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喷雾干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5
1
作者 宋祖坤 张万尧 +1 位作者 安亚中 王建刚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22期63-66,共4页
介绍了喷雾干燥技术和雾化器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研究喷雾干燥性能的影响因素,阐述了喷雾干燥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喷雾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喷雾干燥技术 雾化器 干燥性能 影响因素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喷雾干燥技术研究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22
2
作者 周铁桩 王磊 +1 位作者 黄帅 赵旭 《辽宁化工》 CAS 2019年第9期907-910,共4页
喷雾干燥技术一直是干燥领域中的热点研究课题,国内外研究获得了诸多成果。本文着重讨论了喷雾干燥过程和雾化器工作原理,主要介绍了新型喷雾干燥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喷雾节能干燥技术、喷雾冷冻干燥技术、过热蒸汽喷雾干燥技... 喷雾干燥技术一直是干燥领域中的热点研究课题,国内外研究获得了诸多成果。本文着重讨论了喷雾干燥过程和雾化器工作原理,主要介绍了新型喷雾干燥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喷雾节能干燥技术、喷雾冷冻干燥技术、过热蒸汽喷雾干燥技术以及纳米喷雾干燥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对今后的工作及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干燥 研究进展 展望
下载PDF
真空干燥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政文 张万尧 崔建航 《化工机械》 CAS 2021年第3期321-325,共5页
介绍了真空干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分析了当前几种真空干燥设备的研究进展,同时展望了真空干燥技术未来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 真空干燥 解析干燥技术 研究进展 展望
下载PDF
PTA精制母液余热回收技术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邱永宁 赵旭 +1 位作者 王天宝 路原睿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4-176,共3页
PTA(精对苯二甲酸)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150℃精制母液废水,废水中携带大量高附加值成分和大量废热。创新性地提出应用多级闪蒸塔结合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技术进行PTA精制母液余热回收,有效回收热量制备压力0.20~0.27MPa、温度120~130℃... PTA(精对苯二甲酸)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150℃精制母液废水,废水中携带大量高附加值成分和大量废热。创新性地提出应用多级闪蒸塔结合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技术进行PTA精制母液余热回收,有效回收热量制备压力0.20~0.27MPa、温度120~130℃的蒸汽,并降低母液温度到40℃。利用低温结晶技术回收高附加值成分TA固体及PT酸,回收率分别为92.0%、92.2%。废水达到后续处理要求,处理后的PTA母液进入到后续的膜处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A精制母液 余热回收 多级闪蒸塔 吸收式热泵
原文传递
催化剂制备中湿法电除尘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郭辉 王晓伟 +1 位作者 董清生 安亚中 《化工机械》 CAS 2018年第3期344-346,共3页
对某催化剂厂车间尾气特性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套湿法电除尘应用装备和工艺,并连续成功运行。经检测,该装置处理过的外排尾气含尘量均不高于5mg/Nm3。说明开发的湿式电除尘技术和装备应用于该种废气的处理是可行有效的。
关键词 湿式电除尘技术 湿式电除尘器 催化剂 废气排放 含尘量
下载PDF
真空薄膜干燥机回收煤液化残渣萃余物中萃取剂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王晓伟 沈延顺 +2 位作者 王忠 詹仲福 高妍 《煤化工》 CAS 2017年第1期26-28,74,共4页
针对煤液化残渣萃余物的特性,提出了真空薄膜干燥机回收煤液化残渣萃余物中萃取剂的方法,并进行了实验,考察了进料速率与真空度对萃取剂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操作真空度为50 k Pa,进料速率为90 kg/h时,煤液化残渣萃余物中萃取剂的... 针对煤液化残渣萃余物的特性,提出了真空薄膜干燥机回收煤液化残渣萃余物中萃取剂的方法,并进行了实验,考察了进料速率与真空度对萃取剂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操作真空度为50 k Pa,进料速率为90 kg/h时,煤液化残渣萃余物中萃取剂的回收率达到94%,80%以上的干燥出料产品粒径为0.1 mm^4.0 mm;实验条件下,干燥过程中的物料未出现团聚和黏结现象,有利于提高回收过程中的热效率;并对煤液化残渣萃余物中回收萃取剂的工业化较优工艺路线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薄膜干燥机 煤液化残渣 萃余物 萃取剂 回收 进料速率 真空度
下载PDF
尾气循环气流干燥工艺研究及干燥器的选型
7
作者 李雅翔 王晓伟 +2 位作者 王辛幸 周涛 詹仲福 《广州化工》 CAS 2019年第2期111-113,共3页
通过实际设计实例分析了循环尾气气流干燥工艺及干燥器的选择关系。气流干燥器的操作压力影响着尾气出口的露点温度;随着载气温度的增加,载气的载湿能力增加;气流干燥器出口的湿度、燃气耗量由物料的干燥特性和循环风量决定。普通干燥... 通过实际设计实例分析了循环尾气气流干燥工艺及干燥器的选择关系。气流干燥器的操作压力影响着尾气出口的露点温度;随着载气温度的增加,载气的载湿能力增加;气流干燥器出口的湿度、燃气耗量由物料的干燥特性和循环风量决定。普通干燥器与脉冲气流干燥相比,尽管其需要的高度相对较高,停留时间短,但其压降低、加工制造简单,安装操作简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干燥 循环工艺 脉冲干燥器
下载PDF
基于强化传热的扁平螺旋管结构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8
作者 李德涛 张岩 窦岩 《装备制造技术》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基于强化传热技术,以光滑椭圆管为基本研究对象,对比不同扁平度n及导程S的扁平螺旋管,通过合理的简化与假设,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对扁平螺旋管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以期为该换热设备结构优化设计及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研究证明... 基于强化传热技术,以光滑椭圆管为基本研究对象,对比不同扁平度n及导程S的扁平螺旋管,通过合理的简化与假设,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对扁平螺旋管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以期为该换热设备结构优化设计及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研究证明:扁平螺旋管与光管对比,扁平螺旋管内产生了明显的旋流运动,促进了流体在垂直于轴向方向的混合,使得管内流体的轴向速度增大,且这种混合使得换热管边界层厚度变薄,保持了较高的温度梯度,达到了强化传热的目的;扁平螺旋换热管的旋转程度越大(即相同的截面尺寸,S越小),换热管的强化换热的性能越好,但换热管内流体介质的流动阻力也相应越大,所以导程S在84~150之间为扁平螺旋管导程的优选区间;扁平螺旋管的压扁程度不一定越扁越好,当换热管的扁平度过大时,会导致扁平螺旋管的努塞尔数Nu急剧下降,压降△P急剧增加,使得换热管的强化换热效果降低,而当换热管的扁平度过小时,努塞尔数Nu和压降△P变化缓慢,对换热管的强化换热影响较弱,所以扁平度n的最佳选择是0.7~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螺旋管 强化传热 结构优化 扁平度n 导程S CFD
下载PDF
基于CFD-DEM模型的喷动流化床内颗粒流动特性的研究
9
作者 张毅鹏 王晓伟 +1 位作者 窦岩 李正贵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90-95,共6页
采用稠密离散相模型与离散单元法耦合模型对工程塑料颗粒在流化床中的运动及混合行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颗粒流型、温度分布、颗粒速度分布等,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合理地模拟稠密气固两相流的颗粒弥散特性,颗粒动态分布特性在喷... 采用稠密离散相模型与离散单元法耦合模型对工程塑料颗粒在流化床中的运动及混合行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颗粒流型、温度分布、颗粒速度分布等,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合理地模拟稠密气固两相流的颗粒弥散特性,颗粒动态分布特性在喷动区、喷泉区、环隙区各不相同;初始气流温度对颗粒间的传热效果影响显著,对提高干燥效果起到明显作用;通过模拟结果,探讨了气固流化床内多相流动的耦合作用机制对传热的影响,结果为工业流化床的工艺参数设定、结构优化及缩放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稠密离散模型 离散单元法 气固两相流
下载PDF
温度对聚丙烯环管反应器热膨胀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王政文 张万尧 何德强 《化工管理》 2023年第14期125-130,共6页
文章针对温度对聚丙烯环管反应器热膨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运用三维软件、ANSYS软件等,对聚丙烯环管反应器膨胀节进行三维模型的建立以及网格划分;其次通过运用ANSYS软件对膨胀节进行应力分析,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到受外力与温差... 文章针对温度对聚丙烯环管反应器热膨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运用三维软件、ANSYS软件等,对聚丙烯环管反应器膨胀节进行三维模型的建立以及网格划分;其次通过运用ANSYS软件对膨胀节进行应力分析,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到受外力与温差作用下膨胀节膨胀情况的应力云图;最后通过对应力分析结果的对比研究,进一步验证受温度影响膨胀节膨胀的位移与筒体膨胀位移是否一致,减小不同步膨胀产生的应力约束;并且采用第三强度理论与第四强度理论分别对环管反应器温差叠加后的总应力水平进行有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环管反应器 膨胀节 ANSYS 应力分析
下载PDF
流速对聚丙烯环管反应器内部流场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王政文 张万尧 +2 位作者 董慧敏 余金锭 汤瞿明 《化工管理》 2023年第17期126-134,共9页
文章通过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聚丙烯环管反应器在相同管径不同流速下进行流场特性研究,首先进行三维模型的建立以及网格划分,同时建立好数学模型与边界条件,其次对三维模型进行求解计算,通过求解计算可以得到流体在流场中相同... 文章通过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聚丙烯环管反应器在相同管径不同流速下进行流场特性研究,首先进行三维模型的建立以及网格划分,同时建立好数学模型与边界条件,其次对三维模型进行求解计算,通过求解计算可以得到流体在流场中相同管径不同流速下的速度云图、压力云图与湍动能云图。最后通过对模拟计算结果的研究与对比分析,进一步判断出在何种流速下聚丙烯环管反应器的结构设计最为合理,丙烯聚合反应能够正常进行,对丙烯聚合反应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环管反应器 计算流体力学(CFD) 流场特性
下载PDF
聚丙烯环管反应器流场分析前处理及求解阶段的研究概述
12
作者 王政文 周钰君 张万尧 《辽宁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725-731,760,共8页
首先通过运用AUTOCAD、ANSYS等软件,分别对聚丙烯环管反应器进行了二维工程图的建立、三维模型的建立以及网格划分。最后在数学模型的建立与边界条件的设定后,我们通过运用流体力学软件对三维模型进行求解计算。
关键词 聚丙烯环管反应器 三维建模 网格划分 数学模型 流场分析
下载PDF
温度对聚丙烯环管反应器内部流场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王政文 余金锭 张万尧 《辽宁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888-892,共5页
针对温度对聚丙烯环管反应器内部流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运用AUTOCAD、ANSYS等软件,对聚丙烯环管反应器进行二维工程图的建立、三维模型的建立以及网格划分,同时建立好数学模型与边界条件。其次通过运用流体力学软件对三维模型... 针对温度对聚丙烯环管反应器内部流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运用AUTOCAD、ANSYS等软件,对聚丙烯环管反应器进行二维工程图的建立、三维模型的建立以及网格划分,同时建立好数学模型与边界条件。其次通过运用流体力学软件对三维模型进行求解计算,通过求解计算可以得到聚丙烯环管反应器在不同温度下内部流场中的温度云图。最后通过对温度云图的研究与对比分析,进一步判断出在何种温度下,环管反应器内部温度的分布更为均匀,对丙烯聚合反应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环管反应器 流场分析 温度云图
下载PDF
基于CFD对工业规模聚丙烯八腿环管反应器内部的流场特性研究
14
作者 王政文 张万尧 +2 位作者 卢娟 李芳 李莉 《化工管理》 2023年第15期126-133,共8页
文章通过运用AUTOCAD、ANSYS等软件,分别对聚丙烯环管反应器进行了二维工程图的建立、三维模型的建立以及网格划分。最后在数学模型的建立与边界条件的设定后,通过运用流体力学软件对三维模型进行求解计算,通过对求解计算后得到的聚丙... 文章通过运用AUTOCAD、ANSYS等软件,分别对聚丙烯环管反应器进行了二维工程图的建立、三维模型的建立以及网格划分。最后在数学模型的建立与边界条件的设定后,通过运用流体力学软件对三维模型进行求解计算,通过对求解计算后得到的聚丙烯环管反应器内部的流场流线图、速度矢量图、速度云图、压力云图以及湍动能云图进行研究与分析,以实现对聚丙烯环管反应器内部流体流场特性研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环管反应器 ANSYS 流场分析
下载PDF
管壳式换热器折流板开孔流场特征及场协同分析
15
作者 李德涛 安亚中 +1 位作者 张灵东 张岩 《江西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05-109,共5页
折流板是管壳式换热器最主要的结构之一,但流体介质容易在折流板背风侧产生一个相对静止的“流动死区”,影响换热器壳程的换热效果。因此,本文利用Fluent对换热器壳程折流板进行开孔研究,分析流体流动特征,同时利用场协同分析的方法对... 折流板是管壳式换热器最主要的结构之一,但流体介质容易在折流板背风侧产生一个相对静止的“流动死区”,影响换热器壳程的换热效果。因此,本文利用Fluent对换热器壳程折流板进行开孔研究,分析流体流动特征,同时利用场协同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折流板开孔可有效减小换热器壳程背风区的“流动死区”,达到强化传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壳式换热器 折流板开孔 CFD 流动特征 场协同分析
下载PDF
FCC催化剂焙烧尾气中HCl的吸收、提浓与综合利用
16
作者 刘璐 顾欣 申涛 《当代化工》 CAS 2019年第2期434-436,共3页
FCC(催化裂化)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为了调节反应的pH值,反应过程中加入了一定量的盐酸,其中氯离子绝大部分在焙烧过程中以HCl气体的形式被除去或排放到空气中。提出了将这部分Cl-以盐酸的形式重新回收,直到产品中氯离子含量符合工艺要... FCC(催化裂化)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为了调节反应的pH值,反应过程中加入了一定量的盐酸,其中氯离子绝大部分在焙烧过程中以HCl气体的形式被除去或排放到空气中。提出了将这部分Cl-以盐酸的形式重新回收,直到产品中氯离子含量符合工艺要求。提高盐酸的浓度,将HCl变废为宝,降低废气的治理成本。针对如何有效除去并吸收尾气中的HCl气体通过优化原有系统,改善吸收效果,在原有的一级急冷+二级吸收的系统上,研发了一级急冷+三级吸收的尾气处理系统,通过新系统使催化裂化催化剂焙烧高温尾气除尘后出口粉尘含量≤60 mg/Nm^3,最终尾气粉尘含量≤5 mg/Nm^3,盐酸含量≤5 mg/Nm^3,尾气吸收液中氯离子的回用率达到90%;回收盐酸浓度≥25%(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C催化剂 焙烧尾气 Cl-回用 三级吸收
下载PDF
大型国产化聚丙烯环管反应器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政文 张万尧 +2 位作者 卢娟 葛阳 朱泽斌 《化工机械》 CAS 2023年第1期23-25,91,共4页
介绍了聚丙烯的特性、应用、发展状况、环管法聚丙烯工艺,以及大型国产化聚丙烯环管反应器的工业应用、特点、技术发展、创新与突破、结构发展及原理与工作原理。同时展望了环管反应器未来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 环管反应器 环管法聚丙烯工艺 聚丙烯 国产化
下载PDF
管径对聚丙烯环管反应器内部流场的影响
18
作者 王政文 张万尧 +2 位作者 董慧敏 蒋良雄 蒋小文 《化工管理》 2023年第18期128-136,共9页
文章通过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聚丙烯环管反应器内部流体在相同流速不同管径下的流场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求解计算得到的相同速度不同管径下流场中的速度云图、压力云图以及湍动能云图的研究分析,判断出在何种管径下聚丙烯环... 文章通过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聚丙烯环管反应器内部流体在相同流速不同管径下的流场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求解计算得到的相同速度不同管径下流场中的速度云图、压力云图以及湍动能云图的研究分析,判断出在何种管径下聚丙烯环管反应器的结构设计最为合理,丙烯聚合反应能够正常进行,对丙烯聚合反应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环管反应器 计算流体力学(CFD) 流场分析
下载PDF
基于CFX的多腔回转炉中催化剂颗粒加热的数值模拟
19
作者 刘威威 高豪 +2 位作者 秦云龙 郑新 许京荆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8-914,共7页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CFX研究多腔回转炉中催化剂颗粒的加热过程,预测物料在高温段的驻留时间,计算炉内物料、空气和炉壳的轴向温度分布及炉内热量分配.结果表明,将空气进口速度增大至2.5倍,驻留时间缩短至0.978倍,多腔回转炉消耗的...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CFX研究多腔回转炉中催化剂颗粒的加热过程,预测物料在高温段的驻留时间,计算炉内物料、空气和炉壳的轴向温度分布及炉内热量分配.结果表明,将空气进口速度增大至2.5倍,驻留时间缩短至0.978倍,多腔回转炉消耗的电能增大至1.918倍,电能消耗主要由炉外壁向外散热转变为空气升温吸热;将物料进口速度增大至5倍,驻留时间缩短至0.193倍,多腔回转炉消耗的电能增大至2.047倍,电能消耗主要由炉外壁向外界散热转变为物料升温吸热;将多腔回转炉的热传导系数增大至4倍,驻留时间延长至1.007倍,多腔回转炉消耗的电能增大至1.147倍,电能消耗主要是炉壳外壁向外界散热.降低空气进口速度、适当减小催化剂进口速度和提高炉壳热传导系数对多腔回转炉的设计至关重要.模拟的炉壳温度与测量数据在规律和数值上都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腔回转炉 CFX软件 传热 催化剂 颗粒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