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东川西交通廊道波密至林芝段重大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及问题研究
1
作者 邵杰 滕超 +5 位作者 陈喜庆 杨欣杰 曹军 朱宁 肖登 吕菲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05-112,共8页
为研究藏东川西波密至林芝段重大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存在的主要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开展关键钻孔岩心地质编录和野外水文地质调查等研究工作,得出了相关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沿线具有高寒、高陡、高地震烈... 为研究藏东川西波密至林芝段重大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存在的主要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开展关键钻孔岩心地质编录和野外水文地质调查等研究工作,得出了相关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沿线具有高寒、高陡、高地震烈度、高地应力、高地温、高水压等复杂的地质环境特征,主要存在深埋长大隧道高水压涌突水、断裂带基岩裂隙高压突水、高温热水热害、隧道排水对生态环境影响等四类水文地质问题。易贡隧道外水压力预测值在0.80~3.47 MPa之间,易贡隧道和色季拉山隧道预测涌水量最大值接近或超过10×10^(4)m^(3)/d,拉月隧道附近沿线25个钻孔实测孔底温度在12.5℃~9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密至林芝段 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水文地质问题 高压涌突水 高温热水热害
下载PDF
西藏易贡湖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2
作者 邵杰 杨欣杰 +9 位作者 陈喜庆 滕超 易锦俊 董美玲 张泽琛 曹军 朱宁 肖登 孙思远 吕菲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0-260,共11页
为探究易贡湖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以藏东南易贡湖流域为研究对象,采集了26组地表水样,绘制了水样点主要离子线性变化趋势图、Gibbs图及Piper三线图等,运用相关分析、线性趋势分析、数理统计和离子比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 为探究易贡湖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以藏东南易贡湖流域为研究对象,采集了26组地表水样,绘制了水样点主要离子线性变化趋势图、Gibbs图及Piper三线图等,运用相关分析、线性趋势分析、数理统计和离子比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地表水主要离子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揭示了研究区地表水水中的主要物质来源。结果显示:易贡湖流域地表水阳离子主要为Ca^(2+)、Mg^(2+),K^(+)和Na^(+)含量较低,4种阳离子的含量关系为:Ca^(2+)>Mg^(2+)>Na^(+)>K^(+),阴离子主要为HCO_(3)^(-)、SO_(4)^(2-)和Cl-,NO_(3)^(-)和F^(-)含量较低,阴离子含量关系为:HCO_(3)^(-)>SO_(4)^(2-)>Cl->NO_(3)^(-)>F^(-),H_(2)SiO_(3)浓度值变化平稳,围绕6.9 mg·L^(-1)上下波动变化,pH值沿程变化平稳,在7.84~8.37之间,水体属于弱碱性。Ca^(2+)、Mg^(2+)和HCO_(3)^(-)是构成易贡湖流域地表水中的3种主要离子,水化学类型以HCO_(3)^(-)Ca·Mg或HCO_(3)^(-)Ca型为主。岩石溶滤作用是主要控制因素,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和蒸发浓缩作用均相当微弱,人为活动影响十分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相关性分析 物质来源 易贡湖流域
下载PDF
拉月曲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
作者 邵杰 滕超 +7 位作者 陈喜庆 杨欣杰 张泽琛 曹军 朱宁 肖登 孙思远 吕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0,28,共11页
为深入研究藏东南拉月曲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研究区采集地表水样品25组、收集雨水样品2组。运用Piper三线图、Gibbs模型、Ca/Na和TDS对数关系模型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3组样品中,4种阳离子... 为深入研究藏东南拉月曲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研究区采集地表水样品25组、收集雨水样品2组。运用Piper三线图、Gibbs模型、Ca/Na和TDS对数关系模型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3组样品中,4种阳离子Ca^(2+)、Mg^(2+)、Na^(+)、K^(+)的平均值分别为13.90、1.43、1.65和1.56 mg/L,5种阴离子HCO_(3)^(-)、SO_(4)^(2-)、NO_(3)^(-)、Cl^(-)、F^(-)的平均值分别为27.57、14.88、2.92、5.40和0.24 mg/L,pH位于7.05~7.96,水体呈弱碱性。2组雨水样品中,4种阳离子Ca^(2+)、Mg^(2+)、Na^(+)、K^(+)的平均值分别为1.94、0.01、0.12和0.18 mg/L,5种阴离子HCO_(3)^(-)、SO_(4)^(2-)、NO_(3)^(-)、Cl^(-)、F^(-)的平均值分别为0.10、4.38、2.48、5.26和0.00 mg/L,pH位于7.56~7.60,雨水样品的阴阳离子含量均明显低于23组地表水样品的平均值。来自地下深处的2组温泉水样除NO_(3)^(-)含量显示为0.00 mg/L以外,阴阳离子含量明显高于23组地表水样的平均值。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型或HCO_(3)-Ca·Mg型,TDS与Ca^(2+)和HCO_(3)^(-)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0.924。控制因素以岩石风化溶解作用为主、大气降水作用为辅,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和蒸发浓缩作用均相当微弱,地表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化仍然处于自然演化阶段,人类活动干扰因素可忽略不计。地表水主要离子受到硅酸盐岩、碳酸盐岩风化溶解作用控制较强,蒸发盐岩风化溶解作用控制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月曲流域 水化学 相关性分析 Piper三线图 离子来源 Gibbs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