配(修)及供暖燃煤。重金属平均潜在生态风险系数排序为Hg(357)>Cd(80)>Cu(13)>As(9)>Pb(7)>Cr(4)>Mn(2),中心城沉积物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为472,总体上具有较强生态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 主成分分析 来源 生态风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