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坝安全监测智能感知与智慧管理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4
1
作者 黄跃文 牛广利 +2 位作者 李端有 韩笑 周华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0-185,198,共7页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是工程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亟需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大坝安全监测能力。系统总结了长江科学院近年来在大坝安全监测智能感知与智慧管理技术方面的研究及应用工作,通过研发系列化智能传感器、智能采集单元和物联网...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是工程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亟需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大坝安全监测能力。系统总结了长江科学院近年来在大坝安全监测智能感知与智慧管理技术方面的研究及应用工作,通过研发系列化智能传感器、智能采集单元和物联网感知平台,建设统一的大坝安全监测数据资源池,开发通用化安全监测云服务系统,搭建专业数据挖掘平台和综合可视化应用,实现了大坝安全监测数据感知、传输、管理、分析及展示全链路应用,形成了大坝安全监测全生命周期智慧解决方案。研究成果已在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大藤峡等100余项水利水电工程中成功应用,为保障工程建设及运行安全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安全监测 智能感知 智慧管理 物联网 云平台
下载PDF
工程安全综合评价模型研究及数字孪生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牛广利 胡雨新 +2 位作者 胡蕾 李天旸 方豪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9-243,261,共6页
工程安全综合评价是实现工程安全“四预”的核心和关键,然而传统方法存在着难以全面、可靠、实时获取工程安全状态的问题。结合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开展工程安全综合评价模型研究工作,提出了工程安全综合评价的总体技术路线,通过构建... 工程安全综合评价是实现工程安全“四预”的核心和关键,然而传统方法存在着难以全面、可靠、实时获取工程安全状态的问题。结合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开展工程安全综合评价模型研究工作,提出了工程安全综合评价的总体技术路线,通过构建工程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制定了测点评判规则和逐级评判规则,通过融合安全监测数据、结构计算成果和巡视检查信息,综合判别工程安全运行性态;同时基于数字孪生平台框架,集成开发了工程安全综合评价功能模块。目前,研究成果已在数字孪生丹江口工程中实现了初步应用,模型评价结果合理,功能集成方案可行,可为同类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安全 综合评价模型 数字孪生 丹江口水利枢纽
下载PDF
长距离引调水工程智能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研发及应用
3
作者 牛广利 李天旸 +3 位作者 薛广文 崔朋 秦朋 方豪文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10,共7页
为满足长距离引调水工程建设及运行安全需求,有必要在工程安全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开展工程智能安全监控预警系统建设。设计了长距离引调水工程智能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的总体架构,从管理模式及流程、专业分析方法、开发技术体系等方面论述... 为满足长距离引调水工程建设及运行安全需求,有必要在工程安全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开展工程智能安全监控预警系统建设。设计了长距离引调水工程智能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的总体架构,从管理模式及流程、专业分析方法、开发技术体系等方面论述了系统关键技术路径,并介绍了系统在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引江济淮工程等重大引调水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工程实践表明,系统功能模块完善、运行情况稳定,能够有效提升长距离引调水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和在线监控预警能力,可为同类系统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引调水工程 工程安全 智能监控预警系统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 引江济淮工程
下载PDF
数字孪生小浪底大坝安全监测管理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魏立巍 胡凯 牛广利 《水利发展研究》 2024年第9期90-95,共6页
基于数字孪生小浪底总体框架,开展了小浪底大坝安全监测管理平台建设,打破了多套原有业务系统的技术壁垒,构建了安全监测数据底板、模型平台和业务应用,已在小浪底水利枢纽高水位运行、调水调沙、汛期防洪运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文章详... 基于数字孪生小浪底总体框架,开展了小浪底大坝安全监测管理平台建设,打破了多套原有业务系统的技术壁垒,构建了安全监测数据底板、模型平台和业务应用,已在小浪底水利枢纽高水位运行、调水调沙、汛期防洪运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文章详细介绍了小浪底大坝安全监测管理平台的建设背景、总体架构、建设内容和应用成效,可为同类工程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浪底 数字孪生 大坝安全监测 智能分析预警
下载PDF
基于智能组合模型的大坝变形预测预报研究
5
作者 李双平 刘祖强 +4 位作者 张斌 郑俊星 王华为 李永华 苏森南 《中国水利》 2025年第2期65-72,共8页
针对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大坝安全“四预”中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求,提出智能组合模型系统方法。该方法通过深入分析大坝变形的多重影响因素,结合信号处理技术,智能地分离出主导性的大坝变形趋势分量。随后,采用智能算法精确匹配最... 针对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大坝安全“四预”中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求,提出智能组合模型系统方法。该方法通过深入分析大坝变形的多重影响因素,结合信号处理技术,智能地分离出主导性的大坝变形趋势分量。随后,采用智能算法精确匹配最优拟合模型,并结合灰色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及神经网络等多种建模技术,构建了一个高度集成、具有自适应能力的智能组合模型。通过丹江口大坝变形时间序列的训练和优化,并与传统统计模型预测结果对比验证,实验表明,智能组合模型在预测精度、数据适应性和鲁棒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在处理非线性关系和长时序依赖性方面表现突出,同时有效提升了外延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此外,该模型能够提前1个周期(时长为一年)准确预测大坝关键部位的潜在变形趋势,为工程人员提供充足的时间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潜在风险。利用智能组合模型开展丹江口大坝的变形预测与预报,不仅提升了监测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还为大坝的安全评估、风险预警和科学管理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组合模型 泛化能力 鲁棒性 大坝变形 预测预报
下载PDF
兰家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生态风险评估与对策研究
6
作者 李涛 谭龙康 李俊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163-166,共4页
众所周知,当地政府投入适当资金实施建立相应的水库工程项目,对于合理调节水资源及农田灌溉等方面产生诸多有利影响。然而受到外界诸多客观因素干扰,在对不同地区水库除险加固过程及生态治理方面诸多风险问题。基于此,笔者以兰家洞水库... 众所周知,当地政府投入适当资金实施建立相应的水库工程项目,对于合理调节水资源及农田灌溉等方面产生诸多有利影响。然而受到外界诸多客观因素干扰,在对不同地区水库除险加固过程及生态治理方面诸多风险问题。基于此,笔者以兰家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为例,首先简单叙述了整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生态评估存在的主要风险,其次从兰家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管理及生态风险评估的优化策略;以期给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家洞水库 除险加固工程 生态风险评估 优化对策
下载PDF
三峡大坝泄洪坝段下游冲刷发展趋势研究
7
作者 耿峻 李麒 +3 位作者 张海龙 汪昌港 梅晓龙 董宗师 《人民珠江》 2025年第3期16-24,共9页
三峡大坝汛期出库流量大、泄洪设施多、调度运行难,不同时期泄洪坝段下游冲刷情况复杂。根据工程蓄水运行以来不同时期泄洪设施的调度运用情况,进行典型年份泄洪坝段下游冲刷地形分析,对比不同时期实测下游冲刷区、左导墙右侧、下纵段... 三峡大坝汛期出库流量大、泄洪设施多、调度运行难,不同时期泄洪坝段下游冲刷情况复杂。根据工程蓄水运行以来不同时期泄洪设施的调度运用情况,进行典型年份泄洪坝段下游冲刷地形分析,对比不同时期实测下游冲刷区、左导墙右侧、下纵段防冲墙左侧冲刷位置、形态和冲坑高程情况,分析研究泄洪坝段下游冲刷的发展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泄洪坝段下游冲坑整体形态基本一致;正常运行期泄洪坝段下游中部冲坑最低高程较围堰挡水发电期抬高约4 m,冲刷总体较前期有一定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洪坝段 下游冲刷 冲坑 发展趋势 三峡大坝
下载PDF
旭龙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综合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光彪 李少林 +3 位作者 吴双利 纪传波 戴领 沈明毅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5期105-110,116,共7页
为提高安全监测作业工作效率,满足其快速、高效、可靠地掌握工程性态的需要,需通过信息化手段设计与研发旭龙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依据旭龙水电站安全监测需求,以工程安全监测具体业务为导向,综合考虑各参建单位的使用... 为提高安全监测作业工作效率,满足其快速、高效、可靠地掌握工程性态的需要,需通过信息化手段设计与研发旭龙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依据旭龙水电站安全监测需求,以工程安全监测具体业务为导向,综合考虑各参建单位的使用场景,开发了监测管理系统,包含定制化首页、工程管理、施工管理、在线采集、环境信息、仪器管理、监测管理、资料分析、监测预警、巡视检查、报表报告、三维展示等功能,并在监测管理系统中保留符合智慧工程、智慧电厂系统要求的接口,满足相关数据传输与信息推送要求。通过使用监测管理系统,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程安全隐患风险。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监测 安全监测信息综合管理系统 智慧工程 旭龙水电站
下载PDF
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安全智能分析预警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6
9
作者 牛广利 李天旸 +3 位作者 杨恒玲 胡蕾 周华艳 方豪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1-185,共5页
数字孪生水利工程是智慧水利建设的核心与关键。聚焦水利工程安全运行需求,有必要结合数字孪生建设,开展工程安全智能分析预警技术研究和系统开发工作,从而有效提升工程运行安全保障水平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介绍了基于数字孪生平... 数字孪生水利工程是智慧水利建设的核心与关键。聚焦水利工程安全运行需求,有必要结合数字孪生建设,开展工程安全智能分析预警技术研究和系统开发工作,从而有效提升工程运行安全保障水平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介绍了基于数字孪生平台的工程安全智能分析预警技术的总体框架,针对工程安全监测感知体系和工程安全模型库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构建了具有“四预”功能的工程安全智能业务应用。目前,研究成果已在数字孪生江垭皂市工程中获得初步应用,可为同类数字孪生工程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工程安全 智能分析预警 江垭 皂市
下载PDF
深厚覆盖层及围堰堰体材料工程特性试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饶锡保 胡胜刚 +4 位作者 程永辉 朱国胜 丁红顺 左永振 周小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8-121,133,共5页
针对深厚覆盖层与围堰水下抛填施工密度确定和粗粒料工程特性试验中的缩尺效应问题,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深厚覆盖层条件导截流及围堰安全控制技术"中的专题3以乌东德、白鹤滩和双江口等水电站围堰工程为依托,采用现... 针对深厚覆盖层与围堰水下抛填施工密度确定和粗粒料工程特性试验中的缩尺效应问题,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深厚覆盖层条件导截流及围堰安全控制技术"中的专题3以乌东德、白鹤滩和双江口等水电站围堰工程为依托,采用现场测试、室内试验、物理模型、数值计算等多种研究手段,进行了深厚覆盖层及堰体材料工程特性试验技术研究。概要地介绍了该专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详细研究方法和具体成果将另文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堰 深厚覆盖层 离心模型试验 缩尺效应 力学特性 渗透特性
下载PDF
基于水下多波束的长江堤防护岸工程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邹双朝 皮凌华 +1 位作者 甘孝清 岳红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3-98,共6页
为了预防长江堤防护岸工程受损或者大面积崩岸的发生,应定期对护岸工程进行监测和稳定性分析,必要时采取工程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根据水下多波束测深技术全覆盖、高精度、高效率等特点,探讨了水下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平面位置和水深测量精度... 为了预防长江堤防护岸工程受损或者大面积崩岸的发生,应定期对护岸工程进行监测和稳定性分析,必要时采取工程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根据水下多波束测深技术全覆盖、高精度、高效率等特点,探讨了水下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平面位置和水深测量精度,论述了基于水下多波束的护岸工程监测技术方法。并以湖北省监利县铺子湾护岸工程为例,采用水下多波束测深技术,连续2 a同一时段进行全覆盖扫测,根据2次扫测结果,采用3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对堤防护岸工程地形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护岸工程实施后深槽向右岸偏移,岸坡冲淤平衡,护岸工程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堤防 护岸工程 监测 水下多波束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规划理论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武 吴新霞 李端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94,共5页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多,作业环境复杂,施工场地安全布置和施工设备的安全规划难度大。引入时间、空间和运动分析理论,建立了施工机械设备安全规划的理论体系,提出了水利水电施工场地施工机械作业安全规划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客...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多,作业环境复杂,施工场地安全布置和施工设备的安全规划难度大。引入时间、空间和运动分析理论,建立了施工机械设备安全规划的理论体系,提出了水利水电施工场地施工机械作业安全规划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客观地认识和评价施工场地内和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设备给施工过程带来的安全问题,充分利用有限的施工作业时空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设备布置方案。该理论体系为施工场地安全规划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施工机械 安全规划 时空分析 时空容积率
下载PDF
融合角反射器InSAR监测水电工程控制网及边坡稳定
13
作者 侯春尧 陈一鸣 +3 位作者 张洪毅 雷洋 刘杰 李陶 《地理空间信息》 2025年第2期103-107,共5页
传统测绘手段受制于坝区地形和气象条件复杂,使得水电工程控制网稳定性评估复测的周期长、成本高,且对库岸边坡变形监测的时效性不足。通过在近坝区的水电工程控制网点附近布设人工角反射器,并利用高分辨率SAR卫星时序分析技术进行观测... 传统测绘手段受制于坝区地形和气象条件复杂,使得水电工程控制网稳定性评估复测的周期长、成本高,且对库岸边坡变形监测的时效性不足。通过在近坝区的水电工程控制网点附近布设人工角反射器,并利用高分辨率SAR卫星时序分析技术进行观测,结果显示利用角反射器可实现精度为2~3 mm每月一期的控制网点状态评估。利用SBAS-InSAR时序分析技术对坝区内多个滑坡体的变形信号进行了提取,并开展了形变演化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结合角反射器和InSAR技术的水电工程控制网基准点稳定性监测方法,为大坝安全监测基准评估提供了新技术手段,可大幅提升电厂安全运营的技术水平并降低人工观测频次。随着国产SAR卫星的进一步成熟,该技术有望能够实现自主可控的水电工程基准网稳定性评估和无人化的坝区滑坡变形安全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人工角反射器 水电工程 控制网 时间序列 边坡
下载PDF
我国水库大坝安全挑战与运维思考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杨启贵 王秘学 《中国水利》 2024年第5期6-10,共5页
水库大坝是国家水网的重要调蓄结点,是防御水旱灾害、优化水资源配置、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的“重器”。新形势下我国水库大坝运行管理面临的潜在风险日益突出,针对运行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高,安全保障技术... 水库大坝是国家水网的重要调蓄结点,是防御水旱灾害、优化水资源配置、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的“重器”。新形势下我国水库大坝运行管理面临的潜在风险日益突出,针对运行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高,安全保障技术装备存在薄弱环节,应急管理水平与技术能力不足等问题与挑战,从大坝防洪韧性、安全管理、诊断加固、应急处置等方面提出安全对策,旨在为提升大坝安全水平提供有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水网 水库大坝 运行管理 安全管理 防洪韧性
下载PDF
基于web技术的有限元模型和成果可视化方法研究
15
作者 王宇阳 牛志伟 +2 位作者 卢建华 齐慧君 晁阳 《水力发电》 CAS 2024年第5期59-64,92,共7页
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及运行阶段,经常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结构受力变形分析。以往多数情况下都是高校或科研单位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以固定图表的成果形式以研究报告的方式呈现给设计或运管单位,倘若边界条件或材料参数发生变化,设计或... 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及运行阶段,经常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结构受力变形分析。以往多数情况下都是高校或科研单位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以固定图表的成果形式以研究报告的方式呈现给设计或运管单位,倘若边界条件或材料参数发生变化,设计或运管单位无法实时了解新的计算成果。随着Web技术的发展,使得将有限元模型和分析成果以可视化、交互式的方式向设计及运管人员进行实时呈现成为可能。借用基于WebGL技术封闭的Three.JS框架,实现了拱坝三维有限元网格模型及分析成果在用户浏览器上的可视化呈现,能够让用户通过交互式方式对有限元模型及分析成果进行动态浏览和查看,方便用户全面了解计算成果。该方法为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计算分析成果在线查询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技术 有限元模型 有限元成果轻量化 数字孪生 水利水电工程
下载PDF
新时期丹江口水库大坝安全管理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谭界雄 李星 《中国水利》 2024年第20期21-24,20,共5页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水网的重要结点。新时期,水库大坝安全管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对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丹江口水库大坝安全管理面临着监测设施...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水网的重要结点。新时期,水库大坝安全管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对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丹江口水库大坝安全管理面临着监测设施数据覆盖不全、感知能力有待提升、消落带管理难度大等挑战。综合分析了丹江口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现状,针对新时期丹江口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四个大坝”建设:以大坝安全鉴定、关注混凝土耐久性、推进高效无损智能检测技术应用为重点的安全大坝建设;以完善大坝安全监测体系、推进数字孪生丹江口建设为重点的智慧大坝建设;以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理念、推进消落带治理和保护为重点的生态大坝建设;构建工程与景观、功能与文化相结合的人文大坝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大坝 安全管理 安全大坝 智慧大坝 生态大坝 人文大坝
下载PDF
石台抽水蓄能电站枢纽布置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汉辉 陈锐 +1 位作者 李麒 熊堃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50-154,共5页
石台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境内。石台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优美,电站建设绿色环保要求高;下水库大坝下游为彭溪村,枢纽布置需充分考虑对村民日常生活的影响。结合石台抽水蓄能电站特点,基于“绿色环保、以人... 石台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境内。石台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优美,电站建设绿色环保要求高;下水库大坝下游为彭溪村,枢纽布置需充分考虑对村民日常生活的影响。结合石台抽水蓄能电站特点,基于“绿色环保、以人为本”设计理念进行电站枢纽布置,主要从上、下水库坝址坝型坝线选择、泄水建筑物布置、输水系统立面布置、地下厂房开发方式,以及下游河道治理等方面开展研究。经过精心设计,石台抽水蓄能电站枢纽布置有效降低了对周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形成工程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该设计理念与具体设计思路可供类似抽水蓄能电站枢纽布置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纽布置 绿色环保 以人为本 石台抽水蓄能电站
下载PDF
泄水闸闸墩及底板修复处理材料与技术研究
18
作者 颜剑 梁慧 +1 位作者 熊斌 肖承京 《四川水利》 2024年第5期101-104,共4页
王甫洲水利枢纽工程泄水闸闸墩、护坦、左右导墙及翼墙等部位出现劣化损伤。护坦主要缺陷包括坑洞、蜂窝麻面、待凿除混凝土块、结构缝冲蚀;泄水闸右侧导墙上存在大量钢筋头,钢筋锈蚀,周边混凝土有胀破的迹象,需要开展修复处理。选取多... 王甫洲水利枢纽工程泄水闸闸墩、护坦、左右导墙及翼墙等部位出现劣化损伤。护坦主要缺陷包括坑洞、蜂窝麻面、待凿除混凝土块、结构缝冲蚀;泄水闸右侧导墙上存在大量钢筋头,钢筋锈蚀,周边混凝土有胀破的迹象,需要开展修复处理。选取多种综合性能优良的有机修复处理材料,针对王甫洲泄水闸闸墩及底板各部位劣化情况,制定修复处理方案,优化施工工艺,为王甫洲泄水闸墩及底板补强加固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水闸 闸墩 底板 修复处理 环氧材料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水库土石坝工程病险特点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甫 谭政 +1 位作者 熊威 颜扬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2期53-59,共7页
为消除坝体安全隐患,保障水库大坝安全,构建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基于大坝安全风险和病险频度综合权重进行分析,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及帕累托法,量化得出水库土石坝主要病险指标和因素。研究表明:水库土石坝病险特点具有均衡性、... 为消除坝体安全隐患,保障水库大坝安全,构建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基于大坝安全风险和病险频度综合权重进行分析,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及帕累托法,量化得出水库土石坝主要病险指标和因素。研究表明:水库土石坝病险特点具有均衡性、全面性、规律性;水库病险依次是渗流安全、结构安全、防洪能力;水库病险主要因素是大坝渗流安全、泄洪能力、大坝结构安全、泄水建筑物结构安全、大坝坝顶高程和防浪墙高程等;不同等级规模水库病险特点有所不同。研究结果对当前水库土石坝工程除险加固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病险特点 层次分析法 帕累托法 大坝安全评价
下载PDF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技术与方法探讨 被引量:24
20
作者 熊威 田波 卢建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27,共4页
对病险水库定期开展水库安全评价工作至关重要。国内外水库安全评价技术与方法主要分为传统的定性准则法和综合评价分析法,重点介绍了综合评价分析法中的综合评分法,层次分析法,风险评估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和步骤。比较分析表... 对病险水库定期开展水库安全评价工作至关重要。国内外水库安全评价技术与方法主要分为传统的定性准则法和综合评价分析法,重点介绍了综合评价分析法中的综合评分法,层次分析法,风险评估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和步骤。比较分析表明,传统的定性准则法具有评价内容明确,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强的优点,适合用于评价单一项目,但其未考虑各类影响大坝安全的不确定因素,评价结论层次不明显,参考价值有限;综合评价分析法能够通过各种计算方法,定量考虑各类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权重,因此评价结果更加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评价 风险分析 定性准则法 综合评价法 病险水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