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科肿瘤新辅助治疗再讨论
1
作者 杨洁 向阳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0,共4页
新辅助治疗最早来源于Frei在1982年提出的综合治疗的概念,在治疗无法直接手术切除的晚期恶性肿瘤时,先应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降低肿瘤负荷,达到能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1]。NACT最早应用于妇科肿瘤的卵巢癌晚期... 新辅助治疗最早来源于Frei在1982年提出的综合治疗的概念,在治疗无法直接手术切除的晚期恶性肿瘤时,先应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降低肿瘤负荷,达到能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1]。NACT最早应用于妇科肿瘤的卵巢癌晚期患者中,在手术前对经活检确认且无法切除的肿瘤进行3~6个周期的化疗,再进行中间型肿瘤细胞减灭术。近二十年来相关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结果陆续浮现,总体来说,NACT可以减少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可行性和肿瘤的可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治疗 妇科肿瘤 临床研究结果 肿瘤细胞减灭术 新辅助化疗 肿瘤体积 晚期恶性肿瘤 CHEMOTHERAPY
下载PDF
老年妇科恶性肿瘤的筛查与诊断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洁 向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9-332,共4页
肿瘤的发生是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因而大多数患者发病时为中老年,且随着年龄增长,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妇科的三大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发病年龄大多为绝经后,子宫颈癌的发病也随着年龄有所增长。其中预后最差的卵巢癌的平... 肿瘤的发生是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因而大多数患者发病时为中老年,且随着年龄增长,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妇科的三大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发病年龄大多为绝经后,子宫颈癌的发病也随着年龄有所增长。其中预后最差的卵巢癌的平均诊断年龄为63岁[1],有将近一半(45%)的女性诊断时在64岁以上[2]。子宫内膜癌主要发生于绝经后女性,而发病高峰年龄在70~74岁[3]。我国子宫颈癌的发病高峰虽为15~44岁,但70岁后又是第2个发病高峰[4]。此外,随着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和预期寿命的提高,患有恶性肿瘤的老年妇女的比例在未来几十年内将进一步增加。老年肿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由于老年人行动受限导致肿瘤筛查等不及时,即使出现症状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就医不及时导致诊断延误,加之部分老年患者难以完成当前的标准治疗,这些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要相对差很多。虽然老年医学的综合评估加入到了肿瘤学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老年肿瘤患者的预后仍然没有明确的改善。一项欧洲的调查报告显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65~69岁的女性1年的年龄标准相对存活率为57%,70~79岁的女性为43%~45%,80~99岁的女性为25%~33%,普遍低于年轻患者,且随年龄增长降低得更明显[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肿瘤患者 发病年龄 肿瘤学 绝经后女性 子宫内膜癌 肿瘤筛查 年龄标准 恶性肿瘤
下载PDF
胎儿宫内及出生后生长轨迹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亚新 马良坤 +3 位作者 孙崟 高劲松 刘娜娜 杨萱瑾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3期81-87,共7页
胎儿出生体重是妊娠结束时评估胎儿生长状况的最直观指标,但其作为一个单一的衡量指标并不能反映整个妊娠期胎儿生长的动态变化,相似的出生体重可能沿着不同的生长轨迹获得。目前胎儿生长受限或巨大儿等诊断是基于估计胎儿体重或腹围的... 胎儿出生体重是妊娠结束时评估胎儿生长状况的最直观指标,但其作为一个单一的衡量指标并不能反映整个妊娠期胎儿生长的动态变化,相似的出生体重可能沿着不同的生长轨迹获得。目前胎儿生长受限或巨大儿等诊断是基于估计胎儿体重或腹围的横断面临界值判断的,而横断面测量可能会遗漏某些未能达到其潜能、但仍高于传统临界值的胎儿亚组,这些亚组的胎儿同样面临不良围产结局的风险。对胎儿生长进行纵向评估可能是解决这一临床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从胎儿宫内及出生后生长轨迹的影响因素、不同轨迹下胎儿的远期健康结局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生长轨迹 宫内发育 生命早期健康 生长发育 模型
下载PDF
高危型HPV感染患者轻微细胞学异常发生高级别子宫颈病变的临床分析
4
作者 肖晓萍 孔令华 +2 位作者 赵拴政 万茹 王巍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12-917,共6页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患者中,轻微细胞学异常发生高级别子宫颈病变的即时风险和5年累计风险,同时验证2019年美国阴道镜和子宫颈病理学会指南的临床处理策略的本地适用性。方法:选择2017年2~1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妇科...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患者中,轻微细胞学异常发生高级别子宫颈病变的即时风险和5年累计风险,同时验证2019年美国阴道镜和子宫颈病理学会指南的临床处理策略的本地适用性。方法:选择2017年2~1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妇科门诊经Hr-HPV检测阳性,细胞学为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或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并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的患者共565例进行高级别子宫颈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即时风险研究;对组织学为CIN1及以下且有5年随访数据的193例患者进行高级别子宫颈病变的5年累计风险研究。结果:①565例患者中,CIN2^(+)和CIN3^(+)的即时发生率分别为32.21%和12.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LSIL(35.54%)发生CIN2^(+)的即时风险为ASC-US(28.78%)的1.62倍(95%CI 1.12~2.36,P<0.05);HPV 16/18阳性(45.29%)发生CIN2^(+)的即时风险是Hr-HPV其他型阳性(23.68%)的2.89倍(95%CI 1.99~4.20,P<0.05)。②5年长期随访的193例患者中,CIN2^(+)和CIN3^(+)的5年累计发生率分别为6.2%和2.6%。Cox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的年龄、Hr-HPV感染类型和细胞学结果发生CIN2^(+)和CIN3^(+)的5年累计风险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LSIL较ASC-US患者仅在首次阴道镜活检CIN2^(+)病灶检出率更高;感染HPV 16/18患者发生高级别病变的即时风险显著高于Hr-HPV其他型患者,但阴道镜后的5年长期风险无显著性差异;年龄不是发生高级别病变风险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微细胞学异常 高级别子宫颈病变 即时风险 5年累计风险
下载PDF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及国际妇产科联盟2023版分期对其影响
5
作者 丁雪松 向阳 +6 位作者 杨隽钧 曹冬焱 万希润 吴鸣 潘凌亚 李源 张俊吉 《中华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92-597,共6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ECCC)疾病特征与预后相关因素,探究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23版分期风险分层对ECCC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3月至2023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ECCC患者的临床资料,ECCC早期及晚...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ECCC)疾病特征与预后相关因素,探究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23版分期风险分层对ECCC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3月至2023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ECCC患者的临床资料,ECCC早期及晚期分别定义为Ⅰ~Ⅱ期及Ⅲ~Ⅳ期。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ECCC复发及死亡的相关因素[年龄、体质指数(BMI)、合并症、手术彻底性、病理类型、淋巴血管间隙浸润(LVSI)、子宫深肌层浸润(DMI)、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期别、放化疗],结合FIGO 2023版分期评估预后差异。结果纳入125例ECCC患者,年龄为(60.4±11.0)岁,早期患者76例(60.8%),晚期49例(39.2%)。早期及晚期患者年龄、BMI、合并症比例、病理类型、接受化疗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晚期患者存在LVSI[53.1%(26/49)比9.2%(7/76)]、DMI[69.4%(34/49)比23.7%(18/76)]、接受联合辅助疗法比例[51.0%(25/49)比25.0%(19/76)]均高于早期患者(均P<0.01)。随访时间[M(Q1,Q3)]为[66.1(38.3,101.5)]个月,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龄(HR=1.05,95%CI:1.01~1.09,P=0.008)、不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HR=5.81,95%CI:1.55~21.82,P=0.009)及肿瘤晚期(HR=1.43,95%CI:1.29~12.97,P=0.017)为ECCC患者肿瘤复发的相关因素;高龄(HR=1.07,95%CI:1.03~1.13,P=0.002)、不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HR=18.07,95%CI:3.15~103.61,P=0.001)为患者死亡相关因素。按照FIGO 2023版分期标准,Ⅰ~Ⅳ期患者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0%、90.2%、53.6%和25.5%,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92.0%、64.4%和52.7%(均P<0.001)。结论ECCC确诊时晚期患者占比高,接受不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及疾病晚期为ECCC复发相关因素。FIGO 2023版分期有助于评估ECCC患者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预后 透明细胞癌 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
原文传递
晚期和复发子宫内膜癌靶向及免疫治疗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程星翰 杨隽钧 向阳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9-282,共4页
子宫内膜癌是全球女性第六大常见癌症,主要影响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的女性。由于预期寿命延长、肥胖和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一直在稳步上升。尽管大部分子宫内膜癌的患者都在早期得到诊断且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 子宫内膜癌是全球女性第六大常见癌症,主要影响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的女性。由于预期寿命延长、肥胖和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一直在稳步上升。尽管大部分子宫内膜癌的患者都在早期得到诊断且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高达95%;但是仍有约8%的患者在诊断时即为较晚的期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晚期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健康教育后孕妇母乳喂养知识、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余梦婷 李雅岑 +2 位作者 樊丹凤 裘佳菁 马良坤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2年第6期13-19,共7页
目的对孕妇接受母乳喂养教育后的知识、态度进行调查,探讨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优化的方向与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5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孕妇学校接受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753名孕妇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母乳喂养知识问卷》... 目的对孕妇接受母乳喂养教育后的知识、态度进行调查,探讨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优化的方向与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5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孕妇学校接受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753名孕妇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母乳喂养知识问卷》(BKQ)和《Iowa婴儿喂养态度量表》(IIFAS)进行母乳喂养知识、态度评价,分析影响因素及易错题所涉知识点。结果孕妇平均年龄(31.35±4.30)岁,教学后BKQ平均得分为(15.29±2.19)分,IIFAS平均得分为(67.43±6.39)分;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孕妇高学历、经产、高龄,其BKQ得分越高(β值分别为1.028、0.565、0.457,P<0.05);孕妇高学历、经产,其IIFAS得分越高(β值分别为2.194、1.385,P<0.05);易错题相关知识点包括母乳喂养益处、母乳喂养问题解决、喂养状况判断方法及哺乳方法要点。结论接受过母乳喂养教育的孕妇母乳喂养知识处于中高水平,对母乳喂养态度积极;建议孕妇学校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加强易错知识点的教学,同时需提高对低学历孕妇的教学关注,调动经产妇的积极资源,设计创新型课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健康教育 孕妇学校 知识 态度 教学评价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免疫治疗
8
作者 李源 向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73-776,共4页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m,GTN)是一组罕见的由胎盘滋养细胞异常增殖引起的恶性肿瘤,包括侵蚀性葡萄胎(invasive mole,IM)、绒毛膜癌(choriocarcinoma,CC)、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m,GTN)是一组罕见的由胎盘滋养细胞异常增殖引起的恶性肿瘤,包括侵蚀性葡萄胎(invasive mole,IM)、绒毛膜癌(choriocarcinoma,CC)、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侵蚀性葡萄胎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绒毛膜癌 异常增殖 胎盘滋养细胞 免疫治疗 neoplasm
下载PDF
早期卵巢透明细胞癌再分期手术的意义
9
作者 刘倩 周慧梅 +3 位作者 杨佳欣 曹冬焱 向阳 沈铿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18-523,共6页
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再分期手术的意义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施行再分期手术的OCCC患者40例,记录患者年龄、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再次分期手术方式、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病... 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再分期手术的意义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施行再分期手术的OCCC患者40例,记录患者年龄、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再次分期手术方式、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病理结果及随诊信息。计算并比较患者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预后分析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结果:(1)患者初次治疗时术中情况:患者中位年龄43.5岁(22~62岁),肿瘤平均大小9.6±3.8 cm。初次手术行冰冻病理检查者18例(45.0%),其中良性病变5例,恶性病变6例,不除外恶性病变7例。初次手术行囊肿剔除术10例,附件切除术23例。术中留取腹腔冲洗液19例(47.5%),腹水瘤细胞阳性5例。(2)再分期手术及FIGO分期:初次手术与再分期手术中位间隔时间为1.35(0.5~4.1)个月,再分期术前行化疗10例(25.0%)。FIGO分期提高为Ⅱ期者1例(2.5%),提高为Ⅲ期4例(10.0%),淋巴结转移率7.5%。(3)患者随诊、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中位随诊时间为48.6个月(5.8~87.1个月),随诊期间复发4例,复发率10.0%。FIGOⅠ期复发3例,复发率8.6%,死亡2例,死亡率5.7%,FIGO分期Ⅱ~Ⅲ期复发1例,复发率20.0%,死亡1例,死亡率20.0%。FIGOⅠ~Ⅱ期与Ⅲ期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4.3%,66.7%。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术中肿瘤破裂、合并粘连、两次手术间隔并未影响患者预后。结论:OCCC病变局限于卵巢者,再分期手术时分期提高及淋巴结转移率均较低,初次手术并未增加播散转移风险,且诊断与再分期手术间的延迟时间并未影响患者预后。但应提高初次手术对可疑早期OCCC的诊断率,降低再次分期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透明细胞癌 全面分期手术 再分期手术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10
作者 卢林丽 方佳琦 +2 位作者 阴建 党乐 朱兰 《中国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60,共8页
宫颈癌严重危害女性生命健康,近年来针对宫颈癌的一系列预防手段不断被探索开发,其中,疫苗是消除宫颈癌的有效手段。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疫苗可从根本上阻断HPV的传播,是消除宫颈癌的第一道防线,目前多个疫苗... 宫颈癌严重危害女性生命健康,近年来针对宫颈癌的一系列预防手段不断被探索开发,其中,疫苗是消除宫颈癌的有效手段。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疫苗可从根本上阻断HPV的传播,是消除宫颈癌的第一道防线,目前多个疫苗已上市并被广泛应用。针对逆转HPV持续感染和宫颈病变的治疗性HPV疫苗的研发及验证研究正在陆续开展。疫苗对于宫颈癌的防治至关重要,全文综述HPV疫苗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预防性疫苗 治疗性疫苗
原文传递
妇科恶性肿瘤开放性手术中的无瘤防御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源 向阳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16,共4页
无瘤技术是指为防止肿瘤细胞脱落、扩散与种植造成复发转移,在恶性肿瘤手术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妇科恶性肿瘤开放性手术中的无瘤防御应当从不可挤压、锐性解剖、隔离肿瘤、整块切除、减少癌细胞污染及减少术中扩散等方面落实,方可... 无瘤技术是指为防止肿瘤细胞脱落、扩散与种植造成复发转移,在恶性肿瘤手术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妇科恶性肿瘤开放性手术中的无瘤防御应当从不可挤压、锐性解剖、隔离肿瘤、整块切除、减少癌细胞污染及减少术中扩散等方面落实,方可取得最佳肿瘤治疗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开放性手术 无瘤技术
原文传递
DNA甲基化与宫颈癌临床应用趋势与挑战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禹利 谢小兵 +3 位作者 陈飞 楼伟珍 米玛 李芳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1-346,共6页
依据现行宫颈癌筛查策略与世界卫生组织宫颈癌筛查指南,未来会考虑将基因甲基化纳入新的指南。然而,关于DNA甲基化检测在宫颈癌的具体临床应用价值还有待讨论。本文回顾了DNA甲基化在宫颈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并讨论了甲基化检测在高危... 依据现行宫颈癌筛查策略与世界卫生组织宫颈癌筛查指南,未来会考虑将基因甲基化纳入新的指南。然而,关于DNA甲基化检测在宫颈癌的具体临床应用价值还有待讨论。本文回顾了DNA甲基化在宫颈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并讨论了甲基化检测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女性管理中的潜在临床应用。认为甲基化检测不仅可用于hrHPV阳性女性的初步分流;还可用于轻微细胞学异常女性的二级分流,以确定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CIN3)或癌的高风险;同时也可用于即将终止宫颈癌筛查规划者的辅助检测,为CIN的管理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癌症早筛 甲基化 宫颈上皮内瘤变 普查
原文传递
关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早期女性体重及体成分管理
13
作者 黄菲玲 陈蓉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3期330-333,共4页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早期是女性机体健康状态转变的重要时期,中年女性体重增加伴随中心性脂肪分布的增加在这一时期非常常见,许多与体重增加和体成分改变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故加强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早期女性体重及体成分管理...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早期是女性机体健康状态转变的重要时期,中年女性体重增加伴随中心性脂肪分布的增加在这一时期非常常见,许多与体重增加和体成分改变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故加强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早期女性体重及体成分管理,以便对其引起不良健康影响进行适当的管理和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将着重探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早期女性体重增加及体成分变化对女性机体健康的影响,并提出关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早期女性体重及体成分管理的实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绝经后早期 体重增加 体成分
原文传递
绝经激素治疗的诊疗管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瑞怡 陈蓉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2年第1期26-28,共3页
1中国绝经管理现状绝经是指女性卵巢功能衰竭,表现为月经永久性停止。40岁以上的女性末次月经后12个月仍无月经来潮,排除妊娠后可诊断为绝经。我国绝经女性人口众多,随着人类寿命的逐渐延长,女性30年左右在绝经后渡过。根据2020年人口... 1中国绝经管理现状绝经是指女性卵巢功能衰竭,表现为月经永久性停止。40岁以上的女性末次月经后12个月仍无月经来潮,排除妊娠后可诊断为绝经。我国绝经女性人口众多,随着人类寿命的逐渐延长,女性30年左右在绝经后渡过。根据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我国绝经人口数已达到2.2亿,预计在2030年,绝经人口数将达到2.8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激素管理 规范化 个体化 患者依从性
原文传递
HPV DNA检测应用于健康体检人群子宫颈癌初筛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20
15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阴道镜及子宫颈病变专业委员会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3 位作者 郎景和 曾强 陈飞 陈宗涛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665-672,共8页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的主要原因,这一病因学关系的确定带来子宫颈癌筛查策略的重大变革:鉴于高危型HPV DNA检测可以筛查出更多的癌前病变和癌症风险人群,且更具成本效益,...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的主要原因,这一病因学关系的确定带来子宫颈癌筛查策略的重大变革:鉴于高危型HPV DNA检测可以筛查出更多的癌前病变和癌症风险人群,且更具成本效益,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21年首次向全球推荐高危型HPV DNA检测为子宫颈癌初筛首选方法。为促进新策略在国内健康体检人群中的应用,提高子宫颈癌筛查的质量和效率,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阴道镜及子宫颈病变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通过分析评价现有子宫颈癌筛查方法,各权威机构和组织对HPV初筛的推荐,结合国内子宫颈癌筛查的实践,从多方面对HPV DNA检测的应用做出界定并形成共识:推荐高危型HPV DNA检测作为健康体检人群子宫颈癌初筛的首选方法;高危型HPV特指WHO确认的14种高危HPV亚型,推荐HPV16/18分型检测用于进一步风险人群的分层;进行HPV DNA检测可采用临床医生采集的子宫颈样本或受检者自采样;HPV DNA检测结果为定性检测,可靠性尤其重要,推荐优选国内外权威机构认可的应用于子宫颈癌初筛的HPV试剂,或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一致性考核,检测性能与初筛试剂高度一致的检测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人类乳头瘤病毒DNA检测 初筛 健康体检
原文传递
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生育问题
16
作者 杨灵津 唐瑞怡 陈蓉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29-133,共5页
随着乳腺癌疗效的改善,越来越多年轻患者的生存问题得以解决,随之而来的是该患者群体的生育问题。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妊娠安全性、生育力保存及生育时机的选择是临床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梳理与上述问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随着乳腺癌疗效的改善,越来越多年轻患者的生存问题得以解决,随之而来的是该患者群体的生育问题。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妊娠安全性、生育力保存及生育时机的选择是临床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梳理与上述问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指出目前证据提示妊娠不增加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应把生育力保护纳入年轻乳腺癌患者的诊疗计划,多学科综合评估妊娠时机,以实现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生育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年轻患者 生育力 妊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